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林青霞曬舊照,那個時代都有哪些美女港星
林青霞飾演的東方不敗可謂是一代人的童年回憶。年輕時候她也是美的不可方物。在那個時代,她們明星的美真是各有各的樣,例如周海媚,邱淑貞,李嘉欣,周慧敏,張曼玉,劉嘉玲,鞏俐,洪欣,米雪,萱萱,鍾楚紅,鍾麗緹,梅蘭芳,朱茵,張柏芝等港星更是驚艷了大家無數時光。
雖然這么多年過去,她們很多人的重心並不在娛樂圈上。 但是在很多人眼中,她們是一個時代的象徵。她們驚艷了歲月,美了流年。因為她們的出現,即使大家追捧的一些流量明星。也沒有蓋過她們的風采。因此我相信無論過了多久。她們很多精彩的瞬間都會讓大家津津樂道。在未來,也同樣會有像我們這批人一樣突然有一天發現。曾經的她們是如何走過我們的歲月。
② 臉蛋很圓眼睛很大又整了容的一個女明星
瑪麗蓮·夢露是一位百年難遇的大美人,這一點無需質疑,她在國際上非常有名,在國內的名氣也很大,人們稱她為「偉大的女演員」、「迷人的女明星」,她在影壇的地位足以與奧黛麗·赫本相提並論。
人們印象中的夢露,五官精緻,臉蛋漂亮,十分美麗動人。她有著一頭美麗的金發,一雙漂亮的眼睛,以及少女感滿滿的微翹鼻頭。她那顆貼上去的痣也極具特色。然而,在進入演藝圈之前,其實夢露也只是個普通女孩,攝影師拍下的一張照片令她迅速成名。當時,電影公司的人認為,夢露想要成為大明星的話,光靠天生的顏值是不夠的,所以送夢露去整容和培訓,才有了後來紅遍全球的瑪麗蓮·夢露。
夢露天生的長相是什麼樣的呢?近年來,越來越多喜愛夢露的網友修復了她少女時期的舊照,人們可以看到整容前的她,在高清照片里的樣子。雖然沒有後來那麼精緻漂亮,但也非常有辨識度,青春靚麗又迷人。
整容前的瑪麗蓮·夢露,雖說已經結過婚,但內心還是個小女孩,笑容甜美憨厚,喜歡穿連衣裙,愛扎雙馬尾。
各式各色的發帶、蝴蝶結也是夢露喜歡的時尚單品。那時候是四十年代,牛仔褲和格子衫也很流行,夢露的照片里就常見格子衫搭配牛仔褲。
牛仔外套也是夢露愛穿的,這張照片中,夢露在牛仔外套里搭配了一件聖誕元素的毛衣。夢露抱著南瓜,穿著打扮很有節日氣氛。
那時的夢露還不是成熟美麗的女明星,她的笑容非常燦爛,甚至笑得露出了牙齦,看上去格外接地氣。少女夢露臉蛋圓潤,皺紋明顯,氣質比較淳樸。
其實仔細一看會發現,那時候夢露穿的衣服也挺潮的。白色毛衣搭配格子褲,文藝少女的氣息撲面而來。
人們模仿夢露的時候,大多會戴上金色假發,因為這是她的標志性特徵之一。其實在夢露走紅的年代,那時候的許多女孩也很羨慕她的金發,甚至學她把頭發染成金色——是的,夢露的金發並非天生,她原本的頭發是棕色的。
夢露原本的頭發也非常濃密,電影公司的人甚至認為這樣有點土氣,特地讓她去美容院清除了過多的頭發,令發際線後移。
模特時期的夢露,走的是青春洋溢的路線,笑容和打扮都很喜慶,和後來成熟性感的樣子差別有點大。
整容前的夢露,鼻頭沒有後來那麼精緻,其實她的鼻子做過微調。與此同時,夢露還整過牙,修整過下巴,做手術切掉了鼻子上影響美觀的一顆痣。
四十年代,距離現在還不到一百年,其實那時候沒有想像中那麼落後,有較為成熟的整容技術,也有許多勇於嘗試整容的明星。當然,那時候的整容風險要更高,「整殘」的人也不少,夢露是幸運的,原本底子就很好,整容後更加漂亮。
③ 上海30年代有哪些女明星
30年代上海8大女明星
