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资讯 » 白俄罗斯有名将军叫什么图片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白俄罗斯有名将军叫什么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8-14 21:56:00

1. 二战各国的着名将领和他们的职务

隆美尔出道是在法兰西战役,任第7装甲师师长,后转战北非,任非洲装甲军司令,后任非洲装甲兵团司令,1944年任西线德军B集团军群司令。后死亡
巴顿任美国陆军第2军军长,西西里战役中任第7军军长,诺曼底登陆后任第三集团军司令,
蒙哥马利在法兰西战役中任英国远征军第2装甲旅旅长,北非战役中升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在西线担任第21集团军群总司令。
山本五十六历任巡洋舰长,赤城号航空母舰舰长,第一航空战队司令,最后升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朱可夫在战前担任苏军统帅部总参谋长,基辅战役中被贬为大本营预备队方面军总司令,后调任列宁格勒方面军总司令,莫斯科战役中升任统帅部副统帅,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总司令,后任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直捣柏林
德国还有古德里安,波兰战役中任第3装甲师师长,法兰西战役中任第19装甲军军长,巴巴罗萨战役中任古德里安装甲兵团司令,后被撤职,1943年被重新起用为装甲兵总监,1944年7月20日事变后升任德军总参谋长,后因与希特勒再次顶撞而被撤职,后向美军投降
伦德施泰德,波兰战役中任B集团军司令,法兰西战役中任A集团军司令,巴巴罗萨战役中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后被撤职,1944年被重新起用担任西线德军总司令。后被美军俘虏。
曼施坦因,法兰西战役中担任A集团军参谋总长,后调任第7步兵军军长,因提出曼施坦因计划而名嘈一时,苏联战争中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后被撤职,被英军俘获。
美国布莱德雷,北非任巴顿的参谋长,西西里战役中任装甲军军长,诺曼底登陆前夕被任命为美军欧洲远征军总司令和第12集团军群司令。
尼米兹,战前任海军人事局局长,战争爆发后立即任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兼盟国中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战后任海军部长
哈尔西,战前和战争初期任美国第16特混舰队司令,后任第3舰队司令
弗莱彻,任第17特混舰队司令
斯普鲁恩斯,任巡洋舰长,中途岛战役前夕顶替哈尔西出任第16特混舰队司令,后任第5舰队司令,
麦克阿瑟任菲律宾美军总司令,后任盟国太平洋战区司令,后调任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杜鲁门任命为盟军总司令。
艾森豪威尔,战前担任麦克阿瑟的副手,后直接升任盟国欧洲战区总司令
日本海军南云中一,任第一机动舰队司令,中途岛战役后任中太平洋舰队总司令,死于塞班岛。
山口多闻,任第二航空战队司令,死于中途岛战役
名将顾名思义是有名的将领,无须考虑军事才能如何,只要有名即可

2. 2战中的英雄将军是谁大神们帮帮忙

朱可夫(Zhukov,Georgy Konstantinovich),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俄文:Георгий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Жуков,公历1896年12月1日(儒略历同年11月19日)——1974年6月18日),苏联军事家,苏联元帅(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德战争中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他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 朱可夫生于卡卢加州斯特列尔科夫卡村一贫苦家庭。朱可夫曾在莫斯科学徒,并于1915年应召进入沙俄军队骑兵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朱可夫曾因作战勇敢两次获得圣乔治十字勋章,并被提升为军士。十月革命后他加入了布尔什维克。1918-1920年他参加了苏俄国内战争。1923年朱可夫成为团长。1930年升为旅长。他是新的装甲战争理论的热心支持者,并且他详细的作战计划和对纪律的严格要求也给他带来了名气。1937到1939年斯大林对军队进行了清洗,装甲战的倡导者图哈切夫斯基被枪毙,其他很多军事将领也入狱,朱可夫却幸运的逃过了的清洗,并且继续升职。关于这一情况,一般认为是朱可夫的骑兵背景帮助他逃过一劫,当时的苏联元帅中,骑兵出身的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都受到重用,而其他三人均被清洗。 1938年日本军队在有苏联驻军的蒙古国和日本扶植建立的伪满洲国边境制造摩擦,朱可夫被派往边境,组织对日军事部署。1939年5月诺门罕战役爆发,在朱可夫指挥下,苏联军队大量使用装甲兵,进行闪电战似的立体机动作战,最终合围日军,取得胜利。这一战役由于远离欧洲主战场,所以不被人注意,但是这一战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日本放弃了北进的意图,而将主要用兵方向定在东南亚,使得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避免腹背受敌的局面。朱可夫因在这次战役中的杰出指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940年朱可夫被授予大将军衔,随后被任命为苏军总参谋长。 在总参谋长任上,朱可夫主要任务是提出防御德国攻击的计划。随着原苏联的秘密档案的解密,某些历史学家认为朱可夫曾在1941年5月提出先发制人的进攻德国的方案,但是被斯大林否决了。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苏军溃败。朱可夫签署了要求苏联红军立即组织反击的命令,但没有效果。德军长驱直入后,重点进攻基辅。朱可夫经过判断,提出应该撤出基辅,避免被德军合围而引起更大损失。他的这一观点和直率的性格使他与斯大林发生冲突,被任命为预备军司令员,由沙波什尼科夫接任总参谋长。以后的战争进程显示了朱可夫的洞见,如果当时斯大林采纳他的建议,就不会造成基辅战役中66万苏军被围歼的悲剧。 而朱可夫在担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后,率领该方面军在叶尼亚地区成功实施了叶利尼亚反击战,粉碎了德军的先头部队。稳定了当地的战线。9月列宁格勒告急。朱可夫被召回莫斯科,被任命为大本营代表,前往列宁格勒,从此开始了他各地协调指挥的序幕,也因此被称为“消防队长”。朱可夫到达列宁格勒之后, 当即中止了正在研究撤退方案的会议,毫不留情地撤换了两个集团军司令,逮捕和处决了一些擅自撤退的军官,并迅速拟定了守城计划。通过自己坚强的意志带动下属,合理利用了有效的兵力进行重点防御与反击,稳定住了防线。10月德军大举进攻莫斯科,朱可夫调回莫斯科代替铁木辛哥组织莫斯科保卫战。12月保卫战结束,德军退出莫斯科周边地区。 1942年夏季,斯大林、铁木辛哥不顾朱可夫反对,强行发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结果损失惨重,约50官兵被俘,德军前出至顿河河曲和高加索山南麓。朱可夫因此出任最高副统帅,并作为大本营代表被派往斯大林格勒前线。一般认为他和华西列夫斯基共同策划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这段时间朱可夫主要策划维亚济马方向的无果的攻击行动,而在他的回忆录中抢夺华西列夫斯基的功劳。1943年他作为大本营代表协调库尔斯克战役。而前线总指挥罗科索夫斯基则回忆说朱可夫并未参与库尔斯克战役的决策,他的作用被大大夸大了。1944年朱可夫作为大本营代表协调组织了代号为“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罗斯战役。1945年作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率军攻克柏林,于5月8日深夜主持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并代表苏联签字。

