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物圖片 » 包粽子的糯米要泡多久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包粽子的糯米要泡多久

發布時間: 2022-03-03 03:30:44

Ⅰ 包粽子泡江米需要泡幾天到底用不用換水

3-12個小時,清洗後不用換水。

用來包粽子時,需要糯米具有一定的粘性,需要提前進行浸泡,將其中的粘性散出來後,才可以包粽子,由於糯米硬度比普通的白米較硬一些,至少浸泡3個小時,才可以使糯米吸足水分,將當中的粘性泡發出來。

糯米浸泡的越久,粘性就會更高,煮出來的粽子口感會更為綿軟,可以根據個人喜歡的口感決定糯米的浸泡時間。

提高技巧

1、粽葉的選用

廣州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

上海等地採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採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

2、粽餡的調味

鹹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揉擦至調味品滲入豬肉再包。

3、粽子的捆紮

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鹹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後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4、粽的烹煮

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後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

5、添生水

要留意梘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後趁熱取出。吃時解開棉繩,撥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Ⅱ 包粽子的糯米需要泡多少時間

包粽子的米要泡三個小時左右。糯米在包粽子之前要浸泡,這是因為糯米經過浸泡後,就會因為吸收水分而發脹,從而增加了糯米之間的摩擦力,在包粽子時能夠將糯米壓得更緊實,不會因為糯米打滑而包不緊,從而導致漏米。

Ⅲ 包粽子的糯米一般情況要泡幾個小時

原料:三寶米1杯、糯米1/2杯、魚肉80克、蘿卜干末20克、香菇2朵、蝦米5克、薑片3片。

調味料:醬油2大匙、米酒1大匙。

烹飪方法:

1.洗泡好的三寶米和糯米混合,加水1/2杯,置電飯鍋中蒸熟(非電子鍋,外鍋加水1/2);荷葉泡水備用。

2.魚肉洗凈,切片;蘿卜干末洗凈,瀝干水分;香菇對切泡水至軟;蝦米洗凈備用。

3.鍋燒熱,入油將蝦米炒香後,加入香菇炒香後取出備用。

4.鍋燒熱,入油將薑片炒香後,加入魚片及調味料以小火煮100分鍾。

5.取小蒸籠鋪上荷葉,放入煮熟的三寶糯米飯,再放入做法(3)與(4)之材料,續加入三寶糯米飯,將荷葉包好,置電飯鍋蒸熟(外鍋加1/2杯水)即可。

原料:葦葉500克,糯米1000克,小棗50克,薏仁50克,紅豆50克,綠豆50克,金橘75克,青梅50克。

烹飪方法:

1.葦葉用開水焯一下冷卻待用,糯米洗凈用冷水泡24小時後待用。

2.將小棗、薏仁、紅豆、綠豆用水泡開;金橘、青梅切成粒。

3.糯米和加工好的配料混合包入葦葉中,用水煮2小時即可食用。

原料:紅棗或者栗子、白糯米

烹飪方法:1.首先將紅棗或者栗子切成粒,白糯米泡在冷水裡三四個小時。

2.然後按照一層米、一層餡的順序,一共包裹上三層米、三層餡,最後將這些原料用蘆葦葉包裹起來,煮熟了即可。

原料:小紅豆、白糯米、切成塊的紅糖。

烹飪方法:

