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女大全 » 光山籍全国人大美女代表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光山籍全国人大美女代表

发布时间: 2022-05-16 02:42:21

‘壹’ 邓颖超是哪里人

河南光山,生于广西南宁。

邓颖超(1904年2月4日-1992年7月11日)原名邓文淑,祖籍河南光山,生于广西南宁。邓颖超青年时代投身革命,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邓颖超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着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是20世纪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妇女的骄傲,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深受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1)光山籍全国人大美女代表扩展阅读

1992年7月7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逝世,享年88岁。

1969年至1979年,邓光弼同志先后被下放到青沟和左家“五·七”干校。6个子女中有4名当过下乡知识青年,二女儿邓九萍在当时农安县榛柴公社集体户当了8年知青,两次抽人名额都被顶掉,是全户最后抽回来的一个。

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光弼一家也从未向有关部门提起什么,因为子女们牢记父亲定下的家规——到外边一律不许说是邓颖超家的亲戚。几十年来,在这个家庭中,不但儿子女儿严格遵守着这条“家规”,就连他们的所有亲属都严守着这条“家规”。

‘贰’ 什么是妇女

在中国的传统的说法中,妇女一般也是指已婚女子。妇女是成年女子的通称。不单纯指已婚妇女,年满18岁的女青年也可称妇女,18岁以下称少女,14岁以下称幼女,7岁以下称儿童。法律上并没有相关规定,可以说,所有女性在法律上都可以认为是“妇女”。

(2)光山籍全国人大美女代表扩展阅读:

妇女代表——

宋庆龄(1893-1981)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广东文昌县(今属海南)人。1913年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威斯理女子大学。1915年和孙中山结婚。

蔡畅(1900-1990),第四、第五届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的领导者,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着名活动家、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

邓颖超(1904-1992),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着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祖籍河南光山县,生于广西南宁。1919年参加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并与周恩来等人组织领导了天津学生爱国运动。

‘叁’ 中国人大代表从第一届到十二届的女性是谁

中国人大代表从第一届到十二届的女性是申纪兰。申纪兰1929年12月-),女,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人,全国劳动模范。历任山西省平顺县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副主任出生、中共山西省平顺县委副书记、山西省妇联主任、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妇联第二至四民央执委。

‘肆’ 河南光山出了几位将军

河南光山出了三位将军。

吕清:少将,原名吕继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政治部主任,农垦部副部长。

尤太忠: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

万海峰:1933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先后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政委。

(4)光山籍全国人大美女代表扩展阅读:

光山县与安徽省广德县系友好合作县。光山与广德虽远隔千山,却血脉相连,有着一脉相连的根亲文化。广德县50万人中,祖籍是光山县籍人占一半以上。

从光山人踏上广德的那一天起,两地寻亲、问祖等民间往来,就从未间断。特别是自2007年4月,广德组团到光山考察。

2008年5月,光山县也组团到广德来学习考察,两县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大门正式开启,两县的兄弟情谊迅速加深,两县的往来也由此迈上了更新的台阶。

