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裱國畫
畫工筆畫怎樣過稿、怎樣裱紙
[ 作者:未知 | 來源:未知 ]【大 中 小】 [下一篇] [上一篇]
因為熟紙或熟絹不易改動,所以畫工筆畫一般先在圖畫紙上畫好素描稿,然後拷貝到熟宣紙或絹上畫正稿。步驟是:
(1)選好紙或絹,裁得比素描稿四周大出一至兩個公分,准備以後裱紙時塗膠水或漿糊用。
(2)素描稿放在熟紙或絹的下面,用HB的鉛筆輕輕地把稿子描下來,輪廓要描清楚,筆痕不要太重,以免將來勾墨線時壓不住拷貝留下的鉛筆線。
(3)找一張普通白紙裁得同素描稿一樣大,用來做襯紙。因熟紙或絹一般都很薄呈半透明狀,下面襯白紙,作畫時容易看清畫面效果。把襯紙打濕讓其完全漲開再用漿糊或膠水貼在畫板上。
(4)待襯紙干後,把拷貝好的正稿放在上面用噴嘴或噴壺把紙噴濕,等紙完全漲開趁濕把畫紙四周反面塗上一至兩公分的膠水或漿糊粘牢,干後就可以作畫了。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祝您好運
『貳』 國畫該如何裝裱
裝裱國畫傳統的方式大體上分三個步驟:托畫、鑲邊、覆背、裝桿。 一、托畫:托畫就是在原作(行話叫「畫心」)的背部托上一張宣紙。托畫前先要用口水在畫中不重要的地方試下墨,看是新墨畫的,還是宿墨。如果是新墨就按正常的方法來托,如果是宿墨,就採取「飛托」的方式。 正常的托法是,把畫心背面朝上放在檯子上,先用水噴濕,讓紙「伸伸腰」,然後刷上稀漿糊……,再將一張空白的宣紙粘在上面。具體的不能寫得太細,否則得寫一本書出來。 畫托好後要「上牆」,使之平復。干後取下,然後「裁方」。 二、鑲邊:裁好後的畫心要「養局」,然後鑲邊,將托好的綾(以前也有人用仿綾紙)鑲在畫的四周,先鑲兩邊,再鑲天地頭。關於「開綾」、「托綾」就不贅言了。 三、覆背:在鑲好的畫背面再托一層背紙,背紙也要先托好,也可以直接用夾宣代替。方法同托畫。 四、裝天地桿:天桿為方,地桿為圓,裝好後在天桿兩頭略向中心的地方,對稱地裝上「孔」將「驚燕帶」穿好。地桿兩頭要留出裝軸頭的長度,稍削細一點,然後在露出的兩端上塗上白乳膠,裝上軸頭。 一幅畫就裝裱完成了。
『叄』 國畫怎麼裝裱.固定背板
我的最簡單的方法,材料:大號的羊毛刷兩把(視畫幅大小而定)、硬刷一把(如果沒有,用羊毛刷也可以)、普通糨糊一瓶,大盤子一個、報紙若干張、檯面光滑的桌子一張、水桶一個、清水、宣紙或夾宣,鉛畫紙也可、美工刀一把、一面光滑的牆或一塊豎立的板。
步驟:
1、把作品背面向上平攤在桌子上。
2、用刷子浸水往作品背面刷,注意別太用力,別太干,把作品刷平即可。
3、用報紙攤在作品上,把水吸去。
4、用水稀釋糨糊,不要太稠,也不要太稀。和粥差不多,能流動。
5、用另外的羊毛刷把稀釋過的糨糊均勻的塗在作品背面,別塗太多,一定要塗均勻。然後把作品周圍的檯子上多出來的糨糊檫干凈。
