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繪畫知識-色彩認識
繪畫知識-色彩認識
美術洞鉛,指占據一定平面或空間、具有可視形象以供欣賞的藝術。也叫造型藝術、視覺藝術。按照目的可亮旁分為兩大類,即純美術和工藝美術兩類。“美術”這一名詞始見於歐洲17世紀,也有人認為正式出現於18世紀中葉。近代日本以漢字意譯,五四運動前後傳入中國,開始普遍應用。理念:讓藝術融入生活,融入思維,融入靈魂,活在當下。
現在進行美術培訓的人越來越多,進行美術培訓的人更是多之又多,在進行美術培訓時,必須要弄明白美術的色彩知識,這是美術的靈魂。思維繪畫為您提供了下列知識點:
1、三原色:紅、黃、藍;三間色:橙、綠、紫。
2、色彩的'三要素:純度、明度、色相,也叫基本屬性。
3、色彩的冷暖傾向稱為:色性;色彩的冷暖是指人通過視覺對色彩的感受,這種感受是人們長期經驗中聯想的結果。
4、三種暖色:紅、橙、黃;三種冷色:藍、綠、紫。
5、純色也就是相對單純的顏色不加調配的顏色如:紅黃藍
6、灰色:經過多次調配的色,將多種純色混雜在一起會調出灰色,灰色也是多種顏色相互調納鍵好配而產生的復色越是對比強烈的色相互調配越容易調出灰色。黑和白沒有春、灰差別,沒有色彩相貌差別的中性色彩,任何純色加白加黑兜會變灰。
7、冷色和暖色:在色相環上桔黃視為最暖的色,叫暖的基色 ,與之相對的藍色稱為冷色也較冷的基色,靠近冷色的部分稱為冷色區,靠近暖色的部分為暖色區,而且,從極色開始向左右呈逐漸弱甚至向相反的方向發展,用紅黃橙為主的畫面為暖色畫,用藍綠紫為主的畫面為冷色畫 。
冷色:沉靜、清爽、深遠、向後退。
暖色:熱烈、溫暖、醒目、向前進
;❷ 美術色彩知識有哪些
色彩是繪畫的形式因素,是藝術表現的語言之一,且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怎樣去認識和掌握色彩,怎樣使色彩在繪畫中發揮更好的作用,這就需要在色彩寫生中,訓練直觀的視覺能力和表現能力。同時,還要懂得色彩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色彩的使用方法和規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兩者才能相得益彰。
一色彩的性質
人們生活在色彩世界之中,所見到的任何景物,都具有自身不同的色彩。色彩通過人們的感官,對人的心理和生理產生作用。在美學領域,色彩已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1.色彩是什麼
色彩是否是物體固有的一種特質?如人們認識概念中的紅花、綠葉、青山、藍天、綠樹等。17世紀,英國物理學家牛頓通過科學實驗,揭開了色彩來源於光的奧秘,確立了光是色彩之母的理論。他的實驗方法是:在一暗室中,讓太陽光束進入室內,透過三棱鏡,分解出一條按紅、橙、黃、綠、青、藍、紫循序排列的彩色光帶,好似雨後彩虹。這在光學上稱為光的色散,這就是我們現在含卜所知道的太陽光譜(彩圖5)。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於光的波長不同,因此通過三棱鏡後,便產生不同程度的光的折射,一種光波就產生一種顏色。在沒有光照的夜晚,各種色彩現象就隨之消失,只有光的來臨,萬物才重現色彩。所以顏色是光賜予的,是光的一種特徵,是眼睛看得見的各種不同波長的光。
2.形成物談老穗體色彩的原因
不同的物體,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顏色?我們知道顏色是光的一種特徵的原理以後,這問題就比較容易得到解答。發光體發出的光,是直接或通過物體的反射後間接進入人們視覺感官的,光的波長有長有短。紅色類的光波長,藍、紫色類的光波短。各種物體對不同波長的光的反應是有選擇的,同時具有吸收和反射的功能。有的物體受光後,會將不同波長的光全部反射出來,這個物體在視覺上呈現為白色,相反就成黑色;有的物體如只反射紅色波長的光,而吸收了其他波長的光,那這物體就是紅色的。依此類推,各種物體的色彩現象就是這樣顯現出來的。由此可見,物體本身並不具有色彩,而是光投射到物體後,通過吸收和反射才產生色彩的。
3.色光混合與顏料混合
色光混合與顏料混合,產生的色相是不同的。白色光是有色光的混合,色光混合得愈多,愈顯得明亮,也愈近於白光。光譜上的紅和藍綠、紫和黃綠、藍和黃等對比色光混合,都合成一種色光的色相。而顏料的對比色混合則成為灰黑色。顏料混合多,純度越差,色相傾向越灰黑。在繪畫調色中,如果能掌握色混合的規律,准確調配出各種不同純度的色相,是掌握色彩變化規律的一個重要的基本功。
4.原色、間色與復色
原色:根據太陽光譜繪成的顏料色環,其中紅、黃、藍稱為三原色。原色是指這一顏料中的色彩,已不能再進行分解。也可以說,紅、黃、藍這三個基本色,不可能用其他顏色調配出來。三原色是色彩中最純正、鮮明、強烈的基本色,但三原色可以調配出其他各種色相的色彩。
間色:由兩個原色相混合的色彩稱為間色,即紅調黃得橙、黃調青得綠、紅調青得紫。由此,可產生紅、橙、黃、綠、青、紫六色色環。如將六種色與相鄰色相再調合,就可以再得六個間色,即紅橙、黃橙、黃綠、青綠含困、青紫、紅紫。這樣可繪製成12色色環(彩圖6)。