‘伍’ 中国当代历史上有哪些女性政治家

1.秋瑾(民国)
瑾(1875-1907年),清浙江绍兴人,字璇卿,号竞雄,自号鉴湖女侠。少年时已善于诗词,喜爱舞剑、骑马等武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依父母之命嫁湖南富绅子弟王廷钧。1902年随夫迁居北京。 1904年不顾家人反对,自行筹资东渡日本。参与发起“共爱会”和“十人会”,创办《白话报》,宣传反清革命,提倡男女平等。参加“洪门天地会”,被封为“纸扇”(军师)。1905年回国,入光复会。同年七月再赴日本,在东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1906年春,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发《清国留日学生取缔规则》而归国,在上海组织锐进学社,同年冬创办《中国女报》,宣传妇女解放,倡导民主革命,又在绍兴明道女学堂、吴兴浔溪女校执教。 1907年 ,接替徐锡麟主持绍兴大通学堂,任督办,以此为反清基地。她又到金华等地发展军力,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策划皖浙两地同时起义。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提前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查出皖浙有联系,派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于7月14日被捕,15日凌晨在绍兴轩亭口从容就义,终年三十二岁。
2.宋庆龄
孙中山夫人,杰出的国际政治活动家,共和国名誉主席。 1893年诞生在上海,毕业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在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第一次大革命(1924-192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于1950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1年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1952年,她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她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1981年5月8日,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授予宋庆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5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1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同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
3. 邓颖超
1904年生,河南省光山县人。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在天津组织进步学生团体觉悟社。大革命时期,在天津组织女权运动同盟会、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事青年、学生、妇女和领导支援五卅运动联合会的工作,曾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两广区委员会委员兼妇女部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上海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1928年夏列席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事、中央直属总支部书记,1932年到江西中央苏区担任过中央局宣传部、组织部干事,1933年任中央局秘书长。 1934年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党中央白区工作部秘书,中央机要科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妇女组织员,中共中央长江局妇委委员,后到重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妇委书记,重庆战时儿童保委会理事;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中央妇委副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重庆、南京任中共代表团团员,参加旧政协做统战工作,任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妇委代理书记。 建国以后,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中共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八、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92年7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陆’ 影响中国历史的杰出女性有哪些

中国最杰出的女性人物

编辑:馨馨

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名誉主席,第四、第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着名革命家、政治家。又名宋庆琳。原籍广东文昌,出生于上海。

1913年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州威斯里安女子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孙中山秘书,追随孙中山致力于民主主义革命,后参加中华革命党。1925年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成为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为国共两党衽第一次合作做了大量工作。

1925 年孙中山逝世后,她坚持孙中山的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曾被选为国民党第二、三、四、六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五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和国民党左派人士一起,多次发表通电、声明、宣言,揭露和反对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行为。1927年至1931年在苏联、欧洲期间,参加国际反帝和保卫和平运动,两次被选为国际反帝同盟大会名誉主席,后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主要领导人之一。

回国后积极支持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在上海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任全国执行委员会主席,保护和营救了大批中共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1935年与何香凝等率先响应中共中央发表的《八一宣言》,后参与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1938年在香港发起成立保卫中国同盟,向国际友好人士和海外侨胞宣传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主张。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上海,创建中国福利基金会,并任主席,在解放战争台曾给予中共和人民解放军以巨大的物质帮助。1948年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名誉主席。1949年参加由中共倡议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建国以后,历任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会长,全国妇联第一、二、三、四届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救济总会执委会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第一、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

曾代表国家多次参加国际性活动,先后被选为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执行局委员、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主要着作有《为新中国奋斗》等。1981年5月逝世。

蔡畅 ;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的领导者,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着名活动家、湖南湘乡(今双峰县)人。原名咸熙。

1915年入长沙周南女子师范学校求学,1916年毕业留校任教,1919年与向警予共同发起组织周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和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0年参加新民学会和工学世界社,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1924年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翌年回国,任中共两广区委妇女委员会副书记,并在何香凝领导下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干事兼妇女运动讲习所教务主任。北伐时期,先后任中共江西省委妇女部部长兼北伐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中共湖北省委妇女部部长、大革命失败后,先后在上海、香港任中共中央妇委委员,在广东省委妇女部工作。1928年出席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白区工作部部长兼妇女部部长,江西省工农检察委员会主席。1934年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10月参加了举世闻名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共陕甘省委委员,统战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妇女部部长。

1941年任中共中央妇委代理书记,后任书记。1943年为中共中央起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提出妇女工作以生产为中心的新方向,纠正了王明在妇女工作领域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错误,开辟了妇女运动的崭新局面。1945年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1946年筹建东北解放区妇女联合会,指导东北土地改革中的妇女工作,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书记。同年被选为国际民主妇联理事,1948年在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上,被选为全国总工会第六届执行委员、常委、女工部部长。同年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副主席。

1949年春,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妇联主席。同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建国后,历任全国妇联第一、二、三届主席,第四届名誉主席。是中共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1990年9月11日逝世。

