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圖片 » 新鮮手工面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新鮮手工面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2-03 09:46:10

㈠ 手工面條和市場上賣的面條,吃起來有什麼不一樣嗎

乍一聽,刀切麵店真的是手工刀切面,其實不然,刀切麵店都有一台切面機器,機器和面,機器切割,寬度可自行控制,升級版的可以做成棍棍面,就是圓條面。做的熟練了,人手充分了,采購包裝掛面紙,機器切割面條後,可以做成掛面出售。那麼採用現代工業化生產,則可大大提高了效率。像市場上的鮮面條基本上是機器製作的,包括和面過程,和最後的切面工序。而且截止目前,鮮面製品主要還是以小作坊生產為主,分落於各地菜市場、農貿市場、街邊面攤。


㈡ 自己做手工面條,怎麼和面用什麼面和材料

隨著時代的變遷,隨著改革開放的大發展。咱們很多東西慢慢轉變成了用設備進行加工,進行了量產。雖說產量上去了,可是很多東西的口感卻下來了。雖然說用機器加工出來的面製品成品的良率會比較高一些,但是相比於手工製作的面製品的品質還是略低一籌。手工做的面製品可以更靈活一些,面條都寬度喜歡大一點的就擀大一點,非常方便。除此之外,手工面製品都是現做現吃的,非常新鮮。現在就教大家做一款不用扯麵、不用擀麵、製作更加簡單的手工面,咱們來一起看看怎麼和面?用什麼面和材料吧?學會了以後就不用再到外面買那種量產的面了,更情願自己在家做,更好吃更新鮮。


這款手工面就製作好了,做法非常的簡單,不用特地的擀麵,也不用特地的扯麵,更不用特地拉麵。相比以前我們煮麵條都方式,這道手工麵皮吃起來更新鮮、更加有勁、更豪爽、還一點也不油膩。想吃的朋友趕緊來試一試吧。

㈢ 手工拉麵怎麼做法

准備材料:麵粉 200克、豬肉 200克、香菇 2個、香腸 一根、大白菜 四片、蝦 2隻、雞蛋 1個。

一、麵粉里加點鹽,然後慢慢加溫水和面,如下圖所示。

㈣ 製作手工面條的方法與步驟

今天分享一個不用擀麵,做「手工面條」的方法

我們家人都喜歡吃面條,但是我又不想去擀麵,因為太麻煩了,大家都知道,做手擀麵,需要和面,擀麵,切面,特別的麻煩。外面賣的面條,有的商販為了保證良好的賣相,保存的時間能夠久一點,會在面條里添加一些食品添加劑,給家人吃著也不放心,後來我從親戚家學到了一種不需要擀麵,就能做筋道的手工面條做法,把面塊瞬間變成面條,非常的簡單快速,下面看看是怎麼做的吧

1、在盆中放300克的麵粉,加一勺鹽增加面的筋性!2、用150毫升的清水,一邊倒一邊攪拌,攪拌成絮狀之後,再用手揉成面團!3、剛揉好的面團不光滑,放在案板上,蓋上和面盆,餳面30分鍾!4、30分鍾之後,把面團再揉一下,這樣面團會變的很光滑!5、面團揉好之後,搓成長條,再切成小塊!6、把切好的小塊放在盆中,倒上涼水,浸泡10分鍾到20分鍾左右!7、浸泡過的面塊,延展性非常好,用拇指按壓,再輕輕的拉扯,會瞬間變成面條!8、把面條放入開水中,大火煮熟!9、鍋內的湯汁,我是用西紅柿翻炒後,倒入開水形成的西紅柿湯!10、煮2分鍾之後,加入適量的胡椒粉,一勺耗油,再加少許的鹽,淋入兩個雞蛋液,倒入適量的蔥花!11、用勺子攪拌均勻,美味即成!

