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被很多人称为“京剧第一美人”的李胜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胜素是国内最好的青衣,唱功相当了得。而且,凭借多年来的努力,李胜素已经是中国国家京剧院最重要的演员之一、国家一级演员,同时还是国家京剧院一团的团长,中国京剧界的当红名角。
当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传出她独特嗓音的时候,当京胡、月弦、曲笛、笙混合着鼓、板响起时,中国的京剧终是拭去了岁月蒙给它的灰尘,再一次拥有了它应有的光彩与荣耀。而这些离不开李胜素的努力,也离不开和她一样心心念念京剧的人的努力。李胜素的名号在国外有了知名度,中国的京剧也同样芳名远播海外。
B. 河南豫剧十大名段
豫剧有《对花枪》、《三上轿》、《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等。
1、对花枪》
《对花枪》又名《花枪缘》,是豫剧大师马金凤老师的代表作之一。剧情取自瓦岗寨传说的故事。另有同名京剧《对花枪》。
2、三上轿
《三上轿》,豫剧传统剧目,戏全本《假金牌》之一折。原本是胡唱八唱的(送客戏),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被豫剧皇后陈素真改编加工整理后,轰动大中原。
14年后(1944年)陈素真将此剧传授于豫剧大师崔兰田,崔兰田宗深沉、悲壮的豫西调,她将此剧改为豫西调唱腔,仍造成巨大轰动。
3、地塘板
《地塘板》又《搜杜府》《悬空案》《搜芒府》《抄临颍》,豫剧传统剧目。
明嘉靖年间,河南遭荒旱,刘建侯携母、妻至临颍舅父家中投亲。其表弟杜林欲霸表嫂,建侯母子不从,被赶出府。适宰相贾永至河南放粮,建侯母子拦道喊冤,贾永嘱其进京至高拱、马文升府存身。建侯母子进京后径找其舅杜士宾面理,被杜关进水牢。
贾永回朝领旨搜杜府,搜出原告,为之申冤。
4、铡美案
《铡美案》,又名《秦香莲》,这是包公故事里一个很有名的段落,讲述了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的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
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兇手入狱。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 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
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5、破洪州
破洪州,京剧剧目。 一名《天门阵》。剧有《战洪州》,豫剧、同州梆子、秦腔、武安平调亦有此剧目。
2014年7月18日晚,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大型古装豫剧《破洪州》,演员们青春靓丽的面貌以及精湛的演技使得首都观众大呼过瘾。
C. 哪位知道河南豫剧十八扯的词
在历史的某一个时期,生长于大陆的人们到了台湾,他们也把豫剧的种子和对于豫剧的情怀带上了这个美丽的岛屿。2002年,当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把豫剧送给这些思乡的人们的时候,这里的人哭了,又笑了。
为了使豫剧尽快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豫剧界的有识之士以建设精神文明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高度责任感,努力探索,大胆实践,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谭静波:豫剧界在积极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方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表现在剧目生产方面注意适应当今观众注重观赏和娱乐追求,舞台比较美,比较好看。
有的剧团注重采取多种演出形式,剧目生产也趋于多样化。小皇后豫剧团既能适应城市现代化的剧场演出,又能适应茶座演出。在剧目生产上有适应知识分子观众的《美女涅盘记》,有适应比较保守的观众的《五凤岭》,还有适应老年观众的定向剧目《花喜鹊》等。
