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被誉为"民国第一美女"的阮玲玉,为什么选择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一生
多方面的原因。
在1939年3月8日的凌晨,这一天是正月十八,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也刚过去。此时的上海已经迎来了春天,空气中的寒冷已渐渐消散。半夜时分,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中,湿润的空气中带有凉爽的凉风,吹在人脸上,十分惬意。然而就在这晚,却发生了震惊上海滩的一件事。某位女星服用大量的安眠药,就此与世长辞。在早上登报以后,紧接着就有五位花季少女跟着自尽。他们所写的遗书惊人的一致:阮玲玉已经死了,我活着已经没有意思了。在送葬的时候,三十万人为阮玲玉默哀。那么阮玲玉是什么人,她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她的死为何能够引起轰动?
在香港,阮玲玉碰到了唐季珊这个人,这个人也是迫使阮玲玉自杀的导火索。在经过唐季珊和张达民的事情后,自己的出身和唐季珊的苟且之事情可能会被曝光。阮玲玉天生要强,不会向命运低头,怎能让世人耻笑自己。在3月8日这一天,一颗巨星已然陨落。
② 中国第一位获得社会各界人士赞誉的女明星阮玲玉,她的代表作有些什么
阮玲玉是民国四大美女之一,也是民国时期闻名影星,出演多部电影,终究因为爱情风波自杀身亡。而纵观阮玲玉的终身,不由让人感叹这位悲惨剧人物的坎坷命途。
阮玲玉代表我国无声电影时期扮演的最高水平回首阮玲玉的终身,着实让人扼腕叹息。阮玲玉身后留遗书给唐季珊,让唐季珊赔养自己的母亲和养女,而唐季珊按照阮玲玉的遗书,每月都寄钱给在香港的阮母,这或许会减轻他心中的不安和罪恶感,一同也让天堂的阮玲玉能够有少量安慰。
③ 民国四大美女都是谁她们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民国时期的四大美人是指陆小曼,林徽因,周璇和阮玲玉。陆小曼与林徽因都嫁给了爱情,得到丈夫的爱,病逝而亡。周璇与阮玲玉都是影视明星,周璇最后因病去世,而阮玲玉则是自杀身亡。
而阮玲玉是民国四大美女中结局最让人唏嘘的,她因为生命中遇到两个渣男,一再被伤害,即便她委曲求全,但还是被媒体以及纠缠自己的张达民一步步逼上绝路,最终她以一句人言可畏,就吞下安眠药,彻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死的时候才25岁,在她事业最顶峰的时期,被流言与渣男一起推进了地狱。
④ 请问香港女演员中谁的演技好,请说出香港十大美女!
谁的演技最好我不敢说,因为这毕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非要我说,应该是张曼玉。曾获电影奖项:
1989年凭《三个女人的故事》赢提台湾金马奖之“最佳女主角”荣衔
1990年凭(不脱袜的人》赢提香港电影金像奖之“最佳女主角”荣衔
1990年再凭《滚滚红尘》赢提台湾金马奖之“最佳女配角”荣衔
1990年亦凭《爱在别乡的季节》赢得都宁电影节的评判颁发“最佳女主角”荣衔
1991年凭《阮玲玉》赢得台湾金马奖之“最佳女主角”荣衔
1992年凭《阮玲玉》柏林国际电影节之“最佳女主角”银熊奖
1992年赢得1991年度香港艺术家年奖之银幕员年奖
1992年凭《阮玲玉》赢得第28届芝加哥电影节之“女主角”荣衔
1993年凭《阮玲玉》赢得香港电影金像奖之“最佳女主角”荣衔
1993年凭《阮玲玉》赢得日本影评人大奖之“最佳外国女主角”荣衔。
香港小姐选美大赛可以说是张曼玉一生的转折点。异国的生活岁月并没有隐没她原本具有的东方女性的美,更给予了她别人没有从容与大方,毫无疑问这次比赛她赢得了最上镜小姐奖和香港小姐二等奖。接连的时间里,她相继拍摄了大量的广告和香港最大的电视网TVB的几个电视剧的工作,但这并不是自己所想要的,一个艺人的一生不能只是停留在舞台上,她想去做一些更有挑战意义的事情。
1984年机会来了,她接到第一部戏《青蛙王子》里的一个配角角色。
1988年由她主演的《流金岁月》,让所有人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张曼玉,一个不同于以往花瓶角色的张曼玉。1989年她主演了《人在纽约》,这是一个经济上独立的女性角色,张曼玉不温不火的表现令她在银幕上大放光彩,并为她勇夺人生际遇的第一个奖项——第27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第二年她又凭《不脱袜的女人》又再赢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同年她凭《滚滚红尘》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真正让张曼玉登上演艺事业巅峰的,却是在91年由关锦鹏导演的《阮玲玉》中扮演阮玲玉。阮玲玉这一角色为张曼玉获得包括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芝加哥、日本、香港和台湾在内六个“最佳女主角”奖项,同时她是第一个获得国际大电影节中最佳女主角的亚裔女性。同年她的另外一部影片《新龙门客栈》也受到外界一致好评,她将客栈老板娘泼辣,果断的形象表现也同样完美,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让人们惊奇张曼玉戏路不可估量性。
