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說女子不如男美媒評最熱門、最美的女賽車手,一個比一個驚艷
賽車一直是男性主導的運動,而且不會很快改變。但早在1901年,卡米爾·杜加斯特和海倫·范·祖伊倫就參加了賽車比賽,如今已有數百名女子參加了各個系列的比賽。最近,美國汽車媒體《TopSpeed》評出了十大最熱門、最有才華的女賽車手,讓我們一睹為快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中國最早的女賽車手是誰
譚穎
姓名:譚穎
血型:A型
星座:射手座
身高:165cm
獎項:第一次賽車,1999年金方向盤全國短道拉力賽,進入16強,獲得巾幗杯;1999年11月,珠海FIA- GT三菱藍瑟挑戰杯總成績第九名,獲得最佳女車手獎;第一次參加大型比賽,2002年全國拉力錦標賽,北京站1.6升組第十名,S3組第四名,獲得巾幗杯。
☆車檔案
品牌:富康
購車時間:1997年12月
購車費用:12萬~13萬元
行駛里程:14萬公里
購車理由:當時就捷達和富康可供選擇,不喜歡捷達太硬朗的線條,於是選擇了富康
換車目標:高爾夫GTI,操控性非常好,可惜太貴了
☆車星故事
見到譚穎時,她的身份是大眾駕控之旅的教練。一身利落的黑色教練服,手拿通信器,指揮著車主們在各種極限狀態下體驗車的優秀性能,這個時候的她從容、冷靜而又自信。
利用一個小時的午休時間,我們終於能與譚穎近距離接觸。拍攝還沒開始,就看譚穎已經拿出了五六條裙子,一邊翻檢著裙裝一邊說,「我最喜歡買裙子了,一看到漂亮的裙子就忍不住想買」。看著一邊選擇配飾、准備補妝的譚穎,那些一長串的賽車獲獎名單似乎離她很遠,眼前的譚穎還原成愛美、喜歡笑的普通女孩,這才是生活中的她最真實的一面。
譚穎最後選擇了珍珠色的禮服裙。站在喜歡的黑色大眾輝騰前,譚穎有些羞澀地自稱沒有當車模的經驗,但很快她就找到了鏡頭感,在鏡頭前自然起來。「比起越野車,我更喜歡轎車。」出乎意料似乎又在意料之中的回答。譚穎解釋,越野車主要講究的是越野性和路面的通過性,但轎車更注重車身的性能調校和自身機械性能的發揮,因此她更喜歡轎車。
意外的是經常在賽場上馳騁的她,實際生活中開車非常謹慎,幾乎很少吃罰單。「平時開車我都會控制在規定時速內,要開快車還是到賽車場上」。譚穎坦言,自己從不贊成改裝私家車,更不提倡在公路上飆車。
開車這么多車,譚穎最喜歡的還是法拉利,「可是太貴根本負擔不起,現在還要做很多賽車外的工作來掙錢參賽,這都是為了生活。」譚穎非常認真地說。
賽場上冷酷自信,生活中樂觀開朗,這樣的雙面女賽車手譚穎才最真實,也更動人。
『叄』 F1第一位女賽車手的詳細資料
樓主好。
到目前為止,F1的歷史上共出現過五位女車手參加過正式比賽,3個義大利人、一個英國人以及一個南非人。
第一位女車手:瑪麗亞—特里薩—德—菲利皮斯(Maria Teresa de Filippis ):義大利人,1958年,瑪麗亞代表馬莎拉蒂車隊(Maserati)參加了4個分站的比賽,1959年代表保時捷車隊參加了1個分站的比賽。5次比賽中,她兩次沒有完成資格賽,3次正賽中只完成了1次比賽。最好成績是在1958年的比利時大獎賽上,她獲得了該站比賽的第10名。
希望能幫到您。
『肆』 為什麼開跑車的一些都是年輕的女司機
我一個前同事開的就是豪車,起初剛來單位的時候,還是實習生,就開了30多萬的寶馬,經常出去辦理業務,得知她還是實習生時,都在問,你們單位都那麼有錢嗎?實習生(大學畢業)都是開寶馬,厲害,最後了解得知,她父親就是本地一個大企業老闆,家境好,所以,開豪車太正常,如今,開了七八十萬車,算是比較低調的了。

另外一類開豪車的女孩,是借朋友的車,如同性富二代朋友同性的,也有異性朋友的,只是開出來玩耍下,並不是她本人的車。
最後總結:年輕美女開豪車,不是有個當老闆的老爹,就是有一個乾爹和乾弟,不是父母給買的,就是用身體換來的,總結完畢。
『伍』 王冰冰曬開賽車照分享假日生活,為何她的關注度這么高
