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圖片 » 利物浦紅星日本美女照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利物浦紅星日本美女照片

發布時間: 2022-12-20 23:06:57

㈠ 第一屆世界盃的舉行地是那個國家奪冠的球隊是

舉辦:烏拉圭的首都蒙得維的亞,冠軍隊:烏拉圭隊

世界盃:
1930年世界盃
主辦地烏拉圭,1930/07/13--07/30
第一名烏拉圭
第二名阿根廷
第三名美國
第四名南斯拉夫
第五名智利
第六名巴西
第七名羅馬尼亞
第八名巴拉圭
第九名法國
第十名秘魯
第十一名比利時
第十二名波利維亞
第十三名墨西哥
最佳球員:斯塔維萊(阿根廷)
最佳射手:斯塔維萊8球
最佳陣容:(235)
守門員:雅沃維奇(南斯拉夫)
後衛:伊夫科維奇(南斯拉夫),納薩西(烏拉圭)
中場:安德拉德(烏拉圭),蒙蒂(阿根廷),赫斯蒂多(烏拉圭)
前鋒:斯卡羅內(烏拉圭),卡斯特羅(烏拉圭),斯塔維萊(阿根廷),費雷拉(阿根廷),塞亞(烏拉圭)

1934年世界盃
主辦地義大利,1934/05/27----06/10
第一名義大利
第二名捷克斯洛伐克
第三名德國
第四名奧地利
第五名西班牙
第六名匈牙利
第七名瑞士
第八名瑞典
第九名阿根廷
第十名法國
第十一名荷蘭
第十二名羅馬尼亞
第十三名埃及
第十四名巴西
第十五名比利時
第十六名美國
最佳球員:斯基亞菲奧(義大利)
最佳射手:斯基亞菲奧,內耶德利(捷克斯洛伐克),科南(德國)4球
最佳陣容:(235)
守門員:薩莫拉(西班牙)
後衛:蒙澤利奧(義大利),金科塞斯(西班牙)
中場:瓦格納(奧地利),蒙蒂(義大利),西勞倫(西班牙)
前鋒:奧爾希(義大利),內耶德利(捷克斯洛伐克),斯基亞菲奧(義大利),梅阿查(義大利),瓜伊塔(義大利)

1938年世界盃
主辦地法國,1938/06/04--06/19
第一名義大利
第二名匈牙利
第三名巴西
第四名瑞典
第五名捷克斯洛伐克
第六名瑞士
第七名古巴
第八名法國
第九名羅馬尼亞
第十名德國
第十一名波蘭
第十二名挪威
第十三名比利時
第十四名荷蘭
第十五名荷屬安德烈斯
最佳球員:萊昂尼達斯(巴西)
最佳射手:萊昂尼達斯8球
最佳陣容:(235)
守門員:普拉尼茨卡(捷克斯洛伐克)
後衛:多明戈斯(巴西)拉瓦(義大利)
中場:塞朗托尼(義大利),安德雷奧洛(義大利),洛卡特利(義大利)
前鋒:比亞瓦蒂(義大利),梅阿查(義大利),萊昂尼達斯(巴西),薩羅希(匈牙利),蒂科(匈牙利)

1950年世界盃
主辦地巴西,1950/06/24--07/16
第一名烏拉圭
第二名巴西
第三名瑞典
第四名西班牙
第五名南斯拉夫
第六名瑞士
第七名義大利
第八名英格蘭
第九名智利
第十名美國
第十一名巴拉圭
第十二名玻利維亞
第十三名墨西哥
最佳球員:斯基亞菲諾(烏拉圭)
最佳射手:阿德米爾8球
最佳陣容:(325)
守門員:拉馬列茨(蘇聯)
後衛:特拉赫(烏拉圭),鮑爾(巴西),岡薩雷斯(烏拉圭)
中場:巴雷拉(烏拉圭),普恰德斯(西班牙)
前鋒:吉希亞(烏拉圭),濟濟尼奧(巴西),阿德米爾(巴西),斯基亞菲諾(烏拉圭),蓋恩(西班牙)

1954年世界盃
主辦地瑞士,1954/06/16--07/04
第一名聯邦德國
第二名匈牙利
第三名奧地利
第四名烏拉圭
第五名瑞士
第六名巴西
第七名英格蘭
第八名南斯拉夫
第九名法國
第十名土耳其
第十一名義大利
第十二名比利時
第十三名墨西哥
第十四名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五名蘇格蘭
第十六名韓國
最佳球員:普斯卡什(匈牙利)
最佳射手:柯奇士(匈牙利)
最佳陣容:(325)
守門員:格羅希奇(匈牙利)
後衛:拉布里希(聯邦德國),巴雷拉(烏拉圭),聖瑪麗亞(烏拉圭)
中場:博西克(匈牙利),安德拉德(烏拉圭)
前鋒:拉恩(聯邦德國),柯奇士(匈牙利),希代古提(匈牙利),普斯卡什(匈牙利),齊博爾(匈牙利)