1996年,已经淡出影坛两年有余的张曼玉带着她的全新作品《甜蜜蜜》杀回影坛,影片中一 个普普通通的女主角李晓一经张曼玉诠释得成为该片中最亮丽地一道风景线,自然清新没有一丝表演痕迹令她再次毫不客气拿下香港金像与台湾金马两项最佳女主角。1997年张曼玉在另一部大戏《宋氏王朝》扮演宋庆龄,个性独立女性一直是她的专长,不过这一次张曼玉表演虽然无懈可击,却未能在这个角色上迸出新的火花,该片让张曼玉夺得她第十一个最佳女主角奖项。
2000年,在《花样年华》中,张曼玉凭精湛演技第五次获得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至于你所问的十大美女~~~嗯,香港90年代评过四大绝色,分别是李嘉欣,林青霞,张国荣,关芝琳。2000年过后又重新评过,不过关芝琳就被朱玲玲换下了,其余不变。我个人觉得这十个应该是李嘉欣,周慧敏,张柏芝,张曼玉,杨恭如,钟楚红,陈慧琳,朱茵,利智,袁咏仪。 李嘉欣、张曼玉、邝美云、张玛丽、李美凤、杨宝玲、郭羡妮、利智、翁虹、朱慧姗、区淑贞、陈炜、杨恭如、韩君婷等名扬国际的名星们都是通过“香港小姐”与“亚洲小姐”选美选出来的。可以讲,世界没有一个城市每年有这么多的选美活动,没有一个城市每年能够“盛产”这么多美女。一年一度的选美也成为香港娱乐文化的一大盛事,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单此一项,香港被选为全球十大盛产美女城市已经是名下无虚了。
其实,香港不仅每年致力培养与挖掘有演艺潜力及公关气质的美女,事实上也不乏靓丽多姿、性格迥异的美女。这里既有打扮入时、性格豪放的现代派女性;也有婉约恬静、举止文雅的青春玉女;还有气质饱满、高雅大方的白领丽女,更不乏仪态万种、包装性感的国际女性。谁敢说香港无美女?李嘉欣被称为“石破天惊”、“太美,高不可攀”、“最美丽的香港小姐”,关之琳有“国色天香”、“绝世美人”之称,被国际影视界誉为“全球偶像”、“从花瓶走向影后”的张曼玉,还有“风情万种”的钟楚红、“衣着皇后”的刘嘉玲、“性感美女”朱茵、“青春玉女”陈慧琳、周惠敏等等,哪一个不是靓丽动人、名闻世界的超级美女?亚洲又有哪个城市具有如此众多、国际知名的星花?香港遴选为“全球十大盛产美女城市”,实在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⑤ 70年代至今的香港影坛乐坛谁的成就最高为什么
hi....我是香港人...绝对是这四位
香港影坛成龙 张曼玉
香港乐坛谭咏麟 梅艳芳
成龙(1954年4月7日-),原名房仕龙、陈港生,艺名
陈元龙,英文名Jackie Chan。籍贯山东临淄,本姓房,自称为唐朝宰相房玄龄之后。出生于香港。香港的着名演员、导演及歌手,以主演惊险动作电影为主,其中他主演的《警察故事》便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故事片奖。
名衔:英国MBE勋章、法国文艺骑士勋章、世界十大杰出青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任职:香港导演协会主席、武师公会的永远名誉会长、演艺人协会的副主席、摄影师学会副会长、灯光师工会的名誉会长
巨星的崛起
成龙在邹文怀首几年并没有甚么丰功伟绩,直到1978年拍摄《醉拳》后才受到注意,随后拍了多部动作电影,取得不俗票房。1985年成龙更凭着《警察故事》获香港金像奖最佳故事片奖,令成龙正式成为天皇巨星。1992年成龙亦凭着《重案组》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成龙长期以来都是以演动作片为主,尤其是他每次演出时都总是亲身上阵,完全不用替身,在电影界是相当少见的。像成龙在《警察故事》里面用雨伞爬上一辆高速行走的胜利二型双层巴士,完全是成龙亲自做的动作。而且成龙所主演的动作片除了以惊险动作为卖点外,同时亦往往创制搞笑的桥段,所以成龙的电影在票房成绩方面亦相当佳,80年代时几乎每一部都有过千万票房。
走向国际
成龙早在1982年时便开始打入好莱坞市场,但他迈向国际之路并不顺遂;他首次进军国际的作品是《炮弹飞车》,可惜票房失利,令成龙要相隔多年才再闯好莱坞。而真正令成龙打入国际市场是1994年拍摄的《红番区》,在美国上映时创下高票房纪录,进而接下第一部好莱坞电影《尖峰时刻》,亦获得极高的票房,终而奠定今日在国际的地位。
成龙的搞笑武打场面自成一格,已经得到国际影星的嘉许,像着名导演兼演员史泰龙便曾慨叹自己不能像成龙一样在武打之中不失幽默。
张曼玉8岁时移民英国伦敦,17岁暑假期间返港当兼职模特儿。1983年,18岁的她参加香港小姐竞选,获得亚军及最上镜小姐奖。她在该年代表香港赴英国参加世界小姐竞选,后在无线电视拍摄剧集,代表作有《新扎师兄》。
1985年张曼玉开始拍摄电影,从影多年,至今已经拍摄超过80部电影,主要电影作品有《缘份》、《英雄》、《甜蜜蜜》、《阮玲玉》、《花样年华》、《错过又如何》、《2046》等。
2005年由香港影艺界所举办的“中国电影一百年”活动当中,张曼玉被香港人选为这一百年来最喜爱的女演员。
演出作品
电视剧(无线电视)
1984年∶新扎师兄
1984年∶画出彩虹
1985年∶武林世家
1985年∶拆挡拍挡
电影
1984年∶青蛙王子、缘份
1985年∶摩登仙履奇缘、警察故事、圣诞奇遇结良缘
1986年∶玫瑰的故事、开心鬼撞鬼、原振侠与卫斯理
1987年∶天赐良缘、心跳一百、精装追女仔、A计划续集
1988年∶应召女郎1988、爱的逃兵、过端口新娘、双肥临门、旺角卡门、南北妈打、月亮星星太阳、求爱敢死队、警察故事续集、肥猫流浪记、黄色故事、流金岁月
1989年∶再见王老五、神勇双妹唛、我要富贵、急冻奇侠、不脱袜的人、少女心、小小小警察、求爱夜惊魂
1990年∶三人新世界、人在纽约(三个女人的故事)、客途秋恨、红场飞龙、阿飞正传
1991年∶富贵吉祥、双城故事、黑雪、志在出位、豪门夜宴