復色:如果將兩個間色(橙與綠或綠與紫,紫與橙相混合)或一個原色和相對應的間色(如紅與綠、黃與紫、青與橙)混合都可得復色。由此可見,復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為色純度較低的含灰色彩。
5.補色
在色環中,一個原色與相對應的間色(如紅與綠、黃與紫、藍與橙)互稱為補色。補色對比,是最強烈鮮明的對比。在對色彩觀察與感受中,補色對比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每一個顏色都有其相應的補色。如一座白色房屋,夕陽光線投射在受光面,白牆呈明亮的紅橙色。未受夕陽光輝照射的背光面的白牆,與受光面的色彩聯系起來觀察時,必會產生與紅橙色的補色因素——青綠色,但這紅橙與青綠補色的色彩明度、純度,都不會是色環中所顯示的色相,而是根據具體環境中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的。再舉一個例子,如果寫生一個紅色背景中穿灰色衣服的人像,在觀察色彩關系時,人像的膚色與紅色背景在對比中,必產生偏綠的補色成分,灰色的衣服也同樣會顯示出灰中帶綠的色調。實際上這是生理視覺形成的錯覺,這錯覺主要顯示出色彩對比中的補色關系。由此可見,同一物體在不同的環境色彩對比下,所顯示出來的色彩並不會是相同的。在觀察和表現繪畫色彩時,利用這種視覺中產生的補色關系,去加強色彩對比和增強美感,是很普遍使用的有效方法。
6.光源色、固有色、環境色、條件色
光源,即發光體,是物體顏色的來源。發光體與產生色彩現象的關系十分密切。太陽是主要的發光體,陽光是具有各種波長的光,可稱為標准光。所有物體,在陽光的投射下,反映出來的色彩比較全面而純正,即色彩概念上的固有色。日光燈的光,是偏藍青色的冷調光,紅固有色的物體在日光燈光下,色彩是不鮮明的。普通家用電燈的光是偏黃的,投射在物體上,會罩上一層暖色調。其他如磷光偏綠。各色霓虹燈光,只有單一的某種波長的光,基本上不能顯示出物體在正常陽光下的色彩因素。同一物體在紅霓虹燈光下,就只能呈現紅色,在綠霓虹燈光下,就只呈現綠色。
光源色,可以或多或少地改變物體的固有色,它對諧調色彩關系和形成色彩調子,是一個重要因素。在色彩訓練中,能認識並表現出光源色的色彩特點,也是色彩學習的要求之一。
環境色,是指某個物體在不同環境里,其固有色會受環境色彩的影響而產生變化,即環境的色彩反射到物體上,及物體色彩與環境色彩對比中,產生的色彩變化。因此,一個色彩單純的物體,在具有條件的環境里,可以使單純的物體,產生復雜的色彩變化,這變化的色彩稱為環境色。一般繪畫色彩,都著重研究環境色的色彩規律與色彩效果;裝飾繪畫,則是研究固有色的色彩規律的。
綜上所述可知,人們生活環境和大自然的色彩現象,是由光源色、固有色、環境色所綜合而成的。由於日光在晴、陰、雨、雪不同的氣候和早、中、晚不同時間的情況下,光源色也會產生變化。另外,光的強弱,光的投射角度和物體質地的不同等等條件的差別,物體的色彩也會產生復雜變化,這產生變化的色彩也稱「條件色」。繪畫寫生中的色彩觀察,是直接依據條件的變化規律來表現色彩的。
7.色調
色調即色彩的調子,也就是色彩在繪畫總體組合中的一種色彩傾向性。色調是一種獨特的色彩美感形式。它對於表現繪畫主題思想、情調意境,具有無法替代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形成色調的自然因素有地理環境、氣候、季節、時間和光線等,這些因素可以產生千變萬化的色調變化。不同的地理環境如西北黃土高原,具有蒼茫、粗獷、純朴的色調特徵;江南的青山綠水、蒼翠的林木、桑田、民居的片片白牆,形成了秀麗、雅緻的色調特點;東北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的壯闊、深沉,又別有一番色彩情調。色彩總是與地理環境緊密聯系而顯出魅力的。季節的變遷,如春的嫩綠、夏的濃蔭、秋的金黃、冬的灰褐,顯示出各個季節冷暖色調特徵。氣候的變化如晴天陽光燦爛的暖色調,陰天沉暗的冷灰色調,雨天朦朧迷茫的藍灰色調,雪天素雅肅穆的銀白色調(彩圖7、8、9是同一寫生環境,在晴、雨、陰不同的氣候條件下產生的不同色調)。另外,不同的光線(如日光、月光、燈光),不同時間(如早晨、中午、傍晚)的景色,都會有色調的變化。以上所舉例子,說明某一色調的形成,實際上是綜合了多種因素的結果。要認清這復雜的色調現象,全在於畫家對色彩的觀察力與感受力。
色調的類別很多,從色相分:有紅色調、黃色調、綠色調、紫色調等;從色彩明度分,可以有明色調、暗色調、中間色調;從色彩的冷暖分有暖色調、冷色調、中性色調;從色彩的純度分,可以有鮮艷的強色調和含灰的弱色調等。以上各種色調又有溫和的和對比強烈的區分。繪畫中藝術形態的色調是自然形態的色彩調子經過畫家的感受,根據表現繪畫主題的需要提煉、加工而成的,它比自然形態的色調更集中、更強烈,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美感。
必須說明,從繪畫的實踐與發展中,可以發現不是所有的繪畫,都具有色調這一概念的。凡是色彩並不作為重要藝術表現手段的繪畫,是不太講究色調的,例如相對西方的油畫而言,在東方的某些傳統繪畫中可以得到說明。因此,色調這一概念與理論基本上是屬於西洋繪畫范疇的。
二色彩的要素
每個色彩,都具有形成色彩個性特徵的某些要素。如何巧妙地在調色板上調配出豐富復雜的色彩,達到色彩表現的預期效果,這需要畫家對色彩的各種要素有所了解和研究。