㈤ 為什麼都說手工面比機器面好吃

凡是喜歡吃面條的人,差不多都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即使用同一品種的麵粉,手擀的面條手工面就是比機制面條好吃。這手工面條富有彈性不說,口感也筋道。而機制面條大多口感差。我們來看看手工面與機器面有哪些區別:

手工面煮熟快

三、煮麵(手工面煮熟快)

我們食用的面條大多是用水煮製成熟,這點大家早就清楚。可還有不清楚的是,在水煮麵條的過程中,手擀麵條和機制面條之間還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煮麵條時,水是良好的傳熱介質。當把水加熱至沸騰後下入面條,水會將溫度傳遞給面條,並促進面條成熟。於是,就出現了手工擀麵與機制面的差別,這是容易被人忽略的問題。

我們先以手擀麵條為例,分析一下水煮的過程。當面條放入沸水鍋後,因手工擀麵本身的含水量較多,而水又是良好的傳熱介質,所以外面的水溫通過面條中的水分,很容易傳遞到面條內部,當內部溫度達到100℃時,稍煮數分鍾面條就完全成熟了,撈出便成。但是,機制面條在煮制時,就是另外一番情形,尤其是經過干制的掛面條,缺點更為突出。由於機制面條本身所含的水分很少,特別是干制的掛面幾乎無水分,而面條又不能當理想的傳熱介質,所以,只能靠鍋中水分將面條逐漸浸濕後,才能傳熱並慢慢將面條制熟。據此,機制面條在水鍋中成熟的速度要慢得多。通常,煮機制面條的時間是煮手擀麵條時間的2倍以上。實踐證明:機制面條的煮制時間越長,面條的水解程度就越嚴重,最終會造成面條品質較差,也就是說,它絕沒有手擀麵條入口後的那種彈性和筋道感覺。

綜上所述,雖然說手工面與機器面的區別,但是已經是哲學物理等方面的知識了,工藝流程決定面條彈性,筋道,耐煮等好吃的因素,機器最主要沒有完全達到手工面的含水量,用力角度,內部結構破壞性等設計,自然就沒有手工面好吃。

愣娃是地道北方人,手工面也是經常製作,工藝流程比較熟悉,也是本人原創的做法和觀點,喜歡的多加關注愣娃,點贊,轉發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馬上行動起來,製作好吃的手工手撖面給家人。不同的觀點可以在評論區留言給我,我會及時回復共同努力學習,多交流。

㈥ 手工面條的做法配方大全圖解

面條配方比例:麵粉400克,水140毫升,鹽3克。

做法如下:

1、面條機里放入准備好的麵粉。

㈦ 自製嬰兒面條的做法

【自製寶寶面條】


1. 寶寶面條:青菜葉20克,水燒開菜葉炒一下水,然後加水30克打成菜泥後約46克加麵粉
100克做成青菜面。
2. 機打面條:麵粉500g、水約150g、1隻雞蛋、鹽1g,食用鹼0.5g(可不加)。澱粉手粉
3. 手擀麵條:麵粉500g、水約180g、1隻雞蛋、鹽1g、食用鹼0.5g(可不加)。澱粉手粉

用料

去皮胡蘿卜 90g

普通麵粉 150g

玉米澱粉 適量

自製寶寶面條的做法

  • 胡蘿卜去皮取90g切成薄片,放蒸鍋蒸10~15分鍾,蒸到軟就可以,蒸好連碗里的水汽約95g

㈧ 面條的製作過程

【手工面條】(參考分量:2-3人份)

配料:中筋麵粉300克,水132克

製作過程:

1、首先我們將麵粉、水都倒入面條機的攪拌盆里。

2、面條機定時5分鍾,開1檔。等倒計時結束,面就和好了。

3、揉好以後,我們看一下面的狀態。因為這是一個非常硬的面團,因此在和面鉤的強力攪拌下,面團會被扯碎,所以看上去比較碎的狀態是正常的。

4、把揉好的面取出來,捏成團,然後分成兩份,就可以進行壓面了。

5、壓面之前,先將面團用擀麵杖稍稍擀薄一點,壓起來會更輕松。

6、面條機裝好壓面器配件,第一次壓面要將壓面器的厚度設為8(最厚的一檔),將面團通過壓面器,壓成薄片。因為面團非常硬,所以第一次壓出來的面片可能會比較粗糙並且邊緣有鋸齒。我們可以將壓好的面片對折以後,反復多壓幾次。多壓幾次以後,面片就變得非常光滑了。