小紅豆放進鍋里煮爛煮好,煮好以後把紅豆和豆沙過濾出來,再把豆沙和煮好的紅豆加點麵粉攪拌好拌成豆泥,

再把豆泥分成小份每個里都放上切好的紅糖包裹好,白糯米泡在冷水裡三四個小時,

然後按照一半米、一個豆沙餡,再放一些米。

用粽葉包成三角菱形再用草繩綁起來,煮熟了即可。

原料:紫米、銀杏、瑤柱、鮑魚、板栗、香菇、五花豬肉、鹹蛋黃、蝦、白糯米、肉醬、花生。

做法:第一步,板栗、香菇、五花豬肉、鹹蛋黃、蝦、白糯米、肉醬、花生的加工方法和古味肉粽相同。

紫米要泡在熱水裡,時間需要6個小時左右。泡好以後,將紫米用文火小炒,炒出香味,但是不要炒得太軟。瑤柱和銀杏也需要事先煮熟了。

鮑魚最好用干鮑魚,提前7天就要放在水裡泡。

第二步,將6成的白糯米和4成的紫米拌在一起,加上其他的原料,用台灣竹葉包裹成4個角,放入水裡煮一個半小時

Ⅳ 糯米包粽子米要泡多久

l、糯米淘凈後加水浸泡l天1夜;綠豆用水淘洗干凈後加水浸泡4小時;豬五花肉、雞(剔除骨)切成小丁狀;蔥頭切成末。

2、炒鍋上火,燒熱後放入豬油,熱時放蔥頭末50克,煸透後分數次放入糯米,翻炒幾下,倒入適量清水,炒至八成熟取出待用。

3、綠豆加水入蒸鍋蒸40分鍾,見豆熟時出鍋待制。

4、炒鍋燒熱後放入豬油,熱時放入肉丁、雞丁,煸炒幾下再投入蔥末和蝦末。炒鍋離火,摻入糯米和綠豆,攪勻成餡。

5、將粽葉洗凈,折成斗狀,填入餡料,至九成滿時包好扎牢,用大火蒸30分鍾即成。

  • 糯米400克五花肉200克花生100克綠豆100克

  • 輔料粽葉適量調料食鹽1/2茶匙醬油1湯匙生抽1湯匙老抽1湯匙蚝油1/2湯匙白砂糖1茶匙

  • 黃酒1湯匙五香粉1茶匙植物油1湯匙

  • 做法

    1.干粽葉提前浸泡過夜,用軟抹布順著紋理正反兩面擦拭洗凈,粽繩也搓洗干凈備用

    2.綠豆洗凈提前浸泡過夜,糯米淘洗干凈後浸泡2個鍾頭左右備用,花生也淘洗後提前浸泡2個鍾頭備用

    3.准備好五花肉,稍加沖洗後控干水,切塊狀放盆里備用

    4.加入適量食鹽、白砂糖、黃酒、生抽、老抽、蚝油、五香粉充分抓勻,腌制3-4個鍾頭左右備用

    5.沸水鍋中加小勺食鹽,將粽葉及粽繩放入鍋中煮大約2-3分鍾後撈出,涼水浸泡備用

    6.將浸泡後的綠豆、花生與糯米控水後放入大盆中加入適量食鹽、白砂糖、醬油、五香粉、植物油拌勻,腌制1個鍾左右備用

    7.包粽子的餡,料均腌制到位後,便可以著手開始包肉粽

    8.取兩張粽葉疊加,光滑面朝里,窩成漏斗形狀

    9.先將糯米料餡塞入粽葉中,壓實尖角部分,依次放糯米料、五花肉、再糯米料將粽餡壓實

    10.將預留的粽葉回疊蓋住餡料,折疊包裹形成四角粽,用粽葉繩將其紮好,依此做法將肉粽一一裹好

    11.將生粽子放入高壓鍋中,加入清水,水量必須蓋過粽子,以免不能沒入水中的部分餡料夾生

    12.將粽子面上反扣一隻平底盤子壓重,以防止粽子在煮的過程中漂浮散形,將鍋置於灶火上大火煮,上汽後將灶火調至中大火,繼續加煮45分鍾左右熄火,待高壓鍋自然冷卻後揭蓋取出即可食用

Ⅳ 包粽子的糯米要泡多久

包粽子糯米要泡4至5個小時。

糯米只泡1~2個小時,是不能包粽子的。粽子廠的方法是糯米和水的比例是1:2,浸泡至少5個小時,多了或少了都不行。浸泡5小時,糯米可以充分泡漲,要是少於5小時,吸水少無法充分泡漲,煮好的粽子就容易漏米、夾生。

要是超過5個小時,糯米吸收太多水分變得軟爛,煮熟後口感也不好,所以泡夠5個小時就可以了,保證粽子煮熟後非常軟糯。

糯米在包粽子之前要浸泡原因

1、因為糯米經過浸泡後,就會因為吸收水分而發脹,從而增加了糯米之間的摩擦力,在包粽子時能夠將糯米壓得更緊實,不會因為糯米打滑而包不緊,從而導致漏米。

2、糯米經過浸泡吸收了足夠的水分 ,就不會在煮時因為吸收過多水分,而導致粽葉撐裂或漏米了。有很多朋友,明明粽子包時很好,煮好後卻會在邊角處出現漏米,這就是因為糯米浸泡的時間不夠。

