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国20世纪到现在为止有哪些着名的女书法家
茹郁青,张雅莲、陆圣佩、竺王玉、胡凤娜、胡胜男、徐萍、葛英、曾丽群、虞慧,冼艳萍,张秀,刘春雨
Ⅱ 中国写字最好看的女人,她的字,你见过吗
纵观史书,女性书法家寥寥数人,可以称得上史上第一女书法家的,唯有书圣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卫铄卫夫人,她同时还是书圣的姨妈。
后世提起卫夫人,都会借用杜甫之言:“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笔者却感叹,卫夫人早逝于永和五年,若待到永和九年之时,卫夫人也在兰亭雅集之上,若以其女子之身写作,想必《兰亭集序》不能独美。
Ⅲ 中国的十大女才子
可能是这个:
中国古代十大才女
1、班昭,东汉才女,大约生于公元49年,于120年去世。另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她是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因嫁同郡曹世叔,故称曹大家。她仪态端庄,性格柔顺,素质聪慧,博学高才。着有《东征赋》、《女诫》等。《女诫》是班昭训女书,分《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篇,是中国最早的女史学家,又是一位文学家。
2、蔡琰,字文姬,陈留圉(河南杞县)人。女诗人、书法家。生长在汉代,
是蔡邕之女,生逢汉魏之际,身遭离乱,一生坎坷。在父亲影响下,在文学、音律、书法诸方面有很高造诣。有自传体诗作《悲愤集》、《胡笳十八拍》。
3、谢道韫,谢安兄奕之女,王羲之子凝之妻。聪慧有辩才。为“咏絮才”的代表。谢道温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谢家风范,在她身上表露无遗,长大后嫁给王羲之的次子4、王凝之,门当户对,传为佳话。所着诗赋诔颂原有2集,多已亡佚,仅《艺文类聚》存有《登山》、《拟嵇中散咏松》等篇。
4、玄机,原名幼薇,字慧兰,生于唐武宗年间。她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悉心栽培,五岁诵诗,七岁习作,十一二岁就已经小有名气了。而最了解并欣赏她的人,就是当时的大诗人温庭筠。后出家入道,作品很多。
【春情寄子安】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冰销远涧怜清韵,
雪远寒峰想玉姿。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
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虽恨独行冬尽日,
终期相见月圆时。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5、朱淑真: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能画,通音律。词多幽怨,流于感伤。也能诗。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断 肠集》有宋郑元佐注本。(《辞海》1989年版)断肠词:词集名。南宋朱淑真作。一卷。淑真为钱塘(今浙江杭州)女子,因自伤 身世,故以“断肠”名其词。
6、叶小鸾,明末江苏吴江人,其父叶绍袁,诗文兼擅,为当时名士;其母沈宜修,出书香世家,亦工诗词。叶家四子三女皆具文采,小鸾与长姊叶纨纨、二姊叶小纨并称才女,而小鸾幼富才学,文名最着,乃历史上有名的奇才女子。叹!天妒红颜,叶小鸾十七岁妙龄时,竟突发奇病而卒。以至于曹氏在写《石头记》中的“黛玉”时也留下叶小鸾的影子。清晚期“诗坛第一人”袁枚也因叶小鸾的“眉子砚”收藏于广东陶绥之手,而在《随园诗话》中将叶小鸾写为粤人。由此而成文坛的一段公案笑谈。
7、陈端生(1751--1796)出身书香名门,她的祖父陈兆仑是雍正进士。当时被奉为一代文章宗师,是着名的《紫竹山房文集》的作者;她的父亲陈玉敦也是举人,曾任山东沿海地区登州府的地方官。母亲汪氏,是在云南为官多年的汪上育的女儿。这些都使陈端生自幼受到很高的学术熏陶,并比一般女性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更广泛的知识。《再生缘》是陈端生的力作。
