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製餃子皮做法步驟
手工揉面三分鍾,又韌又薄又好包的餃子皮的用料
中筋麵粉(普通麵粉) 500克鹽 1.1克室溫水 240克—250克手粉(額外的普通麵粉,防黏用的) 適量
手工揉面三分鍾,又韌又薄又好包的餃子皮的做法步驟
將做法保存到手機
步驟 1
用一個干凈、無水的碗或者盆稱量出500克的中筋麵粉。
步驟 2
往麵粉里加入1.1克的鹽,用筷子或刮刀等工具拌勻。
步驟 3
加入240克的溫水。這個水量要自己琢磨,根據你的麵粉吸水性調整。保險起見,你可以從235克開始試驗。水的溫度以不燙手為宜。
步驟 4
用筷子或者圖片中的刮刀攪拌成如圖一樣的絮狀。
步驟 5
洗凈雙手,擦乾水分,將麵粉揉成團。只要手上的水是擦幹了的,揉面的時候肯定是不會粘手的。不需要長時間大力的揉面,只需要揉成團就可以了。我只用了1分半的時間就揉成了圖片中的樣子。面團是中等偏硬的,摸起來的感覺就像耳垂一樣的柔軟程度就是合適的。如果這個時候就粘手的話那就是加入的水量多了,你可以添加麵粉,揉成不粘手的面團。
步驟 6
揉好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靜置20分鍾。
步驟 7
靜置20分鍾後,再次用干凈無水的手揉面,我只揉了十下就得到了如圖所示的光面,這個時候就是面光、盆光、手光。是不是很驚喜?很省力?揉光了的面團再次放在碗里,蓋上保鮮膜靜置1個小時以上才可以使用喲。PS:1、揉出光面之後你還可以繼續揉一下,如果你有力氣的話。揉到後面就算沒那麼光也沒關系,完全不影響後面的使用。2、一定一定要在揉出光面了之後醒1個小時以上,不然你會發現你擀皮的時候面團不聽話的。3、我在這一段醒面的時間里就會去做餡料了,所以自己做這個餃子皮一點也不耽擱和浪費時間的。
步驟 8
面團醒好後,再拿出來之前,准備這樣一個干凈的墊子或者木板。這些東西都沒有的話,可以將檯面清潔的乾乾凈凈的用一下吧。從衛生角度來講,當然是這樣干凈的墊子和木板來得可靠了。
步驟 9
撒上一些麵粉。
步驟 10
將醒好的面團取出來放在墊子上。這里不要有多餘的動作哈,就只需要老老實實的將面團取出,讓它安安靜靜的躺在墊子上。
步驟 11
用你的左手穩住面團,右手的大拇指如圖一樣在面團的中央戳一個小洞出來。我因為要拍照,所以只能這樣勉強做出來喲。
步驟 12
然後雙手將面團拿起來轉圈,將面團撐開得到像圖片這樣子的圓圈。面團很聽話的,不需要你揉
⑵ 粘土餃子的做法
粘土餃子的簡單做法
工具/原料
超輕粘土及工具 一套
方法/步驟
先取出白色超輕粘土捏出七個白色的圓球,用來做餃子皮。
再取出紅色超輕粘土做七個較小一點的圓球,做餃子餡。
把白色圓球壓扁做餃子皮,把紅色的圓球也就是餃子餡粘上去。
把餃子包起來,就是用餃子皮包住餃子餡,形狀可以自由發揮。
再把餃子的邊做一些花邊,讓餃子看起來更好看更想吃。
最後還做一個方形的碟子,可以把餃子放進去。
⑶ 冬至教案
冬至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對朗誦詩歌感興趣,進一步體會冬至日的節日特點。
2、體會文學作品的情景和意境,並用相應的表情、語氣表現詩歌。
活動准備:
有關於冬至節的認知與理解。
活動過程:
1、教師朗誦兒歌冬至節2—3遍:幼兒欣賞。
2、幼兒朗誦冬至節
3、鼓勵幼兒個體朗誦冬至節,根據幼兒情況實施給予鼓勵及表現建議。
活動延伸:
活動區時間,美工區的幼兒可以自主為冬至節兒歌配上自己想到的繪畫作品。
冬至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在動手製作湯圓中感受冬至的節日氣氛。
知道冬至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簡單了解冬至的飲食習俗。
嘗試動手製作湯圓。
活動准備
課件准備:《九九歌》童謠音頻及圖片;「湯圓」圖片;「湯圓」手工成品圖。
材料准備:超輕黏土、卡紙剪成的紙盤。
活動過程
播放童謠音頻及圖片《九九歌》,引出活動主題。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首很特別的童謠,名字叫《九九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童謠中出現了哪些數字?
