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杜仲葉怎麼製成茶
杜仲葉茶以杜仲植物杜仲的葉為原料。
杜仲葉在它生長最旺盛時,或在花蕾將開放時,或在花盛開而果實種子尚未成熟時採收,以做杜仲茶。
杜仲茶是採摘杜仲樹的嫩葉,經傳統的茶葉加工方法製作而成的健康飲品,品味微苦而回甜上口,常飲有益健康,睡前喝一杯特好,無任何副作用,保健價值極高,飲用方便。
萎凋:杜仲葉含水率70~80%,一般成熟葉含水75%(與茶葉接近)。萎凋程度宜輕,才可多製得「片形茶」;萎凋重,「末茶多」。萎凋攤放過程,應保持葉堆不發熱,防止紅變腐爛。
揉捻:用一般的傳統揉捻機揉20分鍾,使葉破碎,但由於杜仲膠的絲狀連接,往往呈串狀。
揉切:用轉子機切碎,方法與制紅碎茶的揉切相同。
發酵:杜仲葉的發酵進程很慢,發酵時間需6~8小時,葉色由深綠變為豬肝色;香氣由青草氣轉為「紅茶」發酵葉香,並帶有熟蘋果香為適度。
烘乾:與茶葉烘乾類同。
按綠茶製法,只需將萎凋工序改為殺青,再省去發酵工序即可,其中揉捻、揉切、烘乾與「紅茶製法」相同。
於杜仲葉回潮製法:干杜仲葉含水率約7%,應在100公斤干葉中加入140公斤清水,使它達到含水率為60%。已吸水回潮的杜仲葉需進行渥堆,使葉色由綠變暗褐,香味由粗青變純和,這個過程實際是酚類物質進行氧化,香氣成分重新進行組合。當堆溫上升到48℃時,必須及時翻堆降溫,否則會產生「熟老菱氣」,影響品質。渥堆過程,堆面變化慢,堆心變化快,進行翻堆使葉變化均勻是十分必要的。渥堆後,必須使葉色由綠轉為暗褐,香氣趨純,才為合適的渥堆時間。
揉捻、揉切、烘乾、精製等工序與「紅茶型」製法同。
單純用杜仲葉製成的杜仲茶,香味往往帶青澀,部分消費者難於接受。為了調整其滋味,在純杜仲茶中加入30%左右的茉莉花茶或中上檔的烏龍茶,可改善滋味的適口性。
飲用方法
把2-3克杜仲茶放入杯中,澆上開水,悶蓋3分鍾,打開蓋,即成香甜的美味飲品。夏天請冷卻後飲用。需要快睡時,請加大飲品濃度。
杜仲茶的特點
1、無污染、天然、綠色、純正;
2、不含茶鹼,無咖啡因,易吸收,利健康。
3、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
4、色澤橙黃透明,口感味微苦而回甜上口。
『貳』 杜仲茶怎麼製作
杜仲茶,能調節血壓,恢復血管彈性,保護心腦。杜仲茶5—15克,85度左右開水沖泡,以500毫升水為宜,加蓋悶泡5分鍾。
『叄』 怎麼炒杜仲茶(怎麼炒杜仲樹皮)
1、杜仲怎麼炒制。
2、怎麼炒杜仲。
3、怎麼炒杜仲樹皮。
4、怎麼炒杜仲皮。
1.生杜仲除去粗皮,洗凈,潤透,切成方塊或絲條,曬干。
2. 製作鹽杜仲先用食鹽加適量開水溶化,取杜仲塊或絲條,使和鹽水充分拌透吸收,然後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為度,取出晾乾。
3.杜仲經炒制後,則杜仲膠被破壞,有效成分易於煎出。
『肆』 杜仲茶如何保存 杜仲茶如何炮製
杜仲茶買了之後,應該怎麼保存呢?杜仲茶是如何炮製的?杜仲茶應該從哪些方面判斷是好是壞?杜仲茶在選購時應該注意什麼?
