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柳萍的柳萍简介
柳萍,女,1967年9月出生,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历任银川市秦腔剧团团长(副处级),银川市文联副主席(不驻会); 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等职务。现任宁夏演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秦腔剧院经理,拟任宁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
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人,中专学历,2002年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2013年第26届戏剧梅花奖中荣获二度梅(宁夏第一位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宁夏文联副主席、宁夏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现任银川市秦腔剧团团长、宁夏回族自治区九届人大代表、银川市政协委员、银川市优秀专家、银川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宁夏戏剧家协会理事、银川市戏剧家协会理事等职务。 11岁离家,考入当时的固原中等秦腔表演专科培训学校。在5年的专业培养中,“天生一块秦腔‘好坯子’”的小柳萍师从康济民、王巧云等优秀秦腔艺术家,专工小旦,兼攻花旦和武旦,12岁便开始登台表演。1983年16岁的柳萍如愿以偿成为当时固原地区秦腔剧团的专业演员。1985年,柳萍参加宁夏首届中青年戏曲演员大奖赛获一等奖,1987年获西北5省区秦腔优秀中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二等奖,随着她塑造的一系列舞台形象深入人心,柳萍的名字也为越来越多的戏迷所关注。1991年调入银川市秦腔剧团。十几年来,在银川市秦腔剧团西塔戏苑里,柳萍担纲主演了几十个剧目中的主要人物,演活了苏三、芸香、刘妃、穆桂英、潘金莲、林娘子等一批角色,银川市秦腔剧团因为她这个“台柱子”,戏唱得更红火了。
“唱腔优雅婉转、表演细腻活泼、技巧娴熟自如、角色形神兼备”,戏迷和行家的溢美之词反映出柳萍功底和技艺的日臻成熟。她不为一个个荣誉和光环所动,继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勤学苦练、探索创新。2000年,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柳萍领衔主演《狸猫换太子》中的刘妃,以其超群表现夺得个人最高奖项—秀表演奖。2001年5月,“柳萍申评‘梅花奖’专场演出”在自治区和银川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举行,她在《武松杀嫂》、《月下来迟》等折子戏中的高难度、高水准表演打动了专程前来观评的中国剧协主席李默然及梅花奖部分评委一行。2002年2月,正值梅花竞香的隆冬季节,柳萍正式冲刺梅花奖,2个月后的春天,她实现了夙愿。
2002年秋天,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为柳萍录制了4辑唱段在《名段欣赏》栏目中向全国滚动播放。2004年9月柳萍赴日本松江市访问演化;10月她参加北京宁夏文化周活动,为北大、清华师生做《魅力永存的大秦腔》演示讲座;2005年,柳萍在“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争霸赛”中成功折桂,成为除陕西之外其他省区惟一一个获得“中国秦腔四大名”桂冠的演员。
女,汉族,宁夏隆德县人,1967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首届宁夏十大杰出青年文艺家称号获得者,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秦腔四大名旦折桂者,第十三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银川市优秀专家,宁夏“313”人才工程奖获得者,宁夏“四个一”人才奖,宁夏“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宁夏“三八”红旗手。现任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兼任银川市秦腔剧团团长、宁夏九届人大代表、银川市八届政协常委、全国十届政协委员,宁夏文联副主席、宁夏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宁夏青联副主席等职。

② “秦腔超女”商芳会名家唱段经典