——這些數字是什麼意思呢?
小結:這是一首描寫天氣變化的童謠,童謠中出現了一到九九個數字,所以叫《九九歌》或者《數九歌》。人們習慣從冬至這天開始「數九」,每九天算一個「九」,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數完九個九之後,冬天結束,春天就來到了。
組織談話,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知道冬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你們知道冬至是個什麼日子嗎?
——冬至是哪一天?
小結:冬至又叫「冬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
出示圖片「湯圓」,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的飲食習俗。
——冬至這天,你家會吃些什麼?
——湯圓是什麼形狀的?(圓圓的)
——湯圓有什麼顏色?(白色、紅色、黃色、紫色……)
小結:冬至這天,各地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吃餃子習慣。南方地區有冬至吃湯圓的習慣。
出示手工成品圖,播放童謠音頻《九九歌》,發放材料「超輕黏土、紙盤」,鼓勵幼兒動手製作湯圓。
(可根據風俗習慣將湯圓換成餃子)
——我們一起動手來製作好吃的湯圓吧。
——我們可以用各種顏色的超輕黏土製作湯圓,還可以把湯圓搓成你喜歡的形狀。搓好的湯圓要放在紙盤子上哦。
溫馨提示
童謠《九九歌》的內容不要求幼兒理解,教師在講解內容的時候不宜太深入或時間太久。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美工區,投放材料「超輕黏土」,鼓勵幼兒動手製作餃子。
日常活動
將幼兒製作好的湯圓裝飾在班級的美工區內,供幼兒欣賞。
冬至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冬至要吃餃子的傳統習俗;
2、用橡皮泥團圓、壓扁、包裹的技能製作餃子皮和餃子餡;
3、和朋友們介紹和分享自己做的餃子,體驗冬至節日的歡樂氣氛。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對冬至及餃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認知。
課件准備:《冬至》動畫視頻、包餃子視頻、包餃子步驟圖
材料准備: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團、餡料)
活動過程
教師播放視頻動畫《冬至》,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的習俗,引出餃子主題。
——熊貓奇奇他們在做什麼事情?冬至都吃什麼?
——你喜歡吃餃子嗎?
——你知道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
小結: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餃子或湯圓,邊吃邊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餃子、湯圓就代表團圓,代表著對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夥伴做餃子的圖片,引起幼兒做餃子的興趣。
出示一個製作好的餃子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論。
——餃子是什麼樣的?
——你們在家裡包過餃子嗎?餃子要怎麼包呢?