何香凝: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民党左派的杰出代表、着名政治活动家、画家。原名谏,又名瑞谏,别号双清楼主。广东南海人,生于香港。

1897年与廖仲恺在广州结婚,1902年变卖妆奁资助丈夫留学日本,同年冬相继东渡。1903年春入东京目白女子大学预科,后转入女子师范学院预科,同年结识孙中山。

1905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同年9月介绍廖仲恺加入该会。1906年入目白女子大学博物科,1908年改入本乡女子美术学校高等科。毕业后由日返港,随同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举家赴日本。1914年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积极参加讨袁(世凯)和护法运动。1920年起在广东任“出征军人慰劳会”总干事。1924年坚决支持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改组中国国民党。

1926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并任妇女部部长、广东省政府委员,主持广东妇女工作,创办“罢工妇女读讲习所”,发起组织“援助海丰农民自卫军筹备会”、“军人家属妇女救护员传习所”、“妇女运动讲习所”、“中国各界妇女联合会”,支援北伐战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辞去国民党政府的一切职务,进行反蒋斗争。

1935年与宋庆龄等率先响应中国共产党中央发表的《八一宣言》,担任全国各界救国会理事。抗日战争时期,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从事抗日民主运动。“皖南事变”后发表宣言,严斥蒋介石策动内战的阴谋。1947年参与筹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从事反蒋独裁活动。

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一、二、三届名誉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擅长诗词和国画。有《何香凝诗画集》。1972年9月逝世。

陈慕华 ; 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汉族,浙江青田人,高中文化。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至1945年先在延安抗大学习、后任三分校训练部军事佐理员、延安留守兵团警备五团参谋、兵团司令部教育科参谋、兵团军事研究室研究员、延安联防司令部后勤部家属招待所所长兼指导员、后勤部经建处秘书,1945年至1950年任热河军区司令部一科参谋、东北铁路总局机关政治协理员、穆棱煤矿工运特派员、东北铁路保育院院长、中长铁路中央医院副院长,1950年至1971年任东北铁路政治部宣传组组长、铁道部政治部宣传组副组长、国家计委交通局副处长、处长、对外经济联络总局成套设奋局副局长、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三局副局长,1971年至1988年任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部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全国托幼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旅游领导小组组长、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务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组书记、理事会理事长、中国银行董事会名誉董事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1988年至1993年任第六届全国妇联主席、党组书记、中国银行董事会名誉董事长,1993年至1998年至今任第八届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银行董事会名誉董事长。

是第五、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彭佩云;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汉族,湖南浏阳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参加工作、大学文化。

1945年至1947年在西南联合大学社会系、南京金陵大学外文系参加“民主青年同盟”,1947年至1949年在清华大学社会系学习并担任地下党支部书记、地下党总支委员,1949年至1950年任清华大学党总支部书记,1950年至195?年任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学校?部工作科干事,1953年至1959年任北京市委高等党校委员会常委、办公室主任,1959年至1964年任北京市委大学科学工作部大学组组长市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委员,1964年至1966年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1966年至1973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后下放劳动,1975年至1977年在北京大学政治部宣传组工作,1977年至1978年任北京化工学院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1978年至1979年任国家科委一届负责人、1979年至1982年任教育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党组成员,1982年至1985年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85年至1987年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987年至1988年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兼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1988年至1993年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93年至1998年任国务院国务委员、国务院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1993年至1997年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书记,1998年3月任现职。

钱正英;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水利部部长。汉族,浙江嘉兴人。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肆业,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9年至1942年在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并参加上海地下党,任大同大学群众团体党团成员、工学院分党支部书记。1942年至1945年任淮北区党委机关文化教员,淮北泗五灵凤县中学浍南分校教员、党支部书记,淮北行署建设处水利科科长。1945年至1948年任苏皖边区水利局工程科科长,华东军区兵丫部交通科科长、前方工程处处长。1948年至1950年任山东省黄河河务局副局长、党委书记。1950年至1952年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兼治淮委员会工程部副部长。1952年至1967年任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67年至1970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4年至1988年任水利电力部、水利部部长,党组书记。1988年至今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康克清;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妇女运动卓越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政治活动家。江西万安人。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团,任万安罗塘湾妇女协会常任秘书,万安县巡视员。1928年上井冈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与朱德结婚。

