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女大全 » 四川开县十大美女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四川开县十大美女

发布时间: 2022-05-20 20:54:36

1. 历史 重庆出了一个什么人

聂荣臻(1899~1992)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新中国科技事家
聂荣臻(1899-1992),字福骈,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着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我国人民解放和日后国防军事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终年93岁。

卢作孚(1893~1952)着名实业家
卢作孚(1893~1952年),原名魁先,别名卢思,重庆市合川人。 着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创办的民生公司,到1949年,拥有148艘江海轮船,投资60多个企事业单位,成为中国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他青年时便提出教育救国,并为之奋斗。从自学成才始,到创建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普及文化和教育,多有建树。他以北碚为基地,从事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获得成功。他一生俭朴勤奋,公而忘私,服务社会和人群。他崇尚务实和科学精神,有《卢作孚集》传世,是重庆人乃至中国人在上个世纪前半叶最有价值的心智和实践的结晶之一。 推荐评语:民生公司、北碚实验区、《卢作孚集》,其中任一项都足以改变历史,卢作孚正是这样一位改变历史而让中国人不能忘记的重庆人。

刘伯承(1892~1986)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曾用名刘伯坚,中国四川省(今重庆市)开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共产党第八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9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南京市市长。有“川中名将”、“军神”的称号。

吴棹仙(1892~1976)着名中医
吴棹仙(1892~1976)着名中医 名显宗,重庆巴县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巴县医学堂,后在重庆官立医学校师范班、重庆存仁医学校学习。1918年与人合伙在重庆开设双桂堂药店,得针灸大师许直初秘传,使许多病人针到病除,享有“神针”之誉。1932年,与人共同创办巴县国学学舍(后改名重庆市国医传习所),从事中医药学的教育工作,1935年重庆国医药馆成立,任馆长。1939年创办重庆中医院和巴县国医学校。还创办苏生国医院、中华医药科学讲习所,任董事长兼所长。1954年后,先后任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教师,重庆市第一、第二中医院院长,成都中医学院医经教研室兼针灸教研室主任。1956年2月,以“特邀代表”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全会,将其珍藏多年的《子午流注环周围》献给毛泽东主席。1963年,作为特邀顾问参加了全国中医教材审编会议。着有《灵枢经浅注》、《子午流注说难》,合着有《灵枢语释》。曾当选为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委员。