杜仲茶如何保存
存放杜仲茶要盡量存放到陰涼乾燥的地方,這樣可以保護其味道和質量,如果不盡快飲用,那麼可以放到冰箱里進行冷凍,以此來延長保質期,對於保護杜仲茶的味道很有幫助。
杜仲茶如何炮製
1、萎凋:杜仲葉含水率70~80%,一般成熟葉含水75%(與茶葉接近)。萎凋程度宜輕,才可多製得「片形茶」;萎凋重,「末茶多」。萎凋攤放過程,應保持葉堆不發熱,防止紅變腐爛。
2、揉捻:用一般的傳統揉捻機揉20分鍾,使葉破碎,但由於杜仲膠的絲狀連接,往往呈串狀。
3、揉切:用轉子機切碎,方法與制紅碎茶的揉切相同。
4、發酵:杜仲葉的發酵進程很慢,發酵時間需6~8小時,葉色由深綠變為黑褐色;香氣由青草氣轉為「紅茶」發酵葉香,並帶有熟蘋果香為適度。
5、烘乾:與茶葉烘乾類同。按綠茶製法,只需將萎凋工序改為殺青,再省去發酵工序即可,其中揉捻、揉切、烘乾與「紅茶製法」相同。
杜仲茶怎麼品質鑒別
1、看:是看茶葉的外形和色澤。好茶葉的色澤基本上是翠綠的(曬干後飲用時為墨綠色偏黑),而且條形也比較均勻。此外,還要特別留意茶葉里是否有老葉或死葉,如有則茶葉品質一般。最重要的一點是正宗的杜仲茶有拉絲。
2、聞:如果茶葉看起來不錯,那你可以接著把茶葉拿起來聞一聞。野生杜仲茶帶有天然的草腥味,並且越濃就說明它的品質也越好。
3、泡:市場上有的茶葉雖然看起來色澤不錯,但有可能是在製作過程中添加過某種化學原料。所以在選購茶葉時,最好能將其泡開品嘗一番。
杜仲茶如何選購
1、產地是否正宗:杜仲樹在我國多有分布,但多數為人工栽培,葯用價值不高。國內最大的野生杜仲林位於湖南張家界慈利縣。
2、配方是否合理:甄選原產地野生杜仲初春嫩葉為原料,採用現代中葯加工工藝與古代流傳下來的炒茶工藝相結合精緻而成,確保茶中有效成分不流失。
3、商家是否正規:查看包裝上註明的生產廠家是否為正規企業,是否有QS安全標志、條形碼、產品標准號、食品流通許可證號、生產日期等。
『伍』 杜仲茶的製作方法
杜仲茶是採摘杜仲樹的嫩葉,經傳統的茶葉加工方法製作而成的健康飲品,品味微苦而回甜上口,常飲有益健康,飲用方法:請把2-3克杜仲茶放入杯中,澆上開水,悶蓋3分鍾,打開蓋,即成飲品。夏天請冷卻後飲用。需要快睡時,請加大飲品濃度。 杜仲茶的特點:1、無污染、天然、綠色、純正; 2、不含茶鹼,無咖啡因,易吸收,利健康。 3、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 4、色澤橙黃透明,口感味微苦而回甜上口。杜仲是中醫傳統中葯材,中國古代著名的醫葯學家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載"杜仲,能入肝補腎,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治腎虛腰痛,久服,輕身耐老。"杜仲列為中葯上品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陸』 杜仲茶怎麼喝
置於帶蓋瓷杯或玻璃杯中,85度左右開水沖泡,以500毫升水為宜,加蓋悶泡5分鍾。每日3泡,上、下午及晚上各一泡。
杜仲樹的葉、皮及枝條都富含杜仲膠,在折斷時會有細密的白絲拉出,猶如藕斷絲連狀,即使炒製成茶葉,折斷時亦能拉出細絲,這正是正宗杜仲茶的鑒別標志。
從中間撕斷時,會出現白色拉絲,這些白色拉絲就是杜仲的有效成分,拉絲越多,說明杜仲茶所含微量元素越高。野生杜仲嫩葉茶是杜仲茶中有效成分最高的,優選初春杜仲嫩葉製成,葉片較小。
野生杜仲茶泡出的茶湯純凈透亮,品質低劣的杜仲茶泡出的茶湯渾濁並伴有沉澱物。野生杜仲茶,帶有天然的草腥味,並且草腥味越濃,說明它的品質就會越好。
(6)杜仲茶製作步驟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杜仲喜溫暖濕潤氣候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能耐嚴寒,成株在-30℃的條件下可正常生存,我國大部地區均可栽培,適應性很強,對土壤沒有嚴格選擇,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壤土最宜。
杜仲樹的生長速度在幼年期較緩慢,速生期出現於7-20年,20年後生長速度又逐年降低,50年後,樹高生長基本停止,植株自然枯萎。
多生長於海拔300-500米的低山,谷地或低坡的疏林里,對土壤的選擇並不嚴格,在瘠薄的紅土,或岩石峭壁均能生長。
『柒』 杜仲茶的製作方法
杜仲茶的製作方法
導語:說起杜仲茶,相信那些喜歡喝茶的朋友還有對醫學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一定並不陌生,因為杜仲是一種中葯葯材,對於我們的身體是很有益的,多喝杜仲茶可以對我們減肥。降血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杜仲茶的製作方法,歡迎大家參考!
