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贊美一個人戲曲唱得好
1、「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
2、戲曲的魅力,還在於它的視覺效果。
3、戲曲糅合了雕塑、繪畫、工藝、建築等多種藝術形式,這是由於它所要表現的內容情節的需要,也帶給人們它獨有的美的享受。

4、戲曲是寫意的,因為它需要在小小的舞台上再現不同的場景,展現或恢弘、或清幽的意境。這像極了中國的水墨畫,在一方宣紙上,用寥寥的幾筆勾勒出山水,刻畫出鳥獸;用濃的、淡的、淺的、深的墨色去表現大千世界裡的種種色彩。
5、在戲曲的舞台上,視覺始終是最直接的感官,帶給人們最強烈沖擊。而戲曲在這一點上做的不遺餘力。
② 京劇最經典唱段
京劇經典唱段列舉如下:
1、楊寶森的《文昭關》二黃慢板及原板。該唱段唱腔流暢舒展、濃郁圓潤、蒼涼悲切,沒邪音、沒怪味。行腔既有力度,又飽滿充沛,雖高音稍嫌欠缺,但中、低音音質渾厚寬展,音量充足。對於長拖腔,楊先生行腔連綿自然,不趕不拖、抑揚頓挫、連貫均勻、自然圓活。對於後面的快原板,楊先生唱得更是流暢舒展、自如自然、以字行腔、妙腔不斷、嗽音巧施、疾如風雨、一氣呵成,令人叫絕。總之,楊先生這段唱不以高、奇見長,而以韻味見長,堪稱京劇老生唱段之經典。

2、馬連良的《借東風》二黃導板、原板。該唱段是京劇馬派代表唱段之一,也是戲迷非常愛聽的京劇唱段之一。個人總結,馬先生這段唱的特點為:寬亮飄逸、舒展大氣、韻味悠長、神完氣足,很具有馬派特色,很具有藝術感染力和誘惑力,也很好的展現了諸葛亮滿腹韜略、仙骨道風、鎮定自信的非凡氣質。
3、馬連良的《甘露寺》選段:勸千歲殺字休出口。該唱段是馬派經典唱段之一,雖然不長,但藝術感染力頗高,是觀眾耳熟能詳的京劇唱段之一。個人總結,該唱段的特點:一是俏,二是灑脫,真正體現了京劇的唱就是說的特點。演唱亦庄亦諧、亦說亦唱、連貫流暢、層層遞進、步步加碼、一氣呵成,頗能滿足觀眾的欣賞需求。
4、譚福英的《桑園寄子》:嘆兄弟遭不幸一旦喪命。該唱段是主人公鄧伯道悲嘆弟弟早亡,自己攜帶子侄一路逃亡,來到弟弟墳前凄慘哭訴的一段唱。該唱段,譚富英先生唱得悲涼高亢、如泣如訴、圓潤脆亮,神完氣足,頗具譚派特色,極富藝術感染力,是京劇新譚派代表作之一。
③ 描寫唱腔好的詞語
描寫唱腔好的詞語
1.形容唱腔的成語尹派:深沉雋永,纏綿柔和。
張派:張雲霞創立。(旦角)曲調細膩婉轉,深情意濃;音色柔和甜潤,韻味足。
袁派:質朴平易,委婉細膩,深沉含蓄,韻味醇厚。
徐派:華彩俊逸,灑脫流暢,奔放高亢,感情熾熱,曲調大起大落,跌宕明顯。
王派:自然流暢、平易質朴、情意真切的風格。
戚派:感情真摯濃厚,曲調朴實,花腔不多,但組織嚴密,節奏鮮明,音型簡練並經變化反復出現,形成給人印象深刻的特徵。
呂派:在質朴細膩、委婉深沉的袁派基礎上,增加了其絢麗多彩、雍容花俏的唱腔。她的唱腔樂感強,有越劇界「抒情女高音」的美譽。
陸派:不尚華麗、不喜雕琢、朴實清麗、自然流暢。
金派:高雅得體。唱腔婉轉回盪,吐字清晰,運氣自然、富於韻味。
畢派:發聲清脆且富有彈性,音域較寬,善於唱法的變化來塑造人物形象,她吸收了范派和尹派的唱腔精華,袁派的表演技巧,融匯貫通自成一格。
范派:樸素大方,咬字堅實,旋律起伏多變,帶男性氣質,陽剛之美。
傅派:唱腔俏麗多變,跌宕婉轉,富有表現力,表演充沛,細膩有神,有感人以形、動之以情的魅力。
2.形容唱腔的成語有哪些形容唱腔的成語有以下三個:
1、有板有眼
【拼音】:yǒubǎnyǒuyǎn
【解釋】:板:演奏民族音樂或戲曲時用來打拍子的樂器;眼:戲曲中的拍子。指唱腔合乎節拍。亦指言語行事有節奏、有條理。
【出處】:楊匡滿郭寶臣《命運》十:「她的嗓子還不錯,唱出的歌有板有眼,又洪亮又圓潤。」
2、聲情並茂
【拼音】:shēngqíngbìngmào
【解釋】:並:都;茂:草木豐盛的樣子,引申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達的感情都很動人。
【出處】:清·珠泉居士《續板橋雜記·張玉秀》:「余於王氏水閣聽演《尋親記·跌包》一出,聲情並茂,不亞梨園能手。」
3、怪聲怪氣
【拼音】:guàishēngguàiqì
【解釋】:形容聲音、語調、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難聽。
【出處】:魯迅《二心集·宣傳與做戲》:「以關老爺、林妹妹自命,怪聲怪氣,唱來唱去,那就實在只好算是發熱昏了。」
3.描寫個唱歌好的的成語有哪些【感心動耳】:感心:心受感動;動耳:悅耳。形容音樂極其感動人。
【虎斑霞綺,林籟泉韻】:綺:美麗;籟:孔穴中發出的聲響;韻:悅耳和諧的聲音。形容自然界景色秀麗,各種聲音悅耳動聽。
【金徽玉軫】:徽:系琴弦的絲線;軫:轉動琴弦的軸。高貴、雅緻的琴徽和琴軸。形容流暢悅耳的琴聲。也比喻超凡脫俗的雅調。
【林籟泉韻】:風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產生的悅耳聲音。泛指天籟。
【裊裊餘音】:裊裊:宛轉悠揚。餘音:不絕之音。形容音樂結束後悠揚悅耳的聲音仍然綿延不絕,回響在耳邊。同「餘音裊裊」。
4.形容京劇唱得好的成語可以形容京劇唱得好的成語有:
1.有板有眼:指說話的樣子、語氣有模有樣。用法:一般把做事穩妥、不毛糙,或者是按部就班地進行稱作「有板有眼」。
2.字正腔圓:形容吐字准確,唱腔圓熟。
3.一唱三嘆:多用來形容音樂、詩文優美。