1992年∶双龙会、家有囍事、阮玲玉、哗!英雄、警察故事III超级警察、新龙门客栈、白玫瑰、真的爱你、战神传说
1993年∶千面天王、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东方三侠、廉政第一击、赤脚小子、神经刀与飞天猫、武侠七公主、飞越谜情、济公、追男仔、现代豪侠传、青蛇
1994年∶新同居时代、东邪西毒
1996年∶甜蜜蜜
1997年∶宋家皇朝
2000年∶一见钟情、花样年华
2002年∶英雄
2004年∶2046、错过又如何(Clean)
1983年 香港小姐竞选亚军及最上镜小姐,世界小姐前十五名
1989年《三个女人的故事》: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90年《不脱袜的人》: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1990年《滚滚红尘》: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
1990年《爱在别乡的季节》:都灵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1991年《阮玲玉》: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1991年 香港艺术家年奖银幕员年奖
1992年《阮玲玉》: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银熊奖
1992年《阮玲玉》:第28届芝加哥电影节女主角
1993年《阮玲玉》: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1993年《阮玲玉》:日本影评人大奖最佳外国女主角
1997年《甜蜜蜜》: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1997年《甜蜜蜜》: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98年《宋家王朝》: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2000年《花样年华》: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2001年《花样年华》: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2004年《错过又如何(Clean)》:法国坎城电影节(康城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2005年 中国电影一百年最喜爱女演员
英 文 名 : Alan Tam
花 名 : 风 火 伦 、 幸 运 伦 、 语 无 伦 、 食 物 焚 化 炉 、 谭 校 长
贯 籍 : 广 东 新 会
生 肖 : 虎
小 学 : 北 角 官 立 学 校 、 赛 马 会 小 学
中 学 : 筲 箕 湾 官 立 中 学
学 历 : 新 加 坡 义 安 大 专 ( 经 济 系 )
嗜 好 : 足 球 、 网 球 、 高 尔 夫 球
语 言 : 广 东 话 、 国 语
家 庭 状 况 : 父 母 、 2 姊 、 3 妹
宗 教 : 佛 教
喜 爱 的 运 动 : 足 球 、 网 球 、 高 尔 夫 球
喜 爱 的 电 影 : 《 大 风 暴 》 、 《 Waterloo 》 、 《 战 血 染 征 袍 》 、 《 大 丈 夫 》
喜 爱 的 影 星 : Robert DeNiro 、 Clint Eastwood 、 Faye Dunaway
喜 爱 的 歌 星 : Cat Stevens 、 Joan Baez 、 Shirley Bassey 、 Beatles 、 David Bowie 、 Nat King Cole
喜 爱 的 食 物 : 海 南 鸡 饭 、 鲜 豪 、 海 踅
喜 爱 的 水 果 : 龙 眼
喜 爱 的 动 物 : 狗 、 老 虎
喜 爱 的 颜 色 : 奶 白 、 奶 啡 、 浅 蓝
讨 厌 的 颜 色 : 橙
喜 爱 的 国 家 : 日 本
最 失 望 的 事 情 : 踢 足 球 未 有 父 亲 水 准
最 难 忘 的 事 情 : 在 1984 年 4 月 28 日 一 天 内 获 6 个 音 乐 奖 项
尊 敬 的 人 : 父 母
第 一 份 工 作 : 打 字 机 推 销 员
官 方 网 址 : http://www.polygram.com.hk/alan/
所 属 公 司 : 环 球 唱 片
曾 演 出 电 影 :
粤 语 片 :
< 用 爱 捉 伊 人 > 、 < 至 尊 无 上 > 、 < 黄 飞 鸿 笑 传 > 、 < 黄 飞 鸿 对 黄 飞 鸿 > 、 < 龙 之 家 族 > 、 < 惊 天 十 二 小 时 > 、 < 小 生 怕 怕 > 、 < 至 尊 计 状 元 才 > 、 < 脂 粉 双 雄 > 、 < 最 佳 拍 挡 之 醉 街 拍 挡 > 、 < 麻 麻 帆 帆 > 、 < 双 城 故 事 > 、 < 君 子 好 逑 > 、 < 富 贵 兵 团 > 、 < 恭 喜 发 财 > 、 < 歌 者 恋 歌 > 、 < 阴 阳 错 > 、 < 少 爷 威 威 > 、 < 小 生 怕 怕 > 、 < 四 眼 仔 > 、 < 花 仔 多 情 > 、 < 龙 兄 虎 弟 > 、 < 爱 的 逃 兵 > 、 < 爱 人 女 神 > 、 < 最 佳 福 星 > 、 < 豪 门 夜 宴 > 、 < 小 小 小 警 察 > 、 < 运 财 至 叻 星 > 、 < 难 卿 难 弟 > 、 < 八 喜 临 门 > 、 < 江 湖 情 > 、 < 温 拿 与 教 叔 > 、 < 追 赶 跑 跳 碰 > 、 < 鬼 马 五 ?? 星 > 、 < 大 家 乐 > 、 < 广 东 五 虎 之 铁 拳 无 敌 孙 中 山 > 、
