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女大全 » 四大美女哪位是青楼的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四大美女哪位是青楼的

发布时间: 2022-05-16 20:21:57

① 如果评选《庆余年》中的四大美女,哪几位能上榜为什么

《庆余年》的热播掀起了网络剧的高潮,谁说网络剧没有大制作?谁说网络剧没有明星大咖?《庆余年》中除了在张若昀、陈道明、吴刚、刘桦等众多实力派男演员外,还有李沁、宋轶、李小冉、刘美彤等众多美丽的女明星。如果要评选《庆余年》中的四大美女,我认为是范若若、林婉儿、司理理和战豆豆。

战豆豆一直都特别崇拜范闲的文采,在范闲出使北齐期间,她单独召见范闲,两人谈论了很多事情。战豆豆后来和范闲产生了感情,而且两人还有一个孩子,这也算是圆了自己做女人的责任和梦想。

结束语:

女人的美不应该只凭外在,更应该注重内涵,外在和内涵综合起来才能确定一个女孩美丽系数的高低。按照外在和内涵双重考虑,我认为《庆余年》中美女排名就是范若若、林婉儿、司理理、战豆豆。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毕竟大家的审美标准是不一样的。

② 四大美女,八大名妓 五大青楼,八大胡同,十二名舫

西施、昭君、貂蝉、杨贵妃
秦淮八大名妓: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柳如是、陈圆圆。
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
十二名舫:聚宝茶室、忠福院、富桂堂、清华院、会友茶室、银香茶室、银香、春香院、艳福茶室、兴华园、华美楼、魁顺。

③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和四大美男子各是谁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又指谁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禅、杨玉环
我国古代四大美男子:潘安、曹植、沈约、卫玠
沉鱼--西施
落雁--王昭君
闭月--貂禅
羞花--杨玉环(杨贵妃)

民国时期,出名的四大美男子:汪精卫、周恩来、梅兰芳、张学良

着名歌妓:
杜秋娘,江南女子杜秋娘原是金陵的青楼歌妓,她天生丽质,能歌善舞,还会写诗填词作曲,她有一首着名的诗《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镇海节度使李琦与杜秋娘一见倾心,将她带入府中充为侍妾,后李琦反叛被杀。
李琦死后杜秋娘作为罪犯的家属被没入掖庭,她顾盼依依的窈窕身影令宪宗为之心动,便召幸了她,封为秋妃。秋娘在唐宪宗身边,似乎既是爱妃、玩伴,又是机要秘书,杜秋娘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令年轻的宪宗为之沉醉。
宰相李吉甫曾劝唐宪宗可广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而不到三十岁的宪宗则自得地说“我有一秋妃足矣!”
他们常常徜徉于山媚水涯;泛舟高歌于太液池中;午窗人寂时,共同调教鹦鹉学念宫诗;冷雨凄凄的夜晚,同坐灯下对弈直至夜半。期间情深意挚,颇似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翻版。
唐文宗太和年间,杜秋娘被诏赐归老还乡。一时衣食无着,过的是朝不保夕的生活。一些名士听到她既老且穷的困境都十分同情哀伤,杜牧曾为此写下《赠杜秋娘》诗并序,记叙她的身世经历。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更是在后世广为流传。

念奴,唐天宝年间着名歌妓,传说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常暗中随行,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据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又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

李师师,原是汴京城染房老板王寅之女,幼时寄养佛寺,因人称佛门弟子为“师”,所以叫李师师。长大后出落得花容月貌,被妓院老板李媪收养,学习琴棋书画、歌舞侍人,成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最后,宋徽宗也想亲睹芳容。因李师师与高俅是老相识,高俅遂安排相见。宋徽宗对李师师一见倾心,从此对后宫佳丽视若无睹。但师师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彦。一次师师与周温柔之际,忽报圣驾到,周邦彦急忙藏在床下。宋徽宗因身体欠佳,送给师师一个鲜橙后就想回宫,师师假意挽留说:“现已三更,马滑霜浓,龙体要紧。”但宋徽宗还是走了。于是周邦彦填了一首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麝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谁知有一次李师师忘情把这首词在宋徽宗面前唱了出来。徽宗问谁做的,李师师随口说是周邦彦。徽宗脸色骤变,不久就找借口把周邦彦贬出汴京。李师师于是唱了一首《兰陵王》给宋徽宗听:“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宋徽宗听后感慨良久,就又把周邦彦召了回来。由于宋徽宗玩物丧志,终于在靖康之难成了俘虏。宋朝南渡后,李师师下落不明。

