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与陆小曼并称的民国名媛唐瑛,历经三段感情,为何还能活成女王
说起民国的时尚名媛,一定绕不开被称为“南唐北陆”的唐瑛和陆小曼。两个人无论是从家世、相貌还是际遇来说都十分的相似,但最后的结局却是大相径庭。陆小曼的晚年落魄,染上鸦片,甚至死后都无人送终,而唐瑛,即便经历了三段感情,却最终依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晚年。

充满自信的她,在同一年邂逅了一生的挚爱容显麟。说起他,可能大部分的人都不认识,因为他确实很普通,无论是家世,还是经济实力,都不如前两位,更何况还是4个孩子的父亲,但是他和唐瑛一样喜欢跳舞,爱好文艺。充满共同兴趣的两个人,刚认识就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所以两人很快便走进了婚姻殿堂。
❷ 民国最精致女子:面子绝代风华,里子才情万千
民国有着这么几位女子,面子绝代风华,里子才情万千。 兼具才华性情,内外精致的美人——潘妃 潘素是前清着名状元宰相潘世恩的后人,其母沈桂香出自名门,请名师教授潘素音乐与绘画,故潘素既能弹得一手好琵琶,也可作得一幅美画。而其父潘智合却是个纨绔子弟,败光一切家产,其生活就此陷入困顿。潘素13岁时,母亲病逝,继母王氏将她卖到上海妓院,获“ ”潘妃”之称。 张伯驹在上海见到潘妃,顿时觉得惊为天人,一见顷心,费尽心力追求,于是,其在二十芳龄之际便成了着名收藏家张伯驹先生的夫人。 青绿山水画家 张伯驹自比明末四公子之一的“ ”冒辟疆”,自然要把潘素培养成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张伯驹请了当时的各方名士教授潘素古文与山水画。加之潘素本身已有深厚的功底,故而其造诣极高。 潘素自幼酷爱绘画,21岁时正式拜师学画,主攻花鸟;中年开始对山水滋生兴趣,潜心观摩张府珍贵的书画真迹,至名山大川实地写生;晚年时擅作金碧青绿山水与雪景山水。 四十年代的潘素已然在绘画界崭露头角,尤擅长工笔重彩山水画,承继了细密严谨,金碧绯映的一派,成为我国着名的青绿山水画家。 张大千先生曾称赞潘素的绘画:“ ”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 一代美人,精致的五官隔着褪色的黑白照片仍美得惊为天人。 狷介之人 气节上,潘素跟张伯驹一般,也是狷介之人。1937年,夫妇参加蒋纬国婚礼时,蒋纬国知道潘素善弹琴,邀其演奏,潘素以琴不在侧委婉拒绝,蒋纬国多次再请,潘不为所动。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唐瑛 唐瑛是中国首批留洋学生唐乃安的女儿,是上海教会贵族学校的高材生,是宋子文痴恋一生而不得的爱人,更是当年上海滩最为翘楚的一代名媛。 南唐北陆 唐瑛多才多艺,嗓音甜美,具有曼妙的舞姿与高雅的谈吐,是红透整个上海滩的头牌交际花,曾与陆小曼齐名,获称“ ”南唐北陆”。 唐瑛与陆小曼同台演出 戏剧界的缪斯 风华绝代、仪态万千的唐瑛并非仅是上海风月场所的交际名媛,其精通英文,善唱昆曲,热衷演戏。既能一展曼妙舞姿,又可弹得一手好琴,案前泼墨,山水画立就。 1927年,她演出昆曲《牡丹亭》,成当年报纸的头条。 1935年,她在卡尔登大剧院用英语演出了整部《王宝钏》。用英语演出京剧此乃第一遭,加之其精湛的演技,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在百乐门参演过话剧《少奶奶的扇子》 …… 至此,唐瑛被称为“ ”戏剧界的缪斯”。 这时的唐瑛正处于人生最显赫的时期,犹如一朵含苞的夜来香,在上海滩摇曳生姿,幽香宜人。 比我漂亮的人,没有我聪明;比我聪明的人,又没有我漂亮。 唐瑛穿着打扮考究且前卫,一度成为旧上海的时尚潮流风向标。 