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筆人物畫的皮膚顏色怎麼調
工具/原料:顏料(國畫顏料)、毛筆、調色板、宣紙。
1、首先,勾線,白描稿。
2、然後,用花青染出荷葉,要注意前後的關系:前面重些,後面淡些。用曙紅染衣袖,坎肩則用花青墨分染,白紗用赭墨。用淡淡的綠從荷花瓣的根部往上染,分出結構。頭發分染出結構。用赭石,曙紅,花青,藤黃搭配,分染出臉,手的大體結構,體積。
3、荷葉先用花青罩幾遍之後,調綠色罩,根據虛實反復去畫。畫夠之後用水清洗,然後再染。反復多遍,滿意之後,再用淡淡的石綠輕輕地提一提。荷葉殘破的地方,用胭脂墨去畫。坎肩用花青墨畫出底子,用淡墨畫方格,衣袖用大紅調白色淡淡地罩一兩遍,次數不宜太多。頭發用墨加染,留出高光。臉,手按結構逐漸深入。
4、主要幾塊顏色的關系,做適當的調整。頭發罩染,高光不宜過亮。
5、將荷葉完成,荷花用曙紅染尖部,然後用白粉染花瓣的結構,染夠之後用白粉罩一遍。臉,手顏色染夠,用白,朱瞟,三綠調成膚色罩染,顏色要稀,一遍不夠再罩。
6、畫五官用胭脂調赭石,染出五官的結構。眼睛周圍、耳垂及耳廓用胭脂多一些,鼻口周圍赭石多一些。結構不要卡得過死,要和周圍的皮膚有聯系。
7、這就完成了,看看整體效果。
② 工筆畫葡萄怎麼調色葡萄的具體步驟!
工筆畫葡萄的畫法如下:
1、勾線
重墨勾正葉,葡萄蒂(鐵線描)
中墨勾反葉、老藤桿(用筆要干)。
淡墨勾葡萄(游絲描)、勾新藤干、蟈蟈。
勾葉子的輪廓線時線條要靈動,隨著葉子外輪廓的起伏線條要有粗細的變化,輔葉脈用墨要比主葉脈稍淡一點,葉筋和輔葉脈的線條要逐漸變細。

5、整理
紫色的葡萄用淡曙紅在葡萄上點不規則的長點,用水筆染開。感覺葡萄上的霜被擦落掉了。
綠色的葡萄用翠綠(黃綠色)(藤黃(多一點)+酞青藍)顏色不能重,重了以後會破壞明暗關系。
淡褐色(朱磦+墨)從正葉的尖部提染,最亮的葉子提染的少一些。遠景的葉子提染時要加水,淡淡的提染。
葡萄上的露珠:干筆、淡墨,墨線不要濃。露珠不要太多。
露珠的投影:墨紅色染紫葡萄的露珠,先畫出露珠的投影。投影在暗部畫出墨綠色染綠葡萄的露珠,先畫出露珠的投影。
投影在暗部畫出露珠本身的明暗變化:小筆筆尖蘸墨紅或墨綠點在靠亮的部分,然後用水筆染開。
(白粉+少量的曙紅)調成很亮的粉色染紫葡萄的露珠,白粉點出每一個露珠的高光,高光是一條線。
③ 工筆牡丹花瓣黑紅的顏色如何調配怎麼染
1. 勾花的線條不要太粗,盡量做到流暢而婉轉自如。花瓣的外邊緣線要豐富多變,轉折線要圓滑流暢,花瓣中間的結構線要稍微勁挺一些才好。如圖所示

④ 工筆畫黃牡丹的顏色如何配
先用中峰細筆勾花瓣,用胭脂紅層層渲染,以淺紫色點花蕊,渲染花瓣。以紫羅蘭染葉,先用中白雲筆渲染,以淺紫色點花蕊,渲染花葉。主意花葉渲染時,要留水印。以淡酞青藍染花葉,用淡曙紅染花瓣,然後用白色層層渲染花緣,由外向里染。以藤黃色點花蕊,最後用淡湖藍罩染葉子。
畫工筆畫是感性的,不強調光線的,可以擺脫光線、環境等的束縛。一般強調的是物體的固有色。最後畫中國工筆畫主要是用毛筆,運用墨這種特殊的材料,宣紙,中國畫顏料和膠礬。