3. 二战时期各国着名将领

波澜壮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涌现出众多战争将领。比如,苏联的朱可夫、崔可夫、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华西列夫斯基,美国的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巴顿、布雷德利、马歇尔、尼米兹,德国的隆美尔、邓尼茨、布吕歇尔,英国的蒙哥马利、坎宁安,日本的山本五十六等。他们中,有的为人称道,有的臭名远扬。本文介绍5位代表性将领,再次将人们带回昔日的二战战场。

苏联“胜利的象征”朱可夫
格奥尔基·朱可夫1896年出生在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小村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朱可夫应征入伍,从此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1918年,朱可夫加入苏联红军。后来,历任骑兵旅旅长、骑兵第4师师长、骑兵第3军和第6军军长、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副司令等职。
1939年6月,朱可夫调任驻蒙苏军第1集团军群司令,指挥苏蒙军队,围歼当地的日军,粉碎了日军北上的企图。之后,他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1941年,朱可夫被任命为苏军总参谋长,成为苏军的首脑人物。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成立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朱可夫是7名成员之一。1941年9月,列宁格勒被德军包围,朱可夫被任命为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率该方面军与波罗的海舰队协同作战,有力地阻止了德军的进攻。同年10月,首都莫斯科告急,朱可夫又被调回莫斯科,全面负责莫斯科保卫战的指挥。他在莫斯科近郊以西建立起坚固的防线,顶住了德第4集团军的正面强攻。寒冬来临之际,苏军对疲惫不堪的德军发起反攻,迫使德军败退,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942年8月,斯大林任命朱可夫为最高副统帅,令其赶赴斯大林格勒前线督战。朱可夫制定了庞大的反攻计划,围歼德军150万人。1943年1月,朱可夫被授予元帅军衔。紧接着他又指挥了列宁格勒突围战和库尔斯克会战,取得了极大成功。随后,他率领部队,以风卷残云之势扫荡德军,向西挺进,最终攻克柏林。他们挺进的速度之快,甚至超过了苏联新闻局对战事的报道速度。1945年5月8日,朱可夫代表苏联最高统帅部,在柏林接受了法西斯德国的投降。
朱可夫一生功勋卓着。后来他当过苏联国防部长等职,1974年与世长辞。正如艾森豪威尔所赞颂的那样:“有一天肯定会有一种苏联勋章,那就是朱可夫勋章。”

美国战神巴顿
乔治·巴顿1885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8岁时,他进入私立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一年后被保送到西点军校就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顿随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到了法国,得到潘兴将军的赏识。1917年11月,巴顿受命组建美国第一支坦克部队,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斗中,巴顿竟一个人开着坦克,冲入德军防线,差点送了命。一战结束后,巴顿回到美国,赋闲在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巴顿的军事才能再次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赏识。1940年,巴顿受命组建装甲旅。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对德日意宣战。1942年11月,巴顿率领美国特遣队4万多名官兵横渡大西洋,在法属摩洛哥海
滨登陆,经过74小时的激战,终于迫使驻摩洛哥的德军投降。北非登陆的成功,为盟军顺利完成北非战略部署创造了有利条件。1943年,巴顿临危受命,接任美第二军军长之职。从他到达的那天起,他便全力以赴整顿军纪,迅速改变了全军的涣散状态。3月17日,面目一新的美军向德军发起进攻,一路猛攻猛打,很快与英军在突尼斯北部完成了对德军的合围。
1943年7月9日,盟军发起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巴顿率美第7集团军攻取巴勒莫,随后抢在蒙哥马利之前拿下了墨西拿城。盟军占领了西西里岛,德军退到意大利本土。此时发生了巴顿打士兵耳光的事件,他因此被免去第7集团军司令的职务。
诺曼底登陆战打响后,巴顿将自己的集团军编成若干坦克群,命令部下“以尽快的速度,向一切可以推进的地方前进!”在9个月的推进过程中,巴顿部队歼敌140余万,取得了惊人的战果。巴顿晋升为四星上将。德国投降后,巴顿被任命为巴伐利亚州军事长官。1945年12月9日,巴顿在外出打猎时突遇车祸受重伤,12月21日在德国海德堡一家医院辞世,享年60岁。
巴顿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巴顿性格暴躁,战场上,他用极富个性的粗俗语言激发士兵的斗志。艾森豪威尔曾说:“在巴顿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逾越的障碍,他简直就像古代神话中的‘大力神’,从来不会被战争的重负所打倒。”

