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碟11音的區別
就是其在伴奏過程中與旋律的節奏相適應,而形成的一種輕,重,緩,急的點數差別。

手碟
是一種打擊樂器,由兩名瑞士人菲力霍那(Felix Rohner)和薩賓娜謝雷(Sabina Schrer)於2000年所創。手碟由兩個半球形的鋼模通過氮作用過程 (gas-nitriding)組合而成,形同UFO。
其上部有八到九個音,中心點為基礎音「Ding」,其餘七或八個音環繞分布。底部的中心有個孔,為低音「Gu」,也可為調音用。
手碟的創造
手碟於2000年被製作出來,並於2001年在法蘭克福樂器展上亮相。其直徑為52厘米,高為24厘米。手碟底部中心有個孔,稱為「Gu」,其構造以亥姆霍茲共鳴器(Helmholtz_resonator)原理設計,同時也為調音用。音高的改變原理類同 Talking drum。
手碟的上部有7個音,繞中心點基礎音「Ding」從低至高以Z字形排列,各音階與主體的亥姆霍茲共鳴器(Helmholtz_resonator)產生共鳴。
只有兩個人知道如何製作Hang,也就是創作人菲力‧霍那 (Felix Rohner)與薩賓娜‧謝雷 (Sabina Schärer)。每一個生產出來的手碟都有各自的編號。
手碟的演奏方法
手碟置於盤腿上,以手掌,手心拍打或手指敲點出聲,也可置於立架上,不同於鋼鼓(steelpan)以槌敲擊,聲音也較鋼鼓(steelpan)細柔溫暖。
手碟依樂手的手法,聲音可能類同豎琴,鍾,或是調過音的鋼鼓(steelpan)。每個"音場" (tone field) 在基礎音的周圍有幾個泛音共鳴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