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這是手工雕刻,還是機器雕刻的啊
現代雕工,這類花件多為半機雕半手工雕刻,從圖上看雕工還是不錯的,就是玉質差了點,也還是不錯的花件,好好保存。
B. 手工雕刻印章用什麼工具
手工雕刻印章需要准備的工具有:刻刀、砂紙、印泥、美工刀、印章墊、練習章、印床、勾線筆、毛刷、磨刀石。
印章是用作印於文件上表示鑒定或簽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會先沾上顏料再印上。常見的製作材質有 玉石、金屬、木頭、石頭等。印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
雕刻印章一般稱為篆刻,是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包括鑿、鑄)的結合。篆刻是漢字特有的藝術形式。篆刻興起於先秦,盛於漢,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2)手工雕刻圖片擴展閱讀
雕刻磨盤的保養
雕刻專用磨盤,是指篆刻藝術創作中專門用於研磨印章石及篆刻刀的一種磨盤。這種磨盤表面為超硬的金剛石磨料。
保養須知:
一、磨盤每次使用結束後,須將表面水跡全部擦乾,以免長時間與水接觸產生銹跡;
二、新磨盤在未使用前,表面上都會有一些微小浮粒,用其初磨印石時,印面會產生明顯的劃痕,屬正常現象。一般建議磨盤在正式使用前,先拿金屬塊在磨盤表面平磨,使表面更加均勻平整,提高研磨效果。
C. 手工雕刻印章怎麼雕刻啊
雕刻步驟:
拿出字典,選出要刻印篆字.
在白紙上反復設計出印稿
將印稿拷貝紙反過來,照著反寫印文,寫到印面上
准備刻刀進行刻制
印石固定印床進行雕刻
擊列印石邊緣,處理印石邊款
選用印泥進行試蓋,看看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修改完成,篆刻工序完成
參考:http://jingyan..com/article/60ccbceb25a56164cbb19751.html
刻章工具及印章的材料
一、刻刀
刻刀是製作印章的必備用具,刻刀質量的優劣,對鐫刻印章影響極大。現在市場上出售的刻刀主要有平口刀、斜口刀、單頭刀、雙頭刀等幾種。因鐫刻的印章大小、質地、文體不同,刻刀也有大小和品種之分。
二、印床
用來固定印章的夾具叫印床。有木製和金屬制的,一般用硬木製成。目前篆刻家基本上多採用手夾握的方式,,為讓夾握時與執刀的手能相互配合,經常用手夾握石料,使石章能迎刀刃相應轉動,這樣刻出的線條可以克服呆板的毛病。但如遇到堅硬的印料或較小較精微的作品時,用印床作固定,操作起來就方便省力的多了。
三、印泥
刻章好,也要印泥是鈐蓋印章的材料。篆刻用的印泥與用於公文的印油不同。
印泥主要以艾葉纖維、硃砂和蓖麻油為基本原料,經過精細的加工製成。好的印泥鈐出的印文,色澤鮮明沉著,具有立體感,不會滲油,文字醒目清晰等優點。印泥除了紅色外,還有各種特殊的印泥。如綠色、黑色、褐色、藍色等。
印泥要保養方法:
(1)印泥存放一定時間,印油就會浮上來,故要經常攪拌,以使印油和印色均勻。
(2)印泥畏寒,冬天要置放在較暖之處。
(3)印泥使用日久,油分淅枯,可適量加存放日久的白蓖麻油調勻。但切忌使用新油,以防印油外滲。
