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手工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准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手工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手工教案1
教育目標:
1、了解臘八節的來歷,了解民俗臘八節的常識。
2、認識臘八粥的材料,學習製作臘八粥,提高幼兒的生活能力。
4、願意與同伴合作,體驗勞動的快樂。
5、激發幼兒對生活的熱愛,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對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6、學念兒歌:臘八粥,感受過節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認識製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製作臘八粥
教學准備:
1、准備課件《臘八粥》
2、臘八粥製作材料(實物):大米、小米、紅棗、紅小豆、綠小豆、蓮子、花生米、紅糖,成品臘八粥。
3、臘八粥製作工具:電飯煲或者普通鍋、火、水等等
4、識字卡片:米、臘八節、棗、紅糖、豆、蓮子、花生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片,激發興趣
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過臘八節,讓幼兒了解臘八節的由來。
二、認識臘八粥的製作材料
1、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材料,解說臘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紅棗、紅小豆、綠小豆、蓮子、花生米、紅糖等很多種材料熬成的。
2、展示實物材料,讓幼兒從視覺、觸覺認識這幾種材料。
3、分組合成材料。每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適。
三、我做臘八粥
1、認識電飯煲,清洗材料,學習使用電飯煲。
2、引導討論製作臘八粥的方法,熬制臘八粥。
3、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成品粥。讓幼兒了解臘八粥的多樣性。
四、品嘗臘八粥
1、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品嘗臘八粥,讓孩子們說說課件里的小朋友們們在做什麼?他們高興嗎?為什麼?你們做的臘八粥分給誰一起品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還有小朋友們),培養幼兒對老人的尊敬和關心。
2、學念兒歌:臘八粥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手工教案2
一、主題節日背景:
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以往,這一天人們都會煮上香糯甜美的臘八粥,當吃著香粥時也預示著新年的腳步已越來越進。而如今,隨著生活條件改善,工作節奏加快,年輕一輩的家長們已很少會記得過臘八節,煮臘八粥,感受傳統節日,通過聽聽、說說、吃吃、看看過一個熱熱鬧鬧的臘八節。臘八節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而我們的孩子對這些習俗和節日不甚了解。所以我們生成「臘八節」這一節日主題課程,讓孩子從多方面了解臘八節的習俗和飲食習慣,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學會關愛需要幫助的人們,在寒冷的冬天,感受節日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二、主題總目標:
1、知道臘八節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傳統民俗節日的氣氛。
2、了解認識各種粗糧的名稱,,感知它們的外形和營養價值。
3、能積極主動的參與主題活動的環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積極主動的參與邀請爺爺奶奶來小朋友園共度節日,給爺爺奶奶送上臘八粥。
三、主題領域目標:
健康:認識各種常見粗糧,知道人體需要吸收不同的食物營養,了解一些食物搭配的相關知識。
語言:樂意主動地欣賞詩歌體裁的作品,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講話,態度自然,聲音響亮。
科學: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孩子節約糧食的意識。
藝術:在美術活動中自由自在的表達,引導小朋友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感受不同音樂形式的演唱風格,對音樂活動產生學習的興趣。
社會:體驗人與人相互交流、合作、溝通、關愛的重要和快樂,樂於與人交流。
四、主題參考課程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粗糧的名稱,感知它們基本的外形特徵,並用清楚、正確的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
2、能主動地參與粗糧的觀察與操作活動,合作地完成操作任務。
3、了解粗糧對人體健康的作用,懂得要愛惜糧食。
數學《數一數》
活動目標: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學慣用合適的方法做標記,正確計數玉米的列數。
2、探索玉米列數是雙數的規律。
3、激發小朋友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小朋友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語言《臘日》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的習俗,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
2、小朋友喜歡朗讀古詩,並能通過聲音和動作進行表演。
音樂《拾豆豆》
活動目標:
1、受和表現京劇曲調的韻味,並邊唱邊表演
2、初步懂得豐收不忘愛惜勞動果實的道理
科學《認識各種豆》
活動目標:
1、在感知各種豆類的基礎上,引導小朋友大膽表述豆類的特徵及用途。
2、了解、認識各種豆類食品,激發小朋友喜歡吃豆類食品。
美術《豆豆貼畫》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豆子的特徵及其作用。
2、充分發揮小朋友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利用各種豆子進行貼畫。
娛樂游戲《炒豆豆》
活動目標:
1、 學會念兒歌「炒黃豆」,並能邊念邊做動作。
2、掌握立滾翻的技巧,發展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樂意和同伴結對玩耍,體驗民間游戲所帶來的樂趣。
五、主題家長社會資源:
1、建議家長在日常飲食中,特別是在吃臘八粥時,有意的介紹一些粗糧給孩子認識,並了解粗糧的營養價值。
2、請家長講一講關於臘八節的傳說故事以及風俗習慣,讓孩子有一定的知識經驗准備。
3、情感資源:邀請爺爺奶來小朋友園吃臘八粥,感受節日的快樂,增進情感。
六、環境創設:
1、收集各種粗糧實物,放在科學區,讓孩子觀察認識,並了解其營養價值。
2、收集臘八節飲食習俗的圖片和古詩圖片讓孩子大膽的講述。
3、用kt板製作一隻「碗」,製作豆貼畫。
4、教室外牆製作兩顆祈福樹,請家長和孩子在紅布條上寫上文字,畫上圖案祈福。
5、將臘八粥里的八種材料陳列在主題牆上。
七、主題總目標:
教師要利用傳統的節日資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讓小朋友在看看、說說、唱唱、跳跳、做做的活動中,加深小朋友對臘八節習俗的理解,感受臘八節的歡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注重給小朋友創設一個輕松活潑的活動氛圍,給予小朋友充分的表達自由和動手機會,採用開放式的教學方法,注意動靜交替,讓孩子們始終積極參與活動,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感受能力都能得到了培養。各班老師結合班級情況以及年齡特點選上相關課程,及時將教學收獲軌跡呈現。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手工教案3
活動來源:
每年農歷的十二月俗稱臘月,十二月初八(臘月初八)既是臘八節,習慣上稱作臘八;臘八節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為了讓寶貝們了解吃臘八粥的由來,我們開展了本次活動——臘八粥的故事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了解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
2、通過故事,培養幼兒要做一個勤勞的人「感知勤勞和懶惰」。
3、 知道製作臘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活動准備 :各種臘八粥的相關圖片、製作臘八粥的各種材料及臘八粥故事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了解臘八節吃臘八粥
1、我們每天的早餐都會吃些什麼呢?(牛奶、雞蛋、花捲、餅干、雞蛋餅、面條、包子、粥)
2、那你們都吃過什麼樣的粥呢?(肉鬆粥、八寶粥、皮蛋粥、肯德基粥)
3、觀看圖片,說說粥裡面有哪些東西?(強調臘八節、臘八粥)
(小結:這是我們臘八節時吃的臘八粥,粥裡面有紅棗、桂圓、紅豆、綠豆、花生、葡萄乾、栗子、蓮子)
二、欣賞故事
1、哪一天是臘八節?
