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秦腔《看女》
《看女》全折
剧中人物
任柳氏 (彩旦) 乡村妇女 胭 脂 (小旦) 任柳氏之女
淘气媳 (小旦) 任柳氏之媳 骡子叔 (丑) 邻人
亲家母 (青旦) 小 姑 (小旦) 任 婿 (小生)
(幕启:任柳氏上。
任柳氏 (引)女儿真能干,
媳妇太讨厌。(坐)
(诗)老身生来性好强,娶了个媳妇太暮囊。
女儿倒是麻利手,偏怕她家婆母娘。
(白)老身任柳氏,丈夫去世,所留一子一女。子名淘气,女名胭脂。
哎,没见过我那媳妇呢,好象我老婆子前世的仇人。我一见就
想打,一见就想骂。就象成天价在我眼睛里疙蹴着哩。(想)
唉!一想起我那胭脂娃来哟,我娃脸儿长的白净的,眼儿生的
灵醒的,头儿梳的明明的,看见叫人心疼的。见了我,再把我
叫上声“妈呀!”哟,我老婆子浑身都是痛快的。唉!就是遇
见婆婆不是人,成天把我娃折磨的,我真不敢想,再想起我心
象刀子戳哩!(拭泪)唉!今日天气晴和,我蒸了几个番瓜包
子,想去把娃看一下,顺便把娃接来,住上几天。(生气)媳
妇走来。
(淘气媳妇上。
淘气媳 (唱)奴家生来命儿薄,
遇见婆婆赛阎罗。
(白):婆婆万福。婆婆唤媳妇到来,讲说什么?
任柳氏 我,我想看你 死人脸咧。我去看你姐呀,给我把驴备好,拉着来。
淘气媳 他没在。
任柳氏 他做啥去咧?
淘气媳 到地里锄棉花去了。
任柳氏 那你快去给我拉驴去!
淘气媳 我不会。
任柳氏 咋的话,你不会?!你会吃不会吃?快去。
淘气媳 是。苦呀!(下)
任柳氏 不知道她妈咋样生下这。(换衣)
(淘气媳拉驴到门口。
任柳氏 看,看,看,就说你真真不中用么,你把驴拉到门口,把门挡住,叫我由
窗子出去呀?拉开!真没一点眼色。(上驴)看看看,你就敢从驴脖子底
下钻么,难道你都不怕驴把你踢死了。听话呢,我去接你姐姐呀,笼里几
个白馍,是我给你姐姐留下的。你再肚子饿了,还有几个干玉米棒棒子,
你把它烧着吃了,你再吃几个白馍,我回来,把你的舌头给你拔了。
淘气媳 我不敢。
任柳氏 不敢了好,快回去。不准你出去卖眼,把门关好。
淘气媳 是。(进门)苦呀!(下)
任柳氏 姑呀,把你姨叫着来我也不怕。说不了,回来再和你算账呀。(走)
(唱)小贱人生来不灵便,
气得我时常把脸翻。
还怪我平日心太软,
把她没送到鬼门关。
我女儿生来多灵便,
遇见个婆妈太不贤。
急忙忙催驴把路赶,(跌)
(白)哎呀,这一下把胯骨绊溜咧,把娃的包子也滚成泥蛋咧!(拾)
得得得,(扶驴)得,得得得。哎!
(唱)打不起教我加熬煎。(远望)哟,他骡子叔向这里来了。
骡子叔 (内唱乱弹)
老娘不必泪纷纷,(上)
听儿把话说原因。
我的父在……
任柳氏 对了。老不象啥的,老老的了,还爱唱个旦。
骡子叔 唔,原是柳树精么。
任柳氏 咋?你可当了你外婆了。
骡子叔 柳树精,这你驴骑的做啥呀?
任柳氏 是骑驴做啥呀么。你老老的了,说话嘴放干净些。
骡子叔 噢!骑驴做啥呀?
任柳氏 你骡子叔,你问骑驴做啥呀,我骑驴看咱胭脂娃呀。
骡子叔 噢?咱娃最近都没往娘家来吗?
任柳氏 你问咱娃?唉!(哭)咱娃遇见 婆妈不象人,成天把娃折磨的。我真不敢想,
我再想起,我心里真象刀子戳呢。(拭泪)
骡子叔 哎,你先不要难过。我问咱娃一月能住几回娘家?
任柳氏 你问咱娃……
骡子叔 嗯,咱娃一月能住几回?
任柳氏 唉! 娃可怜!
骡子叔 咱娃一月到底能来几回?
任柳氏 咱娃,咱娃,一月住了二十九天。
骡子叔 娃可怜?一月住了二十九天。
任柳氏 还是个小节。
骡子叔 再是个大节,大概能住三十天。
任柳氏 没有。
骡子叔 我再问你,媳妇子一月能住几回娘家?
任柳氏 你问谁呢?
骡子叔 我问你的媳妇子呢?
任柳氏 咱俩说话呢么,你可提我媳妇子做啥?
骡子叔 哎,看这老乞婆,难道你哪媳妇不是你家里的人吗?
任柳氏 哎,她娘家讨厌的,今日接来了,明日接来咧。
骡子叔 不管他今日接来了,明日按来咧,到底一月能去几回吗?
任柳氏 我媳妇子一年去了两回半。
骡子叔 老乞婆,咋可是两回半吗?
任柳氏 头一回她娘家她哥接来了,我叫去咧。二回接来了,我又叫去咧。三回可
接来咧,我又叫去咧。走到半路上,我可叫来来咧,岂不是两回半。
骡子叔 哼!我把你个老乞婆,你娃可怜,一月住了二十九天,还是个小节。媳妇
子她娘家还讨厌,一年去了两回半,你老乞婆是个啥账算吗。你真是个偏
心眼!
任柳氏 咳,咱娃那一月来啦,我有些闲事,没叫回去。你个老不象啥的,偏偏把
话就给记住了。来来来,闲话少说……你看吗,看我这老驴走的好好的,
咋给卧下咧。你帮我把驴拉起来。
骡子叔 拉驴?对对对!(打)得,得,得,得! 喔,喔,喔!
任柳氏 哎,老天杀的。不敢打!
骡子叔 不敢打?老乞婆,那你说昨办呀?
任柳氏 这驴有个毛病呢,你拉笼头,我揭尾巴,就起来咧。
骡子叔 哎,没看出,你还知道驴的毛病。
任柳氏 来来来!(拉笼头、揭尾巴)招呼着。唔,起!这一下起来了。你骡子叔,
你不要忙着走,再把我扶一下,扶上驴去。
骡子叔 你自己连驴都骑不上去!我不管!(跑下)
任柳氏 哎哎哎,你看这个老不象啥的。(拉驴,上驴)
(唱)老驴子还有怪毛病,
不拉不打不前行。
催驴子进了城门洞,
好容易来到了女儿门庭。(下驴,叩门)
胭脂,开门来!
(胭脂上。
胭 脂 (唱)忽听门外双环响,
听声音好象我的娘。
母亲来了!(哭)
任柳氏 哟哟,妈远远的来看你来啦,你见了妈先 一哭,(哭)把妈哭的
难受的。(拭泪)我娃不要哭了,快把驴给妈拉进去。(进门)
待妈把衣裳换了。唉,走在路上,咱老驴给卧下了,把妈由驴
上绊下来咧,把妈的腰都拌拧咧。(坐)咋不见你婆婆和你妹
子呢?人家都做啥去了?
胭 脂 在隔壁子串门子去了。
任柳氏 晤,串门子去了。(拉胭脂在怀,关心地问)胭脂娃,妈问我娃个话,
你婆婆这两天待我娃可好?
胭 脂 母亲再休提起,你娃在这家里,实在活不成人了。
任柳氏 哟哟哟,我娃年青青正活人呢么,咋可活不成人了?唉,妈实想说给
我娃找个好婆家,谁料想把娃这么一朵花,插到牛粪堆上了。妈
把我娃推到火坑里去了!妈我都不敢想,再想起来妈都后悔的说
不成咧。(拭泪)我娃不要哭了,妈给我娃还拿了几个番瓜包子
呢,借人家都没在,我娃快吃去,快去!
胭 脂 我不吃,我不饥。
任柳氏 快吃去些。这娃哟,听妈给你说话呢,叫妈在你房里歇一会,你婆婆、
妹妹回来时,你把妈叫一下。
(下。胭脂亦下)
亲家母 (上、唱)串罢门儿回家转,
(胭脂上。
怎么她未将门关?
胭 脂 婆婆,回来了。
亲家母 回来了。就说你将门开的这大的,都不怕狼把你吃了?!