播放視頻《包餃子》,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包餃子的方法和步驟。
出示包餃子分步驟圖,鼓勵幼兒用黏土嘗試包餃子。
1、製作餃子皮:選擇喜歡顏色的橡皮泥,兩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圓球;再用手掌把圓球壓薄,壓成圓圓片。
2、製作餃子餡:選擇喜歡顏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團圓。
3、包餃子:用皮包住餡,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兩邊捏在一起,一個餃子就做好啦。
鼓勵幼兒獨立製作餃子,教師巡迴觀察,給予指導。
鼓勵幼兒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餃子是什麼形狀的?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你的餃子是什麼餡的?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美工區投放做餃子的材料,讓幼兒製作不同樣式的餃子並展示。
家園共育:幼兒回家嘗試和家人一起包一頓餃子,體會冬至的溫馨氣氛。
冬至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節以及冬至節的來歷
2、感受繪本故事中冬至節的習俗
3、讓幼兒了解並認同冬至節,喜愛傳統節日,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傳。
活動准備
1、通過網路等途徑,收集與冬至有關的資料。
2、向老人詢問民間流傳的與冬至有關的習俗。
3、製作課件。
活動過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播放《節氣歌》播放二十四節氣歌,引出《冬至節》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引起幼兒的好奇心,講述關於節氣的信息。預設: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且是很重要的一個節氣。冬至這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時候,過了冬至開始「數九」,九九八十一天後,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3、引出繪本故事《冬至節》
二、通過繪本故事說冬至由來
簡介冬至的由來、俗稱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中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冬至是大雪冬至後是小寒,因為冬至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所以被稱為「活節」;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陽歷年(元旦)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冬至」又稱為「冬節」。
三、說冬至傳說、習俗過渡:為什麼古代的節日還能保留至今?讓我們一起用傳說和習俗來「說冬至」吧!
1、用傳說說冬至。主要有:傳說一:冬至餛飩夏至面。傳說二:冬至吃狗肉。傳說三:冬至南吃餃子北吃餛飩
2、用習俗說冬至。主要有:
(1)習俗一:祭天迎日、緬懷祖德——冬至之祭
(2)習俗三:葭灰土炭、圖歌消寒——冬至之娛
(3)習俗四:盛情敬師、贈襪履長——冬至之禮
(4)習俗五:精心寧神、食療養生——冬至之養
四、游戲活動
用紙黏土製作餃子和湯圓,感受冬至節的氛圍
活動延伸
1、體驗:跟家長學會做餛飩或水餃,感受冬至節的喜慶,增強學生動手的能力。
2、講述:給弟弟妹妹講述有關冬至的傳說和習俗。
冬至節微反思:
通過此次繪本故事《冬至節》的活動,幼兒了解了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節的來歷及習俗,感受了爺爺給孫子講述冬至節的愛意,並且學會了九九歌,感受了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本次活動幼兒主要作為傾聽者,在延伸活動中將讓幼兒進一步參與到活動中。
冬至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國傳統的冬至節,知道冬至的由來。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活動內容:
1、綜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學:白天短、黑夜長
3、讓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並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包餃子、喝冬釀酒、吃餛飩憶西施等,讓孩子感受到冬至的節氣。
附兒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餛飩,北方餃;
曖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凍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祖宗,把墓掃;
會親訪友拜老師;平安幸福樂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這一夜,最長了;
甜甜蜜蜜睡一覺;明天太陽會更好。
冬至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知道冬至由來。
2、願意當眾表達,表達時自然、從容、自信。
活動准備:
利用回家時間和父母收集關於冬至的相關信息
活動過程:
(一)音樂歌曲《給小桃樹穿件新棉襖》導入:
教師彈奏樂曲,幼兒隨樂曲演唱。
孩子們,你們歌唱的時候特別專注,真棒!
剛才我們演唱了有關冬節歌曲《給小桃樹穿件新棉襖》,冬季里有個節日馬上就要到了。是什麼節日呢?(冬至節)
(二)冬至節的談論
小朋友說的真好,冬至節就要到了。哪個小朋友能給我們說一說冬至節(叫3—4名幼兒)
冬至節我們可以做哪些活動來慶祝呢?(改變戶外運動、包餃子、講給小班弟弟妹妹)
(三)自行如廁穿著外衣,到小班請弟弟妹妹一起進行戶外活動。
冬至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一個要求會認的生字「窖」,掌握四個要求的生字「窖、蚯、蚓、藤」。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二、過程與方法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和爺爺嚮往、熱愛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我」和爺爺嚮往、熱愛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感受冬至後萬物萌動的生氣勃勃的狀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融入作者描繪的情境中,品味語言,感悟作者對春天的嚮往與熱愛。 教學方法
質疑,激發讀書興趣。在默讀中感悟,在交流中體悟。
課前准備
課前布置學生查閱有關冬至的資料,了解什麼是冬至以及它的特點。搜集和冬至有關的諺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背誦《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師:這琅琅上口的節氣歌不僅韻律優美,而且包含了勞動人民的智慧。你知道它的含義嗎?