以下还有很多人:(关于他们的资料可以再网络搜到的)
王麟(1902~1938)抗日殉国烈士
张德成(1886~1967)着名川剧艺术家
苟文彬(1934~1986)搪瓷科技专家
邱少云(1926~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
廖静秋(1925~1958)着名川剧表演艺术家
罗广斌(1924~1967)着名作家
王朴(1921~1949)着名革命烈士
钟惦斐(1919~1987)着名文艺评论家、电影美学理论家
彭咏梧(1915~1948)着名革命烈士
陈子庄(1913~1976)着名国画大师
何其芳(1912~1977)着名诗人、文艺理论家
李伯钊(1911~1985)着名革命戏剧家
刘仁(1909~1973)无产阶级革命家、北京市委第二书记
游曦(1908~1927)着名革命烈士
郭汝瑰(1907~1997)军事家
王超奎(1907~1941)抗日殉国烈士
畲雪曼(1907~1993)着名书画家
刘雪庵(1905~1985)着名作曲家
王良(1905~1932)红军高级将领
古耕虞(1905~1995)着名实业家
任鸿隽(1886~1961)着名学者
邹容(1885~1905)辛亥革命先驱
李世棻(1821~1883)清着名诗人
黄墨涵(1883~1955)着名社会活动家
杨庶堪(1881~1942)重庆辛亥革命元勋
余元章(生卒年不详)近代开采石油的先驱者之一
向楚(1877~1961)着名史志学家
张培爵(1876~1915)蜀军政府都督
汪云松(1873~1958)总商会会长,曾主持留法勤工俭学
谭祖尧(1902~1927)着名革命烈士
赵世炎(1901~1927)中共早期着名活动家
李初梨(1900~1994)无产阶级革命家、文物收藏家
周钦岳(1899~1984)着名新闻工作者
卞小吾(1872~1908)清《重庆日报》创办者
朱之洪(1871~1951)清重庆保路同志协会会长
萧湘(1871~1940)清四川谘议局副议长
刘子如(1870~1948)重庆巨商、着名企业家、慈善家和爱国知识份子
许建安(?~1909)桐君阁药厂创办人
程德全(1860~1930)民国江苏都督
张森楷(1858~1928)着名史志学家
余栋臣(1851~1912)清反洋教起义领袖
钟云舫(1847~1911)“天下第一长联”作者
徐邦道(1834~1895)清甲午战争抗日名将
竹禅(1825~1901)着名僧人
黄开基(1787~1854)清抗英将领
龚有融(1755~1830)清着名书画家
周煌(1714~1785)清《四库全书》总阅
张鹏翮(1648~1725)清大学士
破山(1597~1666)集佛学、书学、文学于一生的一代宗师
秦良玉(1574~1648)明抗金巾帼英雄
王应熊(?~1646)明大学士
刘时俊(?~1629)明率军平叛收复重庆将领
刘安恭(1899~1929)红军高级将领
邹进贤(1899~1930)重庆和四川地区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
冉钧(1899~1927)重庆和四川地区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
万丛木(1899~1971)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校长、着名画家
杨暗公(1898~1927)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四川党团组织创始人
胡子昂(1897~1991)着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
陈铭德(1897~1989)中国报业巨子
吴芳吉(1896~1932)“白屋诗人”
童庸生(1899~1938)重庆和四川地区早期的共产主义运动先驱
曾吉芝(1872~1942)教育家
来知德(1526~1604)明理学家
张佳胤(1526~1588)明兵部尚书
喻茂坚(1474~1566)明刑部尚书
江朝宗(1425~1506)明翰林院侍读学士
江渊(1400~1473)明工部尚书
蹇义(1364~1435)明初五朝重臣
桓渊(?~1258)南宋理学家
道隆(1213~1278)南宋高僧
赵智凤(1159~1249)大足宝顶石刻创刻者
蒲国宝(生卒年不详)南宋状元
冯时行(1100~1163)爱国名臣、北宋状元
谯定(1023~?)北宋着名理学家
陈抟(?~989)道教至尊
范长生(218~318)大成丞相
董允(?~246)蜀汉“四相之一”
甘宁(?~215)东吴名将
严颜(生卒年不详)巴郡太守
董和(?~220)蜀汉掌军中郎将

2. 十大元帅有几个是四川人

十大元帅一共有四个是四川人,分别是:

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县人 ;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县人;

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 ;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


补充:

1、朱德:

  • 建国后,朱德先后任国家和党的副主席、人 大 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一名。

  • 1976年7月,朱德以90岁高龄去世。

3. 哪位GG或MM知道刘伯承事迹

新世孙吴——刘伯承

戎马一世,勤学一生;施计用兵,略胜孙吴;指挥若定,出神入化;雄才大略,古名将风。

刘伯承(1892~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现代军事家。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入学生军,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组织过沪顺起义、南昌起义,先后任过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军事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他对中国革命军队的建立和壮大,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的迈进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1. 坎坷一生元帅路

刘伯承,原名明昭,出身于四川开县张家坝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上过私塾,读过高小,后考入官立中学。辛亥革命爆发时,刘伯承已经十九岁,他立即加入到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参加了学生军,次年入重庆陆军将校学堂速成班,毕业之后被分到蜀军第五师任司务长。护国战争爆发后,他又改任排长,由于作战勇敢,他被火线提升为连长,可是蜀军很快被袁世凯的军队打败了,就连指挥讨袁的蜀军总司令熊克武也被打跑了。部队失散,刘伯承回家暂避,不久,救国心切的刘伯承再次出来投身到革命斗争之中。

1916年,在讨袁护国斗争中,刘伯承组织起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很快这支队伍发展到两千余人。他率军攻下丰都,在反动军队的反扑他负重伤失去了右眼。然而,由于他指挥有方,作战勇敢,年仅二十四岁的刘伯承落下了川军名将的美称。