3、糯米經過浸泡後,吸收了足夠的水分,口感就會變得更加黏糯,也更容易煮熟,從而縮短蒸煮時間。

Ⅵ 包粽子糯米需要泡多久為最佳時間

一般包粽子,紅豆和糯米都需要提前浸泡,紅豆多半是24小時以上,糯米究竟需要泡多久?各地區說法不一: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
說法一
包粽子的糯米最佳浸泡時間為:瀝水時間30分,浸泡時間40分,米和水的比例為一比二,浸泡水溫30度左右。這樣泡出來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澤潔白、有光澤,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氣,口感黏度適中,精而不爛。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
說法二
糯米越泡會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換句話說,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確,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個小時左右。正確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沒糯米,每天換2~3次水,浸泡幾天後再包粽子,由於細胞吸水將細胞壁脹破,黏性成分釋放出來,可使粽子異常黏軟。只要每天堅持換水,糯米是不會變質的,但水量要足,否則米吸足水後暴露於空氣中,米粒就會粉化。
至於包粽子的糯米到底要泡多久的最終答案,小編建議您可以都試一下,選擇最佳的浸泡時間。
附:包粽子的米為什麼要泡
糯米中的黏性存貯於細胞當中,若用水淘過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會很黏。因為粽子糯米直接煮吸水性較差,包粽子前對糯米的浸泡會讓米在煮的時候更容易吸水,縮短粽子的煮制時間,並提高粽子的口感。以上是網上摘抄。

Ⅶ 包粽子的糯米要先泡好嗎泡多長時間合適

白糯米泡在水裡大約3~4個小時,泡軟備用。

將白糯米和其他所有加工後的原料放在一起,具體的比例可以根據個人愛好,糅合在一起。

提示:粽子要充分加熱,煮熱變軟後才能吃。水一定要淹過所有的粽子,然後煮一個半小時左右即可。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選白米粽,別粘糖,不要吃得太甜。吃粽子時最好能同時喝茶水,幫助吞咽和消化,每次少吃一點,可選擇迷你粽子。

棕葉的養生功效:

我國明代著名醫葯學家李時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綱目》中稱粽葉具有治療「清熱止血、解毒消腫、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癰腫」等功效。包粽子的葉子,北方大多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葯用功能。如: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濕、和胃寧神。作為食品包裝,其具備天然和無污染的特性,因此,被當今營養學家稱之為「天然綠色食品」。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美味粽子可治「胃寒」 推薦4種特色粽子做法

Ⅷ 包粽子的糯米要泡多久

包粽子的糯米要泡多久
1.溫水浸泡
首先將糯米淘凈之後在水中浸泡40分鍾,糯米和水的比例為1:2,用30攝氏度左右的水浸泡就可以了,將泡好的糯米瀝水30分鍾。溫水浸泡可以使糯米色澤潔白、有光澤,香氣更加的濃郁,吃起來黏度也很好。
2.常溫清水浸泡
常溫清水浸泡方法,需要長時間的浸泡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至少要浸泡3個小時以上,所以在准備包粽子的前一晚就要把糯米泡上,水位要末過糯米,經過長時間的浸泡,可以使糯米的粘性成分釋放出來,從而達到糯米軟糯的效果,這也是比較傳統的做法。

Ⅸ 包粽子糯米泡幾個小時

包粽子的糯米泡的越久越好,但最少也要泡3個小時。正確的做法是用溫水浸沒糯米,米水比例為一比二最適宜,每天換2~3次水,浸泡幾天後再包粽子,由於細胞吸水將細胞壁脹破,黏性成分釋放出來,可使粽子異常黏軟。

食用禁忌

粽子不宜冷食,一定趁熱食。粽子的主料是糯米,支鏈澱粉含量高。糯米加熱後,支鏈澱粉會糊化,有利於被消化酶分解,更易消化;而一旦冷卻,澱粉會老化回生,分子間凝固加強,不容易被消化。

吃粽子時最好能同時喝茶水,幫助吞咽和消化,有節制的食用,一次少吃一點,可選擇迷你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