莘瑶琴,南宋杭州花魁娘子。幼时因战乱与父母失散被卖入妓院,长到十四岁已经美艳异常。但她只想做青倌人,不肯接客,鸨母就将她灌醉,把她的初夜卖给了一个姓金的员外。瑶琴痛不欲生,但姐妹们劝说她,走到这一步更要接客,找到如意之人好尽早从良,还要积攒一些银两为将来赎身,瑶琴从此不再反抗。杭州清波门外开油店的朱十老收养了一个从汴京逃难来的小厮叫秦重,后改名朱重,每日帮朱十老榨油卖油。朱十老的使女兰花与伙计邢权勾搭,挑拨离间,让朱十老将朱重赶了出去,朱重只好走街串巷卖油。有一天他到钱塘门外的昭庆寺去卖油,恰好寺中要做九昼夜的功德,他一连九天挑油到昭庆寺。第九天秦重看到一位美若桃李的女子从寺中出来,他看呆了,经四处打听,才知道是花魁娘子。朱重从此更加辛勤工作,一年以后终于攒到了十来两银子。他买了一身衣服,拿着剩余的银两去找花魁娘子。但花魁娘子应酬很多,朱重多次扑空。但他仍不死心,每天前来,鸨母终于被他感动,让朱重在瑶琴房中等。瑶琴回来时已经喝醉了,一进屋就和衣而卧。朱重在她身边躺了一夜,除了为她盖被、倒茶之外,没有一点侵犯她的意思。瑶琴醒来后非常感动,她从未见过如此诚恳老实的男子,于是芳心暗许,并给了他二十两银子。此时朱十老染病在床,邢权与兰花深夜卷走了银钱。朱十老这才想到朱重的好处,他让人找回朱重。朱重不计前嫌,用瑶琴给他的银子做本钱,重新做起了生意。朱十老去世后,朱重一个人忙不过来,便招揽了一位从汴京逃难的中年汉子和他的妻子阮氏。这位中年汉子名叫莘善,正是瑶琴幼年走失的父亲,但朱重并不知道。杭州城中有个吴八公子,人品恶劣,一向对瑶琴垂涎。一天,他强行把瑶琴带至湖中船上想要轻薄。瑶琴平时就很反感他,死不从命,吴八公子就脱了她的绣鞋和缠脚布,让她自己走回去。瑶琴倍感羞辱,痛不欲生,正巧碰到了路过此处的朱重,朱重把她送了回去。瑶琴对朱重更是欣赏有加,连鸨母也觉得他是个难得的忠厚之人。瑶琴拿出多年积蓄让秦重为她赎了身。二人成婚之时,瑶琴又与多年失散的父母相认,真是双喜临门。

柳如是(1618~1664)本姓杨,名爱,字蘼芜,又名云娟、影怜,后改姓柳,名隐,又名是,字如是,号我闻室主,人称河东君。原籍浙江嘉兴,流寓吴江(今属江苏)。幼年为盛泽徐佛养女,后入吴江故相周道登家为侍婢。崇祯四年(1631年)自周家出,流落风尘,洁身自好,为“秦淮八艳”之一。以词翰名噪青楼,明末已有诗集刊行。十四年,嫁钱谦益为妾。钱谦益造绛云楼,和柳如是以书典相娱,诗词酬唱。明亡时,柳曾劝钱谦益自尽殉国,未从。后随钱归里,与钱支持黄毓祺、黄宗羲、郑成功的反清复明斗争。钱殁,柳因族人争产而自缢。能画,工诗。诗幽艳秀发,蕴酿颇深。着有《戊寅草》、《湖上草》及《柳如是尺牍》、《河东君山水人物册》,今人辑有《柳如是集》。

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苏州人,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原为昆山歌妓,曾寓居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联,所以清人将她列入“秦淮八艳”,并说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崇祯末年李自成起义,崇祯帝日夜不安。外戚周奎欲给帝寻求绝色美女,以舒解皇帝忧虑之心,遂派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觅艳。田畹寻得陈圆圆后,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为己有。不久李自成逼近京师,崇祯帝急召吴三桂镇山海关。田畹设筵为吴三桂饯行,圆圆率歌队表演于厅堂。吴三桂见后神驰心荡,高兴地搂其陪酒。这时突然警报响起,田畹惶恐地说:“寇至,若何?”吴说:“能以圆圆见赠,吾首先保护君家无恙。”未等回答,吴即带圆圆拜辞。李自成打进北京后,吴三桂的父亲投降了起义军,陈圆圆被李之部下所掠。当吴三桂答应投降李自成时,听说圆圆已被李之部将所占,冲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遂投降清军与起义军开战。李自成战败,将吴之父及家中38口全部杀死后弃京出走。吴三桂为报杀父夺妻之仇,昼夜追杀起义军到陕西。后吴的部将在京城搜寻到陈圆圆,飞骑传送,吴三桂带陈圆圆由秦入蜀,独占云南。顺治中,吴进爵云南王,欲将圆圆立为正妃,圆圆托故辞退,吴三桂别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圆圆遂独居别院,后削发为尼,在五华山华国寺长斋绣佛。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直至清末,寺中还藏有陈圆圆照片,池畔留有石刻诗。

赛金花,原名赵灵飞,安徽人,因家道中落,化名“傅彩云”,穿梭于秦淮河花船之上卖笑为乐,许多富商显贵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赛金花赚了大把银子。同治七年,赛金花被中了状元的苏州人洪钧在探亲途中相中,娶回家做了三姨太。光绪十四年,洪钧带其进京,又奉命出使欧洲。赛金花凭着她天生的交际才能和东方女性的温柔在欧洲的上层社会中出尽了风头,享尽荣华富贵,并与一些金发碧眼的社会名流有了暧昧关系。其中俄国陆军中尉瓦西德最让她心动。光绪十六年,洪钧回国,三年后病逝,赛金花重操旧业。后八国联军打入北京,瓦西德为联军司令,赛金花见到昔日情人,鸳梦重温。后曾朴以赛金花为原型写了一部小说《孽海花》。