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2年在江西瑞金任红军总司令部直辖的女子义勇队队长,直属队政治指导员。1934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侯补委员。同年10月至1936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三过草地,历尽艰辛。她与朱德同志一起同右倾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

1936年任红军四方面军党校总支书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中共中央党校赏学习。先后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直属队组织股长、政治处主任,党总支书记,晋东南妇女救国会主任。是中共七大代表。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全国妇联儿童福利部部长,全国妇联第一至第五届常委,第二届书记处书记,第三届副主席,第四、第五届主席,第六届名誉主席。

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副主席、主席,中国福利会名誉主席,全国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主任,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会长,宋庆龄基金会主席。是中共第七、八、九、十、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共中央委员。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常委,第五、第六、第七届副主席。1992年4月23日逝世。

邓颖超;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着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原名邓文淑,又名邓咏通、邓湘君,曾化名为逸豪等。祖籍河南光山,生于广西南宁。
幼年丧父,靠母亲行医、教书过清贫的生活。1919年“五四”运动时,响应同在天津直隶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郭隆真的倡议,参与成立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被推举为演讲队队长,带领队员在街头进行反帝爱国宣传活动,并与周恩来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学生团体-觉悟社,参与和组织 领导了天津学生爱国运动。
1920年秋到北京师大附小任教员。1923年组织女权运动同盟会,1924年参与组织中国社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初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中国共产党员。同年与周恩来结婚。在大革命时期,先后任中共中央天津地委妇女部部长、两广区委委员兼妇女部部长,中共中央妇委书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曾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侯补中央执行委员。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在上海党中央机关从事秘密工作,后到江西中央苏区任中央局秘书长,并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央长江局妇委委员,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妇委书记,中共驻重庆、南京代表团成员,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发动妇女参加抗战和民主政治运动,并与各界妇女组织战时儿童保育会,救护收容逃难到后方的儿童。曾当选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理事,并曾任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为坚持团结抗战、反对投降分裂进行不懈的斗争。

1945年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侯补中央委员。同年任中共中央妇委会副书记。1946年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国民党当局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并在重庆、南京、上海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1947年回到延安任后任中共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央妇委代理书记。1949年在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建国后,历任第一至三届全国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第四届妇联名誉主席,全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对外友协名誉会长。

曾当选为中共第八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第一届常委委员,第六届主席。1992年报7月平均12日逝世

吴仪;国务院国务委员,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原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汉族湖北武汉人,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工作,北京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炼油工程专业毕业,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

1956年至1962年在西北工学院国防系、北京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炼油工程专业学习。1962年至1965年任兰州炼油厂车间技术员、政治部办公室干事。1965年至1967年任石油工业部生产技术司生产处技术员、1967年至1983年任北京东方红炼油厂技术员;技术科副科长、科长、副总工程师、副厂长。1983年至1988年任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副经理、党委书记。1988年至1991年任北京市副市长。1991年至1993年任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93年1997年任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党组书记。1997年至1998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侯补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党组书记。1998年至今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侯补委员、国务院国务委员。

是中共第十三届中,在侯补委员、十四届中央委员,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侯补委员。

何鲁丽;第九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汉族,山东菏泽人,民革成员,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大学文化,副主任医师。

12岁随父何思源(当时的北京市市长)来京。1952年至1957年在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57年至1984年任北京儿童医院住院医师,北京市西城区儿童医院住院医师,北京市第二医院主治医师、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84年至1988年任门市西城区副区长。1988年至1996年北京市副市长、民革中央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是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八届四次全国政协会议上增选为副主席,第七届全国妇联常委、副主席。

http://dqxinxin.2000y.net/

‘柒’ 谁了解第一届全国人大山西籍女代表李辉

网上可以查到的是:晋南专署副专员李辉
比如:《注音识字是加速工农知识化的有力武器——全国人大代表、晋南专署副专员李辉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