刘伯承在川军中战斗了十年,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也参加了军阀之间的战争。他看到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是痛苦和灾难深感不安。1926年,刘伯承在吴玉章等人的引导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受党的委托,为配合北伐战争,他与杨阐公一起组织了沪州、顺义起义。蒋介石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之后,刘伯承从四川东下,奉党的指示,到南昌与朱德等将一起组织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之后,刘伯承等人潜往香港,1927年冬转到上海。在上海躲避期间,正遭通缉的刘伯承被染上恶习的儿子告发,几遭逮捕。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刘伯承到苏联学习,躲过了反动派的追捕。

从苏联回国后,刘伯承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协助周恩来、朱德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面对“左”倾路线和李德的瞎指挥,刘伯承敢于站出来进行斗争,他告诫李德:“如果我们不停止这种拼消耗的战术,采取机动灵活的方针,根据地将会丧失,红军将会拼光,我们将变成千古罪人。”他的正确意见不仅未受到重视,还被免了总参谋长的职务。

红军在惨痛的失败中开始总结教训,1935年1月,红军打下遵义之后召开中央紧急会议,刘伯承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毛泽东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之后,刘伯承的军事道路渐入顺境,在长征途中,每遇关键时刻,他总是亲临前线指挥。在后有数十万追兵,前有金沙江天险的情况下,许多人怕部队过不了江,毛泽东却风趣地说:“朱德同志说,四川称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江水怎么会挡得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带过去的!”刘伯承果然不负众望,使大军安然渡江。他还组织了智取遵义、强渡大渡河、巧过少数民族区域等重大军事行动,为红军的长征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抗日战争中,刘伯承任一二九师师长,与政委邓小平率部深入敌后,在太行山建立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组织指挥了奇袭阳明堡、伏击神头岭、巧胜七亘村等战斗,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打破了敌人的十三路“围剿”。在抗战胜利前夕,他率部大举对日寇反击,歼灭五万余,收复县城五十九座。

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他组织了上党战役,歼敌十三个师。随后又打了平汉战役,歼敌二个军,接着战陇海,下定陶,挥师南下,按毛泽东的部署,千里跃进大别山,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楔子。刘伯承与陈毅的华东野战军组织了淮海战役,一举歼敌五十五万多;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随后渡过长江,打下南京城,挥师向南,解放了华东和西南地区。

全国解放之后,刘伯承辞去了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之职,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为军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积极努力。刘伯承在军事学院任院长七年多,他常常亲自审定教材,参加演习,使军事学院的建制和课程设置逐步趋于完善。然而,正当刘帅呕心沥血地为军事教育而工作时,不公正地打击降临到他的头上。1958年夏天,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斗到了这位六十六岁的老元帅头上。七月的一天,高烧三十九度的刘帅被召回京,在怀仁堂千人大会上作检讨。此后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老元帅失去了战争胜利带来的愉快,经常缄默不语。但他仍然关心着军队和国家的建设,他受的不白之冤历史早已作出了公正的结论,他的功绩和贡献已被永远载入史册。刘帅的坎坷经历使他的一生具有了更浓的传奇色彩。

2. 精谋巧计胜孙吴

刘伯承出身行伍,戎马一生。他带兵打仗不但有勇,更善用谋。在川军之中他就有了名将之美称。加入革命队伍之后,他善于学习,勤于动脑,使他的指挥艺术逐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红军长征的路上,智取遵义城、巧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等一系列战争奇迹都是刘伯承指挥先遣队创下的。

在抗日战争中,刘伯承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深入山西抗日前线,他利用日寇的轻敌麻痹派出一个营夜袭阳明堡机场,取得炸毁敌机数十架的战绩。为了有效地消灭日军,他利用围城打援之术,在神头岭巧设伏兵,打潞城诱敌出援,一举歼敌千余名,这在抗战初期算得上是辉煌的战果。他利用兵家之忌,在山西七亘村边疆两次设伏,使日军白白多送上百余条性命。在抗日战争中敌我力量对比相去甚远,我军采用的多为游击战术。刘伯承把游击战的指挥艺术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说:“游击战争的‘游’就是机动,‘击’就是歼灭敌人;‘游’以掩护自己的弱点,寻找敌人的弱点,‘击’以发扬自己的特长,撇开敌人的特长”。他为游击战总结出一系列简练有效的战术方法,诸如“攻击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猛虎掏心”,“釜底抽薪”;“狼的战术”、“麻雀战术”、“黄蜂战术”;还有“拖刀计”、“杀回马枪计”、“吸打援敌计”等等。