4.餘音繞梁:形容歌聲或音樂優美,餘音迴旋不絕。也比喻詩文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5.餘音裊裊: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
6.繞梁三日:形容音樂高昂激盪,雖過了很長時間,好像仍在回響。
(3)帥哥美女京劇唱得好好聽擴展閱讀
京劇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表徵之一。是雅文化在中國文化整體中漸趨衰落的時代變革的產物。相對於超越了特定地域審美趣味的崑曲而言,它更多地是特定地域文化的產物。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京劇舞台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台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范化的程式。它作為創造舞台形象的藝術手段是十分豐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嚴格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京劇
④ 娛樂界有很多美人,但是在京劇界堪稱「第一美人」的演員是誰
她是京劇界的「第一美人」,53歲的她依舊美若天仙,頗得梅派神韻。

如今53歲的她依然美若天仙,頗得梅派神韻,被人們譽為京劇界「第一美人」,我覺得她當之無愧,大家喜歡李勝素的戲嗎?
⑤ 怎樣形容一個人(男的)唱京劇唱的好
有板有眼,一板一眼,字正腔圓,韻味十足,緊拉慢唱,京腔京味,清新優雅,耐人尋味,運氣酣暢,韻味醇厚、格調新穎,格調新穎,以聲繪情、以情帶聲,多彩多姿、雅俗共賞;表演剛健清新、細膩灑脫,內涵深邃、個性鮮明。
⑥ 在京劇界堪稱「第一美人」的演員是誰
京劇界「第一美人」 京劇作為中華民族的國粹經典,有著百餘年的發展 歷史 ,在鼎盛時期,每個人都會哼唱幾句,已經稱為了一種「流行」。隨著 科技 的發展,已經不再那麼受歡迎,但還是走出了國門,在國際上備受矚目,享有一定的名譽。 在京劇的各個發展過程中,不同的 歷史 時期,出現了很多名角兒。 其中,誰能堪稱「京劇界第一美人」呢? 京劇是融演唱、表演為一體綜合類型的劇種。既然要在京劇界中選出「第一美人」,既要有好嗓子,也要有豐富的演唱技巧,最重要的就是有好扮相。 京劇旦行美女如雲,入選旦行演員先決條件就是顏值,身段,嗓音,不具備這些先天優勢入選不了旦行。而具備這些條件的京劇名角兒有:李維康、李勝素、張火丁。 李維康、李勝素二人都是梅派的傳人,說她們為「京劇界美人」也不為過;而張火丁,則是程派的傳人,也可稱為「京劇界美人」了。 「京劇美人」 ●李維康
著名京劇演員; 工青衣 家喻戶曉的京劇界泰斗級別的人物; 1958年,考入中國戲曲學校; 1966年,畢業 曾任中國戲曲學校的教授; 首屆中國戲曲梅花獎得主; 1985年,全國現代戲匯演主演一等獎; 首都京劇振新杯最佳演員; 1986年,第四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 1989年,首屆「金唱片」獎 1993年,梅蘭芳金獎大賽金獎得主 扮相端莊 台風大方 嗓音寬亮、甜美 行腔富有創新 熔梅、程、張等流派與一爐 借鑒地方戲曲與歌曲 根據自身條件 兼收並蓄 以情帶唱 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
著名京劇旦角; 工青衣、花衫; 京劇界領軍當活名角; 10歲學戲; 1986年,畢業於 河北藝校 1987年,首屆 CCTV全國青京賽 獲得優秀獎項; 1991年,全國京劇 演員電視劇大獎賽最佳 表演得主; 1996年,第十三屆中國 戲曲梅花獎的得主; 1997年,獲得古巴第十四 屆傑出青年藝術家稱號 1998年,入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深造; 2001年,畢業; 不僅在內地享有名氣,在香港、台灣等地區也非常受歡迎,多次率團在國內外演出; 首次將京劇唱響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 2017年,獲得中國金唱片戲曲、曲藝類最佳演員獎; 2014年,首度將京劇旋律唱響世界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 憑借清亮含蓄 華麗溫婉的嗓音 征服了海內外的觀眾 為傳揚和傳播京劇文化做出了卓約的成績 「京劇美人」
李勝素
張火丁
國家一級演員; 1989年,畢業於天津戲曲學校; 1989年,考入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 1995年,調入中國京劇院; 原國家京劇院青衣演員; 曾成立張火丁京劇藝術工作室; 著名京劇程派藝術家趙榮琛的關門弟子; 1991年,獲得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熒屏將; 1992年,獲全國青年京劇團、新劇目匯演表演獎; 1994年,成功舉辦了首次個人專場演出; 1996年,獲全國現代戲交流演出表演獎 1999年,舉辦了接連三場個人專場演出; 2001年,獲文化部青年京劇展演榮譽獎; 繼承了趙榮琛的精湛演技,高超的技術; 演出後,獲得了多家報刊的高度贊揚與希望的文章; 極佳的天賦,很快成為了程派的佼佼者; 音色純正優美 行腔低回婉轉 表演節奏鮮明 身段豐富多彩 有不少戲迷認為,李勝素是「京劇界第一美人」,從藝幾十年,身為梅派青衣,通過多年的表演積累,獲得了不少戲迷,表演過英氣勃發的女將軍「穆桂英」;有貴氣逼人的貴妃娘娘「楊玉懷」等。 演繹了不少青衣角色,而青衣有一大特點就是「美」。能駕馭不同風格的青衣人物,這已經不僅是「功夫扎實」,其中長相也有著一定的優勢,而李勝素也是京劇公認的第一美人。