1958年世界盃
主辦地瑞典,1958/06/08--06/29
第一名巴西
第二名瑞典
第三名法國
第四名聯邦德國
第五名威爾士
第六名蘇聯
第七名北愛爾蘭
第八名南斯拉夫
第九名巴拉圭
第十名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一名匈牙利
第十二名英格蘭
第十三名阿根廷
第十四名蘇格蘭
第十五名奧地利
第十六名墨西哥
最佳球員:貝利(巴西)
最佳射手:方丹(法國)13球
最佳陣容:(325)
守門員:雅辛(蘇聯)
後衛:賈桑托斯(巴西),貝利尼(巴西),尼桑托斯(巴西)
中場:奧蘭多(巴西),迪迪(巴西)
前鋒:加林查(巴西),科帕(法國),方丹(法國),貝利(巴西),哈姆林(瑞典)

1962年世界盃
主辦地智利,1962/05/30--06/17
第一名巴西
第二名捷克斯洛伐克
第三名智利
第四名南斯拉夫
第五名匈牙利
第六名蘇聯
第七名聯邦德國
第八名英格蘭
第九名義大利
第十名阿根廷
第十一名墨西哥
第十二名西班牙
第十三名烏拉圭
第十四名哥倫比亞
第十五名保加利亞
第十六名瑞士
最佳球員:加林查(巴西)
最佳射手:加林查,瓦瓦,萊桑切斯(巴西),阿爾貝特(匈牙利),伊萬諾夫(蘇聯),耶科維奇(南斯拉夫)4球
最佳陣容:(424)
守門員:吉爾瑪(巴西)
後衛:賈桑托斯(巴西),毛羅(巴西),沃羅寧(蘇聯),施內林格(聯邦德國)
中場:馬索普斯特(捷克斯洛伐克),洛托(巴西)
前鋒:加林查(巴西),瓦瓦(巴西),阿馬里爾(巴西),亨托(西班牙)

1966年世界盃
主辦地英格蘭,1966/07/11--07/30
第一名英格蘭
第二名聯邦德國
第三名葡萄牙
第四名蘇聯
第五名阿根廷
第六名匈牙利
第七名烏拉圭
第八名朝鮮
第九名義大利
第十名西班牙
第十一名巴西
第十二名墨西哥
第十三名法國
第十四名智利
第十五名保加利亞
第十六名瑞士
最佳球員:博比查爾頓(英格蘭)
最佳射手:尤西比奧(葡萄牙)9球
最佳陣容:(424)
守門員:班克斯(英格蘭)
後衛:科恩(聯邦德國),穆爾(英格蘭),沃羅寧(蘇聯),施內林格(聯邦德國)
中場:貝肯鮑爾(聯邦德國),博比查爾頓(英格蘭)
前鋒:哈勒(聯邦德國),尤西比奧(葡萄牙),科魯納(葡萄牙),西莫埃斯(葡萄牙)

1970年世界盃
主辦地墨西哥,1970/05/31--06/21
第一名巴西
第二名義大利
第三名聯邦德國
第四名烏拉圭
第五名蘇聯
第六名墨西哥
第七名秘魯
第八名英格蘭
第九名瑞典
第十名羅馬尼亞
第十一名比利時
第十二名以色列
第十三名保加利亞
第十四名摩洛哥
第十五名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六名薩爾瓦多
最佳球員:貝肯鮑爾(聯邦德國)
最佳射手:穆勒(聯邦德國)10球
最佳陣容:(433)
守門員:馬蘇基耶維茨(烏拉圭)
後衛:卡洛斯阿爾貝托(巴西),布爾尼奇(義大利),法切蒂(義大利),皮亞扎(巴西)
中場:貝肯鮑爾(聯邦德國),熱爾松(巴西),貝利(巴西)
前鋒:雅伊基尼奧(巴西),穆勒(聯邦德國),諾維利諾(巴西)

1974年世界盃
主辦地聯邦德國,1974/06/14--07/07
第一名聯邦德國
第二名荷蘭
第三名波蘭
第四名巴西
第五名瑞典
第六名民主德國
第七名南斯拉夫
第八名阿根廷
第九名蘇格蘭
第十名義大利
第十一名智利
第十二名保加利亞
第十三名烏拉圭
第十四名澳大利亞
第十五名海地
第十六名扎伊爾
最佳球員:克魯伊夫(荷蘭)
最佳射手:拉托(波蘭)7球
最佳陣容:(433)
守門員:托馬舍夫斯基(波蘭)
後衛:蘇爾比爾(荷蘭),佩雷拉(巴西),布賴特納(聯邦德國),貝肯鮑爾(聯邦德國)
中場:內斯肯斯(荷蘭),德伊納(波蘭),加多恰(波蘭)
前鋒:拉托(波蘭),克魯伊夫(荷蘭),倫森布林克(荷蘭)

1978年世界盃
主辦地阿根廷,1978/06/02--06/25
第一名阿根廷
第二名荷蘭
第三名巴西
第四名義大利
第五名波蘭
第六名聯邦德國
第七名奧利地
第八名秘魯
第九名突尼西亞
第十名西班牙
第十一名蘇格蘭
第十二名法國
第十三名瑞典
第十四名伊朗
第十五名匈牙利
第十六名墨西哥
最佳球員:肯佩斯(阿根廷)
最佳射手:肯佩斯(阿根廷)6球
最佳陣容:(433)
守門員:菲格爾(阿根廷)
後衛:福格茨(聯邦德國),阿馬拉多(巴西),克洛爾(荷蘭),塔朗蒂尼(阿根廷)
中場:卡西奧(義大利),迪爾塞烏(巴西),倫森布林克(荷蘭)
前鋒:羅西(義大利),肯佩斯(阿根廷),貝托尼(阿根廷)

