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南民族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哪个好啊
重庆师范大学更好。
一、办学历史差异
1、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3月,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西南民族大学。
二、师资力量差异
1、西南民族大学:学校有教职员工近3千人,其中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550余人。有54人先后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人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重庆师范大学:学校共有专兼任教师17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28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85%以上,博士生导师25人。
三、教学建设差异
1、西南民族大学:学校13个专业获批省级及以上“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其中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专业入选四川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2、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教学科研团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西南民族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重庆师范大学
Ⅱ 请问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田耕宇教授现在何处任职。
田老师还在西南民族大学大学任教的,在教导处有职务,工作关系不在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但给文学院本科生上课,并且还在带研究生。田老师带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的研究生。
Ⅲ 马丽萍的云南民大教授
马丽萍,女,教授,1965年生,云南石屏人,硕士研究生。系统讲授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等课程。曾在《现代国际关系》、《云南民族学院学报》、《阿拉伯世界》等刊物发表论文。曾获云南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比赛一等奖,全省高校中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理论与实践”演讲比赛三等奖,云南民族大学第五届科研成果二等奖,省委宣传部论文评选二等奖,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论文评选二等奖。
Ⅳ 西南民族大学怎么样@!
还行,就是对别人说的话名声不怎么响,没有早自习晚自习,没有早操,每天晚上放电影,周五周六有跳舞的,到春熙路一个小时但是坐306的话基本可以坐着,学风就一般吧,校园挺好的,宿舍没空调没厕所,因为学校的钱都用来买石头了,校园里有很多巨贵无比的石头,有四人间五人间六人间,四人间五人间上床下桌,六人间非常大但是有一个还是两个是上下铺,维族的异域风情高鼻梁大眼睛长睫毛美女帅哥非常多,但是基本上搭不上话。论坛叫比肩还有一个非梦,你可以自己去看看,临报考时会有迎新特别版。总之吧,冲着成都来的话还行,毕竟是国家民委直属的学校,比普通省属高校还是强那么一点。
Ⅳ 西南民族大学怎么样,客观评价一下,谁字多我给谁
西南民族大学坐落于天府之国,位于芙蓉之都的锦绣成都,是民族高等教育镶嵌在祖国大西南的一颗明珠。学校为一所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起步于国家需要、百业待兴之际,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是在周恩来、邓小平、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历新玉沙街,迁武侯祠旁,建双流校区,65年来,学校始终以服务少数民族、服务民族地区为己任,在探索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在追求中创新。2015年3月,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2015年10月,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共建学校; 2016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彰往考来,发扬踔厉。经几代民大人的披荆斩棘、锐意进取,目前,学校含文、史、哲、经、管、法、教、理、工、农、医、艺等12个学科门类,占地面积近3000亩,有“三校区一基地”,在成都市有武侯校区、航空港校区、太平园校区三个校区,在阿坝州红原县有“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校舍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有56个民族的在校全日制学生3万余人,教职员工近3千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近700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400余人。学校汇聚了一批又一批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优秀教师,有51人先后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8人先后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1人先后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7人先后为国家民委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9人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人选,8人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7人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人选,57人先后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励精图治,笃行致远。学校有23个学院;有本科专业8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是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中央部属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连续七次被评为四川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有5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 13个专业获批省级以上“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其中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19个双学位专业,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十二五”期间,获11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目前,馆藏图书资料800余万册(含电子文献),教学科研实验设备总值4.9亿元,校园数字化建设成效显着。
铸造品牌,彰显特色。学校科研能力较强,拥有极富特色的民族博物馆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藏学文献馆、彝学文献馆。2000年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300余项,省(部)级项目1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8000篇,出版学术着作及教材近1000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0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特别是在畜牧兽医理论与技术、民族经济、民族旅游、民族文化研究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学校有2个“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7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全国高等院校彝汉双语教材编译审定委员会”挂靠学校;国家部委、文化部、中国社科院、四川省、中国生产力学会先后在学校建立了“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中国西南民族语言资源库建设基地”、“全国双语法官培训基地”、“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四川省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普及基地”、“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中国生产力科学研究院”等。出版的学术刊物主要有公开发行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民族学刊》等。学报(文科版)连续多年入选CSSCI来源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国社科院评为“民族学与文化学”类权威期刊。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建校66年来,一批又一批各族学子从学校踏入社会建功立业。在16万各族各类毕业生中,涌现出新中国第一个藏族博士、羌族博士,涌现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藏族将军,涌现出不少国内外着名的专家学者和大批各级领导干部,为民族地区的解放、政权建设、边疆巩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开放办学,多元融合。学校是四川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单位,迄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来校学术交流活动或参观访问。学校与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弗吉尼亚大学、日本法政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近40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十二五”期间,选派包括研究生在内的600余人次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累计招收2200余人次留学生,国别数达68个。学校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56个民族师生员工情同手足、守望相助,营造了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的人文环境。学校是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民族博物馆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多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分获全国、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
宏图开新卷,传薪火铸辉煌。学校正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坚持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西南民大宗旨,弘扬“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西南民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凝练特色,积蓄优势,铸造品牌,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Ⅵ 在西南民族大学见到个美女,大家来鉴定,美不美
都说是美女了,那一定美
Ⅶ 西南民大这边的文都考研怎么样呢,上课的老师是怎么回事
不管哪个考研班都是有好评也有差评,这个看你的基础和自律性,如果基础不错,没有弱势科目,可以自学,如果自律性好,弱势科目有一科的话可以跟着网课学,如果弱势科目有2科,自律性一般的话,建议报个面授班,让老师全程监督你,一年考上研究生
建议实地去考察一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管什么样的学习形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
11月现场确认也已经结束了,就等着12月考试了,来年3月复试,6月录取,9月入学,时间很紧张,加油
现在这个阶段,时间比较紧张。多背诵,尤其是政治跟专业课相关的,提分快一些,对了还有英语的大小作文,12月中旬打印准考证之后,在考点附近订个宾馆,这样中午休息好,下午场才能更好发挥,下午考英语,人比较容易犯困
Ⅷ 西南民族大学认可少数民族加分吗
西南民族大学是认可少数民族加分的。学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综合性民族高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2005年,实现国家民委、成都市共建;
2015年,实现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201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学校简介
现有56个民族的在校全日制学生3万余人;教职员工近3千人,其中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570余人。学校汇聚了一批又一批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优秀教师,有56人先后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选7人。
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8人,78人次先后入选国家民委人才项目、突贡专家等,196人次先后入选四川省人才项目、突贡专家等。
以上内容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Ⅸ 西南民族大学土登平措简介
1、西南民族大学(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简称“西南民大”,位于四川省会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综合性民族高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员高校。学校是在毛主席、周恩来、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2、西南民族大学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3月,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西南民族大学。3、截至2021年3月,学校武侯、航空港、太平园三个校区占地近3000亩,下设25个二级学院 、87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有教职员工近3千人,其中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57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6人,56个民族在校全日制学生3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