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圖片 » 賞茶圖片步驟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賞茶圖片步驟

發布時間: 2023-02-04 16:17:20

①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茶道文化在中國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在平時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很喜歡喝茶,但是不少人都不太懂得茶禮,喝茶也是有很多講究的,以下是簡單茶道步驟圖解。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1

1、溫具

用沸水沖淋所有茶具,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干,溫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使茶葉沖泡後溫度相對穩定,同時還起到清潔的作用。

2、置茶

置茶就是放茶葉,往泡茶的壺(杯)里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茶葉的數量隨不同茶葉而不同的,還有隨個人喜好而放。

3、沖泡

置茶後,將開水沖入壺中,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為宜,沖泡時間一般為5分鍾左右,沖泡次數越多,浸泡時間越長。

4、倒茶

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奉茶時,需要用茶盤托著送給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請客人品茶。

6、品茶

茶泡好之後不可急於飲用,而是應該先觀色察形,接著端杯聞香,再啜湯賞味。

關於茶道入門的基礎知識

1、認識中國茶

茶道指的是泡茶規范,為發揮各類茶性優點,抑制不足之處,禮序中應遵循「和儉敬美」基本要義。中國六大類茶葉的品種數以百計、千計,都能以相應的茶道禮序來表現。

2、認識和應用茶具

要學習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種茶具及其功能。茶道過程實踐性很強,初學時不妨親身使用茶具泡茶,來領略茶道樂趣。

3、基本手勢

學習泡茶時,手勢對於泡茶的效果也會產生影響。傳統茶道的禮序過程有很多,不同地區、不同流派會有差異,而普及性大眾茶禮則相對簡約。

4、備器

學習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傳統的泡茶工具分別有:茶壺、茶杯、茶匙、茶則、茶盞、公道杯、茶托、茶巾、蓋碗、茶漏、茶盤、煮水器、茶針、茶荷、茶夾等等。

5、潔具

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然後注入各茶具中燙洗,這一步驟稱為清洗器皿,即清洗茶具、溫潤器皿的`意思。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2

【 第一道 】凈手、賞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為上,這個都是為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准備。

【 第二道 】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為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 第三道 】馬龍入宮

把茶葉放到茶壺里,稱為馬龍入宮。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 第四道 】洗茶

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為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 第五道 】沖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才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 第六道 】春風拂面

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 第七道 】封壺

蓋上壺蓋,保存茶壺里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 第八道 】分杯

准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 第九道 】玉液回壺

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 第十道 】分壺

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 第十一道 】奉茶

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 第十二道 】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贊嘆。

【 第十三道 】品茗

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3

茶道禮儀三原則

茶「潔性不可污」,因此,「干凈無污」是茶道禮儀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禮儀要求。

1、衣飾不求華麗,但一定要「整潔」無污漬;

2、器物不求貴重,但一定要「潔凈」無破損;

3、泡茶者的手因頻繁接觸茶葉、茶器,要注意保持清潔衛生。

茶文化博大精深,泡茶講究寧靜心境,品茶需要幽靜的環境。「萬物靜觀皆自得」,茶道講究靜以養生,靜中生慧。

不管是服裝搭配還是行為舉止都要跟場合相宜,比如參加茶藝表演、茶話會、或是日常待客都要注意細節。

茶道禮儀規矩

1、茶具要清潔

家裡賓客來訪,先讓坐,後備茶。沖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凈。清洗干凈後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規矩。

2、茶水濃度要恰當

泡茶,茶葉用量要適當,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問問賓客的飲茶習慣,再根據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沖泡。

3、茶滿欺客,七分茶三分情

俗語有說: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倒茶給賓客,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以倒七分滿為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禮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國的傳統習慣是只要兩手健全,都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此外,雙手端茶也要有講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5、添茶要及時

要時刻關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時,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② 茶葉鑒賞有哪五個步驟

一、從視覺感官出發,通過以下五個方面來鑒賞:
1、外形:茶葉的外形包括色澤在內,為決定茶葉品質的重要因素。審評處形,即檢驗茶葉外形松緊、整碎、粗細、輕重、均勻程度及片、梗含量與色澤。

2、嫩度:茶葉的老嫩與品質有密切關系。凡茶身緊結重實,完整飽滿、芽頭多、有苗鋒的,均表示茶葉嫩、品質好;反之,枯散、碎斷輕飄、粗大者為老茶製成,品質次。
3、凈度:即正茶內含有梗、片末、朴及其它雜質的程度。

