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類似太空泥陶泥的手工材料有哪些
彩陶、橡皮泥、雪花泥、水晶土
2. 幼兒開設陶泥課需要哪些東西
大班陶泥活動《泥板畫——奇特的臉》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能自製泥板,嘗試運用已掌握的按壓、拍打、搓、團、捏、盤泥條、鏤空等多種技能方法,以及能靈活選擇各種輔助工具,創造、表現奇特的臉部。 2、啟發幼兒能大膽想像,大膽嘗試,創造、表現出各種奇特、新穎的臉,發展他們的想像力、動手操作能力及與同伴的合作能力。 3、能積極參與創作活動,體驗、感受玩泥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利用網路收集的一些不同的臉的圖片資料,並做成幻燈片。 2、陶泥、各種工具等。 活動進程: 一、組織幼兒觀看幻燈片,引出課題。 「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到一個奇特的世界去看一看,看看在奇特的世界裡都有些什麼?」 二、組織幼兒共同討論、學習製作方法。 1、組織幼兒共同討論: 你們看,都是什麼呀? 都有哪些不同的臉?它是怎麼樣的? 那想想看,是怎麼樣表現出來的呢?怎麼樣做出來的呢? (鼓勵幼兒仔細觀察,用清楚的語言發表自己的想法。) 2、老師總結,並進行簡單講解,讓幼兒能簡單熟悉製作步驟。 是先取一塊泥,用手按壓或是工具拍打成一塊泥板,然後再用各種方法,如;盤泥條、鏤空等,表現臉上的五官,並嘗試一些創新、裝飾。 三、 幼兒動手嘗試製作。 1、老師提出製作要求及製作過程中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1)在自製泥板時,要注意:不能太薄、也不要太厚,在按壓、拍打的過程中,要能及時翻翻泥板,以免泥粘在桌上拿不下來,並且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設計出不同的形狀。然後就可以用所掌握的不同的技能在泥板上表現五官,創造奇特的臉,注意:五官一定要明顯、突出,粘貼時也要注意牢固性和創新度。 (2)製作時,可以是自己一個人製作,也可以是與同伴一起合作,遇到困難可向同伴或老師提出幫助。 2、幼兒製作。 教師巡迴指導,給予幫助,鼓勵能力弱的幼兒能積極參與其中,與同伴或是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作品。 重點指導幼兒: (1)泥板的製作,不能太薄不能太厚。 (2)在設計、創造臉部的五官時要能大膽想像,運用不同的技能、方法來創造出各種不同的作品,表現出不同的臉部表情和裝飾。 四、作品展覽,相互欣賞、介紹,感受成功的喜悅。
3. 兒童手工陶藝製作步驟是什麼
兒童手工教程
鏈接:
提取碼:bgki
--來自網路網盤超級會員V1的分享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4. 陶泥里包含有那五大領域
摘要 陶泥--也叫彩陶、軟陶土,也有人稱燒烤粘土。它的英文名字中最常見到的是POLYMER CLAY。軟陶泥是一種可塑性非常強的人工合成陶土,製作好的產品只要將它放進烤箱中輕微烘烤,就會生成質地堅硬、色彩艷麗的的彩陶手工藝品。應用不同顏色的軟陶泥,能夠能組合創造千奇百怪的模擬食品、裝飾鏡框、花卉、燈飾、發飾、包飾、手機飾、家飾、項鏈、發卡、胸針、耳墜、手鏈形狀的掛飾等,或捏塑出人物、卡通玩偶、動物、植物、甚至能夠捏造出各品種惟妙惟肖的艷麗花卉。上世紀30年代,首先由德國雕塑家發現了這種材料,鑒於它表現出的獨特的高度延展性、可塑性和絢麗多變的色彩等優點,極好地滿足了藝術家們的創造慾望,它像一支充滿魔力的畫筆,在藝術家手中盡情揮灑,很快風靡了整個歐洲。多年之後再度風行美、日。軟陶泥這種豐富多變易操作的特性同樣也沒能躲過歐美教育家的關注,並逐步發展成為廣受兒童歡迎啟蒙教材。寓教於樂,從小培養兒童的動手動腦能力,促進兒童眼、手、腦協調發展,激發兒童創造天賦,培養他們的文化氣質,是我們每一位初為人父母的最大心願。直到今天,彩陶仍是手工界DIY(自)動手族的最愛。今天,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豐富,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近兩年手工DIY如雨後春般的迅速發展起來,了解和認識它人越來越多,市場越做也越大,不僅兒童喜愛這種神奇的軟陶泥,就是大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學生也紛紛加入了軟陶行列中來了。
5. 軟陶製作入門 如何製作漂亮的軟陶
大家小時候一定都玩過橡皮泥吧?那麼相信大家對軟陶也一定不陌生,其實軟陶的外形看起來與橡皮泥沒什麼兩樣,實際上,這種材料與橡皮泥的玩法也比較的相似,聽了這些,小編會不會很好奇軟陶到底是怎麼製作的呢?那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軟陶的製作方法。
首先,大家要明確一個概念就是,其實「軟陶」不是「陶」,它其實是一種粘土。它的製作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泥質、一種是細砂質,方法其實都差不多。第一步是要揉土,就是要把材料揉搓均勻,第二步是造型,就是要講軟陶捏成你想要的形狀,第三步是配色,配色其實很關鍵,你想要得到的效果與這一步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在配色的過程中一定要慎重,第四步是質感,在這一步中你可以利用很多不同的材料,使你的作品看起來不僅僅只是一樣的質感,比如說你可以用牙刷來製造高低不平的感覺等等。第五步是定型,定型方法有很多種,第一種是水煮定型法,這一個做法適合於初學者,首先要將你的作品放入冷水中,然後溫火加熱到開鍋位置,然後保持這個狀態大約過10-20分鍾,然後等水自然冷卻後再撈出來。第二種是烘烤定型法,這種方法是最好的定型方法,這種方法要求必須有烤箱,首先就是設置溫度在110-150度,然後定時5-10分鍾,時間的長短當然要適你作品大小而定。
相信聽了這些大家已經想要躍躍而試了,可是大家又會關注一個問題就是,這種材料到底有沒有毒性呢?現在小編告訴大家,沒有!因為軟陶都會經過檢驗,經檢驗合格的軟陶,是一種無毒的食品級原料。因此家長也可以將這種材料拿給小孩子玩,可是家長要注意的是在玩之前家長要幫孩子做好第一步工作哦,還有最後的烘烤過程也要各位家長費心了。
如果已經製成的軟陶成品一旦開裂了,大家也不要擔心,拿一個502膠水一粘就可以了。現在這種材料的手工藝品隨處可見,相信都想自己親手嘗試一下,做一下自己喜歡的東西,這何嘗不是一種樂趣呢!
