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过去的布票、米票是怎么使用的,在哪处使用供销社
布票是中国供城乡人口购买布匹或布制品的一种票证,中国对布匹购销实行统一管理及保证布匹按计划供应所采取的一项措施。1953年开始实行。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部门印发。跨地购买时,到指定地点兑换异地通行票证。特供军用的布票由国家统一发放,可在全国通用。布票的单位一般有:1寸、2寸、半尺、1尺、2尺、5尺、10 尺等。布票是购物的凭证,本身不含价值,不许买卖流通。布票是商品短缺形势下的产物。20世纪80 年代初期,随着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布匹供应日趋丰富,布票随之取消。
较早的布票叫“棉布购买证”。如江西省1954年发行的“棉布购买证”,很像邮票中的小本票,外面有包皮,里面是票证。票面印有名称、数量及存根等,购买棉布时把购布证裁掉,留下存根。
米票应该是粮票吧,也分地方和全国统一的,使用范围也就跟名字一样,分为地区的和全国都可以使用的。
至于使用应该是在供销社或者粮食局这类地方
B. 油票,布票,粮票是什么样的
油票,粮票是长方形的有齿孔(一大张数量不等),撕下来用。布票是独立长方形。
C. 粮票、布票、油票、肉票是干什么的
粮票用来买吃的,布票用来买布,油票用来买油,肉票用来买肉。那都是上个世纪中期买东西用的。没这些票什么都不能买,那时买东西都要票。
D. 为什么说布票是中国人心中新时代的文化记忆
因为在父母亲生活的那个阶段,他们去商店买布是需要布票的,如果没有布票,即使有钱也是买不到,所以这是心中的文化记忆。
那个时期,买肉要肉票,买线要线票,买油要油票,买烟要烟票,买布呢,就得有布票。如果你去买布,光有钱,没布票,好,商店绝对照章办事,一寸也不卖给你。
那时家家三五个孩子,过年的新衣服都是自己买布做。腊月里先是筹措钱和布票,然后进新城、下旧城,按男女之分把布都扯回来。有缝纫机的人家,找人或自己裁剪好,很快,新衣服就一件一件摆在了炕上。没机子的,戴上顶针一针挨一针缝,实在弄不了,就花点儿钱让村里的裁缝给做。
我挺爱跟我妈去扯布。为看售货员把我们家的钱和布票,连同那张写好我妈要买的布的货号和尺寸的小票,一起夹到她头顶那根铁丝上的一个空铁夹子上,然后,用手里的尺子在夹子上猛一磕,力气不大不小,夹子像一个人滑溜索,带着响,嗖——就滑到了柜台拐角高台处的收款台。得等一会儿,因为同时有好几个夹子顺着俩方向的几根铁丝相继滑过去了。当然时间不会太长,收款员核对完钱和布票,把找的零和收款凭证按同样的方法再给打回来,售货员就拿起尺子量布了。卖布的和买布的都很认真地盯着布,手量的松了售货员不干,量的紧了买布的怕吃亏。几尺几寸,量好,用尺子上自带的“刀”在布边儿上划个小口儿,就势两手左右一起用劲,只听刺啦一声,我们家的布就从整匹的布上扯下来了。所以人们进城买布绝不说买,说扯,去扯布。有时也去旧城的联营商店或大南街的一门市、二门市,扯做裤子的条绒布和做棉袄罩子的印花棉布。有回扯好布我妈还想买一纽子缝盖窝(被窝)的白棉线,一掏兜,发现忘拿线票了。
E. 布票什么时候废除
1981年 许多棉纺织生产企业由于产品积压,开始“不收布票”促销。
1983年12月,国务院决定取消布票,纺织品实行敞开供应。
较早的布票叫“棉布购买证”。如江西省1954年发行的“棉布购买证”,很像邮票中的小本票,外面有包皮,里面是票证。票面印有名称、数量及存根等,购买棉布时把购布证裁掉,留下存根。
布票收集难度比粮票等其它票证要大得多,尤其是成套布票,不是联张的较难配齐,身价不凡,一套布票数十元、上百元。早期布票寻觅极难,渐成珍品。
(5)什么是布票的图片扩展阅读:
取消布票的原因
一、棉布滞销。
据北京市纺织品公司业务科的同志介绍,纺织品调价后,本市纺织品销售发生很大变化,棉布、棉织品销售锐减,滞销严重,商品积压。
百货大楼纺织品部过去两天卖棉布四百五十米,现在卖两天也不超过六十米,还有不少是机关单位买的。布制服装销售也连续两年下降超过30%。据中央有关部门介绍,全国棉布销售情况与北京市差不多。
二、化纤畅销。
瑞蚨祥绸布店当年上半年销售的的确良同比增长26.65%。在北京郊区,大兴县大辛庄乡供销社百货商店当年前七月的化纤销量同比猛增了七倍,化纤服装销量也增加了2.1倍。乡社员姜佐信风趣地说:“化纤经蹬又经踹、经铺又经盖,手里有钱谁不想买?”
三、布票用途日趋缩小。
从1982年开始,国家陆续对部分纺织品实行减收或免收布票,敞开供应,当下只有部分纯棉布及部分棉服装收布票了。城市居民用在穿上的布票,每人每年只有二尺左右。
四、布票家家有余。
北京市纺织品公司业务科同志做的调查显示,全市1982年布票回笼数是历年布票回笼数最少的一年。
F. 什么是布票和粮票
在以前,买东西不是用钱买的是用票去换东西,布票就是用来换布的,粮票是用来换粮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