英国军魂蒙哥马利
伯纳德·蒙哥马利1887年出生在英国伦敦。19岁时,他考入桑赫斯特英国皇家军事学院,次年离开学校,加入英国在印度的驻军,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军旅生涯。1938年10月,蒙哥马利奉调到巴勒斯坦,升为少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蒙哥马利率第3师横渡海峡,出征西欧大陆,失利后被迫随英军从敦刻尔克撤退。
1942年8月,蒙哥马利被任命为英驻北非第8集团军司令,他上任后,就着手建立一支具有完善装甲武器的后备军和一支装甲部队。蒙哥马利善于根据战场形势需要制定作战计划。他认为,根据第8集团军的训练水平,轻率地放任他们去与敌
人对抗是不行的。为此,他不惜以辞职相抗争,坚拒丘吉尔要他提前发动进攻的要求。
1942年10月,经过充分准备,蒙哥马利在阿拉曼防线向隆美尔的德意部队发起进攻。由于英军在人员和装备上都占压倒性优势,隆美尔军队遭受重创后不得不撤出埃及。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扭转了英军在北非的局面,蒙哥马利被提升为上将。
北非一仗结束后,蒙哥马利与美国的巴顿将军协同作战,在西西里岛登陆,进军意大利。接着又率领盟军第21集团军在诺曼底登陆。1944年9月,蒙哥马利晋升为元帅。1945年5月,驻荷兰、德国西北部和丹麦的150万德军向蒙哥马利投降。二战结束后,蒙哥马利被任命为英国驻德占领军总司令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国代表。1976年去世。

德国军事天才隆美尔
艾尔温·隆美尔1891年出生在德国一个普通的中学校长之家。1910年从军。一战时随部队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被德皇威廉二世授予功勋奖章。一战结束后,他担任过步兵营长和陆军学院教官。1937年出版了《步兵攻击》一书,书中贯穿了德国军事理论的进攻精神,提出“进攻,进攻,进攻!”强调了发挥火力优势的重要性,受到希特勒的赏识。1938年,隆美尔升任元首大本营卫队长,并获少将军衔。
1940年2月,他被任命为第7装甲师师长。在入侵法国的战役中,他率领第7装甲师横扫法国,其攻击速度之快,挺进距离之远,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
1941年,意大利在北非战场吃紧,希特勒派隆美尔担任德国非洲军司令。
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就扭转了北非战局,挫败了英军的锋芒,取得了胜利。随后在得到补给后,隆美尔再度发起进攻,并迅速突破英军的防御,占领了托卜鲁克,征服了昔兰尼加。因在非洲战场的出色战绩,隆美尔获得了“沙漠之狐”的外号。1942年6月22日,隆美尔被擢升为德国陆军元帅,达到他一生中的辉煌时刻。之后,他的军队在埃及遭遇蒙哥马利军队的强大攻势,被迫撤出埃及。
1943年11月,隆美尔出任B集团军群司令并奉命加强“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但此时,盟军已彻底扭转了战局,所以他原来准备在盟军登陆诺曼底之初将其赶入大海的计划彻底破产。隆美尔的汽车也遭到盟军飞机的攻击,他多处负伤,仍活了下来。1944年10月14日,正在养伤的隆美尔因被指控参与谋杀希特勒,被迫服毒自杀。
隆美尔有着惊人的军事素质,他把德国军事学说的进攻精神融于自己的军事指挥之中,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敢于力排众议,果断发起进攻。丘吉尔曾这样评价隆美尔:“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厮杀,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日本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
1884年,山本五十六出生于日本长冈市。毕业于江田岛海军学校,1904—1905年参加了日本海军名将东乡平八郎指挥的日俄海战。在战斗中,他负了重伤,左手的食指、中指被炸飞,下半身被炸得血肉模糊,留下了终身残疾。1914年,他进入海军大学深造,1915年晋升为少佐。
1924年,山本调到霞浦航空队任副队长,并在飞行员中建立了威信。他先后在巡洋舰“五十铃”号、航空母舰“赤城”号上担任舰长和海军航空部技术处长、第一航空队司令官等职。1934年晋升中将。在此期间,山本最感兴趣的是飞机,他大肆鼓吹“空军本位主义”,“以航空母舰为基地的进攻战”。由于日美在太平洋的冲突不断升级,他狂妄地推动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山本策划了世界海战史上远距离偷袭的奇迹———偷袭珍珠港成功,使得他在日本国内威名大震,显赫一时。出于赌徒的本性,山本还想对美国再进行一次奇袭,进攻太平洋上的中途岛。但是,这次山本输了。美军早已破译了日军的密码,赢得了准备时间,布下了伏击日军的陷阱,以劣势兵力重创日军。
1943年4月,美军情报人员再次破译日军的密码,获悉山本将于4月18日乘中型轰炸机、由6架战斗机护航,到前方视察的消息。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自做出决定:“截击山本。”美军从容部署,派出战斗机空中伏击,击落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山本当场丧生。

