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越剧貂蝉拜月一支青香歌词
一支清香炉内焚,跪在尘埃告神灵。
貂婵从小丧父母,自怜身世太飘零。
幸蒙司徒来收养,百般垂爱似亲生。
遭不幸国事多艰难,梦醉歌舞心不忍。
近日里常见老爷双眉锁,长吁短叹泪涟涟。
莫不是为了董卓乱朝纲,老爷他苦无良策除奸佞。
我有心为他解愁闷,只不过女儿家难以去动问。
心焦急意彷徨,无奈何,独对明月诉衷情。
Ⅱ 越剧相思树绣鱼书
我在有500G戏曲资料免费下载的学知网查到的:
www.downknow.com
/戏曲艺术/越剧/音频/_音频片断/_袁派/朱东韵/相思树·绣鱼书(朱东韵).mp3 [0] 13MB
其他免费下载的越剧还有:
│ │
│ ├—胡佩娣
│ │ │ 胡佩娣 投江 伴奏.mp3
│ │ │ 胡佩娣 投江.mp3
│ │ │ 胡佩娣 问君能有几多愁 伴奏.mp3
│ │ │ 胡佩娣 问君能有几多愁.mp3
│ │ │ 胡佩娣 家.mp3
│ │ │
│ │ └—胡佩娣CD专辑
│ │ 1.情深·阳告(三枝香).mp3
│ │ 10.红梅记·书房.mp3
│ │ 11.红梅记·分别.mp3
│ │ 12.问君能有几多愁·妾愿死在君前头.mp3
│ │ 13.锦楼绮缘·盼讯.mp3
│ │ 14.锦楼绮缘·斥柳.mp3
│ │ 2.情深·阳告(风云易测).mp3
│ │ 3.情深·行路.mp3
│ │ 4.杜十娘·不幸我自幼死爹妈.mp3
│ │ 5.孔雀东南飞·雀离.mp3
│ │ 6.孔雀东南飞·雀盟.mp3
│ │ 7.梁山伯与祝英台·草桥结拜.mp3
│ │ 8.梁山伯与祝英台·十相思.mp3
│ │ 9.家·鸣凤(死何作惜).mp3
│ │ 目录.txt
│ │
│ ├—陈颖
│ │ 情探·三柱香.ram
│ │ 情探·阳告.ram
│ │ 断指.ram
│ │ 断指记·合扉.ram
│ │ 断指记·辩冤.ram
│ │ 梅花魂·落崖.ram
│ │ 梅花魂·这风暴骤间来临.ram
│ │ 碧玉簪·送凤冠.ram
│ │ 红楼梦·与姑娘.ram
│ │ 陈颖 赖婚记.rm
│ │
│ ├—陈飞
│ │ 陈飞 下凡(链缠身体骨裂).mp3
│ │
│ └—颜佳
│ 十八相送.mp3
│ 情探·行路(颜佳).wma
│ 颜恝 情探-行路.rm
│
├—_其他
│ │ 1.mp3
│ │ 2.wav
│ │ 2002嵊州越剧节-四大美女联唱(方亚芬-杨贵妃 黄美菊-貂蝉 王志萍-西施 陈 颖-昭君).rm
│ │ 51.rm
│ │ changhuigui.rm
│ │ shenyue.rm
│ │ Track09.mp3
│ │ yl(ts).rm
│ │ yz-ylh.rm
│ │ [音频]长征影剧院惠丽讲话和加唱.mp3
│ │ 《一夜新娘》选段.wma
│ │ 《日落日出》选段.wma
│ │ 《梁祝·送兄》.ra
│ │ 《红楼梦·晴雯补裘》.ra
│ │ “ 鸳 鸯 剑 之 劈 牌 ”(徐持平).rm
│ │ 七步诗(曹植).rm
│ │ 全国十大名票越剧联唱.rm
│ │ 断太后.rm
│ │ 梅秀文 拜年.rm
│ │ 沈园-钗头凤.WMA
│ │ 流花溪.wma
│ │ 群芳谱.rm
│ │ 翠姐姐回娘家选段.ra
│ │ 越剧大联唱连环66跳.wma
│ │ 陈辉玲 相思曲.rm
│ │
│ ├—ztv录音
│ │ │ 626.rm
│ │ │ 《拜月亭记》选段一.rm
│ │ │ 《拜月亭记》选段二.rm
│ │ │ 《盘夫》选段(谢群英).rm
│ │ │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外国友人).rm
│ │ │ 沙漠王子-算命(俞文娟).rm
│ │ │ 西湖山水还依旧(梅秀文).rm
│ │ │
│ │ ├—流花溪
│ │ │ 流花溪(一).rm
│ │ │ 流花溪(二).rm
│ │ │
│ │ └—琵琶记
│ │ 《琵琶记》选段一(江瑶).rm
│ │ 《琵琶记》选段三(江瑶).rm
│ │ 《琵琶记》选段二-取孝帕.rm
│ │ 《琵琶记-糠米本是两相依》(洪瑛).rm
│ │
│ ├—丁赛君
│ │ 兄妹上街(丁赛君、王文娟)58.rm
│ │ 碧玉簪·头洞房(丁赛君)58.rm
│ │ 袁樵摆渡(丁赛君、金采凌、周宝奎)55.rm
│ │
│ ├—杭广实况广播
│ │ │ radio4.5.rm
│ │ │ 《断指记》选段(陈颖).rm
│ │ │ 《梅龙镇》选段.rm
│ │ │ 《白兔记-惊书》(董柯娣 洪瑛).rm
│ │ │ 广播实况(12.5).wma
│ │ │ 杭广实况广播录音(2003.12.27).rm
│ │ │ 杭广实况录音(12.29).wma
│ │ │ 杭广电台11月23日温州之行录音剪辑(一)(12.7).wma
│ │ │ 杭广电台实况录音(12.19).wma
│ │ │ 杭广电台实况录音(12.8).wma
│ │ │ 湖滨惜别(竺小招).rm
│ │ │ 端午特别节目-多版本白蛇传.rm
│ │ │ 竺水招专辑(杭广实况录音5.28).rm
│ │ │ 菱花镜(葛临镫).rm
│ │ │ 越剧《碧玉桃花》等选播.rm
│ │ │ 金丝鸟(茅善玉).rm
│ │ │
│ │ ├—《流花溪》改编版
│ │ │ 《流花溪》尾声.rm
│ │ │ 《流花溪》改编版(一).rm
│ │ │
│ │ └—顾锡东作品回顾
│ │ 《七娘救夫》选场.rm
│ │ 《双轿接亲》选场.rm
│ │ 《长乐宫》选场.rm
│ │ 五女拜寿-汉宫怨-陆游与唐琬(选段).rm
│ │
│ ├—杭越二团 新白蛇传
│ │ 20031248434761767.rm