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冯双喜:有些剧团在多渠道筹资方面,在产品推广,拓宽市场方面努力探索,初步收到一些成效。例如省豫剧一团,利用与企业联姻、互利互惠的方法多方筹集资金,加强产品推广拓宽市场方面有了良好的开端。他们还实行适合市场规律的管理,提高了剧目生产能力。
豫剧是优秀的民族艺术,继承与呵护她,是今天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禹州市在继承和创新豫剧艺术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2003年该团演出的《青山情》参加全国映山红艺术节,受到好评,获得演出优秀奖,剧本一等奖。
豫剧团体在今天必须有市场意识,就是说,排演一出戏,要考虑观众的需要,有没有市场,市场有多大,市场在哪里等等。要考虑支出和收入,有无利润。
偃师豫剧团团长王艺红:我们也是从教训中清醒的,有一年我们拍了一出戏。号称“五个一”,投入一百万,请的是一级编剧、一级导演、一级音乐设计、一级舞美设计。目标是省戏剧大赛大奖。结果,大奖没拿到,参加了大赛也偃旗息鼓,无法进行营业演出。从这一失败中我们得到教训,剧团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市场意识,观众意识。
有人说剧团的编剧、导演是戏的根基,那么着名演员,往往就是剧团的旗帜,只要这面旗帜在艺术的天空中飘扬,剧团的生命力就会变得顽强。多出戏,出好戏,用好的产品改善剧团生存状况,是目前豫剧团体的方向。
省豫剧三团副团长张平:我们注意到豫西观众与豫东观众的艺术趣味是有不同的地方的。豫西观众比豫东观众更喜爱悲剧。但是,我们就想填补一下这方面缺空,生产一些悲剧。创作了《程婴救孤》、《窦娥冤》等。我们心目中始终装着观众。这个剧目在改编、排练过程中,一直考虑着市场问题。因此,既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又在观众中受到了欢迎。
戏曲演出市场在一定的时期,也需要人为的引导和培育。现在,戏曲在城市剧场的演出比较困难有多种原因。艺术形式多样,竞争激烈。戏曲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今的中青年对戏曲的知识积累是很贫乏的,缺乏欣赏这种独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人民剧院经理李虎吉(主要内容):对此,戏曲界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对民众普及戏曲知识,培养他们的欣赏兴趣。这在事实上也就是对戏曲市场的培育。在发达地区,对在城市剧场演出的团体给予优厚的补贴,就是一种培育市场的方法。前些年,人民剧院采取了一些培育市场的手法,如利用戏迷把剧场搞红火起来,给他们优惠戏票,组织他们举办戏曲活动。搞得热热闹闹。人民剧院的戏曲演出场次也迅速增加。
凝固的黄土地和流淌的黄河水,塑造出中华民族的灵魂,从中也孕育了极富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的豫剧。豫剧从农耕文明的土壤中崩溅出它慷慨有力的音符,在坚韧平和的中原人心中开花,既而盛载着真善美的艺术芬芳传遍神州大地。
历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人类迎来了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时代生活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社会模式,对豫剧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置身豫剧事业的艺术家们,只有不断汲取生活的营养,提升艺术的品位,放大心中的梦想,才能挺立潮头,水击千里、让豫剧这颗艺术明珠,永远绽放夺目的光芒。
豫剧披挂着几百年的历史星云,承载着无数代人的欢歌与悲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支,在未来的日子里,她还将散发出时代的青春气息,依然无数人依然仰慕她的美丽与灿烂。
D. 陈美兰的个人作品
1. 昆曲歌舞《九州迎春》(陈俊杰、李洁、罗长德)
2. 京剧《冯谖客孟尝》(于魁智)
3. 河北梆子《宝莲灯》(彭蕙蘅)
4. 少儿京剧《击鼓骂曹》(胡晓楠、王文端)
5. 京剧《张门桃李》
《西厢记》、《刘兰芝》(王蓉蓉、赵秀君)