在解放战争中,刘伯承的指挥艺术达到了臻于完美的地步。他一战上党,歼敌十三个师三万余人,给了到解放区抢地盘的国民党军队当头一棒;再战邯郸,歼灭敌人两个军,有力地支持了毛泽东的重庆谈判。随后他奉中央指示,挥师向东横扫,然后下定陶、打巨野、战滑县,直杀得国民党军队摸不着头脑,连续五战五捷,歼敌十个半旅,计七万余人。

千里跃进大别山应该说是刘伯承军事指挥艺术的杰作,这场战争,与其说是斗勇不如说是斗智。当时解放军尚处劣势,第二野战军离开根据地挺进鲁豫已经处在虎狼夹击之中。为了掩盖真实的用兵企图,刘伯承指挥军队作出许多“示假”举动,把敌人引入迷途。刘伯承首先指挥军队打了鲁西南战役,使敌人误以为我军要夺陇海,于是调兵防守;随后,命令部队在黄河渡口佯攻,造成北进回归根据地之势,蒋介石立即调三十个旅分五路开进郓城、巨野。然而,刘邓大军的行动方向却相反,甩掉大后方向南挺进,完全打无后方战役,到此时蒋介石还以为刘邓大军是在不能渡的情况下被迫南窜。只有到了刘邓大军渡过涡河、沙河、黄泛区之时,蒋军才明白了我军的意图,但为时已晚。我军挺进大别山后,如同在敌人的腹部楔进了一支钢钉,使蒋军随时都深感不安。这一举措牵制了蒋军南线兵力的一百六十个旅中的九十个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设下伏笔。

3.勤思善学成儒将

刘伯承一生刻苦勤奋孜孜以求,使他不仅走完了从士兵到元帅的进步道路,而且成为无产阶级军事家,被誉为“儒将”。

在我军将领之中,刘伯承学习刻苦是出了名的。他从小就崇尚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读私塾时常常最先到校,最后离校,他不仅把课文背熟,而且连注释也背下来。到了中学和军校,他更是勤奋刻苦,以致各科成绩都很突出。步入行伍之后,他仍不忘学习。

大革命失败之后,党派刘伯承到苏联学习,进苏联红军高级步校时他已经三十六岁了。到了这个年纪再学外文是相当困难的。但他从字母和发音开始,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竟然攻克了外语关,并获得了俄文和各科成绩优秀的佳绩。毕业时他已经能够准备地翻译俄国的军事理论着作。

回国之后,成为我军第一位翻译科长。他借助俄文工具,系统研究了罗马战史、拿破仑战史、日俄战争史等,开阔了军事视野。还系统研究了苏军的条例、条令、作战理论,增长了正规化军队和打现代战争的知识。

在革命战争年代,刘伯承的大部分时间在前线度过,他常常在炮火之中细扣兵书,置生死于一旁,而入心思于兵法之中,不绝于耳的枪炮之声时常成为他研读兵书的伴奏曲。比如,1941年八路军总部送来一部《合同战术》的译稿请刘伯承校订。一年后这部译着校订好并复印,刘伯承在评序中写道:“这本书在校正中经过三次反扫荡的作战”。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残酷的阶段,几乎天天在打仗,左权同志就是在这期间牺牲的。即使如此,刘伯承也不忘校订工作,他把这项工作看作是学习任务。此后《合同战术》下部的译稿又送到刘伯承的手中,校订完成并复印时,刘伯承作序写道:“我在上爱国自卫战争前线时,带上这本《合同战术》及其译稿,才真正开始校正与补译。幸好在敌人飞机大炮坦克的督促与我参谋同志帮助绘定之下,……完成了出征前一切工作”。《人民日报》报道说:“刘伯承将军在戎马倥偬之中完成《合同战术》一书下半部之校译,计十万字。此为一百天来刘将军歼灭蒋军十一个旅之外又一重大贡献。……一百天来,刘将军驰骋于冀鲁豫大平原上,五战五捷,平均每二十天作战一次。”“刘将军在极度繁忙的自卫战争中,稍有空隙立即开始校译。”