4、勻度:是指茶葉是否整齊一致,長短粗細相差甚少者為佳。5、色澤:凡色澤調和、光滑明亮,油潤鮮艷的,通常稱為原料細嫩,或做工精良的產品,品質優,反之則次。


二、香氣:北方通稱"茶香"。茶葉經開水沖泡五分鍾後,傾出茶汁於審評碗內,嗅其香氣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受的香氣為佳。而煙、餿、霉,老火等氣味,往往是由於製造處理不良或包裝貯藏不良所致。


三、滋味:北方通常稱"茶口"。凡茶湯醇厚、鮮濃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湯苦澀,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湯軟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


四、水色:也稱"湯色"。審評水色主要的區別品質的新鮮程度和鮮葉的老嫩程度。最理想的水色是綠茶要清碧濃鮮,紅茶要求紅艷而明亮。低級或變質的茶葉,則水色混濁而晦暗。

五、葉底:審評葉底主要是看它色澤及老嫩程度。芽尖及組織細密而柔軟的葉片愈多,表示茶葉嫩度愈高。葉質粗糙而硬薄則表示茶葉粗老及生長情況不良。色澤明亮而調和且質地一致,表示制茶技術處理良好。

③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片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片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片。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喝茶,我們國家的茶文化也是非常有講究的,我們平時在泡茶的時候需要注意自己的步驟。下面為大家介紹正確的泡茶步驟圖片。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片1

1、煮水

泡茶用水以山泉水、純凈水和礦泉水等軟水為最佳,無論是需要80度還是90度熱水來泡茶,首先都必須煮沸,再晾至適宜的溫度。

2、洗杯

往茶壺、蓋碗、聞香杯、品茗杯中注入熱水,稱之為燙壺洗杯,清洗干凈茶具,提升茶具溫度,也利於後續泡茶時誘發茶香。注意需要迅速倒掉水分。

3、投茶

一般來說,茶水比在1:30~50,也就是投茶3克,至少注水150ml。可以根據個人口味來定,喜歡喝濃茶的可以多投一些茶葉,喜歡喝淡茶的可以適當多加一些水。

4、沖泡

注水沖泡時講究「鳳凰三點頭」,就是將茶壺下傾上提三次,對賓客「點頭致意」,同時也可以使茶湯濃度均勻。注意茶倒七分滿,倒得太滿端茶時容易燙傷。

5、倒茶

泡好的茶湯一般先倒進茶海中,茶海又稱公道杯,意為分茶公道。再從茶海倒入品茗杯,有品茶之意。

6、奉茶

茶杯需要放在茶盤,再遞到茶客面前,注意放置在茶客的右手前方。遞茶之後,還需要用右手做出請茶的姿勢。

7、品茶

端起茶杯後,不要著急飲用,先聞茶香,再品滋味。小口啜飲茶湯,讓茶湯在口腔中停留幾秒,感受茶湯的回味、甘甜,再滑入喉嚨咽下。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片2

1、認識茶葉

泡茶之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茶葉,正確區分茶葉的種類。從它的外形、顏色、大小、揉捻程度等方面進行分析,選擇最合適的沖泡方式進行沖泡。

2、水質選擇

水是泡製茶葉的基礎,不同茶葉適合用的水也不一樣。沖泡茶葉的水有軟水、純凈水、礦泉水、過濾水、山泉水等,沖泡時需要選擇合適的'水進行沖泡。

3、茶具使用

茶具的使用對於茶葉的味道有決定性作用,沖泡前需要選擇合適的茶具沖泡茶葉,並熟練掌握使用茶具的方法,才能讓沖泡出的茶葉口感更佳。

4、茶葉分量

沖泡茶葉時,還需要控制好茶葉與水的比例,根據自己的口感喜好來調整茶葉的分量。目前很多茶葉都是經過壓縮的,看起來只有一點點,但實際上分量很多。

5、適宜水溫

同一種茶葉在不同水溫下沖泡出來的味道也是有所差別的,通常開水沖泡出來的茶水味道會比較強勁,而熱水沖泡出來的茶水味道會較為溫和。

6、沖泡時間

想要讓茶水的口感、味道達到最佳狀態,沖泡的時間非常關鍵。通常第一泡的時間在3~5秒左右,第二泡時,應當及時飲用,避免茶水裡面的營養物質揮發掉。

7、適口味道

在選擇沖泡茶葉時,應當根據心情和意境來選擇合適口味的茶葉,不要追求茶葉是否昂貴珍惜,也不要在意沖泡技術,才能更好的去品鑒茶水。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片3