袁美雲(1918年——1999年)原名侯桂鳳,1918出生於浙江杭州。幼年時因父親早逝,母親只好將剛滿10歲的小桂鳳以五百元的身價抵押給蘇州人袁樹德做養女學戲,押期八年,改名為袁美雲。她天賦聰穎,唱做功不錯,頗受觀眾的好評。與她姐姐袁鳳雲同台演出,人稱「袁氏雙雲」,名揚江浙。袁美雲的戲曲舞台表演引起了「天一」公司邵醉翁的注意,他親自登門說服其義父讓美雲拍電影,雖不順利,最終還是同意了。初上銀幕便是「天一」公司的什錦影片《游藝大會》,從此她也真正從舞台走上了銀幕。
1932年她主演了《小女伶》,這是一部有聲片,描寫的就是同袁美雲同樣的身世,她表演非常成功,公映後一炮打響。人們將「小女伶」的雅號與她的名字聯在一起。此後她又主演了《飛絮》等影片。1933年,她到了藝華影業公司,主演了陽翰笙編劇,岳楓導演的《中國海的怒潮》一片,她飾演女主角——漁家女阿菊,表演有層次,有對比,熱情洋溢,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年,她又被推薦在梅蘭芳與夏莫洛夫聯合導演的音樂啞劇《琴心波光》中擔任主角,以及出演與周倍芳合作的有聲戲曲片《斬經堂》。由於她有扎實的戲曲功底,她的戲路很寬,她可以扮演性格各異的角色。當人們問到舞台表演與電影表演有何區別時,袁美雲說:「在開莫拉(攝影機)前演戲,一定不能情感過火或不夠,甚至處處都得注意態度的自然。一個電影演員的表演是不能有絲毫勉強的,一切都得和日常生活一樣,否則就不堪設想了」。40年代主演幾部影片後,移居香港息影。80年代與丈夫王引返回大陸居住。有一子一女,均在國外
④ 張曼玉25年前舊照被曝光,顏值擔當,還有哪些藝人年輕時擁有絕美容顏
有一件事情我們必須要承認,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的女藝人的確是女神的時代,25年前張曼玉的舊照曝光,25年前呢那個時候的張曼玉真的可以稱為一代女神,褪去了青澀稚嫩的模樣,擁有著成熟女性特有的那種魅力,我相信現在還有很多人都能夠記得,新龍門客棧里張曼玉扮演的金鑲玉老闆娘那個角色。
可以說是我見猶憐哪,既清純又性感,但是漂亮的女人就猶如詩歌中的那句話一樣,美人自古如英雄,不許人間見白頭!再好看的女生再漂亮的容顏也抵擋不住歲月的摧殘,但是當年的那些鏡頭,當年的那些電影卻可以永遠留住當年那些女神年輕漂亮的容顏,下面就讓我們來介紹幾位,年輕時擁有絕世美顏的女星。
我相信很多80後是看著TVB的電視劇長大的,而我認為TVB當中最美麗的一位女星就是黎姿,為之的那種美,是一種讓我們沒有辦法去用語言形容的美,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黎姿在倚天屠龍記所飾演的趙敏的這一角色,當離職出現在鏡頭前的那一刻,我就真的認為金庸老先生原著中的趙敏就應該長成離職這個樣子,年輕時候的黎姿那種美真的可以讓所有的男子臣服在她的石榴裙下。
⑤ 穿著旗袍的民國女人有多美,看了這些照片你就挪
民國就是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時代,雖已經過去了六七十年,但每每想到,總以為還發生在昨天。尤其是每每到南京食朝匯吃飯的時候,看到店裡面穿著民國學生服裝的服務員,就更有這種體會了。回望民國時,那些身著華麗旗袍的女子,眼角眉梢,舉手投足之處,皆是東方式的嫵媚與溫婉。
▲
杭穉英,我國最早的商業美術家之一,設計的商品包裝、月份牌等多以旗袍美女為素材,這是一幅西湖泛舟圖,確實不錯。
⑥ 張曼玉25年前舊照曝光,在沒有美顏的時代,都有哪些美女
張曼玉是早年的美女代表之一。25年前,沒有PS沒有整容的年代裡,那個時候的美女真的是各有各的美,不像現在的網紅美的千篇一律,初看時很漂亮,再一回想完全不記得長什麼樣子了!今天我們來聊一下那個沒有美顏的時代的美女。
