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導尿管是手術前還是手術後用的插導尿管疼不
導尿管如果不是泌尿外科專門的手術的話,是術中插,術後拔的,如果是全麻,一般術後兩到三天拔。插的時候如果是在麻醉狀態插的話完全不痛,但是麻醉過了之後你發現有根管子插著會覺得不舒服的。術後很快就拔了,放心吧
㈡ 換導尿管的正規流程
導尿都是注入5-10ml生理鹽水
㈢ 留置導尿法有哪些步驟
留置導尿術,除導尿用物以外,還要備有無菌玻璃接管,橡膠引流管(長約65厘米),貯尿瓶,治療碗,生理鹽水200~300毫升,沖洗器、別針,膠布和細線繩(男性用)等。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①剃除陰毛,以便用膠布固定導尿管。
②按常規導尿法進行導尿,待尿液流盡以後,用沖洗器吸生理鹽水60~80毫升,自導管注入膀胱,如回收順利,液量與注入量基本相等時,則提示導尿管在膀胱的位置適宜,即可用膠布固定導尿管。
③留置導尿管的固定方法在男性為導尿管採取蝶形膠布固定在陰莖兩側,再以膠布輕繞固定,其遠端折疊部用線繩將其與導尿管結扎。女性導尿管固定可採用線繩結扎導管,遠端用膠布固定法或用膠布三向交叉固定法。
④導尿管固定後,用玻璃接管連接導尿管和引流管,其遠端放入貯尿瓶內,懸掛於床旁。
⑤用別針將引流管固定於床單上,但須保持一定長度,防止病人翻身時,將引流管從貯尿瓶中拉出。
⑥若為間歇性排尿者,定時開放導尿管。
㈣ 導尿管怎樣插,操作程序
1、攜用物至床旁,向病員說明導尿目的,以取得合作。
2、能自理者囑病員清洗外陰,不能起床者,護士協助洗凈。
3、操作者站在病員右側,病員取仰卧位,屈髖屈膝,雙腿略向外展,脫去對側褲腿,蓋在近側腿上,對側大腿用蓋被遮蓋,露出會陰。
4、將小橡膠單及治療巾墊於病人臀下,彎盤置於近會陰處,換葯碗與彎盤放於病員兩腿之間,用一無菌紗布「8」字形纏繞左手拇指、食指,右手持止血鉗夾0.1%新潔爾滅棉球擦洗外陰,
再以左手拇、食指分開大陰唇,擦洗小陰唇及尿道口,擦洗尿道口時,在尿道口輕輕旋轉向下擦洗,擦洗後取下左手指紗布置於換葯碗內,撤去換葯碗,彎盤置於床尾。
5、取下無菌導尿包置於病員兩腿之間,打開導尿包,倒0.1%新潔爾滅於裝干棉球小杯內戴無菌手套,鋪孔巾,使孔巾與導尿包包布形成一無菌區。
6、取一彎盤置於病員左側孔巾口旁,用石蠟油棉球潤滑導尿管前端後放於孔巾口旁的彎盤內,以左手分開並固定小陰唇,右手用止血鉗夾新潔爾滅棉球自上而下,由內向外分別消毒尿道口,每個棉球限用一次。擦洗完畢將止血鉗丟於污彎盤內。
7、用另一止血鉗持導尿管對准尿道口累累插入尿道約4-6厘米,見尿液流出,再插入1厘米左右,松開左手,固定導尿管,將尿液引入無菌盤內。
8、導尿畢,拔出導尿管,脫去手套,放於彎盤內,撤下孔巾,擦洗外陰,協助病員穿褲。整理床鋪,清理用物,作好記錄後送驗標本。
(4)留置插尿管圖片步驟擴展閱讀:
導尿管使用的注意事項:
1、嚴格無菌操作,預防尿路感染。
2、插入尿管動作要輕柔,以免損傷尿道粘膜,若插入時有阻擋感可更換方向,再插見有尿液流出時再插入2cm,勿過深或過淺,尤忌反復抽動尿管。
3、選擇導尿管的粗細要適宜,對小兒或疑有尿道狹窄者,尿管宜細。
4、對膀胱過度充盈者,排尿宜緩慢以免驟然減壓引起出血或暈厥。
5、測定殘餘尿時,囑患者先自行排尿,然後導尿。殘餘尿量一般為5—10m,如超過100m1,則應留置導尿。
6、留置導尿時,應經常檢查尿管固定情況,有否脫出,必要時以無茵葯液每日沖洗膀胱一次;每隔5—7日更換尿管一次,再次插入前應讓尿道鬆弛數小時,再重新插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導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導尿術
參考資料來源:個人圖書館-男女導尿管的使用步驟
㈤ 導尿管如何放置
導尿管插入尿道沖入水囊後就不要再動了,只要有尿液流出就可以了。切記不要生拉硬扯,防止尿道外傷性撕裂!