一、杜仲簡介
杜仲主產於陝西、貴州等省,近年來浙江也有引種。它是多年生喬木,從開種到剝取杜仲皮一般需10年,採收皮時,先把樹砍倒再剝皮,樹的基部又發出新芽,經培育後成為新株。杜仲皮和葉的主要成分,經分析含有相同的物質,葉的水浸出物約占干物總量的40%,相當於茶葉的水浸出物總量,它含有綠原酸、桃葉珊瑚甙、松指醇二葡萄糖甙、維生素C等成分。
杜仲是我們國家特有的樹種,是喬木,一般才種下開始到收取杜仲的樹皮需要10年的時間。在採摘樹皮時,首先需要講述看到在開始剝皮。樹的根部又會長出新芽,經過人工的培育開始成為新的樹木。
杜仲葉面呈橢圓形或卵圓形,長7-15cm,寬3.5-7cm。表面黃綠色或黃褐色,微有光澤。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成廣楔形,邊緣有鋸齒,具短葉柄。質脆,搓之易碎,折斷面有少量銀白色橡膠絲相連。氣味,味微苦。杜仲鮮葉比茶鮮葉硬而大,梗較長,除幼葉外,不易做成具有茶葉樣的條索。
二、杜仲葉的採摘
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調查,採摘杜仲葉最好在6月上旬至10月中旬,延至霜降後採摘,葉太老,有效成分下降,幾乎失去葯理作用。但過早採摘會影響杜仲樹的生長。比較合理的採摘方法是:留頂葉,不採底層老葉,采中段落葉。
杜仲葉的採摘的時候如果是那種沒有剝皮的杜仲樹,也可以和無桿桑一樣的栽培,讓它長出很多的側枝,再分批採收嫩葉。
三、製作工藝簡述
杜仲鮮葉呈綠色,葉子經揉捻後再放置數小時,色澤會由綠逐浙變為豬肝色,這是因為它含水量有酚類物質。按紅茶做法,形成紅茶色澤,證明內含有多酚氧化酶。按綠茶製法,干葉呈綠色;因此,杜仲葉可製成「紅茶型」和綠茶型」杜仲型。經中外醫葯學家的研究,杜仲葉與皮具有同等的保健成分。
四、紅茶式製作工藝
按紅茶製法,工藝流程
萎凋
杜仲葉含水率70~80%,一般成熟葉含水75%(與茶葉接近)。萎凋程度宜輕,才可多製得「片形茶」;萎凋重,「末茶多」。萎凋攤放過程,應保持葉堆不發熱,防止紅變腐爛。
揉捻
用一般的傳統揉捻機揉20分鍾,使葉破碎,但由於杜仲膠的絲狀連接,往往呈串狀。
揉切
用轉子機切碎,方法與制紅碎茶的揉切相同。
發酵
杜仲葉的發酵進程很慢,發酵時間需6~8小時,葉色由深綠變為豬肝色;香氣由青草氣轉為「紅茶」發酵葉香,並帶有熟蘋果香為適度。
烘乾
與茶葉烘乾類同。
五、按綠茶製法
只需將萎凋謝工序改為殺青,再省去發酵工序即可,其中揉捻、揉切、烘乾與「紅茶」製法相同。
六、干杜仲葉回潮製法
干杜仲葉含水率約7%,應在100公斤干葉中加入140公斤清水,使它達到含水率為60%。已吸水回潮的杜仲葉南需進行渥堆,使葉色由綠變暗褐,香味由粗青變純和,這個過程實際是酚類物質進行氧化,香氣成分重新進行組合。當堆溫上升到48`C時,必須及時翻堆降溫,否則會產生「熟老菱氣」,影響品質。