1982年世界盃
主辦地西班牙,1982/06/14--07/11
第一名義大利
第二名聯邦德國
第三名波蘭
第四名法國
第五名巴西
第六名英格蘭
第七名蘇聯
第八名奧地利
第九名北愛爾蘭
第十名比利時
第十一名阿根廷
第十二名西班牙
第十三名阿爾及利亞
第十四名匈牙利
第十五名蘇格蘭
第十六名南斯拉夫
第十七名喀麥隆
第十八名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九名宏都拉斯
第二十名秘魯
第二十一名科威特
第二十二名智利
第二十三名紐西蘭
第二十四名薩爾瓦多
最佳球員:羅西(義大利)
最佳射手:羅西(義大利)6球
最佳陣容:(442)
守門員:佐夫(義大利)
後衛:詹蒂萊(義大利),路易濟尼奧(巴西),科洛瓦蒂(義大利),儒尼奧爾(巴西)
中場:博涅克(波蘭),普拉蒂尼(法國),蒂迦納(法國),濟科(巴西)
前鋒:羅西(義大利),魯梅尼格(聯邦德國)

1986年世界盃
主辦地墨西哥,1986/05/30--06/29
第一名阿根廷
第二名聯邦德國
第三名法國
第四名比利時
第五名巴西
第六名墨西哥
第七名西班牙
第八名英格蘭
第九名丹麥
第十名蘇聯
第十一名摩洛哥
第十二名義大利
第十三名巴拉圭
第十四名波蘭
第十五名保加利亞
第十六名烏拉圭
第十七名葡萄牙
第十八名匈牙利
第十九名蘇格蘭
第二十名韓國
第二十一名北愛爾蘭
第二十二名阿爾及利亞
第二十三名伊拉克
第二十四名加拿大
最佳球員:馬拉多納(阿根廷)
最佳射手:萊因克爾(英格蘭)6球
最佳陣容:(433)
守門員:普法夫(比利時)
後衛:霍西馬爾(巴西),塞薩爾(巴西),布羅文(阿根廷),阿莫羅斯(法國)
中場:費爾南德斯(法國),布魯查加(阿根廷),馬拉多納(阿根廷)
前鋒:萊因克爾(英格蘭),布特拉格諾(西班牙),巴爾達諾(阿根廷)

1990年世界盃
主辦地義大利,1990/06/09--07/08
第一名聯邦德國
第二名阿根廷
第三名義大利
第四名英格蘭
第五名南斯拉夫
第六名捷克斯洛伐克
第七名喀麥隆
第八名愛爾蘭
第九名巴西
第十名西班牙
第十一名比利時
第十二名羅馬尼亞
第十三名哥斯大黎加
第十四名哥倫比亞
第十五名荷蘭
第十六名烏拉圭
第十七名蘇聯
第十八名蘇格蘭
第十九名奧地利
第二十名埃及
第二十一名瑞典
第二十二名韓國
第二十三名美國
第二十四名阿聯酋
最佳球員:斯基拉奇(義大利)
最佳射手:斯基拉奇(義大利)6球
最佳陣容:(442)
守門員:蘇比薩雷塔(西班牙)
後衛:貝爾戈米(義大利),布赫瓦爾德(聯邦德國),巴雷西(義大利),布雷默(聯邦德國)
中場:斯托伊科維奇(南斯拉夫),馬特烏斯(聯邦德國),加斯科因(英格蘭),巴斯科斯(西班牙)
前鋒:斯基拉奇(義大利),克林斯曼(聯邦德國)

1994年世界盃
主辦地美國,1994/06/17--07/18
第一名巴西
第二名義大利
第三名瑞典
第四名保加利亞
第五名德國
第六名羅馬尼亞
第七名荷蘭
第八名西班牙
第九名奈及利亞
第十名阿根廷
第十一名比利時
第十二名沙特
第十三名墨西哥
第十四名美國
第十五名瑞士
第十六名愛爾蘭
第十七名挪威
第十八名俄羅斯
第十九名哥倫比亞
第二十名韓國
第二十一名玻利維亞
第二十二名喀麥隆
第二十三名摩洛哥
第二十四名希臘
最佳球員:羅馬里奧(巴西)
最佳射手:斯托伊奇科夫(保加利亞),薩連科(俄羅斯)6球
最佳陣容:(433)
守門員:普雷德霍姆(西班牙)
後衛:尤爾金霍(巴西),巴雷西(義大利),桑托斯(巴西),馬爾迪尼(義大利)
中場:布羅林(瑞典),鄧加(巴西),巴拉科夫(保加利亞)
前鋒:巴喬(義大利),羅馬里奧(巴西),斯托伊奇科夫(保加利亞)