小凤仙,原是京城陕西巷云吉班姑娘。民国初年,蔡松坡任云南督军,袁世凯想方设法拉拢蔡松坡为己所用,同时也秘密派人监视他。蔡松坡的革命热情相当高,根本不愿当袁世凯的走狗,但碍于他的势力也无可奈何。一天,他扮成商人来到陕西巷云吉班散心,一眼看中小凤仙。小凤仙问他以何为生,他谎称商人。小凤仙笑道:“你气度不凡,外欢内郁,绝不是商人。”蔡松坡见她并非卖弄风情,满脸是诚恳和自信。但初次相识,蔡尚有戒心,没有正面回答她。小凤仙相信断定他必定是个英雄人物,而蔡也觉得自己可能在垃圾堆中发现了宝。过了两天他再次登门,两人坦诚相待并商量一计。没多久,京城的官员们就传出绯闻,说蔡是“英雄难过美人关”!蔡松坡在云吉班大摆筵席,夜夜笙歌,并大兴土木为小凤仙建屋造堂,后又把小凤仙娶过去作妾,每天过着醇酒美人的日子。妻子刘侠贞劝他:“你一向以天下事为己任,如今怎能贪恋声色,坐销壮志!”蔡松坡不听劝告,反而斥责妻子。一家人闹得鸡犬不宁,连袁世凯都有所耳闻,派人前去调停也无济于事,袁世凯渐渐放松了对蔡的警惕之心。蔡的妻子与老母气得搬出京城,去南方居住。蔡松坡知道北洋政府不会容下他,就故意与小凤仙整日坐车游玩,找准机会登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第二天乘船逃至日本。袁世凯得知气得火冒三丈,派人前去刺杀。蔡松坡转去香港,不久绕道越南回国,在云南组织了护国军起义讨袁。袁世凯禁不起内外夹击,称帝七十三天后死去。黎元洪继任总统,蔡松坡为四川都督。由于过度操劳,身体每况愈下。小凤仙还在耐心等他,蔡松坡却没能再见到小凤仙,在日本就医时死在福冈医院,终年三十七岁。小凤仙闻讯后悲痛欲绝,蔡松坡的灵枢被运回上海,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追悼会。小凤仙送来两副对联:“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④ 唐朝四大美女是

举不同领域4人。杨贵妃,皇妃子。鱼玄机,尼姑。薛涛,青楼女子。上官婉儿,诗人。

⑤ 如果评选《庆余年》中的四大美女,哪几位能上榜

《庆余年》里面的女演员无分老少,个个都很漂亮。个人比较喜欢司理理、林婉儿、海棠朵朵范若若

林婉儿作为女主角,是最早出场的范闲对手戏女演员。其饰演者李沁长相端庄婉约,又不失甜美。一双眼睛忽闪灵动,是真的漂亮。可惜她的人设略显老套。病弱娇气,动不动就咯血,看得出来,猫腻大人是照着林黛玉来刻画的。

一直觉得,一个角色的美与丑,是和人物的塑造分不开的。只有性格美好,才能让人发自内心欣赏。但是《庆余年》第一季播出后,超过六成的角色,都没有完成。所以真的很难评价。只能单讲讲皮相了。

除了前面四位姑娘,里面滕梓京的夫人、沈重的妹妹都是很漂亮的女演员。

⑥ 要是评选水浒中的四大美女,哪些人有资格入选

⑦ 四大美女没有李师师吗

李师师才貌绝佳,但却未列入“四大美女”之列,我认为原因如下:

1.名声不佳,出生青楼妓坊。

我们来看看其他几位是什么身份

王昭君:皇亲国戚,远嫁他地

杨玉环:唐朝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

貂蝉:史不可考,有原型。

西施:浣纱女,虽是村姑,却无恶名。

2.四大美女各有绝环,气质绝尘,不同凡响。

可见《中评四绝》

要与四大美女比拼,李师师尚不能及

3.德行并重,施为其身

美人在骨不在皮,也许容貌上李师师可比肩四位,但在品德境界上,还是稍显逊色。

4.心关朝代,行及兴衰。

四大美女最重要的评判点在于,她们对历史政治的影响度。

1、西施,吴越战争

2、王昭君,和亲

3、貂蝉,美人计

4、杨玉环,安史之乱。

⑧ 古代十大青楼名女子

中国古代十大青楼女子

用“红颜未老恩先断”这句话来形容那些才情、品行、忠贞不逊任何良家女子的青楼女子再贴切不过。即使那些被世人传颂的女子,那些被帝王将相争夺的女子,她们的命运也难逃这句伤感的句子。

第一名 巾帼英雄 须眉比之竟折腰--梁红玉

梁红玉,宋代楚州(今淮安)北辰坊人,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父亲行伍出身,后征方腊战败获罪被杀,红玉由此沦为京口营妓。

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强弓,在京口宴会上认识卓尔不群的名将韩世忠,两人惺惺相惜,随成眷属。北宋灭亡后,金军继续南下,在京口与韩世忠的部队遭遇。

梁红玉英姿飒爽,红妆披挂,挥动金山战鼓,以少于敌军十倍的兵力大败金兀术,并围困金兵于黄天荡达四十八天之久,由此名震华夏,威扬夷狄。

后来韩世忠、岳飞、刘俊三路北伐,梁红玉随率一女兵队伍,屡败金人、屡立奇功。而“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也由此而起。

纵观中国历史,真正能让须眉折腰的女子,无非花木兰、武则天、粱红玉而已,昭君、貂禅走的是“曲线”救国的道路,根本与前三者不可比拟,而历史上有无花木兰其人,还待考证。

一位风尘女子,能在历史上取得如此辉煌的地位和成就,以“武妓”迥然不同于其它九位文妓的经历。

这样一位不输须眉、为国为民且有勇有谋胆识过人的“侠之大者”,如若她甘为第二,那谁可堪当第一?