(4)印泥最好在瓷缸內存放。因瓷缸既不滲油,又可長期保持印泥質量。
四、筆墨紙刷
篆印用普通小楷筆即可。墨要磨濃,以不致滲開為佳。
印稿紙:一般的白報紙、毛邊紙等均可。
拷貝紙:紙質薄,半透明,用於摹印和拓邊款。
生宣紙:用於拓邊款時吸水用,或作鈐印印花、起印稿等。
連史紙:用於拓邊款、鈐印花。
印譜紙:書畫社有賣。用於鈐蓋印章和拓款留存。
毛刷主要用於清除印章底部及邊款刀痕內的粉屑,以免粉屑落到印泥上,影響使用。
五、印材
治印的材料很多,古印中多銅印,也有金、銀、鐵、象牙、玉石、牛角、竹根等。金屬玉石之印由於材質堅硬,不是一般刻刀所能刻動,只能鑄鑿或以金剛砂噴射而製成。
其他材質也因或澀或韌或膩,不易產生藝術效果。故而篆刻家一般都用石料。常用的石章有青田石、壽山石、昌化石、葉臘石、莆田石、赤峰石等數種。
青田石:最宜於治印的印材。是葉臘石的一種,產於浙江省青田縣,因而得名。石質鬆脆爽利,細膩而無雜質。刻時便於用刀,隨心所欲,不會遭到意想不到的迸裂。色有淡黃、醬紫、淡青、粉綠、灰綠等,其中有凍者較為珍貴(即石質呈半透明狀)。其中「白果凍」、「蘭花凍」、「封門青」等為上品。
壽山石:是葉臘石的一種,產於福建福州北郊之壽山。石質較青田石微膩,受刀不如青田石爽快,但細潤光潔,也為印材佳品。石質晶瑩如羊脂的稱「白芙蓉」,晶瑩而帶黃色的稱「田黃」,其遍體呈蘿卜紋者尤為上品,也有「一兩田黃三兩黃金」的說法,可見其珍貴。其它如黃、白、紅、紫、青各色都有,雖細膩柔脆不如青田,但也是刻石章的好材料,普通的價格也很低廉,宜為初學者所用。
昌化石:產於浙江省昌化縣。色多呈赭、黃、白、黑等雜色,而以灰白色居多,是常用材料。其中質略透明,如熟藕粉狀的,稱為「昌化凍」;石身上有鮮紅斑塊,如凝結的雞血狀的,俗稱「雞血石」;其中以含有大量鮮紅斑塊而石質純靜的,最為難得,極為名貴,為印石中的精品。昌化石一般含有鐵質砂釘,且石質也較干澀,刻時須加掌握。
赤峰石:產內蒙赤峰,石質近乎昌化石,尚可刻。
其他有寧波的大松石、山東挺縣的萊石、陝西的煤精石、湖南的楚金石、河北的房山石、河北的豐潤石、福建的蒲田石、溫州的平陽石、天台的寶花石、蕭山的紅石等等。
六、印刷
印刷用以刷滌印面的。一是在刻時刷去石屑;二是在鈐印後,刷洗印面,以達到最佳效果。另一種刷子是棕刷,一般可用牙刷代替。拓邊款在工具,欲稱棕考慮。用棕絲捆紮而成,長約8厘米,直徑約為3厘米。
七、印矩
印矩是用以在鈐印時框正印章位置的,保證位置不偏移。若在第一次鈐印時不夠清晰厚重,可以重復鈐二遍、三遍,使之印文更加厚重,鮮艷奪目(也可不用印規)。
八、棕刷
棕刷俗稱「棕老虎」,為拓制過款的主要工具。因是用棕絲捆紮而成故得名棕刷。棕刷一般8X3cm。在購買時一定要挑選柔軟的棕皮,若購買到的有過硬的現象要反復磨擦,使之增加柔韌度,避免損壞拓紙。棕刷亦可自製,取棕櫚樹的棕皮,按所需長度排齊,中間扎緊,如無棕絲,豬棕可代替。
九、拓包
拓包為拓邊款時用。拓包製做方法:先取硬版紙,剪成如硬幣二分大小的圓形。外包以新棉花,底部略厚,再裹以塑料紙和加嘩嘰布一層,最後再用軟細緞包紮一層(的確良也可),使其成扁圓球狀,其頸部用線扎緊即可。拓包要求包紮得緊,表面光滑。 拓包使用後不要棄廢,只要蘸些清水在吸水紙上反復撲打,下次仍可使用。
十、砂紙
主要用於磨平印面。
十一、鏡子
刻印時,應備一面小鏡子,以便在刻制過程中照看下面效果。
D. 翡翠手工雕刻和機器雕刻,教你怎麼區分

機器工,再加上手工修型,怎麼分辨?
