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圖片 » 手工刻章的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手工刻章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2-25 23:17:22

1. 小學生的手工胡蘿卜印章怎麼刻

一、在胡蘿卜頭部勻稱的地方,切下大約10厘米長的段。


2. 如何分辨印章是手工篆刻的還是激光刻字完成的這兩種成品有什麼不同

字體上是不一樣的,手工刻的更有線條感,激光刻的並沒有那麼的生動,一個像復制粘貼的,一個非常的有活力。

3. 手工雕刻印章怎麼雕刻啊

雕刻步驟:

  1. 拿出字典,選出要刻印篆字.

  2. 在白紙上反復設計出印稿

  3. 將印稿拷貝紙反過來,照著反寫印文,寫到印面上

  4. 准備刻刀進行刻制

  5. 印石固定印床進行雕刻

  6. 擊列印石邊緣,處理印石邊款

  7. 選用印泥進行試蓋,看看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8. 修改完成,篆刻工序完成

參考:http://jingyan..com/article/60ccbceb25a56164cbb19751.html


刻章工具及印章的材料
一、刻刀
刻刀是製作印章的必備用具,刻刀質量的優劣,對鐫刻印章影響極大。現在市場上出售的刻刀主要有平口刀、斜口刀、單頭刀、雙頭刀等幾種。因鐫刻的印章大小、質地、文體不同,刻刀也有大小和品種之分。

二、印床
用來固定印章的夾具叫印床。有木製和金屬制的,一般用硬木製成。目前篆刻家基本上多採用手夾握的方式,,為讓夾握時與執刀的手能相互配合,經常用手夾握石料,使石章能迎刀刃相應轉動,這樣刻出的線條可以克服呆板的毛病。但如遇到堅硬的印料或較小較精微的作品時,用印床作固定,操作起來就方便省力的多了。

三、印泥
刻章好,也要印泥是鈐蓋印章的材料。篆刻用的印泥與用於公文的印油不同。

印泥主要以艾葉纖維、硃砂和蓖麻油為基本原料,經過精細的加工製成。好的印泥鈐出的印文,色澤鮮明沉著,具有立體感,不會滲油,文字醒目清晰等優點。印泥除了紅色外,還有各種特殊的印泥。如綠色、黑色、褐色、藍色等。
印泥要保養方法:
(1)印泥存放一定時間,印油就會浮上來,故要經常攪拌,以使印油和印色均勻。
(2)印泥畏寒,冬天要置放在較暖之處。
(3)印泥使用日久,油分淅枯,可適量加存放日久的白蓖麻油調勻。但切忌使用新油,以防印油外滲。
(4)印泥最好在瓷缸內存放。因瓷缸既不滲油,又可長期保持印泥質量。

四、筆墨紙刷
篆印用普通小楷筆即可。墨要磨濃,以不致滲開為佳。
印稿紙:一般的白報紙、毛邊紙等均可。
拷貝紙:紙質薄,半透明,用於摹印和拓邊款。
生宣紙:用於拓邊款時吸水用,或作鈐印印花、起印稿等。
連史紙:用於拓邊款、鈐印花。
印譜紙:書畫社有賣。用於鈐蓋印章和拓款留存。
毛刷主要用於清除印章底部及邊款刀痕內的粉屑,以免粉屑落到印泥上,影響使用。