│ │ 20031248442876247.rm
│ │ 2003124844850209.rm
│ │ 20031248482924910.rm
│ │ 20031248485029569.rm
│ │ 2003124849518007.rm
│ │ 20031248525632889.rm
│ │ 20031248531345853.rm
│ │ 20031248534479588.rm
│ │
│ └—着名唱段
│ │ 凄凉辽宫月.mp3
│ │ 商芳臣.二堂舍子.rm
│ │ 孔雀东南飞.mp3
│ │ 文成公主.mp3
│ │ 桃李梅同舟.mp3
│ │ 棒打薄情郎.mp3
│ │ 沈于兰一赶三《惊艳》.rm
│ │ 琴挑.mp3
│ │ 盘夫.mp3
│ │ 赖婚记.mp3
│ │ 越剧-沙漠王子-算命.mp3
│ │ 越剧-双烈记-夸夫.mp3
│ │ 越剧-盘夫.mp3
│ │ 鱼针记.mp3
│ │
│ ├—三夫人
│ │ 三夫人.mp3
│ │ 三夫人(金采凤、吕瑞英).rm
│ │ 三夫人(金采凤、吕瑞英)2.rm
│ │
│ ├—十八相送
│ │ 十八相送(徐玉兰、王文娟).rm
│ │ 十八相送(戚、毕)62.wma
│ │ 十八相送(范瑞娟、傅全香 61).rm
│ │
│ ├—春香传
│ │ 春香传农夫歌.mp3
│ │ 春香传重圆歌.mp3
│ │
│ ├—楼台会
│ │ 楼台会(方雪雯、颜恝).mp3
│ │ 楼台会1(徐玉兰-王文娟).rm
│ │ 楼台会2(徐玉兰-王文娟).rm
│ │ 楼台会(傅全香 范瑞娟).mp3
│ │ 楼台会(尹桂芳、戚雅仙).mp3
│ │ 楼台会(尹桂芳、戚雅仙).rm
│ │ 楼台会(戚、毕).wma
│ │
│ ├—白蛇传
│ │ 为妻是千年白蛇峨眉修.mp3
│ │ 泪滴灯花开.mp3
│ │ 白蛇传断桥.mp3
│ │
│ ├—盘夫
│ │ 盘夫索夫(金采凤-陆锦花 52年).rm
│ │ 盘夫(尹桂芳、傅全香).rm
│ │ 盘夫(范瑞娟、傅全香).rm
│ │ 盘夫(袁雪芬、徐玉兰).rm
│ │ 盘夫(金采凤,徐玉兰).mp3
│ │
│ ├—红楼梦
│ │ 共读西厢.mp3
│ │ 宝玉哭灵.mp3
│ │ 越剧-红楼梦-想当初.mp3
│ │ 越剧-红楼梦-黛玉葬花.mp3
│ │ 金玉良缘.mp3
│ │ 问紫鹃.mp3
│ │ 黛玉焚稿.mp3
│ │
│ └—送凤冠
│ 送凤冠(张云霞、刘丽华)文革后.rm
│ 送凤冠(张云霞、庞天华).rm
│ 送凤冠(徐玉兰、金采凤、周宝奎)80.rm
│ 送凤冠(徐玉兰,傅全香).mp3
│ 送凤冠(袁雪芬、徐玉兰).rm
│
├—_吕派
│ │ 孙智君-骂堂.mp3
│ │
│ ├—吕瑞英
│ │ 三看御妹.拈香(吕瑞英、朱东韵)61.rm
│ │ 刀光剑影等闲视—张桂凤,吕瑞英.ra
│ │ 别洞观景(吕瑞英早期).rm
│ │ 打金枝·哭诉(吕瑞英、张桂凤).mp3
│ │ 打金枝·头戴珠冠压双鬓(吕瑞英).mp3
│ │ 穆桂英.出征(吕瑞英、俞少平 61年).rm
│ │ 花中君子.见凤鸣气得我五内俱焚(吕瑞英).mp3
│ │ 花中君子·赠弟卖身银(吕瑞英、赵志刚).mp3
│ │
│ └—吴素英
│ │ 吴素英-拷红.mp3
│ │ 吴素英-武松杀嫂.rm
│ │ 吴素英-金宋连年动刀枪.mp3
│ │ 吴素英-骂堂.mp3
│ │ 越剧 吴素英 断桥1.mp3
│ │
│ └—吴素英专辑
│ 吴素英 三看御妹·误病.mp3
│ 吴素英 九斤姑娘.mp3
│ 吴素英 凄凉辽宫院.mp3
│ 吴素英 十一郎.mp3
│ 吴素英 打金枝.mp3
│ 吴素英 拷寇.mp3
│ 吴素英 穆桂英·挂帅.mp3
│ 吴素英 穆桂英·责夫.mp3
│ 吴素英 窦娥冤.mp3
│ 吴素英 西厢记·寄方.mp3
│ 吴素英 骂堂.mp3
Ⅲ 越剧算命
我在有500G戏曲资料免费下载的学知网帮您查到的:
www.downknow.com
越剧/音频/_音频片断/_尹派/赵志刚/何文秀/何文秀(算命)
——越志刚.ra [0] 704.8KB
越剧/音频/_音频片断/_尹派/赵志刚/何文秀/何文秀狱中访妻
算命.mp3 [0] 16.1MB
越剧/音频/_音频片断/_尹派/赵志刚/越剧王子赵志刚/沙漠王
子.算命.mp3 [0] 5.1MB
越剧/音频/_音频片断/_尹派/赵志刚/越剧尹派小生赵志刚唱
段选编/《何文秀·算命》 赵志刚演唱(1984年录音).mp3 [0] 5.6MB
越剧/音频/_音频片断/_尹派/赵志刚/越剧尹派小生赵志刚唱
段选编/《沙漠王子·算命》 赵志刚演唱(1984年录音).mp3 [0] 9.3MB
越剧/音频/_音频片断/_尹派/赵志刚/越剧尹派小生赵志刚唱
段选编/何文秀.算命.mp3 [0] 5.6MB
越剧/音频/_音频片断/_尹派/赵志刚/赵志刚唱段选/伴奏/沙
漠王子.算命(伴奏).mp3 [0] 13.6MB
越剧/音频/_音频片断/_尹派/赵志刚/赵志刚唱段选/唱段/沙
漠王子.算命.mp3 [0] 13.7MB
越剧/音频/_音频片断/_专辑/浙江越剧小百花十姐妹金曲珍藏
版/06算命 [沙漠王子] (茅威涛)).rm [0] 1.5MB
越剧/音频/唱段/伴奏/沙漠王子.算命(伴奏).mp3 [0]
3.8MB
越剧/音频/唱段/何文秀-算命(萧雅).mp3 [0] 2MB
越剧/最新资料/感受流派/生角流派/尹派/沙漠王子·算
命.txt [0] .4KB
越剧/最新资料/感受流派/生角流派/尹派/尹小芳_沙漠王子·
算命.mp3 [0] 3.4MB
越剧/最新资料/感受流派/生角流派/尹派/赵志刚_沙漠王子.