胭 脂 我母亲才来,我还没来得及关门。
任柳氏 你母亲又来了?有请。(坐)
胭 脂 有请母亲。
(任柳氏上。)
任柳氏 胭脂娃,什么事这样大呼小叫的?
胭 脂 我婆婆和我妹妹回来了。请你哩。
任柳氏 唔,怎么你婆婆你妹妹回来了,在哪里呢?
胭 脂 在上房里。
任柳氏 待妈去见。(走)我亲家在哪里?
亲家母 亲家母在哪里?
任柳氏 我亲家母在哪里,亲家在……(见面)哟,那是我亲家母么,哎哟哎哟!
亲家母 那是亲家母么,哎哟哎哟!亲家母请。
任柳氏 亲家母,你先请坐!
亲家母 一同坐了。(同坐)
任柳氏 亲家母,你这几天可好?
亲家母 我好。亲家母,你这两天可好吗?
任柳氏 唔,我这几天好的很。
亲家母 看你! 给你妈看茶去。(胭脂拿杯下,任柳氏发呆。胭脂上,给亲家母递茶)
先给你妈,先看你wo样子!(胭脂先给任柳氏,后给亲家母)亲家母请茶!
任柳氏 亲家母,你请!(亲家母看茶杯,气)
亲家母 你看把茶杯子懂的脏成啥啦?哼!我倒摔给你一茶碗子呢。
(任柳氏挡。
任柳氏 哎哎哎,(把茶杯放到椅子上)亲家你不要生气,叫娃给你重打去。去,我娃
快去,给你婆婆重打去。亲家请坐,请坐!(坐在茶杯上,茶倒了)
哎哟,茶倒了,茶倒了!
亲家母 哎哟,亲家母的新衫子。
任柳氏 哎,这还不是我的。
亲家母 是谁的?
任柳氏 这是我来呀借上隔壁子她五婶的。
亲家母 妨事不妨事?
任柳氏 不要紧,不要紧。扭一下就干了。(扭,胭脂重倒茶)亲家母请!
亲家母 亲家母你请!(喝)
任柳氏 我亲家的好香茶!
亲家母 这是龙井叶子。亲家母家里都喝的是啥叶子?
任柳氏 咱家里也喝的好叶子。
亲家母 啥好叶子?
任柳氏 咱家里喝的……喝的是沙果叶子。
亲家母 也是好叶子。
任柳氏 晤,家常叶子。这是亲家母,亲家我今天来,有几句话要和你说哩,说出口来,
到一下不到一下,亲家你可不要在心!
亲家母 你我同是亲家么,有何贵言,请讲无妨。
任柳氏 怎么无妨?
胭 脂 母亲,你可给人家说啥呀?
亲家母 哎,我和你母亲说话呢,你那是怎么样?说吧,来,坐在这儿说来。
任柳氏 哎哎哎,亲家,你咋是 脾气。你坐你的,她胆大死了,就敢在这儿坐。
这娃哟,妈和她说话呢,可怕啥呢。不要害怕,有妈给我娃作
主呢。哎哟,
我的亲家母呀!(笑)
(唱)我未曾开言笑满面,
亲家母耐烦听心间。
我女儿年轻见识浅,
大小事还要你把娃看宽——把娃看宽。
亲家母 亲家,你说啥呢?
任柳氏 我说咱娃小哩,不懂啥,凡事你把娃看宽些。
亲家母 亲家,你今天来,有啥说啥,再休提起你那女儿。提起你那女儿,
我的气立刻就上来了。
胭 脂 母亲,看我婆婆上气了么,你再不要说了!
任柳氏 娃呀,妈和她好好说话哩,她要和妈生气,她的气大,能吹唢呐,
妈的气大,能吹喇叭。你不要害怕,有妈给你仗胆。唉,亲家母呀!
(唱)亲家母你的气量浅,
未曾说话把门关。
你若不与我留脸面,
我定要说个一大滩,一大滩。
亲家母 亲家母,你有啥话就说。
胭 脂 母亲,母亲!
任柳氏 娃呀,莫要忙。她叫妈有话就说,妈的话多着呢,不说妈的肚子憋的难受。
亲家呀!
(唱)我先问你第一件,
你娃我娃都一般。
你给你娃吃好饭,
咋不给我娃半碗碗,半碗碗?
就说,你为啥不给我娃吃呢?
亲家母 咋舍不得给你娃吃?你娃根本是个瘦人么,就是给你娃肚子吃个羊,
也不得胖。
任柳氏 啥?我娃根本是个瘦人,我娃在家里吃的白胖白胖的,自到你家里,
看把我娃瘦成啥咧?
小 姑 柳姨,柳姨!再不要说给我嫂嫂不吃了。一回做下好饭了,我时常
偷着给我嫂嫂端哩。
任柳氏 唔,我娃贤慧,柳姨知道么。
亲家母 过来!(拉女)
胭 脂 母亲,天不早,你快回去……
任柳氏 我娃不要管。哎,我的亲家母呀!
(唱)我再问你第二件,
前日门首扯衣衫。
你给你娃扯绸缎,
咋不给我娃半片片,半片片?
你咋舍不得给我娃穿呢?
亲家母 给你娃咋没穿,媳妇家么,穿的花丝葛,要穿啥呢?
任柳氏 就说你娃穿的花丝葛么,我娃穿的花丝葛?明明是老粗布么。
小 姑 柳姨,柳姨,再不要说不给我嫂嫂穿了,我一回攒下钱了,给我嫂嫂都扯了鞋面了。
任柳氏 我娃能行。
亲家母 多嘴!(拉小姑)
胭 脂 母亲,你快回去些。
任柳氏 娃呀,不要管。哎,亲家!
(唱)我再问你第三件,
你女叮嘴你喜欢。
我娃有理不敢辩,
为什么打的不动弹,不动弹?
就说你打我娃咋哩?
亲家母 你看见我打你娃来?
任柳氏 你打我娃咋啊!你把我白白净净个娃,身上打的青一块子、红一块子。
(抱住胭脂)妈舍不得打的那胭脂娃呀!(哭)
胭 脂 对了!母亲!对了,母亲!
亲家母 哎,不要哭咧,你在我屋哩哭,是我屋里把人给死了吗?去,出去哭去!
任柳氏 我不哭就不哭咧。
亲家母 亲家母,你说里吗,怎么不说咧?
任柳氏 我不说咧,丢上些热气,还暖肚子哩。
亲家母 你不说了,我可说呀。
任柳氏 你也有啥尽管说!
亲家母 哎,你听呀!
(唱)你休说我心不端,
把你的偏心眼儿也表一番。
任柳氏 我有啥偏心?!你在我村里打听一下,看他谁不称我是个贤惠老婆子。
亲家母 你听呀!
(唱)你媳妇本来很灵便,
一见面你就说不然。
有时候打得浑身烂,
睡到炕上不得动弹,不得动弹。
任柳氏 提指教媳妇子,我可给你亲家说个卖嘴的话呢,我把我媳妇子,
三天打五顿的时候,多的太。
亲家母 呸!
(唱)你对媳妇更下看,
不该人前说不然。
快叫你女回家转,
咱两家从此没牵连。
任柳氏 (发呆)亲家,你方才说了个啥话?
亲家母 我说……我说要休你娃呀!
任柳氏 哎,看胡说不胡说些。就说咱俩为了口角相争的这点小事么,你就要休我娃呢?
就说你休我娃,是我娃拉过你的牛吗,套过你的车吗,还是我娃在你家里
偷米偷面了?给你做下啥丢人事了,你休我娃呢?
亲家母 也没有那些事。
任柳氏 没有这些事,你休我娃为啥?
亲家母 你这是乌鸦落在猪身上,光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我跟你这样的
人结亲家嫌辱没人。
任柳氏 唔,我是老乌鸦落在猪身上,光看见旁人黑,看不见自己黑。那你好么,
光是舍不得给媳妇吃。羞先人呢。娶不起媳妇,不会嫑娶吗!
亲家母 (唱)你嘴里倘若再胡拌,
打你嘴唇朝上翻。(打任柳氏一耳光)
任柳氏 (唱)你说揭短就揭短,
我还要骂你老祖先(打,分两边坐
(任婿上。
(唱)放罢学,回家转,
回到家里用午餐。
进得门来四下看,
却怎么同是这容颜。
走上前去拿礼见,(行礼)
柳姨,你来了?
枉柳氏 老o,你才回来,你看你妈把你柳姨的脸打成啥咧?
任 婿 噫,这个,母亲万福。哎!
