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司马炎挑美女入宫,为什么选了丑女左芬
泰始十年(274年)夏季,司马炎又下诏书征集低级官员和普通百姓的女儿,共5千人,到皇宫集合,然后挑选侍奉皇后妃妾的宫女。一入皇宫,归家无期,当时母女们难分难舍,在皇宫内抱头大哭,哭声传到皇宫之外,听到的人无不悲伤动容。
司马炎的后宫里也有一位丑女,是不是司马炎挑选的时候突然眼花了挑选错了?不是的,她是因为才华而被司马炎选中。她叫左芬,是因《三都赋》而造成“洛阳纸贵”的左思(左思的事迹以后再讲)的妹妹,左芬自幼好学,善于写文章,名声仅次于哥哥左思,司马炎为了博取好的名声,就把她纳入后宫,泰始八年(272年),封左芬为修仪,后宫第九级,起点也不低了。
司马炎命她写关于愁思的文章,于是左芬写成了流传千古的《离思赋》。后被擢升为贵嫔,她因为容貌丑陋得不到宠幸,但以文才见长受到礼遇。司马炎很看重左芬的文章辞藻,每当有土产与稀世珍宝进贡的时候,一定会让她写文章称颂,左芬也每每写出来的文章另司马炎满意,因此多次获得恩赐。左芬的诗、赋、信等流传下来的有几十篇。
司马炎的后宫还有个特别的美女,有点男孩子的性格,她叫胡芳,是镇军大将军胡奋(胡烈的哥哥)的女儿,泰始九年(273年)司马炎大选后宫的时候被选上,胡芳下殿后嚎啕大哭,左右赶紧制止说:“陛下听到哭声不吉利。”
胡芳说:“死都不怕,怎么会怕陛下!”因为年龄小又漂亮,此时已经37岁的司马炎自然不会跟她计较,反而很喜欢她的自然流露,司马炎封她为贵嫔,小老婆第一级。司马炎每次有问题问胡芳的时候,她都不加修辞,快人快语,率直回答,举动刚直大方。司马炎对她越发宠爱,侍奉和服饰等仅次于皇后。胡芳和司马炎生育了武安公主。
‘贰’ 最无耻的创意,晋武帝驾羊车随机临幸嫔妃是什么情况
因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后宫妃嫔十分之多,所以他就想了这么一个法子,骑着羊车去临幸,羊停在哪个地方,他就宠幸哪位妃子。司马炎是司马昭的长子,他的妻子是杨艳,杨艳家里是累世高官,她从小就十分聪慧,熟读诗书,当时有人给她看相,说她以后会非常尊贵,司马昭知道后就让司马炎迎娶了她。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妃嫔们为了争宠也想到了好办法,既然司马炎是坐着羊车,那么她们就在自己的宫门上插树枝,这样羊就会来啃食了。除此之外,羊还有个特点,那就是喜欢喝盐水,于是她们又把盐水洒到自己的宫门口,羊路过的话就会停下来舔舐,这件事也演变成了一个词语:羊车望幸。
‘叁’ 司马女 是什么意思
司马女本来是指姓司马的女人
但是据新浪"炎黄秦火火"爆料,司马南的癖好比较独特,那就是与各地女生合影,人称"司马狼,合影狂"。于是老秦打油 一首:
司马相如卓文君,
电视美女司马南。
狗皮膏药牛皮癣,
驴皮公主虎皮兰
所以就有人把这个与这个骗子司马南合影的女人们统称为“司马女” 有讽刺的意味
‘肆’ 曹丕送给司马懿的美女叫什么
静姝。
曹丕: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 。
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着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情节:
2008年新剧《三国》中,导演高希希加入了由实力派青年演员李依晓饰演的全新角色“静姝”,其侍妾与卧底的双重角色身份引发观众广泛猜想,极具神秘看点。李依晓扮演的“静姝”是一个外表看不出太多锋芒,但内心情感非常丰富的角色。因为“静姝”的身份既是司马懿的侍妾又是曹丕的卧底,同时为后半部分剧情增加了众多悬念和看点,留给观众广泛的想象空间。另外在“三国”这部女性角色较少的历史剧中,“静姝”的角色设置也为全剧增添了靓丽的风景和更多的新鲜感,确实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
‘伍’ 司马相如和他妻子卓文君的故事
司马相如所写《子虚赋》得到汉武帝赏识,又以《上林赋》被封为郎(帝王的侍从官)。不久打算纳茂陵女子为妾,冷淡卓文君。于是卓文君写诗《白头吟》给相如。
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
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
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忆,岂不是夫君在暗示自己已没有以往过去的回忆了。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怨郎诗》旁敲侧击诉衷肠。相传卓文君又附《诀别书》给相如。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两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
(5)闽南司马看美女扩展阅读:
人物介绍:
1、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祖籍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侨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 。
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
2、卓文君
卓文君(公元前175年—公元前121年),原名文后,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着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陆’ 有句话说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 怎么解释求详解
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作为我国的四大名着,其本身就受众极广,再加上这四部作品曾多次被翻拍成影视作品,所以国内上至老人,下至幼童,人们或多或少对这四大名着有所了解。
《三国演义》讲的是三国乱世时期群雄争霸的故事,三国时期,英杰辈出,能人异士数不胜数,三方鼎立自然都想一统其他两方,整本书谋划不断,各种勾心斗角,战争杀戮,权术 、争斗、 计策、 杀戮,这些东西都不适合老年人。
老人看了之后会为书中的计谋而思考,不利于老人颐养天年,书中难免有看重的角色,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赤胆忠心的关羽等等,人物的死亡难免会引起读者的伤感,显然这是不利于老人的健康的。
(6)闽南司马看美女扩展阅读:
老不看三国学“奸诈”
《三国》这本书不仅是小说,曾经被古人当做一本兵书来读,里面充斥着这种计谋、策略,更是各种人物角色比拼智慧、力量的场景。
比如曹操、诸葛亮、郭嘉、司马懿等等,他们就是在不停的思考对方怎么出招,然后自己再怎么应对,对方再怎么出招,一层层的琢磨人心,永远比别人多看一步、多走一步,这样就能走到最后。所以,老年时期看三国,容易变成曹操的性格,过于奸诈老成。
‘柒’ 司马懿成功上位之后,究竟为什么要烧死貌美的夫人
喜欢看《三国演义》的观众,应该都对三国时期的2大智囊比较熟悉,一个是蜀国丞相诸葛亮,另一个就是魏国太傅司马懿。这2个人的智力对决非常精彩,尤其是在专门讲司马懿的影视作品中(比如《虎啸龙吟》),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智力对决非常引人入胜,让人看得格外过瘾。众所周知,司马懿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活过了曹操3辈人,活过了曹操,活过了曹丕,还活过了曹睿。讲实话,在曹睿之后,司马懿才正儿八经上位,成为了魏国举足轻重的人物,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但司马懿成功上位后,做了一件比较让人不太理解的是,有人说是他烧死了貌美的夫人,但其实不是这样,而是他貌美如花的夫人因为他被烧死了。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笔者就给大家好好讲述一下这段历史。
‘捌’ 谁知道司马炎驾着羊车选妃过夜的典故叫什么
西晋武帝的后宫美女有将近一万人,他挑选不过来了,因此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乘着羊车在后宫奔跑,羊车停在哪里,他就到哪个嫔妃的住处去歇息。因此,嫔妃们都盼望着羊车能够在自己的门前停下,她们用竹叶插在门前,把盐水撒在通往门口的过道上,诱使拉车的羊舔食盐水,并来到门前吃竹叶,以便于能够获得皇帝的宠幸。
‘玖’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有哪些不被美色所迷惑的英雄呢
其实武松就是这样的英雄,历史上也有很多不近女色的英雄。面对潘金莲的示爱,武松不为所动。并且因为自己的哥哥受了欺负,就出手杀了潘金莲。
说起这样的英雄,我的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梁山好汉武松,武松是堂堂九尺男儿,样貌出众,他的嫂子潘金莲更是看中了这一点,多次向他示爱,但是他都不为所动。
知道武大郎有这么一个帅弟弟之后,潘金莲不淡定了,她和武松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一开始只是觉得武松非常的帅气,温暖,对哥哥也很好,便开始慢慢爱上了他。
潘金莲多次暗示武松,但是武松是一个好男人,武松明明意识到了这一点,还是不为所动。
‘拾’ 司马昭为什么能看得上这个人
今天我们讲一个蜀国中后期的文胆。这个人的姓,比较复杂,一个谷字加一个耳刀旁。这个字如果单独作为汉字来讲,念“郤(xi)”。如果作为姓氏来讲,念“郤(que)”。这个人叫郤正。
对于蜀国来讲,关张赵马黄,姜维、张嶷等等,那是属于枪杆子;刘巴呢,就属于钱袋子;这个郤正就是名副其实的笔杆子了。他和向朗、费诗等七名文人,负责蜀国的舆论导向。
刘禅怕司马昭有妨害之心,假意说道:“此间乐,不思蜀也!”