算命.mp3 [0] 5.1MB
越剧/最新资料/九里桑园叫算命040713.mp3 [0] 2.6MB
其他免费下载的越剧还有:
├—_专辑
│ │ 44连环跳.mp3
│ │ 97越剧明星再爆棚第一盒A.rm
│ │ 《94小百花越剧节开幕晚会 -- 早期越剧联唱》.rm
│ │ 《越剧诞辰90周年晚会 -- 小百花联唱》.txt
│ │ 《跳动的旋律 -- 浙江小百花电声越剧联唱》.txt
│ │ 华东戏曲明星大联唱.s48
│ │
│ ├—0331王文娟北大讲座录音
│ │ 00 王文娟演唱.mp3
│ │ 01 crucible开场.mp3
│ │ 02 颜全毅发言.mp3
│ │ 03 王文娟发言.mp3
│ │ 04 西城喻晓玲发言及演唱.mp3
│ │ 05 话题一 宝黛爱情与徐王搭档.mp3
│ │ 06 话题二 当今的越剧改革.mp3
│ │ 07 话题三 女子越剧与男女合演.mp3
│ │ 08 话题四 越剧孟丽君.mp3
│ │ 09 票友演唱1 游上林.mp3
│ │ 10 票友演唱2 好紫娟.mp3
│ │ 11 票友演唱3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mp3
│ │ 12 票友演唱4 官人好比天上月.mp3
│ │ 13 票友演唱5 浪迹天涯.mp3
│ │ 14 王文娟老师演唱及讲座尾声.mp3
│ │
│ ├—2003 梅花奖进京演出
│ │ 01 九斤姑娘.mp3
│ │ 02 碧玉簪·归宁.mp3
│ │ 03 梁祝·楼台会.mp3
│ │ 04 巧凤·老师的心愿.mp3
│ │ 05 西厢记·传简.mp3
│ │ 06 白兔记·相会.mp3
│ │ 07 狸猫换太子·拷寇.mp3
│ │ 08 五女拜寿·哭别.mp3
│ │ 09 惜别离.mp3
│ │ 10 梅及谢幕.mp3
│ │
│ ├—专辑《浙江越剧小百花》
│ │ 01《断桥·西湖山水还依旧》(何英).mp3
│ │ 02《二堂放子·自别圣母》(董柯娣).mp3
│ │ 03《送花楼会·并蒂莲花吐清香》(何赛飞、夏赛丽).mp3
│ │ 04《血手印·法场祭夫》(周美姣).mp3
│ │ 05《送花楼会·奉命把花送》(夏赛丽).mp3
│ │ 06《楼台会·记得草桥两结拜》(何英).mp3
│ │ 07《五女拜寿·悔恨》(董柯娣).mp3
│ │ 08《盘妻索妻·洞房》(茅威涛).mp3
│ │ 09《汉宫怨·探病》(茅威涛、洪瑛).mp3
│ │ 10《双玉蝉·悲蝉》(何英).mp3
│ │ 专辑《浙江越剧小百花》唱词A.jpg
│ │ 专辑《浙江越剧小百花》唱词B.jpg
│ │ 专辑《浙江越剧小百花》封面.jpg
│ │
│ ├—感受流派(nouveau推荐)
│ │ │ readme.txt
│ │ │
│ │ ├—旦角流派
│ │ │ 傅_我家有个小九妹.txt
│ │ │ 傅派_我家有个小九妹(何英).mp3
│ │ │ 傅派_我家有个小九妹(傅全香).mp3
│ │ │ 吕_穆桂英挂帅.txt
│ │ │ 吕派_穆桂英挂帅(吕瑞英).mp3
│ │ │ 张派_貂禅拜月(张云霞) .mp3
│ │ │ 戚_苏三起解.txt
│ │ │ 戚派_苏三起解(戚雅仙).mp3
│ │ │ 王_葬花.txt
│ │ │ 王派_葬花(王志萍).mp3
│ │ │ 王派_葬花(王文娟).mp3
│ │ │ 竺_三盖衣.txt
│ │ │ 竺派_三盖衣(竺小招).mp3
│ │ │ 竺派_三盖衣(竺水招).mp3
│ │ │ 袁_琴心.txt
│ │ │ 袁派_琴心a(袁雪芬).mp3
│ │ │ 袁派_琴心b(方亚芬).mp3
│ │ │ 金_女儿是娘亲生来娘亲养.txt
│ │ │ 金派_女儿是娘亲生来娘亲养(金采凤).mp3
│ │ │
│ │ └—生角流派
│ │ 尹_哭牌.txt
│ │ 尹派_桑园访妻a(尹桂芳).mp3
│ │ 尹派_桑园访妻b(尹小芳).mp3
│ │ 尹派_桑园访妻c(王君安).mp3
│ │ 徐_想当初.txt
│ │ 徐派_想当初a(徐玉兰).mp3
│ │ 徐派_想当初b(钱惠丽).mp3
│ │ 竺_借花献佛敬一杯.txt
│ │ 竺派_借花献佛敬一杯(竺水招).mp3
│ │ 范_莲花落.txt
│ │ 范派_莲花落(方雪雯).mp3
│ │ 范派_莲花落(章瑞虹).mp3
│ │ 范派_莲花落(范瑞娟).mp3
│ │ 陆_君子受刑不受辱.txt
│ │ 陆派_君子受刑不受辱(许杰).mp3
│ │ 陆派_君子受刑不受辱(陆锦花).mp3
│ │
│ ├—江瑶、周美姣《庵堂认母》CD
│ │ 江瑶、周美姣《庵堂认母》CD第一部分.mp3
│ │ 江瑶、周美姣《庵堂认母》CD第三部分.mp3
│ │ 江瑶、周美姣《庵堂认母》CD第二部分.mp3
│ │
│ ├—浙江越剧小百花十姐妹金曲珍藏版
│ │ 01兴冲冲奉命把花送 [送花楼会] (夏赛丽).rm
│ │ 01桑园访妻 [何文秀] (茅威涛).rm
│ │ 02我本是金枝玉叶驸马妻 [打金枝] (陈辉玲).rm
│ │ 02西湖山水还依旧 [白蛇传] (何英).rm
│ │ 03人去楼空空寂寂 [孔雀东南飞] (方雪雯).rm
│ │ 03英台说出心头话 [梁祝] (方雪雯).rm
│ │ 04听他一番心酸话 [祥林嫂] (何赛飞).rm
│ │ 04夜听琴勾起了女儿的心事 [西厢记] (何塞飞).rm
│ │ 05何日骨肉能聚首 [二堂放子] (董柯娣).rm
│ │ 05惜别离 [孔雀东南飞] (茅威涛 何赛飞).rm
│ │ 06拷红 [西厢记] (陈辉玲).rm
│ │ 06算命 [沙漠王子] (茅威涛)).rm
│ │ 07君子受刑不受辱 [珍珠塔] (夏赛丽).rm
│ │ 07记得草桥两结拜 [梁祝] (茅威涛).rm
│ │ 08独对明月诉衷情 [貂婵] (何赛飞).rm
│ │ 08葬花 [红楼梦] (洪瑛).rm
│ │ 09洞房悄悄静幽幽 [盘妻索妻] (茅威涛).rm
│ │ 09谯楼打罢二更鼓 [碧玉簪] (黄依群).rm
│ │ 10官人好比天上月 [盘夫索夫] 黄依群.rm
│ │ 10行路 [情探] (颜佳).rm
│ │
│ ├—电声越剧音诗 四大美人
│ │ 00 何英 主题曲.mp3
│ │ 01 周云娟 贵妃醉酒.mp3
│ │ 02 何赛飞 貂禅拜月.mp3
│ │ 03 何英 昭君出塞.mp3
│ │ 04 舒锦霞 西施浣纱.mp3
│ │ 四大美人.jpg
│ │
│ ├—管弦乐伴奏的越剧唱段
│ │ 史济华-十一郎选段.mp3
│ │ 汪秀月-西园记选段.mp3
│ │ 陈颖-三炷香.mp3
│ │
│ ├—越剧流派艺术
│ │ 越剧流派艺术之毕派1.mp3
│ │ 越剧流派艺术之范派1.mp3
│ │ 越剧流派艺术之范派2.mp3
│ │ 越剧流派艺术之陆派1.mp3
│ │
│ └—铁杆戏迷系列讲座
│ 第二期〈铁校长讲座〉第1讲——盘夫.mp3
│ 铁杆戚派讲座.ra
│ 铁杆毕派讲座.ra
│ 铁杆竺派讲座.ra
│ 陆派讲座1.rm
│ 陆派讲座2.rm
│
├—_傅派
│ │ 傅派唱腔演唱会(87年录音实况).rm
│ │ 叶晓敏 记得草桥两结拜.rm
│ │ 小白玉梅.见凤鸣气得我五内俱焚.mp3
│ │ 昭君出塞.rm
│ │ 红珠女(胡佩娣).rm
│ │ 英台托媒.mp3
│ │ 英台抗婚.mp3
│ │ 越剧傅派大联唱 谢寿云配器 何英、徐兰芬、洪芬飞、王怜娟、张金月、陈岚、陈飞、徐涵英、胡佩娣、陈颖演唱.mp3