張曼玉1983年的張曼玉獲得港姐亞軍出道,之後進軍演藝圈。憑借清純可愛的外表收獲了無數少男的心。那個時候的張曼玉滿臉的膠原蛋白,張曼玉的美在於她看的清醒,她用不同的角色成就了自己。她出道以來,各種角色她都願意去嘗試,是的就是這樣一個願意用角色說話的美麗在吸引著我們。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美女,但是有一點是一樣的,就是我們對美女的喜歡和評價都是一樣的。都知道哪個是美女。
⑦ 她曾是「大陸第一美人」,巔峰時到底有多美,看年輕舊照就知道了,她是誰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演藝圈美女層出不窮,在當時香港的美女可謂是名噪一時。在大陸也同樣有著不少的美女,而陳紅就是當時公認的大陸第一美人。
嫦娥姐姐上戲出身的陳紅飾演過不少經典劇集,不論是情思綿長的瓊瑤劇,還是柔美驚艷的古裝劇,陳紅身上高貴的氣質,和溫婉嫵媚的模樣,讓整個娛樂圈為之傾倒。陳紅的五官非常精緻,尤其是一雙美目,如小鹿般清澈,眼波流轉,淺笑嬌羞,簡直讓人挪不開雙眼。
貂蟬是古代四大美人,能夠演貂蟬的演員肯定也是「賽貂蟬」了。關於貂蟬的電視劇自己就是看過新舊版三國演義。陳紅和陳好的演技自己沒資格做任何評價。陳紅版貂蟬更演出少女貂蟬的嫵媚可愛,更看出陳紅的年輕時的漂亮。
⑧ 娛樂圈那些女明星的老照片,有沒有驚艷到你
現在娛樂圈的明星顏值都是相當高的,有時還有撞臉的時候,工作室中發出的照片都是精美無瑕的,但是這些照片都是經過精心修飾的,在不就是有些明星為了保持完美的面容進行微整形,但是在以前那個年代,沒有修圖軟體,也沒有整形技術的明星,是不是經受住了經驗?接下來我們去看看娛樂圈那些女明星的老照片,有沒有驚艷到你?
林青霞
林青霞,1954年11月3日出生在中國台灣省,祖籍山東萊陽。1973年在台北西門町被星探發現,出演處女作電影《窗外》,劇中飾演女主角江雁容。1990年憑《滾滾紅塵》獲得第2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1992年與徐克導演合作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塑造出東方不敗這一經典角色,一舉成名。1994年,與香港富商結婚,後來就漸漸退出影視熒屏。
林青霞扮演的角色,至今還在無數網友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她的美可以無限延伸,美到獨一無二。從以下的圖片可以看出,林青霞雙眸明亮,鼻樑高挺,纖細的手指宛如青蔥,這是沒有經過修飾的圖片,在那個年代,林青霞的美可以說無人能媲美,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像她一樣的美人了!美得讓人驚艷!
趙雅芝
蔡少芬
蔡少芬,1973年9月17日出生於中國香港,中國香港女演員、模特。1989年參加無線電視舉辦的超級模特大賽。1991年,17歲的蔡少芬參加香港小姐競選獲得季軍。
看了下面的照片,小編不得不說,我們的「皇後娘娘」不僅有演技,同時也是一位大美女呢!蔡少芬烏黑的長發,細細的柳葉眉,高挺的鼻樑,清秀的面容,讓無數網友驚嘆:我的老天爺,要不要太驚艷呀!哈哈!蔡少芬本身出道很早,出身模特的她,身姿挺拔,良好的外形也為她清純的面容增添了幾分風韻!
