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軟陶是什麼如何做軟陶
軟陶,又叫"彩陶",也有人稱"燒烤粘土"。19世紀,當德國雕塑家創造這種材料時,由於它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
性,充分滿足人類的創造慾望,很快便風靡了整個歐美地區。它多變的特性,立刻又成為啟發創造思考、培養文化
氣質的教材。直到今天,"軟陶"仍是手藝界DIY族的最愛。基本上,它是一種"土";是一種"可以雕塑成形的土";
是一種"必須放進烤箱烘烤成形的土"不同顏色的土,可以聚合、塑造成各種千變萬化的圖樣和形狀,有人測,"軟
陶"將是21世紀最時尚產品。
最好選擇一個表面平滑,堅硬耐割,面積廣大的工作檯面,如玻璃、大理石、陶瓷或美耐米桌面。這些都是非常理
想的工作檯面,不但不粘、耐割,而且易清洗,如果是塑膠、木頭桌面,則最好再鋪一塊上述材質的工作板。
在搓土之前,將雙手洗凈、擦乾,再抹上一點乳液或護手霜(不要抹太多),待乳液被子皮膚吸收稍為干一些時。
手上就形成了一層類似保護膜的油層,在搓土或製作時就不會過於粘手。此外,在搓土時最好先搓淺色,再搓深
色,就不會把淺色土弄臟。最後手部清潔,也是抹上一點乳液或護手霜,用力搓揉手心,將染料搓融至乳液後,再
用肥皂洗凈即可。
9、軟陶的調色方法。
一般市售的軟陶,就已經有數十種顏色,但是在製作軟陶作品時,若能將原有的顏色加以調合,可以使作品的顏色
看起來更鮮活。
軟陶的調色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把握幾個基本的原則,就可以調出自己想要的顏色。
三色圖
依照上圖三原色混合法則,就可以掌握調色的大方向。
實際調色的比例,淺色比深色的比例要大很多。例如:黑+白=灰,則黑色只要很少量,就可以使很大一塊的白色軟
陶土調成灰色;若是紅+白=粉紅色,以1∶4 的比例來調合,而用暗紅色取代紅色來調相同的色彩,暗紅色可能只需
原本紅色1/4的份量。
除了三原色之外,加入適量的黑或白色,可使原本鮮艷的色彩變得沉穩或粉嫩。其實第一次調色時,不一定能馬上
調出自己想要的色彩,但是只要多多嘗試累積經驗,更甚而每次調色都把顏色和比例做簡單的筆記記錄下來,便可
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很短時間內,馬上就能成為軟陶調色的高手。
10、軟陶的烘烤方式。
軟陶作品在造型完成之後,都必須經過烘烤箱烘烤,此過程對於軟陶作品有直接的影響。
烘烤軟陶的兩個要素:⑴時間 ⑵溫度,兩個要素都必須控制在理想的狀態下,才能烘烤出完美的軟陶作品。
①時間因素:烘烤軟陶作品要有足夠的烘烤時間,否則作品無法烘烤完全,導致表面易破裂變形。原則上1/4英寸
(約6.4mm)的厚度需烘烤15分鍾, 1/2英口寸(約12.7mm)的厚度需烘烤30分鍾。一般來說,較硬的土需較長
的烘烤時間;較軟的土需較短的烘烤時間。必須特別注意的是烘烤時間是指從烤箱達到預定溫度之後到烘烤結束的
這段時間。若未事先將烤箱預熱,則烘烤時間要再加上預熱時間才是正確的烘烤時間。(一般烤箱預熱需十分
鍾)。建議讀者將不同大小厚薄的作品分類,把相同厚薄的作品放在一起烤;製作大形軟陶作品時,最好能將內胚
先以鋁箔作好,以減薄作品的真正厚度,縮短烘烤時間。
②溫度因素:烘烤軟陶作品要有適當的烘烤溫度,若溫度太低作品無法達到理想的硬度及彈性,容易破損;溫度太
高會導致作品表面焦黑或甚至融化變形。所有的軟陶作品烘烤溫度都是130 C/275F,不能超過145 C。建議讀者
在烘烤軟陶作品時,墊一塊磁磚或玻璃片(不能鋪鋁箔),在快烘烤好之前5分鍾,將溫度稍微調高,利用此短時
間稍高溫的烘烤方式,可使軟陶作品表面微泛起油亮光澤。若以此方式重復烘烤,效果會更好。
注意:可能是由於台灣的烤箱及陶土和國內的有一些差別,經過我們的實驗,一般2CM厚的軟陶作品將溫度控制在
100 C左右,烘烤十分鍾左右就可以成型。冷卻後拿出,如果感覺手感較軟,可以繼續加烤幾分鍾。溫度過高或時
間過長都有可能將軟陶烤焦、烤裂。
初學者可先暫訂在5分鍾,而分成兩段時間烘烤。烤箱不能設定溫度時,則以3-5分鍾為原則,分成2-3次烘烤,但
每次烘烤時須等到作品冷卻,才能重覆烘烤。在烘烤過程中不慎將作品烤裂時,可在作品冷卻後,填補上同色系的
軟陶土,並加以輕壓、撫平,再加入烤箱中略微烘烤即可。
『貳』 陶藝製作過程步驟有哪些