│ │ 问紫娟(方亚芬).wma
│ │
│ ├—何英
│ │ 《梁祝同窗》 方雪雯 何英.mp3
│ │ 何英 情探.行路(八十年代初的磁带).wma
│ │ 何英-咏梅.mp3
│ │ 何英专访.mp3
│ │ 何英的歌曲《四季相思》.wma
│ │ 我家有个小九妹(何英).mp3
│ │ 方雪雯,何英_跳动的旋律之楼台会(视频).rm
│ │ 英台托媒-何英.ra
│ │ 记得草桥两结拜(何英).rm
│ │
│ ├—傅全香
│ │ [珍珠塔·赠塔]——傅全香,毕春芳.rm
│ │ 倾国倾城 公子待我情义长.rm
│ │ 倾国倾城 如人姑娘这样讲.rm
│ │ 劈山救母 刚才转辗入梦乡.rm
│ │ 后见姑(傅全香、毕春芳、张小巧).rm
│ │ 小忽雷 枯坐冷宫泪如雨.rm
│ │ 情探 海神爷降下了勾魂的令.rm
│ │ 情探.阳告(傅全香).mp3
│ │ 情探·送别(傅全香).mp3
│ │ 我家有个小九妹(傅全香).rm
│ │ 李娃传.剔目(傅全香、毕春芳).rm
│ │ 李娃传·剔目(傅全香).rm
│ │ 李娃传选段(傅全香).rm
│ │ 李清照 想当年.rm
│ │ 李香君 侯公子太可怜.rm
│ │ 李香君 实指望为国努力多珍重.rm
│ │ 李香君(傅全香).mp3
│ │ 杜十娘·投江(傅全香).mp3
│ │ 杨贵妃 可怜一曲霓裳舞.rm
│ │ 杨贵妃 谢龙恩赐白绫.rm
│ │ 梁山伯与祝英台 记得草桥两结拜.rm
│ │ 珍珠塔.哭塔(傅全香).rm
│ │ 珍珠塔.问塔(傅全香).rm
│ │ 白蛇传·合钵(傅全香).mp3
│ │ 红粉飘零 慢吞吞移步进园来.rm
│ │ 红粉飘零 我泪汪汪将她哀求告.rm
│ │ 送凤冠 夫人夫人连声叫.rm
│ │ 送凤冠 比来比去.rm
│ │ 长陵怨 因此上跳出红尘三界外.rm
│ │ 长陵怨 说什么心相印.rm
│ │ 马婉容激夫 指望你齐家治国平天下.rm
│ │ 马婉容激夫(傅全香).mp3
│ │ 龙凤锁 你可借他红灯照.rm
│ │ 龙凤锁 本藩只有孤独子.rm
Ⅳ 越剧:平凡的岗位
我在有500G戏曲资料免费下载的学知网帮您查得:
www.downknow.com
/戏曲艺术/越剧/音频/_音频片断/_徐派/徐玉兰/徐玉兰-平凡的岗位.rm [0] 1MB
其他免费下载的越剧资料还有:
│
├—_张派
│ 祷坟化蝶(张云霞).rm
│
├—_徐派
│ │ 一代风华-皇帝与村姑.rm
│ │ 周伟君MTV演唱专集(99年).rm
│ │
│ ├—55年春节大联欢电影,春香传.广寒楼 一段视频
│ │ cxz55_ghl.rm
│ │
│ ├—[视频]徐玉兰 梁祝·回十八早期舞台版
│ │ [视频]徐玉兰 梁祝·回十八早期舞台版1.rmvb
│ │ [视频]徐玉兰 梁祝·回十八早期舞台版2.rmvb
│ │ [视频]徐玉兰 梁祝·回十八早期舞台版3.rmvb
│ │ [视频]徐玉兰 梁祝·回十八早期舞台版4.rmvb
│ │
│ ├—徐玉兰
│ │ 信陵公子·献策.rm
│ │ 关汉卿·狱中.rm
│ │ 北地王·哭祖庙.rm
│ │ 彩楼记·评雪辨踪.rm
│ │ 是我错·自责.rm
│ │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rm
│ │ 盘夫索夫·盘夫.rm
│ │ 红楼梦·哭灵.rm
│ │ 西厢记·传书.rm
│ │ 西厢记·惊艳.rm
│ │ 西厢记·酬韵.rm
│ │ 香笺泪·重逢.rm
│ │
│ ├—郑国凤
│ │ (十相思)02.rm
│ │ [视频]郑国凤 方亚芬 骨肉情深-香港回归.rmvb
│ │ 上越台北演出谢幕 .ram
│ │ 十相思(01).rm
│ │ 宰相嫁妾(郑国凤饰柳逢春).rm
│ │ 宰相嫁妾.rm
│ │ 打金枝01.rm
│ │ 打金枝02.rm
│ │ 打金枝03.rm
│ │ 救风尘(片段).rm
│ │ 是我错.rm
│ │ 梁祝(英台说出真心话).rm
│ │ 楼台会.rm
│ │ 楼台会(陈颖郑国凤新加坡演出录象).rm
│ │ 玉姑峰 (郑国凤饰车梅卿).rm
│ │ 盘夫 (郑国凤饰曾容).rm
│ │ 追鱼—我张珍远道来投亲 (郑国凤 王志萍).rm
│ │ 追鱼—观灯郑国凤饰张珍 王志萍饰鲤鱼精.rm
│ │ 追鱼—说什么姻缘本是前身定.rm
│ │ 郑国凤 是我错.dat
│ │ 郑国凤-柳毅传书片断.rm
│ │ 金玉良缘.rm
│ │
│ └—钱惠丽
│ │ [视频]2005元宵节-惠丽在西安.rm
│ │ [视频]范蠡与西施之一(惠丽儿子拍摄).rm
│ │ [视频]范蠡与西施之二“只因国破家难守”(惠丽儿子拍摄) .rm
│ │ [视频]钱惠丽 现场演唱爱歌.rm
│ │ 五拜姑娘(钱惠丽).DAT
│ │ 名段欣赏-紫玉钗(钱惠丽).rmvb
│ │ 晴天霹雳将我震(钱惠丽).DAT
│ │ 玉簪记·月光如水琴悠悠(钱惠丽).rm
│ │ 真假驸马·晴天霹雳将我震(钱惠丽).rm
│ │ 西园记-夜祭(钱惠丽张咏梅).dat
│ │ 金玉良缘(钢琴伴唱).rm
│ │ 钱惠丽 西厢记-听说罢心惆怅.rm
│ │ 钱惠丽 紫玉钗-不知是喜还是忧.rm
│ │
│ └—钱惠丽视频
│
├—_戚派
│ 梁祝·吊孝哭灵[视频](戚雅仙).rm
│ 英台哭灵(戚雅仙).avi
│
├—_毕派
│ 《血手印》选段.rm
│ 三笑·相爷堂内把话传(视频片断·毕派·杨童华).avi
│ 三笑片断(视频片断·毕派·毕春芳越剧艺术精选).rm
│ 光绪皇帝·-梦想(视频片断·毕派·毕春芳越剧艺术精选).rm
│ 光绪皇帝·乌云遮日日无光(视频片断·毕派·杨童华).avi
│ 光绪皇帝·自从马关条约订(视频片断·毕派·杨童华).avi
│ 卖油郎·雪地巧遇再登楼(视频片断·毕派·杨童华).avi
│ 城隍庙(视频片断·毕派·杨童华).avi
│ 林冲·我身在沧州心在家(视频片断·毕派·杨童华).avi
│ 毕春芳舞台五十年.rm
│ 玉堂春·冷眼相对真气人(视频片断·毕派·杨童华).avi
│ 玉蜻蜓·娘亲离儿已相近(视频片断·毕派·杨童华).avi
│ 玉蜻蜓·拒子(视频片断·毕派·杨童华).avi
│ 王老虎抢亲·今日闺楼巧相会(视频片断·毕派·杨童华).avi
│ 王老虎抢亲选段(视频片断·毕派·毕春芳越剧艺术精选).rm
│ 红色医生·红日绿树山花开(视频片断·毕派·杨童华).avi
│ 花为媒·听我良言来相劝(视频片断·毕派·杨童华).avi
│ 血手印·听罢言仔细想(视频片断·毕派·杨童华).avi
│ 血手印·林王两家本有亲(视频片断·毕派·杨童华).avi
│
├—_王派
│ │ 焚稿(钢琴伴唱).rm
│ │
│ ├—王志萍
│ │ │ 书房会-吴凤花、王志萍.rmvb
│ │ │ 王志萍越剧表演艺术.rmvb
│ │ │ 那一天我不顾苍苔滑天色昏.rmvb
│ │ │ 黛玉葬花.rmvb
│ │ │
│ │ └—王志萍MTV唱段
│ │ 为王子捎去丰收谣.rm
│ │ 书馆—追鱼.rm
│ │
│ ├—王文娟
│ │ 劝黛(王文娟)84年春节晚会录像.rm
│ │ 王文娟 葬花(香港舞台录像).RM
│ │ 王文绢-慧梅选段-劝婚.rm
│ │
│ └—舒锦霞
│ │ 目录说明.txt
│ │
│ └—江南越歌
│ 割不断的情缘.rm
│ 同在人间爱一回.rm
│ 小晚哥.rm
│ 拜月吟.rm
│ 断桥的故事.rm
│ 沈园的故事.rm
│ 潇湘魂.rm
│ 秋香情.rm
│ 苏小小游春.rm
│ 蝴蝶恋.rm
│