1998年世界盃
主辦地法國,1998/06/10--07/12
第一名法國
第二名巴西
第三名克羅埃西亞
第四名荷蘭
第五名義大利
第六名阿根廷
第七名德國
第八名丹麥
第九名英格蘭
第十名南斯拉夫
第十一名羅馬尼亞
第十二名奈及利亞
第十三名墨西哥
第十四名巴拉圭
第十五名挪威
第十六名智利
第十七名西班牙
第十八名摩洛哥
第十九名比利時
第二十名伊朗
第二十一名哥倫比亞
第二十二名牙買加
第二十三名奧地利
第二十四名南非
第二十五名喀麥隆
第二十六名突尼西亞
第二十七名蘇格蘭
第二十八名沙特
第二十九名保加利亞
第三十名韓國
第三十一名日本
第三十二名美國
最佳球員:羅納爾多(巴西)
最佳射手:達沃蘇克(克羅埃西亞)6球
最佳陣容:(343)
守門員:巴特斯(法國)
後衛:圖拉姆(法國),德塞利(法國),羅伯特卡洛斯(巴西)
中場:戴維斯(荷蘭),鄧加(巴西),齊達內(法國),里瓦爾多(巴西)
前鋒:羅納爾多(巴西),博格坎普(荷蘭),達沃蘇克(克羅埃西亞)

2002年世界盃
主辦地韓國和日本,2002/05/31--06/30
第一名巴西
第二名德國
第三名土耳其
第四名韓國
第五名西班牙
第六名英格蘭
第七名塞內加爾
第八名美國
第九名日本
第十名丹麥
第十一名墨西哥
第十二名愛爾蘭
第十三名瑞典
第十四名比利時
第十五名義大利
第十六名南非
第十七名阿根廷
第十八名巴拉圭
第十九名哥斯大黎加
第二十名喀麥隆
第二十一名葡萄牙
第二十二名俄羅斯
第二十三名克羅埃西亞
第二十四名厄瓜多
第二十五名波蘭
第二十六名烏拉圭
第二十七名奈及利亞
第二十八名法國
第二十九名突尼西亞
第三十名斯洛維尼亞
第三十一名中國
第三十二名沙特
最佳球員:卡恩(德國)
最佳射手:羅納爾多(巴西)8球
最佳陣容:(442)
守門員:李雲在(韓國)
後衛:卡福(巴西),坎貝爾(英格蘭),洪明浦(韓國),卡洛斯(巴西)
中場:貝克漢姆(英格蘭),巴拉克(德國),中田英壽(日本),柳相鐵(韓國)
前鋒:安貞煥(韓國),朴智星(韓國)

歐洲杯
年份 冠軍 比分 亞軍 主辦國�
1960 蘇聯 2比1 南斯拉夫 法國�
1964 西班牙 2比1 蘇聯 西班牙�
1968 義大利 1比1、2比0(重賽) 南斯拉夫 義大利�
1972 西德 3比0 蘇聯 比利時�
1976 捷克斯洛伐克 5比3(點球) 西德 捷克�
1980 西德 2比1 比利時 義大利 �
1984 法國 2比0 西班牙 法國�
1988 荷蘭 2比0 蘇聯 原西德�
1992 丹麥 2比0 西德 丹麥�
1996 德國 2比1 捷克 英格蘭
2000 法國 2比1 義大利 荷蘭 比利時
2004 希臘 1比0 葡萄牙 葡萄牙

1953年,國際足聯在巴黎舉行的特別代表大會上批准舉辦歐洲聯賽,1954年6月15日,歐足聯成立。次年,開始舉辦歐洲冠軍俱樂部杯聯賽,1956年,開始籌備舉行由歐洲各國國家隊參加的比賽。兩年後,第一屆歐洲國家杯(歐洲杯前身)資格賽開始進行。

1960年,第一屆歐洲國家杯決賽階段比賽在法國舉行,共有16支代表隊參加。決賽最後在前蘇聯隊和南斯拉夫隊之間進行,雙方90分鍾內打成1-1,最後進入加時賽,前蘇聯隊最終憑借終場前7分鍾的進球,以2-1險勝南斯拉夫隊,奪得冠軍。著名球星勒夫-雅辛因此屆比賽而聲名大振。

1964年,第二屆歐洲國家杯決賽階段比賽在西班牙舉行。最後決賽在東道主西班牙隊和衛冕冠軍前蘇聯隊之間進行。在主場79115名觀眾的大力支持下,西班牙隊最後以2-1的比分奪取冠軍獎杯。

1968年,歐洲國家杯正式更名為歐洲足球冠軍杯(歐洲杯)。有31個國家參加了資格賽。決賽階段比賽在義大利舉行。本屆比賽首次實施種子隊制度,參加決賽階段比賽的隊伍共分為8個組,每組安排一個種子隊,小組前兩名進入四分之一決賽。小組賽中,阿爾巴尼亞隊大爆冷門,通過加時賽將奪冠熱門聯邦德國隊淘汰。決賽在南斯拉夫隊和東道主義大利隊之間進行,義大利隊最後以2-0獲勝。