商芳会,陕西乾县一位普通农民,2002年,商芳会在陕西电视台举办的秦腔比赛中一炮走红,她的苦音戏苍凉悲壮,倾情演绎“悲情剧种”秦腔的独特魅力。在舞台上挥洒的同时,也让这个从12岁开始跟着村子里大喇叭哼唱秦腔的女子,从一个戏迷“丑小鸭”飞升为秦腔戏迷力捧的“白天鹅”。被民间誉为“秦腔超女”。
商芳会演唱过的主要戏曲唱段包括:
1、《序曲》“艺术简介”
2、《四郎探母》“儿三拜九叩首理当应该”
3、《大报仇》“王哭声二弟三弟兄难见”
4、《金陵搬兵》“听花嫂讲罢了来路情”
5、《斩黄袍》“进朝来王对你怎样讲”
6、《二堂舍子》“刘彦昌哭得两泪汪”
7、《搬窑》“寒窑里去儿宝钏”
8、《祭灯》“后帐里转来了诸葛孔明”
9、《血泪仇》“叫媳妇莫把狗娃打”
10、《放饭》
《四郎探母》唱词:
“儿三拜九叩礼上应该。儿一拜老娘多康泰,再拜太娘福寿来。和老娘打坐帐门外,听儿把咱家表开怀,咱家住池洲贺塘寨。不得时于刘把马排,汾河湾铜锤换玉带。咱杨家撇刘投宋来,投宋来父子九人在,同与宋王保驾来。朝有个仁美奸贼把杨害,他要害杨将赴郁台。
天庆王北国把宴摆,差鞑子韩昌下书来。宋王爷见书愁眉带,八主贤爷头懒抬。我的父虽然年迈威还在,站立在山门调将来。平定广辉四个子,昭景师顺四英才。
我父子九人齐挂铠,保定我兄赴宴来。金沙滩里一仗败,我杨家折的真悲哀。我大哥身替宋王命不在,我二哥乱箭赴郁台,三哥马踩肉泥块,五弟落鬓在五台,我六弟替宋掌兵帅,七弟高杆乱箭牌,我的父李陵碑前一命坏。群阳阵失却八郎来,将你儿失落番邦外,一十五载未回来。进银鞍儿把姓名改,
把杨姓改木易免遭祸灾。多蒙太后把儿爱,流落他国招裙钗。虽说招亲多自在,无一日不把老娘挂心怀。听说老娘到边寨,儿私盗将令过国来。一来是过国把娘拜,二来是见一面娘呀免挂心怀”
【结束语】商芳会出过专辑,在西北五省地区开过演唱会也曾在陕西省文化厅的支持下在西安人民剧院举办了个人演唱会。可见她所演绎的秦腔是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与追捧。她像“超女”一样魅力十足。
③ 秦腔肖玉玲的弟子有谭天杏吗
肖玉玲老师从艺60余年,在秦腔闺门旦行当中独树一帜,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她不但是一位着名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秦腔教育家。她的弟子门徒遍布西北五省的秦腔界,其中有不少着名的演员都出自她的门下:苏凤丽: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侯红琴: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雷通霞: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西安市易俗社优秀旦角演员范晓星,还有西安西安秦腔剧院的王小小、安金香、康亚婵、丁宝珍、张小琴等,业余学生出色的有田敏莹、曹佳、茹丽丽、李云峰、边莉等。

④ 马丽的所演剧目
《火焰驹》饰芸香 《玉堂春》饰苏三 《窦娥冤》饰窦娥 。折子戏:《花亭相会》饰张梅英 《放 饭》饰赵景棠 三滴血 《白蛇传》饰白素贞 端庄大气的秦腔小花旦马丽
来源:中国戏剧网 发布时间:2010-05-18
马丽细心地琢磨吸收,京腔、豫剧、黄梅戏中唱腔的精彩部分,马丽也对景入情地适当借鉴;美声唱法的旋律飞升,古筝、扬琴的醇厚清脆,她都尝试过巧妙地借鉴。对于真性情的马丽来说,日日如是的套式练功从来就不是什么负担,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乐趣与本能释放。
秦腔小花旦马丽,毕业于陕西省周至艺术学校,现在西安市秦腔青年团工作。 主工正小旦、花旦。
1999年参加陕西省中等艺校戏曲演唱大赛获二等奖,2000年参加西安市“模仿秀”大赛获一等奖,2001年参加全国戏曲“小梅花”奖大赛获金奖。 2002年被西安市秦腔青年团录用为花旦演员,或许是《拾玉镯》中孙玉姣的刻画打动了省剧协的老一辈,或许是《窦娥冤》里至孝女感天动地的吐诉感染了圈里人的情感世界,或许是《三堂会审》中苏三的慨坦直言让主管部门的领导动了心。
2002年马丽代表陕西省在“全国小梅花戏曲大奖赛”中角逐,一举折桂,夺得了一枚金牌。2003年参加“秦之声”少儿戏迷大叫板,获年度决赛第六名,2004年参加陕西省戏曲“红梅奖”大赛获第一名,2004年参加《秦之声》“四小名旦竞美秀”获优胜奖,参加了年底总决赛。所演剧目:本戏:《法门寺》饰孙玉娇《火焰驹》饰芸香,《玉堂春》饰苏三《窦娥冤》饰窦娥 。折子戏:《花亭相会》饰张梅英 ,《放饭》饰赵景棠。
我最早关注陕西秦腔小花旦马丽大约是三年前的事了。2007年山东广饶的10月让人振奋,第三届“中国戏曲红梅荟萃”大赛在此刚刚结束结束,那天的天气有些许的微寒,可广饶义乌小商品市场演艺广场内,却暖融融地洋溢着一种春日的气息。
由中国剧协主办的全国戏曲红梅大赛颁奖晚会正在这里举行。由陕西省秦腔艺术协会选送的秦腔演员马丽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中国戏曲红梅金花”称号。