选用CHANEL N°5香水、CHANEL香水袋、FERREGAMO皮鞋、CD口红、CELINE衣服和LV手袋,更有十口镶金大衣箱以及昂贵的挂满大橱的裘皮大衣。 据其妹唐薇红回忆,姐姐极其注重修饰打扮,就算待在家里,一天也要换三次衣服,早上穿短袖的羊毛衫,中午穿旗袍,晚上家里有客人造访,就着西式长裙。那时候的旗袍滚很宽的边,滚边上绣出各种花样。 唐瑛最喜欢的一件旗袍滚边上有一百多只翩翩飞舞的蝴蝶,用金丝银线绣成,红宝石钮扣熠熠生辉。 聪慧的她甚至能够DIY自己的原创服饰,别致、时髦而前卫,一度在名媛圈中刮起了“ ”唐瑛款”风。 1927年,在上海静安寺路一栋三层的小洋楼里,时尚的领军人物——唐瑛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为女性开办的服装公司——“ ”云裳服装公司”。 在当年的上海滩,云裳服装成为了时髦女子的一大追求。 唐瑛对于食物亦非常讲究:每一顿都会按照合理的营养要求进行搭配,甚至于每一餐都严格遵循精确的时间表进行。 此外,她极其重视餐桌礼仪,吃饭时绝不能摆弄碗筷餐具,不能边吃边说话;汤再烫,也不能用嘴去吹等等。 家里更备有四位厨师:两位负责中式点心,一位负责西式点心,另一位则专门负责做大菜。 七十年代时,年过六旬的唐瑛身着一袭蓝绿色旗袍回上海探亲,那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所透露出的精雅韵致,恍惚地让人以为,美人迟暮的哀愁似乎总是与她无关。 曾有人称唐瑛如一株绚烂的郁金香,纵然光彩照人,却无刺无害,从不争抢别人的光华。她没有那么多华丽的烦恼和奢侈的忧伤,这样恰到好处的感性和理性,对于女人,是难能可贵的两全。而唐瑛则自信地认为:“ ”比我漂亮的人,没有我聪明;比我聪明的人,又没有我漂亮。”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夏梦 在老上海浓重的艺术氛围以及双双都是票友的父母的影响下,夏梦爱上了戏剧表演。尤其喜爱莎士比亚的作品,甚至于,原名为杨濛的她从莎翁的《仲夏夜之梦》中为自己取了“ ”夏梦”的艺名。 夏梦是五十年代香港的着名演员与制片人,能演会唱,不论时装、古装、戏曲电影皆能胜任,堪称国语片罕见的全能演员。 2015年6月21日,已然82岁的夏梦荣获第18届上海电影节金爵奖-终身成就奖。 金庸的梦中情人 被誉为是“ ”上帝杰作”的夏梦艳而不媚,贞静平和,娴雅大方,身材高挑,是香港公认的西施。 夏梦的妆容是当年香港流行的“ ”眼儿媚”。 其更是一代武侠小说家金庸的梦中情人。武侠大师为梦中情人委身长城影业甘当个我剧的轶事,成了当时文化圈中的一番美谈。奈何大侠一番苦恋,换得美人一句:“ ”今生今世难偿此愿,也许来生来世还有机会……”只得将对其的痴恋化作笔下的清丽女子,以解相思之苦。 聪明过人的黄蓉、不染风尘的小龙女和纯净如初的王语嫣的原型便是夏梦。 金庸说:“ ”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李翰祥说:“ ”夏梦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女演员,气质不凡,令人沉醉。” 影视评论家石川说:“ ”夏梦是传统士大夫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又是承载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国文人家国梦想的梦中情人。” 长城三公主 夏梦因偶然被大导演相中从而得以投身影视圈,与电影结缘17年,拍摄了近40部影片。绝代美貌与精湛演技以及低调从时的艺德令之着称影界。 银幕上斯人如天仙下凡,袅袅婷婷。其凝炼且朴实自然的表演风格,令其饰演大家闺秀亦或风尘女子、贤妻良母或青春少女,皆能熠熠生辉。且与当时的石慧、陈思思并称为“ ”长城三公主”。 