6. 昆曲《单刀会》(侯少奎、董红钢)
7. 京剧《桃花村》(耿巧云)
8. 京剧《恶虎村》(赵永伟)
9. 黄梅戏《王昭君》(韩再芬)
10. 京剧《岳母刺字》(赵葆秀、李明、李海青)
11. 川剧《金子》(沈铁梅、赵勇)
12. 豫剧《美女涅盘记》(王红丽)
13. 拉场戏《红月娥做梦》(闫学晶)
14. 粤剧《宝玉成婚》(丁凡)
15. 高甲戏《金龙戏珠》福建安溪高甲戏剧团
16. 少儿豫剧《智取威虎山》河南临颍南街村希望戏曲学校
17. 蒲剧《孟姜女》(武俊英)
18. 京剧《铜锤错位》(邓沐玮、孟广禄、康万生)
19. 广东汉剧《柳如是》(李仙花)
20. 越剧《一枝梅》(萧雅、董美华)
21. 昆曲《牡丹亭·惊梦》(杨春霞)
22. 黄梅戏《牛郎织女》(周源源)
23. 《戏迷招亲·绝技荟萃》(朱世慧、金不换、韩俊丽、张建平、丁力)
24. 京剧《雁荡山》(路岩等)
25. 京剧《大登殿》(李尤婉云)
26. 粤剧《范蠡觅西施》(唐宝莲)
27. 京剧《一战成功》(唐文华)
28. 客串京剧《拾玉镯》(鞠萍、郭达、李金斗)
29. 上党梆子《初定中原》(吴国华、张保平)
30. 京剧《梅苑芳华》
《太真外传》(王怡)
《霸王别姬》(李胜素)
《西施》(董圆圆)
《天女散花》(张晶)
31. 秦腔《打柴权弟》(李晓锋)
32. 京剧《花木兰》(邓敏)
33. 龙江剧《花木兰》(白淑贤)
34. 评剧《玉堂春》(宋丽、齐建波)
35. 婺剧《昆仑儿女》(陈美兰、张建敏)
36. 京剧《沙家浜》(袁慧琴、叶庆柱)
37. 少儿扬剧《小小巾帼》南京空军小百灵幼儿艺术团
38. 越剧《吴王悲歌》(吴凤花、陈飞)
39. 京剧《程韵风流》
《英台抗婚》(李佩红)
《文姬归汉》(刘桂娟)
《春闺梦》(张火丁、宋小川)
40. 京剧《西门豹》(杨赤)
41. 京剧《金田风雷》(叶少兰)
42. 京剧《文王访贤》(马长礼、尚长荣)
43. 京豫联唱《穆桂英挂帅》(梅葆玖、马金凤)
43. 京剧歌舞《腾龙颂》(杜鹏、杨燕毅、杜镇杰、陈真治)
2003年4月12日,农历癸未年三月十一日:国光剧场2003年4月12日演出
本日下午国光剧场由国光剧团演出昆曲。
《吕布试马》(张家麟)
《题画》(孙丽红饰侯方域,王莺华饰李香君)
《说亲》(陈美兰,刘稀荣)
2005年11月5日,农历乙酉年十月初四日,晚:昆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次演出
由海峡两岸昆曲专家携手演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次以清丽婉转的昆曲亮相逸夫舞台。上海昆剧团团长蔡正仁和宝岛第一名旦魏海敏领衔主演。
昆曲版《梁祝》由台湾戏曲界学术泰斗兼剧作家曾永义编剧,上海昆剧团沈斌导演,苏州大学周秦教授编腔。在戏里搭档饰演另外一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是跨行唱昆曲的台湾青年京剧演员赵扬强和陈美兰。整台演出浪漫抒情,简洁大气,从草堂结拜、学堂风光、十八相送、访祝欣奔、花园相会、逼嫁殉情,一直到哭墓化蝶,共分为七场。剧中套曲大多不常见于当时的昆曲舞台,如十八相送所用南北合套曲牌,展现了南戏北剧交融的特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2007年11月23日,农历丁亥年十月十四日,19时30分:台南成功大学2007年11月23日演出
本日国光剧团在台南成功大学成功厅演出京剧。
《无底洞》(戴心怡,李佳麒)
《大劈棺》(朱胜丽,孙丽虹,邹慈爱,谢冠生)
《斩经堂》(唐文华,陈美兰)
2007年12月3日,农历丁亥年十月廿四日,晚:首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揭晓
首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苏州举行颁奖典礼。
E. 李洁的活动年表
1998年1月28日,农历戊寅年正月初一日:1998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播出
1998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晚会以“荟萃名家与精品,奉献艺术与美好”为宗旨的,具有主流的倾问,国家级的规格。其鲜明的主题、深遂的文化内涵、高雅的艺术品位对引导广大观众的欣赏走向、提高审美情趣和净化文艺舞台,起着其他任何晚会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晚会戏曲、曲艺类节目有:
11.交响京剧《巍巍华夏情》(李洁,于魁智,刘桂娟,袁慧琴,赵秀君,孟广禄)
12.京剧《太真外传》选段(史敏)
13.黄梅戏《天河配》选段(黄新德,吴亚玲)
14.京剧《春闺梦》(张火丁)
15.越剧《梁祝·十八相送》选段(钱惠丽,单仰萍)
16.京剧《红娘》选段(管波)
17.京剧《金翅大鹏》选段(收大鹏)(天津京剧院张幼麟等)
1999年10月4日,农历己卯年八月廿五日,13时30分:庆祝国庆五十周年优秀京剧剧目精粹展演第三天
庆祝国庆五十周年优秀京剧剧目精粹展演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
演出剧目
午场(13时30分)
《打焦赞》(张玲,陈仲健,脱志国,马建华)
《拾玉镯》(管波,郑岩,张威)
《野猪林》(于魁智,陈真治,陈仲健,沈京林)
《金山寺》(李胜素,张威,唐禾香,脱志国)
夜场(19时30分)
《断桥》(李洁,宋小川,马帅)
《赤桑镇》(孟广禄,[[赵葆秀)
《秋江》(张春华,张火丁)
《闹天宫》(李光,董志华)
1999年10月7日,农历己卯年八月廿八日:庆祝国庆五十周年人民剧场戏曲演出第六天
庆祝国庆五十周年戏曲演出在北京人民剧场举行,第六天由中国戏曲学院演出京剧。
演出剧目
《穆桂英挂帅》(李洁,杨秋玲,邓敏,袁慧琴,张建国)
2000年2月4日,农历己卯年十二月廿九日:2000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盛世龙腾——2000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
节目单
1. 昆曲歌舞《九州迎春》(陈俊杰、李洁、罗长德)
2. 京剧《冯谖客孟尝》(于魁智)
3. 河北梆子《宝莲灯》(彭蕙蘅)
4. 少儿京剧《击鼓骂曹》(胡晓楠、王文端)
5. 京剧《张门桃李》
《西厢记》、《刘兰芝》(王蓉蓉、赵秀君)
6. 昆曲《单刀会》(侯少奎、董红钢)
7. 京剧《桃花村》(耿巧云)
8. 京剧《恶虎村》(赵永伟)
9. 黄梅戏《王昭君》(韩再芬)
10. 京剧《岳母刺字》(赵葆秀、李明、李海青)
11. 川剧《金子》(沈铁梅、赵勇)
12. 豫剧《美女涅盘记》(王红丽)
13. 拉场戏《红月娥做梦》(闫学晶)
14. 粤剧《宝玉成婚》(丁凡)
15. 高甲戏《金龙戏珠》福建安溪高甲戏剧团
猜龙字剧名
16. 少儿豫剧《智取威虎山》河南临颍南街村希望戏曲学校
17. 蒲剧《孟姜女》(武俊英)
18. 京剧《铜锤错位》(邓沐玮、孟广禄、康万生)
19. 广东汉剧《柳如是》(李仙花)
20. 越剧《一枝梅》(萧雅、董美华)
21. 昆曲《牡丹亭·惊梦》(杨春霞)
22. 黄梅戏《牛郎织女》(周源源)
23. 《戏迷招亲·绝技荟萃》(朱世慧、金不换、韩俊丽、张建平、丁力)
24. 京剧《雁荡山》(路岩等)
25. 京剧《大登殿》(李尤婉云)
26. 粤剧《范蠡觅西施》(唐宝莲)
27. 京剧《一战成功》(唐文华)
28. 客串京剧《拾玉镯》(鞠萍、郭达、李金斗)
29. 上党梆子《初定中原》(吴国华、张保平)
30. 京剧《梅苑芳华》
《太真外传》(王怡)
《霸王别姬》(李胜素)
《西施》(董圆圆)
《天女散花》(张晶)
31. 秦腔《打柴权弟》(李晓锋)
32. 京剧《花木兰》(邓敏)
33. 龙江剧《花木兰》(白淑贤)
34. 评剧《玉堂春》(宋丽、齐建波)
35. 婺剧《昆仑儿女》(陈美兰、张建敏)
36. 京剧《沙家浜》(袁慧琴、叶庆柱)
37. 少儿扬剧《小小巾帼》南京空军小百灵幼儿艺术团
38. 越剧《吴王悲歌》(吴凤花、陈飞)
39. 京剧《程韵风流》
《英台抗婚》(李佩红)
《文姬归汉》(刘桂娟)
《春闺梦》(张火丁、宋小川)
40. 京剧《西门豹》(杨赤)
41. 京剧《金田风雷》(叶少兰)
42. 京剧《文王访贤》(马长礼、尚长荣)
43. 京豫联唱《穆桂英挂帅》(梅葆玖、马金凤)
43. 京剧歌舞《腾龙颂》(杜鹏、杨燕毅、杜镇杰、陈真治)
2000年12月27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初二日: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第四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
2000年12月30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初五日,19时45分:怀仁堂2001年新年京剧晚会举行
怀仁堂2001年新年京剧晚会举行。
演出节目
序幕:四位少年儿童的京剧联唱