渥堆過程,堆面變化慢,堆心變化快,進行翻堆使葉化均勻是十分重要的。渥堆後,必須歙葉色由綠專為褐,香氣趨純,才為合遷的渥堆時間。揉捻、揉切、烘乾、精製等工序與「紅茶型」製法同。
單純用杜仲葉製成的'杜仲茶,香味往往帶青澀,部分消費者難於接受。為了調整其滋味。以純杜仲茶中加入30%左右的茉莉花茶或中上檔的烏龍花,可改善滋味的適口性。目前,貴州、陝西生產的杜仲茶,均按不同比率拼入茉莉花茶。這樣,香味較協調,可成為茶客和非茶客都願品飲的一種天然保健飲料。
生產線工藝(綠茶製法)
第一道工序採用了蒸氣殺青
與傳統的燒煤滾筒殺青更具有穩定的恆溫功能,全自動電腦程式控制,不再出現原來的葉子殺嫩和殺老的現象,更具有清洗葉子的作用,這是原來工藝所不及的,使得殺青完畢後的杜仲葉干凈,葉子外觀碧綠。
第二道粗揉工藝中
原來的工藝只有粗揉一道工序即進入烘乾程序。現在完全不同了,粗揉後增加了中揉和精揉兩道工藝,揉捻施予的壓力和揉捻時間都是自動控制的,根據杜仲葉的特性,目的使杜仲葉葯性成分有充分地物理和化學反應,並使形狀均勻,不出現原來的結塊不良現象,這大大提高了杜仲茶的內在品質,中揉和精揉使杜仲茶的品質完美化得以保證。
第三道烘乾程序
和傳統的燒煤烘乾工藝相比,烘乾溫度恆定,不會出現原先的溫度偏高偏低的不穩定影響,這就保證了杜仲茶葯性成分反應曲線按要求的方向去實現,提升口感品位和內在品質,不再有澀澀入口的感覺。成品杜仲茶沖泡後湯色碧綠清爽,杜仲茶葉外觀也是碧綠蔥翠,煞是漂亮!這是原先沒有進過蒸氣殺青和這樣一系列工藝出品的杜仲茶所遠遠不能及的。 經過以上三道工序,就這樣一氣呵成完美精製而成傳說中的杜仲茶。
;『捌』 杜仲茶都什麼材料
杜仲茶以杜仲植物杜仲的葉為原料,在杜仲葉生長最旺盛時,或在花蕾將開放時,或在花盛開而果實種子尚未成熟時採收,以做杜仲茶。經傳統的茶葉加工方法製作而成的健康飲品,品味微苦而回甜上口,常飲有益健康,睡前喝一杯特好,無任何副作用,保健價值極高,飲用方便。
『玖』 杜仲茶怎麼製作
杜仲茶紅茶製作方法,工序為:萎凋——揉捻——揉切——發酵——烘乾。
萎凋:杜仲葉含水率70-80%,一般成熟葉含水量75%。萎凋程度宜輕,才可多製得「片形茶」;「凋謝重」,「末茶多」。萎凋攤放過程,應保持葉堆不發熱,防止變腐爛。
揉捻:用一般的傳統揉捻機揉20分鍾,使葉破碎,但由於杜仲膠的絲狀連接,往往呈串狀。
揉切:用轉子機切碎,方法與制紅碎茶的揉切相同。
發酵:杜仲葉的發酵進程很慢,發酵時間需68小時,葉色由深綠變為豬肝色,香氣由青草氣轉為"紅茶"發酵葉香,並帶有熟蘋果香為適度。
烘乾:與茶葉烘乾類同。
按綠茶製法,只需將萎凋謝工序改為殺青,再省去發酵工序即可,其中揉捻、揉切、烘乾與紅茶製法相同。
【茶療套餐】
配方:杜仲10克,七葉參6克,山楂6克。
用法:置於帶蓋瓷杯或玻璃杯中,85度左右開水沖泡,以500毫升水為宜,加蓋悶泡5分鍾。一日3泡,上、下午及晚上個一泡。
功效:補肝腎,強肋骨,降血壓,降低血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