正確的泡茶8個步驟

1、泡茶的八個步驟分別是:備具、潔具、賞茶、投茶、洗茶、泡茶、奉茶以及收具。

2、備具,准備好泡茶需要的一系列茶具,具體為壺承、蓋碗/紫砂壺、公道杯、過濾網、茶荷、茶巾、茶夾、茶刮、品茗杯、杯托和隨手泡。

3、潔具,對准備好的茶具進行清洗,大多數茶具可以選擇燒一壺沸水然後進行沖洗,而茶杯則是用茶夾協助來用沸水沖洗。

4、賞茶,將備好的茶葉先放進茶荷中,讓客人可以觀賞到干茶的外形。

5、投茶,使用茶刮把茶荷中的茶葉輕輕地撥至蓋碗/紫砂壺中,注意這時候的動作要盡量輕,切忌把茶葉給撥到蓋碗/紫砂壺的外邊。

6、洗茶,投茶完後就可以將燒好的沸水倒入其中,然後把過濾網架在公道杯上,片刻後便把蓋碗里的茶湯倒入公道杯中。

7、泡茶,洗完茶後就是正式的泡茶了。

8、奉茶,在茶泡完後,泡茶者需要往客人的杯中倒入大概七分滿的茶水,然後用雙手端給客人,而客人也需行叩手禮以對主人表示感謝。

9、收具,最後一步,在喝完茶後,需要把喝茶使用的茶具清洗擦乾後收好。

④ 簡單的茶道過程

簡單的茶道過程

簡單的茶道過程,飲茶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但是正確的飲茶方式卻不是人人都會,那麼你知道簡單的茶道過程是什麼嗎,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簡單的茶道過程吧。

簡單的茶道過程1

第一道凈手和欣賞器具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為上,這個都是為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准備。

第二道燙杯溫壺: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為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第三道馬龍入宮:把茶葉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里,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為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第五道沖泡: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才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第五道春風拂面: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六道封壺:蓋上壺蓋,保存茶壺里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七道分杯:准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八道玉液回壺: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九道分壺: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第十道奉茶: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一道聞香: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贊嘆。

第十二道品茗: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簡單的茶道過程2

第一道凈手和欣賞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為上,這個都是為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准備。

第二道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為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第三道馬龍入宮

把茶葉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里,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洗茶

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為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第五道沖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才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春風拂面

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七道封壺

蓋上壺蓋,保存茶壺里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八道分杯

准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玉液回壺

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十道分壺

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二道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贊嘆。

第十三道品茗

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茶道操作流程就是以上介紹的這樣,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後,大家都能夠了解其中的真諦,每一個泡茶步驟都是有講究,有含義的,雖然我們日常飲茶不需要這樣繁瑣的步驟,但是在接待來賓或是茶藝表演時都應該將其做到位。

簡單的茶道過程3

一、3分鍾教你讀懂泡茶的正確步驟

1、溫具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

用沸水沖淋所有茶具,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干,溫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使茶葉沖泡後溫度相對穩定,同時還起到清潔的作用。

2、置茶

置茶就是放茶葉,往泡茶的壺(杯)里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茶葉的數量隨不同茶葉而不同的,還有隨個人喜好而放。

3、沖泡

置茶後,將開水沖入壺中,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為宜,沖泡時間一般為5分鍾左右,沖泡次數越多,浸泡時間越長。

4、倒茶

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奉茶時,需要用茶盤托著送給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請客人品茶。

6、品茶

茶泡好之後不可急於飲用,而是應該先觀色察形,接著端杯聞香,再啜湯賞味。

二、關於茶道入門的基礎知識

1、認識中國茶

茶道指的是泡茶規范,為發揮各類茶性優點,抑制不足之處,禮序中應遵循「和儉敬美」基本要義。中國六大類茶葉的品種數以百計、千計,都能以相應的茶道禮序來表現。

2、認識和應用茶具

要學習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種茶具及其功能。茶道過程實踐性很強,初學時不妨親身使用茶具泡茶,來領略茶道樂趣。

3、基本手勢

學習泡茶時,手勢對於泡茶的效果也會產生影響。傳統茶道的禮序過程有很多,不同地區、不同流派會有差異,而普及性大眾茶禮則相對簡約。

4、備器

學習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傳統的泡茶工具分別有:茶壺、茶杯、茶匙、茶則、茶盞、公道杯、茶托、茶巾、蓋碗、茶漏、茶盤、煮水器、茶針、茶荷、茶夾等等。

5、潔具

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然後注入各茶具中燙洗,這一步驟稱為清洗器皿,即清洗茶具、溫潤器皿的意思。

三、新手必須注意的幾個泡茶事項

(1)用保溫杯泡茶:沏茶宜用陶瓷壺、杯,不宜用保溫杯。因用保溫杯泡茶葉,茶水較長時間保持高溫,茶葉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減少;浸出的鞣酸和茶鹼過多,有苦澀味,因而也損失了部分營養成分。