国 语 片 :
< 夜 长 梦 多 > 、 < 忘 懮 草 > 、 < 恋 爱 反 斗 星 > 、 < 欢 喜 冤 家 > 、 < 凶 劫 > 、 < 冷 眼 杀 机 > 、 < 假 如 我 是 真 的 > 、 < 天 生 一 对 > 、 < 花 伴 舞 春 风 > 、 < 吾 家 有 女 初 长 成 > 、 < 佻 皮 俏 冤 家 > 、 < 错 体 情 缘 > 、 < 东 追 西 赶 跑 跳 碰 > 、 < 学 生 哥 > 、 < 神 勇 女 煞 星 >
曾 推 出 大 碟 :
粤 语 大 碟 :
< 反 斗 星 > 、 < 爱 到 你 发 狂 > 、 < 忘 不 了 你 > 、 < 爱 人 ? 女 神 > 、 < 迟 来 的 春 天 > 、 < 雾 之 恋 > 、 < 爱 的 根 源 > 、 < 爱 情 陷 阱 >, < 暴 风 女 神 Lorelei> 、 < 第 一 滴 泪 > 、 < 墙 上 的 肖 像 > 、 < 再 见 吧 !? 浪 漫 > 、 < 迷 惑 > 、 < 拥 抱 > 、 < 爱 念 > 、 < 忘 情 都 市 > 、 < 梦 幻 舞 台 > 、 < 世 外 桃 源 > 、 < 神 话 1991> 、 < 迷 情 > 、 < 情 人 > 、 < 爱 情 故 事 > 、 < 情 心 义 胆 > 、 < 笑 看 人 生 > 、 < 梦 幻 的 笑 容 > 、 < 喜 爱 > 、 < 伴 我 飞 翔 > 、 < 实 在 男 人 > 、 < 独 一 无 二 > 、 < 思 前 想 后 > 、 < 我 们 一 起 走 过 的 日 子 > 、 < 我 们 一 起 唱 过 的 歌 > 、 < 在 乎 > 、 < 飞 马 >
国 语 大 碟 :
< 半 梦 半 醒 之 间 > 、 < 心 手 相 连 > 、 < 像 我 这 样 的 朋 友 > 、 < 难 舍 难 分 > 、 < 我 真 的 和 他 们 不 同 > 、 < 不 灭 的 爱 > 、 < 让 爱 继 续 > 、 < 青 春 梦 > 、 < 把 你 藏 在 歌 里 面 都 为 了 爱 >
精 选 碟 / 新 曲 + 精 选 碟 :
< 谭 咏 麟 精 选 > 、 < 最 佳 12"> 、 < 浪 漫 经 典 Alan Tam> 、 < 继 续 浪 漫 > 、 、 < 雷 霆 精 选 >, < 浪 漫 经 典 第 二 辑 > 、 < 我 的 生 命 我 的 爱 > 、 < 创 作 集 > 、 < 永 恒 的 珍 > 、 < 无 限 .. 感 激 > 、 < 环 球 2000 超 巨 星 系 列 谭 咏 麟 >
演 唱 会 :
< 谭 咏 麟 '84 演 唱 会 > 、 < 谭 咏 麟 '86 万 众 狂 欢 演 唱 会 > 、 < 谭 咏 麟 '87 演 唱 会 > 、 < 谭 咏 麟 浪 漫 演 唱 会 '89> 、 < 谭 咏 麟 梦 幻 柔 情 演 唱 会 > 、 < 谭 咏 麟 '94 纯 金 曲 演 唱 会 ( 香 港 大 球 场 )> 、 < 永 恒 的 珍 谭 咏 麟 97 金 曲 回 归 演 唱 会 >
曾 演 出 广 告 :
君 度 7-up
美 神 柠 乐 (1983 年 )
看 通 传 呼 (1987 年 )
椰 风 黑 羊 胎 素 补 液 (1998 年 )
香 港 电 讯 1+1 [ 温 拿 ] (1998 年 )
IBM e-business 商 业 网 站 方 案 (1999 年 )
奖 项 :
1978-1976 年 : 华 侨 日 报 十 大 歌 星
1979 年 : 1st CR Song Awards : 孩 儿
1980 年 : 2nd CR Song Awards : 莫 说 爱 情 重
1981 年 : 3rd CR Song Awards : 忘 不 了 你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 想 将 来 凭 “ 假 如 我 是 真 的 ” 获 电 影 金 马 奖 最 佳 男 主 角
1982 年 : 《 忘 不 了 你 》 获 全 年 最 佳 大 碟 4th CR Song Awards : 爱 人 女 神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 雨 丝 情 愁 十 大 劲 歌 金 曲 : 天 边 一 只 雁
1983 年 : 5th CR Song Awards : 迟 来 的 春 天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 迟 来 的 春 天 十 大 劲 歌 金 曲 : 迟 来 的 春 天
1984 年 : 雾 之 恋 获 全 年 最 佳 大 碟 劲 歌 第 一 季 季 选 歌 曲 : 雾 之 恋 、 傲 骨 、 幻 影 劲 歌 第 二 季 季 选 歌 曲 : 午 夜 丽 人 、 爱 的 替 身 劲 歌 第 三 季 季 选 歌 曲 : 爱 的 根 源 、 夏 日 寒 风 、 谁 可 改 变 劲 歌 第 四 季 季 选 歌 曲 : 爱 在 深 秋 、 都 市 恋 歌 最 佳 男 歌 星 6th CR Song Awards : 雾 之 恋 十 大 劲 歌 金 曲 : 幻 影 、 爱 的 根 源 、 爱 在 深 秋 十 大 劲 歌 金 曲 : 最 受 欢 迎 男 歌 手 十 大 劲 歌 金 曲 金 奖 : 爱 在 深 秋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 爱 的 根 源 、 爱 在 深 秋 获 1984 全 年 大 奖