㈥ 插尿管步驟
一般這項操作是要無菌的,如果是想自己在家操作,最好是不要,因為弄不好就會弄破皮膚引起感染,那就更 麻煩了。這無疑是增加病人的痛苦。
最好是到醫院去讓醫生或者護士來操作。
㈦ 導尿術操作步驟
導尿術操作流程圖
操作者:
素質要求(著裝、儀表、態度)
洗手
無菌導尿包:彎盤1、治療碗1、小葯杯1(棉球4個)、洞巾1、小鑷子1
用物准備 標本瓶1、20ml注射器(內有10ml生理鹽水)1、導尿管2、紗布2、血管鉗2
初步消毒包:治療碗1(不少於15個棉球)血管鉗1、彎盤1、手套1隻
其他物品:無菌持物鉗1、無菌手套2副、碘伏、橡膠單、治療巾、便盆
推治療車
至床旁 (核對信息、取得合作) 助手操作:
脫左側褲腿蓋右側,蓋被遮擋上身,減少暴露,取屈膝仰卧位,充分暴露外陰,協助操作者於病人臀下墊橡膠單、治療巾。
戴帽子口罩
無菌方法打開初步消毒包,彎盤治療碗放於病人兩腿之間,操作者左手戴無菌手套,右手持血管鉗夾取消毒棉球消毒外陰。方法如下:
男性:(助手遞一塊無菌紗布給操作者)1、陰阜:橫向由遠及近由上至下3次。2、陰莖背部:中→近→遠。3、陰莖腹側:(左手持紗布提起陰莖)
清潔外陰 中→近→遠。4、陰囊:由外至內3-4次。後推包皮暴露尿道口,自尿道口、龜頭、冠狀溝螺旋消毒3次。
女性:1、陰阜:橫向由遠及近由上至下3次。2、大陰唇:對側→近側。3、小陰唇:左手分開小陰唇,對側→近側。4、尿道口:尿道口→尿道口至肛門。
消毒後棉球手套放於彎盤,移至床尾。
打開導尿包外層
於病人兩腿之間
助手操作:
持無菌鉗打開包布內層,夾取包內物品放妥善處,倒無菌溶液於小葯杯內。
男性:左手持紗布提起陰莖,暴露尿道口,螺旋消毒尿道口至龜頭
再次消毒尿道口 至冠狀溝3次
女性:左手分開大陰唇,暴露尿道口,右手持血管鉗夾取棉球消毒:
尿道口→對側小陰唇→近側小陰唇→尿道口
男性:插入15-20cm,見尿後再插入5-7cm,尿管氣囊內注入10ml鹽水。
插入尿管
女性:插入4-6cm,見尿後再插入1-2cm,尿管氣囊內注入10ml鹽水。
連接尿袋
助手操作:
取無菌尿袋遞給操作者,操作者連接好後由助手別針固定於床邊。
整理用物 (脫手套,撤去導尿用物,整理床單位,舒適體位)
㈧ 手術病人插尿管的步驟是什麼
先給病人解釋為什麼要插尿管,插尿管給手術帶來什麼的好處,把雙腳打開並脫掉一側的褲子另一隻腳用被子蓋好以防保暖,屁股底下墊一次性治療巾,洗手消毒左手帶一次性手套用碘棉球復作會陰及外陰消毒,消毒完畢把手套、垃圾丟掉,再次消毒拿一次性無菌治療巾鋪蓋於之前的經理巾上,雙手帶無菌手套鋪上洞巾,拿碘復棉球再次做內消毒,潤滑尿管,接好尿袋插入尿道,長度(男:18~22,女4~6),有尿流出再打入10ml生理鹽水固定,收拾好東西整理床單位。
㈨ 留置導尿的操作及注意事項是什麼
留置導尿操作步驟是將導尿管插入適當深度(女性2-4cm,男性20-22cm),見尿液流出後,再插入1~2cm。然後固定導尿管,接上引流袋。筆者在操作中變更操作步驟(先連接引流袋),取得更好效果。
具體步驟如下:
①在鋪導尿盤時,將一次性引流袋及氣囊導尿管一起放入導尿盤內。
②在行導尿操作時,先將一次性引流袋與氣囊導尿管連接,再將導尿管插入尿道,見尿液後,再插入2~3cm。
③妥善固定。
優點:
①可以避免因為患者不配合而致尿液溢出污染床單。
②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固定導尿管,防止滑出。
③有利於尿液的綜合處理,如肝炎、腫瘤等患者的尿液直接導入一次性引流袋內,便於集中處理,防止醫源性交叉感染的發生。
注意事項
1.嚴格無菌操作,預防尿路感染。
2.插入尿管動作要輕柔,以免損傷尿道粘膜,若插入時有阻擋感可更換方向再插見有尿液流出時再插入2cm,勿過深或過淺,尤忌反復抽動尿管。
3.選擇導尿管的粗細要適宜,對小兒或疑有尿道狹窄者,尿管宜細。
4.對膀胱過度充盈者,排尿宜緩慢以免驟然減壓引起出血或暈厥。
5.測定殘餘尿時,囑患者先自行排尿,然後導尿。殘余尿量一般為5-10ml,如超過100ml,則應留置導尿。
6.留置導尿時,應經常檢查尿管固定情況,有否脫出,必要時以無茵葯液每日沖洗膀胱一次;每隔5-7日更換尿管一次,再次插入前應讓尿道鬆弛數小時,再重新插入。
醫學上,經由尿道插入導尿管到膀胱,引流出尿液。導尿分為導管留置性導尿及間歇性導尿二種。前者導尿管一直留置在病人體內,在病情許可時才拔掉或定期更換新管子。後者則每隔4-6小時導尿一次,在膀胱排空後即將導尿管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