(2)用沸水泡茶:用沸騰的開水泡茶,會破壞很多營養物質。例如維生素C、P等,在水溫超過80℃時就會被破壞,還易溶出過多的鞣酸等物質,使茶帶有苦澀味。因此,泡茶的水溫一般應掌握在70℃-80℃。尤其是綠茶,如溫度太高,茶葉泡熟,變成了紅茶,便失去了綠茶原有的清香、爽涼味。

(3)泡茶時間過長:茶葉浸泡4-6分鍾後飲用最佳。因此時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質已經浸泡出來。時間太長,茶水就會有苦澀哧。放在暖水瓶或爐灶上長時間煮的茶水,易發生化學變化,不宜再飲用。

(4)扔掉泡過的茶葉:大多數人泡過茶後,把用過的茶葉扔掉。實際上這樣是不經濟的,應當把茶葉咀嚼後咽下去,因為茶葉中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粗纖維和其它營養物質。

(5)習慣於泡濃茶:泡一杯濃度適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葉。有的人喜歡泡濃茶。茶水太濃,浸出過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對胃腸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後可續水再泡3-4杯。

四、如何挑選好的茶葉

1、嫩度:嫩度是決定品質的基本因素,所謂「干看外形,濕看葉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葉,容易符合該茶類的外形要求(如龍井之「光、扁、平、直」)。此外,還可以從茶葉有無鋒苗去鑒別。鋒苗好,白毫顯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

2、條索:條索是各類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規格,如炒青條形、珠茶圓形、龍井扁形、紅碎茶顆粒形等等。一般長條形茶,看松緊、彎直、壯瘦、圓扁、輕重;圓形茶看顆粒的`松緊、勻正、輕重、空實;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規格。

3、色澤:茶葉色澤與原料嫩度、加工技術有密切關系。各種茶均有一定的色澤要求,如紅茶烏黑油潤、綠茶翠綠、烏龍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無論何種茶類,好茶均要求色澤一致,光澤明亮,油潤鮮活,如果色澤不一,深淺不同,暗而無光,說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質劣。

4、整碎:整碎就是茶葉的外形和斷碎程度,以勻整為好,斷碎為次。比較標準的茶葉審評,是將茶葉放在盤中(一般為木質),使茶葉在旋轉力的作用下,依形狀大小、輕重、粗細、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層。其中粗壯的在最上層,緊細重實的集中於中層,斷碎細小的沉積在最下層。各茶類,都以中層茶多為好。上層一般是粗老葉子多,滋味較淡,水色較淺;下層碎茶多,沖泡後往往滋味過濃,湯色較深。

5、凈度:主要看茶葉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製作過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夾雜物的多少。凈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夾雜物。此外,還可以通過茶的干香來鑒別。無論哪種茶都不能有異味。每種茶都有特定的香氣,干香和濕香也有不同,需根據具體情況來定,青氣、煙焦味和熟悶味均不可取。最易判別茶葉質量的,是沖泡之後的口感滋味、香氣以及葉片茶湯色澤。所以如果允許,購茶時盡量沖泡後嘗試一下。

五、新鮮茶葉的保存方法

(1)利用乾燥箱儲存:因為乾燥箱溫度穩定,也隔絕空氣,將茶葉放在乾燥箱中儲存不會潮濕或氧化。

(2)利用冰箱儲存:要維持茶葉的新鮮與香味,最好低溫貯存,尤其是較細嫩的茶葉如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更要冷藏。必須注意的是,保存茶葉的冰箱必須衛生、清潔、無異味,更不能保存茶葉以外的東西。

(3)利用熱水瓶儲存:將熱水瓶整理干凈,再將要儲存的茶葉倒入瓶內,塞緊塞子存放。

(4)利用罐子儲存:先用小罐子分裝少量茶葉,以便隨時取用,其餘的茶葉則用大罐子密封起來儲存。最好不要使用玻璃罐、瓷罐、木盒或葯罐,因為這些器具具有透光、不防潮、易碎的缺點。

適合保存的罐質材料有:

錫罐或鐵罐:具有不透光的功能,是最適合的材質,包裝前罐內墊一層綿紙或牛皮紙,且必須保持罐內清潔、乾燥、無異味。

鐵皮罐:最好用雙層蓋的,包裝前罐內要墊一層綿紙或牛皮紙,蓋口的縫隙可用膠紙封緊。

密封罐:市面所賣的密封罐通常會透光,使用時最好先用鋁箔袋將茶葉包裝好再放入密封罐,另外也可以放入乾燥劑,加強防潮的功能。

⑤ 有泡茶桌的泡茶步驟

有泡茶桌的泡茶步驟

泡茶看似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事實上有很多的技巧步驟。以下是泡茶的步驟,一起看看吧。