├—_竺派
│ [视频]竺小招、陶琪 莫愁女-伴读、采莲.rmvb
│ 竺小招 柳毅传书 片段(晚会高清晰版).rm
│
├—_范派
│ │ 《山伯临终》大集合之六 韩婷婷的舞台版(视频).rm
│ │ 人去楼空空寂寂.rm
│ │ 视频回十八(陈雪萍).rm
│ │ 魏春芳 回十八.rm
│ │
│ ├—丁赛君
│ │ ├—三看御妹(丁赛君、夏梦(筱月英配唱))
│ │ │
│ │ └—沉香扇·书房会(丁赛君、王文娟清唱)
│ │
│ ├—吴凤花
│ │ 十八相送视频(吴凤花、马兰).rm
│ │ 名段欣赏-十八相送(陈飞-吴凤花).rmvb
│ │ 吴凤花 戏缘.wmv
│ │ 吴凤花 绍兴酒.rm
│ │ 吴凤花 莲花落.mpg
│ │ 吴王悲歌-一句话刺透心扉(吴凤花).MPG
│ │ 红楼外传.rm
│ │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母亲带回英台信”:吴凤花.rm
│ │
│ ├—方雪雯MTV选
│ │ [视频]方雪雯、吴素英 打金枝.rm
│ │ 方雪雯-吴素英-打金枝.rm
│ │ 方雪雯-山伯临终.rm
│ │ 方雪雯-新娘子.rm
│ │ 方雪雯-踏伞.rm
│ │ 方雪雯现场版《山伯临终》视频.rm
│ │
│ ├—章瑞虹
│ │ 兰芝妻你慢行走(章瑞虹).DAT
│ │ 梅龙镇·选段.rm
│ │ 章瑞虹 孔雀东南飞·洞房.mpg
│ │ 章瑞虹宝玉夜祭(舞台版).rm
│ │
│ └—范瑞娟
│ 不准出生的人.十年树木.一缕麻.rmvb
│ 孔雀东南飞-红罗帐(视频,范瑞娟).rm
│
├—_袁派
│ │ 华怡菁 夸夫.rmvb
│ │ 视频 陶琪(劈山救母—想当初夫君吟诗我伴唱).rm
│ │
│ └—方亚芬
│ [视频]方亚芬-三盖衣.avi
│ 丁笑娃、方亚芬《王老虎抢亲·寄闺》片段.rmvb
│ 人生离合皆情缘·紫玉钗.avi
│ 你叹连连一声离开我·啼笑姻缘.rm
│ 定一条偷梁换柱掉包记·红楼梦.avi
│ 想黛玉寄人篱下少靠傍.rm
│ 折柳亭别离君泪如雨飞·倩女离魂.avi
│ 方亚芬《西厢记·琴心》.mpg
│ 方亚芬孙徐春.rm
│ 方亚芬越剧唱段精选.rmvb
│ 曾记得当年京口初相逢·双烈记.MPG
│ 月蒙蒙蒙月色昏黄·断肠人.rm
│ 若不是张解元他识人多·西厢记.avi
│ 蔡锷与小凤仙.rm
│ 雪满地,风满天·祝福.avi
│
├—_金派
│ 碧玉簪·归宁(谢群英).rm
│ 谢群英-归宁.rmvb
│ 谢群英-牡丹对药1.rmvb
│ 谢群英-牡丹对药2.rmvb
│
├—_陆派
│ │ 情探·庙遇(80年电视剧).rm
│ │ 珍珠塔·前见姑.rm
│ │ 黄慧 兴冲冲奉命把花送.rm
│ │
│ └—夏赛丽
│ 夏赛丽 - 君子受刑不受辱.dat
│ 夏赛丽 - 新房之中冷清清.dat
│ 夏赛丽 - 送凤冠.dat
│
├—一代风华
│ 09视频,一代风华范派专场-徐铭、华怡青.rm
│ 一代风华-王清、陈慧迪《山河恋.送信》.rmvb
│ 一代风华-章瑞虹、吴素英.打金枝.闯宫(上).rmvb
│ 一代风华-章瑞虹、吴素英.打金枝.闯宫(下).rmvb
│ 一代风华傅派专场-郑国凤、陈湜《龙凤锁·借红灯》.rmvb
│ 视频,一代风华-陶琪·夸夫.rmvb
│ 视频,一代风华袁派专场-吴凤花、李丽《祥林嫂·洞房》2.rm
│ 视频,一代风华袁派专场-吴凤花、李丽《祥林嫂·洞房》上.rm
│ 钱惠丽和单仰萍的一代风华“皇帝与村姑”.rm
│
├—上海与越剧-纪念越剧走进上海八十周年演唱会
│
├—专题、采访
│ │ ysrsxw.rmvb
│ │ [视频]二 茅的采访.MPG
│ │ [视频]白玉兰奖新闻剪辑(里面有陈湜和袁老谈话).rmvb
│ │ [视频]走进幕后·陆游与唐琬.rm
│ │ [视频]采访章瑞虹.rm
│ │ 一树芳华更动人-方亚芬的故事.rmvb
│ │ 上海东方卫视关于越剧《家》的报道.rm
│ │ 兰花艺苑关于木兰别传的资料片.avi
│ │ 早春二月情犹深.rmvb
│ │ 记录-茅威涛-爱越二十年[不可拖动,待修复].wmv
│ │ 陈辉玲 越剧花絮.asf
│ │
│ ├—七艺节专题
│ │ 七艺节专题《十八相送》.rm
│ │ 七艺节专题杭州篇-关于上越《家》.rm
│ │ 七艺节专题杭州篇-关于京剧《图兰朵公主》.rm
│ │ 七艺节专题杭州篇-关于其它剧目.rm
│ │ 七艺节开幕 戏曲版.wmv
│ │ 梁祝@七艺节开幕式(茅威涛、何赛飞).asf
│ │ 视频,七艺节浙派越剧与沪派越剧“对话.wmv
│ │ 说戏:张杭杭VS茅威涛.wmv
│ │ 走近七艺节在线零距离直播之三:茅威涛、郭小男与您面对面.asf
│ │
│ ├—与戏结缘之何赛飞
│ │ 与戏结缘之何赛飞1.rm
│ │ 与戏结缘之何赛飞2.rm
│ │
│ ├—戏曲红茶坊
│ │ 戏曲红茶坊-流花渓获七艺节文华奖参评资格.mpg
│ │ 戏曲红茶坊.rm
│ │
│ ├—戏曲采风-采访小百花·爱越二十年
│ │
│ ├—水中的芦苇
│ │ 水中的芦苇-女大学生的日记(一).rm
│ │ 水中的芦苇-女大学生的日记(三).rm
│ │ 水中的芦苇-女大学生的日记(二).rm
│ │ 水中的芦苇-女大学生的日记(四).rm
│ │
│ ├—浙江卫视选场1
│ │ 桑园访妻(李宵雯).wmv
│ │ 玉蜻蜓 认母(陈晓红).wmv
│ │ 西厢记选段(茅威涛).wmv
│ │ 见画像(陈晓红).wmv
│ │
│ ├—点播时间
│ │ 01茅威涛.rm
│ │ 02何赛飞钱惠丽.rm
│ │ 03方亚芬.rm
│ │ 04赵志刚.rm
│ │ 05陈飞.rm
│ │ 06吴凤花.rm
│ │ 07肖雅.rm
│ │
│ └—锦绣梨园
│ 锦绣梨园之《家》采访片断.rm
│
├—东方弘韵
│ 东方弘韵之湖滨惜别-拷寇.rm
│ 东方弘韵之秋海棠、焚稿、西厢记.rm
│ 庵堂认子·回十八·哭灵·红丝错.rm
│ 琵琶惊梦·浪荡子·湖滨惜别.rm
│ 穆桂英挂帅-救裴-真假驸马.rm
│
├—中国越剧名家和她们的艺术(video)
│ 傅全香.rm
│ 尹桂芳.rm
│ 张云霞.rm
│ 徐玉兰.rm
│ 毕春芳.rm
│ 范瑞娟.rm
│ 袁雪芬.rm
│ 金采风.rm
│
├—利群杯票友比赛
│ 情探·三支香.rm
│ 浪荡子.rm
│ 珍珠塔·君子受刑不受辱.rm
│ 联唱.rm
│ 荐亡.rm
Ⅳ 越剧拜月亭全剧王清
拜月亭》全称为《王瑞兰闺怨拜月亭》,元南戏剧目,施惠作。《永乐大典·戏文二十五》着录,《南词叙录·宋元旧编》作《蒋世隆拜月亭》,明人改本名名《幽闺记》。今存明容与堂李卓吾评本《幽闺记》;凌延喜刻朱墨本《幽闺怨佳人拜月亭记》;师俭堂刻陈眉公评本《幽闺记》;德寿堂刻罗懋登注《拜月亭记》;此外尚有汲古阁本《幽闺记》;清暖果室本、喜因轩本、《六十种曲》本等。《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明世德堂刊本、容与堂刊本。《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收录《拜月亭》148曲,注云:“元传奇”。此外尚有关汉卿作《幽怨佳人拜月亭》杂剧。共四十出。
Ⅵ 中国四大
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西施 ,貂蝉 ,杨贵妃 ,王昭君
中国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