2、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
3、臘八粥裡面都有什麼呢?
(重點突出:勤勞的人)
三、介紹臘八粥的各種佐料、穀物
老師向幼兒逐一介紹臘八粥的各種佐料、穀物。簡單了解這些穀物的形狀、顏色以及對人體的幫助。
活動延伸:臘八節除了有好聽的故事,還有一個好玩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活動反思:
節日活動是很好的教育資源,我們國家的節日豐富多彩,但有些節日,我們的孩子了解的並不多,甚至根本不知道。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臘八節的由來及習俗,認識了一些有關製作臘八粥的材料,並幫助幼兒從小樹立要做一個勤勞人的意識。如果可以讓幼兒參與製作及品嘗那就更好了!
附故事:臘八粥的故事
臘八就是中國農歷十二月初八。這天,中國人要喝臘八粥。臘八粥和我們平時喝的粥是不一樣的,裡面有很多不同的米和乾果,好看又好吃。臘八這天喝臘八粥,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從前,有一家人,爸爸媽媽和一個小兒子,爸爸媽媽都很勤勞。所以他們家每年都能收獲很多的糧食,日子過得很好。可是小兒子卻和爸爸媽媽不一樣,每天早上很晚才起床,起床後就出去玩,從來不幹活。爸爸媽媽想:他還小呢!也許長大了就會幹活了。
小兒子一天天的長大,但還是非常懶惰。「你應該幹活了」「哼!我不幹活也可以,我爸爸媽媽會照顧我的!」
終於有一天,他的爸爸得了重病,再也不能幹活了。「孩子,你一定要記住啊,只有勤勞的人才會吃得飽,如果你這么懶惰,將來會後悔的。」說完,爸爸就去世了。小兒子難過了幾天,想去幹活,可他什麼都不會,也不想學。過了幾天,他又回到了老樣子。不久,他結婚了。他的妻子很漂亮,但是也很懶。過了不久,他媽媽也去世了。冬天到了,天氣非常冷,他們住的房子破了,家裡有沒有食物了,怎麼辦呢?
他們只好四處找東西吃,屋子角落裡還有點米,袋子里還有點紅豆、花生……終於找出一點點能吃的東西。兩人馬上做了一鍋粥。可是粥太少了,他們喝不飽。這時候他們才想起爸爸媽媽的話,哭了起來。
後來他們再也不懶惰了。每天早早起床幹活,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但是每年到了臘月的時候,他們還會找來各種糧食,做了一鍋粥,告訴自己不能懶惰。
後來大家都知道這件事了,以後,人們每到了臘八這天,就用各種糧食做一鍋粥,在吃臘八粥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愛給小孩子們講這個故事,告訴孩子,永遠不要做懶惰的人。
不過,現在我們喝的臘八粥和以前不一樣了,人們把各種好吃有營養的東西都加入臘八粥,比如燕麥、杏仁、葡萄乾、桂圓、栗子等等,再加上冰糖或白糖,一鍋香甜甜的臘八粥就做好了。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手工教案4
設計思路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經過上千年的歷史積淀和不斷傳承,慢慢形成的,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然而,在西洋節日盛行的今天,中國的傳統民俗我們小朋友知道的還有多少?就如「臘八粥到底是哪八樣東西?臘八節的來歷?」這些問題,都是孩子們所不知道卻又應該了解的。
本次活動的重點,就是想通過繪本故事向孩子介紹「臘八節」,知道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的習俗,引發幼兒對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的好奇,從而初步感受和體會傳統文化所蘊涵的團圓美好的意義。
活動目標
1.聽故事,跟著「小燕子」一起觀察胖嫂家的變化,理解故事內容。
2.認識臘八粥的材料,知道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俗。
3.體驗故事給人們帶來的美好情感。
活動准備
1.繪本《屋檐下的臘八粥》、PPT課件。
2.8種臘八食材圖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封面,引發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人物,對故事人物感興趣。
提問:封面上有誰?長得什麼樣子?她在那裡做什麼?