有泡茶桌的泡茶步驟

第一步備具備水

首先我們應該將玻璃杯的`杯口向上置於杯托內,杯子應擺放在茶盤的橫中部,茶盤左上角放茶匙筒、茶荷,靠身體這一側茶盤放折疊好的茶巾,茶盤右下角擺放水壺。然後煮好沸水放在熱水壺內里備用。

第二步賞茶

用茶荷裝上茶葉,並將茶荷呈給賓客,讓他們欣賞茶的外形、色澤,嗅聞茶葉的濃郁清香。

第三步潤杯

逐個倒入三分之一開水到玻璃杯里,右手握住杯底基部,左手托杯底,雙手手腕逆時針轉動三圈,促使整個玻璃杯內壁濕潤。然後把開水倒入水盂,玻璃杯放回杯托里。

第四步置茶

按照茶水1:50的比例,把茶荷中的干茶分別投入各個玻璃杯里。以回轉手法往玻璃杯里倒少許開水至水量沒過茶葉。目的在於使茶葉充分浸潤,更快地析出茶葉可溶物質,促發茶香。浸潤時間一般約為20-50秒,可根據茶葉的緊結程度來決定。

第五步沖泡

用「鳳凰三點頭」的手法,右手執壺三起三落把開水注入杯子里,水量以七分滿為宜。俗語有說:七分茶三分情。

第六步奉茶

雙手把沖泡好的茶依次敬奉給賓客,伸出手掌行禮邀請賓客用茶。

第七步收具

奉完茶後,按先用後收回的順序把不需要用的茶具收回。如先用茶荷後用茶巾,那就先收茶巾再收茶荷。不過這一步可以後面再做,泡完茶後不妨和賓客聊聊天說說笑。

第八步品飲

品飲茶湯前,先聞香,感受茶香的芬芳怡人;再賞茶,欣賞茶葉在玻璃杯中沉浮飄舞的優美姿態;然後再細細品嘗,感受茶湯醇厚回甘的滋味,回味無窮。

;

⑥ 正確的泡茶8個步驟

正確的泡茶8個步驟

正確的泡茶8個步驟,泡茶是整個茶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是喜歡喝茶的茶友應該都知道,不同茶葉的沖泡方法是不一樣的,那麼你知道正確的泡茶8個步驟是什麼嗎。

正確的泡茶8個步驟1

1、泡茶的八個步驟分別是:備具、潔具、賞茶、投茶、洗茶、泡茶、奉茶以及收具。

2、備具,准備好泡茶需要的一系列茶具,具體為壺承、蓋碗/紫砂壺、公道杯、過濾網、茶荷、茶巾、茶夾、茶刮、品茗杯、杯托和隨手泡。

3、潔具,對准備好的茶具進行清洗,大多數茶具可以選擇燒一壺沸水然後進行沖洗,而茶杯則是用茶夾協助來用沸水沖洗。

4、賞茶,將備好的茶葉先放進茶荷中,讓客人可以觀賞到干茶的外形。

5、投茶,使用茶刮把茶荷中的茶葉輕輕地撥至蓋碗/紫砂壺中,注意這時候的動作要盡量輕,切忌把茶葉給撥到蓋碗/紫砂壺的外邊。

6、洗茶,投茶完後就可以將燒好的沸水倒入其中,然後把過濾網架在公道杯上,片刻後便把蓋碗里的茶湯倒入公道杯中。

7、泡茶,洗完茶後就是正式的泡茶了。

8、奉茶,在茶泡完後,泡茶者需要往客人的杯中倒入大概七分滿的茶水,然後用雙手端給客人,而客人也需行叩手禮以對主人表示感謝。

9、收具,最後一步,在喝完茶後,需要把喝茶使用的茶具清洗擦乾後收好。

正確的泡茶8個步驟2

一、溫壺:

以熱水淋茶壺,提高茶壺溫度,才不至於在泡茶的時候水溫被茶壺搶走,影響茶湯的風味。

二、置茶:

等待茶壺溫熱的時間里,將要泡的茶葉從茶倉中取出,放入茶則。這時可以請賓客賞茶,也藉這個機會與客人交流,介紹他們認識此茶的特色,香氣?