第二名 倾城名花 薄命红颜 钱塘名妓--苏小小

苏小小出身于钱塘一户殷实人家,她家先世曾在东晋朝廷为官,晋亡后举家流落到钱塘。苏家利用随身携带的金银珠宝为本钱,在钱塘作买卖。到了苏小小父母这一代,已成为当地的富商。苏小小是父母的独生女儿,所以自小被视为掌上明珠,因长得玲珑娇小,就取名小小。

苏家虽是商贾之家,但沿袭了祖上香书遗风,聪明灵慧的苏小小深受薰染,自小能书善诗,文才横溢。可惜好景不长,她十几岁时家道中落,苏小小,最终沦为南齐钱塘名妓。

她能歌善舞,公艺倾绝当时,然而造化弄人,在西泠与阮朗相遇,一见钟情,结为伴侣。不幸被阮郁始乱终弃,后小小又累遭官府中人欺辱。

她年方十八,偶遇风寒,贾姨娘劝她自重,她却自觉无可留恋,不再进药,芳年逝世,独留春香芳影于人间。一代薄命红颜,终于含恨夭折风流,用生命唱出了一曲凄美的哀歌。

难怪后世文人咏之不绝。清初诗人袁牧更以与苏小小同为乡亲为荣,刻一印“钱塘苏小是乡亲”。

苏小小的生可谓古典唯美主义的绝唱,她结交的既不是帝王将相,也不是什么英雄名士,死后却为历代文人墨客,或以诗词凭吊,或以文章作传,有着浓烈的苏小小情结。

在中国的艳史上留下了千古不摧的芳名,所以把她排在第二位,应不为过。

第三名 空谷幽兰 艳冠群芳 传奇才女--董小宛

自古江南多才俊,秀水青山育红颜。晚明之际,这里诞生了一位名扬江南、技压群芳的才女——董小宛。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金陵人(今江苏南京)。名白,号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生于南曲青楼之中,天资巧慧,容貌娟妍,能歌善舞,琴棋书画莫不知晓,诗词文赋样样精通,喜欢旅游,醉心于山水之乐。

董小宛出生烟花,阅尽人间的悲欢冷暖,但却有着超然脱俗的清秀与灵气,她聪慧绝伦,才艺超群,引得无数才子佳人惊奇赞叹。

董小宛善刺绣,工曲艺,被称为“针神曲圣”,还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一,着名的如皋“董糖”即由她亲手创制,精美菜肴“董肉”也属于她的发明专利。董小宛有“古往今来第一妾”的美誉,着有《奁艳》一书传世。

她重情有义,度尽劫波,终得与如意郎君,长相厮守;她气节凛然,助夫胥奔走民族大业。虽然年仅二十八岁即花名凋零,然“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传奇一生。 董氏如此多才多艺,屈居第三,犹为可惜。

不过也有版本说,此董小婉就是被洪承畴献给顺治为妃的董鄂妃。她是被皇太后赐死,导致顺治转而消极厌世,竟去五台山出家为僧的第一女主角。

如若果真如此,她的确未与如意郎君私守而是后被赐予顺治帝,那我觉得她的排名就不会屈居第三了。因为如若这样,那么她就是又一改变历史的女子,在加上她自身的才艺及经历,当越于苏小小之前才可。

不管实情如何,对于董小婉我一直为其可惜也尤为欣赏。

第四名 才貌双全 传奇一生 北宋名妓--李师师

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师师。过了一年,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又邻居抚养长大,渐渐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肤白皙,被经营妓院为业的李媪将她收养,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一时间李师师成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最后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亲芳泽。 高俅、杨戬自然怂恿宋徽宗,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走漏消息。

一见到李师师,宋徽宗就觉得这些年简直是白活了。李师师不卑不亢、温婉灵秀的气质使宋徽宗如在梦中。李师师与高俅早就相识,见位高权重的高大人竟然对这位陌生的客人毕恭毕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确定这也是得罪不得的达官显贵,于是殷勤侍奉。

第二天天还没亮,宋徽宗急忙穿好衣服,与高俅杨戬赶回去上朝。从此宋徽宗对后宫佳丽视若无睹,隔三差五就以体察民情为由,出宫来李师师这里寻欢作乐,有时还叫着大学士王黼同去。李师师渐渐也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万岁爷驾临,怎敢不百般奉承!如今的李师师可非往日可比,身份虽然仍是名妓,却也“名花有主”,有权势的王公贵族也只能望“师”兴叹。