作为长城电影公司的当家花旦——夏梦称得上是“ ”正大仙容”,无论是扮演董小宛亦或是陈白露,其身上总能够自带一番凛然的正气。而在银幕外,长城公司与夏梦之间更是仗义互助的关系。公司没钱开拍的时候,夏梦去外面赚了钱养公司,而颇具大家庭氛围的公司也保障公主们只参加最健康的社交。 在老一辈影迷们的心中,夏梦是香港唯一一位可与奥黛丽.赫本相媲美的女明星。 长城凤凰导演李萍倩说:“ ”夏梦镜头前适应能力强,能够准确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是一位天才的演员。 丁柳元折服于老艺术家们的美好品质与艺术修养,用“ ”聆听岁月、感怀今朝、温润我心、不忘初心”向夏梦致敬。 地狱天堂都一梦,烟霞窟里送芳年——孟小冬 梨园冬皇 孟小冬梨园世家出身,是早年京剧优秀的女老生。其祖父擅演文武老生,父亲、叔伯唱京剧,故而聪慧秀丽的她自小便耳濡目染学唱须生。 6岁时,孟小冬便跟着父亲练习身段,每天听着父亲吊嗓,久而久之竟然喜欢上了老生的唱段。 8岁时,正式学习孙菊仙派老生。 12岁时,首次在无锡挂牌公演。 14岁时,在上海与众大家同台演出,颇具大家风范。 18岁时,技艺精湛的孟小冬在京登台,一炮而红,获得了“ ”冬皇”的美号。 扮男像的孟小冬气宇轩昂。 芳龄十八的孟小冬初到北国,便活跃于京、津两地,频繁参加崇雅社等坤班的演出。 正值豆蔻年华、明慧照人的孟小冬,其台风演技竟能与当时的着名男角老生相颉颃,一时成为风靡九城的红角。加之其举止优雅、气质高贵、楚楚动人,引得当时的北平人皆以之为心目中的偶像。 31岁时,其艺术才华获得“ ”新谭派”余叔岩青睐,成为其唯一的关门女弟子。 右一为孟小冬,右二为余叔岩。 在京城声名鹊起她,以后的营业戏卖座几乎与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相持平。 40岁时,其在中国大戏院连演两场《搜孤救孤》,在上海滩唱得万人空巷,吸引了川陕平津台等地的戏迷不惜重金坐飞机买黄牛票来听戏。演罢后从此退出舞台,不再登场。 《搜孤救孤》演罢,孟小冬着旗袍谢幕。 只有具有天赋、意志坚强又迷恋艺术的人才能有资格做冬皇的学生。而她在教授弟子时,更是严厉认真。且严格规定,未经她的允可,不能在外面随意吊嗓,更不准在外面唱尚未纯熟的戏。其对艺术的态度如此可见一般。 当年的燕京散人曾评孟腔:“ ”孟小冬生得一副好嗓子,最难得的是没有雌音,这在千千万万人里是难得一见的,在女须生地界,不敢说后无来者,至少可说是前无古人。” 错爱的绝世情缘 18岁的孟小冬遇上了时年31岁的伶界大亨梅兰芳,二人合演了《四郎探母》,大获成功,至此二人互生情意。后经友人撮合,终成眷属。 当年的《北洋画报》登载了一篇署名为“ ”傲翁”的文章:“ ”小冬听从记者意见,决定嫁,新郎不是阔佬,也不是督军省长之类,而是梅兰芳。” 然而,梅兰芳的原配福芝芳对梅孟的结合并不满意,而梅兰芳又因种种原因无法给予孟小冬与正妻平起平坐的地位,加之王惟琛在梅府前制造的流血事件,最终导致昔日的恋人劳燕分飞。 二人的婚姻仅维系短暂的四年。 演老生的孟小冬如爷们般说到:“ ”请你放心。我不要你的钱。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 孟小冬与杜月笙。 确然,30岁的孟小冬遇上了当年的“ ”上海滩皇帝”杜月笙。杜月笙懂孟小冬,他重视她的艺术成就;且给予她名分,让晚辈对之行跪拜礼。因此,至杜月笙逝世后,孟小冬终生不再唱戏。 再回首往昔的各番恩怨,她说“ ”一切都过去了罢!”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张充和 张充和非倾国倾城貌,初初一瞥,无法给人“ ”一眼惊艳”之感,但喜着一袭暗色旗袍的她,“ ”素雅玲珑,并无半点浓妆,说笑自如”,清淡之中,自有一种高雅的气质,颇具民国女子的风韵,令人不禁为之动容。 