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资讯 » 京胡码用什么材料好图片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京胡码用什么材料好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8-20 18:13:58

① 如何购买京胡

挑选方法他把它归纳成五个字:“看”,“掂”,“弹”,“敲”,“拉”。


(一)“看”:要求品相好、尺寸准、竹节暴、肉头厚。


“品相”好要求“担子”上粗下细;“尺寸”准 、“竹节”暴、“肉头”厚,主要是针对“担子”而言。所谓“竹节”暴,是指“竹节”外突明显;所谓“肉头”厚,是指“担子”竹壁厚。关于“品相”,“尺寸”, 担子直径20MM(2CM),一般是指中径。从琴头向下数的第三节,也有称它为中节或腰节,即手握琴杆的那节的直径称中径。现在的制作师一般都认同该节直径应为19.5-20MM。老琴较细的也有18MM。

“琴轴”:拧松自如。不打滑。担子第二个竹节的位置,在两个“琴轴”的中央为佳。(美观)。“琴轴”间距,应不超过四横指。 “琴筒”:筒要圆,壁要匀,竹纹粗,竹黄厚(内壁的黄色一层)。“铁心筒”更难得。


“蛇皮”:鳞格方大,乌黑发亮,鳞线清晰,黑白分明为好。“弓子”:单节,且在中央,平直稍长,重量适宜,握弓舒适为好。当然还要看做工是否精细。名家制作更好。(上海的制琴名家如许金元、天津的刘梦虎)


(二)“掂”


琴拿在手里,掂一掂要有些份量(琴与琴比较相对而言)。“肉头”厚的,较重,反之较轻。
弓子,握在手里,舒适,稍重为好。


(三)“弹”


用手指弹“琴筒”,发出“达,达”,清脆响亮,磁实音为好。用手指弹“蛇皮”,发出“嗒,嗒”音脆短者,调门高,反之发出“噗,噗”音者,调门低。


(四)“敲”


担子与筒子的搭配及材料决定这把琴音色。担子与筒子的合理搭配非常重要,也是发音好坏的关键。根据乐涛和着名琴师蒋霭炳的共同研究认为:将筒子轻松放置在手掌中,用担子的细头(插入琴筒的有风口那头)轻轻敲击筒子,在敲击声中如既能听到筒子发出的答答磁实的声音,又能隐隐听到担子发出的声音(即有共鸣),那就是担子与筒子的最佳组合,做出来的琴音绝对好。通过很多次的实践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


(五)“拉”


“西皮”琴,要发音清脆,穿透力强,有金属音徊荡; “二黄”琴,要发音荡亮,音质纯美,余音绕梁。拉时易出音不费劲,拉琴感觉轻松。 琴轴拧弦自如,易定音,不紧,不松,不打滑,不走调。总之,一把好的京胡,要“品相”好,“尺寸”准,“竹节”暴,“肉头”厚。“掂”有份量,“弹”之磁实,“拉”之舒适。


另外,要提及的是,材质好的老京胡比新制的京胡音色更纯正。这与琴材中水份通过长年累月拉奏振动与自然蒸发有关。老京胡的“担子”、“琴筒”、“琴轴”通过长期磨合已定形,达到最佳的发音振动状态。所以京胡要经常拉,越拉声音越好。

② 想问一下,京胡,二胡,板胡有什么不一样!

一、结构不同:

1.京胡:

京胡由琴杆、琴筒、弦轴、千斤钩、琴码、琴弦和弓子等部分构成,琴杆、琴筒都是竹制,琴杆置有千斤钩,筒口蒙蛇皮,用马尾弓拉奏。

2.二胡:

二胡的基本结构包括琴筒、琴皮、琴杆、琴轴、琴弦、琴弓、千斤、琴码、琴托、制音垫。

3.板胡:

板胡的音箱用椰壳或木制,面板用薄桐木板。琴杆用较硬的乌木或红木,张二根弦,马尾竹弓。琴筒又称瓢,是板胡的共鸣箱。

二、应用领域不同:

1.京胡:

京胡主要用于戏曲、京剧。

2.二胡:

二胡主要用于独奏、民乐。

3.板胡:

板胡是北方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

(2)京胡码用什么材料好图片扩展阅读

板胡是伴随着中国地方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擦奏弦鸣乐器,归属于拉弦乐器。它的名称是因为琴筒用薄木板粘成而得名的。又称梆胡、秦胡、胡胡、呼胡、大弦和瓢,清代时曾别称板琴。