4. 二战时期都有哪些有名的将军元帅

波澜壮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涌现出众多战争将领。比如,苏联的朱可夫、崔可夫、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华西列夫斯基,美国的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巴顿、布雷德利、马歇尔、尼米兹,德国的隆美尔、邓尼茨、布吕歇尔,英国的蒙哥马利、坎宁安,日本的山本五十六等。他们中,有的为人称道,有的臭名远扬。本文介绍5位代表性将领,再次将人们带回昔日的二战战场。

[被屏蔽广告]

[被屏蔽广告]

苏联“胜利的象征”朱可夫

格奥尔基·朱可夫1896年出生在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小村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朱可夫应征入伍,从此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1918年,朱可夫加入苏联红军。后来,历任骑兵旅旅长、骑兵第4师师长、骑兵第3军和第6军军长、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副司令等职。

1939年6月,朱可夫调任驻蒙苏军第1集团军群司令,指挥苏蒙军队,围歼当地的日军,粉碎了日军北上的企图。之后,他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1941年,朱可夫被任命为苏军总参谋长,成为苏军的首脑人物。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成立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朱可夫是7名成员之一。1941年9月,列宁格勒被德军包围,朱可夫被任命为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率该方面军与波罗的海舰队协同作战,有力地阻止了德军的进攻。同年10月,首都莫斯科告急,朱可夫又被调回莫斯科,全面负责莫斯科保卫战的指挥。他在莫斯科近郊以西建立起坚固的防线,顶住了德第4集团军的正面强攻。寒冬来临之际,苏军对疲惫不堪的德军发起反攻,迫使德军败退,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942年8月,斯大林任命朱可夫为最高副统帅,令其赶赴斯大林格勒前线督战。朱可夫制定了庞大的反攻计划,围歼德军150万人。1943年1月,朱可夫被授予元帅军衔。紧接着他又指挥了列宁格勒突围战和库尔斯克会战,取得了极大成功。随后,他率领部队,以风卷残云之势扫荡德军,向西挺进,最终攻克柏林。他们挺进的速度之快,甚至超过了苏联新闻局对战事的报道速度。1945年5月8日,朱可夫代表苏联最高统帅部,在柏林接受了法西斯德国的投降。

朱可夫一生功勋卓着。后来他当过苏联国防部长等职,1974年与世长辞。正如艾森豪威尔所赞颂的那样:“有一天肯定会有一种苏联勋章,那就是朱可夫勋章。”

美国战神巴顿

乔治·巴顿1885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8岁时,他进入私立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一年后被保送到西点军校就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顿随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到了法国,得到潘兴将军的赏识。1917年11月,巴顿受命组建美国第一支坦克部队,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斗中,巴顿竟一个人开着坦克,冲入德军防线,差点送了命。一战结束后,巴顿回到美国,赋闲在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巴顿的军事才能再次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赏识。1940年,巴顿受命组建装甲旅。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对德日意宣战。1942年11月,巴顿率领美国特遣队4万多名官兵横渡大西洋,在法属摩洛哥海

滨登陆,经过74小时的激战,终于迫使驻摩洛哥的德军投降。北非登陆的成功,为盟军顺利完成北非战略部署创造了有利条件。1943年,巴顿临危受命,接任美第二军军长之职。从他到达的那天起,他便全力以赴整顿军纪,迅速改变了全军的涣散状态。3月17日,面目一新的美军向德军发起进攻,一路猛攻猛打,很快与英军在突尼斯北部完成了对德军的合围。

1943年7月9日,盟军发起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巴顿率美第7集团军攻取巴勒莫,随后抢在蒙哥马利之前拿下了墨西拿城。盟军占领了西西里岛,德军退到意大利本土。此时发生了巴顿打士兵耳光的事件,他因此被免去第7集团军司令的职务。

诺曼底登陆战打响后,巴顿将自己的集团军编成若干坦克群,命令部下“以尽快的速度,向一切可以推进的地方前进!”在9个月的推进过程中,巴顿部队歼敌140余万,取得了惊人的战果。巴顿晋升为四星上将。德国投降后,巴顿被任命为巴伐利亚州军事长官。1945年12月9日,巴顿在外出打猎时突遇车祸受重伤,12月21日在德国海德堡一家医院辞世,享年60岁。

巴顿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巴顿性格暴躁,战场上,他用极富个性的粗俗语言激发士兵的斗志。艾森豪威尔曾说:“在巴顿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逾越的障碍,他简直就像古代神话中的‘大力神’,从来不会被战争的重负所打倒。”

