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女科学家有谁
1、林巧稚
1901年12月23日出生于福建厦门,1921年9月至1929年6月,就读并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本科学士学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29年进入协和医院妇产科,从住院医、总住院医一直做到主治医。
⑵ 你觉得当代四大美人都是谁
我认为是董卿、张弥曼、雷洁琼、董明珠。
1、主持界第一美人:董卿,若是用“才女”形容她,我觉得是屈才了。“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对她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赞美,她的性格更是大气温婉,气质雍容华贵。还有她在节目中半跪访前辈时候的礼节,更能看出她的为人谦和。
⑶ 中国天才女教授,破解美国两大最安全密码,国家如何奖励她
1983年王小云从诸城一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大学的数学系,之后师从数学家潘承洞院士,在1993年完成博士学业。
毕业之后王小云选择留在山东大学任教,从数学系的讲师到教授只花了九年时间,2005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并且受聘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讲座教授,次年又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为教授。
在这样学术一面的背后,王小云也被称为中国的密码破译天才,她曾是中国密码创新奖的特等奖获得者,并且获封当年的网络安全优秀人才。
多项报告的发出,也让很多权威机构看到了王小云的天赋,谁不想要这么厉害的队友,各国都开出优渥的条件想要拉拢她,但是在王小云心里,只有祖国才是培育她的地方。
s在发表MD5后,王小云发现了这套算法的漏洞,为国家研发出一套查漏补缺的SM3密码系统,之前的漏洞也被她覆盖,成为新的世界最强密码算法,改变了中国在密码系统世界的地位。
王小云和其团队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对中国的密码破译领域有重大贡献,国家也不甘示弱奖励了王小云七百一十一万作为奖励,鼓励她今后继续致力于密码破译领域,在这个方向继续发光发热。
⑷ 有那些像钱学森一样的科学家
1、林巧稚(1901——1983),着名妇产科专家。福建厦门人。1929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并被聘为协和医学院妇产科医师。后任妇产科主任兼教授。1932年和1940年曾两次出国,在英国伦敦医学院、曼彻斯特医学院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修。回国后,历任协和医院、友谊医院妇产科主任兼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市妇产科医院名誉院长、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她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
2、张钰哲(1902——1983),着名天文学家。福建闽候人。1919年考入清华大学。1923年赴美留学。192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天文研究所所长。 1946年再次赴美, 从事天文研究活动。1948年回国。担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
3、侯德榜(1890——1974),着名化学家。福建闽候人。1913年赴美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普拉特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博士。1921年回国,曾任塘沽永利碱厂总工程师、南京永利硫酸铵厂厂长、永利化学公司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任重工业部化学局顾问、化工部副部长、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全国科协副主席。他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美国化工学会和英国皇家学会的名誉会员。
4、丁颖(1888——1964),着名农业科学家、水稻专家。广东茂名人。1912年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1913年赴日本留学,攻读农业科学。1924年回国,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全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他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并曾被授予民主德国农科院通讯院士、全苏列宁农科院通讯院士等称号。
5、熊庆来(1893——1969),云南弥勒人。1906年考入云南高等学堂。1913年赴比利时留学,后转赴法国,先后就读于格伦诺勃尔大学、巴黎大学、蒙柏里大学和马赛大学,于1920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再度赴法,以学术论文《关于整涵数与无穷极的亚纯涵数》获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云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等职。他创办了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数学系,最早把近代数学引进中国,致力整涵数、亚纯涵数、代数涵数等学科的研究工作,对我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定义的无穷极被国际数学界称为“熊氏无穷极”(也称熊氏定理)。
6、汤飞凡(1897——1958),湖南醴陵人。1921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深造。回国后,先后担任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雷斯德研究院细菌学系主任、上海医学院教授。1943年,他用自己设计的简陋设备制造出我国第一批青霉素。他是我国第一个抗生素研究室和青霉素生产车间、第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场和第一个正规卡介苗实验室的创办人。1948年,在第七届国际微生物学会上被选为常任理事。 曾任卫生部中央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1956年,在世界上第一次分离出沙眼病毒,被世界微生物界称为“汤氏病毒”。
7、张孝骞(1897——1987),湖南长沙人。192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湘雅医学院。曾任湖南湘雅医学院院长、协和医院内科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等职。他长期从事内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国胃肠病学的奠基人,一生确珍和治疗了许多疑难病症。
8、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梁启超长子。1924年,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获建筑硕士、美术学士学位。他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大厦的设计,被普林斯顿大学赠予名誉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等职。他为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和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工作,曾参加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工作。他所撰写的英文版《图像中国建筑史》获“全美最优秀出版物”称号。
9、钱学森(1911——)中国现代科学家。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留学美国并在近代力学奠基人卡门指导下从事火箭研究工作。1955年回国后投身于开创中国力学、航天事业等工作。他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第一任所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一任理事长等。1958年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为我军的科技事业发展作了大量工作。
10、李四光(1889-1971)地质学家。湖北黄冈人。字仲揆。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9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 求好评!!!