可是偏有武功员外郎贾奕以前与李师师交情深厚,一日偶遇李师师,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后不免醋意大发,写了一首讽刺宋徽宗的词:闲步小楼前,见个佳人貌似仙;暗想圣情珲似梦,追欢执手,兰房恣意,一夜说盟言。满掬沉檀喷瑞烟,报道早朝归去晚回銮,留下鲛绡当宿钱。宋徽宗听说后大怒,差点杀了他,最后还是贬到琼州做了个参军。

其实在所有的客人中,李师师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彦。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彦趁着这个空儿前来看望李师师。二人正在叙阔之际,忽报圣驾前来,周邦彦躲避不及,藏在床下。宋徽宗送给李师师一个新鲜的橙子,聊了一会儿就要回宫,李师师假意挽留道:“现已三更,马滑霜浓,龙体要紧。”而宋徽宗正因为身体没全好,才不敢留宿,急急走了。

周邦彦酸溜溜地添了一首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岂知宋徽宗痊愈后来李师师这里宴饮,李师师一时忘情把这首词唱了出来。宋徽宗问是谁做的,李师师随口说出是周邦彦,话一出口就后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彦也一定在屋内。脸色骤变,过了几天找借口把周邦彦贬出汴京。

李师师为其送行,并将他谱的一首《兰陵王》唱给宋徽宗听: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宋徽宗也觉得太过严厉了,就又把周邦彦招了回来。

宋徽宗玩物丧志,对边境上的危机满不在乎,终于在靖康之难成了俘虏。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宋朝南渡后,李师师的下落不明,有人说她捐出家产抗金,自己遁入空门。有人说她被金军掠走,吞金自杀。也有人说她随便嫁了个商人,后来在钱塘江淹死了。

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女子,虽然没有梁红玉卫国为民的作为,没有苏小小的人气,没有董小婉的哀怨,但她的才情却与她们不相上下。再加上她与皇室的渊源,屈居第四尢为可惜。

第五名 才情斗八高胆识过须眉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

柳如是,生于1618年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如云佳丽中的一朵奇葩,秦淮八艳之一,浙江嘉兴人。本名杨爱,杨影怜,后改姓柳,名隐,又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因读辛弃疾词: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

她十岁那年因家庭窘迫被卖入娼寮。娼门卖俏所必备之技艺,便是她人生的第一章,因天资聪慧,容貌俏丽,诗文丹青出色,颇负声名.柳如是虽为妓女,却非常憎恶卖笑生涯。

她,一适周道登,再爱宋徵舆,三适陈子龙,最终与钱谦益白头偕老,敢爱敢恨,视封建礼法如无物;豪迈不让须眉,忠心为国,明亡时力劝丈夫殉节,自己投水以殉国;胆识过人,伉俪情深,为救夫君愿以身代死。

一代风流,玉殒香消,钱谦益和柳如是分葬与常熟虞山故宅的拂水山庄,两墓相距约二十米,钱谦益的墓碑上写“东涧老人之墓”,柳如是墓前石碑上书“河东君之墓”。钱、柳二墓自康熙三年归葬,至今已三百三十多年,今保存完好。钱谦益在世之时曾作诗赞颂:从行赴难有贤妻!

她才华横溢,秦淮名妓中堪称第一,诗文雄健浑达,神奇妙旷,脱尽红粉闺气·····柳如是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传奇!

这位风尘女侠气节铮铮,足以令无数须眉汗颜,如出污泥之白莲,为世间留下不尽清芳。

第六名 冲冠一怒为红颜争得娥眉匹马还--陈圆圆

明清鼎革,风云变幻。刚愎自用的崇祯、趋炎附势的田弘遇、反复无常的吴三桂、骄傲自大的李自成、粗俗狂妄的刘宗敏、阴险狡诈的牛金星,专权好色的多尔衮。。。。

这些权重一时,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男人分为三方,书写了一段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历史。然而,一位乱世佳人突然出现于这一舞台上,顿时成为这个男人世界的焦点,起到了所有男人起不到的作用,使历史法码失去了平衡,让这些男人,不失时机、不惜代价地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于是风云突变,改变了他们自己的归宿,更改了中国的历史。

陈圆圆,这位秦淮河畔的绝代佳人,竟引江山易色,地覆天倾;帝星殒落,霸王为僧,当世枭雄,为之搏命;生灵涂炭,倾国倾城。。。。

这是大多版本对陈圆圆的评说,可我个人比较同意“陈氏因帝王而声名鹊起,亦因帝王而才情泯灭,历史有陈亦如是,历史无陈复如是。”这种说法。

也对很多为陈圆圆平反的说辞比较欣赏。毕竟那样动荡的年代不是一个女子可以改变的,她所起的仅仅是“推波助澜”的作用吧!就像“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一样。我认为貂蝉之于吕布和董卓,只是一个借口,因为两个强者在同一个平台只能留一个,而古代那些美女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一个合适的理由罢了。况且还有版本说吴三桂本就是清朝一史官的舅舅。。这里也不探讨真假了。。。。而我把陈圆圆排在第六位也不负于她“倾国倾城”的红颜吧。

第七名 红笺才女不长传奇唯一的一朵--薛涛

薛涛,唐代女诗人。字洪度,一作宏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生于成都。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