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充和自小天资过人,加之家里特意请了先生授课,至此得以闭门苦读《史记》《汉书》《左传》《诗经》等典籍。十年的国学底蕴濡养了她的气质,润色了其出彩的文笔。甚至于一代名士章士钊也誉充和为“ ”才女蔡文姬”;戏剧家焦菊隐称她为“ ”当代李清照”。 她的代表诗词有中英文诗集《桃花鱼》,该诗营造出的意境堪比李清照的《如梦令》。 《桃花鱼》 记取武陵溪畔路, 春风何限根芽。 人间装点自由他, 愿为波底蝶, 随意到天涯。 描就春痕无着处, 最怜泡影身家。 试讲飞盖约残花, 轻绡都是泪, 和雾落平沙。 除了写诗之外,张充和也通昆剧,唱、念、做、打,挥洒自如。 在各种出版的昆曲图录里,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飞、梅兰芳这些一代大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1943年在重庆粉墨登台的一曲昆曲《游园惊梦》,曾轰动大后方的杏坛文苑,章士钊、沈尹默等人纷纷赋诗唱和,成为抗战年间一件文化盛事。 当代小楷第一人 充和的书法各体皆备,一笔娟秀端凝的小楷,结体沉熟,骨力深蕴,尤为世人所重,被誉为“ ”当代小楷第一人”。 白谦慎:我们当她是个活宝 集聪慧、秀美、才识于一身的书法、昆曲、诗词大家,被世人誉为是“ ”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而如今,能像张充和当年那样,既有江南小家碧玉的容姿又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者实在不多;更何况她工诗词、善书法、会丹青、通音律、尤长昆曲,且为人低调淡泊。即使年老,她仍面容清秀,仪态万方,被称之为“ ”最后的大家闺秀”。
❸ 民国十大美女分别是谁以现在的眼光看哪位最漂亮
民国出了很多才子佳人,民国有十大美女,有林徽因,阮玲玉,陆小曼,王映霞,孟晓东,蒋英,唐瑛,夏梦,胡蝶,周璇。最漂亮的美女有蒋英,夏梦,林徽因。
最优雅,最漂亮的女子蒋英。

提到林徽因,几乎无人不晓,她是民国时期一个非常出名的女作家。因为她曾经和徐志摩恋爱过,所以她也备受外界关注。林徽因最终和梁思成走到了一起,林微因是有才气的, 她的诗歌写得非常优美。林徽因美得清新脱俗,亭亭玉立,林徽因一直被称为民国十大美人之首。她做了很多有正能量的事,一生养育了几个孩子,结果最终她还是先走了一步。林微因不仅有才情,而且她长得很漂亮,和男人友人们的关系都非常好。
❹ 民国四大名媛是谁
民国四大名媛分别是:唐瑛、陆小曼、严仁美、黄蕙兰。
唐瑛(1910年-1986年),民国名媛,其父唐乃安曾留学德国,是沪上名医。其兄唐腴胪是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的机要秘书。

背景:
唐瑛多才多艺,嗓音甜美,身材苗条,衣着前卫。她毕业于上海教会贵族学校中西女塾。中英文兼优,能唱昆曲,还会演戏,曾主演过《少奶奶的扇子》,1935年秋,唐瑛在卡尔等大剧院用英语演出整部《王宝钏》。
唐瑛花样年华嫁给了沪上豪商李云书的公子李祖法,婚后夫妻性格不合,于1937年离异。不久之后,嫁给中国的留学生之父容闳的侄子容显麟。
1948年唐瑛去了香港,后来移民去了美国。1986年在美国纽约病逝。
❺ 民国真正名媛唐瑛:离婚后将自己活成王者的女人!活法与境遇无关
“南唐北陆”是近代史上最着名的两位名媛,这里的“陆”是诗人徐志摩的妻子陆小曼,而“唐”则指的是上海名媛唐瑛。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陆小曼与唐瑛都有着极其多的共同点。从出生来看,两人均出自名门;从才貌看,两人都拥有绝世容颜且都精通多种语言、擅长昆曲;从经历来看,两人都曾嫁给富家子弟且都曾离婚又再婚.......
