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綉球怎麼做
製作布藝綉球需要的工具和原料有:紅色布、粉色布、棉花、線。
第一步:剪6個圓,大小自定,然後把圓分成四等份剪開,共24片。
第二步:用一片的圓弧面相對畫出葉片形,共12片。
最後這樣子就大功告成啦,看起來還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吧,就是准備材料和縫制的過程比較枯燥和耗時。
Ⅱ 古代女子「拋綉球」招親,歷史上真的會用綉球招親嗎
一、拋綉球的起源拋綉球是壯族、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活動,也是青年男女交友和擇偶的傳統方式。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繪制於廣西明江岸邊的花山壁畫上有一些人像手上掛著一個圓形物,樣子像是「飛砣」。飛砣是古代廣西民間流傳的古兵器,用青銅鑄制,從手中甩出以殺敵或者打獵。「耍飛砣」就是後世的拋綉球的雛形。
而在廣西等少數民族地區,我們今天所見的拋綉球形式也基本定型。宋代朱輔《溪蠻叢笑》記載,當地風俗,在節日期間,男女在野外分成兩隊,以五彩布囊往來拋接,名為「飛砣」。
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也記載道,農歷三月三日,男女聚會,分為兩隊,一邊唱歌一邊拋擲五色綉球,如果女性收下男生拋來的球,則兩人的婚事就定下來了。這是壯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愛情的一種方式,並一直流傳至今。
正是由於拋綉球帶有男女一見傾心的緣故,在元雜劇和明清戲劇里經常出現大戶人家的女兒「拋綉球招親」的故事。
Ⅲ 如何手工製作綉球
第一是做布殼--用漿糊把4層棉布平整地粘在一起,再把各種顏色的綢布粘在底布上,壓成平而實的布殼;接著制葉瓣,一般來說,不論大小,靖西綉球的葉瓣都為12瓣一個球。
第二,在葉瓣上綉花。這一步最重要,一般是越小的綉球圖案越簡單,而越大的綉球圖案越復雜、生動。相傳有「除中間四瓣選材不拘外,其餘則要求『上四瓣必挑飛禽,下四瓣須為走獸』」的說法。對於直徑6厘米以下的綉球圖案,舊街上每個婦女基本都能自己畫。但直徑在8厘米以上,如12厘米、20厘米乃至1米、2米的大綉球,該綉什麼圖案,圖案上的色彩如何搭配,就一定要擅長畫畫的人先畫出來,配好顏色,別人再照著臨摹。
第三步是做三角梭形的球瓣瓣體。以前,綉球裡面的填充物多用綠豆、粟米、棉花籽或谷殼,能使綉球有一定重量,適宜拋接;同時也隱喻將友誼和愛情的種子拋給對方,或表示愛情像綠豆一樣長久常青。不知從何時起,舊州古街的綉球改用舊棉花來填充,後來因為不衛生、易潮,便改為不易吸水的木屑做填充物。
最後一道工序,是將充實後的三角梭形瓣體葉尖對葉尖縫合成圓球,並綴上珠子、絲綢帶等小飾物,一個精巧玲瓏的綉球就做成了。
Ⅳ 最簡單的手工花球
最簡單的手工花球製作方法如下:
1、首先取出一張正方形紙,沿著中間對折,再次對折。
6、上絲帶或紙條作為提手,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加上流蘇哦!
手工花球的寓意
1、白色綉球花花語為希望,寓意著前途一片光明,即使在困境中也不要放棄。
2、粉色綉球花花語是浪漫與美滿,寓意著人們嚮往純潔、忠貞和永恆的愛情。
3、藍色綉球花花語是背叛、見異思遷,意味著雙方之間的信任已不復存在。
4、紫色綉球花花語是永恆、團聚,寓意著對天長地久的愛情和親情美好祝願。
綉球花的花語代表著希望、美滿團聚的意思,寓意著不管遇到多麼困難的事情,每年家庭都要團聚一次,永遠也不會斬不斷的聯系,它還代表著忠貞永恆、浪漫圓滿,寓意著遇見你是十分幸福,可夫妻之間相互轉送,可增加夫妻之間感情。
Ⅳ 怎麼做綉球花的方法 手工製作綉球花圖解
做綉球花的方法,准備一個泡沫球,將泡沫球從中間切開;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1、准備一個泡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