2.出示圖書名字
提問:書名中提到的東西,畫面上有嗎?猜猜故事裡除了胖嫂,還有一個主角會是誰?
二、傾聽故事,理解內容
教師依次播放繪本內容,引導幼兒根據畫面猜測內容並能用語言簡單講述
1.出示PPT,提問:
小燕子一家住在哪裡?它們要干什麼?(觀察景色的變化和燕子一家的變化。)
說說燕子為什麼要去南方過冬。
2.出示PPT頁,提問:
小燕子看見胖嫂在做什麼?
胖嫂准備了哪些好吃的東西?為什麼?(觀察畫面,用語言簡單講述。)
3.出示PPT
匾里一共有哪幾樣東西?你都認識嗎?猜猜胖嫂要做什麼?(鼓勵孩子說出食材的名稱 、顏色。)
4.出示PPT
什麼季節到了,小燕子用銜來的八樣東西做了什麼?
三、記八寶,玩游戲
1.出示實物,分辨和認識「八寶」
小燕子用食材來做項鏈,打扮自己,你覺得它們可以用來做什麼?
2.游戲:八寶蹲
游戲規則:幼兒每人選擇一張食材圖片,由一人開始邊蹲邊念食材名字,被念到食材名稱的幼兒需立即回應,繼續游戲。幼兒游戲1-2次。
四、自助閱讀,自主講述
1.設疑:胖嫂究竟用這八樣食材做什麼呢?後來發生了什麼事?
2.和同伴一起看畫面(從「吃臘八粥咯「到最後。)
胖嫂煮的是什麼粥?
看到小燕子,胖嬸一家是怎麼做的?
這一天小燕子過得開心嗎?你知道這天是什麼節日?
小結:臘八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逢臘八節人們都要吃臘八粥、團聚在一起,共享親情和家庭的溫暖。過完臘八就要過年啦!
活動延伸
欣賞童謠:
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真香甜,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美 工區:
1.在活動區提供各種糧食、乾果小樣,幫助幼兒認識了解不同的食材名稱和功效,嘗試搭配「製作」——我的臘八粥。
2.創設美工活動區,提供各種中國風的繪本圖片和金山農民畫等圖片,鼓勵幼兒用剪貼、塗畫等方法製作圖畫,布置成「民俗風」畫廊。
閱讀區:
1.收集各民間節日的相關圖片與書籍,製作中國民俗手冊。
2.提供故事圖書和圖片,鼓勵孩子翻閱圖書並講述故事。
3.錄制一些關於我國民俗的故事,讓孩子傾聽、了解,激發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B. 太乙救苦天尊圖片,想找「太乙救苦天尊」這張畫的大圖超高清版本,
想找「太乙救苦天尊」這張畫的大圖超高清版本,請傳給我
稍微清晰些,網路識圖和谷歌圖片搜索,以圖搜圖。。。
太乙救苦天尊介紹
樓上介紹的很清楚了 我再補充幾點給漸入道門的師弟。
太乙救苦天尊又稱為東極青華上帝,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道教認為由青玄上帝所化,誓願救度一切眾生,所以炁化救苦天尊以度世人。大家如真心修道,而苦其未得方便法門,可以每日早晚和清靜時持念天尊聖號「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亦可修身養性,消業增福壽,功行圓滿,得引東華長樂世界十方凈土之中,修成正果。 太乙救苦天尊誓願救度一切眾生,並且具有天界考核群仙、人界尋聲救苦、冥界救拔亡魂的三重功能。 太乙救苦天尊遍滿十方界尋聲救苦,十方法界眾生,無論是內在身心疾病綿纏,煩惱困擾,外在人事逼害,意外苦厄;或無論是生理上,心理上,事業上,人事上,甚至聰明智能,乃至道果,凡有所求,救苦天尊成就大慈大悲,利益眾生,於生死苦海,為作船筏,於無明長夜為作明燈。但能一心稱念天尊聖號,天尊即尋聲救護,令其離苦得樂,稱心如意。只要眾生恆心稱念聖號之音聲,無苦不拔,無樂不與。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權力最更大,位列六御。為道教最高尊神元始天尊九陽之精所化,道炁化形乃又稱太一救苦天尊。地藏就是個悲憤的老好人,看地獄道可憐下去救度,他自己並沒有多大權力。
東極青華大帝又稱太乙救苦天尊,有「尋聲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號,簡稱救苦天尊。相傳其為玉皇大帝二侍者之一,配合玉帝統御萬類。是中國道教繼承上古漢族民間信仰而來。道教說他由青玄上帝神化而來,誓願救度一切眾生,所以炁化救苦天尊以度世。他同時也是地獄的最高統治者,各宗教中認為業果是最難消除與阻斷的,佛教中就有神通敵不過業力之說。但太乙救苦天尊卻可以將業果與地獄業力的象徵血池化為蓮池,座下九頭獅子一聲吼,能夠打開九幽地獄的大門,也就是地獄的最深層。因此《太一救苦護身妙經》說:太一救苦天尊最尊最貴,最聖最靈。道盈十方界亦卽是太一救苦天尊所貫通,因此經中說「爾時救苦天尊徧滿十方界」,與萬物萬靈,無異同,無間隔,因此有感卽應,此感彼通,捷於影響,因此太一救苦天尊能濟度眾生,「神通無量」,而確有其堅實的理論根據。道教以道而立教,名副其實,不亦宜乎 《太乙救苦護身妙經》 爾時元始天尊。