后家道中落,16岁堕入乐籍,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在唐朝,歌舞坊很多。一个弱女子,歌舞坊的日子是不是一种煎熬,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剑南节度使韦皋镇蜀,惜薛涛之才,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遂成为成都着名营伎。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歌儿就在耳边温柔地飘。 薛涛亦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后退隐于成都西郊之浣花溪,创红色小八行纸“薛涛笺”。其书法笔力峻激,无一点胭脂气;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有《锦江集》5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

然而到了后世封建文人那里,她却蒙受了“轻薄桃花逐水流”的不白之辱。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薛涛之诗恰如其人,质朴如白衣处子婷婷独立毫无俗态,表白其胸襟,荡荡然如一泓清水。 对于我个人来说,欣赏薛涛之才情尤甚,屈居陈圆圆之后很是可惜。

第八名 诗画双绝--马湘兰

马湘兰,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金陵(今南京)人。名守贞,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人称“四娘”。

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号“湘兰”。她的兰花图和兰花诗堪称一绝,是当时文人雅士争相收藏的宠物。曾撰有《湘兰子集》诗二卷。另有传奇剧本《三生传》,今佚。

她的绘画在国外一直被视为珍品,现在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收藏着马氏的兰花册页。

做为一个青楼女子,马湘兰与当朝书香大雅,一代名士王稚登有着三十多年的生死恋情,她写给王稚登的书信都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在王70大寿时,马氏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

马湘兰“姿首如常”而能名冠当时,流芳后世,成为名噪青史的“秦淮八艳”之一,其才情可见一斑。

我个人对马湘兰本人并无太多了解,可能现在的时代对于她的传颂比较少,大概与她与皇家无任何牵连有关吧。不过她即与皇室及名人都不太多牵连却能被诸多书集记载,可见其才情不是一般。排在第八位应不为过。

第九名 乱世名姬柔肠侠骨--李香君

李香君是秦淮河畔媚香楼里的红姑娘,媚香楼在秦淮河畔属于那种比较高级的妓楼,这种妓楼里的姑娘多是卖艺陪笑不卖身,李香君便是这种典型。

李香君体态娇小玲珑,肤色莹白如玉,绰号“香扇坠”,在秦淮八艳中,她没有陈圆圆那样的艳丽妩媚,也没有柳如是、马湘兰那样超群的诗画才情,但传剧《桃花扇》一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香君忠贞刚烈之名,几乎举世皆知,在秦淮群芳中赢了最高声誉。

她忠于爱情,矢志为侯方城守贞;忠肝义胆超越男儿,在魏逆权臣阮大铖面前公然唱出“于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宁不教须眉愧煞。其凛然正气如寒冬傲梅,足以令杜牧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由此改写!

虽然她不像梁红玉那样有勇有谋,巾帼不让须眉,但我个人对她的“凛然正气”很是敬佩。虽然她并不是为国为民,但单凭她敢在权臣魏的面前公然唱出那一句“于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她就堪当十大名妓之一。

第十名 倾倒西东方的清末名妓--赛金花

寒金花名噪大江南北,更倾倒西方,是晚清大名鼎鼎的人物。她一生姻缘分分合合,极富传奇色彩,由妖冶风流的妓女,到状元郎之妾,钦派公差夫人,又沦为青楼名妓,可谓几度沉浮。

赛金花的魅力在于:当与赛金花同时代的慈禧高坐庙堂让她的大臣们白天跪倒她的三寸小脚跟前时,赛金花却接着侧卧暖床让这帮人晚上继续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连李鸿章这个国家“上梁”都难以幸免,其它那些衙门里的“下梁”们就可想而知了。什么封疆大史德晓峰对赛金花是一见“重”情,什么户部尚书立山以千两纹银买与赛金花“来日方长”等等。

然而,赛金花最重要的一位情人却是与她的首任丈夫兼状元公洪钧出使欧洲四国的时候认识的德国驻俄陆军中尉瓦德西。若干年后,时任联军司令的瓦德西率领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时,赛金花以旧情人的身份力促瓦德西整饬纪律,制止士兵淫乱抢掠,大量保全北京城百姓们的生命财产,并使北京城的治安保持了良好的状态。以致于有诗云:“九城芳誉腾人口,万民争传赛金花。” 另外,赛金花对当时和议的达成,八国联军退出北京城一事出力尤多。以致于成了:朝局之转变,民生之利钝,不在衮衮诸公之手,而系在一妓女手中。真是千古之未有、世界之奇谈。

赛金花一生中嫁过三人:先嫁同冶年间状元公洪钧,后嫁沪宁铁路总稽查曹瑞忠,最后嫁的是民国政府参议员的魏斯灵。魏斯灵死后,为魏家所逐,闭门寡居,叹别苦影,孤守余生。凄苦度日十五年余。

死后,家乡人集资了其后事。 这真是:"救生灵于涂炭,救国家如沉沦,不得已色相牺牲,其功可歌,其德可颂;乏负廓之田园,乏立锥之庐舍,到如此穷愁病死,无儿来哭,无女来啼。"

赛金花详细事迹也可参见《孽海花》、《彩云曲》等书。

虽然我很欣赏那样牺牲自己的色相去帮助男人去做事情的女子,但博大的中国,就算在古代,这样的女子也该举不胜举。虽然也可算救国救民,但多数还是为那一个自己依靠的男子。而赛金花能被我排于榜上,确与传言中她的美貌有关。