1985 年 : 劲 歌 第 一 季 季 选 歌 曲 : 爱 情 陷 阱 、 雨 夜 的 浪 漫 劲 歌 第 二 季 季 选 歌 曲 : 火 美 人 、 最 爱 的 你 劲 歌 第 三 季 季 选 歌 曲 : 情 ( 是 永 远 着 迷 ) 、 幸 运 星 劲 歌 第 四 季 季 选 歌 曲 : 暴 风 女 神 Lorelei 、 你 要 等 我 十 大 劲 歌 金 曲 : 爱 情 陷 阱 、 雨 夜 的 浪 漫 、 幸 运 星 十 大 劲 歌 金 曲 : 最 受 欢 迎 男 歌 手 十 大 劲 歌 金 曲 金 奖 : 爱 情 陷 阱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 爱 情 陷 阱 、 雨 夜 的 浪 漫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最 受 欢 迎 演 出 中 文 歌 曲 : 爱 情 陷 阱 7th CR Song Awards : 爱 情 陷 阱
1986 年 : 劲 歌 第 一 季 季 选 歌 曲 : 朋 友 、 吻 别 劲 歌 第 二 季 季 选 歌 曲 : 编 织 劲 歌 第 三 季 季 选 歌 曲 : 第 一 滴 泪 、 无 言 感 激 劲 歌 第 四 季 季 选 歌 曲 : 珍 重 、 刺 客 十 大 劲 歌 金 曲 : 朋 友 、 无 言 感 激 十 大 劲 歌 金 曲 : 最 受 欢 迎 男 歌 手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 朋 友 、 无 言 感 激 8th CR Song Awards : 第 一 滴 泪 8th CR Song Awards : 全 年 最 受 欢 迎 的 歌 星
1987 年 : 劲 歌 第 一 季 季 选 歌 曲 : Maggie 、 曾 经 、 痴 心 的 废 墟 劲 歌 第 二 季 季 选 歌 曲 : 无 边 的 思 忆 、 情 不 变 劲 歌 第 三 季 季 选 歌 曲 : 知 心 当 玩 偶 劲 歌 第 四 季 季 选 歌 曲 : Don't Say Goodbye 十 大 劲 歌 金 曲 : 无 边 的 思 忆 、 知 心 当 玩 偶 、 Don't Say Goodbye 十 大 劲 歌 金 曲 : 最 受 欢 迎 男 歌 手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 Don't Say Goodbye 、 知 心 当 玩 偶 于 1987 年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颁 奖 礼 中 宣 布 不 再 领 取 任 何 歌 唱 奖 项
1996 年 : 一 九 九 六 年 度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颁 奖 礼 : 金 针 奖 获 宝 丽 金 世 界 总 裁 颁 赠 市 值 达 七 位 数 字 的 名 贵 古 董 花 瓶 作 为 表 扬 Alan 效 力 PolyGram 十 七 年 的 荣 誉 新 加 坡 FM933 醉 心 金 曲 颁 奖 礼 : 最 高 荣 誉 大 奖
梅艳芳
在1963 年10 月10 日的香港有位小女孩出世了,她就是明日巨星‘梅艳芳’,阿梅出生于单亲家庭,四岁半开始就到处登台唱歌,小小年纪的她日间上学、夜晚唱歌,所以就没有时间读书,初中未读完就要辍学,在荔园、酒廊、歌厅表演,直到1982 年阿梅的转捩点出现,姐姐梅爱芳报名参加第一届新秀歌唱比赛时,替她一同报名参加歌唱比赛,初赛时,阿梅凭其出众的歌技台、冷傲的面孔、沉厚的声线,令评判团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到总决赛当日,阿梅的超水准演出“风的季节”拿取了冠军,得分更达至完美的数分,就此一曲‘风的季节’在一息间改变了梅艳芳的一生。
【初现光煌】
1982 年阿梅推出第一首歌曲“心债”,予人浓烈的沧桑感,差点令人忘记当时她不过是个十八岁的女孩子。初出道的阿梅虽然凭徐小凤一曲成名,可是就给人“徐小凤第二”的感觉,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要独立发展有一番成就却要加把劲。1983 年阿梅推出首张个人唱片“赤色梅艳芳”大受欢迎,唱片更获得五白金的销量佳绩,歌曲亦首次入选年度十大,令人对她刮目相看。形像上亦有赖刘培基替阿梅设计形像,阿梅先能够摆脱“徐小凤第二”的名字,得到众人认同继续在歌坛发展。
【初现银幕】
1984 年阿梅推出第二张唱片“飞跃舞台”,但不知什么原因竟然唱片销量只是一般,但“飞跃舞台”、“不信爱有罪”、“发电一千VOLT ”等歌曲也流行一时,阿梅仍是当时新进歌手中最受注目的一个。同年阿梅接拍了第一部电视剧“香江花月夜”,“第一次演戏就演电视,会比较困难”阿梅讲因为电视拍戏一shot 过,演员要一下子念熟一叠厚厚的台词,对于演戏初哥会是很重的负担。但拍“香江花月夜”得到名师指导,在演戏方面获益良多。第一个星期她真的很担心,一早就念熟剧本,曾江跟我有最多对手戏,亦最带到我入戏,有时好惊,因为他的样子很恶,但他叫我不要怕,集中精神望着他做戏,一路下来,知道他不是那么恶的,自己轻松了,亦易入戏。曾江可以说在演戏方面帮到梅艳芳一把,加上电视台现场收音的训练,使梅艳芳由一个完全不懂做戏的人,逐渐知道什么叫电影,演戏。拍电影就变得容易得多。
【红极一时】