京劇是國粹,百餘年的發展史,使這個劇種不但深受國人的喜愛,而且還走出國門,在國際上也有了一定的聲譽。在京劇的各個發展階段,不同的 歷史 時期,出現了許多的名角兒。
誰可堪稱京劇界第一大美人?我認為,應該有年齡段和年代的劃分。如果按照這個劃分法,目前仍活躍在京劇舞台的,年長的當屬李維康,中年的應該是李勝素,年輕的當屬丁曉君。
京劇,是融演唱、表演為一體的一個綜合類劇種。既要有天賦的好嗓子,又要有豐富的演唱技巧,還需要有好的扮相。這幾個條件缺一不可,李維康、李勝素、丁曉君,堪稱三個不同年齡段的典型人物,說他們是京劇界的第一大美女,實不為過。
這三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梅派的傳人。而在京劇的四大流派中,喜歡梅派的人更多一些。梅派的經典劇目《貴妃醉酒》中「海島冰輪初轉騰」為廣大京劇愛好者所熟知。只要你分別聽一聽上述三人的演唱,便會為她們的唱功與扮相而嘆為觀止。還有《坐宮》中的選段,三人的演唱都是上乘的。還有《梨花頌》最近很是流行,李勝素的演唱更是奪人眼目。
京劇流派藝術講究傳承關系,青年京劇演員丁曉君,師承杜近芳。她在京劇《紅色娘子軍》中扮演吳清華,演唱和扮相都很受大家的喜愛,成為青年經濟演員中的姣姣者,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你好,我是伊家,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
我說是一個85後的小戲迷,對傳統藝術很是喜愛,尤其是是京劇!我最喜歡的京劇選段有三出,《坐宮》,《四郎探母》,《智斗》因為在這三處戲了裡面都有我最喜歡的李勝素老師,如果說京劇第一美人的話,我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李勝素,非她莫屬!
其實關於李勝素這個京劇界「第一美人」的頭銜,並不是我認為的,她從藝幾十年,身為梅派青衣的一個大角兒,這么多年的表演和舞台經驗的積累,也是坐擁很大批「粉絲」的。她的相貌大氣端莊,舞台上以青衣為主,沒一點內涵的人,怎麼可能在舞台上站的穩呢?
盤點一下李勝素老師在舞台上演過的角色,有英氣颯爽的女將軍「穆桂英」,有貴氣伶人的貴妃娘娘「楊玉環」,有纏綿婉轉的紅顏知己「虞姬」等等。她舞台上表演了這么多年,完美詮釋了很多的青衣人物,而青衣角色的最大特點就是「美」。李勝素能將各種風格的青衣人物都駕馭的幾乎完美,這不僅是因為「功夫扎實」,也得歸功於李勝素容貌優勢。
李勝素
著名京劇旦角;工青衣、花衫;京劇界領軍當活名角;
10歲學戲;1986年,畢業於河北藝校
1987年,首屆CCTV全國青京賽獲得優秀獎項;
1991年,全國京劇演員電視劇大獎賽最佳表演得主;
1996年,第十三屆中國戲曲梅花獎的得主;
1997年,獲得古巴第十四屆傑出青年藝術家稱號
1998年,入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深造;
2001年,首屆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閉幕式舉行,榮譽獎和一、二、三等獎各有得主。
不僅在內地享有名氣,在香港、台灣等地區也非常受歡迎,多次率團在國內外演出;
首次將京劇唱響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
2017年,獲得中國金唱片戲曲、曲藝類最佳演員獎;
2014年,首度將京劇旋律唱響世界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
憑借清亮含蓄,華麗溫婉的嗓音,征服了海內外的觀眾
為傳揚和傳播京劇文化做出了卓約的成績。
我最喜歡的京劇選段《四郎探母》,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李勝素.於魁智 版)
(公主) 聽他言嚇得我渾身是汗,十五載到今日才吐真言.原來是楊家將把名姓改換,他思家鄉想骨肉不得團圓. 我這里走上前再把禮見…..
(白)駙馬!尊一聲駙馬爺細聽咱言,早晚間休怪我言語怠慢,不知者不怪罪你的海量放寬.
(楊白)公主啊![快板] 我和你好夫妻恩德不淺,賢公主又何必禮義太謙,楊延輝有一日愁眉得展,誓不忘賢公主恩重如山.
(公主)說什麼夫妻情恩德不淺,咱與你隔南北千里姻緣,因何故終日里愁眉不展,有什麼心腹事你只管明言.
(楊) 非是我終日里愁眉難展,有一樁心腹事不敢明言,蕭天佐擺天門兩國交戰,老娘親押糧草來到北番.賢公主若得我母子相見, 待來生做牛馬結草銜環 .
(公主)你那裡休的要巧語來辯,你要拜高堂母我就不阻攔.
(楊) 公主雖然不阻擋,無有令箭怎過關.
(公主)有心贈你金批箭,怕你一去就不回還.
(楊) 公主賜我的金枇箭,見母一面即刻還 .
(公主)宋營離此路途遠,一夜之間你怎能夠還
(楊) 宋營間隔路途遠,快馬加鞭一夜還.
(公主)適才教咱盟誓言,你也天就表一番.
(楊)公主教我盟誓願,屈膝跪在地平川.我若探母不回轉......