英国军魂蒙哥马利

伯纳德·蒙哥马利1887年出生在英国伦敦。19岁时,他考入桑赫斯特英国皇家军事学院,次年离开学校,加入英国在印度的驻军,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军旅生涯。1938年10月,蒙哥马利奉调到巴勒斯坦,升为少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蒙哥马利率第3师横渡海峡,出征西欧大陆,失利后被迫随英军从敦刻尔克撤退。

1942年8月,蒙哥马利被任命为英驻北非第8集团军司令,他上任后,就着手建立一支具有完善装甲武器的后备军和一支装甲部队。蒙哥马利善于根据战场形势需要制定作战计划。他认为,根据第8集团军的训练水平,轻率地放任他们去与敌

人对抗是不行的。为此,他不惜以辞职相抗争,坚拒丘吉尔要他提前发动进攻的要求。

1942年10月,经过充分准备,蒙哥马利在阿拉曼防线向隆美尔的德意部队发起进攻。由于英军在人员和装备上都占压倒性优势,隆美尔军队遭受重创后不得不撤出埃及。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扭转了英军在北非的局面,蒙哥马利被提升为上将。

北非一仗结束后,蒙哥马利与美国的巴顿将军协同作战,在西西里岛登陆,进军意大利。接着又率领盟军第21集团军在诺曼底登陆。1944年9月,蒙哥马利晋升为元帅。1945年5月,驻荷兰、德国西北部和丹麦的150万德军向蒙哥马利投降。二战结束后,蒙哥马利被任命为英国驻德占领军总司令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国代表。1976年去世。

德国军事天才隆美尔

艾尔温·隆美尔1891年出生在德国一个普通的中学校长之家。1910年从军。一战时随部队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被德皇威廉二世授予功勋奖章。一战结束后,他担任过步兵营长和陆军学院教官。1937年出版了《步兵攻击》一书,书中贯穿了德国军事理论的进攻精神,提出“进攻,进攻,进攻!”强调了发挥火力优势的重要性,受到希特勒的赏识。1938年,隆美尔升任元首大本营卫队长,并获少将军衔。

1940年2月,他被任命为第7装甲师师长。在入侵法国的战役中,他率领第7装甲师横扫法国,其攻击速度之快,挺进距离之远,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

1941年,意大利在北非战场吃紧,希特勒派隆美尔担任德国非洲军司令。

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就扭转了北非战局,挫败了英军的锋芒,取得了胜利。随后在得到补给后,隆美尔再度发起进攻,并迅速突破英军的防御,占领了托卜鲁克,征服了昔兰尼加。因在非洲战场的出色战绩,隆美尔获得了“沙漠之狐”的外号。1942年6月22日,隆美尔被擢升为德国陆军元帅,达到他一生中的辉煌时刻。之后,他的军队在埃及遭遇蒙哥马利军队的强大攻势,被迫撤出埃及。

1943年11月,隆美尔出任B集团军群司令并奉命加强“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但此时,盟军已彻底扭转了战局,所以他原来准备在盟军登陆诺曼底之初将其赶入大海的计划彻底破产。隆美尔的汽车也遭到盟军飞机的攻击,他多处负伤,仍活了下来。1944年10月14日,正在养伤的隆美尔因被指控参与谋杀希特勒,被迫服毒自杀。

隆美尔有着惊人的军事素质,他把德国军事学说的进攻精神融于自己的军事指挥之中,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敢于力排众议,果断发起进攻。丘吉尔曾这样评价隆美尔:“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厮杀,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日本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

1884年,山本五十六出生于日本长冈市。毕业于江田岛海军学校,1904—1905年参加了日本海军名将东乡平八郎指挥的日俄海战。在战斗中,他负了重伤,左手的食指、中指被炸飞,下半身被炸得血肉模糊,留下了终身残疾。1914年,他进入海军大学深造,1915年晋升为少佐。

1924年,山本调到霞浦航空队任副队长,并在飞行员中建立了威信。他先后在巡洋舰“五十铃”号、航空母舰“赤城”号上担任舰长和海军航空部技术处长、第一航空队司令官等职。1934年晋升中将。在此期间,山本最感兴趣的是飞机,他大肆鼓吹“空军本位主义”,“以航空母舰为基地的进攻战”。由于日美在太平洋的冲突不断升级,他狂妄地推动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山本策划了世界海战史上远距离偷袭的奇迹———偷袭珍珠港成功,使得他在日本国内威名大震,显赫一时。出于赌徒的本性,山本还想对美国再进行一次奇袭,进攻太平洋上的中途岛。但是,这次山本输了。美军早已破译了日军的密码,赢得了准备时间,布下了伏击日军的陷阱,以劣势兵力重创日军。

1943年4月,美军情报人员再次破译日军的密码,获悉山本将于4月18日乘中型轰炸机、由6架战斗机护航,到前方视察的消息。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自做出决定:“截击山本。”美军从容部署,派出战斗机空中伏击,击落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山本当场丧生。本报特约记者 陈铭▲