拥有如此多共同特点的两人,还曾共同登台献艺并成为至交好友。
偏偏如此相似的两人,却最终有了截然相反的命运:
陆小曼二婚后挥金如土且染上鸦片,为供养她,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做几份兼职并来回奔波,最终遭遇飞机失事。丧夫后,陆小曼一直依附已婚的翁瑞午接济过活,直到翁瑞午破产后,她才在晚年找了个工作养活自己,她死后竟致骨灰都无人认领.......
唐瑛二婚后脱下华服开始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她在成就自己的同时,积极帮助丈夫成就事业。晚年的她子孙满堂,最终,她在儿孙陪伴下安静辞别人世........
陆小曼与唐瑛的结局:一个是凄惨至极,一个却是圆满无比。
佛家经典《圆觉经》里有一句话叫“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意思是:一个人的一生所有的遭际,都是自己曾种下的“因”结出的“果”。
唐瑛与陆小曼的迥异结局之“果”,也是如此。
唐瑛出生于1910年,她的父亲唐乃安是沪上名医,早年曾留学德国,她的哥哥唐腴胪是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的机要秘书。
唐家家底丰厚,也因此,唐瑛自小便受到了最好的教育。成年后的唐瑛不仅才貌俱佳,而且擅长昆曲还能演戏。
16岁那年在父亲的帮助下进入交际场所后,她很快成为了上海有名的交际明星。当时的报刊杂志甚至还将她作为鼓励女子进入社交的典型,在当时的上海,唐瑛俨然明星一般闪耀。
唐瑛能成为那个年代的明星,除了与她良好的家教有关外,还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
唐瑛是一个真正将“美”作为事业来做的女子,她对衣着从来前卫讲究,在当时的上海,她绝对是时髦的代名词,她选用 NO 5香水CHANEL香水、CD口红、CELINE衣服和LV手袋.....
为了严格控制身材,唐瑛在吃上面异常讲究,她制定了一份时间表,这份表上连几点吃早餐、下午茶、晚饭都精确到了“分”,更紧要的是,每餐的食量,她都精确到了“两”。
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唐瑛还给自己规定:吃饭过程中,不能玩弄碗筷餐具,不能边吃边说;汤要是太烫,也不能用嘴去吹......
而在这些之外,唐瑛对自己的学习从来不曾松懈,她学习舞蹈、英文、戏曲等等,每次学习都分外用心。有时候,为了让一个台步走得更好看,她甚至可以重复上千次练习。
唐瑛演《少奶奶的扇子》时,当她穿着拖地的长裙在百乐门跳舞时,那每个华丽的转身,张扬又奢华。世人从不知,这个妖娆的转身背后,唐瑛付出了多少努力。
如唐瑛这般对自己要求甚高的女子,必定要有几分四根清净并爱惜自己的决绝。这话说白了就是:极度爱惜自己的羽毛。
唐瑛知道,一个真正的美人,从来是独立、自尊、自强、自爱的。如此,她自然不会为那些虚无的梦想、镜花水月的爱情赌上未来的命运。
这便也是她和陆小曼本质上的差别。
和陆小曼一样,在最好的年纪里,唐瑛也曾遇见了无数优秀的追求者,宋子文便是其中之一。因为唐瑛哥哥唐腴胪是宋子文秘书的缘故,宋子文得以经常出入唐府,也因此,他认识了正当最好年纪的唐瑛。
对唐瑛一见钟情的宋子文很快对她展开了追求,一封封炙热的情书被送达唐瑛手里。当时的宋子文是全国最有财富且风度翩翩的男子,面对这样的男子,唐瑛自然也是心动的。
可当这段感情遭遇父母和家人反对时,她思考再三后选择了快刀斩乱麻。那些不管不顾的爱,在陆小曼看来分外诱人,在唐瑛看来,却充满了险恶。明确拒绝宋子文后,她只将他给自己写的二十多封情书锁在盒里珍藏着做纪念。