色彩的要素,有色彩的本身所具有的和使用時所形成的兩個方面。大約可以歸納為三類:
光感要素——色相、明度、純度。任何一個未經調合的,或在調色板上經過混合調配的復色,都必具備這幾個要素。
形象要素——指色彩面積的大小和形狀、在畫面上的位置和色彩表面的肌理等。這是畫家在繪畫創作中,根據表現主題的要求和形式美法則而創造的藝術形態因素。
心理要素——色彩冷暖、進退、輕重、脹縮、厚薄、動靜等。這是色彩的個性,對人的心理影響而產生的一種感覺。
現分別略述於下:
1.色相
指色彩的相貌或色彩的名稱。如紅、橙、黃、綠、青、藍、紫等等,每個名稱代表具體的色相。在顏料中,每一類紅色,如大紅、深紅、朱紅、玫瑰紅、土紅、曙紅、桔紅等,是紅色類不同的色相。它們之間存在著色相近似與差別的關系。顏料經過復雜調合後,產生非常豐富的含灰復色。這些復色,比較難於全部定出它們確切的色相名稱。
2.明度
每個沒有調配或經過調配的色彩,都具有自己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明度。色彩中,明度最強的是白色,最弱的是黑色。黑白兩色稱絕色,又稱無彩色。任何顏色中如調入白色,必會提高混合色的明度,調入越多越明亮。調入黑色則情況相反。為提高或減弱某個色彩的明度,一般並不單純使用白與黑兩色;而是根據色彩的純度、冷暖等要求,用調入其他較明亮的色來提高明度,調入較暗的其他色來減弱明度。舉一簡單的例子:如紅色,要轉化為比紅色深而偏紫含灰的色彩,就得調入藍青一類比紅色深的顏料,調入黑色雖然可以使色彩變暗,但並不能出現偏紫的色相,因為黑白色是無彩色。
3.純度
純度是說明色質的名稱,也稱飽和度或彩度、鮮度。色彩的純度強弱,是指色相感覺明確或含糊、鮮艷或混濁的程度。高純度色相加白或黑,可以提高或減弱其明度,但都會降低它們的純度。如加人中性灰色,也會降低色相純度。在繪畫中,大都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色相的顏料調合的復色。根據色環的色綵排列,相鄰色相混合,純度基本不變(如紅黃相混合所得的橙色)。對比色相混合,最易降低純度,以至成為灰暗色彩。色彩的純度變化,可以產生豐富的強弱不同的色相,而且使色彩產生韻味與美感。
4.冷暖
冷暖即色性。這是心理因素對色彩產生的感覺。人們見到暖色(如紅、橙、黃等)一類色彩,會聯繫到陽光、火光、鮮血等景物,產生熱烈、歡樂、溫暖、開朗、活躍、恐怖等感情反應。見到冷色(如藍、青等)一類顏色,會使人聯想到海洋、月亮、冰雪、青山、綠水、藍天等景物,產生寧靜、清涼、深遠,悲哀等感情反應。在生活中,我國喜慶活動多用暖色調裝飾,以顯示熱烈歡快的氣氛。酷夏避暑,冷飲場所中的環境多用冷色調裝飾,使進入這環境的人們心理上產生涼爽的感覺。冷暖是溫度給人的感覺,怎麼會與視覺領域的色彩感覺相聯系?其實,色彩通過人的視覺感官,進而產生心理反應,這種反應顯示出色彩的感染力。日本色彩學家大智浩,曾通過實驗來證實這一色彩效應:將兩個車間的環境顏色,一個塗冷調的青灰色,另一個塗暖調的紅橙色。在客觀上,兩個場地的溫度是相同的,但車間中的工人主觀感受上的溫度有很大差異。在青灰色車間工作的人,在華氏59度時仍感到冷,但在紅橙色車間工作的人,在華氏52度時還不感到冷。由於車間環境色彩的差異,工人們感受的溫度竟有7度之差,其原因是冷暖不同色調的色彩環境刺激人的感官,產生了降低血液循環或加快血液循環的生理現象。十字路口的紅綠燈信號,紅燈使人產生警覺,綠燈使人產生安全的心理,也說明不同色彩在人們心中具有不同反應。衛生間熱水龍頭塗紅色標記,冷水龍頭塗藍色標記,則直接引發人們對冷熱的聯想心理。冷暖色特性在心理上的反映,還可以用如下一些概念來表示。
冷色——陰影、透明、冷靜、鎮靜、稀薄、流動、遠、輕、濕、退、縮小……
暖色——陽光、不透明、熱烈、刺激、濃厚、固定、近、重、干、進、擴大……
冷暖色彩在心理上產生的種種相對的反應,說明具有復雜的表現力,但這種表現力並不是孤立的、絕對的,是需要與繪畫中的情節、形象等構圖中的種種其他因素相聯系、相結合而產生的。
5.面積、形狀與位置
當顏色進入畫幅以後,色彩的面積大小、形狀與位置,應是形成畫面結構與表達主題思想和感情的一個重要因素。它對於畫面的均衡穩定、對比諧調、色調位置交錯,產生色彩呼應的節奏韻律感都起著重要作用。在繪畫中,對色彩的大小、形狀、位置來表現三度空間,雖不像運用色彩平面構成的裝飾繪畫那樣明顯可辨,而以上原理是共同一致的。
6.肌理
肌理是指客觀物象的材料性質及其表層物質組合。我們所見到的各種自然色彩,是從各種不同肌理的物象光輻射而來的。由此,在感知色彩的同時,也就感覺到該物體材料的性質與表層特徵。
油畫使用的厚色層筆觸,水彩稀薄透出紙面紋理,水粉色層的勻潤,色粉筆畫表面的不平滑有顆粒感……這些不同的肌理,都是通過色彩感覺的差別而被視覺分辨出來的,色彩依附在肌理之中,沒有肌理的色彩是不存在的。
肌理對色彩的影響:物體表層肌理不太光滑且較平潤的,色彩就較穩定統一,固有色也明顯。如果肌理是表面粗糙不平有高低起伏,或表面非常光滑,反映出來的色彩富有變化,有閃動感。同一顏色,塗在不同肌理表面,它們的色彩純度與明度就會有區別。如觀察比較同一色彩的光滑的紙、布、呢絨、綢緞,由於肌理不同,給人的色彩感覺也不會相同。紙和綢緞表面肌理光滑,受周圍物體色彩的影響明顯,色彩的明度、純度及冷暖變化較大。因為綢緞有閃光感。表面比較粗糙的呢絨,固有色明顯,色彩統一單純,明度比布要暗。