(唱)问不明叫人作了难。
(任婿给胭脂使眼色,任柳氏出)
任柳氏 老o,你叫柳姨说啥呀?
任 婿 我叫她呢:
任柳氏 (会意)我当你叫我呢。(给胭脂说)他叫你呢,胆放大些子。 .
胭 脂 我只说你不回来了,你才给回来了!
任 婿 哎,咱娘为什么和柳姨吵架呢?
胭 脂 我不知道,你问你妹子去!
任 婿 妹妹快来,咱娘为什么和柳姨吵架?
小 姑 吵架?人家都打到一块了。咱娘说柳姨爱女不爱媳妇,柳姨又说咱娘
爱女不爱媳妇,人家说着说就…… (任婿止小姑)
任 婿 哎,我明明明白了!
(唱)不为东,不为西,
原来都为这事实。
柳姨千万莫生气,
我娘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门婿与你来赔礼,
莫把此事放心里。
母亲在上儿有礼,
你二位老人听仔细。
你二人都爱自己女,
全不想女儿长大也要做人妻。
将心比,都一理,
别人打骂你依不依。
劝二老莫要偏爱女,
对媳妇也要同看齐。(看,顿足)
唉!(下)
任柳氏 唉!伢这老o到底是念书的娃,说两句话好听的,就不象我亲
家母wo挨刀子的。
(同看笑)亲家母,你也是爱女不爱媳妇。
亲家母 你也是爱女不爱媳妇。
任柳氏 咱姐妹俩,明日把wo毛病都改了去。
亲家母 亲家母,请在下边吃茶!
(任柳氏很愉快的用手在亲家母肩膀上拍了一下,笑)
任柳氏 挨了刀子的!(同笑下)
——完——
㈡ 有哪些精彩的秦腔经典剧目选段
秦腔是一种很古老的曲种,它主要是在西北地区有传承和发展。像《三滴血》《火焰驹》等都是人们非常喜欢的。我是个戏曲爱好者,对戏曲有一些发言权。每一个曲种都有自己经典的剧目,对于这个剧种流传下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千百年来,需要排练一些新的剧目,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比如我爱听豫剧,好多传统的段子我都会唱,不过,豫剧倒是紧跟时代,拍了不少新剧,唱腔也做了很多更改和发展,说实话,非常不错!
㈢ 唱腔的秦腔唱腔
秦腔唱腔音乐系板式变化体曲式结构,其唱腔均在板式中进行。以其调性特征区分有“欢音”和“苦音”两类腔调。无论在旋律的进行以及表现情绪方面这两种腔调均有十分明显的色彩差异。特别是苦音,旋律深沉、浑厚、高亢、激昂、长于表现悲哀、痛伤、怀念、凄凉等感情。而欢音则为欢快、明朗、刚健有力、长于表现喜悦、欢快、跳荡和爽朗的感情。这两类腔调依据戏剧情节和人物感情需要可独立运用,又可相互转换交替运用。依其发声方法可分为“真嗓”和“假嗓”。依其演唱形式可分为“独唱”、“对唱”、“齐唱”等形式。依其节拍形态可分为“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板板板板”、“无板无眼”、“散板”等类别。依其同一板式唱腔旋律的变化分有“生腔”、“旦腔”、“净腔”、“丑腔”。生腔包括幼生、小生、须生、老生、红生各腔。旦腔包括小旦、正旦、老旦各腔。净腔包括大净、二净各腔。唱腔是以一个上、下句旋律为基础,或在同一种板式中作各种变化反复,或作各种板式的转换,或连接形成唱腔板式结构的特点。
板式则是不同节拍、节奏型以及和旋律的有机结合。根据剧情的发展、各种板式皆有不同速度的变化,其中[慢板]、[二六板]、[带板]还可以歇板(游弦),借以说白或表演。
各类板式中的“彩腔”是唱腔中的特殊腔调,其有独特的个性特色,以慢板中居多。彩腔有慢板腔,二倒板腔,箭板腔,带板腔,大起板腔。其它各板式的彩腔皆是散板和散唱,唱句少,也不常用。
秦腔板式有[二六板]、[慢板]、[带板]、[箭板]、[二倒板]、[滚板]六种。
二六板是秦腔唱腔中变化较多,表现力较强而又较为完整的一种基本板式。可单独在一出戏中应用。此板式亦分欢音和苦音两类。上下句唱腔各为六板,且两句即可成段。[二六板]有紧(快),慢之分;[快二六板]长于表现激情和亢进的情绪,是由[慢二六板]加快速度而来。[慢二六]长于叙述、对话和抒情之情绪。均属“一板一眼”节拍(即为2/4节拍)。
一、叫板与挂号
“叫板”和“挂号”是秦腔演唱时的一种独有的传统程式。
“叫板”是指演员用一定规范的叫法向司鼓示意所唱的板式,随即按需起板式接唱或起动作铜器。叫板多用于[慢板],[二六板],[箭板]氵[滚板]等;动作铜器前的叫板如[豹子头]、匚倒八棰]等。
“挂号”属叫板的另一形式。即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用一定的手势或身段向司鼓暗示所需板式或动作铜器。如用大拇指示意起[浪头带板];食指示意起[箭板];单手下摇示意起[摇板]等。建国后这些挂号在舞台上均被逐渐淘汰。
“叫板”除叫起板式的意义外,又有戏剧和音乐上的意义,从而用来达刭一定的戏剧效果。叫板的曲调皆为“散板”。有时只有语调而无曲调。一般可分“虚字叫法”和“有字叫法”,二者各有腔调和字调的不同。
虚字叫法,多为语气词,并有感叹意义。
有字叫法,多为呼唤人称或表态、命令及恳求之词。
二、起板和起板过门
因二六板式速度的变化及其与节奏的联系,起板铜器中许多是用带板之名。其起板类别名目甚多,其中用牙子起板的有[摇板],[原板];用小铜器(小三件)起板的有[二六小带板],[三棰小带板],[二六四小锣带板],[二六七小锣带板],[二六八小锣带板],[二六十小锣带板],[哭腔子小带板],[二六喝场子小带板]等;用大铜器起板的有[二六大带板]、[二六蛮带板]、[二六拉棰子大带板],[慢傲二六带板]、[长棰垛头二六带板],[七棰二六带板]等。另外前半部分用大铜器,后半部分用小三件起板的有[两半截二六带板]。总之,根据人物和戏剧内容的需要各种起板均有各种用场。[二六板]的起板过门也称板头。它是由引子和基本过门构成的。根据不同的起板铜器可灵活运用引子。当剧情需紧凑时也可以在引子后接唱。
三、起唱规律
[二六板]唱腔少则一句,多至数十句。有十字句和七字句词格。唱腔上下句的起唱大体是眼起板落,即第一腔起于眼上、但板起板落也常见。
四、二六板唱腔
1、“碰板”
即从板上(强拍)起唱,落音在板上。句间过门多是唱腔的曲调重复或变化重复。词格较为自由。如王天民演唱的《黛玉葬花》林黛玉唱腔的“-眉儿-眼儿-眼儿-眉儿、眉儿眼儿眼儿眉儿都围在了花前”均为碰板。
2、[紧二六]
也称[快二六],其句式结构与慢二六相同,只是速度较之[慢二六]加快而已。记谱为昔拍子。如《赶坡》中王宝钏唱段“观见他眉来眼去眼去眉来总有假,五典坡还要盘军家”这段均系紧二六板。
3、唱句夹白
在[二六板]唱腔中,根据剧情需要,可在句子中间加进道白后继续接唱。如《三堂会审》中苏三唱段里加旁白后又继续接唱。
4、伤寒调
二六板伤寒调是演员在较低音区演唱的唱腔旋律、用来表现剧中人物病态或处在昏睡梦惊时的情绪。如《葫芦峪、祭灯》诸葛亮唱段。
五、过门和落音
二六板过门有板头过门(含引子)、基本过门和句间过门。句间过门是唱句后的过门,它包括上句过门和下句过门及垫句过门。垫句过门是上下句唱腔不拖腔、即连唱时中间的过门,其时值较短。
二六板唱词除规整句词外,还有多字句。其句式灵活多变。特别是上句唱腔、曲调变化多样。上下句唱腔尾均可放音(即拖腔)。
苦音腔的上句可落2,4,5,7,1,2等音;欢音可落1,2,3,6,3,2等音。无论“苦音”和“欢音”下句均落5音,有时苦音下句可落1音。
六、转板