在玄景之上。清微天中。九色玉堂。升七寶座。放大光明。普集萬靈。與天教化。十方天尊。道君老 君。帝君元君。丈人聖人。萬萬仙眾。俱來詣座。聽宣妙法。於是梵王稱善。帝釋欣歌。仙樂自響。隨光而至。 是時太上老君。身離玉座。步躡蓮花。真人侍於左右。玉女扶於曳裾。至天尊前。奏曰。臣等蒙師開化。受福天堂。施功無極。恩不可量。臣觀三界之中。苦海之 內。無量眾生。橫遭厄難。罪網牽纏。異類羣情。難逃生化。臣不可住於太清。欲仗威光。分身三界。救度羣情。唯望至尊。觀心慈愍。 於是元始天尊。微起法身。告老君曰。善哉。汝離玉座。驚怖萬天。救苦救生。不須汝言。可還座中。吾為宣說。 天尊曰。萬物吾生。萬靈吾化。遭苦遭厄。當須救之。不須汝威力。化身救度。此東方長樂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恆沙數。物隨聲應。或住天 宮。或降人間。或居地獄。或攝群邪。或為仙童玉女。或為帝君聖人。或為天尊真人。或為金剛神王。或為魔王力士。或為天師道士。或為皇人老君。或為天醫功 曹。或為男子女子。或為文武官宰。或為都大元帥。或為教師禪師。或為風師雨師。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今告汝知。 老君重奏曰。此之威神。有無量變化。如何得至我師御前。 天尊告老君曰。汝可舉聲。唱太乙之名。使仙官齊詠。自然應化現身。於是老君眾仙等。尊其教旨。齊聲稱詠太乙救苦天尊之名。 忽見。帝君班中。有童子一人。步步躡於蓮花。稽首至天尊前。奏曰。臣乃太乙。為我師開化說法。臣集相聚形。聽宣妙音。天中快樂一時。地下動經萬劫。三界之中。群生受苦。高聲呼喚。苦哉苦哉。旋繞天尊禮拜。俯伏乞下天關。 於是眾仙見童子奏對。泣淚滴衣。哽噎嘆言。天上快樂。地下受災。輪回報對。何時清閑。 天尊告太乙曰:汝行願慈悲。眾生受苦。依汝行願。分身救之。童子喜笑。再拜而退。眾仙觀見童子化一天尊。足躡蓮花。圓光照耀。手執柳枝凈水。九頭獅子左右 從隨。乘空而去。又見天尊化一帝君。躡蓮花。手執如意。圓光照耀。九頭獅子左右從隨。乘空而去。又見帝君化一真人。足躡蓮花。手放神光。上通九天。下通九 地。九頭獅子左右從隨。乘空而去。又見真人化一女子。身著火錦襯衣。披發跣足。躡於蓮花。手執金劍。圓光照耀。九頭獅子口吐火焰。繞於身形。乘空而去。 老君奏天尊曰。此聖威德。變化救生。從何而有。甚劫修行。惟願應機。為眾宣說。天尊曰:此聖在天呼為太乙福神。在世呼為大慈行者。在地獄呼為日耀帝君。在 外道攝邪呼為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為洞淵帝君。汝是吾之氣。吾是汝之根。汝知吾知此。是九陽之精。甚靈甚靈。汝可秘之。不可盡述。 是時老君聞天尊言。閉目定神。彈指叩頭。咒曰。 元元之祖氣 。妙化九陽精 。威德布十方 。恍恍現其真 。 三九揚風出 。徘徊離始青。 恭敬生瓊液 。奉之免渴飢 。 萬靈當信禮 。八苦不能隨 。積行持科戒 。提攜證玉京。 爾時。天尊重告老君及諸仙曰。若有眾生。時遭疾疫病痛纏綿。可以焚香。念誦聖號。看轉此經。疾患退散。克獲安寧。若有眾生求官覓職。奸佞妄生。但當念誦聖 號。看轉此經。自然嫉妒不生。高遷祿秩。若有眾生泛涉江海。波浪所驚。魚龍欲傷。可以存思念誦聖號。使得達岸。無有害傷。若有眾生。值雷霹靂。風雨驚怖。 但當存思念誦聖號。神氣亦清。魂魄不動。若有眾生。父母師資六親不和。兄弟乖逆。但當存思念誦聖號。看轉此經。自感六親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若有帝 王國主。朝生叛臣。兵火作亂。風雨不調。萬民塗炭。怨地尤天。但當持齋念誦。看轉此經。風雨便得順時。叛臣敗露。國泰民安。若有眾生。為邪精鬼賊妄來所 傷。但存思念誦聖號。妖魅自止。鬼賊滅亡。若有眾生山林往來。被蟲蛇禽獸奔奪所傷。但當存思念誦聖號。禽蟲自退。不敢來害。若有女人。懷受胎孕。臨產艱 難。但當存思念誦聖號。自感真氣佑護。無痛無傷。便生智慧之男。有相之女。六根具足。母子團圓。若有男子女子慕道求仙。在家出家。養性養命。但當存思念誦 聖號。看轉此經。便得功行圓滿。白日升天。若有眾生。 頻遭百鎖牢獄之中。 *** 難訴。但當存思念誦聖號。便得解脫。出離囹圄。若有眾生為七祖九先門人同學。夫妻男女。身歿之後。流滯寒庭。未得托生。但當存思念 誦聖號。自然出離陰境。便得生天。若有眾生為冤家牽引。復連相纏。但當存思念誦聖號。冤家解釋。後連斷除。 於是。天尊告老君曰。此聖最尊最貴。最聖最靈。每月三九日。多降人間。常於凈室中。焚香禮拜。柳枝凈水。時花葯苗。如法供養。自然壽滿一百二十。五福常臻。八難遠離。切忌灶下灰燼。石榴穢物。此為不潔。勿令觸之。 天尊說經畢竟。大會之中。羣仙唱善。獅子能語。鳳凰能言。魚龍成人。枯朽還生。蠢動含情。福資皆遍。巍巍堂堂。皆得升仙。於是道君老君。無量眾真。同聲贊嘆。今聞妙音。大獲利益。奉辭而退。 