京胡于清干隆年间在胡琴基础上改制而成,因主要用于京剧伴奏而得其名。京胡是在清干隆五十年(1785)左右,随着京剧的形成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弦乐器,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最早的京胡,不仅琴杆短,琴筒也小,为了能拉高调儿,还有蒙蟒皮的,而且是用软弓子(不张紧弓毛)拉弦。

③ 京胡的制作流程

(一)担子
做京胡担子的材料主要是紫竹,其次是凤眼竹(斑竹)、罗汉竹、龟背竹等等。
紫竹产于福建、江西、安徽等地。上等紫竹(花紫竹)不仅花纹颜色好看、独特,而且质地坚实,是做京胡的上选之材。
当然凤眼竹也有纹若凤眼、花似斑豹的上等材料。不过凤眼竹虽然质地一般都很坚实,但尺寸往往不甚理想。
好的罗汉竹、龟背竹也可做成高档的京胡来。总之选料第一要看品相,即颜色与花纹。常见的花紫竹有黑紫竹(俗称黑老虎)、白紫竹、黄紫竹(俗称黄老虎)、芝麻点、阴阳脸、鳝鱼黄等。第二要看尺寸:(1)粗细:即直径,一般应在φ18mm~φ20mm之间。(2)长短:京胡担子共分五节,通常要求第一节长80mm,第二节长90mm,第三节长100mm。
西皮担子自第一节至第四节应小于400mm(370~390mm);
二黄担子自第一节至第四节应大于400mm(400~430mm)。超出这个范围就不适用了。
凤眼竹往往第一节偏短,那没关系,只要第二节、第三节合适就行。而罗汉竹和龟背竹则要看其下三节的尺寸,尤其是第五节最为重要,不应长过120mm;也不应短于100mm。
罗汉竹总节数一般都是奇数,所以罗汉竹琴常见的是:“三节棍”、“七节鞭”、“九节鞭”、“十三太保”等,当然最难得的“十八罗汉”是偶数节。
(二)筒子
筒子是毛竹取其内径为φ42~φ52mm的竹节锯下而成。筒子要质地坚实,竹黄厚且匀。铁心里当然最佳。其尺寸:西皮筒长115mm,内径:φ42~mmφ44mm;二黄筒长117mm~120mm,内径:φ45mm~φ52mm。
(三)蛇皮
京胡用的蛇皮乃野生的乌鞘蛇。产于湖北、湖南、浙江、云南、贵州等地。一般从颜色上分三种:黑色、褐色、绿色。其中以黑色为最好。又因捕蛇的时间不同而皮子的厚薄质量不一样。惊蛰后的蛇皮最好,而夏天蜕皮后的蛇皮最好不用。
蛇皮的花纹大小与蛇的粗细有关。花越大越好。花纹要黑白分明。常说的“白如线,黑如缎”就是对好皮子的最精辟的形容了。
一张蛇皮能取6~8张。尾端的皮子最厚,但花也最小,适用于西皮琴;靠近肚皮的皮子薄,可用于二黄琴。
(四)琴轴
一般琴轴常用的木料有枣木、黄杨、红木、乌木、檀木等。长短尺寸为:148~152mm。
其中枣木轴最为好用,因枣木又硬又有韧性,因此能“咬住”坚硬的竹子。但因价值低而往往被人所忽视,所以高档琴上的轴子大多都是屋木或紫檀的。
(五)琴弦琴码
市场上的京胡弦有天津、北京、上海等产的各种品牌。笔者通过实践认为上海产的“鸽牌”弦为最好用。弦软而不易断,音色透明。
琴码是老竹子刻制而成的,分空心码和马蹄码两种。琴弦和琴码是京胡发音的关键部件,一把琴做出来而经过多次调弦和换码才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来。 烤担子
因为竹子是在山里自然生长的,故而其外形扁、园、弯、直不一。一旦选好料后,必须对其进行加工烤制校直调圆达到要求
工具
烤担子的工具有:炉子、板凳、校圆钳等。炉子就用普通的蜂窝煤火炉即可。
板凳用平常家用木凳即可,但必须在上面钻一个斜孔。
在烘炉用的火钳头上焊上两块铁板,铁板上用螺钉镶上木块。木块是特制的,上面各有一个半圆孔。这就是校圆钳。
烤制
将要烤的担子上打上工业用蜡,当蜡被溶化后渗透竹皮内,使担子色泽光亮。这种自然色是任何油漆都难以比拟的。
然后将担子放在蜂窝炉上方约5、6厘米处进行烘烤。烤至担子本身温度达70~80℃立即拿下用校圆钳将其夹圆,快速转动担子,用钳子给与压力,这样,扁的就变成圆的了。夹至担子的椭圆度不超过0。5mm即可。在校园的同时,利用板凳上的斜孔,将担子调直。这两样工作可交替进行,而且必须进行多次加工,才能达到技术要求。加工过程中,千万不要心急,否则容易造成担子的劈裂。在校圆和调直的同时,担子也烤干了。
加封头
烤制前的担子一般为6节,烤完后须将最上一节锯掉,然后锯第五节。