附一:一代画魂深谷幽兰艺坛奇葩—潘玉良

这一位“美”的富有者,她的人生道路是艰难而又曲折的:孤儿——雏妓——妾——艺术追求者——中国最高学府的教授——世界艺坛的着名艺术家!这就是她漫漫一生的经历。与潘赞化的相遇相恋是原名张玉良一生的转折点,而与刘海粟的相相知则是潘玉良事业的启明星。世事变迁,一代画魂潘玉良最终没有回到她的祖国。

1977年,60岁未到的潘玉良在法国巴黎的医院中停止了呼吸, 安眠于城外的一座墓地,在她宏伟的黑色墓碑上刻着一行用中文镌刻的碑文:世界艺术家潘玉良之墓!

附二: 不信美人终薄命自古侠女出英雄民国侠妓--小凤仙

小凤仙生于贫苦家庭,根红苗正,对封建社会资本主义有天生的阶级仇、民族恨,为了实现山青青,水碧碧崇高的革命理想,忍辱负重,投身于妓女行业,为什么,一辈子,在乡下当农妇,能干出一番革命事业吗?不能!周恩来、邓小平此时在国外寻求革命真理,老毛也走出了韶山冲,到北京大学,当了个图书管理员,奋不顾身在杨校长之女儿身上撒播革命火种。小凤仙此时也随革命滚滚洪流,来到了北京,在作为红灯区的八大胡同陕西巷“云吉班”妓院挂牌上岗。

八大胡同在当时可谓誉满京华,尽管是红灯区,但政府高官云集,妓女跟高官,而且是现任的高官关系十分密切。洪宪帝制时,“娼妓请愿团”与“六君子请愿团”赫然同列,便是例证。

小凤仙为什么要进京当妓女,是因为一辈子在家当农村妇女,是见不到的什么大人物的,只有在做了妓女之后才能见到,小凤仙在挂牌上岗后,就见到云南都督蔡锷将军,这下好了,人生难得一知已,千古知音最难觅,弹琴吹箫,小凤仙欣喜若狂找到真正的革命对象了。

蔡锷战后赴日本就医,不治逝世。“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怜他忧患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小凤仙静坐船头,愤拨瑶琴,思念知音。“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颂如歌如赞礼,赞的是将军拔剑南天,我愿作长风绕战旗”。小凤仙如泣如诉如悲啼,投湖自尽。

http://q.sohu.com/forum/20/topic/4305436

想知道她们的更多生平之事 请上 网络 互动网络 维基网络!

⑨ 为什么陈圆圆不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中国古代为什么仅有“四大美女”?

提到中国古代美女,人们往往会想到有着“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四大美女:貂婵、杨贵妃、西施、王昭君。

中国上下五千年,为何沉鱼、落雁、闭花、羞月的仅限于4个美人,而不是8个10个,或者更多?是因为她们在历史上的千古美名,还是因为她们的美貌或者因为别的?

西施、昭君、貂蝉、杨玉环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尽管她们的美貌今人谁也没有见过,但关于她们的故事与美貌一直是老百姓茶余饭后所津津乐道的:西施为国家,出生入死,为灭吴做出了巨大贡献;昭君出塞,也是为国为民,毅然远嫁他乡,气节令人敬佩;貂蝉,虽为歌姬,出身贫贱,却也知道国家兴旺,匹夫有责,以自己的女儿身投入了残酷的政治斗争;杨贵妃的出现是中国历史浓墨重彩的一笔,和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长恨歌》的歌颂,美人香消玉殒的悲剧,更加使人动容,对民间影响很大。

也许人们会说四大美女是美丽与权力综合的产物,生在男权社会中,为男人的政治利益作出了牺牲,所以被颁以“四大美女”的光荣的称号。要说权力能推出美人,那么武则天为什么没有入选?中国历史上的女人有谁比她更风光?再说西施嫁的夫差,虽为吴国的国君,但其权力充其量也不过明清时代的两江总督。要说牺牲,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并不比文成公主入藏大,何况文成公主的美貌也不一定比昭君差,从历史地位到历史作用都不可低估,可文成公主为什么不能人选?由此可知,“四大美女”的称号不关是靠权力牺牲推出来的。那么她们因何在历史上独占鳌头呢?

第一,她们都是心理战的高手。不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那般羞涩,也不是小家碧玉那般不够大方,她们懂得在合适的时刻把握合适的时机表现自己。比如出生在香溪的村姑昭君,见到皇上时,没吓得半死,也没有土得不知礼数,而是落落大方盈盈下拜款款而言,不卑不亢的气势,大家闺秀都自叹不如。

西施可谓女性特工的鼻祖,为了国家利益暂别情人和家园,靠倾城美貌和高超手段打入敌人心脏,执行复国大计,不辱使命。西施肩负历史使命,理应有心理压力,可她偏能忍辱负重,将家国之仇埋在心底,把对范蠡之爱藏入记忆。欢颜侍君,喜怒不形于色,能有几人能修炼到这般境地?王昭君自愿远赴漠北,使汉朝与匈奴的和好得以维持。当了一任“阏氏”(夫人)后,丈夫呼韩邪单于去世,又得根据匈奴习俗,当儿子辈的继任单于的“阏氏”,终身无法返回故国。在《三国演义》中,貂婵也负有特殊使命,成为王允灭董卓大局中一枚重要的棋子。杨玉环本是寿王李瑁的妃子,因被公公唐明皇看中,先被安排出家当女道士,再由公公接入宫内,成为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妃。以后又被当作导致安禄山叛乱的祸水,被最心爱的皇帝赐死。佳丽三千的颜色是怎么抹去的?要有手段!她们不仅让自己人美,还要让历史美!哪是光有美色就可以稳坐千古美女宝座的?