陶藝製作過程步驟如下:
1、准備好材料,進行拉坯成型。
(2)彩陶泥作品步驟圖片擴展閱讀
主要製作方法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塑成型、泥條盤築、捏塑、素坯彩繪等等。
1,拉坯成型,是利用拉坯機產生的離心運動,在旋轉過程中,對含水半固化狀態的泥料按照設計構思拉伸成型。
1,泥板成型,用泥板製作陶藝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容易形成較大的完整的表面,成型速度較快。
3,泥塑成型,利用泥塑的方法進行陶藝成型,由於整個造型是實心的,所以也叫做實泥成型。
4,泥條盤築,泥條法是通過泥條來構築成型的一種盤築技法。
5,捏塑,捏塑是用手捏成,多屬小件玩具,如唐宋兩代各種姿態的娃娃、雜技人、牛羊馬狗猴等十二辰屬相等。
6,素坯彩繪,是用顏料在素燒的花瓶、碗、盤、罐等器物(素坯)上繪畫。
『叄』 陶藝作品上色用的是什麼顏料
陶藝作品上色要分兩種情況,一個是燒制以前採用施釉的方法上色,因為要經歷火的燒烤,所有都是高溫氧化物為著色劑的礦物顏料。一種燒制以後,有些陶藝家覺得色彩不滿意,要不就補釉復燒,要不用些附著力比較好的樹脂顏料修補。
在陶瓷上使用的顏料的通稱。包括釉上、釉下以及釉料和坯體著色的顏料。在陶瓷生產過程中,這些顏料要經受不同溫度的煅燒,對用途不同的顏料的要求也不同。
釉上顏料只須經受600~800℃的溫度,因而品種繁多,色彩豐富。此外,作為釉上彩飾的還有液體顏料,如金水等,是用金屬與有機物化合成硫化香膏,再加有機溶劑製成。七十年代後又發展了高溫快燒顏料,彩燒溫度1100~1260℃,彩燒時間35~120分鍾,色調也較豐富。
(3)彩陶泥作品步驟圖片擴展閱讀
1、坯體著色:將色劑和坯料混合,使燒後坯體呈現一定的顏色。
2、釉料的著色:用色劑和基礎釉料可調配各種顏色釉和藝術釉。
3、繪制花紋圖案:大量用於釉層表面和釉下進行手工彩繪,也可用作貼花紙、絲網印等。
陶藝已經成為中華文明的一個代名詞。然而,當中國的陶藝家們猛然從「傳統」、「實用」、「日用」等字眼中驚醒重新打量世界時,卻發現自己落後了。
的確,現代陶藝已不僅僅只是作為一種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工藝美術而存在,也不是僅僅「實用」、「美觀」、「經濟」、「大方」的觀念便能涵蓋得了的。
『肆』 陶藝的製作方法和過程是什麼
製作方法和過程:
1、捏塑成型
將一小塊的泥團捏成一件動物或人物是許多兒童學習陶藝製作的第一步。熟練的民間藝人可以用捏塑的方法做出許多復雜的造型。還有一些當代陶藝家們用捏塑的方法創作大型作品。或者,用捏塑的方法做成許多小部件,再裝配成一件大雕塑。捏塑是很有表現力的技法。
捏塑時留下的指印,也可以形成十分有趣味的肌理效果。
2、泥條成型
在世界各地原始社會的陶器中均有發現,至今還可以在許多民間陶器作坊中看到。製作者將泥團搓成粗細均勻的泥條。然後將泥條按照所需要的造型盤圈垂直重疊。製作者可以將器物表面的水平狀條紋用手或工具修光,也可以將部分條紋留作裝飾。
泥條成型法可以做小件作品,也可以做大件作品。作品的大小取決於泥條的粗細。作品較小,泥條就搓得細一些,作品較大,泥條就搓得大一些。如今,各地均有手動的或電動的泥條機出售,用機械方法替代手工製作泥條,製作對象也遠遠超出傳統的圓形器皿的范疇。
3、泥片成型
一般來說,製作者可以用擀麵棍滾壓,用鋼絲切割,或拍打等不同方法取得泥片。
泥片成形頗似量體裁衣,是最常見的雕塑或容器的手築成形技法。從簡單的方形陶盒到復雜的人體造型均可使用泥片成型的工藝。泥片成型也是宜興紫砂壺的傳統工藝之一。如今,各地均有泥片機出售,用機械方法替代擀麵棍的作用,這種泥片機是製作大型作品製作的好幫手。
(4)彩陶泥作品步驟圖片擴展閱讀
陶藝工藝簡介:
陶瓷工業的乾燥經歷了自然乾燥、室式烘房乾燥,到現在的各種熱源的連續式乾燥器、遠紅外乾燥器、太陽能乾燥器和微波乾燥技術。乾燥雖然是一個技術相對簡單,應用卻十分廣泛的工業過程,不但關系著陶瓷的產品質量及成品率,而且影響陶瓷企業的整體能耗。
乾燥過程中的能耗占工業總燃料消耗的15%,而在陶瓷行業中,用於乾燥的能耗占燃料總消耗的比例遠不止此數,故乾燥過程的節能是關繫到企業節能的大事。
『伍』 彩紙陶罐怎麼做
繪畫步驟:
1、深淺不同棕色的紙,先對折,用筆畫出半個陶罐的形狀,然後用剪刀沿著輪廓剪下。打開後就是一個完整的陶罐啦,有沒有發現我們今天做的陶罐都是對稱圖形呢!