[二六板]有转板的功能,它可依二六板起之,经过一句转人另一板式,可由[二六板]转[二倒板]倒入[慢板];也可转[慢板]后经上板又转回[二六板];将其速度加快则可转人[带板];还可直接转[双棰带板]。
七、落板
[二六板]落板有“留板”,“歇板”,“齐板”“砸板”和“黄板”。其中后三种落法属完满结束法。
1、“留板” 是以紧打慢唱形式结束唱段的一种落板法。有在尾句开始时转紧打慢唱;有在尾句第一腔后转紧打慢唱、即第一腔后接留板过门,第二腔转紧打慢唱。打击乐可用带牙子或用双键来伴奏留板。
2、“歇板” 在[二六]唱腔进行中需道白和表演时,唱腔暂停而音乐过门继续进行的板式故称“歇板”。歇板可直接歇和留板后歇。歇板分为上句歇和下句歇。歇板过门音乐可无限反复,并为一板三眼,因4/4拍子具有平稳性,以便用来衬奏道白和表演。需接唱时可在歇板过门中随时起板接唱。歇板有各种落音和各种落音的歇板过门,但以落5音为多见。
3、“齐板” 二六齐板是以完整板式即一板一眼板式来结束唱段的一种落板形式。其在唱段末句第一腔后接垫句过门,一般将速度稍减,句尾用齐板过门来完满结束。齐板有带腔齐板和不带腔齐板;不带腔齐板叫硬齐板。
4、“砸板” 二六砸板是指在唱腔或音乐的某一句中立即停止演唱和演奏,即由击乐垫一棰将板截齐以便采用静场说白、即为砸板。
5、“黄板” 二六黄板主要用于一出戏或一本戏最后唱腔的末尾。其句型比较固定、结束感强。结束法是在唱腔的最末上句中提前蓄势,并用击乐将正规板式节奏砸掉,唱腔下句转散,加击乐三压(三棰)来结束唱腔。
八、彩腔 彩腔是唱腔中用高八度假声拖腔,有声无词或由某字带腔。其作用在于增加旋律的花彩来表现一种特定的情绪。因有独特的腔调特色故名彩腔或简称为“拉腔”。老艺人又称“二音子”或“窄音”。二六板彩腔通常在留板、齐板时常用一句或二句彩腔。
秦腔基本板式,节奏严谨,感情细腻,旋律丰富,曲调迂回婉转,宜于表达人物内在感情。常用于戏剧中的自叙和抒情。各种人物皆用。它既是一种独立完整的板式,同时又可转入另外板式。慢板为一板三眼即4/4节拍。分:“苦音”和“欢音”两类腔调。这两类唱腔结构、时值。起句及落腔规律大都相同,只是调性色彩和旋律进行有所区别。慢板在速度上分慢速、中速和快速。
一、叫板
分“虚字叫板”和“有字叫板”。虚字叫板即用虚字并加重语气来拖腔以达到所需的板式。有字叫板即用一定规范的较强旋律演唱并加入词字,以达到所需的板式。
二、起板
慢板起板可分为[安板]和[塌板]两类:[安板]不用铜器,只下一棰,故称“一棰安”;而[塌板]用铜器起板。[安板]起的有[一棰安慢板]、[一棰安懒翻身]、[一棰安拦头]等。[塌板]起的有[大塌板]、[二反塌板]、[中塌板]、[快塌板]、[一棰拦头]、[三棰栏头]、[慢傲塌板]、[长棰拦头]、[垛头塌板][哭腔子大塌板]、[哭腔子小塌板]、[八鸽洗澡]等。
三、板头过门和基本过门
慢板板头过门的起法因板头铜器不一而有区别。传统板头有“三环”、“大开头”、“二开头”和“懒翻身”。这四种板头过门均有欢音和苦音。其中“三环”最为常用。“三环”是由三个乐句组合构成,除引子为散板节奏外,其正身有九板,因有不同的速度,不同的乐队及演奏者,特别是主奏乐器(板胡)演奏者不同,所以同是“三环”却有各种不同演奏风格(指花)的出现,其基本骨架及节拍,时值则相同。其中有简指花、繁指花和阴司调指花。“三环”既可以完整形式运用还可以分段形式运用:如[一棰安]起,属完整[三环];[安板拦头]起,其过门则是从其正身第一小节起;[塌板]和[一棰拦头]则是从正身第二小节第二拍起,但近三十年来多从第二小节第三拍起;[二反塌板]、[苦腔子塌板]、[八鸽洗澡]等均从正身第三小节第三拍起。在传统旧程式慢板中,唱腔上下句末的过门后接用[三环]过门,所以“三环”既是慢板的板头过门同时也是唱腔句间过门。“苦音大开头”速度较慢,曲调稍长,正身旋律为一板三眼,其意境深沉并富有丰富的内在表现力。“欢音大开头”旋律潇洒大方、抒情流畅,正身为一板三眼。“二开头”旋律有浓烈地民族古典韵味,速度较慢,分“欢音”和“苦音”两类,多用于传统剧中正面角色回忆、思索、疑虑之情绪。它的结构严谨,旋律性强,正身曲调为一板三眼。“懒翻身”亦分“欢音”和“苦音”两类,曲调为两小节,即中眼起、头眼落,以便于节省时间很快接唱。
四、慢板唱腔
1、紧开口唱法
它是一种特殊、典型的唱法,其紧开口是慢板唱腔的第一腔即前三字连续喷口演唱,而节奏、时值较为自由。此种唱法常用于一出戏的开始或重要唱段的第一腔,它具有激情和咏叹的特点。区别于紧开口的唱则为慢开口,其旋律结构较长,表情较为细致。
2、拦头
即快速的慢板。拦头或紧拦头是从板式的速度区分。一般只唱一句慢板便转人[紧二六]板。如唱两句或更多句慢板时其与一般慢板板式规律相同,只是曲调简单,速度较为急促,并有激情和强烈的气势。这种唱腔的板式节奏具有典型的戏剧性色彩。有时下句也可起唱拦头板。因起法不同,有[一棰拦头],[慢傲拦头],[长棰拦头],[垛头拦头]等。
3、撂板
因在慢板中唱撂板故称其为“慢撂板”。(又称“闪板”)。撂板是指改变慢板的腔句基本规律,使某些腔节改变强弱关系、并省略过门,使之上下句形成连唱的一种变化形式。常插下于慢板句式之中而不能成为独立的唱段。撂板有时可连唱数句,又可转人[二六]板式。这种撂板在传统剧中生角唱腔尤为多见。如《放饭》朱春登唱“郭元帅拔壮丁我家门前”这一下句均为“撂板”。
4、阴司板
其唱腔结构、节拍、起句及落腔规律与慢板同。不同处则是旋律在低音区进行,情绪凄惨、无力。此种唱腔仅限于剧中人物临将死亡或死而复生时应用。阴司板只有苦音。慢板中用阴司板来演唱的这种阴司慢板多用于生角和旦角。如《血泪仇》王东才妻死前的唱段。
5、伤寒调
亦属旋律低沉的慢板。大体和阴司板类同,唯用场有别。伤寒调主要为剧中人物病、伤、昏、怠以及感情极度衷伤、懊悔时所应用。如《葫芦峪·祭灯》诸葛亮唱段。
五、句式结构和唱句落音
唱腔结构的形成与板式变化体唱腔的产生形成有关。慢板唱腔的句式变化十分丰富,总的是由对称重叠的上下句构成唱腔的段落。句式结构类型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词句的字位和旋律的型态,即是慢板前两句为总体慢板结构的核心,而慢板的第三、四句和其它句则是前两句的变化反复。慢板唱腔的唱词以十字和七字句为基础,每句有四腔。上句第一腔和第三腔的变化多样,腔尾的落音也各不相同(因行当有别)。苦音慢板上句末尾可落到5,↓7,1,2,4等音上;欢音慢板上句末尾可落到5,6,1,2,3音。有时还可落7音上。十宇句和七字句慢板四腔起唱的基本规律:上句是中、中、板、头,下句是中、板、中、头。
六、慢板过门
过门是唱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慢板中的所有过门,除节奏严格外,还起着前奏、导引、间奏、衔接、烘托、铺垫、间歇、缓冲以及起兴作势、承上启下等作用。慢板的过门包括有板头过门,腔间过门,句间过门,基本过门,板尾过门,转板过门,歇板过门,留板过门等。句间过门是唱腔上下句后的曲调。腔间过门是唱句分腔之后的过门。板尾过门仅限于慢板齐板用。转板过门即上板过门。总之所有过门的板眼规律很强。即使是同一过门,因各种原因亦有所变化。如剧情紧张时速度变快,过门一般是简而短;慢速而抒情的唱句,过门一般是繁而长。旋律高的唱腔用高旋律的过门承缀,低旋律唱腔一般用低旋律过门加味,但非绝对。例如快速的唱腔有时反需繁音急促的过门来加强其热烈和紧张之情绪;慢速的唱句有时反需音符稀简的过门来表现其舒展或凄楚。高唱用低过门产生跌宕曲折的情绪,低唱用高过门可使剧情亢进或冲高。慢唱腔用紧过门可把节奏推上去,增强气氛;快唱腔用撤慢速度的过门来开展层进的戏剧内容。一般规律是腔和唱句落什么音,过门就落什么音。一定位置的过门不能移用在其它地方。有些过门因剧情需要可以省略。有些过门,例如上下句末的句间过门后还可加用基本过门(三环),这在建国前艺人们所唱的传统戏慢板中为多。所有这些方面,包括彩腔中的过门等,均是戏剧化的音乐手段。