現代繪畫與裝飾,十分重視肌理與色彩的綜合藝術效果。肌理的藝術手段與審美價值,是現代美術探討與研究的一個新課題。
對比與調和也稱變化與統一,這是繪畫中獲得美的色彩效果的一條重要原則。如果畫面色彩對比雜亂,失去調和統一的關系,在視覺上會產生失去穩定的不安定感,使人煩躁不悅;相反,缺乏對比因素的調和,也會使人覺得單調乏味,不能發揮色彩的感染力。對比與調和,是色彩運用中非常普遍而重要的原則。要掌握對比與調和的色彩規律,首先應了解對比與調和的概念和含義、對比或調和的表現方式和規律。
1.對比
對比意味著色彩的差別,差別越大,對比越強,相反就越弱。所以在色彩關繫上,有強對比與弱對比的區分。如紅與綠、藍與橙、黃與紫三組補色,是最強的對比色。在他們之中,逐步調入等量的白色,那就會在提高它們明度的同時,減弱其純度,成為帶粉的紅綠、黃紫、橙藍,形成弱對比。如加入等量的黑色,也就會減弱其明度和純度,形成弱對比。在對比中,減弱一個色的純度或明度,使它失去原來色相的個性,兩色對比程度會減弱,以至趨於調和狀態。色彩的對比因素,主要有下述幾個方面。
色相對比——從色環中的各色之間,可以有相鄰色、類似色、中差色、對比色、互補色等多種關系。在色環中180。角的兩個色為互補色,是對比最強的色彩(色環中大於120。角的兩色都屬對比色)。色環中成90。角的兩色為中差色對比(如紅與黃、紅與藍、橙與黃綠等)。色彩中還有類似色(如深紅、大紅、玫瑰紅等)和相鄰色(如紅與紅橙、紅與紅紫、黃與黃綠等)。它們包含的類似色素占優勢,色相、色性、明度十分近似,對比因素不明顯,有微弱的區別,屬調和的色彩關系。如相鄰色的兩色之間類同的色素逐漸減少,就會形成強弱不同的對比(如紅與黃綠、紅與青、黃與綠等)。類似色對比要比相鄰色強些,它們在色環中約在600角左右。顏料中的紅色類、黃色類、藍青色類稱同類色。
色彩對比的強弱程度與對比的性質,可以改變單調平淡的色彩效果。互補色對比,色彩效果鮮明、強烈,在視覺上的知覺度也最強,具有吸引力(彩圖10)。我國的民間年畫、建築彩畫,都採用這類對比方法取得醒目、強烈的裝飾藝術效果。在19世紀後期印象主義畫家中,塞尚的畫常用藍綠與紅赭色形成對比,與躍動的筆觸相配合形成畫面的旋律感,表達了他的激情。高更的鮮明輝煌的感人色彩,是由高純度的紅、橙黃與藍綠等對比色關系而獲得的,加上粗獷的筆法和線的運用,使作品具有東方風味的裝飾美特點。20世紀以馬蒂斯為代表的野獸派繪畫,運用多組單純的高純度對比色交錯、並列、對照、呼應、均衡等方法,結合奔放的筆觸和線條,產生非常強烈的刺激性的藝術效果。他們為竭力顯示色彩的魅力和裝飾性效果,摒棄了對於形體的三度空間表現,甚至提出色彩是繪畫的基礎的觀點。這在色彩畫技巧與風格的發展中,開辟了以強對比色作為主要藝術語言,來顯示其藝術個性與風格的新領域。由此可見,每個畫家對於所採用的色彩對比與諧調的不同手法,是表現其藝術個性的重要方面。
明度對比——即色彩的深淺對比,色彩的深淺關系就是素描關系。我們從顏料管中,擠出來的每一種顏色,都已具有自己的明度。顏色與顏色之間有明度的差別,如從深到淺來排列,可以得到以下的循序:黑、藍、青紫、墨綠、黑棕、翠綠、深紅、大紅、赭、草綠、鈷藍、朱、桔黃、土黃、中黃、檸檬黃、白。如果每個顏料調入黑或白,就會產生同一色性質的明度差別;如調入比這一顏色深或淺的其他色,就會產生不同色個性的明度差別。由此可見,色彩的明度對比,包含著相當豐富復雜的因素。辨別單色明度和明度對比比較容易,如果要正確辨別包含色彩純度、冷暖等因素的明度對比,則並不容易。如看十字路口的紅綠燈,紅綠色相易辨,但紅、綠的明度強弱就一時分辨不出來。所以在色彩寫生中,要正確及時地掌握不同個性的色彩明度推移、連接與對比關系,是需要經過訓練的。根據色彩的明度變化,可以形成各種等級,大致可分成高明度色,中明度色和低明度色三類。在繪畫中,不同等級的明度,可以產生不同類別的色調,即亮調,暗調、中間調。色調效果受明度對比因素影響。為取得畫面的均衡,就不能將明度強的弱的色彩集中到畫面的某一邊或一部位,需要經過色調的交替,使畫面通過對照、呼應的方法達到均衡、統一的效果(圖2)。這幅《和平,為了母親和兒童們》是黑白版畫,畫面的黑白對比十分單純,畫的中心是一大塊黑的暗色調,用點線刻畫出母親與孩子躺卧著的優美安詳的體態。這黑色塊中白色明亮的點和線,與黑色塊周圍的亮調子起色調交替作用,產生呼應的效果;亮調子中黑色點線,與中心的大塊黑色,也同樣具有色調交替的作用和效果,這使一圈白色不致感覺孤立與主體失去聯系。畫幅最外邊的黑色粗邊線,是色調交替、呼應取得均衡的又一反復,使整個畫面的色調對比產生節奏和韻律感。明度對比與感情表達,也有直接的關系。如高明度與低明度色形成的強對比,具有振奮感,富有生氣。明度對比弱,沒有強烈反差,色調之間有融和感,可反映安定平靜、優雅的情調。如色調對比模糊不清、朦朧含蓄,會產生玄妙和神秘感等等。即使在素描作品中,不同的明暗對比,也同樣能產生各種不同的感情效果。
❸ 在繪畫中如何界定色性
色性即色彩的冷暖分別。色彩學上根據心理感受,把顏色分為暖色調(紅、橙、黃)、冷色調(青、藍)和中性色調(紫、綠、黑、灰、白)。在繪畫、設計等中,暖/冷色調分別給人以親密/距離、溫暖/涼爽之感。
成分復雜的顏色要根據具體組成和外觀來決定色性。另外,人對迅緩色性的感受也強烈受光線和鄰近顏色的影響。色性是色彩給人所具有的冷暖感覺和聯想。在色相環狀上紅、橙、黃屬暖色;綠、青、紫屬冷色。