太乙救苦寶誥 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七寶芳騫林,九色蓮花座,萬真環拱內,百億 瑞光中,玉清靈寶尊,應化玄元始,浩劫垂慈濟,大千甘露門。妙道真 身,紫金瑞相,隨機赴感,誓願無邊,大聖大慈,大悲大願,十方化號, 普度眾生,億億劫中,度人無量,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 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信奉的諸神之一。太乙,又作太一。道經說:太乙天尊居天界妙嚴宮,是專門拯救墮入地獄之人的大神,若人回心向善,只要誠心祈 禱,並默誦「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聖號,即能得到解脫和救 助。道教在舉行「超度」道場時,均要懸掛救苦天尊神像,以示接引,救濟苦難。救苦寶誥,見《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內。 從前有一種十分流行的迷信說法:這個世界分為三個空間,即天間、人間和陰間。天間是玉皇大帝和佛祖為首的神佛們的樂園,人間世俗中成仙得道、修行到家者也能上去。但世俗中的絕大多數人並沒有這種福氣,死後都得去陰間報到。人一旦墮入陰間地獄,尤其是十八層地獄,永世都不得超生。 為了救度地獄中受苦受難的眾生,佛道兩教專門配置了兩位尊神主管教化,使之脫離苦海。佛門中有地藏王菩薩,而在道教里,則是太乙救苦天尊。據稱,不僅是被打入血池地獄的女性,凡是被打入地獄的人,只要他們的親族或遺族帶著太乙救苦天尊傳授的神符向神祈禱,下地獄的親人便一定能得救。 換言之,太乙救苦天尊,就是拯救受苦受難之人,超度地獄鬼魂的最尊貴的天神。 太乙救苦天尊的來歷 太乙救苦天尊是由古代道家哲學理論名詞「太一」演變而來的。太一,本指形成天地萬物的元氣,「太一者,元祖也。養之不窮,用之不竭,能生萬物,乃氣之祖宗,造化之基也」。被稱為「太一」的元氣是先天地萬物而存在的宇宙本源,是道家、道教最根本的信仰「道」。因此,也可以說「太一」即「道」。 在崇尚鬼神的古代,人們將「道」的別稱「太一」尊為天神,並用太一神名命名星辰。太一星屬紫微垣,在紫微宮門外,天乙星南,今天龍座內,是一顆恆掛中天,永遠閃爍的亮星。 古人認為,有其星必有其神。居住在太一星的神靈自然是太一神。這樣,由無形、無象、無生、無滅、無始、無終的元氣「道」演化而來的至大、至空、至虛、至玄,概念抽象的、便於供奉的太一星神。故而,早在戰國時楚國已有祀奉太一神的祠廟。漢武帝時,在長安東郊建太一壇,並建五帝壇於其周圍,為五帝為太一之佐,禮祀太一。「天神貴者太一」。道教創立後,太一信仰即被道教吸收,並尊稱其為「太乙救苦天尊」,將其納入道界諸神體系,他都在玉清境,得策名學道,號令群真。 中國古代稱上、下、東、西、南、北六方為「六合」,亦稱「六極」。道教將「六合、六極」作為教名稱之一,宣稱六極各有一位天神統御,稱「六御」,亦稱「昊天六御宸尊」。這六位大帝從高到低依次排列的順序是: 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統御萬天 勾陳上宮南極天皇大帝————統御萬雷 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統御萬星 東極青華大帝————統御萬類 南極長生大帝————統御萬靈 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統御萬地 六御中的東極青華大帝即太乙救苦天尊。天尊住在「青華長樂界,東極少嚴宮」,東極青華大帝因此而得名。 太乙救苦天尊的演變過程 太一是形成天地萬物的元氣,元氣大無不包,細無不入,在谷滿谷,在坑滿坑,彌滿八極,無往不在,因而「遍滿十方界」。太乙救苦天尊由太一神演變過來的,因而他積氣成神,聚則成形,散則為氣,也像元氣一樣,無處不有,無住不在,遍滿十方,無所不能。所以,道教據此賦予天尊以全新、重大的職能:救苦救難,普度眾生。 道經《救苦誥》中稱,太乙救苦天尊「隨機赴感,誓願無邊,大聖大慈,大悲大願,十方化號,普度眾生,億億劫中,度人無量」。「十方化號」即指太乙救苦天尊為便於救苦救難,普度眾生,化為靈寶十方救苦天尊。這「十方化號」是: 東方玉寶皇上天尊 西方太妙至極天尊 南方玄真萬福天尊 北方玄上玉宸天尊 東南好生度命天尊 東北度仙上聖天尊 西南太靈虛皇天尊 西北無量太華天尊 上方玉虛明皇天尊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且看這位太乙救苦天尊: 他救苦十方,濟度人鬼,救苦救難,化身無數,或住天宮,或降人間,或居地獄,或攝群邪,或為仙童、玉女,或為聖人、帝君,或為真人、天尊,或為金剛、神王,或為力士、魔王,或為道士、天師,或為老君、皇人,或為功曹、天醫,或為男人、女子,或為文琥官宰,或為都大元帥,或為教師,或為風伯、雨師,總之「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 太乙救苦天尊,在天上稱為太一福神,在世間稱為大慈仁者,在地獄稱為日耀帝君,在外道鎮邪時稱為獅子明王,在水府淵泉稱為洞淵帝君。 