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酥麻籽是什么植物
酥麻籽为紫苏的种子,小坚果近球形,灰褐色,直径约1.5毫米,具网纹。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紫苏是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茎高0.3-2米,绿色或紫色,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长柔毛。叶阔卵形或圆形,先端短尖或突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有粗锯齿,膜质或草质,两面绿色或紫色;
轮伞花序2花,偏向一侧的顶生及腋生总状花序;苞片宽卵圆形或近圆形,花梗长1.5毫米,密被柔毛。花萼钟形,10脉,长约3毫米,直伸,下部被长柔毛,夹有黄色腺点,内面喉部有疏柔毛环,结果时增大;
花冠白色至紫红色,长3-4毫米,外面略被微柔毛,内面在下唇片基部略被微柔毛,冠筒短,长2-2.5毫米,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室;花盘在前边膨大;柱头2裂。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
(1)红酥麻是什么样的植物图片扩展阅读:
紫苏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排水良好,沙质壤上、壤土、黏壤土,房前屋后、沟边地边,肥沃的土壤上栽培,生长良好。
紫苏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种子在地温5℃以上时即可萌发,适宜的发芽温度18-23℃。苗期可耐1-2℃的低温。植株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缓慢。夏季生长旺盛。
开花期适宜温度是22-28℃,相对湿度75%-80%。较耐湿,耐涝性较强,不耐干旱,尤其是在产品器官形成期,如空气过于干燥,茎叶粗硬、纤维多、品质差。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在较阴的地方也能生长。
㈡ 有一种植物,它的叶和茎都长有刺,用手一碰就感到很麻,四川人叫它豁麻,请问它的书面名字叫什么
荨麻,荨麻科多年生草本,有横走的根状茎。茎自基部多出,高40-100厘米,四棱形,密生刺毛和被微柔毛,分枝少。叶近膜质,宽卵形、椭圆形、五角形或近圆形轮廓,托叶草质,绿色,雌雄同株,雌花序生上部叶腋,雄的生下部叶腋,稀雌雄异株;雄花具短梗,瘦果近圆形,稍双凸透镜状,长约1毫米,表面有带褐红色的细疣点;宿存花被片4,内面二枚近圆形,与果近等大,外面二枚近圆形,较内面的短约4倍,边缘薄,外面被细硬毛。花期8 10月,果期9-11月。
产中国安徽、浙江、福建、广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贵州和云南中部。生于海拔约100米(在浙江)或500-2 000米的山坡、路旁或住宅旁半荫湿处。越南北部也有分布。茎皮纤维可供纺织用;全草入药,有祛风除湿和止咳之效;叶和嫩枝煮后可作饲料。
㈢ 苏麻子是什么样子
苏麻子一年生、直立草本,绿色或紫色,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长柔毛。叶阔卵形或圆形,长7-13厘米,宽4.5-10厘米,先端短尖或突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有粗锯齿,膜质或草质,两面绿色或紫色;
轮伞花序2花,密被长柔毛、偏向一侧的顶生及腋生总状花序;苞片宽卵圆形或近圆形,长宽约4毫米,先端具短尖,外被红褐色腺点,无毛,边缘膜质;花梗长1.5毫米,密被柔毛。
花萼钟形,花冠白色至紫红色,长3-4毫米,外面略被微柔毛,内面在下唇片基部略被微柔毛,冠筒短,长2-2.5毫米,喉部斜钟形,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侧裂片与上唇相近似。
(3)红酥麻是什么样的植物图片扩展阅读:
苏麻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种子在地温5℃以上时即可萌发,适宜的发芽温度18-23℃。苗期可耐1-2℃的低温。植株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缓慢。
夏季生长旺盛。开花期适宜温度是22-28℃,相对湿度75%-80%。较耐湿,耐涝性较强,不耐干旱,尤其是在产品器官形成期,如空气过于干燥,茎叶粗硬、纤维多、品质差。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在较阴的地方也能生长。
苏麻生长时间比较短,定植后2个半月即可收获全草,又以全草入药,故以氮肥为主,在封垄前集中施肥。
㈣ 红麻的叶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红麻为双子叶植物。子叶肾形,出土时水平张开,叶柄短。5~7d后,生长点处见叶芽,随后真叶从子叶侧方伸出,这时子叶柄长1.5cm左右。叶互生,叶型分为裂叶和全叶两种,栽培红麻中裂叶型占60.5%,全叶型占39.5%,野生红麻极大部分是裂叶型。裂叶型中又有深裂叶与浅裂叶之分,其小叶片的形状有长卵形(如青皮3号)、披针形(如85-88)、羽状分裂形(如85-237)、近卵形(如85-133)等。全叶型有卵圆形(如K292)、近圆形(如85-258)、近卵形(如85-152)等。叶为绿或深绿色,叶缘锯齿分无(如85-88)、密(如85-237)、稀(如85-210)、深(如85-247)、浅(如85-152)等,少数品种的叶缘镶有紫色痕。掌状网脉,叶脉颜色大部分为淡绿色(如青皮3号),少数微红色(如NA128)和紫红色(TA191)。
红麻的叶型
叶片大小和单株叶片数目因品种、栽培条件和生长阶段而异,旺长期叶片最大,裂叶型为长16~22cm,宽20~24cm,全叶型为长15~18cm,宽12~15cm,大叶片品种如J-1-113、SD131、C2032等。单株叶片数目一般中、晚熟品种为100枚左右,稀植时,可达400枚。裂叶型品种的叶序的小叶数目,随植株生长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苗期心脏形叶,生育中期为3裂,后生长出5、7裂掌状叶,生育中后期,生长的叶为5、3裂掌状叶,生育末期为披针形叶,但早熟和特早熟植株在生长过程中一般不出现7裂掌状叶。生产上“南种北植”的品种,由于营养生长期延长,收获时通常不出现披针形叶。全叶型品种只有心脏形叶和披针形叶。
叶柄长度裂叶型为22~30cm,全叶型17~28cm,短叶柄品种13~15cm左右。叶柄色与茎色一致,颜色有绿、微红、淡红、红、紫等。叶柄与茎秆的夹角为35°~60°,栽培类型为40°~50°。叶柄上有稀疏小刺。
野生红麻叶片的叶形、叶缘、大小、表面、颜色等多样性更丰富,一般为叶片较小、叶色较深、裂叶型、表多绒毛,类型间的差异很大。
裂叶型红麻不同生育阶段的叶形变化
㈤ 潮汕麻叶是什么叶子
潮汕麻叶是潮汕地区一种红麻的叶子。
这种红麻属于锦葵科木槿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种植。红麻原产于非洲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寒冷和干旱、水涝都有一定的抗性。
特点
麻叶在潮汕菜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有些潮汕人是“不可一日无此物”。麻叶是潮汕一种特有的红麻的叶子,它一般生长在崎岖山区的平地上。对潮汕人来说,这种野菜就是宝贝。
红麻的种子是比较小的,所以在发芽的时候顶土是比较困难的。在种植的时候最好选择疏松透气性较好的土壤,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红麻种子出现的速度和出苗的整齐,而且有利于红麻根部的生长发育。
㈥ 红麻的介绍
红麻,正名大麻槿,Hibiscus cannabinus,锦葵科木槿族植物。一年生草本韧皮纤维作物。起源有原产印度或热带非洲两种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