马丽当年只有21岁,毕业于周至艺校,她那次参赛的剧目是秦腔折子戏《梳妆》。“中国戏曲红梅荟萃”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旨在通过比赛的方式选拔优秀戏曲专业人才,鼓励青年戏曲工作者积极传承戏曲艺术,参赛的选手涵盖全国各剧种、各行当,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广泛。
马丽以清丽俊美的扮相、婉转优美的唱腔、端庄大气的台风,赢得现场观众和评委的一致赞美,在参赛的140余名演员中脱颖而出,成为那次大赛评出的10为金奖选手之一。
2009年,在全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为加深秦腔传承人的社会影响,激发青年秦腔演员对秦腔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对秦腔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意识,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省振兴秦腔办公室承办,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协办的“陕西省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交流展演”活动,于6月13至16日在西安人民剧院举行。
当时11名传承人携弟子同台演出三场折子戏、一场清唱,展示继承发展秦腔的艺术成果,互动交流传习经验,再现他们独特的秦腔流派风格。被誉为“金嗓子”的马友仙,声音纯净清亮,唱腔甜润激昂,感情色彩浓郁,气质饱满而具有强烈的穿透力,高音区纵横驰骋。
用科学的发声法,把歌剧唱法融入秦腔演唱中,自然,流畅,继承传统而不墨守成规。6月14日晚,马友仙的学生马丽(和于迎春合作)表演了秦腔折子戏《梳妆》让观众再饱了眼福。
据有关资料介绍说,马丽刚懂事就成了戏迷。《张连卖布》、《花亭相会》、《虎口缘》等等,她都会串几个段子。无论从所谓的综合素质的哪一方面来看,马丽都是一块唱戏的好料子。微不足道的细节,经马丽一串演,便有了寻思不尽的意味。初出茅庐时,她的不凡表演便倾倒过关中西部的无数戏迷。
在戏校学习期间,马丽和主教老师配合得非常默契。对于学校里所传授的一整套已有的和既定的功法、唱法,她并没有当成死教条,而是因时、因地、随感而发地予以适当调整并严格地进行消化、练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训诫名言,马丽从来没有违背过,也丝毫没有丢弃过。
马友仙、李梅等前辈的独有腔调,马丽细心地琢磨吸收;豫剧、黄梅戏中唱腔的精彩部分,马丽也对景入情地适当借鉴;美声唱法的旋律飞升,古筝、扬琴的醇厚清脆,她都尝试过巧妙地借鉴。对于真性情的马丽来说,日日如是的套式练功从来就不是什么负担,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乐趣与本能释放。
马丽的爱好和博击点是多方面的:现代杂技艺术可取的诸多特异表演、中华武术在气功上的超常作为等,都被她在平日练功时吸收。她的表演,年轻人看了觉得大气、帅气、灵气;年长者观后感到得力、得法、得体;门外汉往热闹处看,认为解馋、解气、解闷;圈里人朝道儿上瞧,声称有眉、有板、有眼。
由于出众的表演,她频频在电视荧屏上亮相。秦腔少儿大叫板、四川小名旦角逐、陕西戏曲红梅大赛,马丽都稳稳胜出,一时间她的名声传遍了四里八乡。陕西省秦腔协会一班戏剧前辈非常赏识这个小青年的出色表演,吸收她为省剧协的会员,从此马丽便有幸与古都西安的各种流派精英人物切磋技艺。
易俗社的刘果易、李争名,省艺校的李雪兰,戏曲研究院的贺翎等等,都与马丽有过交往。对面的交流,促膝的谈心,悉心的指教,终使马丽在攀登艺术征途上再上层楼,增长了更多的见识。
可贵的是,马丽从不因袭别人的声腔与套路,而是在完善自己艺术表演体系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因戏制宜,各取所长,综合归纳、精心提纯,并在音乐学院及舞蹈班的深造中不断提高,锤炼出了自己所独有的演艺语言。
在马丽所倾心塑造的诸多舞台形象中,比如孙玉姣、白素贞、窦娥、耶律含嫣等等,几乎都可以找到各派、各家的影子;但从实质上看,本体语言特色还是为小马丽自己所独有的。
我们希望马丽这样在戏剧人生中崭露头角的年轻一代,能像老一辈艺术大师一样,矢志不渝,精益求精,为中国戏剧的登峰再造,继续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⑤ 秦腔演员张蓓祖籍哪里
秦腔演员张蓓祖籍贵州省贵阳市。
张蓓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的秦腔演员,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张蓓1970年生于贵州省贵阳市,1980年10岁时由母亲送至西安学习秦腔,主工小花旦、刀马旦,扮相靓丽、嗓音甜美。