(3)專業美術圖片顏色怎麼看擴展閱讀
色性定義:
從物理學上來說,一切物體上的色彩都是該物體表面的反射色光映射到我們眼睛裡。反光率>75%為白光,反光率<10%為黑光。
太陽光是以400--700納米不同的波長的連續光波混合而成,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可以分析出光線的圖譜,即紅、橙、黃、綠、青、籃、紫等可見光和紅外光、紫外光等不可見光。
大自然中的虹和霓就是水珠反射太陽光所形成的。從物理學上我們可以看到它是不承認物體的固有色存在,只承認物體的反光強弱會改變物體的色彩。
我們美術上也承認沒有光就沒有色彩,光的照射籠罩著一切,是色彩的「因」。畫色彩畫就是畫各種光感,所謂「畫調子」說到底也是表現光感。
繪畫與物理學在色彩觀念上談叢稍有不同,繪畫承認固有色的存在,因為它重視視覺印象,如樹葉是綠的,血是紅的,這種含昌櫻印象是人類幾百年、上萬年、甚至幾百萬年的生活積淀,已經形成了穩定的視覺邏輯,繪畫是給人看的,必須尊重這個邏輯。
❹ 美術的色彩對比表
<一>.色相對比的基本類型
兩種以上色彩組合後,由於色相差別而形成的色彩對比效果稱為色相對比。它是色彩對比的一個根本方面,其對比強弱程度取決於色相之間在色相環上的距離(角度),距離(角度)越小對比越強,反之則對比越強。
1.零度對比
(1)無彩色對比 無彩色對比雖然無色相,但它們的組合在實用方同很有價值。如黑與白 、黑與灰、中灰與淺灰,或黑與白與灰、黑與深灰與淺灰等。對比效果感覺大方、莊重、高雅而富有現代感,但也易產生過於素凈的單調感。
(2)無彩色與有彩色對比 如黑與紅、灰與紫,或黑與白與黃、白與灰與藍等。對比效果感覺既大方 又活潑,無彩色面積大時,偏於高雅、莊重,有彩色面積大時活潑感加強。
(3)同種色相對比 一種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純度變化的對比,俗稱姐妹色組合。如藍與淺藍(藍+白)色對比,橙與咖啡(橙+灰)或綠與粉綠(綠+白)與墨綠(綠+黑)色等對比。對比效果感覺統一、文靜、雅緻、含蓄、穩重,但也易產生單調、呆板的弊病。
(4)無彩色與同種色相比 如白與深藍與淺藍、黑與桔與咖啡色等對比,其效果綜合了(2)和(3)類型的優點。感覺既有一定層次,又顯大方、活潑、穩定。
2.調和對比
(1)鄰接色相對比 色相環上相鄰的二至三色對比,色相距離大約30度左右,為弱對比類型。如紅橙與橙與黃橙色對比等。效果感覺柔和、和諧、雅緻、文靜,但也感覺單調、模糊、乏味、無力,必須調節明度差來加強效果。
(2)類似色相對比 色相對比距離約60度左右,為較弱對比類型,如紅與黃橙色對比等。效果較豐富、活潑,但又不失統一、雅緻、和諧的感覺。
(3)中差色相對比 色相對比距離約90度左右,為中對比類型,如黃與綠色對比等,效果明快、活潑、飽滿、使人興奮,感覺有興趣,對比既有相當力度,但又不失調和之感。
3.強烈對比
(1)對比色相對比 色相對比距離約120度左右,為強對比類型,如黃綠與紅紫色對比等。效果強烈、醒目、有力、活潑、豐富,但也不易統一而感雜亂、刺激、造成視覺疲勞。一般需要採用多種調和手段來改善對比效果。
(2)補色對比 色相對比距離180度,為極端對比類型,如紅與藍綠、黃與藍紫色對比等。效果強烈、眩目、響亮、極有力,但若處理不當,易產生幼稚 、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協調等不良感覺。
<二>明度對比的基本類型
兩種以上色相組合後,由於明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對比效果稱為明度 對比。它是色彩對比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決定色彩方案感覺明快、清晰、沉悶、柔和、強烈、朦朧與否的關鍵。
其對比強決於色彩在明度等差色級數,通常把1——3劃為低明度區,8——10劃為高明度區,4——7劃為中明度區。(圖)在選擇色彩進行組合時,當基調色與對比色間隔距離在5級以上時,稱為長(強)對比,3——5級時稱為中對比,1——2級時稱為短(弱)對比。據此可劃分為九種明度對比基本類型。(圖)
(1)高長調 如10:8:1等,其中10為淺基調色,面積應大,8為淺配合色,面積也較大,1 為深對比色,面積應小。該調明暗反差大,感覺刺激、明快、積極、活潑、強烈。
(2)高中調 如10:8:5等,該調明暗反差適中,感覺明亮、愉快、清晰、鮮明、安定。
(3)高短調 如10:8:7等,該調明暗反差微弱,形象不分辯,感覺優雅、少淡、柔和、高貴、軟弱、朦朧、女性化。
(4)中長調 如4:6:10或7:6:1等,該調以中明度色作基調、配合色,用淺色或深色進行對比,感覺強 硬 、穩重中顯生動、男性化。
(5)中中調 如4:6:8或7:6:3等,該調為中對比,感覺較豐富。
(6)中短調 如4:5:6等,該調為中明度弱對比,感覺含蓄、平板、模糊。
(7)低長調 如1:3:10等,該調深暗而對比強烈,感覺雄偉、深沉、警惕、有爆發力。
(8)低中調 如1:3:6等,該調深暗而對比適中,感覺保守、厚重、朴實、男性化。
(9)低短調 如1:3:4等,該調深暗而對比微弱,感覺沉悶、憂郁、神秘、孤寂、恐怖。
另外,還有一種最強對比的1:10最長調,感覺強烈、單純、生硬、銳利、眩目等。