顏色?外觀?賞完茶後再放回原處。

三、溫潤泡:

將熱水均勻地淋在茶葉上,使茶葉受熱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後立刻倒出來。

目的在使某些比較緊結的茶(像阿里山石棹一帶的珠露茶)舒張,這樣茶湯才會均勻好喝,也有些人覺得這樣比較清潔,但並不是每一種茶都適合溫潤泡這道手續。

四、醒茶:

將溫潤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當中,靜待一段時間讓茶葉舒緩。等待醒茶的時間可用茶海中的熱水溫聞香杯。

五、沖泡:

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數決定,放入的茶種、與茶葉量多寡會影響沖泡所需的時間,至少需要四十五秒到一分鍾,有些需要一分半鍾,這段時間用可以用來溫飲杯。

六、奉茶:

將茶壺內所泡的茶完全倒於茶海中使茶色、茶味均衡並沉澱雜質。將茶倒入聞香杯中約七分滿,或用扣杯的方式,正面圖樣對正面圖像,倒過來奉茶增添品茶的樂趣(基於衛生考量,扣杯的方式只適用於第一泡)。

七、品茶:

將聞香杯中的茶倒入飲杯中,此時可品聞茶香。

喝茶的時候不要手拿杯緣,如果以右手喝茶,應把中指放在杯腹十二點鍾方位、拇指放六點鍾方位,並以八點鍾方位喝茶。

並分成三次喝,感受熱茶、溫茶、與冷茶的滋味。

泡完三泡茶後,將茶壺中的茶葉以茶匙舀至渣方,此時可請客人賞茶底。洗壺分兩次,先注水後清一下湖蓋,再把壺中的水倒掉。

再來做第二次洗壺,水量要比較多,將茶海與茶杯一起用熱水燙過清洗。

正確的泡茶8個步驟3

(一)備具

干泡法的茶具主要有茶道組(亦稱茶道六君子)、壺承(就是放蓋碗和公道杯的用具)、蓋碗(也可用壺)、公道杯、隨手泡、水盂、過濾網和茶杯。

(二)潔具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干泡法中洗茶杯的方式有2種。

一種是直接往擺好的茶杯中沖水,另一種是用茶夾將茶杯夾到水盂上方,進行潔具。

在干泡法中選擇第二種比較好,記得在夾杯子的時候要往裡夾,而且手臂不要抬太高!而且每洗一個茶杯都要在茶巾上蘸一下,以保持桌面乾爽。

潔具完畢,請記得將茶杯放回茶托。

(三)賞茶

看茶的外形和顏色以及聞干茶的香味,主要是給客人看。

(四)投茶

需要用到茶道組中的茶匙,將茶葉分到沖泡器皿。可根據喝茶的人數和口味來酌情加減投茶。

(五)洗茶

用水洗去茶塵,將沸水沖入蓋碗,立刻倒進水盂,洗茶過程就結束了。洗茶又稱快速潤茶,即沖即出。

(六)泡茶

洗完茶之後,就是泡茶了。泡烏龍茶的水溫一般是100度的`開水,大概10秒左右就可以出湯。

出湯的時候,拇指和中指捏住蓋碗的邊緣,食指搭在蓋子上,蓋子和杯子間留出一道縫隙,讓茶湯順利的流出。

(七)奉茶

泡茶後就要奉茶,要記得奉茶的順序是從右到左,雖然在喝茶的時候大家是人人平等,但在某些特定的場合,還是要區分一下身份差別,身份高的人要優先。

(八)收具

喝完茶,最後一個步驟就是收具,將喝過的茶葉倒掉,器具洗干凈擺放整齊就行

除了泡茶步驟以外,茶藝重要的還是就是細節,比方手該怎樣放、茶具排列順序、身體不能搖擺等,都需要多次實踐才能做好。而且泡茶的時候盡量讓自己的節奏慢下來,才能讓品茶的朋友感到寧靜。

緣由

宋朝是冨麗極簡主義美學的頂峰時期,也是茶道花道最盛行的時期。在宋朝鬥茶成風,中國的泡茶方式也初步成形,經過明清發展茶道亦由簡入繁,形成中國傳統的茶道。

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覺醒,宋風冨麗也逐漸復甦,干泡茶道也入尋常百姓家。同時在天福茗茶的極力推動下,這種由繁入簡的茶道具有普遍適應性,干泡茶道已為大家所接受。

干泡茶道與儒釋道一脈相承,與插花藝術融為一體,更符合「和、寂、清、靜」的茶道美學,同時與新中式風格齊頭並進,成為家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種重視場景氛圍,冨麗講究精神內涵的生活方式,茶興濃時,席地而居,隨手把茗,茶與器皆出於自然,又復歸於自然,天人合一,方為茶之道。

⑦ 茶道步驟,最好有圖解

1、沸水溫壺

將純凈水(或山泉水更好)燒至沸騰,徐徐倒入紫砂壺中,注意冬天時要用溫水先沖泡紫砂壺,避免溫差過大引起的壺裂。燙壺後將茶漏、茶杯、茶寵統統用沸水燙一次。

⑧ 泡茶的十個基本步驟與喝茶的好處

泡茶的十個基本步驟與喝茶的好處

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飲料,每家每戶都有茶葉,但是我們真的會喝茶嗎?真的會泡茶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泡茶的十個基本步驟與喝茶的好處,歡迎閱讀。