1972年,第四屆歐洲杯決賽階段比賽在比利時進行。決賽在聯邦德國隊和前蘇聯隊之間進行,聯邦德國隊最後以3-0大勝前蘇聯隊奪冠。兩年後,這支隊伍又奪得了世界冠軍。

1976年,第五屆歐洲杯決賽階段比賽在南斯拉夫舉行。決賽在捷克斯洛伐克隊和聯邦德國隊之間進行,捷克斯洛伐克隊最終以4-3力克對手,舉起了冠軍獎杯。

1980年,第六屆歐洲杯決賽階段比賽再次在義大利舉行。本屆比賽的規程有所變化。規定經過小組賽後,8支隊伍進入下一輪,然後分成兩個小組捉對廝殺,每組的第一名將自動獲得決賽權。冠軍決戰在聯邦德國和比利時兩隊之間進行,德國人成為最後的贏家。

1984年,第七屆歐洲杯決賽階段比賽在法國舉行。東道主法國隊在天才球星普拉蒂尼的率領下一路高歌猛進,並在決賽中以2-0干凈利索地擊敗西班牙隊,奪得冠軍。

1988年,第八屆歐洲杯決賽階段比賽在聯邦德國舉行,擁有古力特和范-巴斯藤等足球天才的荷蘭隊一路勢不可擋,他們在決賽中擊敗前蘇聯隊後第一次舉起了冠軍獎杯。

1992年,第九屆歐洲杯決賽階段比賽在瑞典舉行。因南斯拉夫隊退出而獲得比賽資格的丹麥隊出人意料地殺入決賽,並以2-0擊敗德國隊奪冠。

1996年,第十屆歐洲杯決賽階段比賽在英國舉行,此前,共有史無前例的48個國家參加了資格賽。16個進入決賽階段比賽的隊伍被分為4個小組,小組前兩名進級。決賽首次以「金球」決出勝負,德國隊最後憑借比埃爾霍夫的一粒進球第二次奪冠。

冠軍杯
1956年----皇家馬德里4:2雷姆斯
1957年----皇家馬德里2:0佛羅倫薩
1958年----皇家馬德里3:2AC米蘭(加時)
1959年----皇家馬德里2:0雷姆斯
1960年----皇家馬德里7:3法蘭克福
1961年----本菲卡3:2巴塞羅那
1962年----本菲卡5:3皇家馬德里
1963年----AC米蘭2:1本菲卡
1964年----國際米蘭3:1皇家馬德里
1965年----國際米蘭1:0本菲卡
1966年----皇家馬德里2:1貝爾格萊德游擊隊
1967年----格拉斯哥凱爾特人2:1國際米蘭
1968年----曼聯4:1本菲卡(加時)
1969年----AC米蘭4:1阿賈克斯
1970年----費耶諾德2:1格拉斯哥凱爾特人(加時)
1971年----阿賈克斯2:0帕納斯奈克斯
1972年----阿賈克斯2:0國際米蘭
1973年----阿賈克斯1:0尤文圖斯
1974年----拜仁慕尼黑4:0競技馬德里
1975年----拜仁慕尼黑2:0利茲聯
1976年----拜仁慕尼黑1:0聖艾蒂安
1977年----利物浦3:1門興格拉德巴赫
1978年----利物浦1:0布魯日
1979年----諾丁漢森林1:0馬爾摩
1980年----諾丁漢森林1:0漢堡
1981年----利物浦1:0皇家馬德里
1982年----阿斯頓維拉1:0拜仁慕尼黑
1983年----漢堡1:0尤文圖斯
1984年----利物浦1:1羅馬1(利物浦4: 2點球獲勝)
1985年----尤文圖斯1:0利物浦
1986年----布加勒斯特斯蒂奧0:0巴塞羅那(布加勒斯特2:0點球獲勝)
1987年----波爾圖2:1拜仁慕尼黑
1988年----埃因霍溫0:0本菲卡(埃因霍溫6:5點球獲勝)
1989年----AC米蘭4:0布加勒斯特斯蒂奧
1990年----AC米蘭1:0本菲卡
1991年----貝爾格萊德紅星0:0馬賽(紅星5:3點球獲勝)
1992年----巴塞羅那1:0桑普多利亞(加時)
1993年----馬賽1:0AC米蘭
1994年----AC米蘭4:0巴塞羅那
1995年----阿賈克斯 1:0 AC米蘭
1996年----尤文圖斯1:1阿賈克斯(尤文圖斯4:2點球獲勝)
1997年----多特蒙德3:1尤文圖斯
1998年----皇家馬德里1:0尤文圖斯
1999年----曼聯2:1拜仁慕尼黑
2000年----皇家馬德里3:0瓦倫西亞
2001年----拜仁慕尼黑2:1勒沃庫森
2002年----皇家馬德里3:0瓦倫西亞
2003年----AC米蘭0:0尤文圖斯(AC米蘭4:2點球獲勝)
2004年----法甲摩納哥 3:0 葡超波爾圖
2005年----利物浦5:6AC米蘭(利物浦3:2點球獲勝)

下面是歷屆歐洲冠軍杯總積分榜前10位球隊具體戰績:

名次 球隊 次數 比賽 勝 平 負 得失球 總積分
1 皇家馬德里 35 281 164 48 69 620:312 376
2 拜仁慕尼黑 22 194 105 47 42 359:190 257
3 AC米蘭 20 166 92 36 38 298:145 220
4 尤文圖斯 23 171 87 39 45 284:172 213
5 曼聯 16 154 84 37 33 308:162 205
6 巴塞羅那 15 144 78 32 34 273:163 190
7 本菲卡 24 147 72 35 40 283:155 179
8 阿賈克斯 22 139 70 32 37 225:130 172
9 利物浦 15 110 63 25 22 203:92 151
10 基輔迪納摩 23 140 62 27 51 196:163 151

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足球運動在世界范圍內全面復興,但這項運動僅僅是通過國家隊的比賽在各國普及的。到了1953年,在溫布利大球場進行的由英格蘭隊3:6負於匈牙利隊的友誼賽竟然全場爆滿。俱樂部之間的跨國較量也是如此,匈牙利基斯佩特洪韋德、英格蘭阿森納、阿根廷河床、義大利尤文圖斯等俱樂部的海外遠征,常常吸引了大批狂熱的球迷。然而,無論是國家隊之間的交流、還是俱樂部級別的賽事都為數寥寥。除了米特羅帕杯和拉丁杯等若干賽事之外,歐洲俱樂部之間不存在國際性賽事。這時,法國人加布里埃爾·亞諾提出了創立歐洲冠軍杯的構想,這一年是1955年。

前法國國腳亞諾是歐洲足球先生評選活動的創始人,同時為法國《隊報》和《法國足球》雜志撰稿,他敏銳地預感到有可能出現一個嶄新的賽事,可以讓歐洲各國頂尖俱樂部匯聚一堂。他提議由各國著名俱樂部以聯賽制度創立一個新賽事。而當時歐洲足聯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之中,第一屆大會定於1955年3月2日召開,他們更為關心的是內部組織問題和如何爭取各國家協會加入其組織。當時,它還沒有條件對法國人提出的這一雄心勃勃、引人注目的想法給予支持。歐洲冠軍杯的推動者們積極與國際足聯和歐洲足聯聯系,但結果卻令人失望。這兩個組織都對沒有國家隊參加的比賽不太感興趣。

當時在歐洲大陸上舉行的俱樂部級國際比賽主要有米特羅帕杯和拉丁杯。中歐國家自1927年起便舉行米特羅帕杯,這項比賽開始時只在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之間進行。後來又陸續接納了義大利、羅馬尼亞和瑞士和球隊參加。而拉丁根開始於1949年,參加的有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和法國的球隊,這一比賽在當時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是,所有這些比賽以及其他一些小型比賽,都只是局限乾地區之間,而不包括整個大陸之間的交流。

亞諾的計劃得到了皇家馬德里隊、安德萊赫特隊、維也納快速隊等數傢俱樂部以及匈牙利足協的熱情歡迎。其它俱樂部則由於賽程沖突、球員報酬、夜間照明等種種原因而遲疑不決,或是提出異議。《隊報》委託其編輯部的一位負責人棗雅克德·里斯維克組織了一次由當時的歐洲主委俱樂部的代表參加的會議,以確定歐洲俱樂部間的比賽形式。舉行歐洲俱樂部杯賽的堅定支持者之一便是西班牙皇家馬德里俱樂部的主席聖地亞哥·伯納烏。他所領導的俱樂部在國際比賽中取得不少成就,為了更進一步,他繼續採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例如聘請了當時的幾位著名球星:阿根廷的斯蒂芬諾和里亞爾。

會議於1955年4月2日至3日舉行。盡管在一個月以前,歐洲足聯在維也納執委會會議上重申不與非國家隊參加的比賽進行任何合作,但還是阻止不了各個協會派代表去巴黎。法國《隊報》發出了18封邀請函,其中只有兩傢俱樂部代表沒有與會。一家是蘇格蘭的愛丁堡愛爾蘭人隊,不過它同意參加新賽事;另一家是蘇聯的莫斯科迪納莫隊,其解釋的理由是正值蘇聯嚴冬,難以赴會。在這次歷史性的會議上,各傢俱樂部對賽制達成了協議:比賽由各國聯賽冠軍參加;採用主客場淘汰賽制,或兩隊積分和凈勝球都相同,則在第三者球場上舉行一場附加賽;冠軍杯的決賽須在歐洲足聯事先確定的球場上進行;在本隊球場比賽時,門票收入、廣告費和電視轉播費歸東道主處理。在這次會議上,還設立了一個執行委員會,聖地亞哥·伯納烏任該委員會的第一副主席。委員會負責起草擬定歐洲冠軍杯的要點,並通報了國際足聯以求理解。

歐洲足聯想搞另外一個杯賽,替代《隊報》和歐洲大部分俱樂部所提議舉行的歐洲冠軍杯。歐洲足聯所要搞的杯賽不是要俱樂部隊而是要各城市隊參加,目的是為了密切歐洲各城市間的友好聯系和體育交往。這項提議得到英格蘭足球協會的支持,它當時正對沒有參加發起創立歐洲俱樂部杯賽感到不快。這是英格蘭足協的慣用手法,英國人對未在它的國土上研究過的事情一律採取輕蔑態度。實際上,在本世紀二十年代英國四個足球協會(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一直與國際足聯鬧別扭,它退出了這個組織,停止參加奧運會比賽和最初幾屆世界盃賽。當時任英格蘭足協秘書長的斯坦利·勞斯明確表示該組織反對創立非國家非城市之間進行的比賽。