(公主白)怎麼樣啊 (楊白)哎呀![搖板]黃沙蓋臉屍骨不全
(公主白)嚴重了
(公主)一見駙馬盟誓言,咱家才把心放寬去到後宮巧改扮,盜來令箭你好出關.
(公主白)你等著 (楊)公主去盜金批箭,本宮才把心放寬.扭轉頭來叫小番,備爺的戰馬扣連環,爺好過關.
當鼓點一響,李勝素立馬就進入了狀態。那個音色純正優美、行腔低回婉轉
表演節奏鮮明、身段豐富多彩,舉手投足之間方顯端莊大氣,絕對的大家風范。
我看過一段專業人士對李勝素的點評,說她扮相端莊、台風大方、嗓音華麗溫婉、清亮含蓄,為傳揚和傳播京劇文化做出了卓約的成績,是梅派後學者中的翹楚。
京劇界第一美人李勝素當之無愧!李勝素也是京劇公認的第一美人!
李勝素
李勝素,1966年2月16日出生在河北柏鄉,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中國國家京劇院主要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1987年,憑京劇《廉錦楓》,獲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優秀表演獎。1991年,憑京劇《紅線盜盒》,獲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最佳表演獎。1992年,憑京劇《孟麗君》,獲全國京劇青年團隊新劇目匯演優秀演員表演獎。1996年,獲第十三屆戲劇梅花獎。1997年,獲古巴第十四屆「傑出青年藝術家」稱號。2001年,獲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榮譽獎。2004年,唱響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為京劇藝術做出卓越貢獻。2017年12月29日,憑《交響京劇——楊門女將》,獲第十屆中國金唱片獎戲曲、曲藝類最佳演員獎。 2018年10月30-31日,主演的國家京劇院的現代京劇《西安事變》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演出,在劇中飾演宋美齡。
中文名
李勝素
星座
水瓶座
出生地
河北省邢台市柏鄉縣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出生日期
1966年2月16日(正月二十七)
性別
女
民族
漢族
代表作品
穆桂英掛帥、貴妃醉酒、四郎探母、霸王別姬、二進宮、鳳還巢、大登殿等
職業
京劇演員
畢業院校
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班(第二屆)
主要成就
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金唱片獎等
屬相
馬
供職單位
國家京劇院
藝術流派
梅派(青衣)
恩師
梅葆玖
國家京劇院:
京劇是表演藝術,不是競技 體育 。百花園里爭奇斗艷,各有千秋,只能是見仁見智。「誰堪稱第一美女」?這同樣是個偽戲迷的問題。
她是京劇界的「第一美人」,53歲的她依舊美若天仙,頗得梅派神韻。
說到京劇,人們往往會想到李勝素,不錯,她被人們譽為京劇界演員「第一美人」,國家一級演員,現任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是當今京劇界的領軍人物,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 成功的秘訣,是在養成迅速去做的習慣,要趁著潮水漲得最高的一剎那,不但沒有阻力,而且能幫忙你迅速地成功。——勞倫斯
2. 學習對每個人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我們都知道學習代表未來,成績代表過去,學習成就人生,學習改變命運,學習可以致富,這些話語其實一點都不誇張,學習真的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學習真的可以成就我們的人生,學習也確實可以致富。
3.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4. 莫找借口失敗,只找理由成功。(不為失敗找理由,要為成功找方法)
5.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過於那不斷的努力而夢想永遠是無法實現。令人欣慰的是,我聽見時間長廊另一端有個聲音說:「也許今天無法實現,明天也不能。重要的是,它在你心裡。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
6. 快樂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地快樂。
7. 我承認,我不算完美,但是,我很真。
8. 早晨的霞光燦爛無比,早晨的露珠晶瑩無比,早晨的鮮花美麗無比,早晨的空氣新鮮無比,早晨的情緒舒暢無比,祝你早安!
9. 早安!天上的雲好潔白,希望你的心情也如白雲一般
10. 生活不是林黛玉,不會因為憂傷而風情萬種。
11. 大海若沒有千尺深度,哪有如山浪頭。
12. 你還要長大 幾經苦苦掙扎幾度重新站立絕不服輸。
13. 無所畏懼,堅持到底,決不放棄。
14. 就經驗性來說,人強烈追求什麼的時候,那東西基本上是不來的,而當你極力迴避它的時候,它卻自然找到頭上。
15. 我們要懷有一種 健康 而活潑的心情,善待自己的生命!要用自己的。
16. 每個人都在人海茫茫中,學會了思考人生。不要讓心太累,不要追想太多已經不屬於自己的人和事。你我所走過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也許都將成為驛站、成為過客。
17. 格脾氣相似的人啊,適合在一起鬧騰,反之互補的人則適合在一起變老。
18. 往前走就是牛逼閃閃的未來。
19. 世人皆知,為你不知。
20. 珍惜我們美好的明天,青春如此華美,卻在煙火在散場。
大家也許想問,李勝素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憑什麼稱她為京劇第一美女?下面我就來詳細八卦一下她的身世背景與她的親身經歷。
11. 大海若沒有千尺深度,哪有如山浪頭。
12. 你還要長大 幾經苦苦掙扎幾度重新站立絕不服輸。
13. 無所畏懼,堅持到底,決不放棄。