1985 年阿梅推出第三张唱片“似水流年”,唱片封套以一身中性的打扮在当年来说是十分突破,穿上西装及披着长长大褛的阿梅十分有型。当时吸引许多年青人模仿阿梅的中性打扮,此外“似水流年”一曲更成功为她吸纳了一批较成熟的听众,令到一些本来不太喜欢阿梅的观众也渐渐地开始接受她。同年推出第四张唱片“坏女孩”其一身豪放不羁潇洒佻脱的形像,阿梅“型而不坏”的坏女孩形像,深入人心且广受欢迎,一时间少女们都以“梅艳芳发型”为时尚潮流纷纷仿效。“坏女孩”一碟更创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八白金销量纪录,阿梅旋即成为炙手可热的一线歌手,更首次夺得TVB “十大劲歌”的最受欢迎女歌星大奖及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凭“缘份”获最佳女配角。十二月,阿梅在红馆举行了她的首个个人演唱会,更创下十五场的佳绩,可见她的受欢迎程度一时无两。
【闪耀舞台】
1986 年阿梅推出“妖女”、87 年推出“似火探戈”及“烈焰红唇”,阿梅一直稳坐本地乐坛天之骄女的宝座。1987 年阿梅又勇闯另一个高峰,阿梅推出的“烈焰红唇”性感形像轰动全城,还创下廿八场的演唱会纪录,所以有“梅廿八”之称号。1988 年阿梅推出“梦里共醉”、89 年推出“淑女”,在80 年代阿梅开创了不少先河,令本来要乖乖站在台上唱歌的女歌星,变成不只能歌,更要擅于舞台演释,讲求形像及台风,令本来流行的民歌小调曲风气,她一下子带来了一连串劲歌,歌词更是新潮大胆。而一众女歌星只需一脸纯情上台,阿梅却带来了各式各样的形像,时而妖女,时而淑女,更带给自己一个“百变梅艳芳”的称号。她当然带来了不少金曲,十多年后的今天,那些“坏女孩”、“妖女”、“似水流年”仍然在歌迷脑海中盘旋。88 年阿梅凭“胭脂扣”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期间,阿梅接拍了一个名表广告,广告内的一句“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至今天仍然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告别舞台】
1990 年举行第三次个人演唱会,名为“百变梅艳芳夏日耀光华演唱会”,连开30 场的佳绩把阿梅的事业推上另一高峰时,阿梅急流勇退宣布再不领取有关音乐上的奖项,但仍会继续灌录唱片。1991 年阿梅的告别舞台演唱会以一胆演出挑战麦当娜,更再度成当时传媒焦点,各报纸杂志纷纷以告别舞台演唱会的大胆演绎大肆报导,更一度被传媒封至III 级程度。92 年2 月25 日告别舞台演唱会因背脊骨神经痛取消,当时在红馆歌迷知道后,都好担心阿梅的身体能否支持下去。而告别舞台演唱会的最后一场,阿梅在众圈中好友出现红馆以表支持,而在演唱会尾声时段众好友一同上台大唱大玩,最后阿梅唱到最后一首歌时,全场歌迷情绪推至高峰,热泪盈眶,台上台下都充斥一种难舍难离的气氛,最后阿梅以一曲《回头已是百年身》圆满结束这个告别演唱会。
【热心慈善】
1991 年告别舞台后致力于慈善活动,阿梅为了“演艺界总动员忘我大汇演”终于到了北京。事隔两年再踏入北京参加赈灾慈善晚会,打破了不再北上之诺言。来到这块曾令她心痛、哀伤的地方,阿梅站在天安门前暗然流泪。这段期间阿梅致力醉心于慈善工作及演出,之后更成立了‘梅艳芳四海一心基金会’及捐出巨款到医院添设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同年也已个人名义捐出告别舞台演唱会收入之百万元建兴一所东华三院梅艳芳护老中心。梅艳芳为香港社会作出贡献,回馈社会,实在相当难得。
1993 年加拿大多伦多以10 月23 日定为梅艳芳日,阿梅虽然已经不再领取音乐奖项,但阿梅的成就不能否定,所以93 年获得荣誉大奖及94 年阿梅夺得金彩虹十大演艺红人,阿梅的乐坛地位无人能替代。小休三年,阿梅最终敌不过热情的歌迷。94 年举行了一个名为“梅艳芳感激歌迷演唱会”歌迷会聚会。阿梅又再度踏上舞台狂歌热舞,再度为歌迷带来无限欢乐。当晚出席的歌迷坐满了伊利沙伯体育馆,所有歌迷都欢喜若狂。证明了阿梅没有把歌迷忘记,歌迷也没有离弃她。而因梅艳芳为大球场首个‘超级乐坛创世纪’演出,其中一部份与罗文大跳劲舞,两人妖味十足,回响甚大。至这个大球场演出后,全乐坛报纸纷纷要求梅艳芳再重踏舞台表演,而每逢阿梅上电台做访问时,第一个问题一定是‘阿梅你几时出番黎?’,这句话即成为当时的一个佳话,因为阿梅妙问妙答,‘我无走到!一直系乐坛,点出番黎唱’来抵挡这个重踏舞台的难题。
在这几年来,阿梅不论在任何场合及慈善演出,都会给人问她何时再重踏舞台。终于在1995 年阿梅在淡市中连开15 场名为“梅艳芳一个美丽的回向演唱会”,当时阿梅为个唱练得一身肌肉,演唱会开始更展示她苦练的成果,以这个演唱会一贯阿梅百变的形像,加上大型歌舞及大胆演出,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回响。而这个演唱会后更加开一场‘万众同心公益金’慈善演唱会。
【百变影后】
除了歌唱事业外,在电影方面阿梅也有很好的成绩。自83 年起参与电影的演出,至今演出过的电影达40 多部,演绎过很多不同的角色。84 年凭“缘份”一片夺得最佳女配角奖,其演技得到别人的赏识。87 年的“胭脂扣”,绝对称得上是阿梅的代表作。其出色的演技为她夺取了金马奖及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项,演技得到了肯定。证明了阿梅是全能的艺人,能歌善舞而演技出色的艺人实在不多,阿梅可算是表表者。阿梅尝试接拍过不同类型的角色,当中不乏佳作。从影的四十多部电影作品中,阿梅表示以下的作品她是较喜欢的:“川岛芳子”、“何日君再来”、“审死官”、“东方三侠”。97 年许鞍华邀拍“半生缘”,阿梅把戏中正中带邪的“曼璐”演活了,结果又再度为她带来最佳女配角奖项。自“半生缘”后,阿梅挑选剧本更加严谨,希望能在电影方面有所突破。
【演技出色】