刘伯承的勤奋好学还在于他对战争经验的总结和思考。他从不放过任何一次有影响的战争或战役,认为那里面有鲜血和生命铸成的经验与教育。从南昌起义的失败,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大战役和战斗,刘伯承常常都有系统的思考与总结。他强调“用兵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刘伯承刻苦学习古今中外的军事理论,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使他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军事理论。他提出了生动形象的“五行术”,在“五行术”中把我军看成战争主体,把任务当作中心,把敌情看作前提,把时间和地形看作物质条件。他常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他集毕生的心血形成了系统的军事理论。

对刘伯承的刻苦勤奋,朱德称赞道:“刻苦学习,学而不厌。”陈毅元帅则称赞说:“苦学入梦寐,劳生历艰难”。就连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也感慨地称:“刘伯承廉洁虚心,不断求知,与国民党将领比较,诚不谛鹤立鸡群。”

4.呕心沥血办教育

“治军必先治校”是刘伯承的名言,他也身体力行。为此奋斗了一生。早在中央苏区,他就担任过红军学校的校长兼政委。长征途中,他是中央红军的总参谋长,先后担任了红二方面军和四方面军的红大校长。到陕北后,在繁忙的战争指挥中,兼任中央红军大学副校长。解放战争,率领大军转战南北,在担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的同时兼任二野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指挥战争之余,还亲自任教,以一个教官的身份出现在学员面前。

全国解放以后,刘伯承初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他接受了办学任务,辞去了军政职务,创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他担任第一任院长,后任院长兼政委。

在解放初期,百废待举,万事待兴的艰难环境下,他强支病体,和教员、干部一起摸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办好高级军事指挥院校的道路。他千辛万苦地选拔教员,字斟句酌地研究和确定办学方针,逐项科目审定教材。在和平环境下我军形成的办学方针,高级军事学院的课程设置和内容选定都凝结着刘伯承元帅的心血。建国后刘伯承主持军事学院的工作达七年多的时间,为军事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在办学过程中,刘伯承倡导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校风是育人的重要环境,学风是成长的重要条件。为了使刚刚办起的学校尽快形成良好的风气,他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学校建立起完整的正规化规章制度,仅通过严格管理保证了这些制度的贯彻执行。

为了适应现代化正规化的需要,刘伯承亲自审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针。他提出了“战术为经,技术为纬,经纬交织,纵横联系,编织起来”形成整体的训练指导原则。他强调把训练和培养善于组织指挥现代化诸兵种协同动作的指挥员作为高级军事指挥院校的培养目标。

办学离不开师资,他提出并采用“速成”“速办”等方法提高教员的专业水平,提倡“尊师重教”以促使教员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刘伯承十分关心教材问题,他主张教材要少而精,内容要准备无误。他要求提法妥当,用语准备科学,标点符号无错误。他还常常在百忙之中亲自抓教材的编写、翻译、校对、出版等工作。

为了形成良好的办学风气和领导作风,他提倡“人人当院长”,“执事者各执其事”各负其责。倡导“共同学习政治,各自钻研业务;统一集中领导,单刀直入基层;集中领导,分工负责”的工作方法和领导作风。

刘伯承办教育其成绩是显着的,毛泽东在《给军事学院训词》中肯定了刘伯承的成绩,他说:“军事学院的创办及其一年多以来的教育,对于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是有重要贡献的。”

综上所述,用“我军院校的开拓者”和“我军院校之父”等词来描述刘伯承对军事教育的贡献是不过分的。刘伯承饱读古今中外军事着作,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钻研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对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司令部工作都有独到的论述。他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艺术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贡献。他的主要军事着作已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他还翻译了苏联的许多军事着作。