五、印材
治印的材料很多,古印中多銅印,也有金、銀、鐵、象牙、玉石、牛角、竹根等。金屬玉石之印由於材質堅硬,不是一般刻刀所能刻動,只能鑄鑿或以金剛砂噴射而製成。

其他材質也因或澀或韌或膩,不易產生藝術效果。故而篆刻家一般都用石料。常用的石章有青田石、壽山石、昌化石、葉臘石、莆田石、赤峰石等數種。
青田石:最宜於治印的印材。是葉臘石的一種,產於浙江省青田縣,因而得名。石質鬆脆爽利,細膩而無雜質。刻時便於用刀,隨心所欲,不會遭到意想不到的迸裂。色有淡黃、醬紫、淡青、粉綠、灰綠等,其中有凍者較為珍貴(即石質呈半透明狀)。其中「白果凍」、「蘭花凍」、「封門青」等為上品。
壽山石:是葉臘石的一種,產於福建福州北郊之壽山。石質較青田石微膩,受刀不如青田石爽快,但細潤光潔,也為印材佳品。石質晶瑩如羊脂的稱「白芙蓉」,晶瑩而帶黃色的稱「田黃」,其遍體呈蘿卜紋者尤為上品,也有「一兩田黃三兩黃金」的說法,可見其珍貴。其它如黃、白、紅、紫、青各色都有,雖細膩柔脆不如青田,但也是刻石章的好材料,普通的價格也很低廉,宜為初學者所用。
昌化石:產於浙江省昌化縣。色多呈赭、黃、白、黑等雜色,而以灰白色居多,是常用材料。其中質略透明,如熟藕粉狀的,稱為「昌化凍」;石身上有鮮紅斑塊,如凝結的雞血狀的,俗稱「雞血石」;其中以含有大量鮮紅斑塊而石質純靜的,最為難得,極為名貴,為印石中的精品。昌化石一般含有鐵質砂釘,且石質也較干澀,刻時須加掌握。
赤峰石:產內蒙赤峰,石質近乎昌化石,尚可刻。
其他有寧波的大松石、山東挺縣的萊石、陝西的煤精石、湖南的楚金石、河北的房山石、河北的豐潤石、福建的蒲田石、溫州的平陽石、天台的寶花石、蕭山的紅石等等。

六、印刷
印刷用以刷滌印面的。一是在刻時刷去石屑;二是在鈐印後,刷洗印面,以達到最佳效果。另一種刷子是棕刷,一般可用牙刷代替。拓邊款在工具,欲稱棕考慮。用棕絲捆紮而成,長約8厘米,直徑約為3厘米。

七、印矩
印矩是用以在鈐印時框正印章位置的,保證位置不偏移。若在第一次鈐印時不夠清晰厚重,可以重復鈐二遍、三遍,使之印文更加厚重,鮮艷奪目(也可不用印規)。

八、棕刷

棕刷俗稱「棕老虎」,為拓制過款的主要工具。因是用棕絲捆紮而成故得名棕刷。棕刷一般8X3cm。在購買時一定要挑選柔軟的棕皮,若購買到的有過硬的現象要反復磨擦,使之增加柔韌度,避免損壞拓紙。棕刷亦可自製,取棕櫚樹的棕皮,按所需長度排齊,中間扎緊,如無棕絲,豬棕可代替。

九、拓包

拓包為拓邊款時用。拓包製做方法:先取硬版紙,剪成如硬幣二分大小的圓形。外包以新棉花,底部略厚,再裹以塑料紙和加嘩嘰布一層,最後再用軟細緞包紮一層(的確良也可),使其成扁圓球狀,其頸部用線扎緊即可。拓包要求包紮得緊,表面光滑。 拓包使用後不要棄廢,只要蘸些清水在吸水紙上反復撲打,下次仍可使用。

十、砂紙
主要用於磨平印面。

十一、鏡子
刻印時,應備一面小鏡子,以便在刻制過程中照看下面效果。

4. 在我國民間,有哪些手工藝震驚全球的

在我國民間,有許多從很久以前就流傳下來的經典民間手工藝。這其中最為出名的民間手工藝有10種,但是其中能震驚全球的就只有木雕、剪紙、刺綉和刻章這幾種了。

木雕藝術是雕刻藝術的其中一個種類。相對於石雕和冰雕等雕刻工藝,木雕的手藝和技法則更考驗人。在相關歷史信息中,我國在7000多年前就已出現了木雕工藝品,從那時起,我國的木雕技法就不斷精進。到了唐朝時期,我國的木雕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個頂峰。

在電子印刷快速發展的今天,古老的刻章技法已漸漸埋沒。而刻章這種技法其實非常考驗耐心,一刀一刻都需要聚精會神,每一件刻章作品都飽含著刻章人的心血。這樣的手工刻章只要一印,人們就能感覺到刻章字里行間的恢宏氣魄。

這些神奇的民間手工藝都讓世界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