8、顾太清(1799-1876后),名春,字梅仙,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太清多才多艺,且一生写作不辍,她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小说、绘画,尤以词名重士林。她做诗词全凭才气,不摆“唐模宋轨”的架子。倒也潇洒自如,平添一种风流态度。着有词集《东海阁集》和诗集《天游阁集》。前人曰:“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语。”足见她在诗词上的成就。
9、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着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10、徐灿,幼颖悟,通书史,识大体,工诗词,善书画,曾结“蕉园诗社”,有《拙政园诗集》,世人把她和李清照、朱淑真相提并论,也有人称赞她:可与“李易安并峙千古矣”。
Ⅳ 古代女书法家有哪些
中国历代出了不少女书法家,周代鲁国秋胡之妻,在丈夫不在身边,而独居家中,在浴蚕采桑的劳作中创出一种名叫“雕虫篆”的书体,其字体遒律、垂画纤长、旋绕屈曲,有若虫形。时人也称之为“战笔书”。到了唐代,有人又称之为“虫书”。
到了东汉末年,又出现了能诗善书的才女蔡文姬,她是曹操的老师——东汉文学家兼书法家蔡邕的女儿,她的笔法乃由其父传授,后来,她又把此种父亲颖悟自创的笔法转授魏国大臣锺繇(历代名书家之一)。
后汉还有位值得一提的女书家叫扶风马夫人,她是当时大司农皇甫规的妻子。她善属文,能草书外还兼工隶书。
到晋代,中国书法史上极为光辉灿烂的一个时期,又出了一个女书法高手,即尽人皆知的“书圣”王羲之老师卫夫人,其名铄,字茂漪,晋代汝阴太守李矩之妻。她擅长隶、真、行书,据说,卫夫人的笔法乃自锺繇一脉相传而来,后又经她转授王羲之。唐人曾经形容过卫夫人的书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舞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波浮霞”。由上述可见,卫夫人书风当属秀美一路。她也精于理论,据说《笔阵图》就是她对于书法实践的总结之言。
书法发展到了唐朝,中国史上一代女皇武则天,也钟情于书艺,她以晋人王导一族家传书迹摹拓,使得她的行草书,笔致清婉,气势宽宏,自具章草遗意外,侵侵兼有丈夫气慨。
在唐代,还有吴彩鸾,她以小楷书闻名后世,字划虽小而宽绰不伦,落笔如飞。
宋代书法:由法重转以尚意为主。其中杨妹子,是宋朝宫中颇知名的女书家。她乃宋宁宗恭圣皇后的妹妹,其书:意气潇散雅逸,有别于唐人之法度森严,蔚为可观。她曾题词于宋名画家马远的《松院鸣王琴图》之左方云:“闲中一弄七弦琴,此曲少知音。多因淡然无味,不比郑声淫。 松院静,竹楼深,夜沉沉。清风拂影,明月当轩,谁会幽心?”字体波撒秀颖,妍媚柔美,映带缥缃。
宋时还有女书家王英英,虽是楚州一名官妓,但好学善书,书学颜鲁公。据传宋四家之一的蔡襄亦曾经传授过她笔法。她的榜书写得很好,梅晓臣曾写诗称赞她的书法“山阳女子大字书,不学常流事梳洗。亲传笔法中郎孙,妙画蚕头鲁公体。”王英英的书法,用墨浓稠却行笔迅捷,字态多变。获得诗人梅晓臣写诗称赞的还有一位时人称之唐氏的女书家,诗题《泗州观唐氏书》:“唐氏能书十载闻,谁教精绝到红裙。百金买尽蒲葵扇,不必要求王右军”。
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其妻管道升善画能书,其心向佛,曾手书《金刚经》至几十卷,赠与各地寺庙,书风似极赵松雪。
有明一代,名士解缙之母高妙莹,颇善小楷,书艺敏妙外,还晓音律、精术数,女工更为绝伦。
邢慈静,公认是明代最擅盛名的女书家。她是当时少卿邢侗之妹,贵州左布政马拯之妻。她书风高古,以李北海、卫夫人、管道升为宗,兼承哥哥邢侗笔法,妙丽姿致。她晚年所书巜自书杂诗》,情真词雅,笔势蹁翻多姿,诚为她的诗、书代表作。
而明代名妓马湘兰,虽说以画兰出名,但字也写得很好,字迹秀媚多姿,风韵别具。还有一位以“驰马挟弹”绝技着称当世的薛素素,也是明朝名妓,其书姿度妍雅,下笔如扫,殊异意态。
明朝末年,有位名叫徐范的嘉兴女子,十三岁后便能摹写历代诸家书体,惟妙惟肖,可以乱真。有人称其书:“彩笔生芳追书圣,墨香含素冠江南。”并且她能够,以卖字来养家糊口。
到了清朝,号称广平内史幻姜淑斋,成为了有清一代较有造就的一位女书家。其书笔力矫劲,不让须眉。今天,山东省博物馆藏有她临写的王羲之尺牍,末署“己酉孟春,淑斋临。”笔法挺拔硬朗,的确有“不类女子”之态也。清末,桐城女子吴芝瑛工书,她父亲曾经做过山左县令。其真书当以《鉴湖女侠秋瑾墓表》为佳,清劲飘洒,颖秀之气扑人眉宇!