这回郤正再也憋不住火了,对刘禅郁积已久的怒气宣泄而出,他谴责刘禅说,陛下所为,有失国体啊!刘禅说,我这是保命存身之计,这你都看不明白?!我故意韬光养晦,为的是让司马昭不起疑心,我就可以苟全性命!
郤正说,我当然看得出来!我是看不惯你那副孙子样,圣人说:“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受辱而身全者,下也。”王者的处世之道,能够身名两全,当然最好,其次就是虽然身死,但是名耀千古的!最次的就是,为了苟全性命,什么事都做!
您想想,您是我们的老大,如果你都要在别人面前装孙子,置我们这些臣子于何地?!难道要我们在别人面前吃屎喝尿?!
刘禅就不理解,就反问,这个韬光养晦、装孙子这个事,先帝在的时候也没少干!凭什么他做的,我就做不得!就跟阿Q的意思一样: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郤正说,先帝能装,你不能装,理由有三:
其一,先帝装孙子的时候,他的身份是普普通通的诸侯,而您是天子。
其二,先帝在的时候,他也跟孙权、袁绍、曹操装过孙子,这没错,但他是因为还有机会、还有资本可以翻盘!在徐州城下,他跟曹操装了孙子,丢了脸面,但在汉中一战,他又赢回来了!今天您跟司马昭装孙子,难道您也有把握跟你爸爸一样,再赢回来?!一雪前耻?!先哲早就教导过我们,面对强敌的威慑,如果自己掂量着还有机会东山再起,那你就装孙子呗!如果已经是无力回天,你还装个屁!
其三,司马昭是什么人,目光刁毒,心狠手辣,你装孙子就骗得过他吗?!你这套在司马昭眼里是小儿科!别忘了,人家司马家族就是靠装孙子起家的!还看不透你这点小把戏!
既然如此,你倒不如凛然以对,起码还保全了人格和国格!没准司马昭反倒高看你一眼!
刘禅又问,那我应该怎么说?!郤正说,你就说先人的坟墓在蜀地,故此没有一天不思念!
刘禅说我要是这么讲的话,司马公要是见责于我,可咋办?
郤正说,如果真的见责于你,你就说是我教的!郤正估计是前两次装孙子装够了,这回爆发了!
果然,司马昭隔天又问,安乐公,颇思蜀否?!刘禅说,先坟在蜀,无日不思!
司马昭一看,你这态度前后判若两人,是不是有人教你?!刘禅说这是郤正教我这么说的!司马昭一看,又是郤正!心里就琢磨,这个郤正不仅文采好,看来还是个骨鲠之士!我应该加以重用!而且重用郤正,有利于收揽蜀汉旧臣之心!于是任命郤正为巴西太守!
郤正任巴西太守之后,决心革除黄浩专权时残留下的弊政,大力改善民生,惩恶扬善,治绩不俗!
虽然说郤正早年间,在蜀汉政府和曹魏政府的逼迫下,写过一些犬儒文章和汉奸文章,但那也是身不由己,那是别人拿权力胁迫他,这个没辙。但是到了壮年和晚年,他能感悟前非,砥砺自我,正色处世,而且处处以老百姓的利益为重,干了不少实事,这就不算差。
司马炎夸他说:“正昔在成都,颠沛守义,不违忠节,及见受用,尽心干事,有治理之绩。”
郤正这个人,我们要是不太苛求的话,也能勉强算个君子。下期我们聊下蜀国的另一个笔杆子——向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