(2)學生交流關於節氣的信息。
預設: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且是很重要的一個節氣。冬至這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 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時候,過了冬至開始「數九」,九九八十一天後,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二、新課學習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
(2)指導學習字詞:
地窖 蚯蚓 囈語 藤條
「窖「字容易寫成寶蓋頭;注意「藤」字的正確筆畫。
蘇醒:昏迷後醒過來。
囈語:夢話。
嚴嚴實實:嚴密,沒有縫隙。
2.自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你讀完的感受如何?
(1)小組交流。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答案。
(2)全班交流。
課文主要講了小時侯的「我」,從冬至開始就做著春天的夢:冬至過後,萬物萌動,大地復甦,一切生命都煥發出生機。人們盼望著春天,迎接著春天。
感受:冬天就要過去,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作者特別嚮往春天,對生活無限熱愛。
冬至指的是什麼?
3.默讀課文,概括段意。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每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交流:
第一自然段:冬至是怎麼回事。
第二自然段:冬至過後,春天悄悄地走來。
第三自然段:冬至的等待。
第四自然段:冬至的夢。
第五自然段:冬至的記憶。
4.品讀課文,暢談感受。
(1)提出中心話題,學生自讀學習,做好批註。
話題:為什麼說冬至的夢是「溫暖的夢、希望的夢」?你是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細讀課文,邊讀邊勾畫出相關內容,並作出批註。
(2)學生自己學習。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自覺批註的習慣。
(3)小組交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
(4)全班交流。
(5)選擇自己喜愛的段落朗讀。
師: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間都表達出對春天的渴盼與熱愛,請選擇你喜歡的段落放聲朗讀吧,在朗讀中讓我們回味我們心中的那個夢。
5.品味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1)再讀課題,重溫夢境。
師:「冬至的夢」究竟是怎樣的夢?
是溫暖的、美好的、讓人懷念的??
(2)細細品味,感悟情之源頭。
思考:文中兩次提到梅花圖,分別寫出了我和爺爺怎樣的情感?
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理解,可以結合具體的語言。
在春天來臨前的等待中,爺爺用美麗的梅花圖來計數,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瓣梅花,多美好的事情。從這里看出爺爺是個熱愛生活的人,也是一個勤勞而善良的老人。
(3)帶著情感,再次走進課文,感情朗讀。
三、結論總結
在春天來臨前的等待中,爺爺用美麗的梅花圖來計數,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瓣梅花,多美好的事情。從這里看出爺爺是個熱愛生活的人,也是一個勤勞而善良的老人。
四、課堂練習
1.讀讀寫寫
地窖jiào 蚯蚓qiū yǐn
藤條téng 嚴嚴實實 盼望 嚮往
渴望懷念 記憶 蘇醒 涌動綻出 返青 拔節
2.近義詞
盼望——( ) 希望——( )
慈祥——( )覆蓋——( )
五、作業布置
1.教師為學生展示一些其他關於「冬至」的詩歌,推薦朗讀。
2.學生展示搜集到的與「冬至」有關的諺語等。
3.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六、板書設計
冬至的夢
溫暖的夢、希望的夢
嚮往春天,熱愛生活,懷念爺爺
盼春 愛春思念
⑷ 彩泥做餃子怎麼做
彩泥做餃子的方法步驟:
顏色:白色、粉色、綠色、黑色、紅色、
小兔子餃子
1. 取出適量的白色粘土搓成圓球。 把圓球搓成橢圓形稍微壓扁。 用手捏出餃子邊的形狀。 調整一下餃子的形狀。 用工具壓出餃子邊的紋理。用黑色粘土做出眼睛。用黑色粘土做出鼻子和嘴巴。 用白色搓成長的水滴狀稍微壓。在壓扁的粘土上黏上粉色粘土作為小白兔的耳朵。把耳朵黏在餃子上。 用粉色粘土做出小兔子的腮紅。小兔子餃子就做好了。