一、泡茶的要領

我們想要泡茶,首先要做好相應的准備,我們需要先准備好以下泡茶器具:玻璃杯、茶盤、杯托、茶匙筒、茶荷、水壺、水盂、茶巾,選擇的茶具風格應盡量保持一致。

第一步備具備水

首先我們應該將玻璃杯的杯口向上置於杯托內,杯子應擺放在茶盤的橫中部,茶盤左上角放茶匙筒、茶荷,靠身體這一側茶盤放折疊好的茶巾,茶盤右下角擺放水壺。然後煮好沸水放在熱水壺內里備用。

第二步賞茶

用茶荷裝上茶葉,並將茶荷呈給賓客,讓他們欣賞茶的外形、色澤,嗅聞茶葉的濃郁清香。

第三步潤杯

逐個倒入三分之一開水到玻璃杯里,右手握住杯底基部,左手托杯底,雙手手腕逆時針轉動三圈,促使整個玻璃杯內壁濕潤。然後把開水倒入水盂,玻璃杯放回杯托里。

第四步置茶

按照茶水1:50的比例,把茶荷中的干茶分別投入各個玻璃杯里。以回轉手法往玻璃杯里倒少許開水至水量沒過茶葉。目的在於使茶葉充分浸潤,更快地析出茶葉可溶物質,促發茶香。浸潤時間一般約為20-50秒,可根據茶葉的緊結程度來決定。

第五步沖泡

用「鳳凰三點頭」的手法,右手執壺三起三落把開水注入杯子里,水量以七分滿為宜。俗語有說:七分茶三分情。

第六步奉茶

雙手把沖泡好的茶依次敬奉給賓客,伸出手掌行禮邀請賓客用茶。

第七步收具

奉完茶後,按先用後收回的順序把不需要用的茶具收回。如先用茶荷後用茶巾,那就先收茶巾再收茶荷。不過這一步可以後面再做,泡完茶後不妨和賓客聊聊天說說笑。

第八步品飲

品飲茶湯前,先聞香,感受茶香的芬芳怡人;再賞茶,欣賞茶葉在玻璃杯中沉浮飄舞的優美姿態;然後再細細品嘗,感受茶湯醇厚回甘的滋味,回味無窮。

第九步續水

當賓客們杯里的茶湯只剩三分之一時就要為其續水了,續水溫度建議為80攝氏度左右,以保證第二泡的濃度。

第十步凈具

最後一步就是凈具啦。每次泡完茶,都要養成及時清洗茶具的好習慣,清潔完再進行消毒處理會更好哦。

二、喝茶的好處

飲茶不但是中華傳統飲食文化之一種,同時,由於茶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與抗氧化營養素,對於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而每天喝三兩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對於清油解膩,增強神經興奮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1、預防癌症

茶多酚可以阻斷亞硝酸銨等多種致癌物質在體內的合成,並具有直接殺傷癌細胞和提高肌體免疫能力的`功效。據有關資料顯示,茶葉中的茶多酚(主要是兒茶素類化合物)對胃癌、腸癌等多種癌症的預防和輔助治療均有好處。

2、預防和治療輻射傷害

茶多酚及其氧化產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質鍶90和鈷60毒害的能力。據有關醫療部門臨床試驗證實,對腫瘤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引起的輕度放射病,用茶葉提取物進行治療,有效率可達90%以上;對血細胞減少症,茶葉提取物治療的有效率達81.7%;對因放射輻射而引起的白血球減少症治療效果更好。

3、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茶多酚有較強的收斂作用,對病原菌、病毒有明顯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對消炎止瀉有明顯效果。我國有不少醫療單位應用茶葉制劑治療急性和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流感,治癒率達90%左右。

4、醒腦提神

茶葉中的咖啡鹼能促使人體中樞神經興奮,增強大腦皮質的興奮過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5、利尿解乏

茶葉中的咖啡鹼可刺激腎臟,促使尿液迅速排出體外,提高腎臟的濾出率,減少有害物質在腎臟中滯留時間。咖啡鹼還可排除尿液中的過量乳酸,有助於使人體盡快消除疲勞。

6、護齒明目

茶葉中含氟量較高,每100克干茶中含氟量為10~15毫克,且80%為水溶性成分。若每人每天飲茶葉10克,則可吸收水溶性氟1~1.5毫克,而且茶葉是鹼性飲料,可抑制人體鈣質的減少,這對預防齲齒、護齒、堅齒,都是有益的。

7、延緩衰老

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體自由基的清除劑。據有關部門研究證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對人肌體有害的過量自由基的效能相當於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大大高於其他同類物質。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維生素E強18倍。