Ⅳ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书法家都有谁。
着名书法家如下:
秦朝:李斯(篆书)
汉魏:张芝(章草) 钟繇(楷书鼻祖)索靖
两晋:王氏家族(王导 王羲之(行楷) 其书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献之(行草)等)
陆机(其书 平复帖 被认为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人真迹)卫氏家族(卫恒 卫瓘 等)
唐:颜真卿(其书 祭侄文稿 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柳公权(颜筋柳骨)虞世南 褚遂良 欧阳询等有很多,唐朝时继两晋后书法的又一高峰。武则天 李世民 写的都不错。
宋:宋四家:苏轼 其书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黄庭坚、米芾、蔡襄(据说 本为蔡京 因其为大奸臣未被列入宋四家)宋徽宗赵佶(瘦金体)王安石等。宋朝是继两晋 唐朝后第三个书法高峰。
元代:赵孟頫(赵子昂,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其书对明清书法影响颇大,其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其妻管道升是继卫夫人后又一有名的女书家。 邓原 鲜于枢 等。
明代:解缙 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征明 庞宠 董其昌 石涛。
清代:郑板桥、刘墉、金农(刷漆体)吴昌硕、邓石如、康有为等。清代书家较多,是有记载的书家最多的朝代。
中国古代的着名国画家:
王 冕
王冕(1287-1359)元代着名画家、诗人,字符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放牛,家贫,但好学如痴,读书不倦。常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渐深。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了当时会稽一个读书人韩性,韩收他为学生,教他读书、画画。王冕青年时期曾一度热衷于功名,但考进士屡试不中,于是他满怀愤郁,烧毁了文章,流浪江湖,永绝士途。他曾到过杭州、金陵,又渡长江,过淮……
夏圭
夏圭作品 夏圭,字禹玉, 活动于西元 1180~1230 年前后, 浙江钱塘人。擅长画山水、人物,只随手画画,奇特突出。山水构图喜欢大胆剪裁,突破全景而仅画半边之景,时人称为“夏半边”。善长卷铺陈。其作品有《溪山无尽图卷》、《溪山清远》、《松溪泛艇图》、…等。作品中画面空白的部分比马远更多,更有辽阔平远的气势。 ……
蓝瑛
蓝瑛作品 蓝瑛(1585-1664),一作(1585-约1666)明代杰出画家。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工书善画,长于山水、花鸟、梅竹,尤以山水着名。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画假沈沈周,落笔秀润,临摹唐、宋、元诸家,师黄公望尤为致力。晚年 笔力蓊苍劲,气象峻 ,有人许其与文征明、沈周并重。其作品有:《渔乐图》,仿梅花道人,……
徐渭
徐渭作品 徐渭字文清,号天池山人,又有田丹水、天池生、天池渔隐、青藤老人、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晚年号青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 徐渭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能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特长于水墨大写意花卉,工画残菊败荷,皆古朴淡雅,别有风致。现藏南京博物院《杂花院》,全画有牡丹、紫薇、葡萄、芭蕉、梅花水仙和竹等 13 种。情意所至,气势豪放。发挥了高度的艺术……
仇英
仇英作品 仇英(约1509-1551)明代杰出画家。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今属江苏)人。长期住苏州。初为漆工,后改学画,师周臣。以卖画为生,精于摹古,不拘一家一派。粉图黄纸,落笔乱真。善画人物、鸟兽、山水、楼观、舟车之类,皆秀雅鲜丽。他以广泛的题材和工整细丽的风格,适应当时地主富商的需要。尤擅长人物画,创历史风俗的新格。画风流丽纤巧,为当代人物画的师范。画山水,喜设大青绿色,用笔萧疏,意境简远,工巧入神。他临摹的古画……
唐寅
唐寅作品 晋昌唐寅 伯虎 子畏 六如居士 明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一四九八)举应天解元.后应进士试,因科场案而被革黜。赋性疏朗,任逸不羁。尝镌其章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晚好佛氏,治圃舍于桃花坞,曰桃花盦,日饮其中。其学务穷研造化,于应世文字诗歌,不甚措意。奇趣时发,或寄于画。画法沉郁,风骨奇峭,刊落庸琐,务求浓厚。连江叠巘,洒洒不穷。信士流之雅作,绘事之妙诣。其画远攻李唐足任偏师,近交沈周可当半席。自……
倪瓒
倪瓒(1301--1374),江苏无锡人。初名廷,字符镇,号云林子、幻霞子、荆蛮氏等。家豪富。元末卖去家产,浪迹江湖。平生好学,工诗、书、画。其水墨山水,宗董源,兼学荆、关,作品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意境简率荒寒。他的画风对明清文人山水画有较大影响,与王蒙、黄公望、吴镇并列“元季四大家”。书风简淡清逸,有《淡室诗》、《自书诗稿》等多种书迹存世。 ……
燕文贵