14. 就經驗性來說,人強烈追求什麼的時候,那東西基本上是不來的,而當你極力迴避它的時候,它卻自然找到頭上。
15. 我們要懷有一種 健康 而活潑的心情,善待自己的生命!要用自己的。
16. 每個人都在人海茫茫中,學會了思考人生。不要讓心太累,不要追想太多已經不屬於自己的人和事。你我所走過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也許都將成為驛站、成為過客。
17. 格脾氣相似的人啊,適合在一起鬧騰,反之互補的人則適合在一起變老。
18. 往前走就是牛逼閃閃的未來。
19. 世人皆知,為你不知。
20. 珍惜我們美好的明天,青春如此華美,卻在煙火在散場。
1966年,李勝素出生在河北省邢台市柏鄉縣的一個農民家庭,其父母都喜歡唱戲,從小李勝素就特別喜愛唱歌,而且聲音特別清脆動聽,對唱戲有極高的天賦。在她10歲那年,偶然的一次機會,她被選中並招進入戲班開始學戲,成為團體中年齡最小也是最有潛力的豫劇弟子,因此邁出了人生第一步。
13歲該唱京戲,1986年畢業,分配到正規劇組,唱腔優美,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與支持。1987年,李勝素拜劉秀榮為師,於1988年正式入梅派,隨梅葆玖老師學戲。
我覺得,一個人想要成名,首先是自身的天賦,其次是機遇或者得到貴人相助,三是自身的努力與苦練技能,使得自己不斷成長,不斷超越,三個因素缺一不可,李勝素做到了,所謂的名師出高徒,不過是一個幌子,關鍵還是靠自己的造化。
經過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她幾乎超越了當今所有人,開啟了 歷史 的先河,她那清亮含蓄、華麗溫婉的嗓音,對中國藝術的熱愛與執著,感染了無數的觀眾,為中國京劇藝術發揚光大做出了卓越貢獻。在舞台上的她裝扮清秀,楚楚可人,無論是聲音,還是動作,都極其傳神,甚至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可駕馭一切的角色。
如今的53她依然美若天仙,頗得梅派神韻,被人們譽為京劇界「第一美人」,我覺得她當之無愧,大家喜歡李勝素的戲嗎
目前中國京劇公認的 第一美女是李勝素 ,李勝素是中國國家京劇院主要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工青衣、花衫。
李勝素現在在京劇界的地位非常高,而且她並非出身世家,而是 出身在一個農村家庭 里,因為父母喜歡唱戲李勝素從小就跟著哼唱,結果練就了一副好嗓子。
李勝素 其實從小學的是豫劇, 不過因為嗓子條件好被河北省藝術學校破格錄取,卻不怎麼順利,曾經想改行,後來遇到梅葆玖先生看中她她的天賦,並收她為徒,這是 梅葆玖先生在內地收的第一位弟子。
2004年,她將美妙的京劇旋律唱響 世界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 ,開 歷史 之先河,被譽為「 當代中國京劇第一人」 。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大了,因為這個京劇界「第一美人」的頭銜,著實有點重。不過,這個問題對於像我這種對京劇了解的並不多的「90後」來說,反而是一個比較簡單的題目,因為我最喜歡的京劇選段有三出,《四郎探母》,《坐宮》,《智斗》,並且都是由於魁智和李勝素表演的,所以如果讓我來選這個「第一美人」,我一定會選李勝素。
其實關於李勝素這個京劇界「第一美人」的頭銜,並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是這么認為的,她從藝幾十年,身為梅派青衣的一個大角兒,通過這么多年的表演積累,也是收獲了一大批「粉絲」的。她本身的長相就很大氣端莊,而在舞台上的角色,又是以青衣為重,沒一點資本的人,怎麼可能在舞台上站的住呢?
細數一下李勝素老師在舞台上出演過的角色,有英氣勃發的女將軍「穆桂英」,有貴氣逼人的貴妃娘娘「楊玉環」,有哀怨婉轉的紅顏知己「虞姬」等等。她舞台上表演了這么多年,完美演繹了很多的青衣人物,而青衣角色的一大特點就是「美」。李勝素能將不同風格的青衣人物都駕馭的很好,這不僅是因為人家的「功夫扎實」,也得益於自己長相優勢。
我最喜歡的京劇選段《智斗》,就是由於魁智、李勝素和楊赤三人在不帶妝的情況下表演的,雖然整體看上去,他們幾個人有種「即興表演」的感覺,但是當鼓點一響,無論是於魁智扮演的「刁德一」,還是李勝素出演的「阿慶嫂」,立馬就進入了狀態。細一看李勝素在不帶妝表演時,那個身段才是最真實的,舉手投足之間方顯端莊大氣,唱腔甘醇有味,絕對的大家風范。
我看過一段業內人士對於李勝素的評價,說她扮相俊俏,秀麗動人,音色清亮含蓄,華麗婉轉,是梅派後學者中的翹楚。甚至有人說,她在同輩京劇演員中,都是屬於佼佼者,能達到她那個狀態的人,屈指可數。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實力與顏值齊飛的表演藝術家啊。
謝謝題主的提問。說實在的,這個問題提的不太好,或者說不太好評判。所謂「京劇界第一美人」的說法,既不夠嚴謹,也明顯缺乏評判標准,完全屬於觀眾的主觀印象。
粗略瀏覽了一下部分答友的回答,幾乎百分之百的答案是李勝素老師。對此個人不敢苟同。如果硬要說一個所謂「京劇界第一美人」,個人覺得是遲小秋老師。
個人看來,遲小秋老師的扮相是最美的,沒有之一。
遲小秋老師屬於公認的、正統的程派傳人。明正則言順,遲小秋老師全面而系統的繼承了程派藝術,並有所創新。遲小秋老師雖出身貧寒,但非常努力,十九歲就摘得第二屆梅花獎。
關於遲老師的表演藝術,引用一位戲迷的評語就是:「靜時如古滕盤樹,動時如行雲流水,閉口時含苞待放,開口時如鮮花怒放。動靜適宜,靈動流暢,更引人的是她用一腔人生 情感 在唱,感人心扉,已入禪境。」
個人覺得,如果一位演員的表演能把你帶到情境裡面,又覺得合情合理,彷彿她就是戲中人一樣,不知不覺間引發了共鳴,那麼其功力可見一斑。遲小秋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出色的京劇演員。
⑦ 贊美美女唱戲好的詩句
1. 關於唱戲的詩句
關於唱戲的詩句 1. 描寫「唱戲」的句子
描寫「唱戲」的句子
1. 唱念做打樣樣精通,演員們粉墨登場京劇開始了,我們都喜聞樂見。
2. 和著京劇的配樂,她一會兒轉著圈,一會兒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連停下來的姿勢都是那樣的精美。還有她的眼神,真是傳神哪!