尼米兹(美国海军五星上将) 3 (8.33%)
巴顿(美国陆军三星上将) 3 (8.33%)
艾森豪维尔(美国陆军五星上将) 3 (8.33%)
麦克阿瑟(美国陆军五星上将) 3 (8.33%)
马歇尔(美国陆军五星上将) 1 (2.78%)
哈尔西(美国海军五星上将) 2 (5.56%)
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 3 (8.33%)
亚历山大(英国总参谋长,陆军元帅) 2 (5.56%)
隆美尔(德国陆军元帅) 7 (19.44%)
邓尼兹(德国海军元帅) 2 (5.56%)
古德里安(德国陆军元帅) 2 (5.56%)
朱可夫(前苏联陆军元帅) 3 (8.33%)
崔可夫(前苏联陆军元帅)
以上为支持率

5. 二战参战国各国阵亡的最高军衔将领分别是谁

很多人的答案有所不同,是因为二战时期各国对阵亡的标准定义不同,有的自杀的也算,甚至病死的也算,按理来说要在战场上牺牲才能被称作是阵亡,所以下面我就不列举那些并非在战斗过程中死亡的将领(因为战事,因公殉职的也算)

一:同盟国中国

张自忠(1891-1940)上将

德国陆军元帅,最后在杜伊斯堡附近森林中举枪自尽。

费多尔·冯·博克(1880-1945)元帅

德国陆军元帅,1945年,遭到英国空军的轰炸,博克在一辆敞篷汽车中被一架战机死死盯住射击,最后身受重伤而亡。

以上便是二战时期主要国家阵亡的高级将领,如有误,请斧正。

6. 给我看下名将朱克夫将军的个人历史资料谢谢拉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俄文:Гео�0�7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0�7нович Жу�0�7ков,公历1896年12月2日(儒略历同年11月19日)-1974年6月18日)苏联军事家,政治家,苏联元帅,因其在苏德战场上的卓越功勋,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的两人之一(另一人是勃列日涅夫。)朱可夫生于卡卢加州斯特列尔科夫卡村一贫苦家庭。1915年,应召进入沙俄军队骑兵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朱可夫曾因作战勇敢两次获得圣乔治十字勋章,并被提升为军士。十月革命后,他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在一次遭遇战中,他指挥100人对2000人,并且坚守了阵地七个小时,得到斯大林的赏识。1918-1920年,他参加了苏俄国内战争。1923年,朱可夫成为团长。1930年,晋升为旅长。他是新的装甲战争理论的热心支持者。并且,他详细的作战计划和对纪律的严格要求,也给他带来了名气。1937到1939年,斯大林对军队进行了清洗,装甲战的倡导者图哈切夫斯基被枪毙,其他很多军事将领也入狱,朱可夫却幸运的逃过了的清洗,并且继续升职。关于这一情况,一般认为,是朱可夫的骑兵背景,帮助他逃过一劫。当时的苏联元帅中,骑兵出身的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都受到重用,而其他三人均被清洗。1938年,日本军队在有苏联驻军的蒙古国和日本扶植建立的满洲国边境制造摩擦。朱可夫被派往边境,组织对日军事部署。1939年5月诺门罕战役爆发,在朱可夫指挥下,苏联军队大量使用装甲兵,进行闪电战似的立体机动作战,最终合围日军,取得胜利。这一战役,由于远离欧洲主战场,所以不被人注意。但是这一战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日本放弃了北进的意图,而将主要用兵方向定在东南亚,使得苏联在二战中避免腹背受敌的局面。朱可夫因在这次战役中的杰出指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940年,朱可夫被授予大将军衔,随后被任命为苏军总参谋长。在总参谋长任上,朱可夫主要任务,是提出防御德国攻击的计划。随着原苏联的秘密档案的解密,某些历史学家认为,朱可夫曾在1941年5月,提出“先发制人”的进攻德国的方案,但是被斯大林否决了。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苏军溃败。朱可夫签署了要求苏联红军立即组织反击的命令,但没有效果。德军长驱直入后,重点进攻基辅。朱可夫经过判断,提出应该撤出基辅,避免被德军合围而引起更大损失。他的这一观点和直率的性格,使他与斯大林发生冲突,被任命为预备军司令员,由沙波什尼科夫接任总参谋长。朱可夫在预备军司令员任上组织了叶利尼亚反击战,稳定了当地的战线。9月列宁格勒告急。朱可夫被召回莫斯科,被任命为大本营代表,前往列宁格勒。一般认为,他和华西列夫斯基共同策划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这段时间,朱可夫主要策划维亚济马方向的无果的攻击行动。而在他的回忆录中,抢夺华西列夫斯基的功劳。1943年,他作为大本营代表,协调库尔斯克战役。而前线总指挥罗科索夫斯基则回忆说,朱可夫并未参与库尔斯克战役的决策。他的作用被大大夸大了。1944年,朱可夫作为大本营代表,协调组织了代号为“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罗斯战役。1945年,作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率军攻克柏林。 由于战功显赫和自身性格的缺点,朱可夫遭到斯大林的猜忌。1947年,遭到斯大林指责,被派到远离莫斯科的敖德萨军区任司令员。后来,又贬到战略位置更加次要的乌拉尔军区任司令员。1953年,朱可夫被召回莫斯科。但斯大林随即去世,所以,无从证实朱可夫被召回的原因。1953年,朱可夫参与逮捕贝利亚的行动。因此成为国防部第一副部长。1955年任苏联国防部部长。1956年,朱可夫负责制定了入侵匈牙利的计划。1957年,赫鲁晓夫与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等人发生矛盾,后者在主席团会议上要求赫鲁晓夫辞职,赫鲁晓夫要求召开党中央全体会议。朱可夫支持赫鲁晓夫,派军用飞机将所有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并做了有力的发言,指责莫洛托夫等人参与斯大林的清洗运动,从而巩固了赫鲁晓夫的位置。赫鲁晓夫随之感觉朱可夫的威胁,解除了他的国防部长职务。闲居的朱可夫着有《回忆与思考》、《在保卫首都的战斗中》、《库尔斯克突出部》、《在柏林方向上》等军事着作,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许多着名战役,并阐述他的军事思想。1974年朱可夫去世,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 朱可夫在从士兵到元帅的漫长军旅生涯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他获得过四次“苏联英雄”称号。这在苏联历史上仅有两人(另一人是对勋章有执着狂的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同时,也是获得两次胜利勋章的三个人之一(其他两人是斯大林和华西列夫斯基)。除此之外,还获得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图瓦共和国“共和国”勋章1枚,蒙古人民共和国英雄(1969),荣誉武器1件,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先后指挥了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会战等战役,成功地粉碎了德国的侵略,并率领苏联红军攻占柏林。朱可夫为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俄罗斯民族英雄载入史册。正如苏联二战时期的另一位着名将领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所言,朱可夫已成为战场上胜利的永恒象征,为后人所敬仰。
朱可夫善于运用丰富的实践经验训练军队,具有组织指挥大军团作战的卓越才干;在训练与作战中深入实际,作风果断,深得官兵拥戴。他所组织指挥的重大战役,较好地体现了苏联的军事学术原则。朱可夫在军事上的成就,已成了苏联军事学术的宝贵财富。朱可夫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杰出贡献,使他作为与苏沃洛夫、库图佐夫相提并论的俄罗斯民族英雄载入史册。正如艾森豪威尔所赞颂的那样:“有一天肯定会有另一种俄国勋章,那就是朱可夫勋章。这种勋章将被每一个赞赏军人的勇敢、眼光、坚毅和决心的人所珍视。”