燕文贵 北宋画家。文贵-作贵,吴兴(今属浙江)人。擅画山水、屋木、人物。太宗(976-997)时游汴京(今河南开封),于天门道上卖画,为待诏高益所见,荐画相国寺壁,遂入图画院(一说大中祥符(1008-1016)初补图画院祗侯)。所作山水,极富变化,人称“燕家景致”。相传其曾绘《七夕夜市图》,摹写汴京繁华景象,颇为精备。又有《舶船渡海像》,大不盈尺,而具樯、帆、槔、橹及舟人指呼奋踊之状,风波浩荡,岛屿相望,有咫尺……
黄公望
黄公望 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工书法,通音律,精山水画。首创浅绛山水,自成一家,后世尊为南宗画坛圭臬。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四家”,在中国绘画史上有深远影响。《富春山居图》为其代表作。 ……
范中立
范中立作品 北宋画家。字仲立,因性情宽和,人称为“范宽”,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常往来汴京、洛阳,天圣(1023-1032)中尚在。山水初学李成,继法荆浩,后感“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因移居终南山、太华山,对景造意,不取繁饰,自成一家。所作落笔雄健凝炼,喜用状如雨点、豆瓣、钉头的皴笔画山,皴笔布列山石之正面,起伏更见有势,山顶多植密林,水边置大石,屋宇笼染黑色,表现出秦陇间峰峦浑……
董源
董源 (?-约 962 年 ) 五代南唐画家。源-作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亦称江南人。中主时任北苑副使,人称“董北苑”。擅画水墨及淡着色山水,喜用状如麻皮的皴笔表现山峦,上多矾头(山顶石块)苔点,多画丛树繁密,丘陵起杖,云雾显晦和溪桥渔浦、汀渚掩映的江南景色,后人称其所作平淡天真,为唐代所无。也有设色浓重之作,山石皴纹甚少,景物富丽,近于 李思训 格调,而较放纵活泼。兼工龙、牛、虎和人物。 巨……
顾闳中
顾闳中作品 顾闳中五代南唐画家。江南人。元宗、后主时任待诏。工画人物,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善于描摹神情意态。存世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卷,绘写南唐中书侍郎韩载夜宴 ……
荆浩
荆浩作品 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隐居太行山洪谷,号洪谷子。擅画山水,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所作云中山顶,能画出四面峰峦的雄伟气势。自称兼得吴道子用笔及项容用墨之长,创造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亦工佛像,曾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双林院作有壁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之一。所着有《笔法记》。存世《匡庐图》,相传为 ……
巨然
吴道子的生卒代已不可考,只知道他一生主要活动时期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713—755)。吴道子出生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幼年失去双亲,生活贫困,为了生计,向民间画工和雕匠学习,由于他刻苦好学,才华出众,20岁时,就已经很有名气。唐玄宗把他召入宫中担任宫廷画师,为他改名道玄。 ……
米芾
北宋米芾(1051一约1108),字符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史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他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确实是个早熟的怪才。在书法上,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现代着名画家很多先列举10位。
吴昌硕
齐白石
潘天寿
黄宾虹
林凤眠
李苦禅
徐悲鸿
张大千
吴作人
丰子凯
Ⅵ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着名女书法家
卫夫人,姓卫、名铄,东晋着名的女书法家。
东汉末年的女诗人蔡文姬。她名叫琰,文姬是她的字。她父亲蔡邕,在文学和书法上造诣很深。蔡文姬继承家学,在书法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唐、宋、元、明,也出现不少女书法家。唐代的女书法家有吴采鸾、薛涛、武则天。吴采鸾所书小楷,很有钟繇、王羲之的笔意,遒劲古雅,可与卫夫人媲美。薛涛所书《陈思王美女篇》,行书,笔势跌宕秀逸。武则天书写草体,书法婉约。宋代女书法家有朱淑真,所书小楷,端庄精劲,深得王羲之笔法。管道升是元代女书法家。字仲姬,她是赵孟俯的妻子,赵孟俯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工书善画,书法为元代宗师。
管道升刚嫁给赵孟俯的时候,她的书法比丈夫还好,后来赵孟俯迎头赶上了,并超过了妻子。管道升写的《梅花》赋小楷,清丽幽闲。
Ⅶ 中国古代女书法家有几位
蔡文姬
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字昭姬,汉族,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和书法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才女、文学家和书法家。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可惜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却生儿育女。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