3. 穆桂英就屬於武旦了,著重於「打」。兩個兵器一相交,動作也隨之而來,又是翻跟頭,又是轉身。當穆桂英的眼神盯住你看時,都讓人產生畏懼感。
4. 一出場,小悟空就是十幾個空翻,緊接著舞起了手中的金箍棒,看得我眼花繚亂。不一會又練起了金雞獨立,站得穩穩的,真是好功夫!
5. 特別是跟羅漢斗的時候,悟空三拳兩腳就把羅漢們打得落花流水,真是精彩極了。輕松勝利的悟空還調皮地抓耳撓腮,顯出了猴子的頑皮勁兒。
6. 開始,演員們表演了一出「打虎上山」。他們披著白色的戲服,畫著五彩的臉譜,有的舞劍,有的翻跟頭,還有的唱戲,表演得非常精彩!
7. 接下來是水袖表演,演員們穿著淡黃色的紗裙,象一群漂亮的天使。有一位主角在舞台中央翩翩起舞,其他人圍在四周,把長長的水袖拋向中間,舞台上好像盛開了一朵美麗的蓮花!
8. 大幕緩緩拉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蜘蛛精帶領的大小眾妖。一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嬌媚多姿。緊接著是唐僧師徒4人,他們精神抖擻,一身正氣。
9. 許多的人認為京劇的節奏慢,就像搖籃曲似的催人入睡。其實也不錯,但這都是根據劇情來定的。有慢的,反之,也有快的,那速度驚人,沒有字幕你是聽不出他在唱什麼。
10. 京劇中某個角色上場後,通過念白、歌唱,可以表明舞台是他的書房。但是他下場後這個書房就不存在了,緊接著另一個角色上場,通過他的身段表演,可以表明舞台是一條崎嶇的山路。
11. 一陣開場鑼鼓敲罷,隆花出台了。為了達到對敵人最大的吸引力,不使他們半途走掉一個,她也不管劇情的安排,先拿出她的刀馬功夫。
12. 孫悟空師兄弟為了救出師父與蜘蛛精鬥智斗勇。孫悟空的七十二變,讓你眼花繚亂;蜘蛛精魔幻般的變臉,讓你嘆為觀止。那如夢如幻的布景,讓你身臨其境。
13. 在電視上,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京劇表演,那些演員在台上一會兒說,一會兒唱,有時還興味盎然的表演一番。
14. 嘿!看那演員有滋有味地演唱,有聲有色地步法,看京劇還真是一種享受!緊接著,出來了一個黑臉大漢,長長的胡須一直長到腰間,黝黑的臉上流露出正直、剛烈的情感。
15. 京劇有生旦凈丑之分,
(7)帥哥美女京劇唱得好好聽擴展閱讀
描寫「唱戲」的詩文:
宛丘先生長如丘,宛丘學舍小如舟。
常時低頭誦經史,忽然欠伸屋打頭。
斜風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従飽死笑方朔,肯為雨立求秦優。
眼前勃溪何足道,處置六鑿須天游。
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
勸農冠蓋鬧如雲,送老齏鹽甘似蜜。
門前萬事不掛眼,頭雖長低氣不屈。
餘杭別駕無功勞,畫堂五丈容旗旄。
重樓跨空雨聲遠,屋多人少風騷騷。
平生所慚今不恥,坐對疲氓更鞭棰。
道逢陽虎呼與言,心知其非口諾唯。
居高忘下真何益,氣節消縮今無幾。
文章小技安足程,先生別駕舊齊名。
如今衰老俱無用,付與時人分重輕。
2. 描寫唱戲的詩句
戲子由
【宋】蘇軾
宛丘先生長如丘,宛丘學舍小如舟。
常時低頭誦經史,忽然欠伸屋打頭。
斜風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従飽死笑方朔,肯為雨立求秦優。
眼前勃溪何足道,處置六鑿須天游。
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
勸農冠蓋鬧如雲,送老齏鹽甘似蜜。
門前萬事不掛眼,頭雖長低氣不屈。
餘杭別駕無功勞,畫堂五丈容旗旄。
重樓跨空雨聲遠,屋多人少風騷騷。
平生所慚今不恥,坐對疲氓更鞭棰。
道逢陽虎呼與言,心知其非口諾唯。
居高忘下真何益,氣節消縮今無幾。
文章小技安足程,先生別駕舊齊名。
如今衰老俱無用,付與時人分重輕。
3. 唱戲的句子有哪些
《昭君出塞》,又名《青冢記》,是尚小雲先生的經典劇目,唱詞如下:
(唱「梧桐雨」)別離調漣漣,怎忍啥漢室家園。今朝單於求姻眷,漢劉主遣奴締良緣。文官濟濟來相送,還有那武將森森跪在階前。驚動了滿朝文武官,昭君哪,於心怎安,於心怎安!
(接唱「山坡羊」)王昭君此時心撩亂,手挽著金鑲玉嵌琵琶一面。俺這里思劉想漢,眼睜睜盼不到南來雁,南來雁。哎呀,雁兒呀!你與我把書傳,再與我去多多拜上劉王天子,道昭君千里去邊關,不辜負漢天子囑托再三,漢與胡世世代代永相安。
(王求唱「竹枝詞」)轉眼打馬奔出了雁門關。罷時間心在南朗身在北番;昭君哪去和番,懷抱琵琶在馬上彈。群臣送,珠淚漣,踢破了風頭鞋半邊。征途上多艱險,望長安,盼長安,要見劉王難上難。
(昭君接唱)要見劉王難上難。
(唱「楚江吟」)漢嶺雲橫霧迷,霎時間朔風吹透征衣。分關已過入胡地,慢說道人有思鄉之意。那馬呵,都有戀歸之心,何況人乎?