刘伯承年表

刘伯承原名明昭,1892年12月 4 日生于四川开县赵家场。

宣统三年(1911年)在万县参加响应辛亥革 命的学生军。

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

次年参加四川讨袁(世凯)军。

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战争中, 历任连长、团长。

1916年 3月率四川护国军攻占丰都时,头部中弹, 右眼致残。

1923年在讨伐吴佩孚时,任东路讨贼军第一路前敌指挥官,屡打胜仗,被誉为川中名将。 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12月与杨暗公、朱德等发动沪州、 顺庆(今四川南充)起义,任总指挥,率部同四川军阀作战,策应北伐战争。

1927年接受中共中央指示后转往南昌,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失败后经香港转赴上海。

1928年留学苏联。

1930年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 12月回国,协助周恩来处理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32年 1月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

1932年10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协助朱德、 周恩来指挥第四次反“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因用俄语当面怒斥从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而被撤职,调任第五军团参谋长。

1934年底复任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指挥先遣部队强渡乌江,智取遵义。

1935年 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会后,协助毛泽东、周恩来等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

1935年5月 4日, 指挥干部团强占皖平渡,保证全军安全北渡金沙江。随后任先遣队司令,与政委聂荣臻率部为全军开路。

进人大凉山时,坚定地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与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使全军顺利通过彝族区,并在当地留下民族团结的佳话。第一、 第四方面军会合后,他作为总参谋长与朱德随红军总部在左路军。他和朱德坚定地维护中共中央关于北上抗日的方针,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在山西前线组织所部进行阳明堡夜袭战、七豆村伏击战等战斗。

1938年后,与政委邓小平、副师长徐向前等指挥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沉重地 打击了日军。

随后又取得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和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的胜利,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1940年组织部队参加百团大战,破袭正(定)太(原)、平汉、自(圭)晋(城)和(大)同蒲(州)铁路交通线。

1943年 9月赴延安。

1945年 6月当选为中共 第七届中央委员。

1945年 8月20日,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1945年9月至11月与政委邓小平指挥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控制晋东南和打通平汉路的企图。

1946年 6月,与邓小平政委奉主力部队在十个月内连续组织陇海、定陶、巨(野)金(乡)鱼(台)和豫北等九个战役,歼敌十二万余人,挫败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1947年 6月,与邓小平率十二万大军突破黄河河防,指挥鲁西南战役,随即千里跃进大别山,重建大别山根据地。

1947年10月,蒋介石派白崇禧指挥 33个旅围攻大别山。 12月,刘邓决定以邓小平等率主力在大别山坚持内线斗争,刘伯承率一部北渡淮河,调动敌人。刘邓大军和进军豫皖苏的陈(毅)粟(裕)野战军和进军豫西的陈(赓)谢(富治)集团互相配合,经十个月艰苦作战,扩大了中原解放区,迫使国民党军进一步陷入被动。

1948年 5月,任中原军区司令员。

1948年11月,与邓小平、陈毅、 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华东、中原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

1948年12月15日,与邓小平、陈毅指挥中原解放军将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全歼于宿县以南的双堆集地区。

1949年 2月,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

1949年4月,与总前委其他领导人一道指挥渡江战役,并直接指挥第二野战军解放皖南、浙西、赣东北、闽北广大地 区。

同年冬,指挥第二野战军主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第一野战军的配合下进军大西南,执行远距离迂回包围的方针,解放四川、云南、贵州、西康四省。

1949年12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1950年冬,他领导组建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任院长兼政委。

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57年9月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

1958年被扣上教条主义的帽子而受到错误的批评。

1959年后曾负责中央军委的战略研究工作。他是中共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66年 1月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他还是第二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82年,因年高辞去党政军领导职务。

1986年10月 7日在北京逝世。

刘伯承饱读古今中外军事着作,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钻研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对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司令部工作都有独到的论述。他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艺术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贡献。他的主要军事着作已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他还翻译了苏联的许多军事着作。