第二,她们都侍奉过两个以上的男人,从不干从一而终的事业。贤良淑德,相夫教子是很好,可美人不能像巷子的酒一样。酒香是不怕巷子深的,可人美藏巷子里可能会终老到死无人识,只能浪费美的资源。不管四大美女是自愿的还是被迫而不能从一而终,也许我们都得承认她们的识大体,毕竟,四大美女是要靠男性文人投票的。不管美女因何而成就了自己的美女地位,反正截止至唐朝,后世再也没了美女。

第三,陈圆圆其实应该也能入选。她与东林名士冒辟疆谈婚论嫁(后来她被别人掠走,老冒退而求其次才纳董小宛为妾),又和闯王及其副手刘宗敏眉来眼去,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真正断送了大明,引清军入中原。她的出身和貂婵相仿,她的相貌和才艺自然在明清时期可说居于首位,她改变历史的作用却比貂婵更大,为什么不用她呢?唐以后的中国宋明理学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谁有女性的魅力反到成了贱的标志。男人们爱美女,只能去烟花柳巷或者是前代的故事中寻找。所以陈圆圆的落选,其实是中国女性地位每况愈下的反映,再往后,中国进入战争时期,女性的第二性征渐渐被无奈抹平。

这四位美女,不仅自己人美,还要让历史美!她们给书卷中的历史风云染上粉红的烟霞。在这个男人的世界和时光隧道里,她们的红尘背影能够凝固历史的美感。中国文人是崇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历史上,只有这四个颜如玉轰轰烈烈聚集了各种兴衰成败、浪漫悲情,风云际会因她们而搅动,关键是,让男人更像男人,女人更像女人。要是没有这些史实或故事,长得再美的女人也不可能跻身“美女”之列,更难成“大美女”。如果不幸与昏君暴君有关,少不了留下妲己、褒姒那样的恶名。

⑩ 京城四大名妓是哪四个

京城四大名妓分别是:

柳如是、苏小小、李师师、陈圆圆。

1、柳如是: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明清之际的着名歌妓才女,聪慧好学,个性正直,魄力奇伟。

柳如是虽为传统社会一女子,却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更叹赏她是反清复明的义士。清兵到来之时,她劝爱人钱谦益自尽殉明,谦益不从,她亦自尽未遂。后来她和钱谦益一起参与郑成功等人的复明活动,她倾尽珠宝,助饷义军;以自家为地下联络点,为义军传送密信;

2、苏小小:南朝齐时期着名歌伎、钱塘第一名伎。自小能书善诗,文才横溢,但不幸幼年时父母双亡,寄住在钱塘西泠桥畔的姨母家。虽身为歌妓,却很知自爱,不随波逐流。

苏小小玲珑秀美,气韵非常,在她周围总有许多风流倜傥的少年。苏小小也乐得和文人雅士们来往交谈。常在她的小楼里以诗会友,门前总是车来车往,苏小小也成了钱塘一带有名的诗妓。

3、李师师:开封人,本姓王,年幼丧母,后被一李姓歌妓收养,遂取名李师师。长大后不但亭亭玉立,艳若桃李,才华出众,歌喉婉转,还善词曲,工歌唱,在诸教坊中独领风骚,而且是一名民族意识强烈,深明大义的奇女子。

与宋朝大才子周邦彦多有来往,互赠诗词;又与宋徽宗交往过密,有许多风流佳话。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破汴,她捐家产助宋军抗金,后在慈云观出家。

4、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幼从养母陈氏,故改陈姓。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崇祯末年被田畹锁掳,转送吴三桂为妾。相传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叫人掳走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遂引清军入关,大破李自成。

(10)四大美女哪位是青楼的扩展阅读:

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并说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

她艳压江南的“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的昆腔名角。她的声悠悠荡漾着醉人的魔力,所闻者无不叹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她的美是那样的恬静、秀淡,浑身上下,抖落着与青春的气息;她的才时刻都反衬出男人们的冒昧无知,理性与智慧蓄于她无懈可击的判断与反映能力。

崇祯末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威震朝廷,崇祯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给帝寻求绝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忧虑之心,遂遣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觅艳。田畹寻得陈圆圆后,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为己有。陈圆圆其实是个外交能手。

为了报恩,让田畹送自己献媚皇帝,之后为报平安,又去讨好吴三桂。到李自成兵败,圆圆尚能完身回到吴三桂身边,她周旋于三大历史人物之间,手段何等机智。

后来吴三桂在云南宣布独立,康熙帝出兵云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直至清末,寺中还藏有陈圆圆小影二帧,池畔留有石刻诗。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四大名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