(同唱)莫說是個人,就是那馬到關前,馬到關前也就步懶移。人影兒稀,人影兒稀,只見北雁向南飛。冷凄凄朔風似箭,又只見曠野雲低。細雨飄絲;路途遙遠多荊棘。再艱難志不移,但能萬民歡娛,哪管它,哪管它風霜勞役。
(唱『牧羊關」)哎呀爹爹呀!孩兒今日別了你,再不知何年何月何時,再得見我那爹爹呀,我只得轉眼望家鄉,飄渺一似雲飛。又只見漢水連天,漢水連天,野花滿地。站在雁門關外望長安,縱有巫山十二難尋覓。懷抱琵琶別漢君,西風諷諷走胡塵。六宮粉黛千千萬、始信功勞在昭君。雲已散,風陣陣。連天芳草鞋如茵。誰言塞北風沙緊,千里花香,藍天白雲,風光似錦。手扶鞍轡放眼看,又只見茫茫草原氈幕現,我與那單於結線,漢與胡水和好成姻眷。只聽得金鼓連天震地,人似彪馬似龍駒,茫茫草原閃著旌旗。壓番兵一列列迎親隊,鼓樂聲聲,平添喜氣。朗漢和親,征戰永息,哎呀,御弟呀,叫他們二個一個,排列到關前去。
4. 描寫戲曲的古詩
1、宋·蘇軾《戲子由 》
原文選段:
宛丘先生長如丘,宛丘學舍小如舟。
釋義:
戲子的聲音有時候就像教書的先生拉的長長的,有時又像學舍一樣小小的。
2、宋·韓淲《白日偶無客青山長對門》
原文選段:
人生等戲劇,袞袞徒區區。
釋義:
這人生就像戲曲一樣,有起有伏,必定不是順暢的。
3、唐·白居易《琵琶行》
原文選段: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釋義:
曾經彈奏完曲子讓老師都佩服,化完妝周圍的藝妓都嫉妒我。
4、宋·蘇軾 《古意》
原文選段:
等為戲劇誰能先,我笑謂翁兒更賢。
釋義:
蘇軾追溯到事情的起始,笑向那「翁」問道:「同為戲劇到底是誰最早演習的?我笑對老翁說:『還是兒子更賢於您!
5、唐·白居易《長恨歌》
原文選段: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釋義:
戲子舞女的鬢發已經白了,宮中的侍女也青春不再。
5. 與戲曲有關的詩句
千斤話白四兩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寧輸後台不輸前台,只許藝高不許膽大。 南昆(崑山腔)、北弋(弋陽腔)、東柳(柳子腔)、西梆(梆子腔)。
男怕夜奔,女怕思凡 南麒北馬關外唐 不瘋魔不成活 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 一日不練自己知道,兩日不練同行知道,三日不練觀眾知道。 功夫練到家,上台不怯場。
救場如救火。 唱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
台上一聲啼,台下千人淚;台上一聲笑,台下萬人歡。 有板有眼叫戲,沒板沒眼叫屁。
藝不離手曲不離口。 一清二混三不見(無根底對付的結果是:第一次尚可,第二次模糊,第三次忘沒了)。
飽打(吹)餓唱。 日月燈,雲霞帳,風雷鼓板,天地間一場大戲; 湯武凈,文武生,桓文醜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只有狀元徒弟,沒有狀元師父。 無祖不立,無師不傳。
名師出高徒。 藝多不壓身。
三分靠教,七分靠學。 寧贈一錠金,不傳一句春。
(春:指行話) 寧給十吊錢,不把藝來傳。 藝人的肚兒,雜貨鋪兒。
藝高人膽大,膽大人藝高。 學到知羞處,方知藝不高。
拳不離手,唱不離口。 要想人前顯貴,就得背後受罪。
打你今朝有過,為你將來成人。 要想學好藝,先得做好人。
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生意不得地,當時就受氣。
台上無大小,台下立規矩。 玩藝兒是假的,精氣神兒是真的。
沒有君子,不養藝人。 練到老,唱到老,學到八十不算老。
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只許人家不聽,不許自己不行。
指任何事情都得下一番苦工夫,方能做出好的成就。 藝多不壓身,藝高人膽大 百日笛子千日簫,小小胡琴拉斷腰 若要戲路通,全靠幼時功 不練三冬兩夏,哪能學會唱、念、做、打? 一台無二戲,救場如救火。
勤學通百藝,苦練出真功。 藝術是件寶,不學得不了. 嘴上沒有功,吐字聽不清。
台上一張口,便知有沒有。 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頭唱是肉。
四、五人能當千軍萬馬, 十幾步能走海角天涯。 私下練,台上見。
以熟為巧,以巧為妙。 知戲文戲理,才能唱出好戲。
好花得綠葉配,好角得眾人扶。 台下靜,聲小也能聽得清。
台下動,聲音再大也沒用。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一台戲得合手,不合手戲准丟。 有勁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戲上. 腔好唱,味兒難磨。
字不清,唱不明。 字不正聽不清,腔不回不中聽。
要想藝深,就得用心。 慢板要緊,快板要穩,散板要准。
演員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一我一站,一動一轉,一走一看,一扭一翻,一抬一閃,一 坐一竄,照顧四面八方,要叫人人看見。
眼大無神,廟里泥人。 笑不露齒,行不動裙。
神不到,戲不妙。 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唱戲不動情,看戲不同情。
欲前先後,欲進先退,欲左先右,欲上先下。 慢要松,緊要綳,不緊不慢才算功。
手到眼到,眼到手到。 站有站相,坐有坐樣。
凈行要撐,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當中。 蘭花手,荷葉掌,握拳如鳳頭。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難分。 忙而不亂,慢而不斷。
百藝不如一精。 要想戲路通,全靠幼時功。
閑著練,忙著用。 藝要會,得挨累。
台上一現,台下十年. 唱戲碰了釘,才知藝不精 力不磨得銹,腿不練得皺, 有狀元徒弟,沒狀元師傅。 慢功出巧匠。
念書要講,種地要耪,學藝要想。 一天不練就回,兩天不練就生,三天不練就沒。
後台象綿羊,前台如猛虎。 戲無情不動人,戲無理不服人,戲無絕不驚人. 見山如山在,看水如水流。
心跟神合,神跟貌合,貌跟形合。 先看一步走,後聽一張口。
好戲把人唱醉,壞戲把人唱睡。 早扮(戲)三光,晚扮(戲)三慌。
神在兩眼,情在臉面。 站如亭亭玉樹,行如風送落葉。
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
6. 關於「戲劇」的詩句有哪些
1、魏帝縫囊真戲劇,苻堅投棰更荒唐。——唐 杜牧《西江懷古》
【釋義】反觀歷史中,魏國如戲劇一般的戰略,更有苻堅投棰這樣荒唐的戰略。
2、等為戲劇誰能先,我笑謂翁兒更賢。—— 宋 蘇軾 《古意》
【釋義】蘇軾追溯到事情的起始,笑向那「翁」問道:「同為戲劇到底是誰最早演習的?我笑對老翁說:『還是兒子更賢於您!