七、转板
慢板转板、即由慢板转为[二六板],称其为“上板”。上板有上句转板和下句转板。上句转板一般在第一、三、五、七各句的第二腔开始,速度加快,到句末一字或第四腔最后两字开始转匚二六板],并加上板过门。
八、落板
慢板的落板有“齐板”、“留板”、“歇板”和“黄板”。
1、齐板
又称慢齐。它又有截板、迄板、提板之称。所谓慢齐即慢板最后一句(下句)以一板三眼的板式结构并用改变基本行腔规律,即用中中板头的方法来完满结束唱段的一种落板方法。秦腔传统剧目中有四句慢齐,六句或八句慢齐等。均分欢音和苦音。
2、留板
简称慢留。它是慢板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暂歇或落板形式。它必须留在一段完整的唱段末句。即将末句第一腔旋律变化,转入散唱把板留住,再接慢板“游弦”;但有时也可不变化第一腔,而直接转散唱把板留住,留后可转其它板式,也可接打击乐。慢留板亦分欢音和苦音。“游弦”曲又称“歇板过门”,它是“三环”的变奏,为一板三眼节拍,需接唱时随时可接三环然后接唱。慢板“游弦”即称“慢游板”,其正杆如下:(略)
3、慢歇
慢板的歇板称慢歇。同分欢音和苦音。它的用途与“慢留板”相同。其唱腔上下句均可歇,并保持4/4节拍的正常进行。上句歇时唱腔均落在5音上,并由四小节引子曲调转人“歇板过门”(即游弦)。下句歇时必须奏完下句过门的前半部分,再转入“歇板”过门。
4、黄板
借助打击乐使慢板唱腔完满终止叫“黄板”。
九、彩腔
慢板的彩腔在秦腔各个板式的彩腔中占主要地位。其种类较多,并有它独立、完整典型地艺术特征。其形式主要是在慢板唱腔中插人彩腔旋律。彩腔的旋律是原有唱腔的发展或新材料的加入。同样有“欢音”和“苦音”。欢音彩腔有“麻鞋底”、“十三腔”、“欢音三环腔”(即“硬三点水”);苦音彩腔有“苦中乐”、“苦音三环腔”(即“软三点水”,简称“软三腔”)、“哭腔”(又称“三拉腔”)。彩腔中的过门等均是戏剧化的音乐手段。慢板彩腔在传统戏中多用于生、旦行当。如“麻鞋底”用于《白玉钿》尚飞琼唱段、《蜜蜂计》唱段;“十三腔”用于《打金枝》唐君瑞唱段;“硬三点水”用于《吕蒙正赶斋》、《回荆州》孙尚香唱段;“苦中乐”用于《起解》苏三唱段、《断桥》白云仙唱段、《赶坡》王宝钏唱段、《二度梅·重台别》陈杏元唱段;“哭腔”用于《斩秦英》对唱、《火焰驹》李彦贵唱段;“软三点水”用于《打柴劝弟》陈勋唱段、《穷人计·扑池》唱段、《激友》唱段等。
属有板无眼,即板板板板,多用于表现紧张的戏剧冲突中人物心情激动的状态。带板有[慢带板]、[紧带板]、[慢双棰带板]、[紧七棰带板]等各种形式。分别有“欢音”和“苦音”。其板头和过门均具有严格的节拍。打击乐采用双棰击鼓来伴奏。带板的用途广泛,它既是独立板式,又可与其它板式相互联接。在一大段唱腔的尾部常运用这一板式,用来把情绪推向高潮。由于带板节奏和速度的较多变化,加之打击乐的点法不同,所以起法上有多种名称。
—、起板和板头过门
带板的起板有两种类型,一是在“浪头”中起板,包括各种[浪头带板]和各种[三棰带板]:如[浪头带板]、[慢七棰带板]、[双棰二反带板]、[七棰慢带板]、[慢七棰代把]、[慢三棰带板]、[紧三棰带板]、[三棰代把紧带板]、[马腿代把紧带板]等。二是七棰直接起板(即硬起):如[紧七棰带板]、[紧七棰代把]等。带板的板头过门只有一句,均为七板,它是由[二六板]的基本过门变化而来的。
二、带板唱腔
有[慢带板]、[紧带板]、[双棰板]、[紧垛板]。
1、慢带板
属紧打慢唱形式。唱腔分上下句,并较为自由灵活,可不受固定节拍限制,均用散板记谱。
2、紧带板
俗称“三流子”,属紧打慢唱形式。它相当于1/8节拍,唱腔分上下句,且较为自由,但散唱有一定规律。可表现剧中人物激烈的情绪和气氛。
3、双棰板
又称[慢双棰]、[慢垛板]或[双棰带板],简称[双棰]。为1/4节拍,其板式节奏规整并有一定格式的节奏型,而且演唱规律性很强。它的情绪和气氛与慢带板同。此板是独立板式。也可由[二六板]转入,又可转向其它板式。十字句唱腔每句为两腔,两腔起唱均在红梆上;而七字句唱腔上句两腔起红梆,下句第一腔起红梆,第二腔则起黑梆。
4,紧垛板
俗称[叮板]。板式节奏严谨,相当于1/8或1/16节拍。唱腔分上下句,其唱腔突出唱词,因而说唱性强,故唱腔旋律单调。这种板式通常在戏剧矛盾尖锐激烈、两人对唱或单人唱时运用。可充分表现出强烈和紧张的情绪和气氛。此板也可由[双棰带板]转入。
5、喝场
仅限于苦音,是带板的一种典型唱腔,也属“叫头”的一种。它是由带板引出的。常用于呼喊人称、天地,表现角色极度痛苦和激愤之情。喝场因剧情不同而有一喝、二喝和三喝之分,同时句间有击乐垫衬,三次喝唱均有所变化。
三、过门和落音
[慢带板]和[慢双棰带板]的基本过门是板头过门,同时又是句间过门。带板的基本过门是由二六板的基本过门压缩而来的。[紧带板]和[垛板]的基本过门则是[慢带板]和[慢双棰带板]基本过门的压缩,为1/8节拍。无论[慢带板]、[双棰带板]以及[紧带板]和[紧垛板]的唱腔,上句句间过门均为七板,只是节拍速度有别。唱腔落什么音,句间过门就落什么音。[苦音带板]上句一般落2音,有时落4音;匚欢音带板]上句一般同落2音,有时落3音,其花脸多用。句间连唱时落5音或落5音;而第三句落音有所变化,其欢音可落6或1音;苦音可落1或4音。[苦音双棰带板]上句可落7音,下句均落5,但[苦音紧垛板]下句有时则可落7音。
四、转板
带板转板特别灵活方便,只须改变其板式的衔接节奏,即各种带板均可相互任意转板;同时又可接转其它各种板式,并可随收随起,比较自由。
五、落板
带板的落板也分齐板、留板、歇板、砸板和黄板。带板齐板和[二六板]齐板,句式相同。带板如用散唱落板,即与留板方法同,故一般不称留板。带板歇板其过门是[二六板]歇板过门的紧缩,即节奏快一倍。带板的砸板在唱腔上下句后均可运用,并接带板砸板铜器。带板黄板和[二六]黄板相同,唯速度较快。
六、彩腔
带板的彩腔即为“喝场腔”、用二音演唱。一般用于小生和须生。
箭板(亦有“尖板”,“垫板”之称)。它是从带板发展而来的,系无板无眼,属一种散唱形式。板头过门与打击乐有机配合并同时起奏,每句唱尾用击乐衬垫和分句。其伴奏和唱险虽有一定格式但无节茱,喁腔中梆子较自由并有规律的敲击。箭板有[紧箭板],[慢箭板],也有砍音和苦音以及各种不同的句式之分。常用于剧中各类人物激情和抒情的场含,依据剧情需要可尽情抒发而不受节拍和时值的局限,一句箭板用在大段成套板式之苜,常有一种起兴和开导的作用。箭板的唱腔灵活自由,其中有十字句,七字句和五字句词格,并且可连唱数句。箭板的板头过门在三十年代时期,旋律简略而且较为自由,随着秦腔音乐的不断发展,其板头旋律逐渐规范,指花也随之由简到繁,但基本框架不变。例:(略)
—、慢箭板
又称[大箭板]。速度较慢,击乐锣鼓点较长,用来表现激昂豪放的感情。
二、紧箭板