4. 四川出了哪些了不起的大人物

古 代
大禹 四川汶川人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故事,如今对无数当地救援人员来说是真实写照
武则天 四川广元人首个女皇帝
苏东坡 四川眉山市人,大文学家,苏氏三父子均才学,书法之深厚为历史罕见
司马相如 四川南充人西汉大文学家,有辞宗之称,与卓文君的爱情为千古佳话
陈寿 四川南充人陈氏三状元之一,《三国志》作者
陈子昂 四川射洪人大文学家代表《登幽州台歌》名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张澜 四川南充人 文学家,爱国主义者,代表作《死水微澜》,中国民盟创始人
吴玉章 四川荣县人革命教育家,早年追随孙中山闹革命,后长期从事革命教育
郭沫若 四川乐山人大文学家新中国首任文联主席,中国科技大学首任校长
巴金 大文学家 代表作《家》《春》《秋》三部曲等,中国文联主席

现 代
邓小平 四川广安人,不用多说了
朱德 四川南充仪陇人,红军创始人共和国十大元帅,首任军委主席
陈毅 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共和国十大元帅
刘伯承 四川开县人共和国十大元帅
罗瑞卿 四川南充人 共和国开国大将
陈伯均 四川达县人,开国上将
张爱萍 四川达县人, 开国上将
张大千 四川内江人画圣擅中国国画
赵一曼 四川宜宾人着名爱国革命女烈士
黄继光 四川中江人抗美援朝勇士《上甘岭》原型

如今正活跃的演艺名星
邓婕 四川成都
唐国强 四川成都
陈小艺 四川乐山
廖昌永 四川成都郫县 享有全球华人第一男中音美誉的世界着名歌唱家廖昌永
刀郎 四川成都 2002年的那一场雪
罗京 彭州永定 新闻联播的熟面孔
刘纯燕 四川成都 “ 金龟子 ”,央视儿童节目主持人
李佳明 四川绵阳 央视开心辞典
王小丫 四川凉山 央视开心辞典
李丹阳 四川成都 民族唱法歌唱家
郑裕玲 籍贯四川 香港综艺大姐大,无线顶尖司仪
刘仪伟 四川成都 着名主持人
谢娜 四川成都 捣蛋精灵主持人
李进 四川成都 光头李进
白灵 四川成都 少有的四川口碑不好的艺人,但看着在好莱坞打拼的艰辛,就让其在列
叶蓉 四川成都 东方卫视当红主播 “渣打银行财富人生”主持人
张歆艺 四川成都 演员
陈法拉 四川成都 演员
陈琳 四川成都 歌手
何嘉仪 四川南充 演员
张嘉倪 四川成都 新生代演员《又见一帘幽梦》
郭敬明 四川自贡 作家

5. 重庆的历史人物,5个以上

重庆的历史人物有杨尚昆、聂荣臻、刘伯承、李伯钊、胡子昂等。

1、杨尚昆

杨尚昆(1907年8月3日-1998年9月14日),男,号诚五,四川省潼南县双江镇(今属重庆)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入上海大学学习。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2、聂荣臻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字福骈,曾用名聂云臻,出生于重庆江津吴滩镇。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

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

3、刘伯承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曾用名刘伯坚,重庆市开州人。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4、李伯钊

李伯钊(1911(辛亥年)—1985(乙丑年).4.17),戏剧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席杨尚昆的夫人。原名李承萱,曾用名戈丽。出生于重庆大梁子。

1926年赴苏联学习。1929年与杨尚昆结婚,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顾问,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着有歌剧《长征》、话剧《北上》等。

5、胡子昂

胡子昂(1897年3月-1991年11月19日),汉族,曾用名胡鹤如,四川省巴县(今属重庆市巴南区)人,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始人之一,中国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着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

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6. 中国最长寿的人是谁多少岁

李庆远 (1677-1933),寿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也是世界上着名的长寿老人。在他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时,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庆远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
1933年活了256岁的李庆远与世长辞,他先后共有24位妻子,180位后人。当时的纽约时报与时代杂志都做了报道。按照这个年代推算,他应该生于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干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极罕见的长寿星。
李庆远 (1677-1933)
长寿秘诀
“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坐如龟,行如雀,睡如狗”这就是李庆远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指引。他始终认为保持一个平静安宁的心态是长寿所必须的。他的饮食主要以米饭和少量的葡萄酒为主。
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长期素食,二心静、开朗,三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
人物生平
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年寿最高者,当数李庆远。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死于民国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岁。李庆远原籍云南省,90多岁时到四川省开县定居,一直到去世。膝下子孙满堂。由于他对中医中药,尤其对养身、健身都有不凡的造诣和成就,被人们誉为“神仙”。