西皮F调琴(娃娃调琴)最后一节为:103mm;
西皮E调琴(旦角琴),最后一节为:105mm;
二黄F调琴(生、净琴)最后一节为:107mm;
二黄D调琴(旦角琴),最后一节为:110mm。
下料后,将锯口挫平,然后加封头(如图三)。用502快速胶粘好。
封头的木料一般用红木或乌木车制而成。
钻烫轴孔
分出担子的前后(阳前阴后)在第一节和第二节之间,对称划一直线,然后在第一节的二分之一处上下画横线,与原先的线成十字,从此处量至第二节80MM画第二条横线。在这两点(上下共四个点)上用钢锥钻下样冲眼。画好线后,即可钻孔。前面的两个钻φ10MM的孔,后面的两个钻φ12MM的孔。孔钻完后,即可烫孔。烫孔用的火棍是特制的。烫孔时应注意两孔的平行度和同心度。一般一个孔要烫3~5次,每烫一次后,都要将选好的琴轴安上试一下。随时校正孔的偏正和深浅,至达到要求为止。轴头的长度一般为:36MM~39MM。
轴孔烫好以后,用刀子把轴孔被烧焦的部分刮掉,然后配研修刮轴孔、琴轴,直至琴轴和轴孔配合严密好使为止。最后在轴孔上下缠上黑色尼龙线。
烤筒子
筒子烤前先撑内圆:将筒子放在锅内用沸水煮4~6分钟,然后取出,一头塞上一个木撑子两头轻轻敲击,直至撑子与琴筒无缝隙为止,然后将琴筒带着木撑子放置在微波炉内。用中火烘烤2~3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将木撑子取下,即可上车床车旋外圆。筒子的壁厚一般为:5。5MM~6。5MM。
筒子钻孔
钻孔前,先在筒子上画线:在筒子小头的端面上划一中心线,然后在筒子上下将中心线各引出一条直线,用游标卡尺在上面线上40MM处划一横线,与原线交叉成十字,再用游标卡尺在下面线上41。5MM处划一横线与原线交叉成十字,并在上下十字处用钢锥钻出浅孔为钻孔记号。钻孔前应先量一下所配担子的直径,如担子粗19MM的话,就选φ18MM的扩孔钻;如担子粗18MM的话,就选φ17MM的扩孔钻。孔钻好后,就可以配担子了。
担子与筒子的研配
量一下筒子的直径,然后把担子下端往上在筒子内径的尺寸上加上10mm处划一圈铅笔印,先用锉刀将封头下端至封头与担子结合处上延10mm滚锉成圆锥形,后用砂布(80#)自铅笔印处至末端打磨圆滑光洁。要注意不要磨成椭圆。此时将打磨好的担子与筒子进行研配。筒子的上孔要用刀子刮修成正锥形,即上小下大。下孔则修刮成反锥形。
筒子的上下孔一定要与担子研配得十分严密,以研好后不透气为准。
蒙蛇皮
过去老艺人蒙蛇皮用的是“八卦阵”法,即用八根小木棍缝在皮子上,用木楔子将蛇皮拉紧。而现在看来这种办法显然是有些笨拙与落后了。
大多数人都采用了模架与锥圈蒙皮。这种方法的有点是方便、快捷、蛇皮受力均匀。这套蒙皮工具.蒙蛇皮之前应将筒子前端内外打坡口。
将蛇皮放在冷水中浸泡5~6小时,取出剪去肚皮部分,呈八角形,用报纸将蛇皮上的水份吸干。在筒子上抹匀已经熬好的骨胶,将蛇皮放正,在筒子上用锥形套压住,上模架,用扳手均匀旋紧四个螺母,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等待干固,切莫曝晒或烘烤。
蛇皮蒙得松紧程度完全是靠经验来完成的。而蛇皮的松紧又与琴的调门、音色有关。一般高调门的琴蒙得紧一些;低调门的琴蒙得松一些。总之,蒙的多了,也就驾轻就熟了。
蒙布
蛇皮蒙上后,放在通风处夏天6小时,冬天八小时后即可把筒子从模架上取下来,除去锥套,将多余的胶用小刀刮掉,在蛇皮周围蒙上一块宽30MM的黑色或蓝色棉布,以作封边保护。蒙布前,应在筒子下沿粘一块垫皮,以免琴弦磨破蛇皮。
开风口
将担子插入蒙好的琴筒内,用铅笔在筒内划线,然后取中开风眼(音孔)。一般琴的风眼约长20~25MM,宽约3~4MM。风眼要开正,如音不理想,可加长加宽风眼,但风眼对琴音的影响是有限的。这时将担子插在筒子上,就可以上弦、拴千斤钩了。
拴千斤钩
千斤钩是用H68黄铜或不锈钢作成S形。直径是1。2MM~1。5MM。千斤的宽度一般是20MM左右。千斤钩的宽度与音色有关,如音色不理想,调整一下千斤钩会起到一定作用。
调试琴声
拴好千斤钩后,就可以安上琴码试音了。一般地说,小琴码的音比较透,而大琴码的音则比较闷。一把琴要经过反复调试,才能找出它的最佳声音来。一把好的京胡应具备相当的穿透力,同时又要有酥音和金属音,如果这些都有了,那么一把好琴就诞生了。