中国四大名着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中国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中国四大发明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中国四大名妓 :柳如是 ,李师师 ,陈圆圆 ,苏小小
中国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中国宋四家(书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中国唐代四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
中国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 (另一说是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蓬莱阁。还有一说法是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越王楼)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
中国四大菜系:川菜 ,鲁菜 ,粤菜 ,苏菜
中国四大古镇:广东的佛山,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河南的朱仙镇
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承德)、拙政园(苏州)留园(苏州)
中国四大书院:衡阳石鼓书院(因抗日战争之衡阳保卫战中为日军所毁,1998年由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接替其四大书院头衔)、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中国四大名关:一、山海关 二、嘉峪关 三、玉门关 四、友谊关
中国四大石窟:甘肃敦煌石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中国四大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南京
中国四大湖泊:洪泽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中国四大漆艺:福州脱胎漆器 扬州漆器 平遥推光漆器 成都漆器
中国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中国四大京 :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建康,北京幽州
中国四大古桥:广东的广济桥(湘子桥)、河北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和福建的洛阳桥
中国四大名菜: 西施舌 贵妃鸡 貂蝉豆腐 昭君鸭
中国四大古建筑群 :故宫(北京) 曲阜三孔(山东) 岱庙(山东泰山) 避暑山庄(河北承德)
中国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中国汉字书法四体:正(楷)、草、隶、篆
中国古代文人四艺:琴、棋、书、画
中国楷书四体: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中国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中国四大碑林:陕西西安碑林、山东曲阜孔庙碑林、台湾高雄南门碑林、江苏镇江焦山碑林
中国广东四大名状:陈梦吉、方唐镜、刘华东、何淡如
中国元代四大家:倪瓒、黄公望、吴镇、王蒙
中国清初四大家:汪士宏、何焯、姜宸英、陈亦禧
中国康熙间“四大家”(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何焯
中国清朝四大家:刘墉、翁方纲、王文治、梁同书
中国清末民初天津着的四大书法家:严修、华世奎、孟广慧、赵元礼
中国民国时期四大书法家:吴稚晖的篆书、胡汉民的隶书、于右任的行书、谭延凯的楷书
中国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中国唐代四大诗人: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诗魔)、王维(诗佛)
中国初唐四大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叛将:英布、吕布、侯景、吴三桂
中国"四大名玉:是新疆产出的“和田玉”、河南南阳产出的“独山玉”、湖北郧县等地产出的“绿松石”、辽宁岫岩县产出的“岫玉”
中国四大名砚.: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
中国四大刺客:专诸、要离、聂政、荆柯
中国清朝四大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杨三姐告状、张文祥刺马案、淮安奇案
中国清宫四大奇案: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被刺、狸猫换太子
中国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
中国四大童伶: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张君秋
中国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中国四大爱情剧:墙头马土、拜月亭、西厢记、倩女离魂
中国明四大传奇: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中国战国四君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
中国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苏轼
中国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中国四大名山:庐山、龙虎山、黄山及九华山
中国道教四大名山:青城山(四川)、龙虎山(江西)、武当山(湖北)、齐云山(安徽) (另一说法是武当山(湖北)、龙虎山(江西)、齐云山(安徽)、崆峒山(甘肃)
中国古代贵族四术:诗、书、礼、乐
中国古代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中国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中国四大国粹:中医、书画、京剧、武术
中国四大剧种:京剧、黄梅戏、越剧、豫剧
中国四大经典玩具: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孔明锁
中国四大古乐体系:福建泉州南音、西安城隍庙鼓乐、北京智化寺音乐、山西五台山青黄庙音乐