⑨ 驚艷了時光的港星舊照上熱搜,誰才是你曾經的女神
在90年代,確實有很多港星貌美動人,具有萬種風情,驚艷了時光的港星舊照上了熱搜,也是很多網友喜聞樂見的,畢竟對於美的追求是很多人都有的,在我的心中,我曾經的女神是張敏,原因如下。三、張敏的身上有一種俠義的氣質。
在我曾經見過的那麼多女星里,我認為在張敏的身上是最有女俠氣質的一個明星。武俠劇這么多年來也拍了不少,但是那些女明星都只會凹造型,扮相上雖然能夠突出一個俠女的特點,但是女明星的身上卻缺乏著俠女的氣質,所以我看起來就感覺很違和。
綜上所述,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最喜歡的女神,而在那麼多驚艷了時光的港星里,我最喜歡的還是張敏,事實上我看到張敏的電影並不多,馬上的回眸一笑,卻久久不能忘懷,張敏身上的這種獨特氣質是非常吸引我的,年華易逝,但是她的這種特色卻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
⑩ 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的著名女星究竟有哪些,她們當年的排名如何
周璇1920.8.1-1957.9.22) 原名:蘇璞 籍貫:江蘇常州 身份:中國早期電影著名女演員、民國時期著名歌唱家 評價:一代歌後「周璇」的名字可以說是國語流行曲史上一個金字招牌,號稱「金嗓子」,她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一副名副其實的好歌喉,不僅音色細嫩、音質甜美,而且吐字清晰,經過麥克風傳將出來更是委婉動人。就是不愛聽國語流行曲的人,也會對她那燕語鶯聲一般的歌喉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加上電影明星的身份和曲折凄涼的身世,因此深受大眾的青睞與關注。 生平: 童年被賣為 周家養女。 1931年 參加上海明月歌舞團,因主演歌舞《特別快車》而嶄露頭角。後入新華歌舞社。主演1934年 在上海各電台聯合舉辦的歌星比賽中名列第二,成為十大歌星之一,被譽為「 金嗓子」。 1935年 從影,在天一影片公司拍攝的影片《美人恩》中扮演角色。 1936年 入藝華影業公司,主演《喜臨門》、《滿園春色》等影片,新華影業公司拍攝的影片《狂歡之夜》中扮演角色。 1937年 在明星影片公司拍攝的影片《馬路天使》中扮演女主角小紅,成功地塑造了在舊社會受盡侮辱和損害,但對前途抱有美好理想的歌女形象,為其表演藝術的代表作。八一三事變後參加大型話劇《保衛蘆溝橋》的演出。後隨上海劇藝社赴菲律賓宣傳抗日救亡。 1938年 任上海國華影業公司演員,主演《孟姜女》、《李三娘》、《董小宛》、《西廂記》等近二十部影片。 1943年 在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主演《漁家女》、紅樓夢等影片。抗戰勝利後赴香港,相繼主演《長相思》 、《各有千秋》、《憶江南》、《清宮秘史》等影片,並在文華影業公司攝制的影片《夜店》中扮演角色。 1950年 回上海,參加影片《和平鴿》的拍攝,因患病而未竟。 出演影片 : 1935(1):美人恩 1936(4):花燭之夜 化身姑娘 喜臨門 百寶圖 1937(4):馬路天使 滿園春色 三星伴月 女財神 1939(5):孟姜女 李三娘 新地獄 七重天 董小宛 1940(6):三笑 孟麗君 蘇三艷史 西廂記 黑天堂 天涯歌女 1941(5):夢斷關山 梅妃 夜深沉 解語花 惱人春色 1943(1):漁家女 1944(2):鸞鳳和鳴 紅樓夢 1945(1):鳳凰於飛 1946(2):長相思 各有千秋 1947(5):莫負青春 歌女之歌 花外流鶯 憶江南 夜店 1948(1):清宮秘史 周璇早年身世坎坷,從藝後生業輝煌,感情生活卻連遇挫折。出生年月有多種說法,有1918、1919、1920諸說,逝世於1957年9月22日,又說是20日。籍貫有常熟和上海兩說。 主要歌曲:天涯歌女、四季歌、何日君再來、陋巷之春、月圓花好、瘋狂世界、訴衷情、采檳榔等 李香蘭 (1920.2.12-) 原名:山口淑子 籍貫:日本佐賀縣,生於沈陽 身份: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期著名歌手 生平: 出生於日本一個漢學世家,祖父是一個漢學學者,父親受其影響早年到中國學習,後任職於「滿鐵」公司。 山口淑子少年時代留在腦海里的那片血紅讓她終生難忘———1932年,她親眼看到幾名被綁的中國人被日本憲兵當場槍殺,血肉模糊。後來她才知道那與平頂山慘案———3000名中國平民遭日軍屠殺的事件———有關。平頂山事件中,由於父親因「通敵」受到拘留,事後山口淑子一家遷居沈陽。13歲時,山口淑子認了父親的中國同學、當時的親日派沈陽銀行總裁李際春為養父,她也因此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李香蘭。 命運有時是在不經意之間改變的。李香蘭與白俄羅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這樣,那次相識使李香蘭有機會跟一位俄羅斯聲樂家學習聲樂,她的音樂天分得以發掘。