踏入千禧年阿梅主力拍电影,10 月接拍钟无艳反串演绎咸湿皇帝,阿梅演绎出好出色,简直演活了齐宣王一样。2000 年9 月阿梅为徒弟不惜破例一次为妖怪传配音,2001 年2 月阿梅接拍了慌心假期,慌心假期是阿梅新的尝试,部戏是以英文对白为主,此片更获多项最佳女主角的提名,2001 年6 月阿梅接拍了许鞍华写实电影“男人四十”,与张学友合演,阿梅亦凭此片获多项女主角的提名外,更在国内长春电影节中荣获最佳女主角奖。
【历史性的演出】
《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已成为全城瞩目的演唱会,很多市民都想成演唱会的坐上客,以行动去支持患了病的阿梅。经典金曲演唱会能顺利完成,对于阿梅来说又跨过了一个难关,很多人会担心阿梅能否支撑到八场的演唱会,但事实证明了阿梅凭着强横的意志力,将整整八场的演唱会完美地完成,而这个经典金曲演唱会同时亦创下一个有极多嘉宾的记录,相信都不会有歌手像阿梅能一呼百应,将所有巨星级的歌手作有情演出。而今次的《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亦令阿梅创下的红馆演唱会记录推至147 场。
⑥ 民国四大美女之一,阮玲玉的一生到底有多悲惨
民国四大美女分别是陆小曼、林徽因、周璇以及阮玲玉,而阮玲玉也是她们之中最为悲惨的。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唐季珊也是一个非常花心的人,他一面与阮玲玉交往,一面在外面花天酒地,这让阮玲玉非常失望,两人经常发生争吵。不久后,阮玲玉和唐季珊离婚,草草地结束了这段恋情。此后,阮玲玉又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三个男人,此人便是蔡楚生,遗憾的是,就在阮玲玉疯狂地爱上这个男人的时候,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蔡楚生担心娶了阮玲玉之后影响不好,竟然公然抛弃了阮玲玉。这让阮玲玉非常伤心,恰在这时,原来的丈夫张达民又状告她犯下重婚罪。阮玲玉感到非常悲哀,后来终于选择了自杀这条路。
⑦ 被世人称为“民国四大美女”之一的阮玲玉,为什么她的爱情如此悲惨
阮玲玉确实是因为感情失败自杀的,逝世时年仅25岁。阮玲玉一生有三段感情,但每一段感情都没有善始善终。最还终因为媒体大肆报道阮玲玉与这三个男人的感情纠葛,阮玲玉不堪其扰,留下了“人言可畏”四字,服安眠药自杀。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看看阮玲玉的情感经历。
后来,阮玲玉认识了导演蔡楚生,这是她的第三段感情。但因为蔡楚生是有妇之夫,这段感情也无疾而终。记者就抓住阮玲玉与这几个男人的感情,在报纸上大肆报道,不停地炒作。阮玲玉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1935年3月自杀身亡。阮玲玉的死离不开流言蜚语,真是人言可畏。
⑧ 女界福和民国四大美女阮玲玉有什么关系呢
1932年,上海爆发了“一·二八”事变,很多上海富人携家逃往香港。阮玲玉也随上海电影制片厂逃往香港,在香港结识了做茶叶生意的东南亚着名富商唐季珊,交往甚密,从香港回到上海后,两人一度擦出了感情的火花。阮玲玉通过唐季珊认识了金州德记中药房老板康忠全。1933年夏天,唐季珊和阮玲玉来到了金州,康忠全亲自陪同阮玲玉一行参观游玩。为对康忠全表示感谢,阮玲玉主动提议愿为德记“女界福”浸膏做代言人。于是,康全忠邀请了民国时期着名画家金梅先生,在上海新闸路阮玲玉的一处私宅内,为其绘制了一幅“美女抱书图”广告画,在上海各大报为“女界福”做代言人;广告画被该药店印制成月份牌招贴画随“女界福”一同免费赠送。此广告一出,德记的产品更加知名,为德记带来了滚滚财源。如今,这个有着一百多年品牌的“女界福”浸膏,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疗效依然不减当年。
⑨ 民国版四大美人,这四大美女结局都是怎样的
民国时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显着的提高,在那个时代,出现了风华绝代,也风光一时的四大美女,她们分别是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以及周璇。她们不仅美貌动人,而且还才华横溢。她们的人生不尽相同,有人收获幸福,有人下场可怜。
一、陆小曼
当年19岁的她,奉父母之命,与王赓结婚,因为没有爱情,他们之间关系不好,自从异地分居之后,就没有了来往。之后,陆小曼疯狂的爱上了徐志摩,并与他结婚,然而幸福的生活没过多久,徐志摩就飞机遇难了,深受打击的她,深陷痛苦不能自拔,后来吸上了鸦片。
去世之前,陆小曼希望死后自己的骨灰能与徐志摩葬在一起,令人惋惜的是,陆小曼逝世之后,她的骨灰到最后都没人来领取,直至20多年的时间都过去了,她的侄子才给她建了纪念墓。
在第二段感情中,周璇与绸布商人朱怀德同居,朱怀德不仅欺骗了她的感情,还将周璇的一些财产卷走。更让人愤怒的事,当周璇怀着孩子回到朱怀德身边的时候,他却狠心的不肯承认那是自己的孩子。最后,这段感情也夭折了。她一生的感情没有得到善待,令人惋惜。
⑩ 女中音的流行声乐
流行乐坛的女中音历来少见,掐指一算,杰出的寥寥无几。低沉,浑厚,委婉妩媚而动人心弦的中音是稀世珍品,能抚慰听者的心灵,让人痴迷和向往。好听的女中音会让人慢慢上瘾,让人深陷其中并且无法自拔。华语乐坛着名的流行唱法女中音歌手有徐小凤 、梅艳芳、蔡琴、郭燕、潘秀琼、刘雅丽、陈慧娴、欧阳菲菲、李宇春、苏曼等。
其中,内地的郭燕、香港的徐小凤、台湾的蔡琴,三位出自同一故乡(湖北)的三地歌手,同是难得的女中音,同是黑胶迷,却又独具魅力,被媒体誉为华语三大流行女中音。