王冰冰曬開賽車照分享假日生活,她的關注度一直都是非常高的,這和她的顏值有很大的關系。王冰冰的長相非常的甜美,相信在看到她笑的時候很多人就會感覺春心盪漾。她的長相並沒有太強調攻擊性,像一個鄰家妹妹一樣,同時王冰冰也非常開心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王冰冰的臉非常圓,同時比較喜歡笑。一旦笑起來之後,就會感覺更加的可愛。王冰冰第一眼看起來就給人一種非常討喜的感覺,王冰冰的脾氣一直都是比較好的,看起來非常的大氣。同時她的工作能力也很突出,再加上央視也比較喜歡王冰冰,也抓住這一個流量密碼,所以她出演的節目就越來越多。也相信她的熱度會繼續維持下去。
『陸』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關於飆車的! 我曾經無意中看到過那部電影結尾:一位長發美女開車技術特別好,之前她
《狂野時速》
是2007年上映的美國動作電影,由鄭繼宗執導,安古斯·麥克菲登、艾迪·格里芬主演。
該片講述了一個汽車迷無意中捲入一些無聊的億萬富翁組織的非法街頭賽車的故事。
你說的美女是女主角::娜迪亞·比約兒林。
『柒』 為什麼有的女人開車特別快
在現實生活中,“女司機”這個詞是一個褒義詞,用來指駕駛技術不高的女駕駛員。而“女司機”也是人人避而遠之的對象。女司機由於開車技術不好,心理不夠沉穩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極容易因操作不當而引起事故。所以女司機開車一般都非常的慢。因為開車慢,也經常被人說“一看前面這輛車就是女司機”。但是當女司機開車特別快那麼就有以下幾點原因了:
很多的女司機在自己不開心或者有情緒的時候,也會將車開的很快來發泄心中的不滿和情緒。這也是我們常見的開車情緒化的行為,是應該受到譴責和批判的行為,不僅是對自己生命安全的不負責,也是對別人生命健康的不負責。一旦出現事故就會追悔莫及。也提醒我們不理智的時候不要開車。
女人開車速度很快一般是很不正常的行為,你覺得呢?
『捌』 第一位F1女賽車手的詳細資料
丹尼卡帕特里克不是F1車手,她只是IndyCar的車手,在IndyCar女車手很多像Sara·Fisher、mike no都是。
只是帕特里克獲得過幾次分站冠軍而已,
丹尼卡
出生日期:1982年3月25日
身高:1.6米
體重:45.3公斤
目標:成為一位出色的賽車手,在主流公開賽中奪取冠軍
最喜愛的跑車:法拉利360
座右銘:命運由我創
2005年,北美職業車壇最紅的人是誰?美國人會告訴你,是丹尼卡·帕特里克。2007年,再問一下對方程式情有獨鍾的歐洲人,關於北美賽車他們知道些什麼?除了蒙托亞(前F1車手,後轉投北美賽場),大多數人還能叫得出的名字也是丹尼卡·帕特里克。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因為這個帕特里克是個女子,還是個很漂亮的女子。整個2005年賽季,北美的印地賽場颳起了一股「丹尼卡風」,帕特里克的參賽促使賽車觀眾人數大幅度增加,電視收視率猛增,賽車品牌商品增多。直到現在,瘋狂的美國賭徒們還是最喜歡在帕特里克身上打賭。
在堪薩斯城的比賽中,大批攝影記者包圍了帕特里克。在「派可峰」國際車賽上,更多的記者將帕特里克包圍得水泄不通。賽場上,攝影記者們不停頓地對著帕特里克按動快門,她的每一個動作都被他們記錄下來。
帕特里克喜歡這種由她來控制局面的感覺,這個女子要的不僅僅是在賽道上風馳電掣的追逐感覺,她還很懂得利用女性在車壇的特殊影響力。帕特里克曾為一家男性雜志拍攝過泳裝照片,照片一經刊發,雜志的銷路就變得非常好。帕特里克願意在賽道上向看台上的男人們展示她的身材和美貌。這一行為一度引起了爭議,不少看台上的女觀眾認為,帕特里克的做法會只會使女性在這個原本就由男性掌控的賽車世界裡失去尊嚴,讓她們成為有名無實的花瓶。「帕特里克正在利用她的女性魅力爭取異性觀眾,但如果她想在賽車事業上取得成功,首先她就必須保持車速,而且盡快穿上衣服。」美國的賽車評論家這樣寫道。