3、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抵萬金。——宋 張籍《酬朱慶余》
【釋義】盡管有許多別的姑娘身上穿著齊地出產的精美綢緞做成的衣服,卻並不值得世人看重,唯有這采菱女的一曲歌才值千金。
4、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長恨歌》
【釋義】曾經彈奏完曲子讓老師都佩服,(彈得好),化完妝周圍的藝妓都嫉妒我(美)
5、念白抑揚含頓挫,唱腔委婉透激昂。——《七律·贊京劇》
【釋義】在戲曲中停頓抑揚頓挫,唱腔委婉中又透露出堅定。
6、一官聊戲劇,三徑肯荒蕪。——宋 陳棣《挽江公三首》
【釋義】假如一個官開始聊起了戲曲,那麼在他管理的地區三徑之內肯定是荒蕪的。
7、人生等戲劇,袞袞徒區區。——宋 韓淲《白日偶無客青山長對門》
【釋義】這人生就像戲曲一樣,有起有伏,必定不是順暢的。
8、全民齊躍進,戲曲奮爭先。——現 老舍《《贈河北梆子劇院躍進劇團》
【釋義】全民一起加油,那麼戲曲就會有大進步。
9、宛丘先生長如丘,宛丘學舍小如舟。——宋 蘇軾《戲子由 》
【釋義】戲子的聲音有時候就像教書的先生拉的長長的,有時又像學舍一樣小小的。
10、風格只應天上有,歌聲豈合世間聞。——唐 李群玉《同鄭相並歌姬小飲戲贈》
【釋義】這樣的風格應該是在天上才有的,這種歌聲存在世間並不合理。
⑧ 唱京劇的帥哥真多,為什麼唱越劇的帥哥這么少
吳鳳花,加上唱腔太過尖厲,現在的小生又沒有在極高處迴旋的功力,但是。一家之言,大家分享我比較喜歡越劇的小生的說,先是扮起來就不如越劇的好看,所以,就表現不出年輕公子或溫和,那一份謙謙君子,所以現在的越劇小生比京劇好,溫潤如玉的模樣、或英氣的姿態、蕭雅,實在是讓人喜歡。
京劇的小生當然也不賴了、錢惠麗。
加上現在越劇有幾個很好的演員,尤其是越劇的女小生
⑨ 京劇中最經典好聽的唱段有哪些
(劇目)
(唱段名)
三家店-將身兒來至在大街口;
定軍山-這一封書信來得巧,在黃羅寶帳領將令;(此為兩段)
桑園會-秋胡打馬奔家鄉,站立在桑園把話答;(此為兩段)
珠簾寨-賢弟抬頭來觀瞧,老雖老孤的須發老(張建國唱),昔日有個三大賢(三個「嘩啦啦」,層層高起,很是好聽);
打嚴嵩-(麒派和馬派都不錯);
追韓信-我主爺起義在芒碭;
五家坡-蘇龍魏虎為媒證(流水對唱);
四郎探母-聽他言嚇得我渾身是汗(流水對唱);
梅龍鎮-月兒彎彎照天下(對唱);
淮河營-此時間不可鬧笑話(馬連良唱);
甘露寺-勸千歲殺字休出口(歷數「劉關張趙諸葛」的流水,有氣派);
斬黃袍-天作保來地作保;
秦瓊賣馬-站立店中用目灑;
空城計-我正在城樓觀山景(余言高馬楊奚關派均有此段);
穆桂英掛帥-猛聽得金鼓響畫角聲震;
鎖麟囊-耳聽得悲聲慘(此為「二六板」);
春閨夢-可憐負弩充前陣(此段唱詞極為優美,如詩如畫);
紅娘-叫張生隱藏在棋盤之下;
蘇三起解-蘇三離了洪桐縣(梅尚程荀張派都有,各有千秋);
牧虎關-高老爺來至在牧虎關;
斷密澗-李密聞一言無定準;
雙投唐-這時候孤才把這寬心放(鄧沐偉,關懷對唱,是凈角生角對唱經典)
打龍袍-一見皇兒跪埃塵;
四郎探母-一見嬌兒淚滿腮;
法門寺-劉公道在大街我珠淚雙拋。
以上只是一部分,希望以後君能體味到京劇的真諦。慢慢地品味吧。
⑩ 形容戲曲唱得好的話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難分。蘭花手,荷葉掌,握拳如鳳頭。
凈行要撐,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當中忙而不亂,慢而不斷。戲無情不動人,戲無理不服人,戲無絕不驚人。
台上一張口,便知有沒有。
演員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腔好唱,味兒難磨。唱戲不動情,看戲不同情。
站如亭亭玉樹,行如風送落葉。
神在兩眼,情在臉面。. 心跟神合,神跟貌合,貌跟形合。
見山如山在,看水如水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