㈡ 中場改造升級!蒂亞戈究竟有什麼魔力讓利物浦如此著迷

9月19日,利物浦正式宣布簽下了拜仁中場蒂亞戈·阿爾坎塔拉,而2000萬英鎊外加500萬英鎊的附加條款的轉會費讓這筆交易無論怎麼看都是非常劃算的。 蒂亞戈在克洛普的戰術體系中將扮演什麼角色?他能給紅軍的中場帶來哪些變化?通過本文的分析,我們將試圖了解蒂亞戈加盟利物浦是否對雙方都是有益的。

蒂亞戈比賽中最大的亮點來自於他令人印象深刻的傳球能力。這名中場球員通常位置坐得很深,他有足夠的能力在中圈弧頂附近送出有威脅的長傳,就像他的短傳一樣。 在下面的比賽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蒂亞戈幾乎和戴維斯、阿拉巴和基米希一起落在了後防線的位置上。當沙爾克被迫回收防線時,拜仁的中場已經和鋒線幾乎處在同一條水平線上,這樣他們在進攻端的人數基本與對方持平。

這種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對方忌憚蒂亞戈的傳球能力造成的,西班牙人的傳球能夠直接繞過中場直接進入最後三分之一區域,這會立刻給對方的防守帶來壓力,因此對手將後防線和中場的陣型加劇了壓縮。但蒂亞戈精準的長傳使得對方這種壓縮陣型的戰術變得非常危險,因為他會利用對方後撤產生的空間去送出更有威脅的長傳。

在上圖拜仁與霍芬海姆的比賽中,我們再次見證了他出色的傳球能力。蒂亞戈在中場接到球之前已經確保他處於中場最佳的接球位置。這位29歲的西班牙人有四到五個傳球選擇來發動反擊,但是他很快就發現了畫面最上方的邊鋒在邊路的跑動。 這樣的跑位與薩拉赫和馬內在利物浦的跑動非常相似,很明顯蒂亞戈的傳球能力將為這兩位多產前鋒提供更多的進攻選擇,這將意味著利物浦在擁有蒂亞戈之後能夠通過將球大范圍的轉移到防守的弱側去打擊對手。

考慮到蒂亞戈在場上的位置通常比較靠後,我們需要了解他的防守和盤帶能力。處在中後衛前面的蒂亞戈經常會回撤到後衛線上,這意味著他在防守中也會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如果球隊從後場組織進攻,他必須在找到傳球路線前先依靠個人能力去擺脫對手,這時他的持球推進能力就變得非常重要。

在上圖歐冠聯賽拜仁對陣切爾西的比賽中,切爾西有效地在前場創造了一個三對三的局面,他們只要再進行一次傳球,就可以獲得絕佳的進球機會。但蒂亞戈提前預判到了這種情況,他明白自己如果不回防協助防守,拜仁將很有可能被對方得分。 最終蒂亞戈的及時回撤成功干擾了對方的傳球,他在這種防守非常困難的情況下能夠通過及時回撤協防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這也表明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防守職責。

在另一場歐冠聯賽拜仁對陣貝爾格萊德紅星的比賽中,我們再次看到蒂亞戈在防守方面的智慧。他在中場的位置很好,在這個位置他可以輕松地傳球和轉身。當蒂亞戈察覺到危險時,他從後防線移到中場進行協防,以阻止對方將進攻向前推進。雖然蒂亞戈的中場隊友給了對方球員進攻的空間(圖中黑色區域),但西班牙人已經提前進入了這塊區域,他准確地預判和積極地防守徹底扼殺了對手將進攻向前推進的可能性。

雖然我們已經看到了他在較深位置令人印象深刻的防守能力,但蒂亞戈也有能力持球推進進攻。在上圖的比賽畫面中,我們看到蒂亞戈已經成功繞過了美因茨的四名防守球員,從而為他在禁區的隊友創造了接球的空間。他還為自己在禁區前沿創造了空間(圖中黑色區域),這讓他可以通過橫向切入中路給對方的防線帶來更大的威脅 。蒂亞戈出色的腳下技術讓他能夠輕松戰勝對手,而圖片中的一系列動作證明他能夠單槍匹馬地為自己和隊友創造進攻的機會,這種特質無疑增加了他在進攻端的威脅。

接下來我們將看看蒂亞戈和目前利物浦其他的中場球員在進攻和防守方面的數據對比,這將幫助我們更直觀和系統地分析蒂亞戈到底能給利物浦在哪些方面帶來提高。 英超的比賽節奏更快,而德甲則是全歐洲射門得分數據最高的聯賽之一。英超聯賽需要球員在技術和體能之間找到平衡點,而德甲則更傾向於球員技術方面的影響力。蒂亞戈已經從德甲轉會到英超,我們不會指望他將德甲的數據直接復制過來,但通過他在德甲的數據,我們至少會對蒂亞戈有一個大概粗略的判斷。