7. 谁知道二战最有名的将领,以及资料,

二战十大名将 第十位——麦克阿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最高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 麦克阿瑟他桀骜不驯,是一个十足的狂人。在太平洋战役初期美军一败再败,投降事件接连不断,唯有麦克阿瑟还在战斗。1942年2月22日,由于太平洋战争中美国防御的失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命令麦克阿瑟撤离菲律宾。离开时他发誓:“I shall return.”(我会回来的。) 1945年2月5日,麦克阿瑟履行其誓言,解放马尼拉。 第九位——尼米兹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美国海军五星上将。曾任潜艇艇长、大队长。1922~1923年在新港海军军事学院学习后,历任主力舰队和美国舰队助理参谋长、海军后备役军官训练团团长、潜艇部队长、后备役驱逐舰部队长及巡洋舰长。 在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舰队遭受毁灭性打击。当时,珍珠港内几乎没有一艘完好的舰船,士气低落到极点。在国家危难之际,56岁的尼米兹临危受命,带着一名副官来到珍珠港司令部。尼米兹一到任,就表明对全体参谋人员的依赖,明确表示不做任何人事变动,勉励大家振奋起来,使遭到重创的太平洋舰队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自信心。而期果断使用航母作战使得美海军度过危机。他力挽狂澜重创日海军,成为美海军永不陨落的将星!就连美国的最大级别航母也使用它的名字命名的。 第八位——洛克索夫斯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苏联红军元帅(1944),波兰元帅(1949)。白俄罗斯方面军总司令,两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获得列宁勋章7枚。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参与指挥过斯摩棱斯克战役,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会战,以及白俄罗斯、东普鲁士、东波美拉尼亚和柏林等战役,显示出卓越的指挥艺术和统帅才能。他善于运用各项军事原则,苏军中常常流传的一句话是:“遇到困难的战役时,斯大林首先想到的是朱可夫,朱可夫首先想到的则是罗科索夫斯基。”事实也正是如此,几乎每次会战中,罗科索夫斯基的方面军总是率先突破敌人防线的部队。除了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就是苏联最优秀的军事统帅。 第七位——蒙哥马利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英国因果陆军元帅,德英军总司令兼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方代表。1946年受封阿莱曼子爵,出任英帝国总参谋长。1948年任西欧联盟常设防御组织主席。1951年任北大西洋条约组织欧洲盟军副总司令。 1942年10月,蒙哥马利在阿拉曼防线向隆美尔的部队发起进攻,彻底扭转了英军在北非的危机,被授予巴斯骑士勋章,人们将他称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蒙哥马利治军严格,注重从实战出发训练部队;强调鼓舞部队士气,认为发挥人的积极性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主张做好战前准备,制订周密的作战计划,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蒙哥马利重视军官与士兵的关系,他帽子上了将军帽徽和普通士兵帽徽并存就说明这一点。他帽子上的帽徽就成为了蒙哥马利永远的标志。 第六位——古德里安 海因茨·冯·古德里安,德国陆军一级上将,纳粹德国装甲兵之父,德国“闪击战”创始人。古德里安用他的装甲思想和行动,帮助希特勒改写了世界历史。其从小酷爱军事,13岁就进入军校。一战中德国战败,在沉重的打击下他积极总结:认为凭借德国的国力想要打败英法等国硬拼是不行的。于是他提出了高速坦克战(即“闪击战”)的战术,使得在战场上德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古德里安提出的闪击战核心是:“以具有强大突击和机动能力的快速机械化进攻部队,集结大量作战飞机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的重炮,以向装甲兵提供迅速,炽密的火力支援,形成一种无坚不摧的突击力量,并产生令人胆战心惊的震撼,使敌人在惊愕中丧失斗志,使敌崩溃而非全歼敌军,由后续部队完成清剿溃散敌军!其画像至今悬挂在德国装甲兵军营中! 第五位——曼斯坦因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斯坦因,德国陆军元帅。曼斯坦因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将领,他的战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划的每一次战役几乎都是杰作,总是令对手举止失措,胆战心惊,他是那种能够将现代化的机动观念和传统的运动战思维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专家,同时对于各种战术运用自如,是一位真正的军事天才。