這一時期,日本為推行「日滿親善」、「五族協和」的懷柔政策,開始在電台上播放「滿洲新歌曲」,既懂日語又會北京話的李香蘭於是作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歲時,李香蘭前往北京讀書。1937年,由「滿鐵」公司出資的電影公司「滿映」成立,李香蘭被聘為專職演員。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蜜月快車》奠定了她「懂日語的中國少女影星」的地位,後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熱砂的誓言》和《白蘭之歌》等「大陸三部作」。1943年,因參演《萬世流芳》,李香蘭這個名字曾轟動一時。 山口淑子的「李香蘭時代」,正值日本侵華時期。《李香蘭》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彌說,「她在祖國日本和故國中國之間的夾縫中受到命運捉弄,度過了非常苦惱的青春歲月。」對此,山口淑子說有兩件事讓她終生難忘,至今想起來還覺得心酸。 1938年10月,18歲的李香蘭作為「日滿親善」代表首次回日本,興奮之中的她萬萬沒想到,當驗過護照剛要下船時,聽到官員兇狠地喝叫:「你還是日本人嗎?一等國民卻穿著支那服,不覺得羞恥嗎?」山口淑子說:「當時我都蒙了,不明白那個日本人為什麼說那種話,為此我十分苦惱。」後來在東京,當她身穿中式服裝演唱中國歌曲時,掌聲中不時傳來謾罵。這使她對祖國日本的幻想開始破滅,她感到可悲的,「不是為日本人錯把我當成中國人而歧視,而是祖國的日本人對我出生的中國———我母親之國的侮辱。」 1943年,李香蘭參與演出了描寫林則徐禁鴉片的歷史劇《萬世流芳》,她在劇中扮演了一位訴說鴉片之害的賣糖少女,唱過《賣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記者招待會後,有位年輕記者追上來問她:「李香蘭,你不是中國人嗎?為什麼演出《支那之夜》、《白蘭之歌》那樣侮辱中國的電影?你中國人的自豪感到哪裡去了?」面對責問,她道歉說:「那時我年輕不懂事,現在很後悔。在此向大家賠罪,再不幹那種事了。」不料這番話引起一陣掌聲。她回憶說:「實際上那時他們已經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謝罪。」 追憶往事,山口淑子說:「在那個戰爭年代,為了生存,我的確是拼足了力氣學唱歌」。她稱,對那些曾為軍國主義服務、歧視中國人的電影而感到內疚。因受不了「李香蘭」身份的重壓,她在1944年從「滿映」辭職,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戰敗,李香蘭被軍事法庭以「漢奸罪」嫌疑審訊,後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倖免。對自己以中國人的名義演出的《支那之夜》等電影,她說「雖因年輕但考慮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釋放回國。 告別了「李香蘭」的山口淑子,回國後跨入影壇,其間甚至想過要到好萊塢發展,後因故放棄。1958年,山口淑子與外交官大鷹弘墜入愛河,婚後改姓大鷹,並退出演藝界當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將50歲的大鷹淑子圓了記者夢,當起了富士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還前往越南、柬埔寨、中東等戰爭前線,采訪過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風雲人物。1974年,頻頻在電視上出鏡的大鷹淑子在田中角榮首相的勸說下出馬競選,從此當了18年的參議院議員…… 1975年,已是國會議員的大鷹淑子訪問平壤,路經北京時,受到廖承志會長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訪問了留下過青春足跡的北京、上海、哈爾濱和長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著淚水看了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的實況轉播。 談及這段經歷時,山口淑子打開了畫冊,讓我看鄧小平先生在1978年訪日時與她在田中角榮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時,她唏噓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畫冊里她年輕時與周璇、白楊等中國演員的合影時,她變得愉快起來。她回憶起1978年作為日本環境訪華團團長訪問的情景,提到重訪長春電影製片廠時,她這位「金魚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鄭曉君、「妖艷美人」白玫、「活潑美人」夏佩傑和「永遠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歡迎。