小青蛙餃子
1. 取出適量的綠色粘土搓成圓球。把圓球搓成橢圓形稍微壓扁。用手捏出餃子邊的形狀。用工具刻出餃子邊的形狀。 用綠色粘土搓成兩個圓球。把圓球壓扁黏在餃子上。用白色和黑色粘土做出眼睛。用工具刻出鼻孔。用黑色粘土搓成長條狀黏在餃子上作為嘴巴。用粉色粘土做出腮紅。 用白色粘土做出眼睛的高光,青蛙餃子就做好了。小豬餃子
1. 取出紅色粘土搓成圓球。把圓球搓成橢圓形稍微壓扁。用手捏出餃子邊的形狀。 調整一下餃子的形狀。用工具刻出餃子邊的紋理。用粉色粘土捏出橢圓形黏在餃子上作為鼻子。用工具刻出鼻孔的紋理。用黑色粘土做出眼睛。用粉色粘土搓成水滴狀。把水滴狀粘土壓扁。把壓扁的粘土黏在餃子上,小豬餃子就做好了。這樣我們動物餃子就做好了
是不是比往常的餃子更可愛呢
趕緊動手做起來吧
使用彩泥做餃子,和我們平時包餃子的方法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圖案不一樣,而根據圖來選擇合適的彩泥顏色來進行拼湊,那麼這個餃子就做的很好看了。
⑸ 用輕粘土做食物的簡單方法
日常常見的粽子、包子、餃子、月餅等都可以使用泥彩來製作。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使用泥彩可以製作一個卡通的粽子。先用白色彩泥做一個三角形,用廢牙刷刷出毛糙表面。用綠色彩泥做一個球,壓出不規則的長條,並劃出紋路。這是粽葉。
用粽葉把粽肉包起來,就像是穿著件衣服,為了增加可愛度可以添加上眼睛和紅色的臉頰。
另一種粽子的做法,粽葉用黑色的彩泥做,把黑色彩泥做成長方形,然後把粽肉這樣放上。加上眼睛和嘴巴,可愛的海苔粽子就完成了
用彩泥製作月餅可以以假亂真。粉紅色彩泥製作月餅的草莓餡,淺黃色彩泥作為月餅的面兒。粉色、淺黃色彩泥做出圓片,再另外用淺黃色彩做一個長條。
用淺黃色圓片將粉色圓片夾在中間,淺黃色長條把側邊包起來,多餘的剪去,用工具把側邊壓出豎向紋路,在月餅的正反兩面戳出很多小點,
把月餅切開,露出裡面的餡料。對露出的餡料戳戳,讓紋路更逼真,就是一個草莓餡的月餅。
⑹ 幼兒園冬至活動包餃子方案
幼兒園冬至活動包餃子方案範文
為了確保活動扎實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活動方案制定工作,活動方案是為某一活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活動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好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冬至活動包餃子方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冬至活動包餃子方案1
一、活動主題:
冬至有吃餃子的習俗。為了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增長孩子的見識,培養孩子的合作與關愛之情,我們大班組決定舉行「包餃子」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勞動的快樂,分享勞動成果。
二、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了解冬至節氣,還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
2.通過選購原料、拌餡、包餃子、煮餃子、品餃子、喂餃子等活動,豐富孩子體驗,提高動手實踐的能力。
三、活動時間:
xxxx年x月x日 上午9:00——11:00
四、參加人員:
大班全體老師和幼兒
五、活動准備 :
1、材料准備:餃子餡、餐具、水、盤子、調味品 等。
2、活動場地:各班教室
六、活動設想:
1、事先讓孩子了解有關餃子的知識。知道餃子的歷史、餃子餡要哪些原料和調料以及是如何搭配的、餃子是如何包的,怎麼樣煮餃子的。知道包餃子必須帶的物品。
2、在老師指導下,各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班主任老師作為輔導員,指導本班孩子包餃子、煮餃子,和中班小弟弟、小妹妹共同品嘗餃子。
七、成果形式:
交流體會、品嘗餃子 、分享勞動成果。
八、活動要求
1、活動時,教師做好班級安全工作和衛生教育。
2、活動時,教師要求孩子做到不大聲喧嘩,不自由走動。
九、活動流程
1、開展了「包餃子」的活動。
2、為弟弟妹妹喂餃子活動。
幼兒園冬至活動包餃子方案2
一、活動主題:
「冬至包餃子」親子活動。
二、活動目的:
隨著經濟的發展,家庭生活越來越好,孩子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為了讓他們體驗媽媽及家人勞動的辛苦,培養孩子愛媽媽的情感,教育孩子學會感恩,特開次活動。
三、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包餃子的親子活動,讓幼兒了解餃子的文化,產包餃子的興趣。體驗勞動的快樂,增進親子間的感情,營造節日的熱鬧、快樂氣氛。