2、將剪好的陶罐沒有畫筆痕跡的那面朝上,用雙面膠粘在畫紙上。
3、取黑色的勾線筆將陶罐畫上裝飾性的花紋,先畫出的輪廓,然後再進一步細化裝飾。裝飾的圖案可以是幾何紋樣也可以是動植物或人物圖案。低年級的同學建議畫像菱形、蝸牛線、直線、三角等簡單圖形組成的紋樣;8歲以上的同學可以畫動植物或者挑戰下畫人物造型的圖案哦!
4、畫完後將桌面添加幾個水果做裝飾,並用彩筆塗色並畫出桌面桌布。古希臘陶罐就畫好啦!可以在側面簽上自己的名字啦!
『陸』 陶藝製作的5個步驟是什麼
陶藝的5個步驟:准備好材料,進行拉坯成型。將拉好坯後進行晾乾,放在光下。晾乾後,可以刻上想刻的字。在杯子上一層漂亮外衣,上釉。將杯子放入機器上燒制到1240度。取出,完成。
1、拉坯成型是利用拉坯機產生的離心運動,在旋轉過程中,對含水半固化狀態的泥料按照設計構思拉伸成型。泥板成型用泥板製作陶藝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容易形成較大的完整的表面,成型速度較快。泥板成型技術要求很高。要做好泥板成型作品,必須掌握好泥板製作,對所用泥料的感知,泥板結合等技術問題。
2、泥條盤築,泥條法是通過泥條來構築成型的一種盤築技法。泥條可以是經手搓成,也可以通過壓泥條工具擠壓成型。素坯彩繪——用顏料在素燒的花瓶、碗、盤、罐等器物(素坯)上繪畫。素燒:等泥坯晾乾後進行裝窯,並進行第一次素燒,燒到800度左右,使泥坯硬化,再等待冷卻,出窯。
3、上釉,素燒過的瓷胎可以進行上釉,先施內釉。
4、正燒,上好釉的瓶子需要再次裝入窯中,並進行正燒,正燒需要燒制高溫,一般在1280度到1310度之間。
5、貼花:如瓶子需要商標、酒精度等其他文字說明或圖案類的絲網印刷內容,則在燒成的瓶子表面貼上釉上彩的花紙,再放入烤爐進行烤花,大概烤到700-800度左右。
(6)彩陶泥作品步驟圖片擴展閱讀:
陶藝製作注意事項
1、氧化鋁(煅燒)—用作配釉及硼板沙
吸入可能造成刺激或肺部傷害,使用後徹底清洗雙手。
2、灰(各種草木灰)—配釉原料
此原料與水結合產生強礆,對皮膚有腐蝕性,以水砵法處理草木灰時,需戴護目鏡及橡膠手套。
3、碳酸鋇(德國,中國)—配製泥土和釉原料
對眼睛和鼻腔有刺激作用,使用不當會導致鋇中毒以及肺部機能損壞。具有可溶性,接觸會導致皮膚過敏。食用會引發身體抽出,痙攣,心臟病以及呼吸系統衰竭。對神經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也有很大的影響。含有碳酸鋇的釉,應避免使用在與食物直接接觸的表面。
『柒』 如何讓彩陶泥發亮
進行拋光。
用由粗至細不同細度的研磨材料輪番研磨再用拋光蠟進行拋光。
自己做的話要通過配方調整實驗才行,建議考慮使用高硅低鋁系統,考慮用適當比例方解石引入鈣做助熔劑。
『捌』 彩陶泥太硬怎麼辦根本就揉不動的呀!~
加護手霜或是甘油。把大塊的彩泥分成小塊,一點點加甘油去揉。加食用油也成。
『玖』 彩陶泥和橡皮泥有什麼區別,那個合算。做立體迷宮應該用那個好
陶泥需要烘烤且不便宜,但是做出來是摔不壞的比較重,橡皮泥沒有那麼容易塑性,如果是做精緻的用陶泥好點,手打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