(4)工筆顏色搭配圖片擴展閱讀:
顏色色料混合一般應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色料互相混合。紅色即是可讓紅色波長透過,吸收綠色及其餘附近的顏色波長,令人感受到紅色。黃色,藍色也是同樣道理。
當黃,藍混合時,黃色顏料吸收短的波段,藍色顏料吸收長的波段,剩下中間綠色波段透過,令人們感受到綠色;同樣,紅,黃混合時剩下560nm以上較長的波段透過而成為橙色。紅,藍色混合一起,成為紫色。
⑤ 畫工筆畫中老樹干用什麼顏色
棕色為主,其他相近顏色為輔。

棕色(棕色也被稱為褐色、赭色等)。就寓意來說,在某些方面棕色差不多是與紫色相反的色彩。棕色常常被聯想到泥土、自然、簡朴。它給人可靠、有益健康和保守的感覺。反面來說,它也被認為有些不鮮明,但是可以通過使用較亮的色彩來彌補這種情況。
棕色與木材以及小范圍的石頭有非常親密的聯系。幾年前,有很多很多網站使用木質紋理做背景。這個趨勢貌似已經結束了,但是如果處理的好,「木質」網站還是很醒目的而且可以給人一種很棒的有紋理的感覺。當然,棕色會聯繫到舊的和經年的照片和材料,可以用來創造溫暖和懷舊的情愫。
棕色在設計中的用法棕色有很多種漸變和色調,它們中的很大一部分的名字來自於自然。淺棕色包括沙色、乳酪色和米色,中棕色包括巧克力色、可可色,深棕色包括咖啡色和紅褐色。
使用淺顏色和深褐色可以產生一個豐富的組合,而且如果你想一下秋天的顏色,你會想到大自然提供了棕色和紅色、橙色和黃色搭配的卓越展示——一個現成的實現暖色的色盤。
棕色搭配綠色是很有泥土氣息的,而棕色搭配薄荷綠會顯得很潮。黃色和橙色可以為暗褐色增亮而且看起來依然很「大自然」。如果你想要避免使用黑色,深褐色會是一個非常棒的替代。
⑥ 工筆畫中、玉蘭花(白色)怎麼調配的顏色都用了哪幾種顏料
工筆畫白玉蘭用到的顏色有:墨、藤黃、胭脂、花青、白色、三綠、赭石、鈦白、草綠。
繪畫調色方法:
一、用淡墨勾勒花瓣,略加重墨色勾花芽和苞葉,濃墨勾枝幹。
二、用黃赭色(藤黃加胭脂加淡墨)渲染背景底色,花頭部分用水筆吸開顏色;干後花頭用白色平塗二至三遍;用汁綠色(藤黃加花青加胭脂)平塗花芽,淡墨擦染枝幹。
三、用暗黃色(藤黃加淡墨)分染花頭層次;三綠分染花芽,赭石分染花苞;枝幹用淡墨渲染。