三大女中音之一:徐小凤,生于1949年1月。香港乐坛标志性人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称为殿堂级歌手,波点裙、大波浪、低沉磁性的豆沙嗓是她的标志。徐小凤在歌坛四十余载,好歌无数,地位超然,她那独特魅力的嗓音,征服了整个华语乐坛。她的声音不高亢不激越,平稳中带极强的穿透力,不暗哑不滞重,浑厚中带深沉古典,无论是欢快的《卖汤圆》,或是略带伤感的《留下眼泪前》,还是诠释人生、励志的《顺流逆流》,徐小凤的歌曲都会成为家喻户晓、茶余饭后的经典佳作,不论老女老少,都会哼唱。她的歌声慢慢的成了一种经典,是永远珍藏的一份醇厚真情,即使在21世纪,她的歌曲依然无可替代,她更是女中音界永恒的辉煌。
徐小凤的黑胶情怀源自一首《恋之火》,这是徐小凤翻唱40年代歌星白光的作品,是她演唱会多年来的保留曲目。1966年,她正是凭借这首歌参加“香港之莺”歌唱比赛,击败了其他2000多名对手成为冠军,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命运竟随一首老歌彻底改变,徐小凤从此踏入歌坛。此后,徐小凤又陆续翻唱了白光的《假正经》、《魂萦旧梦》等,令白光也深为佩服,连连称赞“这小妮子学我真像”,彼时人称“小白光”。徐小凤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和《心恋》也是翻唱吴莺音和崔萍两位歌后的作品,但她在日后的努力中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歌唱才华,成为众多大牌歌手模仿或是翻唱的对象,张国荣、周华健、谭咏麟、甄妮、王杰、刘德华、张学友、黎明等人都翻唱过她的歌曲。在1978年的大碟《风雨同路》大受欢迎之后,徐小凤开始成为香港乐坛独当一面的歌手,随后佳作无数,纵使她在拥有众多个人金曲的时代,仍不介意翻唱大量别人的名曲。徐小凤热爱经典,尊重经典,这也是她的黑胶情怀。徐小凤纵贯40年的歌唱生涯,从黑胶、磁带时代,一直唱到CD、Internet时代,变的是聆听的方式,不变的是打动心灵的歌声。
三大女中音之二:蔡琴,生于1957年12月。台湾流行乐坛的重量级人物,有“丝绒歌后”之美称。70年代以民歌歌手身份开始涉足歌坛,随后出版了第一张唱片《出塞曲》。30年长红不衰,发行唱片近50余张,获奖无数,嗓音低回委婉,淳厚沉稳,极富穿透力。名曲有《恰似你的温柔》、《你的眼神》、《最后一夜》、《新不了情》、《读你》、《被遗忘的时光》、《渡口》、《抉择》等,同时亦涉及广播、写作、电影、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主持包括“金马奖”在内的多项大型活动,被誉为主持界的“名嘴”,是华语艺人大型巡回个人演唱会内地场次和票房纪录保持者。
在歌坛,蔡琴有着极好的口碑,蔡琴的黑胶情怀更是无庸质疑的,她的歌曲以对经典名曲的翻唱为主,周璇、白冰、蝴蝶、阮玲玉、李香兰等众多老牌上海歌星的作品包括《不了情》、《天涯歌女》、《三年》、《我有一段情》、《夜上海》、《月亮代表我的心》、《绿岛小夜曲》、《夜来香》等,被蔡琴独特的嗓音演绎得别有一番风味,让听者赞口不绝,让再繁忙的人也忍不住驻足聆听,忍不住陶醉其中并潸然落泪。在“发烧友”圈中,蔡琴的唱片都被作为试音碟,磁性低沉的嗓音被奉为华语人声中的HI-FI标准,他们认为,只有器材能真实传达出她声音的魅力,才足够水准。蔡琴的嗓音除了柔美更有一种成熟女人的那种沧桑的妩媚,让人十分迷醉。她波澜不惊、低回委婉的歌声,是一种被遗忘了的古老语言,有着一种古典的浪漫,一种优雅的感伤。她也是民歌时代跨到流行音乐环境最成功的代表人物,是继白光后最受推崇的中音歌后。
三大女中音之三:郭燕,生于1977年3月。内地流行乐坛独一无二的“蓝色女中音”,被誉为“黑胶小天后”。2011年发行的原创HIFI专辑《雁归》大获好评,在融合中西古典音乐元素形态同时,亦极具流行性,精彩的展现了郭燕磁性宽厚、圆润饱满、结实干净的独特中音。在稀有的内地中音界的殿堂,郭燕的出现,让人有耳目一新的喜悦。郭燕的超凡脱俗让她能游刃有余于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淳朴自然,忧柔委婉,不矫揉造作,极具感染力。与其他女中音相比,郭燕的特色还在于她的歌曲多为原创,无论是略带伤感的中国古风《雁归来》、《遇,不见》,还是禅意盎然的《佛说》,或是纯净空灵的《天空之城》与唯美的《花语》,都让人爱不释手,她每一个发音都紧紧牵引着听众的思绪,抚慰着你的心灵,让你释怀与淡然。
郭燕从小迷恋黑胶唱片,酷爱经典金曲。2010年在香港的一次怀旧演唱会上,人们看到她把那个年代的万种风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丝丝入扣,郭燕散发的复古气息和黑胶情怀从此开始蔓延。2011年7月22日,郭燕“黑胶情怀”上海滩四大歌后金曲演唱会在深圳保利剧院拉开帷幕,复古红唇造型,优雅的旗袍与华丽晚礼,高贵气质,韵味十足,摇曳身姿尽显温婉韵味,昔日上海滩四大天后恍若重现。《花好月圆》、《魂萦旧梦》、《等着你回来》、《如果没有你》、《凤凰于飞》,郭燕不仅现场演绎了蔡琴曾翻唱的数十首金曲,同时还有徐小凤的《明月千里寄相思》、《顺流逆流》、《漫漫前路》、《星》等国粤语作品,让听者在她余音绕梁的歌声中有恍如穿越的别样体会,令人身心沉醉,记忆犹新。长期以来,郭燕平实低调,浑然天成的独特中音使她不需要过度的商业包装,除了筹办演唱会,就是录制专辑,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的音乐之路,正是如此,我们可以才清楚地看到,郭燕犹如数年来内地流行女中音之中的一颗明珠,正缓缓地在东方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