<三>純度對比的基本類型
兩種以上色彩組合後,由於純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對比效果稱為純度對比。它是色彩對比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但因其較為隱蔽、內在,故易被。在色彩設計中,純度對比是決定色調感覺華麗、高雅、古樸、粗俗、含蓄與否的關鍵。
其對比強弱程度取決於色彩在純度等差色標上的距離,距離越長對比越強,反之則對比越弱。
如將灰色至純鮮色分成10個等差級數,通常把1——3劃為低純度區,8——10劃為高純度區,4——7劃為中純度區(圖)。在選擇色彩組合時,當基調色與對比色間隔距離在5級以上時,稱為強對比;3——5級時稱為中對比;1——2級時稱為弱對比。據此可劃分出九種純度對比基本類型。(圖)
(1)鮮強調 如10:8:1等,感覺鮮艷、生動、活潑、華麗、強烈。
(2)鮮中調 如10:8:5等,感覺較刺激,較生動。
(3)鮮弱調 如10:8:7等,由於色彩純度都高,組合對比後互相起著抵制、碰撞的作用,故感覺刺目、俗氣、幼稚、原始、火爆。如果彼此相距離離大,這種效果將更為明顯、強烈。
(4)中強調 如4:6:10或7:5:1等,感覺適當、大眾化。
(5)中中調 如4:6:8或7:6:3等,感覺溫和、靜態、舒適。
(6)中弱調 如4:5:6等,感覺平板、含混、單調。
(7)灰強調 如1:3:10等,感覺大方、高雅而又活潑。
(8)灰中調 如1:3:6等,感覺相互、沉靜、較大方。
(9)灰弱調 如1:3:4等,感覺雅緻、細膩、耐看、含蓄、朦朧、較弱。
另外,還有一種最弱的無彩色對比,如白:黑、深灰:淺灰等,由於對比各色純度均為零 ,故感覺非常大方,莊重,高雅,樸素。
<四>色彩的面積與位置對比
形態作為視覺色彩的載體,總有其一定的面積,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面積也是色彩不可缺少的特 性。藝術設計實踐中經常會出現雖然色彩選擇比較適合,但由於面積、位置控制不當而導致失誤的情況 。
1.色彩對比與面積的關系
(1)色調組合,只有相同面積的色彩才能比較出實際的差別,互相之間產生抗衡,對比效果相對強烈。
(2)對比雙方的屬性不變,一方增大面積,取得面積優勢,而另一方縮小面積,將會削弱色彩的對比。
(3)色彩屬性不變,隨著面積的增大,對視覺的刺激力量加強,反之則削弱。因此,色彩的大面積對比可造成眩目效果。如在環境藝術設計中,一般建築外牆、室內牆壁等都選用高明度、低純度的色彩,以減低對比的強度,造成明快、舒適的效果。
(4)大面積色穩定性較高,在對比中,對它色的錯視影響大;相反,受它色的錯視影響小。
(5)相同性質與面積的色彩,與形的聚、散狀態關系很大的是其穩定性,形狀聚集程度高者受它色影響小,注目程度高,反之則相反。如戶外廣告及宣傳畫等,一般色彩都較集中,以達到引人注意的效果。
2.色彩對比與位置的關系
(1)對比雙方的色彩距離越近,對比效果越雖,反之則越弱。
(2)雙方互相呈接觸、切入狀態時,對比效果更強。
(3)一色包圍另一色時,對比的效果最強。
(4)在作品中,一般是將重點色彩設置在視覺中心部位,最易引人注目。如井字形構圖的4個交叉點。
❺ 有沒有專業學過美術的朋友告訴我這是什麼顏色或者這種顏色如果想調色調出來用哪幾種顏色
顏色編碼如下春孝:

可以到一扒燃稿些專業的網站或者是將這份顏色代碼給段歷調色人員(基於圖片拾取顏色信息)
❻ 美術中的冷暖色都有什麼顏色怎麼區別
冷色和暖色是對比之後得出的結論。沒有單純的冷色也沒有單純的暖色。
比如說深紅色,你很難說它是唯洞冷色還是暖色。和普藍比它是暖色,但是和橘紅比它又是冷色。如果沒有色彩的對比又怎麼能談得上色彩的冷暖呢?一般來講,我們通常認為橘紅是最暖的顏色,而鈷藍是最冷的顏色。
你們老師說的蘋果,如果受光面是暖色,那麼背光面和受光面相比就是冷色了啊~這種冷暖對比是要在同一個實物上進行比較的。而整個蘋果在你畫面的陸咐環境中還有一個色彩傾向,它整體是偏冷還是偏暖會受到光源和環境的影響。當你刻畫整幅畫面的時候是一種觀察方式,然後得出一個冷暖色的結論。但是當你早山純刻畫蘋果本身的時候就需要進行蘋果自身的對比,只有對比才能得出冷暖傾向。
希望能幫助你
❼ 美術色彩調色技巧基礎知識
美術色彩調色技巧基礎知識:色彩的構成;色彩的對比;人的色感可用色調、亮度和飽和度表示;色彩的冷暖:物體通過表面色彩可以給人們或溫暖或寒冷或涼爽的感覺;色彩艷麗與素雅。

3、人的色感可用色調、亮度和飽和度表示。不過三屬性毫無差異的同一色彩會因所處位置、背景物不
同而給人截然相反的印象;
4、色彩的冷暖:物體通過表面色彩可以給人們或溫暖或寒冷或涼爽的感覺。一般說來,溫度感覺是通
過覺器官觸娛物體而來.與色彩風馬牛不相及此瞎慎。事實上,各類物體藉助五彩繽紛的色彩森敬給人一定的溫度
感覺;
5、色彩艷麗與素雅:—般認為,如果是單色,飽和度高,則色彩艷麗。飽和度低,給人素雅的神培感覺。
除了飽和度,亮度也有一定的關系。不論什麼顏色,亮度高時即使飽和度低也給人艷麗的感覺。
❽ 美術色彩調色技巧基礎知識
1.分清冷,暖色調與三原色、二次色,三次色 。
2.調色公式,在畫畫時,即便是慶態灰色也要分成好多種,不是背下某些公式就能夠調譽罩源悶鎮出你要的顏色。
3.色彩靜物中如何正確把握色彩的著色順序與著色技法 一般而言,色彩的著色順序是從暗到亮,由黑到白的一個順序。這是一個比較傳統的上色方法。
