❶ 粽子的製作方法步驟
自製粽子
食材准備:500g糯米、200g蜜棗、適量粽葉
烹飪步驟:
1、新鮮的粽葉買回來之後洗干凈,然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和食鹽,煮15分鍾,這一步可以增加粽葉的韌性,也可以更好的將粽葉上的臟東西煮干凈,煮好的粽葉撈出來再次清洗干凈,然後晾乾水分。
2、糯米要提前浸泡一個晚上,泡到能用手指碾碎的程度,泡好的糯米撈出來和洗干凈的蜜棗混合均勻。
3、粽葉剪掉頭部多餘的部分,折成漏斗狀,裝入適量的糯米,壓緊實一些,然後用剩餘部分的粽葉把糯米蓋起來。
4、然後把上面多餘的粽葉往下折,多餘的葉子折到一邊,圓錐上面是個三角形,就這樣順著將剩下的葉子往下折好,然後捆上棉繩即可,剩下的也全部包好。
5、鍋中燒開足量的水沒過粽子,待水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煮好以後趁熱取出。
總結:
1、粽葉要先用鹽水煮一下,這樣不但能殺菌,還能使粽葉更有韌性,煮的時候不容易開裂。
2、粽子的捆紮也是有很多技巧的,根據餡料區分方法。如果是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鹹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後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3、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後才下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
❷ 包肉粽子的方法與步驟圖解
1、准備工作:
粽葉:如果是新鮮的粽葉,將它洗凈,把根部(有兩個小尖尖)剪掉一點,煮開水,把粽葉放進去煮3、5分鍾就可以了;如果是乾的粽葉就先要泡一天,把粽葉泡軟,剪掉根部後和新鮮的一樣處理。
米:淘米要快,盡量不要讓米吃水。用蘿把米控干,稍微放一會兒(米里會吃進去一點水)。加醬油、鹽(醬油稍多)。
肉:把皮去掉,肥瘦肉分開,切成大約3到4cm見方的肉塊,肥瘦肉塊數的比例在1:2比較 合適。往肉里倒料酒、醬油、鹽和一點糖,雞精。酒多一點好吃,醬油少放一點。用手搓直至肉泛出白沫,說明味道已經完全吃到肉裡面去了。
❸ 粽子餡的做法 粽子餡怎麼做
1、將糯米用清水浸泡兩個小時,然後將糯米清洗干凈把水分過濾掉。
2、將洗干凈的花生和紅豆放入鍋中煮半小時出鍋晾乾備用,將大棗用清水清洗干凈,放置備用即可。
3、將大棗和紅豆、花生一起放入糯米中攪拌均勻,可以放一勺白糖攪拌均勻即可。
4、准備好洗干凈的粽葉開始包粽子,先將粽葉捲成圓錐形狀,將糯米盛入其中壓緊,然後按三角形狀包好,最後用繩子系緊即可。
5、下鍋開始煮了,加入適量的水,可以加入一勺鹼面這樣更快的將粽子煮熟。
6、美味好吃素餡粽子就做好了,其實過程很簡單享受真的是非常美味,也非常好看有食慾。
❹ 包粽子的餡怎麼做
包粽子的做法步驟
1材料:糯米(看個人情況下多下少)粽子葉棕繩蜜棗白鹼
2用溫水將糯米浸泡,放入白鹼浸泡,溫水泡的話只用半個小時即可,粽葉
棕繩用水漂干凈
3將蜜棗對半切,你自己吃的話,可以為了多吃,不切,但是不切的話,因為去核後,中間空心就不能包更多的米了
4就是包粽子了,這包粽子呀花樣很多,有尖的也有扁的,趁泡米空檔,我來叫你們包尖的和扁的兩種(溫馨提醒:綁粽子的繩子最好用棕樹撕開的繩子,很多人因為找不到或者貪圖方便,用塑料繩,我不建議這樣,高溫煮粽子的時候,往往會讓繩子分解一些有毒的物質,就像你用開水燙塑料瓶,有異味對吧)
5尖端粽子:將粽葉旋轉成漏斗狀
繼續旋轉讓葉子頭和尾重疊(此處注意一個技巧,最好固定葉尾,用右手轉動葉頭,這樣枝幹比較硬的頭就在裡面,這樣綁的更結實)
6裝好米後
將葉子壓下綁好即可
7成品一個,下面教大家,扁式粽子
8花樣兒:扁式粽子:固定葉頭,旋轉葉尾,葉頭葉尾重疊,在這里我們就可以發現,扁式的僅僅只用旋轉90度重疊,而尖端時的是需要180重疊的,裝好米之後,只用將葉子蓋好,不側漏即可綁好
9大火開始煮,因為之前用白鹼泡過米,所以現在開水裡面加白鹼的話不宜過多,水變黃了就行,多了會苦澀,適宜的話,會很香的,半個小時,中途可以用筷子攪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