電腦工通常是浮雕,浮雕比較淺,修型起來很麻煩,涉及到的是工費,通常整體修下來的工費是很高昂的,這樣的話,不如買塊好的牌子,進行純手工的雕刻,這樣不是更有意義及價值嗎!
而且電腦工是有模板的,如果一件好的玉器的模板受歡迎,其他的電腦雕刻師傅是不會放棄這個大賣的機會,相對的商家也不會不去模仿的。
E. 手工雕刻與激光雕刻的區別
北京華之尊答復如下:
1)效率區別:手工雕刻和激光雕刻的效率沒有可比性,激光雕刻很快;
2)效果區別:激光雕刻效果清晰,雕刻線條精細;手工雕刻相對粗糙;
3)雕刻顏色區別:激光雕刻屬於瞬間汽化,顏色會比本色加深,對比性明顯,通常不需要上色了;手工雕刻屬於物理變化,雕刻後還是本色,需要二次上色處理;
4)工藝區別:手工雕刻屬於傳統工藝方式;激光雕刻屬於現代先進工藝方式;
5)還有就是,手工雕刻具有不可復制性,唯一性;激光雕刻理論上是一樣的效果,屬於批量性。
6)工藝的多樣性:手工雕刻工藝觀感相對單一;激光雕刻效果具有多樣性,如點陣,網點效果,實雕等,同種圖形可雕刻多種效果。
以上屬於個人經驗觀點,僅供參考。(咨詢電話:010-67530635)
F. 純手工雕刻的,是什麼含義呢
很簡單啦,就是脫離電子程序模式的,用手進行操控的雕刻,這種雕刻具有偶發性,具有人工美,不特別對稱,但有均衡的美感,使人感覺親近.我家裡人就有搞木雕的啦
G. 是手工雕刻的嗎
答應該是手工雕刻的
H. 這是手工雕刻嗎,這是什麼圖案呢
這個看著象手工雕刻的,雕的蠻精緻,象是一條龍,是買的還是自己雕刻的,放在家裡擺在灑櫃那是還是挺好看的。
I. 本人想自學手工雕刻,該如何入門
建議從簡入難,具體如下:
1、首先拿蘿卜練習雕刻一些簡單的東西,例如葫蘆,大家可以找一個葫蘆仔細觀察,然後按照葫蘆的輪廓用小刀把蘿卜刻成葫蘆的樣子!不要怕失敗,一定要多練習。
(9)手工雕刻圖片擴展閱讀:
雕刻,在雕塑中,是指把木材、石頭或其他材料切割或雕刻成預期的形狀皆可稱之為雕刻。服務於這一目的的工具有刀、鑿子、圓鑿、圓錐、扁斧和錘子。在最常見的雕刻方法中,一隻手拿著鑿子,另一隻手拿木槌,然後用木槌將鑿子敲入木頭或石頭中。
盡管一些金屬加工技術例如焊接和裝配,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逐漸變得重要,但是雕刻和制模仍是兩種主要的雕塑技法。一個雕刻完成的作品可以被稱為雕刻,但雕塑一詞通常被用來指具有嚴肅藝術意涵或美學意涵的作品。
J. 手工雕刻技巧盤點
雕刻,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很少人會的手工技藝。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懂得什麼是手工活,什麼是雕刻。以前的人們幾乎都會雕刻,雕刻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現在,會雕刻的,都是一些大師。不知道大家對雕刻的認識有多少?手工雕刻裡面是有很多學問的,有很多的技巧。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雕刻的技巧。
雕刻技巧:
1、雕刻分為純手工雕刻,其中有一個叫平刀塊面法的雕刻技巧,這個主要是直接在一塊大型的木塊上進行雕刻,直接用刀切削自己想要的作品的樣子。是最原始的雕刻方法。一般剛開始學習雕刻的,都是使用這種技巧進行雕刻。
2、第二種就是圓刀雕琢法,這種刀法刻出來的東西是比較含糊的,輪廓沒那麼清晰,但是凹凸的地方又比較清晰的,主要是通過凹凸感來體現畫面感。是一種比較抽象的雕刻方法。一些對藝術情有獨鍾的人,就會喜歡這種雕刻技巧。
3、下面來講講浮雕,浮雕主要就是講究物體的凸起,體現出畫面感。在平面的木材上,讓想要表現的物體凸起。也屬於是陽雕的一種,是一種表現力比較強的雕刻方法。這種雕刻技巧,一般是用在一些需要立體感的物體上。比如說我們平時看到的門窗和天花板。有些地方的門窗和天花板就是採用了浮雕。浮雕是非常具有藝術形式的一種雕刻方式。在古代運用的比較廣泛,在現代也有很多地方用到。一些復古的建築物上會出現。是運用的比較多的雕刻手段和技巧。
4、接下來是淺雕,淺雕和陰雕有點像,淺雕的雕刻比較淺,不容易看出來。而且有些淺雕就和陰雕一樣,是凹下去的雕刻。這種技巧是為了體現出物體的陰暗面。是一種比較具有難度的雕刻,很容易雕不好。一般是技藝很高的雕刻師才會使用的技巧。
工藝介紹