好了,說了這么多,就不耽誤大家時間了,大家快根據小編講的軟陶製作方法來捏一個自己喜歡的造型吧!如果大家喜歡小編的文章,一定不要忘了關注土巴兔裝修網,關注小編哦!
6. 手工陶泥有毒嗎
沒有毒。
這種工藝中的陶泥里邊是沒有放射性的物質,也沒有有害物質,可以放心的玩。
陶泥是一種製作陶器用的粘土,指含有鐵質而帶黃褐色、灰白色、紅紫色等色調,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礦物成分以蒙脫石、高嶺土為主。陶土主要用作燒制外牆、地磚、陶器具等。
藝境觀象:
陶瓷是藝術中的「網路全書」,融實用、設計、裝飾、繪畫、塑造、生活於一體,是人類藉助泥土與火創造出來的古老而又充滿青春活力的藝術形式。
陶瓷於人的生命而言近乎永恆,今天我們許多的生活習慣和審美都源於它的滋養,相信這手中的泥土經水的調養和火的淬煉,與人的精神和宇宙的真諦會產生真切的關聯。
「現當代陶藝」觀念是與中國融入世界,與社會現代生活、現代文明發展而同步發展的。陶藝家利用陶瓷材料表達他們對社會、對自身、對傳統、對時代的獨特看法,不再以生產性、群體性、一致性、商業性和單一實用性的固化方式進行創作。
極大地釋放了陶瓷藝術從材料、工藝、燒成到人的情感等諸多方面的詮釋空間。當代陶藝已不只是作為一種我們熟悉的傳統工藝美術或只是彰顯精湛技術的容器載體而存在。
其早已突破了「器與技」的藩籬,並通過日益豐富的藝術形式、文化內涵走進大眾生活,成為當代極具世界通識語言的新藝術形式的重要載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陶泥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陶藝,面向未來的創造
7. 怎樣製作陶泥花瓶
所需工具:拉皮機,高嶺土。
第一步、把手用水打濕後在拉胚機上把高嶺土反復按壓拔高幾次,打濕手是為了減少手與泥巴的摩擦力,這個過程可以讓高嶺土的泥質更細膩,剔除泥中的氣泡。整個過程中手要以圓盤中心為中心固定住,不能晃動,可以把膝蓋作為肘部的支撐點,這樣更容易控制手部不動。
第二步、雙手從底部圍繞圓盤中心均勻用力收縮,把陶泥塑成一個圓柱形,然後拇指在圓柱頂端刮出一個平面,這一步的重點是圓柱體一定要均勻的在圓盤中心,圓柱體平面盡量刮平。
第三部、開孔,拇指在圓柱陶泥的中心垂直用力向下壓,直至開出一個同心圓孔。這個步驟一定要注意開孔在圓盤的中心,拇指開孔不要過於深把陶泥的底部捅破。
第四步、拉坯,右手拇指沿著開孔向外均勻用力拉開陶泥,然後右手拇指和手掌從陶泥底部均勻用力向上拉高陶泥,直至成圓筒形。此步要注意拉坯過程中手不能晃動,一定要圍繞圓盤中心均勻用力,拉坯過程中陶泥可以下面厚上面薄,絕對不可以下面薄上面厚。
第五步、花瓶塑形,右手拇指拇指由內而外均勻用力把陶瓷的肚子頂出來,邊頂邊向上拉高泥坯,之後右手外面手指向內收縮做出花瓶的瓶頸。此步需要注意用力要均勻,手不能晃動,整個過程中左手要扶穩泥坯,右手在塑性過程中要持續拉高花瓶。
第六步、瓶口塑性,左手扶住瓶頸,右手均勻用力把瓶口向外翻,直至出現自己喜歡的角度和形狀。翻瓶口的過程中要拉高瓶口處陶泥,避免瓶口內凹。
最後稍微修飾一下,一款純手工拉坯陶瓷花瓶就製成了。
8. 小學生在家怎樣做手工陶藝
陶藝要用專用的陶泥才可以製作,陶泥網上有購,但是做好的陶模要經過焙燒才成為陶器作品,如果家裡有烤箱,可以進行焙燒,可是溫度是多少,焙燒多長時間是很難控制的。考慮到成本與安全,不建議小學生做陶藝。你可以嘗試用輕粘土做,輕粘土文具店或網上都有得賣,用輕粘土同樣能做出漂亮的作品,適合小學生用。你不妨試試。
9. 幼兒做手工都有什麼方法(除了折紙剪紙陶泥)
在模具上彩繪
10. 免費怎樣製作簡單漂亮的陶泥手工品
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些教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