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曾于1925年专程拜访过这位老人,刘的采访回忆文章发表在1986年第六期《气功》杂志上,同时刊登的还有寿星李庆远口述的“长生不老决”约1000多字。老人去世后,北京的一些报纸曾以“地球上最长寿的人”为题予以报道。
清代有位百岁寿星李庆远,他生前十分欣赏清代学者陆陇其的话:“足柴足米,无忧无虑,早完官粮,不惊不辱,不欠人债而起利,不入典当之门庭,只消清茶淡饭,便可延年益寿。”李庆远一生遵此“妙诀”,称:“此真养生之妙诀,益寿之良箴也。得此可长生,不必采灵药,炼金丹也。
上一篇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淫乱沙皇500吨巨额黄金之谜 竟流落中国
·
揭秘中国最惊人的二十大无解神秘事件
·
中国古文明惊现万里之遥的美洲大陆
·
中国十大美女城市榜:山美水美人更美
·
媒体称李娜“逆生长”夺冠倒逼中国体育改革
·
专家证实“中国雨人”心算能力强 并非靠记忆
·
专家问诊“中国雨人” 证实其心算能力强(图)
·
广西“长寿乡”招百万游客 河水受污染不能直饮
·
“中国雨人”上海问诊 专家称确是心算(图)
·
猜您喜欢

相关专题

未解之谜
世界未解之谜图片:中国人最早发现美洲?
耶稣5大惊人未解之谜:能在水上走?
地球八大神秘未解之谜:生命从何而来
匪夷所思!震惊全世界的十个未解之谜

前世今生
佛家揭秘:人死后真可以投胎转世吗?
揭秘:人死后真可以投胎转世吗?
揭开六道轮回的奥秘(图)
美国科学家证实:人确有前世

抗日战争
盘点令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名将
揭秘抗日名将孙立人鲜为人知的4段恋情(图)
着名抗日英雄杜聿明的战犯生涯(图)
抗日经典故事回眸:各大战役背后的故事

2 条评论
登 录
我来说两句...
最新评论

女神木头
人红是非多

10-1119:01 0 回复

亲爱的路人
火前留名

10-1113:12 0 回复
 

7. 开县首富是谁

开县首富是胡云辉。

胡云辉介绍:

1991.07-1992.01:成都市青白江区龙王镇参加工作;

1992.01-1993.03:成都市青白江区龙王镇综合统计员;

1993.03-2004.06:成都市青白江区龙王镇财政所工作,1994.06任副所长,1995.11任科员,1997.07任团委书记;



2004.06-2006.01:成都市青白江区龙王镇综合办主任、团委书记;

2006.01-2007.08:成都市青白江龙王镇党政办主任、人大办主任、团委书记(2007.01-2007.08借调青白江区商务局工作);

2007.08-2010.01:成都市青白江区商务局主任科员、投促委办公室副主任(正科级);

2010.10-2011.01:成都市青白江区商务局主任科员、投促委一产部部长;

2010.10-2011.01:成都市青白江区商务局主任科员;

2011.01-2015.03:成都市青白江区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

2015.03-2016.11:成都市青白江区商务和投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2016.11-2017.11:成都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

2017.11-2020.07:成都市青白江区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8. 开县有美女吗

开县物产丰富 气候适宜 美女真的很多 相对重庆其他地方,个人觉得开县女孩子的平均水平要高不少
你想看美女呢,就在新世纪附近的服装店等地方去转悠。想找美女玩呢,可以去夜猫、5号酒吧等夜场去耍 想找个开县美女结婚呢,就找人介绍,或者去婚介登记

9. 开县有什么大人物

当然有我啊,杨小芳,,,,哼,不错吧...加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