鑿粗坯的基本要領是,從上到下,從前至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從上到下,就是從頭部開始做到腳跟;從前至後,就是先鑿前身,再鑿後背;由表及裡,就是從木料表面開始,一層層向內剝進;由淺入深,就是先鑿好淺的地方,再鑿深的地方。鑿粗坯時還需注意留有餘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適當的放寬。民間行話說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難復肥」,「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減法」。
掘細坯: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例和各種布局,然後將人物等具體形態及五官、四肢、服飾、道具等逐步落實並形成,要為修光留有餘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條己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掘細坯中的鏤空技巧,要求以縱纖維組合鏤空,鏤去多餘的部分。要運用帶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斷的部位留下一小塊料使其與臨近的部位牽附,待作品完成後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牽附之筋去掉。
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是圓轉,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細微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
打磨:根據有些作品需要,將白坯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成細潤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要順著木纖維方向反復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顯示美麗的木紋,要注意保持作品輪廓清晰、線條流暢。
刻毛發、飾紋:用三角刀刻畫毛發、飾紋,要求運刀爽快、肯定,粗細均勻,一絲不苟。
著色上光:著色不僅僅是為了彌補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還能起到加強豐富材料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著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盡量體現出木紋的美。色澤要深沉明快,符合天然木質的種種美感。
上光的目的是滋潤木質,使作品錦上生輝,同時也起到防污作用以便長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勻滲透,亮而不俗。
配置底座:底座不僅是主體的依託,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狀尺度要與作品的內容形式相輔相成。充滿曲線與生動活潑的作品,可借簡潔樸素的底座襯托,而造型簡潔或肅穆的作品則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飾。總之要注意互相之間的比例協調,注意色調上的相互烘托,切勿喧賓奪主。
以上就是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手工雕刻技巧。大家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雕刻其實是非常難的?雕刻是一種極具欣賞價值的藝術,也是一門手工。現在很多人都不會雕刻,也不懂得雕刻的意義。在古時候,一些男子會雕刻出好看的娃娃送給心儀的女子。雕刻的種類也是非常繁多的,並不僅僅只是人像。現在建築物的牆壁上都有雕刻,只要細心,就能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