在这之后,唐家为唐瑛与富商之子李祖法定下婚约后,革命家杨杏佛还是不顾一切地爱上了唐瑛,而唐瑛对杨杏佛也似有动心。
1925年下半年,为了撮合杨杏佛与唐瑛同时解决陆小曼、王赓与陆小曼的三角恋,刘海栗在上海功德林菜馆设宴款待一众人等。
刘海栗的话,所有人都听明白了,意思是,要王赓同意与陆小曼离婚,同时让唐瑛放弃与李祖法的婚姻,为爱与杨杏佛在一起。
这场饭局异常尴尬,但最后却还真解决了问题。事后,陆小曼成功与王赓离了婚。
但唐瑛却在饭局后,毅然拒绝了杨杏佛,这是因为,在唐瑛眼里婚约既然已经定下就必须要遵守,这是起码的道德底线。她可以容许自己因为其他原因而与李祖法解除婚约,却不能接受自己是因为“另有他人”而解除婚约。
因为后者,会让自己背上“不守妇道”的骂名。
这样与陆小曼截然不同的选择,发生在唐瑛身上,再正常不过了。
真正的名媛,大抵都如唐瑛这般,从不任性、不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她们知道人世险恶,时时刻刻拎得清,才能走得远。
所谓“食得咸鱼抵得渴,谁没有‘纵然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的憾事?”
所不同的是,唐瑛从不为这些可能的憾事而纠结。她总是手起刀落,干干脆脆!
在这一年中央大戏院举行的上海妇女界慰劳剧艺大会上,陆小曼与唐瑛联袂登台演出昆剧《拾画》、《叫画》。
有一张陆小曼与唐瑛的对戏照,当中陆小曼轻摇折扇,唐瑛走台步,两人皆是一身的戏。也是自这以后,“南唐北陆”的说法开始盛行,唐瑛风头极盛。
可就在唐瑛名气越来越大、生活越来越热闹时,她与丈夫之间的矛盾却越来越频繁地开始涌现了。在某种程度上,唐瑛与陆小曼嫁人之后遇到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
作为交际名媛,她们热衷社交、喜欢热闹。可偏偏她们嫁的却是“理工科”男,他们大多喜欢安静不喜欢热闹,在生活上也从来没有太多的兴趣爱好,如此一来,夫妻自然就很少有共同话题了,日久后,夫妻之间的嫌隙自然越来越大。
1935年秋,唐瑛与沪江大学校长凌宪扬登上了卡尔登大剧院,用英语表演京剧《王宝钏》,轰动了整个上海。
然而此时,唐瑛与丈夫之间的矛盾却进一步拉大了,私底下两人关系陷入冰封。
所不同的,在面对同样的情况时,陆小曼选择了婚内出轨徐志摩,而唐瑛选择了:先离婚再找合适的。
1937年,在儿子李名觉刚刚6岁时,唐瑛便毅然与丈夫李祖法解除了婚约。
之所以敢如此干脆地与丈夫离婚,是因为唐瑛早就已经想清楚了。在这段不合适的婚姻里,她已经清楚什么样的男子才真正适合自己,并能和自己相伴终身。与其守着不合适的人,不如放彼此自由。
与此同时,唐瑛也相信:自己定能在离婚后找到更合适、更优秀的男人。
人说,自信的女人可以通神。
因为有足够的自信,离异后的唐瑛,并没有因此黯然,她反而在社交场上更加的如鱼得水。
用这首诗来形容唐瑛离婚后的生活大约是最恰当的,此时的她虽已年近30,却依旧风采照人,直让所有年轻女子瞬间黯淡。
也是在这期间,唐瑛邂逅了一生挚爱:留学生之父容闳的侄子容显麟。容显麟性格活泼,爱好多样,他和唐瑛一样喜欢跳舞、爱好文艺,有了共同志趣后的两人,很快便有了相见恨晚之感。
唐瑛在经历过上一段婚姻之后已然明白:她需要的是一个和自己有着共同志趣的男子,并与之携手一生,容显麟恰是最合适的人选。
很快,两人便在新加坡举行了婚礼。
相比唐瑛头婚所嫁的李祖法,带着四个孩子的容显麟在经济上明显不如他。但唐瑛却丝毫未为此有过任何不满,她主动告别以往的华丽生活,开始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