又称[快箭板]和[半截箭板]。其速度较快,击乐锣鼓点稍短、多用于表现紧张激烈之感情。
三、箭板扎
一句箭板(上句)唱完后用以特定锣鼓点结束唱段的一种方法,这种特定锣鼓点称为“空空撩子”。俗称“撩子”。
四、箭板腔
即在箭板某一唱腔拖腔处采用假声演唱。如1934年百代公司录制的秦腔唱片《走雪》,由老艺人王月华、雒秉华演唱,其中曹玉莲唱段中[苦音箭板]“主仆双双向外闯”的“闯”字用二音子(假声)拖腔。
五、大起板属箭板彩腔。大起板的彩腔即“起板头”。它是箭板中一种特有的变化形式。只有苦音。此腔多用于大段唱腔的首句。起板过门与滚板相同,唱腔与箭板相似。自由节拍,每句唱完后用击乐垫衬,分三腔。“秦腔记闻”中谈“起板系无板无眼,节度有定,惊惧悲伤时,有帘内唱之,其定例也”。此腔在传统剧中旦角运用为多:如《女绑子》、《男绑子》、《姚绑子》、《滚龙床》、《抢板》、《审苏三》等皆用之。又有“起板头带尾”《醉写吓蛮》用之。
二倒板是一个单独上句,用作引子或板式间的过渡句,属秦腔中的附助板式。它由[二六板]变化而来。[二倒板]包括[慢二倒板]、[紧二倒板]、[二倒板带序](彩腔)。其曲调唱腔有欢音和苦音。慢速的二倒板为2/4记谱;快速的二倒板为1/4记谱,均属有板无眼。起板鼓点和板头过门只有一种,共十二板。无论十字句或七字句均有两个腔,第一腔带拖腔,第二腔则导入其它板式。
滚板是一种无板无眼的特殊散板板式。只有苦音,唱腔富有强烈的吟、诵、念、唱等性质。它能够充分表现人物极度悲恸、痛苦、哭泣、哭诉等情绪。滚板分两种:即[滚板]和[滚白]。板头过门有一定的节拍型态,其速度由慢渐快并由“三棰”(击乐)起板。
一、滚板
唱词有较为整齐的上下句,每句为五字,四句或六句为一段,其唱腔旋律性强,并有紧慢之分。它可与其它板式相联接,常见的是滚板唱完后接叫板,然后转人其它板式,如不接其它板式时则用一棰击乐将唱腔结束。
二、滚白是一种音乐化的哭泣性散板。演唱形式是以唱夹白,表现剧中人物处于绝境和百般无奈时之情感。其为散文句,唱句和句格较自由,唱词无固定字数。
㈣ 谁能告诉我 秦腔 男寡妇上坟 哭灵 王善生看女 革命歌曲 陕北歌曲 陕南汉调光光
秦腔《男寡妇上坟》&&男鳏夫上坟
注:根据王新权演唱、杨余良二胡伴奏的版本整理贤妻把病染,卧倒在床前。每日做饭把药煎,谁知你能撇下了我上了西天。贤妻呀把命断,唉咿呀哎一家人泪涟涟。儿和女哭他娘 放声喊,男寡妇哭倒在妻坟园。要死呀啊哎死在了二八月,谁知你死在了明天是大年初一唉呀啊嗨咿呀啊叫人咋呀过年咿呀哎。正月的里来锣鼓家伙敲,思想起贤妻好心焦。往年过年有你在,一家人欢欢喜喜闹元宵。站在门口用呀嘛用目看,见人家夫妻们肩并肩。光身汉我越看越伤惨。寻思丢下我多可怜。二月的里来是呀是春分,妻死后留下两条根。耽搁我生意买卖不能做,两个娃缠住了我的身。我依靠来受呀受清贫,诚恐怕冤家命难存。白昼间大街玩耍还好混,到不得日落山脚哭他娘亲。三月呀哎咿呀来是呀清明,家家户户上呀上坟茔。我给我贤妻把纸送,咹 随带上两个孩童。三岁 五岁 两个孩童,四条小腿都快如风。爬到了他娘的墓骨嘟儿上,碎嘴一瘪哭他娘亲。四月的里来 刺梅花儿开,暖风阵阵都换季来。见人家都把单衣裳的换,光身汉我烂棉袄脱不下来。手拿钥剪开柜箱,箱子里我翻出来两件单衣裳。这衣裳本是我贤妻做,今后的衣裳靠谁来。五月的里来 五月五端阳,家家饮酒下雄黄。雄黄药酒我不愿下,糯米粽子咋能下肚肠。娃子哭他妈女子哭他娘,光身汉哭泣泪汪汪。女人家离了男人还好混,男人家离了女人受恓惶。六月的里来 六呀六月六,家家户户晒呀晒丝绸。光身汉我没有丝绸晒,两行热泪落下来。手拿着钥剪开柜箱,箱子里翻出来绣鞋一双。这才是物在人不在,穿鞋的人儿是娃他娘。七月的里来 七呀七月七,天上头的牛郎配呀配织女。神仙也有思凡意,苦命的贤妻和我分离。愿化作鸟儿插翅飞,飞到了贤妻墓呀墓头里。我和贤妻见上一面,死在了酒泉我也心甘。八月的里来 中呀中秋节,家家户户都愿月。光身汉我无心把月圆,迈过了儿和女我擦泪不干。明月如水秋呀秋风紧,光身汉我夜夜想亲人。儿女们一个一个上床睡,娃咋能知道我的心。九月的里来 九呀九重阳,**花开得满院子香。折下来一枝没人戴,只好插在花瓶上。插在花瓶上用眼观端详,看着 看着 两眼泪汪汪。若还是有我贤妻在,折下来一枝我给她戴上。十月的里来 十呀十月一,家家户户换寒衣。光身汉我无有寒衣裳来换,我给我贤妻烧纸衣。女子没有袜娃子没有鞋,光身汉无妻痛呀痛悲哀。若还是有我贤妻在,给我娃缝上一双绣花鞋。十一月的里来 冻呀冻冰河,乡党的一满来呀来劝我。劝我又娶一房后,想起了我贤的妻临死嘱咐。贤妻嘱托我话儿我记着,贤良的少 不贤良得多。若还使娶下个不贤良的后,叫我儿我女受折磨。
㈤ 秦腔唱段精选300段
1. 《安安送米》庞三娘每日里以泪洗面(王荣华) 2,803 KB
2. 《庵堂认母》不由我东猜西疑费思忖(刘晓玲、赵红) 2,013 KB
3. 《庵堂认母》可怜我想儿十六载(广雪琴) 968 KB
4. 《庵堂认母》可怜我想儿十六载广雪琴 330 KB
5. 《庵堂认母》认儿反倒害儿身(王荣华) 2,713 KB
6. 《庵堂认母》王志贞:认儿反倒害儿身 2,724 KB
7. 《庵堂认母》王志贞:昼长夜长愁更长 2,810 KB
8. 《庵堂认母》昼长夜长愁更长(王荣华) 2,642 KB
9. 《庵堂认母》昼长夜长愁更长王荣华 404 KB
10. 《八义图》满腹中幽怨事常记心上刘毓中 2,174 KB
11. 《白逼宫》叹汉室多不幸权奸当道李小锋 484 KB
12. 《白逼宫》叹汉室多不幸权奸当道张保卫 3,102 KB
13. 《白蛇传》李正敏 1,175 KB
14. 《白玉佃》忽听得那边悲声放(李正敏) 2,217 KB
15. 《包公陪情》一言赛过万把刀李买刚 625 KB
16. 《别窑》窑门外拴战马将心疼烂(李爱琴) 719 KB
17. 《别窑》窑门外拴战马哭声不断陈雪红 2,044 KB
18. 《藏舟》耳听得谯楼上二更四点(王荣华) 2,714 KB
19. 《藏舟》耳听得谯楼上二更四点肖若兰 7,871 KB
20. 《藏舟》耳听得谯楼上起了更点陈雪红 1,632 KB
21. 《藏舟》耳听得谯楼上起了更点张保卫 2,114 KB
22. 《打柴劝弟》每日里在深山去把柴砍(郝杰) 684 KB
23. 《打柴劝弟》每日里在深山去把柴砍李小锋 141 KB
24. 《打銮驾》将八台平落在玉阶上宋百存 1,836 KB
25. 《打銮驾》将八台平落在玉阶上张小亮 2,170 KB
26. 《打镇台》秉公而断辩善恶(丁良生) 444 KB
27. 《打镇台》猛想起大宋天子汴梁坐丁良生 521 KB
28. 《打镇台》皮鞭打气得人满腔怒火韩军锋 6,112 KB
29. 《打镇台》王震:皮鞭打气得人满腔怒火 2,478 KB
30. 《大家喜欢》担上担儿软溜溜张宁 2,393 KB
31. 《盗虎符》今夜晚月朦胧万籁寂静(惠敏莉) 1,294 KB
32. 《貂禅》貂禅女感身世忧郁烦闷(惠敏莉) 2,954 KB
33. 《貂禅》虎牢关前一场战吕秋娟 1,148 KB
34. 《窦娥冤》莫来由犯王法横遭刑宪(惠敏莉) 4,148 KB
35. 《杜十娘》霹雳一声炸雷击顶(王荣华) 3,729 KB
36. 《断桥》白云仙:西湖山水还依旧 2,607 KB
37. 《断桥》夫妻恩情山海重张宁 2,776 KB
38. 《断桥》夫妻恩情山海重宗晓娟 1,155 KB
39. 《断桥》西湖山水还依旧(马友仙) 2,579 KB