6、取一張四周比作品都寬大約2厘米的宣紙,左手從一邊開始放宣紙,右手拿刷子(要乾的刷子)來回的刷並慢慢的放宣紙繼續刷,直到宣紙完全貼牢作品。{舉個例子:我們放宣紙的時候是用左手拿著宣紙慢慢放,那麼右手就上下的來回刷,並不斷的往左移。(這一步驟比較難,剛開始往往會蓋了一邊,另一邊沒蓋牢,可以用稍微大點的紙實驗,熟練了以後就好了。還有右手拿刷子刷的時候盡量別拿起來,上下來回刷並往左移,別忘了左手慢慢的放下宣紙,還有右手別移的太快,否則容易刷破沒放下來的宣紙)} 刷好後可以蓋上一層報紙繼續刷,直到沒有氣泡為止。
7、這時候在多出來的2厘米的地方刷上糨糊,再另外准備兩條寬5厘米長10厘米左右的宣紙,蓋在作品一邊的1/3處,這叫「煙囪」是讓作品背面保持透氣。最後用小刀之類的東西挑開宣紙是一角,慢慢掀起。注意作品要貼在宣紙上。(有可能作品還會貼在桌子上,這就需要我們小心的掀開宣紙一角,查看作品有沒有跟上來,如果沒有跟上來,用小刀輕輕一撥就可以了。)
8、最後拿起裱好的作品,作品正面朝向自己,走到一面光滑的牆(板)旁邊,離的越近越好,吹口氣,就貼上牆了,用乾的刷子在作品上豎刷一筆,橫刷一筆,畫米字型即可,最後把作品周圍的2厘米往外面刷。這樣一副畫基本就平了。
9、若干天後,等畫幹了用小刀把牆上的畫割下來就好了,裁剪完畢,裱畫也結束了。如果想要美觀,自己貼一下也簡單的。
建議多練習幾遍,別看我寫了這么多,真的上手了很快的,我在大學時看了老師裱了一遍,就全記下來了。
雖然簡單,但很實用,比如要參加小規模的展覽等等。
其實嚴格的來說只能算「拓」,不過對於我們「一個外行自己在家如何簡捷的裱糊字畫」來說是夠用了。裱畫店裱一次要40來塊呢。望提問者採納
『肆』 國畫如何裝裱
你是問裝裱國畫從技術上怎麼做吧?我大致地寫一下。
裝裱國畫傳統的方式大體上分三個步驟:托畫、鑲邊、覆背、裝桿。
一、托畫:托畫就是在原作(行話叫「畫心」)的背部托上一張宣紙。托畫前先要用口水在畫中不重要的地方試下墨,看是新墨畫的,還是宿墨。如果是新墨就按正常的方法來托,如果是宿墨,就採取「飛托」的方式。
正常的托法是,把畫心背面朝上放在檯子上,先用水噴濕,讓紙「伸伸腰」,然後刷上稀漿糊……,再將一張空白的宣紙粘在上面。具體的不能寫得太細,否則得寫一本書出來。呵呵~~
畫托好後要「上牆」,使之平復。干後取下,然後「裁方」。
二、鑲邊:裁好後的畫心要「養局」,然後鑲邊,將托好的綾(以前也有人用仿綾紙)鑲在畫的四周,先鑲兩邊,再鑲天地頭。關於「開綾」、「托綾」就不贅言了。
三、覆背:在鑲好的畫背面再托一層背紙,背紙也要先托好,也可以直接用夾宣代替。方法同托畫。
四、裝天地桿:天桿為方,地桿為圓,裝好後在天桿兩頭略向中心的地方,對稱地裝上「孔」將「驚燕帶」穿好。地桿兩頭要留出裝軸頭的長度,稍削細一點,然後在露出的兩端上塗上白乳膠,裝上軸頭。
一幅畫就裝裱完成了。
『伍』 國畫托裱步驟
如果只是托畫心的話,大致如下幾步:
1、將畫心正面朝下,平鋪在案子上。
2、噴水,將畫心潤濕。
3、刷槳。用排筆,蘸漿糊,把畫心背面均勻刷滿漿。
4、刷托心紙。用棕刷,將托心紙刷到畫心背面,排實。
5、上牆。
如果你說的是整個裝裱過程的話,就有點復雜了,在此就不多說了。
『陸』 國畫怎麼裝裱