2、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生活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培養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
3、通過親子游戲活動,讓家長進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機會,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四、活動時間:
20xx.12.21(星期四)09:00——11:30
五、活動准備:
通知單、乒乓球、吸管、肉餡、湯匙、盛放餃子托盤、一次性桌布、籮筐
六:活動地點:
中二班教室
七、活動流程:
1、早上8:40——9:00 家長簽到(播放幼兒一日活動圖片)
2、班主任講話,歡迎各位家長來參加這次的活動。
3、向幼兒介紹說明今天特色活動的內容:包餃子。
八、包餃子前注意事項:
1、請家長帶幼兒去洗手,在製作的`過程中要注意衛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兒家長的座位。
3、家長幼兒教師隨著音樂一起包餃子
4、場地整理(自由洗手)
幼兒園冬至活動包餃子方案3
活動目標
1、知道冬至要吃餃子的傳統習俗;
2、用橡皮泥團圓、壓扁、包裹的技能製作餃子皮和餃子餡;
3、和朋友們介紹和分享自己做的餃子,體驗冬至節日的歡樂氣氛。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對冬至及餃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認知。
課件准備:《冬至》動畫視頻、包餃子視頻、包餃子步驟圖
材料准備: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團、餡料)
活動過程
教師播放視頻動畫《冬至》,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的習俗,引出餃子主題。
——熊貓奇奇他們在做什麼事情?冬至都吃什麼?
——你喜歡吃餃子嗎?
——你知道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
小結: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餃子或湯圓,邊吃邊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餃子、湯圓就代表團圓,代表著對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夥伴做餃子的圖片,引起幼兒做餃子的興趣。
出示一個製作好的餃子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論。
——餃子是什麼樣的?
——你們在家裡包過餃子嗎?餃子要怎麼包呢?
播放視頻《包餃子》,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包餃子的方法和步驟。
出示包餃子分步驟圖,鼓勵幼兒用黏土嘗試包餃子。
1.製作餃子皮:選擇喜歡顏色的橡皮泥,兩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圓球;再用手掌把圓球壓薄,壓成圓圓片。
2.製作餃子餡:選擇喜歡顏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團圓。
3.包餃子:用皮包住餡,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兩邊捏在一起,一個餃子就做好啦。
鼓勵幼兒獨立製作餃子,教師巡迴觀察,給予指導。
鼓勵幼兒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餃子是什麼形狀的?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你的餃子是什麼餡的?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美工區投放做餃子的材料,讓幼兒製作不同樣式的餃子並展示。
家園共育:幼兒回家嘗試和家人一起包一頓餃子,體會冬至的溫馨氣氛。
⑺ 製作餃子皮的各個步驟和過程
1、盆子里放入適量的高筋麵粉,超市裡散裝的麵粉,一般就是高筋麵粉。麵粉中加適量鹽,加鹽和面能讓麵皮勁道。
8、擀好後,就可以開始包餃子了。
想要做出好的餃子皮,和面的時候一定要加鹽和蛋清,水的溫度也要注意,面要反復揉才會勁道,擀餃子皮也要中間厚邊緣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