7、因為面片還要繼續壓薄,會變得太長了,所以我們在最後壓面之前,將面片切分成兩半來分別壓,操作起來會更順手。

8、這時候就可以選擇我們想要的厚度來進行最後的壓面了。選擇的數字越小,壓出來的面越薄,最後做出來的面條也會越細(我這里選擇的是3檔)。

9、將面條機的配件更換為細切面器。苗條機同樣用低速擋,將面片通過細切面器,切成細細的面條。

10、這樣,美味筋道的手工面條就做出來了!現做現煮最好哦,如果做太多吃不完,可以撒一些乾麵粉防粘,然後密封放入冰箱速凍,煮的時候不用解凍,直接下到沸水裡煮就行。或者撒上乾麵粉在太陽下晾曬,曬干後可以長期儲存。

11、除了白面條,我們還可以給面條變出更多花樣。比如用原汁機榨的胡蘿卜汁和菠菜汁,用它們來和面,可以製作顏色非常討喜的蔬菜面條。

12、胡蘿卜汁和麵粉混合以後,是這種粉粉的顏色哦。通常使用蔬菜汁的分量要比水稍微多一點(我用了142克),同樣請根據麵粉的吸水性酌情調整。

13、同樣的工序,就可以做成漂亮的胡蘿卜面條了。營養又新鮮,還擔心孩子不愛吃胡蘿卜?用好看的胡蘿卜面條征服TA吧!

14、而用菠菜汁做出來的菠菜面條,顏色鮮綠鮮綠的,是不是很亮眼呢?

TIPS:

1、首先我們必須要注意,不同的麵粉吸水性差異非常大。同樣做面條,同樣的300克麵粉,我試過超市裡的多種麵粉,有的只需要加120多克水,而有的則要加140多克水才能揉成硬度合適的面。所以大家第一次做的時候,可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調整水量,如果面非常干、碎,完全無法成團,則需要多加一些水。而相反,如果面團太軟,則要多加一些麵粉。

2、做面條的面,一定是非常硬的。如果是軟面團,做出來的面條不僅口感不好,而且也非常容易粘連在一起。所以,面團是寧可硬也不要軟。哪怕是很硬很粗糙的面團也沒關系(只要能成團),用壓面器多壓幾次也就會變得很光滑了。

3、300克麵粉做出來的面條足夠兩個人吃。如果一次想多做些,可以按比例增加麵粉和水哈。但因為面團很硬,所以製作面條的面團,一次揉面不要超過500克乾麵粉,要做更多分量可以分次來揉。

㈨ 面條的製作方法

麵粉 500克

鹽 4克

雞蛋 1個

食用小蘇打 3克

食用油 10克

清水 180克

玉米澱粉 適量

自製手工面條的做法

  • 將鹽、小蘇打放入水中溶解後加入麵粉里,然後加入雞蛋,攪打成絮狀後,再加入食用油。將面團揉制光滑後,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冷藏室醒發一個小時。

  • 將醒發後的面團分成3份,每份用手工擀成長方形或橢圓形。

  • 然後將壓面機調制0檔,送入擀好的面塊,反復壓2-3次。每次壓好後,麵皮上面撒上一層玉米澱粉再壓第二次,防粘且順滑。

  • 然後逐步調檔,我用的馬卡多共有九檔,每加一檔麵皮會變薄一些,麵皮的厚薄根據個人口感喜好控制,我一般做面條喜歡把麵皮調到6檔,厚度就比較合適了。

  • 麵皮壓好後,用配件壓成細面或者粗面。

  • 也可將麵皮壓成餃子皮、混沌皮、燒賣皮等。

  • 自己做的面條韌性極好,不易斷。

  • 按分量分好後可存放於冰箱里,隨吃隨取。

  • 自己手工做的面條筋道,水煮麵湯清亮,且耐煮。

  • 半碗高湯、一杯清水、五錢豬油、一勺醬油、幾根豌豆尖配上這自製的手工面條足以成為冬日裡的幸福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