演出的剧目有《挂画》、《隔门贤》、《杨七娘》、《儿大不由爹》、《赵氏孤儿》、《双下山》、《三堂会审》、《会阵招亲》、《八仙过海》、《杀狗劝妻》、《三娘教子》、《屠夫状元》、《卷席筒》、《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等,尤以《悟空借扇》的铁扇公主而饮誉国内及香港地区。先后获陕西省首届艺术节青年演员大赛一等奖,西北五省区“太阳杯”邀请赛表演一等奖,陕西省“易发杯”青年演员大赛一等奖,中国戏剧“金三角”交流演出表演一等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等。被授予“陕西省青年表演艺术家”称号,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联欢晚会演出,并赴芬兰、荷兰、德国、比利时等国演出,深受好评。
⑥ 李旭的介绍
李旭,中国内地戏曲童星,中共党员。1993年出生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3岁开始登台演出,在西北五省红极一时,被广大戏迷亲切地称为“秦腔小神童”。师承于着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小锋,曾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戏曲比赛,获得了许多大奖;早年多次参加陕西、宁夏、北京以及中央电视台的元旦、春节晚会。其秦腔视频在网络上点击量累计超过700余万次。现已淡出演艺圈,就读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很少参与社会演出活动。

⑦ 在西北唱秦腔的小玉儿是谁
靳小玉。在西北唱秦腔的小玉儿是靳小玉,甘肃的一个民间秦腔爱好者。声情并茂,唱响大西北。秦腔(QinqiangOpera),别称“梆子腔”“陕西梆子”,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
⑧ 柳萍的生平简历
1978年柳萍以出色的成绩考入宁夏固原地区戏训班。
1983年柳萍分配到宁夏固原地区秦腔剧团担任演员。
1985年荣获宁夏首届中青年戏曲演员大奖赛一等奖。
1987年荣获“咸阳杯”西北五省(区)秦腔优秀中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二等奖。
1991年柳萍调入银川市秦腔剧团。
1992年宁夏青年戏曲演员大奖赛一等奖。
1996年荣获第二届银川地区专业青年演员展演比赛一等奖。
1998年荣获第三届银川地区青年演员展演比赛特别奖。
2000年在西安举办的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大赛中荣获优秀表演奖。
2002年,柳萍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实现了宁夏“梅花奖”零的突破。
2002年秋天,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为柳萍录制了4辑唱段在《名段欣赏》栏目中向全国滚动播出。
2003年2月,柳萍被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批准担任银川市秦腔剧团团长。
2004年1月,担任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宁夏剧协副主席;5月,荣获宁夏“313”人才工程奖及宁夏“五四”青年奖章;9月,代表银川市赴日本松江市作访问演出;9月28日,在北京—宁夏文化周系列宣传活动中应邀为北京大学师生作《魅力永存的大秦腔》专题秦腔演示报告。
2005年2月,成功摘取中国秦腔“四大名旦”桂冠,她是除陕西之外唯一获此殊荣的其他省区的优秀秦腔演员,这一成果的取得,再一次为宁夏戏曲艺术事业的发展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2006年,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四个一批”人才奖;2007年,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2008年3月,荣获宁夏“三八”红旗手。
2008年8月,荣获第四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大赛优秀表演奖。
2010年5月,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
2013年,柳萍凭借《花儿声声》,荣获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

⑨ 十年前李淑芳作为易俗社的当家花旦,为什么离开了自己心爱的舞台呢
文化体制改革的失败冲击