卫铄
卫夫人(272-349)河东安邑人。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东晋女书法家。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书法要录》说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所着《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 唐代女诗人,女书法家,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薛涛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每喜写己所作诗,语亦工,思致俊逸,法书警句,因而得名。若公孙大娘舞“剑器”,黄四娘家花,托于杜甫而后有传也。然涛字真迹今皆佚。薛涛所书《陈思王美女篇》行书,笔势跌宕秀逸。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女词人、女书法家,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朱淑真书画造诣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所书小楷,端庄精劲,深得王羲之笔法。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
管道升
管道升(1262~1319),字仲姬,华亭人(今上海青浦)人,元代着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书法为元代宗师。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嫁赵孟頫,册封魏国夫人。元延佑六年五月十日病卒,葬东衡里戏台山(今洛舍乡东衡村)。擅画墨竹,笔意清绝。又工山水、佛像、诗文书法。着《墨竹谱》1卷。传世作品有《水竹图卷》、《秋深帖》、《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
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名曌,汉族。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后自立为武周皇帝。人称“武媚娘”。高宗时上尊号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曌。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改尊为“则天顺圣皇后”。后世通常称武氏为“武则天”或“武后”。武则天书写草体,书法婉约。
李清照
李清照 (1084~约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女书法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以词着名,兼工诗文,并着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李清照对金石书画不但酷爱,精于赏鉴,并且也能动手写字作画。<才妇录>说她"能书能画。
Ⅷ 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女书法家代表作以及背后的故事
中国历史上十位着名的女书法家
蔡文姬,字文姬。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才女和文学家。自幼熟读经史,博学有才辩,雅工书道,笔法得其父真传。几经战乱,被曹操赎回后,并在其鼓励下,凭记忆用楷书和行书,书写古籍四百余卷,历称文姬归汉。
卫夫人,名铄。东晋着名女书法家。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师承钟繇,妙传其法,以为楷书订定笔划顺序而闻名。她曾作诗论及草隶书体。其字形为长方形,几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书,卫夫人是“书圣”的启蒙老师。
薛涛(约768~832年) 唐代女诗人,女书法家,字洪度,长安人。薛涛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每喜写己所作诗,语亦工,思致俊逸,法书警句,因而得名。若公孙大娘舞“剑器”,黄四娘家花,托于杜甫而后有传也。然涛字真迹今皆佚。薛涛所书《陈思王美女篇》行书,笔势跌宕秀逸。
吴彩鸾,唐大和年间(823-825年)河南濮阳县人,吴猛之女,夫文箫。家贫,以抄书为业。此卷《刊谬补缺切韵》,元王恽《玉堂嘉话》卷二记为“吴彩鸾龙鳞楷韵”,《石渠宝笈·初编》着录为“唐吴彩鸾书唐韵”。此外,史书中记在吴彩鸾名下的抄本韵书还有很多,如《切韵》、《玉篇》等。其小楷字体遒丽,用笔圆润,笔法纯熟,书写极速且精。
武则天,人称“武媚娘”,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尤其精于飞白书和行草书。所谓“飞白”就是在笔画中具有丝丝露白,难度极大,却极为高雅。而书写草书则书法婉约、遒劲得法。武则天曾以飞白书写大臣的姓名来赐给他们,书法造诣于此可见一斑!武则天留下来的书法有《荐福寺碑》题额、为《崇福寺题额》,只有《升仙太子碑》是武则天亲自撰文并书丹镌刻的碑刻。这块碑刻于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六月立,现存于河南省偃师县缑山仙君庙。共有行草书三十四行,每行六十六字。有飞白书碑额。碑阴刻有武则天《游仙篇》诗文,是武则天76岁时所作,碑阴书法为薛曜正书书丹。明赵涵《石墨镌华》说:“碑首升仙太子之碑六个大字,飞白书,作鸟形,亦佳。飞白书久不传于世,此其仅存者耳”。碑阴还有薛稷、钟绍京等人的题名,其书法笔迹也皆艳丽,遒劲得法。由于武则天爱好书法,善书就被列为入士的重要条件,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迅速出现了许多书法家。如陆柬之、贺知章、孙过庭、李邕、王知敬、薛曜、贾膺福、韩景阳、徐峤之、王绍宗、钟绍京等。