中国中国现代四大才子:徐志摩、鲁迅、胡适、金庸
中国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中国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
中国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
中国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中国青岛四大特色:碧海、蓝天、绿树、红瓦
中国威海四大特色:碧海、蓝天、白墙、红瓦
中国桂林四大特色:山清、水秀、洞奇、水美
中国黄山四大特色: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中国泰山四大特色:旭日东升、黄河金带、晚霞西照、云海玉盘
中国四大瑞兽:龙、凤、龟、麒麟
中国四大灵(圣)兽:东方苍龙(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中国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悲剧:范彘和西施、吕布和貂婵、李隆基和杨玉环、陈圆圆与吴三桂,李自成
中国四大回音建筑:北京天坛回音壁、山西蒲州的普救寺塔、河南的蛤蟆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
中国四大名酒:茅台、汾酒、泸州老窖特曲酒、西凤酒
中国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中国四大名瓷:江西景德镇青瓷、福建青瓷、浙江白瓷、湖南釉下彩瓷
中国四大名塔:西安大雁塔、杭州六和塔、定州牧塔、应县释加木塔
中国四大名寺:方山灵岩寺、天台山周清寺、武当山玉泉寺、栖霞寺
中国四大名刹:山东长清灵岩寺、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江苏南京栖霞寺
中国四大梅园:武汉东湖磨山梅园、南京中山陵梅花山梅园、上海淀山湖大观园梅园、无锡浒山梅园
中国四大油气: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集团
中国四大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克拉玛依油田
中国四大地震带:郯城-营口地震带、华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银川-河套地震带
中国四大地理奇观:吉林雾淞、云南石林、长江三峡、桂林山水
中国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中国四大玩水胜地:北戴河、金石滩、汇泉湾、天涯海角
中国四大瀑布:贵州黄果树大瀑布、黄河壶口瀑布、吉林长白瀑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
中国四大盐城:苏北盐场、青岛盐场、复州湾盐场、长芦盐场
中国四大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
中国四大群岛:西沙群岛、东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
中国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中国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中国四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中国四大火炉:武汉、南京、重庆、南昌
中国四大纪律: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
中国四大伟人: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刘少奇
中国四大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
中国四大考试:高考、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自学考试
中国四大会议: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
中国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中国四大芳香植物:芸香、甘草、桂皮、茴香
中国四大观赏植物:杜鹃、梅花、报春、兰花
中国四大珍惜植物:银杏、珙桐、水杉、桫椤
中国四大国花候选植物:牡丹、菊花、梅花、兰花
中国四大辣椒产地:河南四川 湖南 云南
中国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
中国四大水果:苹果、葡萄、柑桔、香蕉。
中国四大别称:神州、九州、华夏、中原
中国四大丑女:嫫母、钟离春、孟光、阮女
Ⅶ 明代的“四大传奇”是哪四部作品,作者都是谁
明代的“四大传奇”指的是明代的四部着名戏剧,分别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这四部戏剧在明代的影响非常之大,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几部传奇戏剧以及他们的作者
1《荆钗记》
《拜月亭记》又名《幽闺记》,其作者相传是元代施惠、范居中、黄天泽、沈洪四人合写的,也有的的人说是施惠一个人独自创作的。故事讲述的是王瑞兰和蒋世隆之间发生的一些悲欢离合的传奇故事。该剧被列为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在中国的戏剧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4《杀狗记》
《杀狗记》全名《杨德贤妇杀狗劝夫》,作者是徐田臣。全剧共三十六回,讲述的是同胞兄弟孙华和孙荣发生嫌隙之后因为一条狗又重归于好的故事。作品倡导重视亲情人伦,文字质朴通俗,在明代戏剧中享有很高的评价。
Ⅷ 河北豫剧、浙江越剧、四川川剧的资料
京剧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1、谭派。代表人物谭鑫培,专演老生。
2、余派。代表人物余叔岩,演老生,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刘派。代表人物刘鸿声,演老生,以嗓音高亢着名。
4、杨派。代表人物杨小楼,演武生,讲究“武戏文唱”。
5、梅派。代表人物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种角色。
6、程派,代表人物程砚秋,“四大名旦”之一,演青衣。他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创造出一种幽怨婉转、若继若续的唱腔。
7、盖派。代表人物盖叫天,以短打武生为主,武戏文唱。
8、言派。代表人物言菊朋。
9、金派。代表人物金少山,演花脸。