1、精緻的裝裱工藝不僅可以使字畫得到更好的保護,同時也能起到烘托字畫,突出神韻的作用。書畫裝裱的步驟一般是先用紙托裱在繪畫作品的背後,再用絞、絹、紙等鑲邊,然後安裝軸桿成卷軸或者裝框條成鏡框。傳統的裝裱是多種多樣的,但其成品按形制可分為掛軸,手卷,冊頁三大類。原裱的繪畫不論畫心的大小、形狀、及裱後的用途,都只有托裱畫心、鑲覆、砑裝三個步驟。
2、工具/原料
宣紙、漿糊、尺子、鬃刷、背板、絹或者綾、軸或框條等
3、方法步驟:
第一步:觀察字畫。
揣摩原作的氣度,以利於更好地選擇裝裱材料烘托原作氣質。
第二步:托裱畫心。
1).將畫心反鋪在干凈的畫案上,用噴壺在畫心背面均勻噴灑水花;
2.)待畫心潮潤且平整得貼附在畫案上時,用排筆在畫心背面均勻刷漿;
3.)一手持特製的裝裱棕刷,一手持略大於畫心的托紙,對齊一邊,用棕刷自上而下排掃托紙,逐漸使整張托紙平整貼附於畫心背面;
4.)用手指在托紙邊緣均勻抹上漿糊;
5.)待畫心略干後,輕輕揭起,轉貼至掙牆晾乾。
第三步:鑲條。
1).待畫心干透,用裁刀將其從牆面取下,裁去托紙不整齊的邊角部分;
2).在畫心四角均勻抹漿,鑲上助條;
3).在助條邊緣抹漿,鑲上邊條。
第四步:覆背。
在已鑲條的畫作後重復第二個步驟。
第五步:裝框。
已製成的畫作如需裝框則在畫作干透後進行平整,鑲裝畫框;如做成卷軸,則應在畫作上下裝上天桿和地桿,並牽上掛繩,拴入絳色絲帶。
4、注意事項:
一般的裝裱能夠收藏的是手工的,漿糊的質量也是收藏時間的保證。裱畫的糨糊不同於普通的糨糊,不僅黏稠度和透明度有所差別,並且在熬制時還要加入一些防治蠹蟲的配料
『柒』 傳統裝裱國畫有哪些步驟
傳統裝裱是多種多樣的,但其成品按形制可分為掛軸、手卷、冊頁3大類。原裱繪畫不論畫心大小、形狀、及裱後用途,都只有托裱畫心、鑲覆、砑裝3個步驟。
只是畫心托裱是整個裝潢工藝中的重要工序。而舊書畫的重新裝裱則就相當困難了。首先要揭下舊畫心,清洗污霉,修補破洞等,再按新畫的裝裱過程重新裝裱。
『捌』 中國畫怎麼裝裱。自己畫的,想要裝裱成卷軸樣式。怎麼就裝裱平整了。要詳細步驟。謝謝~
送到裝裱畫那裡裝裱啊
『玖』 請教國畫扇面的裝裱步驟
國畫扇面的裝裱步驟:
一為冊頁,一為扇頁,多則二十四開,最少八開。冊頁內扇面書畫,時代相近,主題相同,或花鳥或山水或人物;如為一人所作,則雜題亦佳。
二為鏡片,或可視作散放之冊頁。可以置於鏡框之中懸掛室內,也可以置於函盒之中,則頁數不限。
三為條幅,一軸由幾件扇片組成,多至三件,也可僅一件成軸,後者目前較多。扇面條幅,也可由摺扇、團扇及斗方冊頁等配伍,即所謂「零活」。
扇面裝裱可用綾,可用絹,可用紙,素絹及紙裱似更適宜。扇面冊頁鏡片一經裝裱,只要小心呵護,一般狀況即能穩定,可以長久保存。條幅捲起時扇面狀態仍會緩慢惡化,掛出時更易受損,但比成扇的保持容易多了。扇面亦珍重舊裱,特別是冊頁鏡片。
『拾』 自己如何簡單裝裱國畫
1、選購排筆、棕刷等工具:排筆和棕刷是手工書畫裝裱最為重要的兩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