‘捌’ 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逝世,享年几岁

6月28日上午消息,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于28日凌晨逝世,享年91岁。

公开资料显示,申纪兰,女,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12月生,山西平顺人,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

中国人大网介绍,申纪兰是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改革先锋”等称号。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申纪兰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申纪兰“共和国勋章”。

(8)光山籍全国人大美女代表扩展阅读: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

1951年12月10日,西沟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申纪兰当选为副社长。她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动员、带领社里的妇女,走出院门和男人一样下田劳动。当时,受封建传统习惯影响,在太行山区还流行着“好男走到县,好女不出院”的古训。要使妇女离开“三台”(锅台、炕台和碾台),走出“院门”,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申纪兰磨破了嘴,跑断了腿,终于动员社里22个妇女下田参加了集体生产劳动。当时,按照社里的规定,男人下田一天记10分工,妇女下田一天记5分工,“老五分”严重挫伤了妇女们的积极性。

于是,申纪兰就带领西沟妇女在太行山上的这个小山村,和男人们展开了一场富有历史意义的“劳动竞赛”活动,并争取到了“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的要求。当时,申纪兰并没有意识到,她带领西沟妇女所取得的这场胜利,在新中国农村发展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954年9月,申纪兰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议,被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

‘玖’ 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获得过哪些荣誉

申纪兰(1929年12月29日-2020年6月28日),女,汉族,中共党员,出生于山西省平顺,1946年10月参加工作,1953年8月入党,现任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唯一的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

相关荣誉:

1952年第一次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1979年、1989年两次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3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2007年获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2016年10月16日,获得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2018年11月,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申纪兰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初心不改的农村的先进模范代表”。

2019年8月,入选“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申纪兰“共和国勋章”。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9)光山籍全国人大美女代表扩展阅读:

申纪兰66年的代表生涯

1954年开始,申纪兰连任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从当年辫子上扎着蝴蝶结的青年,到皱纹爬满额头的九旬老人,她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与成长,因此被称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常青树”“活化石”。

66年代表生涯,她提出的建议和议案涵盖“三农”、教育、交通、水利建设等各领域,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有涉及群众利益的小事,山区交通建设、耕地保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干部选举、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等,不断得到采纳。

有网友总结说,引黄入晋、太旧高速、山西老工业基地改造、长治到北京的列车、赤壁电站、青苗公路、长平高速等等,都是在申纪兰和其他人大代表的提议下实现的。

‘拾’ 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简介

1904年2月4日生,河南省光山人,生于广西南宁。1919年五四运动时,与周恩来、马骏等共同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组织觉悟社。1920年秋到北京师大附小任教员。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部长,同年与周恩来结婚。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兼妇女部部长。1926年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27年后,在上海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1928年5月,在莫斯科列席

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国后,任中共中央直属支部书记,在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2年5月,赴江西中央苏区,曾任中共中央局秘书长、中央政治局秘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机关总支书记。1934年带病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白区工作部秘书,中央机要科科长、中华苏维埃政府西北办事处内政司法部秘书。

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二十五周年

抗日战争时期,在武汉、重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37年12月,先后任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妇女组织员、中共中央长江局妇委委员。1938年1月,出席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首次理事会,当选为常务理事。3月,参与组织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担任该会常务理事。5月,参加起草《动员妇女参加抗战建国工作大纲》。6月,任国民参政会中共方面参政员。1939年,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兼妇委书记。1943年回到延安,曾在中央党校一部学习。1945年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并任中共中央妇委副书记兼解放区妇联筹备委员会副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曾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在重庆、南京、上海为争取中国的和平、民主而斗争。1946年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理事。1947年3月,任中共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委员。后任中共中央妇委代理书记。

1949年起,先后当选为全国妇联第一至三届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第四届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75年、1978年当选为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7年、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1979年12月,担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1982年被推举为对外友协名誉会长。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1984年任中国三S研究会名誉会长。1985年9月经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同意不再担任中央委员。1986年当选对外友协名誉会长。1987年当选为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名誉会长。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1992年7月1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