他提出的“黄色计划”使得德军能在33天击败当时拥有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 第四位——巴顿 乔温·史密斯·巴顿,美国陆军四星上将。美国陆军第一剑客,美国第一勇士,美国装甲兵第一人(创始人)。巴顿号称“铁胆将军”。粗鲁、野蛮是他在战争中留给后人的印象,潘兴元帅甚至把他叫作“美军中的匪徒”。但如果仅凭这一点就认为他是个只懂打仗的猛张飞就大错特错了。巴顿将军投注在军事领域 。巴顿无疑是一代名将。他对目标的追求坚定不移。正如驻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在战后所指出的: “在巴顿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逾越的障碍,他简直就象古代神话中的大力神,从不会被战争的重负所压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次战役中,没有任何一位高级将领有过象巴顿那样神奇的经历和惊人的战绩。” 第三位——隆美尔 埃尔温·约翰尼斯·尤金·隆美尔,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恐怕是德国二战时最着名的将领了。他矮小的身材、狐狸般的狡诈和诡秘的微笑,而主要是他在北非沙漠中指挥装甲部队时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常使对手措手不及。他被塑造成超脱政治的军事天才人物,几乎忘记他纳粹将领的本质。但他的骄人战绩并不能弥补他在战略决策上的不足。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个战术巨人,战略上他和他的身材一样矮小。它不同于纳粹其他将领,他是唯一一个被战争双方都奉为英雄。在生前身后他都荣誉不断。由于隆美尔曾经参与反纳粹活动,又在德国民众中有巨大影响,战后又由于冷战的需要,隆美尔被战胜者加以利用,所以说呢,他死后,仍然殊荣不断。 第二位——艾森豪威尔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五星上将,欧洲盟军远征军总司令、陆军参谋长、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美国第34届总统。艾森豪威尔是美国10位五星上将中晋升最快的,不同于其他的二战名将,他没有指挥过旅、师、军、集团军等军事单位,而是直接担任总司令。一直以来他都是在各级单位担任参谋长的职务,为他积累了充足的经验。他以坚定、镇静而又平等待人的态度赢得了广泛的信赖和支持。他还善于发现人才,所以蒙哥马利、巴顿、范佛里特等一大批名将,都能为他所用。艾森豪威尔在具体战役指挥上可能不如巴顿、蒙哥马利,但在协调各方面关系上极具才能。 第一位——朱可夫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苏联元帅,朱可夫历任驻德军队集群总司令兼苏占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部长等职。朱可夫是获得勋章最多的二战名将,先后获得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胜利”最高勋章2枚,以及奖章和外国勋章多枚。朱可夫在苏德战争时期,曾活跃在各个重要的战场上,出色地组织和指挥了许多有声有色的重大战役。哪里情况紧张,战事危急,那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他不但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其卓越的指挥艺术也为苏联军事学术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被称作是苏德战场的救火队员。斯大林对朱科夫说过:“你就是我的麦克莱伦”!

8. 俄罗斯在苏联斯大林时期有个叫库图佐夫的将军(元帅)吗有资料和照片吗俄语中文

库图佐夫(戈列尼谢夫—库图佐夫)(1745.9.16—1813.4.28),俄国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俄国元帅,他不是斯大林时期的将军,他是拿破仑的克星

资料参考

http://ke..com/view/2074.htm

9. 白俄将军逃亡,将500吨黄金扔进湖中,为何却至今没有人敢打捞

1920年2月,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结冰的贝加尔湖湖畔上,一支漫长的队伍正相互依偎在一起,在漫天的暴风雪中跌跌撞撞的往前走着,这支将近有25万人的队伍里面,有着不少哥萨克的士兵,也有着老人,妇女和孩子,他们是白俄将军高尔察克的部队,这一支队伍还承担着一个艰难而让人心动的任务,押送曾经俄罗斯帝国国库当中的500吨黄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那25万具遗体,和他们的黄金,也永远地沉入了湖底。高尔察克本人并没有和这个部队在一起,早在1920年1月,部下就出卖了他,高尔察克被逮捕进行枪决。然而贝加尔湖500吨的黄金故事,却永远地流传开来。

为什么没有人敢去打捞黄金呢?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面积到达了3172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更是有惊人的730米,而高尔察克队伍黄金地点也无从而知,其难度等于大海捞针,它就永远的沉睡在湖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