在防守對抗方面,納比·凱塔顯然表現得更出色。他每90分鍾能夠貢獻8.48次對抗,成功率達到了69.88%。雖然幾內亞人為紅軍出場的時間有限,但只要他在場上,他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就會吸引大家的目光。蒂亞戈以67.41%的對抗成功率排名第二,他6.48次的場均防守對抗次數要落後於凱塔、法比尼奧和亨德森。

從空中對抗來看,蒂亞戈遙遙領先於其他的利物浦中場球員,每90分鍾能夠貢獻3.89次空中對抗。 雖然蒂亞戈41.98%的空中對抗成功率不太高,但這已經表明西班牙人並不懼怕和迴避和對方去拼搶空中球。 在目前利物浦的中場球員中,法比尼奧以每90分鍾2.76次的空中對抗領先於其他球員,成功率達到了65.22%。巴西人雖然在成功率上遠遠落後於蒂亞戈,但他仍然遙遙領先於其他中場球員。維伊納杜姆每90分鍾的2.25次空中對抗最接近法比尼奧,張伯倫以每90分鍾的2.21次對抗排名第三,而凱塔(1.63)和亨德森(1.44)的每90分鍾的對抗次數分別是1.63次和1.44次,這些數據與蒂亞戈的3.89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蒂亞戈場均能夠貢獻8.39次的攔截,只有凱塔的7.91次十分接近他,而緊隨其後的是法比尼奧的6.91次。張伯倫的上場時間盡管要比亨德森少,但他6.69次的攔截次數比亨德森的5.9次顯然要更有效率。上場時間最多的維伊納杜姆在這一項上表現很差,他貢獻了利物浦全隊最低的5.22次攔截。

張伯倫以每90分鍾4.03次的過人遙遙領先,但他的成功率只有44.44%。蒂亞戈每90分鍾的過人次數雖然只有3.93次,但他62.2%的成功率僅次於凱塔(每90分鍾過人2.66次,成功率73.08%)。其餘利物浦中場球員的過人成功率都在45%到50%之間,而法比尼奧在過人方面表現得不是很好,他每90分鍾的過人次數只有0.68次。

蒂亞戈出色的傳球能力也反映在他的統計數據中,西班牙人每90分鍾向最後三分之一區域的傳球次數為13.43次,准確率高達84.64%。 排在他後面的是凱塔(83.81%)和維伊納杜姆(90.91%),兩位利物浦中場球員的成功率都超過了80%。在傳球次數方面,亨德森每90分鍾向最後三分之一區域傳球次數達到了12.29次,與蒂亞戈非常接近,排在亨德森後面的凱塔每90分鍾向最後三分之一區域的傳球次數為10.73次。在剩下的球員之中,雖然維伊納杜姆的准確率最高,但他每90分鍾只能貢獻5.72次到最後三分之一的傳球數據是最低的。

在漸進傳球方面,蒂亞戈每90分鍾的13.58次遠遠領先利物浦的其它中場球員。排名第二位的亨德森只貢獻了10.32次,而且他的准確率84.25%仍然低於蒂亞戈的86.57%。凱塔再次以92.05%的成功率排名第一,但是他每90分鍾的漸進傳球只有8.99次。

我們要對比的最後一個指標是每90分鍾的助攻預期值。在這組數據對比中,凱塔以每90鍾0.22次的預期助攻排名首位,雖然亨德森排在第二位,但他每90分鍾的預期助攻僅為0.09次,而其他球員的的預期助攻則更低。令人驚訝的是蒂亞戈的預期助攻僅為0.02次排名墊底,考慮到利物浦和拜仁的進球能力都很強,看到這么低預期助攻值的中場確實讓人有些意外,但如果我們分析一下兩隊之間球員的踢球風格,也許我們可以找出問題的原因。利物浦在進攻中大量使用邊鋒和邊後衛,而拜仁也一樣。在這種情況下,防守型中場球員常常不得不後撤,更多地為中後衛提供掩護,而邊後衛則負責將進攻向前推進。 盡管像蒂亞戈這樣球員的傳球數據非常出色,但我們應該明白,他們的傳球並不總是能夠直接轉化成進球,這也是他們沒有很高助攻期望值的原因 ,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他們對進攻端的貢獻不會完全地反映在這些統計數據中。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不僅了解了蒂亞戈的踢球風格,還將他和現在利物浦的其它中場球員進行了數據分析對比。我們已經看到了他在上個賽季的表現,根據現有的數據,利物浦為什麼要簽下這名西班牙人似乎是一個不需要再考慮的問題了。

這位29歲的西班牙中場已經證明了自己是一名世界級的中場球員,而且他只需要花費利物浦2500萬英鎊,這對於俱樂部無疑是一筆不錯的交易。同時維伊納杜姆如果能夠成功轉會巴薩也會為俱樂部補償這筆轉會資金。蒂亞戈的加盟讓利物浦的中場再次迎來了升級,而克洛普也不用再擔心維伊納杜姆的離開會對俱樂部的中場造成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