太乙救苦天尊最尊、最貴、最聖、最靈,他於每月三、九日降臨人間,普救眾生。凡人在危急之時,只要念誦天尊聖號,天尊即隨聲赴感,前往解救;凡人遭疾疫,重病纏身時,只要念誦天尊聖號,疾病即愈,獲得安寧;凡人求官尋職而奸佞生時,只要念誦天尊聖號,自能神清氣爽,魂魄不動;凡人親族生怨,兄弟不和,只要念誦天尊聖號,自感六親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凡身為帝王君主,朝中叛臣偷生,兵火連綿,風雨失調,萬民塗炭,怨天憂人之聲此起彼伏,只要念誦天尊聖號,就會風調雨順,叛臣敗露,國泰民安;凡人被邪精、惡鬼、匪徒傷害時,只要念誦天尊聖車,妖魁自止,鬼賊滅亡;凡人在山林中被蟲蛇、禽獸追逐並受傷,只要念誦天尊聖號,自感真氣護佑,無傷無痛;凡男人女子,慕道求仙,在家出家,養性修身,只要念誦天尊聖號,便能功行圓滿,白日升天;凡人之七祖、九先、弟子、同學、夫妻、孩子身死而末得托生時,只要念誦天尊聖號,自然脫離陰間,得以生開,並且生下智慧之男或漂亮之女,六恨具足,母子團圓;凡人被仇家苦纏不休,只要念誦天尊聖號,便能代解恩怨,握手言和。 總而言之,太乙救苦天尊的確像生成宇宙萬物的元氣,無處不有,無所不能,時時刻刻在救苦救難,普度眾生。 太乙救苦天尊顯靈的故事 太乙救苦天尊還是專門拯救不幸墮入地獄之人的天神。所以,過去道士打醮、做道場、辦喪事,都請太乙救苦天尊降臨,施食眾鬼,超度亡魂。 這時,太乙救苦天尊由九頭獅子推車,十侍弟子相隨,金鑾袈裟,左有金童、右有玉女,持九環錫杖,執玉明寶扇,有金睛獨眼鬼跟隨,親自下到鬼城豐都地獄。豐都大帝、十殿閻羅王即刻虔誠恭迎。天尊用明扇煽三下,九環錫杖頓三頓,扇開豐都門,讓金睛獨眼鬼照耀光明,接引十類鬼魂出離地獄,同赴道場。天尊為地獄鬼眾及各方孤魂野鬼講經說法,用楊柳枝蘸金缽盂中的甘露水,施食鬼眾,超度十類孤魂地獄苦海,或升臨天界,或轉人世。 這里有兩則太乙救苦天尊顯靈的故事: 十方院有個多才而善辯的道士張仁表與人交往甚少,因他常常說謊而受到人們的鄙棄。一次,他病了,被帶地獄,正在危難之間,他記起平時常聽人說,呼喚太乙救苦天尊可以得救,於是他高喊十數遍,拉他進地獄的判官小鬼們都笑了。他再呼喚十數遍,只見紅光閃爍被簇擁著的天尊突然出現。天尊對他說,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是最不道德的行為,本來你的壽數已盡,不得再回人間,現在給你七年,讓你返回人世。不過,在此期間你要為我畫像,廣示天下,還要盡行善道。張道士聽到這里醒來,原來是南柯一夢。他遵循天尊之言,從此遍游四方,凡有道觀他必定為天尊畫像。如此過了七年,果然死去。 同河口有個姓王的采葯人,一天上山挖葯,突遇大風暴雨,不小心從崖上滑入溝底,眼看生命垂危。這時,他大呼天尊,結果得救。還有一個故事,南陽有一位香客已在救苦殿燒香二十餘年,一天夜裡忽然夢見了自己已死多年的妻子。妻子生前犯了罪孽,死後被打入地獄,受到應有的懲罰。妻子見到丈夫後請求相救,並托夢說第二天早上雞不叫時扒開墳墓,即可還陽,這男子便呼喚天尊,結果救了妻子。 太乙救苦天尊原是道界諸神中僅次於三清的「六御」之一,後來為了符合道經四輔(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的分類,去掉此神及「長生大帝」,成為「四御」。 在神靈信仰中有這樣一條規律:一些神信仰逐漸衰落,一些神信仰又產生興起。道教的太乙救苦天尊化身無數,無處不在,大慈大悲,尋聲救苦。比佛門中大慈大悲、法力無邊、觀其聲音、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產生還早。但到了近代,天尊名諱卻只保留在道經中和道士誦唱的經韻中。他在民間的影響已遠遠不及觀音。 原因何在呢? 在人們心目中,東方女性是溫柔、善良、賢淑、慈愛、極具同情心、憐憫心的典範。她們的品格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神職更為協調,與男性相比,女性神救苦救難比男性神更為適宜,更受歡迎。觀音菩薩是慈秀俊美的女性,而太乙救苦天尊卻是威嚴端莊的男性。這大概就是後來太乙影響不及觀音的緣故吧。 太乙救苦天尊的形象是,天尊頭戴冕旒,身著朝服,「妙道真身,紫金瑞相」,端坐於七寶芳騫林中之九色蓮花寶座,周圍有九頭青獅子口吐焰,簇擁寶座。天尊天上環繞九色神光,放射萬丈光芒。眾多仙真、力士、金剛、神王、金童、玉女侍衛身旁。道家太乙救苦天尊,一出生就是有果位的神仙?、具體情況