40. 《断桥》西湖山水还依旧李君梅 2,694 KB
41. 《夺锦楼》姐姐不必那样讲丁小玲 1,290 KB
42. 《二进宫》李徐杨:太平年间把荣享 1,913 KB
43. 《二堂舍子》刘彦昌:刘彦昌哭得两泪汪 1,856 KB
44. 《二堂舍子》刘彦昌哭得两泪汪(韩军锋) 3,925 KB
45. 《二堂舍子》刘彦昌哭得两泪汪(雷开元) 1,772 KB
46. 《二堂舍子》刘彦昌哭的两泪汪陈雪红 1,575 KB
47. 《二堂舍子》刘彦昌哭的两泪汪梁安建 1,484 KB
48. 《二堂献杯》好一个英明女有识有胆(王荣华) 1,064 KB
49. 《法门寺》战兢兢忙离了大佛宝殿(王宏义) 2,754 KB
50. 《放饭》听我妻赵景棠细讲一遍(王宏义) 2,282 KB
51. 《赶坡》(赵化俗演唱,杨余良二胡、张葆华板胡) 3,246 KB
52. 《赶坡》军爷讲话真见浅韩丽霞 2,490 KB
53. 《赶坡》十八年老了王宝钏(郭明霞、郝杰) 966 KB
54. 《赶坡》适才间大嫂对我言陈雪红 2,785 KB
55. 《赶坡》适才间大嫂对我言郭明霞 2,223 KB
56. 《赶坡》王宝钏:适才间大嫂对我言 2,676 KB
57. 《庚娘杀仇》尤庚娘锁愁城思前想后张咏华 3,630 KB
58. 《庚娘杀仇》尤庚娘坐愁城思前想后(王荣华) 3,597 KB
59. 《挂画》忠义人一个个画成图像()王战峰 231 KB
60. 《柜中缘》许翠莲:许翠莲来好羞惭 1,767 KB
61. 《柜中缘》许翠莲来好羞惭肖若兰 4,118 KB
62. 《海瑞训虎》老娘亲夤夜把大堂上 2,658 KB
63. 《海瑞训虎》老娘亲夤夜把大堂上员宗汉 2,585 KB
64. 《河湾洗衣》田赛花含泪祭娘来(王荣华) 3,356 KB
65. 《河湾洗衣》我出得柴门倒扣环(惠敏莉) 1,140 KB
66. 《河湾洗衣》我出得柴门倒扣环肖若兰 4,631 KB
67. 《红灯记》爹爹给我无价宝丁小玲 380 KB
68. 《红灯记》爹爹给我无价宝李梅 1,100 KB
69. 《红灯记》李奶奶:闹工潮 731 KB
70. 《红灯记》李铁梅:爹爹给我无价宝 1,097 KB
71. 《红灯记》李铁梅:听奶奶讲革命 1,128 KB
72. 《红灯记》闹工潮你亲爹娘残死在魔掌武宏霞 672 KB
73. 《红灯记》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李梅 1,131 KB
74. 《洪湖赤卫队》秋风吹月儿高湖水浩荡宗晓娟 2,045 KB
75. 《葫芦峪》孔明:后帐里转来诸葛孔明 3,547 KB
76. 《花木兰》劝爹爹放宽心村头站稳丁小玲 957 KB
77. 《花木兰》劝爹爹放宽心村头站稳李梅 471 KB
78. 《花亭相会》离城十里张家庄张宁 7,036 KB
79. 《花亭相会》听罢言来问罢讯李小锋、张宁 800 KB
80. 《皇天后土》董小锋 615 KB
81. 《黄鹤楼》狂风吹动了长江浪(张保卫) 693 KB
82. 《火焰驹》黄桂英:清风徐来增凉爽 2,414 KB
83. 《火焰驹》黄桂英:小鸟哀鸣声不断 2,301 KB
84. 《火焰驹》小鸟哀鸣声不断肖玉玲 1,812 KB
85. 《火焰驹》小鸟哀鸣声不断张宁 5,498 KB
86. 《火焰驹·表花》清风徐来增凉爽(肖玉玲) 3,810 KB
87. 《激友》无银钱当时把英雄困倒(王新仓) 1,040 KB
88. 《激友》张仪:无银钱当时把英雄困倒 834 KB
89. 《祭灯》后帐里转来了诸葛孔明刘随社 3,551 KB
90. 《祭灵》满营中三军们齐挂孝(雷开元) 4,301 KB
91. 《祭灵》满营中三军们齐挂孝刘毓中 3,258 KB
92. 《金沙滩》事急了才知把佛念(王宏义) 2,443 KB
93. 《金沙滩》事急了才知把佛念刘随社 398 KB
94. 《金沙滩》幽州城玩景王大意(王宏义) 1,734 KB
95. 《狸猫换太子》此仇此恨连绵长王仙梅 2,636 KB
96. 《梁秋燕》阳春儿天秋燕去田间李梅 1,170 KB
97. 《梁秋燕》阳春儿天秋燕去田间张宁 1,248 KB
98. 《卖画劈门》清早间奔大街来卖墨画刘毓中 1,175 KB
99. 《卖水》离京地回苏州无处立站张保卫 2,670 KB
100. 《南寡妇上坟》杨余良演奏、王新权助唱(绝版)杨余良 5,794 KB
101. 《念书》兄弟窗前把书念肖若兰 3,243 KB
102. 《千古一帝》见律令胜似那炸雷急电李东桥 2,257 KB
103. 《千古一帝》谁与寡人做辅弼、今夜送你出函谷(李东桥、熊东林) 1,372 KB
104. 《秦歌》大秦腔十三狼 596 KB
105. 《秦歌》吼秦腔十三狼 528 KB
106. 《秦歌》黄河在这儿转了个弯十三狼 678 KB
107. 《晴雯撕扇》一撕扇桃花艳李君梅 2,612 KB
108. 《三滴血》家住在五台县城南五里全巧民 154 KB
109. 《三滴血》贾莲香:家住在五台县城南五里 1,255 KB
110. 《三滴血》贾莲香:未开言来珠泪落 866 KB
111. 《三滴血》李晚春:兄弟窗前把书念 1,371 KB
112. 《三滴血》李遇春:祖籍陕西韩城县 0 KB
113. 《三滴血》两造讲的都有理樊新民 39 KB
114. 《三滴血》你二老霎时无去向张保卫 859 KB
115. 《三滴血》你二人原是一胎养曹萍 1,064 KB
116. 《三滴血》王妈:你二人原来一胎养 888 KB
117. 《三滴血》未开言来珠泪落丁小玲 134 KB
118. 《三滴血》五台县官太懵懂(刘毓中、孟遏云) 1,917 KB
119. 《三滴血》五台县官太懵懂刘毓中 94 KB
120. 《三滴血》兄弟窗前把书念(惠敏莉) 1,357 KB
121. 《三滴血》兄弟窗前把书念(肖若兰) 982 KB
122. 《三滴血》兄弟窗前把书念张腊梅 1,144 KB
123. 《三滴血》周仁瑞:五台县官台懵懂 0 KB
124. 《三滴血》祖籍陕西韩城县陈雪红 621 KB
125. 《三滴血》祖籍陕西韩城县张保卫 101 KB
126. 《三回头》吕家女在小房心中惆怅张咏华 1,863 KB
127. 《三回头》实可怜我女儿太得薄命(王新仓) 933 KB
128. 《三回头》实可怜我女儿太得薄命刘毓中 1,340 KB
129. 《三击掌》老爹爹没要那样讲张宁 3,671 KB
130. 《三击掌》老爹爹莫要那样讲李梅 508 KB
131. 《三娘教子》见三娘上了气机房打坐韩军锋 4,414 KB
132. 《三娘教子》王春娥:不孝的奴才听娘言 2,622 KB
133. 《三娘教子》王春娥坐机房自思自叹韩丽霞 845 KB
134. 《三娘教子》小冤家顶家法(赵化俗演唱,杨余良二胡、张葆华板胡) 2,216 KB
135. 《三娘教子》薛保一旁拿言垫赵改琴 2,837 KB
136. 《三娘教子》再受苦我也要教养儿男(王玉琴) 2,471 KB
137. 《三上轿》二爹娘且安坐儿有话讲李爱云 3,558 KB
138. 《三堂会审》打发公子出院门(惠敏莉) 3,383 KB
139. 《三堂会审》打发公子出院门张宁 8,028 KB
140. 《杀仇》尤庚娘坐愁城思前想后王荣华 3,448 KB