每天,她都在家带着自己儿子李名觉和容显麟的四个孩子,她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极其注重孩子们的个性发展,这些孩子长大后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尤其是她的儿子李名觉后来更是被誉为“世界当代舞台设计之泰斗”和“美国舞台设计界的一代宗师”。
婚后的几十年里,唐瑛与丈夫感情和睦,一家人其乐融融。李名觉后来在回忆中说:
相比与徐志摩二婚后依旧过着奢侈生活的陆小曼,二婚后唐瑛的生活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
唐瑛也曾是名门闺秀,也曾和陆小曼一样十指不沾阳春水。但二婚后,她不仅开始打理孩子们的一切,甚至还经常下厨为孩子们和丈夫做好吃的。李名觉在回忆中说:
与容显麟到美国后,为了维持生计,唐瑛还利用她的 社会 联系,积极帮丈夫联络客户。
无论是在云端,还是在凡尘,唐瑛始终不卑不亢,努力把生活尽可能地过成最好的样子。
有一句话里说“忍受生活和享受生活,不同的只是心境”。无论贫穷还是富裕,唐瑛一生都在享受生活,这便是真正的上海滩名媛的活法。
在丈夫容显麟去世后的日子里,一个人的唐瑛也将生活过得分外有声有色。
真正爱自己的唐瑛,在任何情境之下,都懂得爱护自己并让自己活出最好的模样。斯以为,这才是一个资深美人真正的底气。
守寡后的她并未自怨自艾,而是让自己懂得了那句“知足常乐”。
她总是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她也并未因为丈夫离世而放弃打扮,她始终精致如初。在陪伴孩子们之余,她也用心经营着自己的圈子,顾维钧先生的夫人严幼韵等,便是她晚年常来往的知交。偶尔,她们相约打牌,偶尔也听戏,日子过得不亦乐乎。
晚年,她一直和儿子、儿媳和孙子们住在一起。只要有时间,她便会亲手为他们做好吃的。
兴致好的时候,唐瑛还会带孙子们看戏、看电影,回来吃她亲手做的点心。
儿子李名觉对母亲很是敬重和爱戴,为了方便照顾母亲,他还在母亲房里里安了直通自己房间的“铃铛”,只是,这铃铛,她从未用过。
唐瑛从来不肯为任何人添麻烦,更不想依赖任何人,她的独立超乎了同时代女子的想象。相比一直依附男人过活的陆小曼,唐瑛的一生都在靠自己。
即便到了晚年,她也从不肯将自己的事假手他人。老年时,唐瑛一直坚持不肯请保姆,每次儿子说要请人照顾她,她都摇头说:自己能动,何必要别人伺候?!
1986年,唐瑛在纽约的寓所里安静辞世。她走时,并未请保姆,但房间内外和全身却都无比干净、清爽,她一脸从容地躺在那儿,似乎仅仅是睡去了。
唐瑛用一生活出了一个真正上海滩名媛该有的样子:即便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要保持从容优雅。
唐瑛与陆小曼,同是上海名媛,命运相似、结局却迥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两人在人生关键时刻的选择不一样。
选择决定命运,而决定选择的,从来是人的想法。换言之,真正决定活法的,是想法。
唐瑛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知道自己该做怎样的选择,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她的所有想法都是基于“真正爱自己”而出发的。
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是注定永远拎得清的,因为,她懂爱,懂珍爱自己!
链接为:陆小曼的凄凉身后事:骨灰无人认领,去世后23年才由堂侄建纪念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