東極青華大帝也稱為太乙救苦天尊,另有稱「尋聲救苦天尊」、「太一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等號,簡稱救苦天尊。太乙救苦天尊與南極玉 *** 王同為玉皇上帝的左右侍者。經中有稱之為:「玉清應化身」即是雲其乃玉清元始天尊以九陽之精秘密所化的應化身。道教中治理統治地獄另還有紫微大帝在幽冥化身的北陰酆都大帝,而太乙救苦天尊主救度。各宗教中認為業果是最難消除與阻斷的,佛教中就有神通敵不過業力之說。但太乙救苦天尊卻可以將業果與地獄業力的象徵血湖化為蓮池,座下九頭獅子一聲吼,能夠打開九幽地獄的大門,也就是地獄的最深層。與大慧真人、救苦真人合稱東方三聖。
太乙救苦天尊,簡稱太乙天尊或救苦天尊,是道教尊神,又稱青玄大帝、青華大帝、尋聲救苦天尊等,誕辰為農歷十一月十一日,道教經典記太乙救苦天尊居「東方青華長樂世界」妙嚴宮(「嚴」或作「岩」),可引渡受苦亡魂往生,對於積德行善、曉道明玄而功德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亦能「乘九獅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其登天成仙《上清靈寶大法卷之十》曰:「東極青玄左府,長生保命左府,太一元生左府,太一神局。已上乃東極青玄四司,太一天尊所主,凡濟度幽明並屬之。」 救苦天尊寶誥 太乙救苦天尊寶誥: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七寶芳騫林,九色蓮花座。萬真環拱內,百億瑞光中。玉清靈寶尊,應化玄元始。浩劫垂慈濟,大千甘露門。妙道真身,紫金瑞相。隨機赴感,誓願無邊。大聖大慈,大悲大願。十方化號,普度眾生。億億劫中,度人無量。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太乙救苦天尊大慈悲
東極青華大帝也稱為太乙救苦天尊,另有稱「尋聲救苦天尊」、「太一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等號,簡稱救苦天尊。太乙救苦天尊與南極玉 *** 王同為玉皇上帝的左右侍者。經中有稱之為:「玉清應化身」即是雲其乃玉清元始天尊以九陽之精秘密所化的應化身。道教中治理統治地獄另還有紫微大帝在幽冥化身的北陰酆都大帝,而太乙救苦天尊主救度。各宗教中認為業果是最難消除與阻斷的,佛教中就有神通敵不過業力之說。但太乙救苦天尊卻可以將業果與地獄業力的象徵血湖化為蓮池,座下九頭獅子一聲吼,能夠打開九幽地獄的大門,也就是地獄的最深層。與大慧真人、救苦真人合稱東方三聖。
太乙救苦天尊,簡稱太乙天尊或救苦天尊,是道教尊神,又稱青玄大帝、青華大帝、尋聲救苦天尊等,太一天尊是自然天神,所以沒有生日,而是在「八月初八」人間初次降現。道教經典記太乙救苦天尊居「東方青華長樂世界」妙嚴宮(「嚴」或作「岩」),可引渡受苦亡魂往生,對於積德行善、曉道明玄而功德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亦能「乘九獅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其登天成仙 [1]《上清靈寶大法卷之十》曰:「東極青玄左府,長生保命左府,太一元生左府,太一神局。已上乃東極青玄四司,太一天尊所主,凡濟度幽明並屬之。」
家中可以敬太乙救苦天尊
當然可以 自願的 圖片可以直接燒香 擺供 一般素的都行 水果 都行 梨不行···············
燒香一般要看香譜的而不是其他 24香譜很准 48香譜、72香譜的都是後人編寫的不準!一般都是三根為一柱可以以3為基數6、9根就是2柱!3柱!更多 可以用瓶裝水 不用打開 可以放半年一換就行 紅茶、綠茶都行 !!這樣干凈 神佛都可以受用的!!就像水果不用打皮的!!西瓜、桔子都是這樣一樣供養 一樣可以受用到的!!一般水果都行 梨不行 香灰不能隨意扔掉的!要破財的!弄個大的容器留著,如果多了可以找個干凈隱蔽的地方埋了最好!先要和佛說一聲,後念誦佛號 或觀音心咒同時埋香灰 天尊(23)這張(4)
C.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臨門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臨門,何以見得呢?
我們把古人說的五福的次序倒過來一下,逐個來說吧!
一、善終:
念佛人得善終,這幾乎是毋庸置疑的,且是容易得到公認的,現今在佛教興盛的地方,很多醫院都知道設置念佛堂、往生堂等等,很多臨終關懷研究部門還會將其設為專題研究項目,因為人們在實踐中發現,念佛確實能讓病人走得沒那麼痛苦。
念佛人得善終,也是古今無數人親證了的,確鑿無疑。許多聖道修行的高僧或許有走得不甚瀟灑者,然而普普通通的念佛人自在往生案例卻比比皆是。
按照唯識宗的說法,人在死亡時往往經歷三個階段:明了心位、自體愛位、亂心位。念佛人都是在明了心位就往生了的,也就是說是在其意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情況下隨佛而去的,這豈非最大的善終?
而古今更有預知時至者、身無病苦者、無疾而化者、天樂鳴空者、異香滿室者……這樣的命終之善相,真可謂是善之極也!