❾ 在藝術繪畫里,各種顏色分別代表什麼具體含義
紅色Red
紅色是熱烈、沖動、強有力的色彩,它能使肌肉的機能和血液循環加快。由於紅色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在各種媒體中也被廣泛的利用,除了具有較佳的明視效果之外,更被用來傳達有活力,積極,熱誠,溫暖,前進等涵義的企業形象與精神,另外紅色也常用來作為警告,危險,禁止,防火等標示用色,人們在一些場合或物品上,看到紅色標示時,常不必虧埋仔細看內容,及能了解警告危險之意,在工業安全用色中,紅色即是警告,危險,禁止,防火的指定色。
大紅色一般用來醒目,如紅旗、萬綠叢中一點紅;淺紅色一般較為溫柔、幼嫩,如:新房的布置、孩童的衣飾等;深紅色一般可以作襯托,有比較深沉熱烈的感覺。
紅色與淺黃色最為匹配,大紅色與綠色、橙色、藍色(尤其是深一點的藍色)相斥,與奶黃色、灰色為中性搭配。
橙色 Orange
橙色是歡快活潑的光輝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溫暖的色,它使人聯想到金色的秋天,豐碩的果實,是一種富足、快樂而幸福的顏色。橙色稍稍混入黑色或白色,會變成一種穩重、含蓄又明快的暖色,但混入較多的黑色,就成為一種燒焦的色;橙色中加入較多的白色會帶來一種甜膩的感覺。
橙色明視度高,在工業安全用色中,橙色即是警戒色,如火車頭,登山服裝,背包,救生衣等,橙色一般可作為喜慶的顏色,同時也可作富貴色,如皇宮里的許多裝飾。橙色可作餐廳的布置色,據說在餐廳里多用橙色可以增加食慾。
橙色與淺綠色和淺藍色相配,可以構成最響亮、最歡樂的色彩。橙色與淡黃色相配有一種很舒服的過渡感。橙色一般不能與紫色或深藍色相配,這將給人一種不幹凈、晦澀的感覺。由於橙色非常明亮刺眼,有時會使人有負面低俗的意象,這種狀況尤其容易發生在服飾的運用上,所以在運用橙色時,要注意選擇搭配的色彩和表現方式,才能把橙色明亮活潑具有口感的特性發揮出來。
黃色 Yellow
黃色的燦爛、輝煌,有著太陽般的光輝,象徵著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黃色有著金色的光芒,有象徵著財富和權利,它是驕傲的色彩。在工業用色上,黃色常用來警告危險或提醒注意,如交通標志上的黃燈,工程用的大型機器,學生用雨衣,雨凳漏鞋等,都使用黃色。黃色在黑色和紫色的襯托下可以達到力量的無限擴大,淡淡的粉紅色也可以像少女一樣將黃色這驕傲的王子征服。黃色與綠色相配,顯得很有朝氣,有活力;黃色與藍色相配,顯得美麗、清新;淡黃色與深黃色相配顯得最為高雅。
淡黃色幾乎能與所有的顏色相配,但如果要醒目,不能放在其它的淺色上,尤其是白色,因為它將是你什麼也看不見。深黃色一般不能與深紅色及深紫色相配,也不適合與黑色相配,因為它會使人感到晦澀和垃圾箱的感覺。
綠色 Green
在商業設計中,綠色所傳達的清爽,理想,希望,生長的意象,符合了服務業,衛生保健業的訴求,在工廠中為了避免*作時眼睛疲勞,許多工作的機械也是採用綠色,一般的醫療機構場所,也常採用綠色來作空間色彩規劃即標示醫療用品。
鮮艷的綠色是一種非常美麗、優雅的顏色,它生機勃勃,象徵著生命。綠色寬容、大度,幾乎能容納所有的顏色。綠色的用途極為廣闊,無論是童年、青年、中年、還是老年,使用綠色決不失其活潑、大方。在各種繪畫、裝飾中都離不開綠色,綠色還可以作為一種休閑的顏色。
綠色中滲入黃色為黃綠色,它單純、年輕;綠色中滲入藍色為藍綠色,它清秀、豁達。含灰的綠色,仍是一種寧靜、平和的色彩,就像暮色中的森林或晨霧中的田野。深綠色和淺綠色相配有一種和諧、安寧的感覺;綠色與白色相配,顯得很年輕;淺綠色與黑色相配,顯得美麗、大方。綠色與淺紅色相配,象徵著春天的到來。但深綠色一般不與深紅色及紫紅色相配,那樣會有雜亂、不潔之感。
藍色 Blue
藍色是博大的色彩,天空和大海這遼闊的景色都呈蔚藍色。藍色是永恆的象徵,它是最冷棗空爛的色彩。純凈的藍色表現出一種美麗、文靜、 理智、安祥與潔凈。
由於藍色沉穩的特性,具有理智,准確的意象,在商業設計中,強調科技,效率的商品或企業形象,大多選用藍色當標准色,企業色,如電腦,汽車,影印機,攝影器材等等,另外藍色也代表憂郁,這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響,這個意象也運用在文學作品或感性訴求的商業設計中。
藍色的用途很廣,藍色可以安定情緒,天藍色可用作醫院、衛生設備的裝飾,或者夏日的衣飾、窗簾等。在一般的繪畫及各類飾品也決離不開藍色。
不同的藍色與白色相配,表現出明朗、清爽與潔凈;藍色與黃色相配,對比度大,較為明快;大塊的藍色一般不與綠色相配,它們只能互相滲入,變成藍綠色、湖藍色或青色,這也是令人陶醉的顏色;淺綠色與黑色相配,顯得莊重、老成、有修養。深藍色不能與深紅色、紫紅色、深棕色與黑色相配,因為這樣既無對比度,也無明快度,只有一種贓兮兮、亂糟糟的感覺。
紫色 purple
由於具有強烈的女性化性格,在商業設計用色中,紫色也受到相當的限制,除了和女性有關的商品或企業形象之外,其他類的設計不常採用為主色。
紫色是波長最短的可見光波。紫色是非知覺的色,它美麗而又神秘,給人深刻的印象,它既富有威脅性,又富有鼓舞性。紫色是象徵虔誠的色相,當光明與理解照亮了蒙昧的虔誠之色時,優美可愛的暈色就會使人心醉!
