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圖片 » 雙喜字手工綉球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雙喜字手工綉球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1-22 12:14:40

Ⅰ 古代女子「拋綉球」招親,歷史上真的會用綉球招親嗎

一、拋綉球的起源

拋綉球是壯族、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活動,也是青年男女交友和擇偶的傳統方式。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繪制於廣西明江岸邊的花山壁畫上有一些人像手上掛著一個圓形物,樣子像是「飛砣」。飛砣是古代廣西民間流傳的古兵器,用青銅鑄制,從手中甩出以殺敵或者打獵。「耍飛砣」就是後世的拋綉球的雛形。

二、拋綉球招親

而在廣西等少數民族地區,我們今天所見的拋綉球形式也基本定型。宋代朱輔《溪蠻叢笑》記載,當地風俗,在節日期間,男女在野外分成兩隊,以五彩布囊往來拋接,名為「飛砣」。

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也記載道,農歷三月三日,男女聚會,分為兩隊,一邊唱歌一邊拋擲五色綉球,如果女性收下男生拋來的球,則兩人的婚事就定下來了。這是壯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愛情的一種方式,並一直流傳至今。

正是由於拋綉球帶有男女一見傾心的緣故,在元雜劇和明清戲劇里經常出現大戶人家的女兒「拋綉球招親」的故事。

Ⅱ 如何手工製作綉球

第一是做布殼--用漿糊把4層棉布平整地粘在一起,再把各種顏色的綢布粘在底布上,壓成平而實的布殼;接著制葉瓣,一般來說,不論大小,靖西綉球的葉瓣都為12瓣一個球。
第二,在葉瓣上綉花。這一步最重要,一般是越小的綉球圖案越簡單,而越大的綉球圖案越復雜、生動。相傳有「除中間四瓣選材不拘外,其餘則要求『上四瓣必挑飛禽,下四瓣須為走獸』」的說法。對於直徑6厘米以下的綉球圖案,舊街上每個婦女基本都能自己畫。但直徑在8厘米以上,如12厘米、20厘米乃至1米、2米的大綉球,該綉什麼圖案,圖案上的色彩如何搭配,就一定要擅長畫畫的人先畫出來,配好顏色,別人再照著臨摹。
第三步是做三角梭形的球瓣瓣體。以前,綉球裡面的填充物多用綠豆、粟米、棉花籽或谷殼,能使綉球有一定重量,適宜拋接;同時也隱喻將友誼和愛情的種子拋給對方,或表示愛情像綠豆一樣長久常青。不知從何時起,舊州古街的綉球改用舊棉花來填充,後來因為不衛生、易潮,便改為不易吸水的木屑做填充物。
最後一道工序,是將充實後的三角梭形瓣體葉尖對葉尖縫合成圓球,並綴上珠子、絲綢帶等小飾物,一個精巧玲瓏的綉球就做成了。

Ⅲ 壯族綉球怎麼手工製作

准備材料:綵帶、針、線、剪刀。

步驟:

1、把綵帶、針線都備好。

Ⅳ 怎麼用紙製作一個綉球燈籠

綉球燈籠製作方法:

准備的材料:60張7cm紅紙,一串中國結,手工膠水,以及鑷子。

過程:

1.,三個方向對折留下摺痕,打開。沿斜對角線對折,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再沿著之前的摺痕把三角形的底角折向頂角,形成一個小正方形。

2.打開其中一個底角,沿著小正方形的邊向內折。(小竅門是不要完全貼著正方形邊折,留1mm左右空隙,否則由於紙張有厚度,折完後兩面會不平)留下摺痕後,從中間打開,沿著摺痕往下壓。將四邊形的兩個角向中間折,再沿著中間線向內對折。(表達起來好復雜,看圖比較清楚哈哈~)

3.尖角做成千紙鶴的嘴。兩邊都做好後,在圖片中陰影處塗上膠水。

4.將紙圈起,粘合,用鑷子稍作固定。粘牢之後,調整一下花型。一朵花一共需要五個花瓣。

5.在花心周圍塗上膠水,一瓣一瓣粘合。

6.一共做12朵花,做法雖然簡單,但不斷重復勞動,需要極大的耐心哦~

7.做完以後覺得花心有點空,決定裝個花蕊。將紅紙剪成細條狀,捲起來,塞進中空處。

8 .以一朵花為頂,另五朵花分布在它的下方,每個結合處是三朵花粘合。做成兩個半圓。

9.將中國結夾在兩個半圓中間,再用膠水粘合。同樣,必須記住,每個結合處都是三朵花粘合的。

綉球燈籠完成了!

Ⅳ 手工綉球100種做法

手工綉球做有很多種,各工各樣。手工綉球大部分是以多個相同的部件拼在一起組成的一個球形。這里教大家如何用卡做一個簡單又好看的卡紙綉球。具體步驟方法如下:

Ⅵ 綉球怎麼做

製作布藝綉球需要的工具和原料有:紅色布、粉色布、棉花、線。

第一步:剪6個圓,大小自定,然後把圓分成四等份剪開,共24片。

第二步:用一片的圓弧面相對畫出葉片形,共12片。

最後這樣子就大功告成啦,看起來還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吧,就是准備材料和縫制的過程比較枯燥和耗時。

Ⅶ 怎麼做綉球花的方法 手工製作綉球花圖解

做綉球花的方法,准備一個泡沫球,將泡沫球從中間切開;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1、准備一個泡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