有其事必有其理,道理何在呢?我引述一段經文,自然就明白了。
《阿彌陀經》雲:其人(念佛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玄奘大師翻譯的同本經此處加了八個字:慈悲加佑,令心不亂。
死魔原是五種魔中最難應付的魔,念佛人卻輕輕鬆鬆將其徹底制服,究其本源,其力量來自於阿彌陀佛,有了阿彌陀佛在念佛人臨命終時現其人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這才有了念佛人之善終啊!
二、好德
佛為德之極,念佛人口稱萬德洪名,源源不斷地攝取著來自十萬億國土外的彌陀兆載永劫修行的功德,故而既有好(hǎo)德,又能好(hào)德,念佛人不但自己決定當生解脫,也願與一切眾生同得解脫,所以會情不自禁地「自信教人信」。
世間人概有種種好德之心,好德之行,然總是不究竟、不徹底,或可助人一時一生,難助人生生世世。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中說:「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何以故?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舍,還入三惡,長時受苦。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凈土,向無上菩提。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凈土者,即稱諸佛本願意也。」
由此可知,念佛人之「自信教人信」,即是稱諸佛本願之行,世出世間思惟遍,有什麼比教人成佛更堪為「好德」之事呢?
同時,念佛之人被彌陀悲心感化,觸光柔軟,自然生出「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之心,也自然身意柔軟,謙卑安和,絕對是整個社會中的正能量,人群中的清流。
三、康寧
念佛人念念稱名之間,消除無量宿現業障,當然也包括身心的業障,古今念佛愈病的案例實在太多太多,不勝枚舉,若是典型之因業病,效果更是立竿見影。
同時,念佛之人厭穢欣凈,「心神早歸送安養」,對於此濁染的娑婆世界只是淡然觀之,由此便也少卻了許多執著與痛苦,更少了許多怨恨惱怒煩,故而心境恬淡安和,簡單樸素,心緒安寧。
又,《十往生經》雲:「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由此可知,念佛人佛光護佑,諸佛護念,天人禮敬,菩薩相伴,故而多平安,少災禍,康寧之福,不求自來。
四、富貴
念佛人倒不一定個個都是億萬富翁,也不一定個個是尊貴顯赫,但內在的富足顯貴卻是顯而易見的。
何以言之?
念佛人雖然放棄了整個娑婆世界,但得到的卻是整個極樂世界啊!
往生者,身體是紫磨真金色,身上的衣服比天衣還華美燦爛,飲食是七寶法器盈滿的百味珍饈,大地鋪滿了黃金,樹木都是七寶轉共合成,免費天樂時時為您奏響,撲鼻的香氣讓人開神悅體……
其實,即使是極樂世界八功德水池底一粒金沙,其價值實在都比地球上所有財富加在一起還要超過千萬億倍,何況其餘?
因此,念佛人太知足也太滿足了,佛說「知足第一富」,雖然身體還在娑婆,但知足之心足以讓每個念佛人即使家徒四壁,窮得叮當響,也自然展露著無比高貴無比優雅的氣質。
再說說念佛人的「貴」。善導大師說,「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也」。念佛人不但好,而且妙,不但妙而且上上,而且稀有,而且最勝,這樣夠「貴」吧?
貴不貴,我們再來看看念佛人的朋友圈吧,如果朋友圈裡全是貴人,那說明這人也一定不會太平庸。《觀經》說:「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怎麼樣?觀音、勢至都是我們的好朋友,《阿彌陀經》中更說:念佛之人「得一切諸佛之所護念」,一切諸佛都在念佛人的朋友圈內哦!翻開經文、歷史再一看,文殊、普賢、馬鳴、龍樹、天親……這么多大名人原來都是我們的死黨。
縱然是一字不識、滿臉皺紋、吐字不清的鄉下撿垃圾的念佛老太婆,在佛眼中也是貴中之貴,無過此貴啊!
五、長壽
善導大師的《觀念法門》中說:「稱念阿彌陀佛願生凈土者,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不遭九橫之難」,這樣看來,長壽、善終皆在念佛里邊了。其實還遠不止於此。
念佛人實在是無量壽啊!阿彌陀佛曾發願說,「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 *** ……」《無量壽經》說:「可獲極長生,壽樂無有極」。
有人說:那也是往生之後的事啊!往生前還不得一死,前面說過,念佛人都是在明了心位中往生的,根本不經歷後面正常的自體愛位、亂心位等,其實也可說念佛人並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死亡過程,某種程度上也就可以說念佛人本身並沒有死亡這回事,當然,靈魂換一件衣服,過去的身體棄而不用,那是周圍活著人還是看得到的,但對於當事者來說,其實等同於就是沒有死亡。
所以,也可以推論來說,念佛人當下就已經獲得了無量壽的生命了,這還不算長壽嗎?
結語
在這個五惡五痛五燒悉皆充滿的五濁惡世,眾生福報越來越見澆薄,靠凡夫己力,不要奢談賺滿五福,即使能圓滿一福都大不易,然而念佛人口唇微動的剎那,卻有「他力五福」從天而降,自然臨門,誠然不可思議。
細究其理,也不難理解。佛是兩足尊,福報智慧都業已達到圓滿,而阿彌陀佛迥異諸佛之處,在於他還能令每一個稱念他名號的眾生當下也具足和他一樣的福報與智慧,於是,念佛人得五福自然而然,得往生自然而然,得成佛自然而然,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說念佛人自然具足五福,其實尚是隨順世間的說法,念佛人具足的何止五福,乃是無量福啊,每個念佛人實實在在皆如佛贊嘆觀世音菩薩的「福聚海無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