⑸ 她是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接生5万个婴儿,去世前一天仍工作,是谁呢
1983年林巧稚因病逝世,去世的前一天她强撑着在产房接生了6个婴儿,躺在病床上昏迷时还一直喊着手术室中的术语,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还是产房中的手术。林巧稚去世后,根据她的遗嘱将她一生攒下来的三万多元全部捐给医院的托儿所,骨灰撒入大海。林巧稚为医学和新生儿奉献了一生,牺牲自己的个人幸福。
⑹ 中国的女科学家有哪些人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集团于1998年联合设立,每年授予全球5名为科学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
这是唯一在全球范围内奖励女科学家的奖项,被称为“女性诺贝尔科学家奖”。中国当前共有6位科学家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中国首位获奖者:李方华(2003)
李方华院士是凝聚态物理学、电子显微学专家,是中国科学院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李方华院士于1950年考入武汉大学,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李方华院士是首位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国科学家。
香港首位获奖者:叶玉如(2004)
叶玉如院士是着名神经生物学家,是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美国科学院、香港科学院院士或外籍院士。叶玉如院士于1974年就读于美国西蒙斯学院,1977年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后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工作。
最年轻中科院院士:任咏华(2011)
任咏华院士(左二)是着名的无机化学家,曾于38岁当选当时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是美国科学院、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香港科学院院士或外籍院士。任咏华院士于1988年获得香港大学博士学位,后进入香港大学任教。
化学领域第一位女性长江学者:谢毅(2015)
⑺ 谁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
她,没有举世闻名的发明,却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她并未得过什么国际奖,可是国内外都尊敬她;她也没有子女,但千千万万的产妇、儿童都叫她妈妈、奶奶……她就是着名的妇科专家林巧稚(1901—1983年)。
林巧稚出生在福建厦门市。1921年夏天,她在上海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招生考试。这天天气闷热,坐在她身边的一位女同学突然晕倒,林巧稚立即放下没答完的考卷,把女同学送往附近的医院。照理,没有答完全部考题的考生是不能录取的,但是主考老师从这件事中,发现她临危不乱、舍己救人的精神,这正是一个医生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加上她在交谈中表现出的熟练的英语会话能力和未完答卷中显示出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她被破格录取了。
协和医学院是美国教会办的,既是医学院又是医院,学制长达八年,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林巧稚在学院里刻苦学习八个春秋,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在协和医院,通常妇女只能当护理员和护士,林巧稚不仅是第一个女医生,而且后来成为第一位女主任。她整天忙着为病人治病,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而把自己的爱全部献给了医学,献给了产妇和婴儿。几十年如一日,林巧稚工作在医疗第一线上直到逝世。她培养人才,舍己为人的医疗作风在医学界享有盛名,被誉为医学界的女英雄。
⑻ 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是谁
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是何泽慧。
何泽慧(1914年3月5日—2011年6月20日):女,籍贯山西灵石,江苏苏州人。杰出的核物理学家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何泽慧生前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泽慧在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期间,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与合作者一起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上世纪50年代,与合作者一起自立更生研制成功对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探测器。在领导建设中子物理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开展高空气球、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她是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中国第一代核物理学家。
⑼ 中国科学院第一个女学部委员是谁
林巧稚,中国协和医院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医师,中国科学院医学学部第一位女性委员
⑽ 美国永久纪念邮票上第一个中国女人吴健雄,她为何能获此殊荣
因为吴健雄堪称进入世界一流物理学家行列的中国女性第一人,她是20世纪华人妇女的杰出代表,吴健雄奋进不息的科学生涯,勇于创新的大师风范,情系桑梓的爱国情怀,给当代的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榜样。对吴健雄先生的最好缅怀,就是要学习和发扬她的科学精神,继承她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科学激情。
1986年获得南京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吴健雄生前多次探访南京大学及南京大学物理系,并与导师南京大学教授施士元交流。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275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
1994年,吴健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在纽约病逝,终年85岁。遵照本人遗愿,袁家骝亲自护送吴健雄的骨灰回大陆,安葬于苏州太仓浏河。吴健雄的墓地在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紫薇阁旁,墓体设计由贝聿铭任设计顾问。明德学校的科技楼被命名为“吴健雄楼”,袁家骝捐赠25万美元作为基建费。他表示,他是浏河的女婿。浏河是他的第二故乡。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但他可请海内外优秀的科学家来做学校的顾问,推动明德学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