她說:「我有中國和日本兩個親人,中國是養育我的母親之國,日本是我的父親之國。中國是我的故鄉,所以去中國應說『回』中國。」 希望「父親之國」和「母親之國」友好相處 1992年,山口淑子從參議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後,她選擇了獨居。其間,她仍擔任著「亞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長(理事長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戰爭受害者、當年的從軍「慰安婦」道歉賠償。明年是二戰結束60周年,她向記者透露,日本一家電視台計劃拍一部以她的經歷為題材的電視片。劇本目前正在構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語的大眼睛演員擔綱。 對目前較「冷」的日中關系,山口淑子說,日中之間有些摩擦,但對此應該正視,不能使它積重難返。在談及接受專訪的初衷時,她表示希望中國的年輕人了解她的命運,藉此促進日中兩國關系的發展。「中國和日本是我的『母親之國』和『父親之國』,我最不希望見到兩國的友好關系出現問題。周恩來總理說過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日本人應該用自己的良知清算過去,兩國年輕人更應用全新的廣闊視野,認真考慮將來如何友好相處」。 代表作:《夜來香》、《恨不相逢未嫁時》、《小時候》、《賣糖歌》、《戒煙歌》、《海燕》、《何日君再來》、《蘇州夜曲》等。 白虹 (1919-1992) 原名:白麗珠 籍貫:北京 身份:中國三四十年代著名影星、歌星 評價:「北平三白」之一(其他兩位是白光、白楊),白虹一生在歌、影藝術上都有不俗的成就。 生平: 幼年的她非常喜歡音樂,13歲那年,明月歌舞團從上海到北京招募團員,她順利地被錄取了,從此以白虹的藝名步入上海的演藝圈。 30年代初期,白虹在明月社老闆黎錦輝的介紹下,出演過《人間仙子》和《國色天香》兩部電影,但她在歌壇的表現還是更為耀眼的歌唱事業為主。此時的白虹嗓音雖然甜美,但歌藝的成熟還是30年代後期的事情,歌曲《郎是春日風》是她這一時期的代表作。由於白虹的發音準確,每每能將感情與詞意融會貫通,令聆聽者更易領會歌詞的含義,因此她的演唱感染力很強,與周璇、龔秋霞齊名,被譽為「三大歌後」之一。1934年,在上海各家電台聯合舉辦歌星比賽中,白虹以領先二百多票的成績摘得桂冠,而位列次席的便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金嗓子」周璇。 提到白虹,就不得不提到著名作曲家黎錦光,白虹早期的歌曲幾乎全部出自黎錦光之手,兩人更結為夫婦一時傳為佳話,被認為是美滿的歌壇伉儷,直到1950年倆人登報聲明離異。 40年代時白虹的事業鼎盛期,她開始演唱不同歌路的曲目,風格偏於輕松活潑的類型。其中,她最擅長的是演唱爵士風格的歌曲,如《得不到的愛情》、《惱人的秋雨》、《愛情與黃金》、《雨不灑花花不紅》等。 白虹的音域非常廣闊,有歌評家評她:「歌喉嘹亮就像陽光普照,能激發人們高遠的情懷。」她的《賣湯丸》至今教人琅琅上口,和嚴華合唱的《人海飄航》,是早期著名的探戈歌曲,《郎如春日風》更是代表作,後來也有不少歌星翻唱。 1992年白虹去世,享年73歲。而在時代樂壇上,她的光彩將永不褪色。 代表作:《莎莎再會吧》、《雨不灑花花不紅》、《郎是春日風》、《人海飄航》、《河上的月色》、《乘風破浪》、《浪花》、《我要回家》、《紡棉花》等。 白光 白光為中國四五十年代著名影星、歌星;原名史永芬,1921年生於北平。因見電影院投射機的一道白光而得藝名「白光」。白光因演出:《盪婦心》、《一代妖姬》、《玫瑰花開》、而走紅,被稱為中國「一代妖姬」。除了演戲,白光還是一位極負盛名的歌星,以其磁性的低音風靡歌壇,感性纏綿,別樹一幟。她主唱過不少電影歌曲,其中以《嘆十聲》、《東山一把青》、《祝福》較為著名。其他歌曲如《魂縈舊夢》、《等著你回來》、《如果沒有你》均也膾炙人口,至今已成為國語時代曲的經典。白光在1950年代初退出歌影壇,隱居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1999年8月27日,白光因結腸癌在吉隆坡病逝,享年78歲。 評價 在40年代以妖艷的形像、慵懶的歌聲,被稱為一代妖姬,名氣不在周璇之下。她敢於向大牌歌星挑戰,演唱並出唱片,足見她的自信。她那低沉略帶沙啞的嗓音,在大上海站住了腳。和周璇一樣,她也幾乎是每片必唱的,夢幻般的歌聲迷住了眾多聽眾, 白光唱歌演戲都有她獨特的個性。表演上豁得出去,襟懷也算坦誠。尤其是那把低沉柔又帶懶慵韻味的磁性嗓音確實教歌迷如痴如醉,加上她那一口標準的京片兒,咬字吐詞極富感情,更夾著一種放浪形骸的味道,教喜歡聽她的歌的人們永難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