秦腔的剧种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希望李老师不忘初心,保持秦腔的优秀文艺的传承。另辟蹊径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我这里建议是,既然李老师和交大文学艺术结合,和院校联合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除了保持秦腔艺术的特色,也应当充分挖掘古老秦腔、秦声以及语言艺术。
⑩ 李爱琴的荣誉
期间并举办振兴京剧学术研讨会,上海方面,陶雄、张丙昆、龚义江、侯硕平、马博敏、蔡世成、单跃进7篇论文入选,
2005年11月25日,农历乙酉年十月廿四日,晚:首届“秦腔名人堂”评选启动
为了展现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由陕西电视台、西北五省(区)剧协、陕西省秦腔艺术协会等共同举办的首届“秦腔名人堂”评选活动启动。
入选“秦腔名人堂”的艺术家为在秦腔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已故和健在的演员,在群众中有广泛影响,在唱腔、表演、人物塑造上自成一派或有独创性,并且德艺双馨,有良好的威望和声誉。首届“秦腔名人堂”评选将由专家和群众共同投票产生。
为给评选活动宣传造势,共演出近40出精彩折子戏。参演者既有李爱琴、马友仙、王辅生、余巧云、刘茹慧等老一辈艺术家,也有李淑芳、齐爱云、李发牢、孙存蝶、乔慷慨等青年演员,更有西北其他省区的秦腔名流,秦腔“四大名旦”也全部登台。
2006年3月26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七日,14时:陕西戏曲广播开播庆典举行
陕西戏曲广播的开播庆典陕西华县举行,这场名为《“大秦正声”陕西戏曲广播开播庆典名家名段欣赏会》从14时开始持续到17时。秦腔名家李瑞芳、李爱琴、马友仙、全巧民、李东桥、李发牢、白江波、王欣仓、张武宏、张宁等将登场,着名戏曲节目主持人陈爱美、张岘、袁博联袂主持。
陕西省广电局、陕西省文化厅领导及渭南各地市县领导出席本次活动,陕西戏曲广播现场直播庆典活动的盛况,渭南市电视台、华县电视台现场直播或录播本次活动。陕西有代表性的戏迷团体也上台祝贺,并宣读全国其他省市剧协、电台、演出团体、戏迷团体的贺信贺电。2006年8月1日,农历丙戌年七月初八日,20时:天水市秦剧团在西安首演《山里红》
天水市大型秦腔现代剧《山里红》亮相西安五四剧院。该剧由天水市秦剧团团长、天水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田小牛编剧,陕西省青年导演何红星执导,天水市秦剧团和歌舞团联合演出。《山里红》围绕父女两代人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表现了农村改革大潮中复杂且略显凝重的人文感情纠葛,揭示出在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珍惜人、爱护人、尊重人,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
由天水市秦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秦腔现代剧《山里红》,在2005年中国(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上,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得了该艺术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领衔主演的市优秀青年演员、中国秦腔四小名旦获得者袁丫丫荣获优秀表演奖。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林涛、西安市政协主席朱文尉、西安市文化局局长严彬以及陕西省文艺界知名人士肖玉玲、李爱琴、郝彩凤、员宗汉、李东桥、李娟、齐爱云、刘随社等观看了演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着名画家罗金保特意为《山里红》剧组赠送了国画《牡丹图》一幅。
2006年9月20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廿八日,晚:中国大戏院开业70周年庆典演出第二场
中国大戏院开业70周年庆典演出第二场。本场为戏曲名家经典荟萃演出,邀请当时京剧、评剧、豫剧、越剧、河北梆子等剧种中硕果仅存的流派艺术家与部分传人同观众见面并表演拿手唱段。包括李世济(携徒李海燕,吕洋)、张春华、景荣庆、刘秀荣(携徒王艳)、孙毓敏、李砚秀、赵慧秋、李鸣岩、谭孝曾、孙明珠、康万生、任德川、汪庆元、马金凤、筱俊亭、王瑷瑷、左大玢、李爱琴、刘玉玲等。
2007年1月5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十七日:2007“汉斯啤酒杯”迎春秦腔名家汇演第一场
《三秦都市报》和青岛啤酒西安汉斯集团主办的“汉斯啤酒杯”迎春秦腔名家汇演第一场在西安人民剧院上演,本场为《秦腔名家清唱晚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