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手工勞技作品
手工勞技作品—荷塘蛙鳴
完成這一製作所需要的工具有:剪刀、膠帶、雙面膠、乳膠、水彩筆、訂書機。
材料有:彩色卡紙,吹塑紙,橡皮筋兩根,酒瓶蓋兩個,一次性手套、紙杯、吸管、易拉罐等。
首先我們來做青蛙玩偶。
(1)做青蛙頭。用綠色卡紙對折後在上面畫半圓剪下來,做青蛙頭,同樣方法在紅色卡紙上畫略小一點的半圓剪下來當青蛙的嘴巴。
(2)做青蛙眼。用綠、白、黑三種顏色卡紙分別剪成大小不同的圓做青蛙的眼睛。
(3)粘合。在眼睛部位訂上橡皮筋,再粘貼眼睛、口中的舌頭,灑瓶蓋子後,完成青蛙玩偶。
現在,再來做公雞打鳴。在紙杯兩側用雙面膠粘貼公雞翅膀(彩吹塑紙、卡紙均可);然後在紙杯壁上剪一個小洞將吸管插進;將一次性手套在手指部位塗上紅色做公雞雞冠,略下方畫上眼睛再用卡紙剪成小三角形粘貼上當公雞的嘴巴。最後拼接在紙杯上即可。(手套置於杯中,吸管處吹氣即是公雞打鳴狀)
最後,做荷葉和荷花。綠色絨面紙剪成橢圓,在上面剪出葉脈後粘貼在綠色吹塑紙上,荷葉便完成了。將易拉罐攔腰剪開後。均勻剪出等寬的片條,用粉紅色吹塑紙剪出若干荷花瓣用乳膠粘貼在片條上,再分別按上中下分出層次。
『貳』 手工公雞怎麼做
布藝小花公雞製作
『叄』 打春怎麼縫公雞
這裡面有詳細縫制介紹: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c8dfcf0100hkwt.html
『肆』 怎麼縫打春雞製作方法 打春雞的做法圖解╭★肉丁網
打春雞的做法
材料
主料:春雞1隻,
輔料:香茅碎適量,洋蔥適量,蒜茸少許,胡椒碎少許,蔥白少許,干蔥頭少許,香菜葉少許,
調料:咖喱粉1茶匙,黃姜粉1茶匙,魚露1湯匙,生抽1茶匙,蜜糖1湯匙,玫瑰露酒1湯匙,檸檬汁1湯匙,花奶3湯匙,食用油500克
做法
1、春雞洗凈去黃衣瀝干。
2、將其他材料搗碎和調料拌勻,均勻塗在春雞身上以及內腔,腌制2小時。
3、將春雞身上的腌料抹掉、晾乾,用中溫油一邊淋油在雞身上,一邊炸至雞熟透。
『伍』 幼兒手工製作小公雞圖片步驟教程
導語:幼兒手工製作小公雞圖片步驟教程。“雞”與“吉”同音,給孩子縫個春雞,便可以讓孩子們逢凶化吉,吉祥如意。一隻或幾只縫在小孩的衣袖或帽子上,名為“春雞”,俗稱戴“春雞兒”的習俗。
幼兒手工製作小公雞圖片步驟教程
需要的材料:
針線,碎布,棉花,剪刀。
具體的操作步驟:
『陸』 春雞怎麼製作
第一步:找一塊布剪成三角形
7
最後:在小公雞的腰上縫上一個帶子,往小孩的衣服或帽子上一縫就好了。
立春這天,陝西、魯北和魯西南一帶,年輕的母親會用彩色碎布頭扎制或縫制「春公雞」、「春咕咕」、「春娃娃」等小玩具,給孩子們當節日飾物。其中,流行最廣的習俗是給孩子們戴春雞。
立春之日,給娃兒戴春雞,是老輩人留下來的傳統。這一天,人們用彩色棉布和棉花縫制公雞飾品,並將其釘在兒童的衣袖或帽子上。戴春雞時有講究,男左女右。
為什麼在立春這天給娃戴春雞,而不戴其他小動物呢?據老輩人講,雞和吉同音,取其吉利的意思;再者,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這天開始戴,象徵娃娃從小便吉星高照,寓意整個一年都豐衣足食、茁壯成長、吉祥如意。
山東《鄒縣志》載:「婦女剪綵為雞,兒童佩之,曰戴春雞。」有時也把春雞戴在小孩(一般為男孩)的虎頭帽上,意寓虎兇猛頑劣,能避凶險。
春雞的做法,一般是用花布裹棉花,形同菱角,一角的尖端綴上花椒仁,做雞的眼睛;另一角縫幾根長長的花布條做尾巴。有的春雞更有趣,嘴上還要叼一串豆粒或一串干辣椒,孩子幾歲就叼幾粒豆(幾個干辣椒),以雞吃豆來隱寓孩子不生天花、麻疹等疾病。
一般地,從立春之日起開始戴春雞,延續好多天。在山東一些地區,元宵節或者正月十六趕廟會時要扔掉春雞。在民間,蜈蚣、蠍子、蟾蜍、蛇、馬蜂(或者蚰蜒)被稱為「五毒」,而雞能降服這五毒,因此春雞便成了兒童的護身符和保護神。
戴春雞寄託著人們希望兒童不受任何毒蟲傷害的美好願望。因為立春之後,氣候轉暖,各種毒蟲紛紛出現,因此讓兒童在立春之日戴春雞以避毒蟲。至於扔春雞象徵扔掉疾病,就猶如某些地區放風箏時有意剪斷線,寓意放掉晦氣的習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