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公交車上,一名老人將車上唯一的空位讓給了自己十六 七歲的孫子800字 作文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公交車上給老人主動讓座了,但偶爾遇到一些讓人無語的情況,你還會讓座嗎?7月16日下午,剛做完兼職踏上回程的大三學生王丹丹(化名),在276路公交車上,一名老人將唯一的空位讓給了十六七歲的孫子,卻要求坐在一旁的王丹丹給其讓座。王丹丹沒有讓,老人一直大聲抱怨其沒教養,惹得車上乘客一片討論。
孫子坐著老太要旁人讓座
16日下午,在陳家橋做完兼職的重慶工商大學會計專業大三女生王丹丹,搭乘276路公交車准備回家。上車後的她坐在了司機背後的三連座上。當汽車行駛到西永收費站時,十多位乘客上了車,包括一名十六七歲的男孩和一名六十多歲的老太。王丹丹告訴記者,當時車上只剩下一個空位,在她對面的三連座上。「他們一上車,我就聽見老太對那個男孩說,『幺兒,那裡有個位置,快去坐』。男孩坐在座位上後,就一直低頭玩手機。」
隨後發生的一幕,讓王丹丹怎麼也沒想到。老太手拉扶手站在兩個三連座之間,面對著王丹丹對她說:「現在的年輕人書都白讀了,都不知道給老年人讓座。妹妹,還是要尊老愛幼。」聽到老太這番話的王丹丹十分無語。「平日里,遇見年邁的老人,我都會毫不猶豫地起身為他們讓座,但她自己的孫子明明就坐在一旁,反而讓我來讓座,還說我書白讀了,對這席話我確實不能接受。」
置身事外孫子低頭玩手機
見王丹丹沒有為她讓座的想法,老太一旁喋喋不休。氣不過的王丹丹盯著老太說:「你怎麼不讓你孫子讓座?」這時,旁邊的乘客也忍不住有了相同的抱怨,也有乘客勸王丹丹把位置讓給老人。王丹丹告訴記者,在整個過程中,老太的孫子一直在低頭玩手機。當汽車開到重大C區站時,那個男孩才起身把位置讓給了老太。
昨日,記者輾轉聯繫上了當時的公交車司機羅慶渝,羅慶渝表示,16日下午,在他車上確實發生了一場「讓座風波」。「事情就發生在我身後,所以我對整件事比較清楚。他們上車後,老太就讓其孫子坐下了。當汽車行駛到大學城隧道時,見乘客和老太因為座位一事發生了爭執,我便大聲說了一句,『不要吵了,座位該讓就讓嘛,天氣這么熱,大家的火氣都不要這么大』。」
羅慶渝介紹,發生在自己車上的這場「讓座風波」讓他覺得不可理解。「平時上班時,會遇到很多晚輩和長輩一同坐車的情況,都是晚輩主動把空位讓給長輩坐。我開了近20年公交車,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遇見。不好說這件事誰對誰錯,大家都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但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應該弘揚美德,給老弱病殘孕讓個座,其實不是難事。」
㈡ 你真是我的好孫子作文
幸福是種感覺,幸福就是真心的感到快樂。其實真正的幸福與金錢無關,與住別墅開名車穿裘皮無關,與高官厚祿無關,真正的幸福是心靈的安恬,精神的充實,和諧的情感,平靜的生活。
其實幸福很簡單,一件舊衣服,一個白面饅頭,就已經感到了幸福的存在;而一旦慾望提升,幸福在你身邊而你卻再也沒有幸福的感覺了了。
我們要學會感受幸福!其實幸福就在我們身邊!真心的祝你幸福哦
㈢ 李奶奶的小孫子作文
轉眼又到了孩子放暑假的時候了,李奶奶終於鬆了口氣,她決定帶著孫子回老家,一來惦記著家裡的菜園,二來老姐妹幾個叫嚷著她早些回去打麻將。
所以孫子剛一放假,她就迫不及待的收拾行李,跟兒子、媳婦兒商議回去過上些日子。
小孫子自是非常高興,有機會捉魚摸蝦的到處跑了。
隔壁有了幾個半大孩子,天天的帶著李奶奶的小孫子田埂土坡的放開了跑,李奶奶落了個清靜,早按耐不住憋屈,早早地吃了午飯,早約著幾個老姐妹打麻將去了。
這一打忘記了時間,天色開始暗下來了,張婆婆的兒媳婦提醒著不早了,要開始做晚飯了,幾個老姐妹才如夢初醒:「這天都黑了,得趕緊回去給孫子做飯去。」
李奶奶剛走出家門,遠遠的就看見隔壁的剛子在踢路邊的石子玩,就對著他喊:「剛子,剛子,我們家堯堯沒跟你一起玩啊?」
剛子抬頭見是李奶奶,自顧自的不停踢石子。
李奶奶加緊腳步往家趕,來到大門口就對著屋裡喊:「大孫子,堯堯,奶奶回來了。」
沒有任何回應,老伴兒倒是從屋裡出來了。
「沒跟你一起?」
「傍晚跟剛子一起出去瘋了,我這不打了會兒麻將嘛。」
不見了小孫子,李奶奶有些著急了,趕緊的去找剛子,剛子說半下午他一個人跑回家喝水去了,就沒有再見到了
㈣ 孫子文化園作文400字
農耕文化園位於張家港永聯村。這里設置了農耕歷史區,土地整理區、江南養殖區、農家休閑區、鄉村能源區、江南作坊區、農耕諺語區、農戶設施區、生肖區等9個農耕文化功能區域,總佔地500多畝。真是一個功能齊全的休閑農庄啊!
江南養殖區由六座風格各異的橋梁與其他功能區相連接。這里養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有時而溫順,時而活潑的馬,有可愛至極的小香豬……共72個品種。在天網里,還養殖了孔雀、百靈、八哥等數十種鳥。走進天網,就像來到了鳥的王國。各種鳥叫在耳邊回盪,令人心曠神怡。在這里,我早已插上翅膀,成為它們之中的一員。
經過未橋,我們就來到了江南作坊區。這里作坊很多,一家家作坊星羅棋布。在這兒,遊客不僅能看到傳統手工作坊生產流程,買到具有江南風味的土特產品,還能體驗坊間勞作的滋味。這里設有布鞋坊、糧食畫、手工編織等。諸多作坊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榨油坊了。親眼看了我才知道,茶籽油這樣的好東西得之不易,復雜的過程缺一不可:採摘、去殼、曬干、烘烤、粉碎、蒸熟、榨油、過濾,這都屬於傳統的手工藝,無捷徑,無技巧,更多的是經驗的積累。面對這種油中上品,我們真是應該好好珍惜。
農耕文化園讓我們在觀賞江南風光,品味江南農耕文化的同時,增長知識,修養身心。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