141. 《杀庙》母子们三人出宫院康亚婵 1,395 KB
142. 《杀庙》母子三人离宫院拓巧云 1,699 KB
143. 《杀庙》听罢了民妇人言共语(员宗汉) 1,694 KB
144. 《杀庙》听罢了民妇人言共语王战峰 1,378 KB
145. 《山里世界》惊蛰他为成亲把办法想尽(惠敏莉) 1,487 KB
146. 《生死牌》适才间审问了一桩案件(韩军锋) 7,062 KB
147. 《生死牌》适才间审问了一桩公案陈雪红 2,784 KB
148. 《十五贯》见他更比登天难(员宗汉) 1,119 KB
149. 《十五贯》我爹爹贪财把我卖(惠敏莉) 607 KB
150. 《十五贯》我爹爹贪财把我卖(马友仙)
㈥ 十四运开幕式唱秦腔的四位演员是谁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18
㈦ 昨天春晚唱秦腔那女人叫什么
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谭维维、张喜民、华阴老腔演员。
姓名:谭维维
生日:1982年10月8日(农历八月廿二)
简介:谭维维,1982年10月8日出生于四川自贡,中国内地女歌手。
㈧ 陕西秦腔名演刘红梅
刘红梅,工青衣正小旦。先后在《三娘教子》、《五典坡》、《丹青泪》、《窦娥怨》、《法门寺》、《铡美案》、《二进宫》、《二堂舍子》、《放饭》、《清风亭》等戏中担任主要角色。荣获西北五省(区)秦腔新秀电视大赛,宁夏赛区“凤凰杯”三等奖。陕西省第三届“西凤杯”秦腔青年演员广播大赛一等奖。在陕西省秦腔艺术风格流派演唱选拔赛中,荣获“肖玉玲艺术流派演唱”一等奖。在陕西省首届观众喜爱的电视戏曲演员评选活动中被评为“陕西省电视戏曲百佳演员”。荣获陕西省秦腔清唱,折子戏大赛清唱二等奖。在“中城之星”陕西省优秀剧(节)目展演月活动中获清唱一等奖。
㈨ 秦腔有那些名家
1、马友仙
马友仙(1944~)女,汉族,原籍陕西合阳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传承人,秦腔“马派”创始人。8岁考入咸阳大众剧团,学演小旦、兼演青衣。
10岁时以一出《柜中缘》唱红了咸阳以及临近地区。以后多年又陆续推出秦腔折子戏《河湾洗衣》、《打鱼杀家》、《走雪》等,以音色优美、唱做俱佳而轰动剧坛。
此后随着艺术上的追求上进和技艺的不断提高,又分别在秦腔传统戏《五典坡》、《玉虎坠》、《三滴血》、《游龟山》、《红楼梦》等大戏中担任主角。
2、贠宗翰
自幼酷爱秦腔艺术,1952年进入西安三意社学员班学戏。师承着名艺人张朝鉴、李天堂、李庆增等。入科半年后就登台演出,开门戏为《苏武庙》。
相继又演出了《苏武牧羊》《穆柯寨》《四进士》等戏,引起了群众和领导的注目与重视。1960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又经马健翎、李玉敏、袁多寿等着名艺术家的严格训练和教导。
成功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代表剧目有《赵氏孤儿》、《十五贯》、《鱼腹山》、《杀庙》、《血泪仇》《二堂舍子》等。
他的许多优秀剧目和唱段被录制唱片、磁带、碟盘发行全国,甚至流传海外。《打镇台》一剧曾被中央戏曲研究院录像,作为研究秦腔资料保存。
他的学生遍及西北五省,有的已成为国家一级演员,表演艺术家。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善于中纵向继承、横向借鉴,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表演方面注重刻画人物内心,潇洒稳健,刚柔相济,质朴深沉;善于吸收兄弟剧种的特长,如京剧须生的身段做派、蒲剧的髯口、帽翅技巧、昆曲的步法指法等,使之融入自己的表演中。
声腔方面在继承唱念韵味技巧的基础上大胆借鉴京剧花脸唱腔的共鸣特色,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为探索秦腔须生新唱法创出了一条新路。
他的嗓音高亢清亮,行腔圆润流畅,韵味浓郁醇厚,声情并茂。尤其象《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腔,堪称其代表做,至今广为流传,被誉为“小浩亮“。2015年11月19日因病去世,享年75年。
3、李爱琴
李爱琴出生在一个贫寒的梨园世家,祖父是唱皮影戏的,渭北一带年长的老人经常说“四楞子”李三的跑台子,这李三就是李爱琴的祖父。
父亲李万祥农忙在家务农,农闲跟着祖父到集镇村舍去演出。后来,祖父去世了,父亲为了糊口谋生,就带着5、6岁的李爱琴离乡背井闯荡江湖。
李爱琴先在彭艺社扮小孩、演丫环,随后到大华社,在李正敏、董化清先生的培养指导下,先后演出《探窑》、《三娘教子》、《五典坡》等戏。
由于嗓子好,吐字清,演戏投入,再加上年龄小,受到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被称为“六龄童”。1954年参加陕西省军区五一剧团,开始系统练功和学文化。
为排演《戚继光斩子》,她曾向京剧名家李万春先生学习;1956年以《戚继光斩子》参加陕西省戏剧会演,获演员一等奖,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9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同年,她入选参加陕西省演出团到北京以及沪、粤、鄂、滇、川等省市巡回演出。
在演出团受益于秦腔名家的具体指导,其间又先后得到盖叫天、红线女、陈伯华等名家的指教,使她表演艺术水平有新的飞跃。
4、肖玉玲
肖玉玲,女,秦腔闺门旦。从艺40余年,在秦腔闺门旦行当中独树一帜,对于每一个角色的塑造都性格鲜明,活灵活现。1958年,年仅18岁的她就主演了秦腔史上第一部电影《火焰驹》。
对于角色黄桂英的成功塑造,使她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角。世称“(小)肖派”。代表作品有《五典坡》中的王宝钏、《玉堂春》中的苏三。
《状元媒》中的柴郡主、《探窑》中的王宝钏、《红珊瑚》中的珊妹、《孟丽君》中的孟丽君等艺术形象。2017年4月21日7时,肖玉玲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79岁。
5、康少易
出身梨园,自幼深得父亲教诲和各位高师面传心授,经几十年舞台实践,悟出了四功五法在于“范“的真谛,悟出了“不像不是戏““太像不是艺”,此为戏也的至理。
悟出了艺术之道,无外由简到繁,繁能而简,继而精,然达通灵化境者,非几辈人之致力于此是不能完成的。因之,我们应遵循艺术之道以不懈之力,把戏曲艺术传下去。
多年来,为秦腔、豫剧、蒲剧、京剧传授了《四杰村》《闹龙宫》《金钱豹》《反西凉》《杀四门》《铁公鸡》《金雁桥》《火烧裴元庆》《白水滩》等剧目。
特别是《盘肠战》由陕西省京剧团康云翔在北京演出获得中国文化部金奖。传子康云翔秦腔、京剧,昆乱不挡的全能武生,授徒安波、冉星、王冲、同超、胡小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