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剪紙葫蘆怎麼剪
剪紙葫蘆最容易了,把紙疊起來,剪半個葫蘆的形狀展開之後,就是一個葫蘆。
B. 打春葫蘆怎麼剪
折紙的步驟:
1、選一張裁成正方形的紙,對角折一下折成三角形;
2、把這個三角形的紙再對折一下,折成小了一倍的三角形;
3、把這小三角形再連續對折兩次;
4、把設計好的葫蘆樣子重合在對折線上;
5、按樣子剪下來就能得到八個嘴對嘴的葫蘆。
打春是新的一年開始,葫蘆是福祿的諧音,人們在新的一年開始的時候貼上葫蘆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裡福祿雙至,有福有祿的美好願望。
人們總習慣把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叫做「打春」,為什麼有這樣的說法,至今很多人並沒有弄明白,盡管不明白,還是沒有違反過去的那些習俗,到立春的頭一天,都要用紅紙剪好多葫蘆的圖形,然後,貼在房前,影壁上。在過去,莊稼人院里還有雞窩,牲口棚,水井等,都要貼上紅紙剪成的葫蘆。
C. 葫蘆剪紙教程 畫法
材料:正方形的彩紙(任何尺寸均可)、剪刀、鉛筆。 具體步驟: 1,沿對角線對折成二分之一面積的三角形。 2,沿三角形底邊垂直平分線再對折成四分之一大小的三角形。 3,再沿底邊垂直平分線對折,成八分之一。 4,同理再疊成十六分之一。 5,畫上圖案。(畫出不同的花草圖案模板) 6,畫完剪出來,
D. 葫蘆在剪紙中有什麼含義
轉載: 葫蘆又稱蒲蘆,諧音「福祿」,草本植物。其枝莖稱為蔓帶,諧音「萬代」,故蒲蘆蔓帶諧音為「福祿萬代」,是吉祥的象徵,葫蘆與它的莖葉一起被稱為「子孫萬代」。 葫蘆果實裡面有很多種子,所以中國人把葫蘆作為繁育生育、多子多孫的吉祥物。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葫蘆被很多民族認為是人類的始祖而崇拜。在神話和故事裡,葫蘆始終與神仙和英雄為伴,被認為是給人類帶來福祿、驅魔辟邪的靈物。很多神仙、神醫也都身背葫蘆或腰懸葫蘆,如八仙中的鐵拐李,壽星南極翁,濟公和尚等。 所以葫蘆自古以來就是福祿吉祥的象徵,也是保宅護家的良品。 葫蘆還用作除病之用,只須掛在病者的睡床尾或擺放在病者的睡側。就可以吸取病人身上的病氣,使其快速的好起來.如果是健康人,則可以吸取人身上的晦氣,提升運勢。 葫蘆掛在大門外,則有保屋內人平安的作用。 總之,葫蘆已成為觀賞、收藏、實用的上好佳品,是中華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徵 http://..com/question/124055615.html?fr=ala0
E. 如何剪八葫蘆對嘴
把一張紙對折,按下面的圖形可以剪出一個葫蘆
如果把一張正方形紙角對角連續折疊四次,再按這個圖形剪的話就能剪出8個嘴對嘴的葫蘆。不過疊好以後要打開看看:怎樣剪才能得到八個嘴對嘴的葫蘆,不要盲目下剪子。
折紙的步驟:
1、選一張裁成正方形的紙,對角折一下折成三角形;
2、把這個三角形的紙再對折一下,折成小了一倍的三角形;
3、把這小三角形再連續對折兩次;
4、把設計好的葫蘆樣子重合在對折線上;
5、按樣子剪下來就能得到八個嘴對嘴的葫蘆;
F. 關於折紙葫蘆!
《玉燭寶典》引裴玄《新言》說,五月五用色繒成麥狀,「以懸於門,彰收麥也」。門飾取意於農業生產,這在有關端午的傳統風俗里是獨樹一幟的。其年代當是較早的。
《重修台灣府志》記:「門楣間艾葉、菖蒲,兼插禾稗一莖,謂可避蚊蚋;榕一枝,謂老而彌健」。門前懸禾苗種草,著眼於夏日裡避蚊蟲,而懸榕枝則令人想到老年人的健康。
在陝西,舊時的《延長縣志》說,端午日人家用蒲艾紙牛貼門,名曰「鎮病」。
敦煌遺書《雜書》:「取東南桃枝,懸戶上,百鬼不敢入舍。」桃木自古被視為辟邪的神物,端午節里也派用場。
1930年《蓋平縣志》記遼寧風俗:「門懸黃布猴,手執彩麻小帚,取掃除災孽意。」此低應是極富文化淵源,同五行生剋之說相關聯的。地支午屬馬,申屬猴。反映五行生剋關系,有猴辟馬瘟之說,據此,《西遊記》里孫猴子也就做了「弼馬溫」。重午之日,在門前懸黃布猴,取意正在於借申猴所代表的水氣,來限制重午的火旺之相。
清代湖北《蘄州志》,五月五「廟巫祝例送硃砂黃楮符,貼之門壁」;30年代河北《滄縣志》:「五月五日,門插艾枝,剪紅紙葫蘆粘門楣」。門上貼剪紙葫蘆之俗,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有記:「端陽日用彩紙剪成各樣葫蘆,倒粘於門闌之上,以泄毒氣。至初五午後,則取而棄之。」以泄毒氣,體現的依然是舊時端午節的主題。
G. 我想要幾張簡單的立春的葫蘆的剪法,要圖片的
找到一些,只能發出來一張,我給發到這個網頁上,有好多個葫蘆的剪紙。
http://hi..com/lpwxu6012/blog/item/208c1123f6bc80f8d6cae2fa.html
H. 葫蘆製作步驟
製作步驟:
1、選材:
首先,外形要好,要周正,上下兩肚大小的比例要協調,曲面要圓潤,不能有過多的棱線。葫蘆表面要光滑干凈,不能有過多的臟斑和凹凸,否則會影響作畫的效果。
其次,要保留連接葫蘆的一段枝蔓,最好還要有分叉,這樣的葫蘆才完整美觀。
第三,是要葫蘆成熟,成熟的葫蘆其表皮質地硬,也飽滿光滑,給人以挺拔的感覺,還利於保存。不成熟的葫蘆其表面往往有皺紋,給人畏縮的感覺,在這樣的葫蘆上作畫,即使畫得再好也會影響效果的。
2、工具:
關於烙畫的工具一些專業葫蘆烙畫者使用的是特製的電烙鐵,其"筆尖"離握筆處很近,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但價格很貴,要一二百元一支,因為成本太高,從來沒有用過。建議使用很普通的20瓦的焊接電子元件的電烙鐵,在"筆尖"上做點兒文章,用銼銼成需要的形狀,用是尖的和扁片較多。扁片的不能出現過分的稜角,要圓潤點兒,這樣使用起來比較方便。
3、繪制:
首先要把葫蘆的表面用二三十號的沙紙(沙布)打磨一遍,(不要太用勁,以免把葫蘆的光面破壞)目的是使葫蘆表面更光滑,去掉膚皮。
其次是如何使用電烙鐵,用尖的鉤線,扁片的畫面。關鍵是用的手勁要掌握好,顏色深的用勁大些,烙筆在葫蘆表面停留時間長些,但以不使葫蘆表面焦糊為限。關於手勁需要自己反復體會和總結,這是非常 關鍵的環節,由於篇幅和文字表達的局限性,很難完全表述出來,若是親眼看著學的話可能效果會好些。另外畫不同的畫,手法也不同,需要自己在實踐中細心體會。http://www.darehui.com/jian/102581.html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