杨妹子是宋时宫中的另一位知名女书家。杨妹子不但用“杨娃”印章题署自书,并且还时常代替宋宁宗作书。《庚子消夏录》说:“余又有《女戒》一卷,为马麟画,相传为宁宗书,实杨妹子用'御书之印'耳”。
朱淑真,宋代女词人、女书法家。所书小楷,端庄精劲,深得王羲之笔法。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后期则忧愁郁闷,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朱淑真能画,通音律,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存世。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此诗传说系其对其夫抛家弃妇心生愤懑而作,情真意切,一气呵成,共十句,巧的是每句暗合一字。
管道升,字仲姬,元代着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嫁赵孟頫。其书法作品笔力扎实、体态修长,秀媚圆润,畅朗劲健。元仁宗尝将赵孟頫、管道升及赵雍书法合装一卷轴,藏之秘书监,曰:“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亦奇事也。”管道升有一首着名的《我侬词》,据说赵孟頫50岁时想效仿当时的名士纳妾,又不好意思告诉老婆,老婆知道了,写下这首词,而赵孟頫在看了《我侬词》之后,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动了,从此再没有提过纳妾之事。《我侬词》全文如下:“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邢慈静是明代书法家、文学家邢侗的八妹,自幼聪慧,悟性超群,工书法,善绘画,博学多才,深受世人的喜爱。邢慈静青年时代受长兄邢侗影响学习书法绘画,晚年临摩《澄清堂帖》,深得右军神韵。她诗书画俱称绝品,被誉为是继卫夫人、管夫人之后的又一书画名媛。
姜淑斋,清代女书法家,善书,精于行草,师法王羲之、王献之,尤得力于《十七帖》,圆融温雅中有遒劲之气,为时所重。书法曾得朱彝尊的欣赏:“三真六草写朝云,仿佛卫夫人,问何似当年右军?” 以为笔力矫劲,不类女子。
Ⅸ 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女书法家有哪些
卫铄
卫夫人(272-349)河东安邑人。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东晋女书法家。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书法要录》说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所着《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
管道升
(1262-1319),字仲姬,一字瑶姬,浙江德清茅山(今干山镇茅山村)人,祖籍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元代着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南宋景定三年生。幼习书画,笃信佛法。曾手书《金刚经》数十卷,赠名山寺。嫁元代吴兴书画名家赵孟頫为妻,封吴兴郡夫人,世称管夫人,元延祐四年(1317)册封魏国夫人。管道升所写行楷与赵孟頫颇相似,所书《璇玑图诗》笔法工绝。精于诗。尤擅画墨竹梅兰。晴竹新篁,为其首创。元延佑六年(1319年)卒。存世的《水竹图》等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竹石图》1帧,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Ⅹ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知名女书法家
王羲之的草、楷、行书,千古景仰。他的老师是东晋着名的女书法家,姓卫、名铄,人称卫夫人。卫夫人学习王国时钟繇的书法,达到了升堂入室的地步。她的代表作是《古名姬帖》小楷。其笔法古朴肃穆,体态自然,是楷书中的上品。
在卫夫人之前,还有一位女书法家。她就是以《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等驰名的东汉末年的女诗人蔡文姬。她名叫琰,文姬是她的字。她父亲蔡邕,在文学和书法上造诣很深。蔡文姬继承家学,在书法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唐、宋、元、明,也出现不少女书法家。唐代的女书法家有吴采鸾、薛涛、武则天。吴采鸾所书小楷,很有钟繇、王羲之的笔意,遒劲古雅,可与卫夫人媲美。薛涛所书《陈思王美女篇》,行书,笔势跌宕秀逸。武则天书写草体,书法婉约。宋代女书法家有朱淑真,所书小楷,端庄精劲,深得王羲之笔法。管道升是元代女书法家。字仲姬,她是赵孟俯的妻子,赵孟俯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工书善画,书法为元代宗师。
管道升刚嫁给赵孟俯的时候,她的书法比丈夫还好,后来赵孟俯迎头赶上了,并超过了妻子。管道升写的《梅花》赋小楷,清丽幽闲。
http://www.freehead.com/archiver/?tid-118109.html
这上边还有太多太多,不能全粘贴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