但帕特里克對這種評論絲毫不以為然,她堅持,新世紀的女車手是不願意充當賽車場上的「媽媽選手」的。她直言不諱地表示,她就是要利用人類的本能,充分獲得男性車迷的擁護。她說:「現在的男性車迷對於女車手,特別是有些姿色的女車手參加比賽興趣甚濃,我想任何人也不會傻到不充分利用這種情況。」
正是帕特里克的加盟在2005年使得美國的賽車比賽一度占據了歐洲報紙上賽車報道版面的相當一部分內容,因為有了女性車手,北美印地車賽的電視收視率增加了38%、現場觀眾增加了10%、觀看車賽網站的網民點擊率上升了75%。
USF1車隊的目標是在2010年加入F1大家庭中。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該車隊正竭力邀請美國著名印第賽車女車手丹妮卡·帕特里克加盟,如果雙方最終達成協議,那麼她將成為自1992年義大利女車手阿瑪蒂之後第6位F1女車手。全球賽車迷也將在時隔18年後,再次欣賞到女性F1車手的風采。
媒體猜測 車隊邀請只為拉贊助
USF1將於2月24日正式宣布成立,預計至少僱用100名員工,車隊一年的預算在6400萬美元左右,車手人選將來自美國,其目標包括26歲的美女車手丹妮卡。USF1車隊主管安德森告訴媒體:「丹妮卡很出色,她極有可能成為我們的車手。不過,我還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我們會為她提供測試,她一定會熱衷於F1。」
對於USF1向丹妮卡發出邀請的真正原因,媒體也有種種猜測。有人就認為,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機的情況下,贊助商一個個囊中羞澀,招攬一位美女車手無疑是吸引贊助的一劑良方。而USF1車隊主管安德森也直言不諱地說:「她在美國的人氣銳不可擋,多次登上雜志封面,又拍性感寫真照。她的自信是美國運動精神的完美體現。」外界認為,丹妮卡45公斤的體重也成為其進入F1的有利條件,眾所周知,F1賽車加裝了KERS裝置後,對車手又多了一項苗條的要求。不過,丹妮卡目前對此事還是持比較淡然的態度,「我想任何時候當你與F1聯系在一起的時候,這都是一種榮幸。」
天賦驚人 曾奪得印第賽車冠軍
說起丹妮卡,在美國她可謂是家喻戶曉的車手。2005年在印第500車賽排位賽中,丹妮卡獲得第4名,成為這項賽事有史以來贏得最佳排位的女車手,此後丹妮卡的名氣一路上揚,並在2008年4月成為印第賽車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冠軍。在搜索巨擘谷歌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搜索風雲榜中,丹妮卡位列第3。在《福布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運動員名單中,她是唯一的女運動員。
丹妮卡有著讓許多男性都無法企及的賽車天賦,19歲時便在豐田大西洋賽事中奪得季軍。平日里,丹妮卡並不喜歡以最高速度行駛在公路上,但總是習慣「比別人快一點」。如果有人開到60碼,她可能會開到62碼;如果有人開到80碼,那麼她一定會選擇82碼。「我想自己的血液中一定存在某種基因,天性如此,總是想要超越。」從2005到2007年,她已經在邁凱輪和本田等多家F1車隊擔任過試車手。與前F1總冠軍維倫紐夫相似,丹妮卡也是踏著從卡丁車、印第500,直到F1的道路。在USF1車隊向她伸出橄欖枝後,一個女性版本的維倫紐夫神話就要即將誕生。
(為什麼女賽車手,是因為一場F1下來要失去很多的水分,而且在過彎時離心力是很大的,這些對於女性是很大的挑戰.為了安全,所以F1總沒有女性車手.而且,女性對於方向的感應能力和反應敏捷度總是比男人弱一點,如果女性開F1可能會因為來不及反應而出車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