用紫色表現孤獨與獻身,用紫紅色表現神聖的愛與精神的統轄領域,這就是紫色帶來的表現價值。
紫色處於冷暖之間游離不定的狀態,加上它的低明度性質,構成了這一色彩心理上的消極感。與黃色不同,紫色不能容納許多色彩,但它可以容納許多淡化的層次,一個暗的純紫色只要加入少量的白色,就會成為一種十分優美、柔和的色彩。隨著白色的不斷加入,產生出許多層次的淡紫色,而每一層次的淡紫色,都顯得那樣柔美、動人。
褐色 brown
褐色通常用來表現原始材料的質感,如麻,木材,竹片,軟木等,或用來傳達某些飲品原料的色澤即味感,如咖啡,茶,麥類等,或強調格調古典優雅的企業或商品形象。
白色 white
白色具有高級,科技的意象,通常需和其他色彩搭配使用,純白色會帶給別人寒冷,嚴峻的感覺,所以在使用白色時,都會摻一些其他的色彩,如象牙白,米白,乳白,蘋果白,在生活用品,服飾用色上,白色是永遠流行的主要色,可以和任何顏色作搭配。
黑色 Black
黑色具有高貴,穩重,科技的意象,許多科技產品的用色,如電視,跑車,攝影機,音響,儀器的色彩,大多採用黑色,在其他方面,黑色的庄嚴的意象,也常用在一些特殊場合的空間設計,生活用品和服飾設計大多利用黑色來塑造高貴的形象,也是一種永遠流行的主要顏色,適合和許多色彩作搭配。
灰色 Gray
灰色具有柔和,高雅的意象,而且屬於中間性格,男女皆能接受,所以灰色也是永遠流行的主要顏色,在許多的高科技產品,尤其是和金屬材料有關的,幾乎都採用灰色來傳達高級,科技的形象,使用灰色時,大多利用不同的層次變化組合或他配其他色彩,才不會過單一,沉悶,而有呆板,僵硬的感覺。
黑色與白色是對色彩的最後抽象,代表色彩世界的陰極和陽極。太極圖案就是以黑、白兩色的循環形式來表現宇宙永恆的運動的。黑色意味著空無,像太陽的毀滅,像永恆的沉默,沒有未來,失去希望。而白色的沉默是有無窮的可能。黑白兩色是極端對立的色,它們又總是以對方的存在顯示自身的力量。它們似乎是整個色彩世界的主宰。
在色彩體系中灰色恐怕是最被動的色彩了,它是徹底的中性色,依靠鄰近的色彩獲得生命。灰色意味著一切色彩對比的消失,是視覺最安穩的休息點。然而,人眼不能長久地、無限地注視著灰色,因為無休止的休息意味著死亡。
黑、白、灰在色彩配色中佔有相當主要的地位,它們活躍在各種配色中,最大限度地改變對方的明度、亮度與色相,產生出多層次、多品種的優美色彩,因此它們是決不可忽視的無彩色
❿ 美術中24色環,顏色分別是什麼
基本色相為黃、橙、紅、紫、藍、藍綠、綠、黃綠8個主要色相,每個基本色相又分為3個部分,組成24個分割的色相環,從1號排列到24號 。

在24色色相環中,彼此相隔十二個數位或者相距180度的兩個色相,均是互補色關系。互補色結合的色組,是對比最強的色組,使人的視覺產生刺激性、不安定性。相隔15度的兩個色相,均是同種色對比,色相感統一,趨於調和。
(10)專業美術圖片顏色怎麼看擴展閱讀
色彩的應用
1、裝飾美化
色彩在人們的社會生活、生產勞動以及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的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研究表明,一個正常人從外界接受的信息百分之九十是以上是由視覺器官輸入大腦的,來自外界的一切視覺形象,如物體的形狀、空間、位置的界限和區別都是通過色彩區別和明暗關系得到反映的,而視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對色彩的感覺。
對色彩的興趣導致了人們的色彩審美意識,成為人們學會員能夠色彩裝飾美化生活的前提因素,正如馬克思所說「色彩的感覺是一般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
2、設計印刷
通常最易出問題的,是印刷品的印刷色彩,效果並不如設計師心中所想。其中一個原因,是跟印刷物料和印刷方法有關。
同樣的油墨以不同的物料、不同厚薄的紙張印刷,所得的色彩效果肯定不同;即使物料相同,但以不同的印刷方法去印刷,油墨的厚度會不同。例如以柯式印刷就比柔性印刷的油墨較薄,影響所及,色彩的明亮度亦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