8、抑制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對人體脂肪代謝有著重要作用。對於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高,血管內壁脂肪沉積,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後形成動脈粥樣化斑塊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兒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產物茶黃素等,都有助於使這種斑狀增生受到抑制,使導致血凝黏度增強的纖維蛋白原降低,凝血變清,從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

⑨ 綠茶茶藝步驟賞析

綠茶茶藝步驟賞析

綠茶茶藝按照點香,洗杯,涼湯,投茶,潤茶,沖水,泡茶,奉茶,賞茶,聞茶,品茶,謝茶等步驟進行,以下是我整理的綠茶茶藝步驟賞析,歡迎參考閱讀!

第一道 點香

焚香除妄念。俗話說:「泡茶可修身養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講究要平心靜氣。「焚香除妄念」就是通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一個祥和肅穆的氣氛。

第二道 洗杯

冰心去凡塵。茶,致清致潔,是天涵地育的靈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須至清至潔。「冰心去凡塵」就是用開水再燙一遍本來就干凈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潔,一塵不染。

第三道 涼湯

玉壺養太和。綠茶屬於芽茶類,因為茶葉細嫩,若用滾燙的開水直接沖泡,會破壞茶芽中的維生素並造成熟湯失味。只宜用80攝氏度的開水。「玉壺養太和」是把開水壺中的水預先倒入瓷壺中養一會兒,使水溫降至80度左右。

第四道 投茶

清宮迎佳人。蘇東坡有詩雲:「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清宮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葉投放到冰清玉潔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 潤茶

甘露潤蓮心。好的.綠茶外觀如蓮心,乾隆皇帝把茶葉稱為「潤心蓮」。「甘露潤蓮心」就是在開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許熱水,起到潤茶的作用。

第六道 沖水

鳳凰三點頭。沖泡綠茶時也講究高沖水,在沖水時水壺有節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鳳凰向客人點頭致意。

經過詳細的了解後,在沖泡綠茶的時,可嘗試一下,提高品種,同時也是一種修身養性。另外,人們在飲用綠茶的時候,要注意千萬不要飲用過夜的茶。

;

⑩ 花茶的沖泡操作與解說

花茶的沖泡操作與解說

花茶的沖泡一般使用蓋碗,蓋碗適合沖泡重香氣的茶,茶泡好後揭蓋聞香,既可品嘗茶湯,又可觀看茶姿。沖泡花茶也可使用瓷壺沖泡,方法與沏泡綠茶相同。

第一步:溫杯

操作:左手拿隨手泡,將開水倒至蓋碗中1/3處,右手拿杯將溫杯的水倒入茶船中。

解釋:溫杯是因為稍後放入茶葉沖泡熱水時,不致冷熱懸殊。

蓋碗是一杯三件的.蓋杯,包括杯蓋、杯身、杯托。杯為白瓷反邊敞口的瓷碗,以江西景德鎮出產的最為著名。用蓋碗泡茶揭蓋、聞香、嘗味、觀色都很方便。蓋碗造型美觀,題詞配畫都很別致。以蓋碗泡茶奉客,人各一杯,品飲隨意。

第二步:盛茶

操作:用茶則將茶葉撥至茶荷中。

解釋:將茶葉撥至茶荷中。

第三步:賞茶

操作:雙手拿起茶荷請客人觀賞。

解釋:賞茶的步驟首先在賞干茶,油亮美觀的茶葉還未沖泡便已令人神往(介紹茶葉名稱、產地及特點)。

第四步:置茶

操作:將茶葉撥至蓋碗中。

解釋:美其名曰佳茗入宮,香葉、嫩芽靜置於碗中。茶葉用量要均勻適量。

第五步:沖水

操作:沖水至杯的七分滿。

解釋:沖水後干茶充分吸取水之甜潤甘醇,初步伸展,四溢茶香。「清茶一盞也能醉人」,初見潤茗,便全心進入到澄淡閑逸的境界之中。

第六步: 介紹茶葉的名稱、產地及特點。

第七步:敬奉香茗

操作:茶藝表演者雙手端起茶,彬彬有禮地向各位嘉賓、朋友敬奉香茗。

第八步:品飲演示

操作:①揭蓋聞香操作:右手將杯端起交與左手,右手揭蓋聞香。

②觀察湯色操作:右手用蓋將茶沫撥去,欣賞茶湯。

③細品香茗操作:將蓋碗端至口處慢慢細品。

解釋:品飲花茶講究的是輕柔靜美,揭蓋於胸前,旋轉聞香,即可感到撲面而至的清香。撥去茶沫,細品香茗。

第九步:靜坐回味

操作:點頭向客人示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