(6)工筆顏色搭配圖片擴展閱讀:
筆工筆畫多用中鋒勾勒細而勻的線條。一般選用狼毫類細而尖的筆。常用的筆有衣紋筆、葉筋筆、大紅毛、小紅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常用的染色筆有:大白雲、中白雲、小白雲和其他軟毫毛筆。純羊毫筆過於軟,一般不太好用,兼毫筆較好,因為它外層是羊毫,中間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彈性。
工筆畫經常需要塗底色,或做大面積的平塗和渲染,因此需備有各種寬度的羊毛板刷、排筆、聯筆。
⑦ 請問工筆畫的顏色怎麼調
米黃:土黃+白
乳白色:白色+橘黃
工筆畫其他調色方法:
草綠:約35%花青 65%藤黃調配而成,工筆畫最常用的色彩之一,一般葉子的最後罩色多用該顏色。
翠綠:約35%酞青藍 65%藤黃調配而成,工筆畫常用色之一,白色花頭的暗部,重彩葉子的表色甚至現代工筆的背景都可以用此色。
汁綠:約15%花青 80%藤黃 5%朱磦調配而成,工筆畫常用色之一,嫩葉、托葉、反葉底色、白色花頭暗部分染、白色鳥類暗部分染等。
青綠:約30%花青 60%藤黃 10%酞青藍調配而來,畫葉前可先以此色打底色。綠色花頭的最暗處也經常用到此色提染。遠景正中罩色。
墨綠:約30%花青 60%藤黃 10%墨調配而成,反葉的分染、仿古畫風的正中罩色、加入大量水以後也可以作為遠景葉子的表層色。
四綠:石綠的一種,用國畫色中的常用色三綠加入白粉即可得到四綠色,主要用來提染反葉亮面,一些淺綠花頭常用四綠 白粉做底色。
黃綠:約30%三綠 70%藤黃調配而成,非常嬌嫩的色彩。常用來作為小型白色花頭的分染色,新開的荷花蓮蓬也常用此色分染。
灰綠:約10%墨 90%三綠調配而來,一種色彩純度較低的綠色,可用來直接作為反葉底色,烘染背景時也常用此色。
朱紅:約65%曙紅 35%朱磦調配而成,正紅色、紅日、朱紅色花頭常用色。最好先平塗朱磦底色,然後用曙紅分染,最後罩一層薄曙紅。
墨紅:約15%墨 85%曙紅調配而成,用來作為暗紅花頭底色,粉紅花頭的最暗部提染,嫩葉尖部的提染,紫紅花頭的分染等。

(7)工筆顏色搭配圖片擴展閱讀
調色技巧
1、由於顏色常帶有各種不同的色頭,如果配正綠時,一般採用帶綠頭的黃與帶黃頭的藍;配紫紅時,應採用帶紅頭的藍與帶藍頭的紅;配橙色時,應採用帶黃頭的紅與帶紅頭的黃。
2、要注意在調配顏色過程中,還要添加的哪些輔助材料,如催干劑、固化劑、稀釋劑等的顏色,以免影響色澤。
3、在調配灰色、綠色等復色漆時,由於多種顏料的配製,顏料的密度、吸油量不同,很可能發生「浮色」「發花」等現象,這時可酌情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劑或流平劑、防浮色劑來解決。如常加入0.1%的硅油來防治,國外公司生產的各種表面活性劑,需分清用在何種溶劑體系,加入量一般在0.1%~1%。
⑧ 工筆畫怎麼上色 簡單的方法哦
1、工筆畫繪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水,將色彩拖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
2、在繪制工筆的過程中,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稱為統染。
3、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
4、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
5、在所描繪的物體周圍淡淡的渲染底色用來襯托或掩映物體。
6、用接近寫意的筆法,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此法。
7、將一塊色彩向四周染開。畫仕女臉頰的紅暈時即是採用此法,工筆牡丹的繪制中也會用到。
8、在罩色過後色彩略顯發悶的畫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畫面醒目。
9、分碟調出二至三種圖案色,各色厚薄相同,多為同類色或類似色,分幾枝筆將各色鋪於紙上,迅速以偏乾的清水筆將各色接起刷勻。
10、在宣紙或絹的反面上色,經過反面上色,使其正面色彩更為厚重,均勻,造成豐富的層次感。

(8)工筆顏色搭配圖片擴展閱讀:
工筆畫平塗法上色時應注意的事項:
1、筆上含水、含色要適度,含水、含色少則易燥,容易出現飛白或「睜眼」現象,含水、含色多則干後容易出現淤積的水漬花斑。
2、要處理好下一筆與上一筆顏色的接茬處,不要出現明顯的接痕與筆觸。可以利用線描將大面積色,化整為零。將色塊的銜接處在有線描處,即是每蘸一筆顏色,先沿一條線塗起,到鄰近的一條線結束。
3、再蘸取顏色從上一筆顏色結束的那一條線接染,再到下一條線處結束,這樣,便會看不出接茬。如果實在沒有線條可利用,或兩條線之間面積太大,則要注意虛起虛收,防止接色處顏色堆積過厚。
4、塗色可採用走十字法,即將顏色先橫排一遍,干後再豎排一遍,每一遍顏色都相對薄些;亦可用較飽和的顏色橫排一遍,趁濕再用不蘸取顏色的干凈筆豎排一遍,也會勻凈。前一種適用於塗大面積色,後一種走十字法適用於塗小面積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