10、麒派。代表人物周信芳(艺名麒麟童),演老生。
11、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四大名旦”之一,演花旦。
12、尚派。代表人物尚小云,“四大名旦”之一,主要演青衣。
13、马派。代表人物马连良,三十年代同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合称“四大须生”。
主要地方剧种及其代表人物
京剧:全国流行最广的剧种,有近二百年历史。
昆剧:也叫昆山腔、昆曲、昆腔。编演《十五贯》、《墙头马上》、《李慧娘》等剧目,得到新生。着名演员有俞振飞、华文漪、李淑君、张继青等。
越剧:流行于浙江、上海等地,约有五、六十年历史。《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剧目流传很广。着名演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徐天红、金采凤等。
河北梆子:流行于河北省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清代干隆年间由山西梆子传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着名演员有韩俊卿、银达子、金宝环、张淑敏、裴艳玲、张惠云、赵鸣岐、周春山、齐花坦等。
评剧:流行于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和华北、东北各省。着名演员有小白玉霜、喜彩莲、新凤霞、魏荣元、席宝昆、李忆兰、马泰等。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流行于河南全省和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的部分地区。着名演员有常香玉、陈素贞、崔兰田、马金凤、牛得草等。
秦腔:流行于西北各省。着名演员有刘毓中、刘箴俗。
晋剧:也叫中路梆子,流行于山西中部。主要演员有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等。
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着名演员有张德成、贾培之、周慕莲、阳友鹤、陈书航等。
粤剧: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区。历代着名演员有李文茂、邝新华、马师曾、红线女等。
汉剧:也称汉调,流行于湖北及河南、陕西、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着名演员有陈伯华、吴天保等。
黄梅戏: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着名女演员严凤英在唱腔和表演上有新的创造。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着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着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着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着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着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着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干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着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着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着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Ⅸ 越剧徐标新《拜月记》里的唱词
拜月记~(踏伞)~你不走'但怕贼乒来,早早赶路免遭害,小姐啊:你且把愁容抛,两足疼痛需忍耐,待我扶你慢慢行。我与你生死在一块,你看前面到了关门前,你母女相逢我也好交代,到那时,你娘也喜儿也爱,学生的心中也喜满怀。
Ⅹ 越剧有那些着名剧目
1、越剧《红楼梦》
越剧《红楼梦》根据我国古典文学巨着《红楼梦》故事改编,剧本以宝黛爱情故事为主线,在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体现原着的精神风貌。1958年首次公演,由着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和王文娟主演。越剧《红楼梦》是越剧舞台上一座极难逾越的艺术高峰、也是中国戏曲宝库中一笔宝贵财富。
2、越剧《孟丽君》
越剧《孟丽君》是越剧中的经典,这部越剧孟丽君情结曲折,受到许多人的喜爱。越剧孟丽君被许多流派进行过演艺,使得越剧孟丽君成为了越剧常演曲目 吏部尚书孟士元之女丽君才貌双全,国丈刘捷之子刘奎壁与元帅皇甫敬之子皇甫少华皆慕名提亲。
士元左右为难,决定比箭招亲,少华获胜。皇甫敬战事失利被俘,刘捷借机诬陷其叛变,并请成宗皇帝将丽君赐与奎壁为妻。皇帝听信谗言准奏。皇甫夫人让少华逃走,自己与女长华进京请罪,为卫勇娥所救。丽君留书请乳娘之女映雪代嫁,女扮男装逃走。
3、越剧《则天皇帝》
杨谷中1981年编剧。取材于《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及熊德基《论武则天》(1979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王文娟饰演武则天。写唐高宗的嫔妃武昭仪,掐死亲生婴儿,嫁祸于王皇后,计夺正宫之位。又欲加害亲生子——皇位的继承人太子贤,以夺取皇位。
武后的所作所为,引起太子贤、程贤妃、大臣裴炎和上官仪等人的忧虑和不满。唐高宗亦有所察觉,经密议,决心下诏废后,以除隐患。谁知消息泄漏,正当上官仪草“废后诏”时,武后赶到,上官仪遭囚。太子贤被贬后,举兵讨武。
4、越剧《忠魂曲》
越剧现代剧。薛允璜、薛宝根、张森兴于1977年编剧。写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杨开慧遵照毛委员指示,带领儿子岸英与保姆孙嫂留居东乡板仓,坚持地下斗争,因被密探发现一起被捕。杨开慧在敌人酷刑面前坚贞不屈,不幸牺牲。上海越剧院1977年10月首演于中国剧场。
5、越剧《西园记》
《西园记》,越剧古装戏。庄志1980年根据明吴炳所作的同名传奇及贝庚改编的昆剧本改写。中国明末传奇作品。吴炳着。西园记》描写细腻,艺术构思巧妙,以真假误会、人鬼错认的手法推动剧情发展,起伏跌宕,错落有致,适合舞台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改编上演,并摄成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