《天女散花》选段(李洁)
《搜孤救孤》选段(王佩瑜)
《龙凤呈祥》选段(张建国)
《西厢记》选段(赵秀君)
《赵氏孤儿》选段(邓沐玮)
《杨门女将》选段(袁慧琴)
《穆桂英挂帅》选段(董圆圆)
《霍小玉》选段(管波)
《赤壁之战》选段(李宏图)
《春闺梦》选段(张火丁)
《四郎探母》选段(于魁智等)
《状元媒》选段(王蓉蓉)
《空城计》选段(耿其昌)
《赤桑镇》选段(赵葆秀,孟广禄)
《荀灌娘》选段(孙毓敏)
《淮河营》选段(冯志孝)
《谢瑶环》选段(李维康)
《定军山》选段(谭元寿等)
《锁麟囊》选段(李世济等)
《中国京剧》(李军,李胜素)
2001年,农历辛巳年: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F. 豫剧苦妮
现代豫剧 ,王红丽的主演 。
东方尚英
( 回答 )
G. 豫剧词杨柳这个细腰啊,那都如笔杆,一走这三愰,那都九合扇,合扇扇,合扇扇,是什么豫剧名
有为王皇府殿用目观,我打量杜贵兰她的好容颜,一头青丝如墨染,这两道峨眉弯又弯,上宽底窄瓜子面,面赛桃花颜色鲜。忽灵灵一对杏子眼,眼含秋水鼻悬丹,丹朱一点樱桃口,口中银牙糯米含,南京官粉净了面,苏州的胭脂在她的嘴唇沾,耳朵上戴着镀金坠,金丝手镯在手脖上缠,小胳膊一伸赛莲藕,又白又胖圆又圆,十指伸开如嫩笋,杨柳细腰呵闪闪。身穿着石榴大红袄,八副的罗裙系在腰间,光往上看没往下看,隔罗裙看不见她的个小金莲,大约也不过三寸三,观大这也不过十八岁,观小了也不过十七年,十八岁十七年 为王我今年五十三,俺二人相差三十年,杜贵兰长的实在美,她好像月里嫦娥下了凡。皇宫院美女有多少,咋没有杜贵兰长的鲜,为王越看越爱看,她实实打动王心间,为王有她来陪伴,我胜似天上的个活神仙。杜贵兰扎跪到皇府金殿,你听听为王我加封高官,开金口我封你西宫院,封你父掌朝太师在朝班,我赐你金大扇银大扇,再赐你八个小丫鬟,金车撵还有银车撵,再赐你八个常随官,赐你一把天子宝剑,那三宫六院你掌权,哪一宫娘娘要是得罪你,你先斩后奏再上金銮。有为王我赐你圣旨一卷,你回到后宫院凤衣去穿。
H. 李胜素被很多人称为“京剧第一美人”,真正的她是什么样子的呢
李胜素被很多人称为“京剧第一美人”,真正的她是什么样子的呢?
李胜素是“梅派”(青衣)的主要传人之一,师承刘凤荣、姜凤山等京剧名角,也是梅兰芳大师之子,梅葆玖的入室弟子。
在1979年也就是李胜素报名河北省艺术学校的情况下,考试的学科是京剧,而她只学过河南豫剧,迫不得已李胜素或是给老师们唱了一首河南豫剧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结果想不到由于喉咙标准好让评审团十分震撼,她就是这样被破格录取了。从这里开始,李胜素逐渐和京剧认识了。
这么多年,李胜素不但在国内影响力高尚,在港澳地区人气值也特别高,常常接到世界各国的表演邀约,被称作“中国京剧第一人”。就算如今年纪变大,仍然可以从李胜素的的身上见到那股整洁雅致的气场,确实太令人痴迷了。
以上就是我的详细介绍,希望看完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点赞、关注、收藏,创作不易,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大家对于李胜素有什么想法可以评论区留言讨论。
I. 豫剧名角申凤梅是男是女
申先生是位老太太,河南临颖人,1927年生,1995年7月辞世,是河南越调着名艺术家,代表作有【孔明出山】、【收姜维】等以三国系列为题材的剧目特别出名,曾被周总理誉为“活诸葛”,历任中国戏剧家理事、中国戏协河南分会主席、河南省越调剧团团长等职,详请参看【网络-----申凤梅】。
J. 河南豫剧小童星秦梦瑶现在什么情况
河南豫剧小童星秦梦瑶,当年是通过电视唱歌比赛的真
人秀,走红的。
20年前,年仅9岁的秦梦瑶,在"梨园春"少儿擂台赛中,凭借豫剧《朝阳沟》中的老太太大火,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
2018年1月29日,她参加了“欢乐中国年”2018河南省“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
现在,她在自己经营公司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国家教育产业,开展明星艺术培训教育项目。可以说,秦梦瑶现在正在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真是人生赢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