④ 和二胡相似,看图,这是什么乐器

这个是二胡吧

相同点

都是两根弦,结构基本相同,都有琴皮,琴码,琴杆,琴轴,千斤,琴筒。

不同点:

定音:

二胡的里外弦定音分别是D,A
京胡根据曲目定弦。

琴皮材料:
通常高胡二胡使用蟒皮或蛇皮,京胡用蛇皮千斤结构:

琴筒材料,京胡琴筒用竹木,二胡,高胡用松木檀木红木乌木等等。

音色与使用范围:

二胡音色最柔和,可演奏的曲目由南到北都有。
京胡音色尖利,多用如京剧曲目伴奏或牌子曲演奏。

⑤ 京胡码和制作

京胡码制作,最好用硬、老的竹料,比如老竹麻将牌、几十年的老竹椅等。尤其是老麻将刻制的马子音质好。最近我用报废的铁里筒子刻了一些马子,感觉也不赖。琴码制作尺寸和工艺很重要,正常高度应为5~5.5毫米,底部椭圆长轴6~7毫米,短轴4.5~5.5毫米,中央通孔直径2.5~3毫米,开缝宽度0.5~1毫米;先将选作琴码的竹子顺竹丝劈成条,修成均匀三角形,沿三角竹条的长度每隔8~10毫米紧贴底边钻一个2.5~3毫米的通孔,再用细锯条从两孔间将竹条分成一段段码子毛坯,再用细锉成型,并用砂纸仔细打磨,琴码顶端和底面一定要平行,四面要圆滑过渡,用小刀在码子上端装弦的位置轻轻刻出v型槽,两槽相距3毫米左右。再用小刀将码子底面居中开出宽0.5~1毫米的缝隙,最后再用细砂纸放在玻璃板上,仔细打磨底面使之平整以确保与琴皮接触严密。

⑥ 羲顺和京胡制作

京胡码制作,最好用硬、老的竹料,比如老竹麻将牌、几十年的老竹椅等。尤其是老麻将刻制的马子音质好。最近我用报废的铁里筒子刻了一些马子,感觉也不赖。

⑦ 京胡的担子与琴筒如何保养

京胡的保养与维修

一、乐器材料选择与鉴别

近年来,有些竹子还没长结实就被砍掉做担子了,这种新竹担子很嫩,发音较纤细,这就要求制作师在制作京胡时定要让它出尽水份,显出竹筋,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嫩担子的出音不足。

筒子:材料取掘于南方的毛竹,选择筒子时,要观看竹丝是否粗大而明显。这说明竹子长到一定年头的结果,这种筒子利于振动发音。如果竹丝细小竹质较嫩的筒子,则要看乐器制作师在后期将筒子火烤烘干后,外观是否达到了焦黄的程度。这说明筒子在烤制过程中水分得到了充分的施放。这种经过水分适放的筒子,轻轻敲击,筒音同样清脆易于振动。质地较差又不经过火烤烘干的嫩筒是不利于振动发音。筒子内直径一般4.2-4.8公分之间,选材时尺寸稍大且竹节短肉厚,质地酥松的筒子适合二黄宽厚圆润,低调琴的用筒;尺寸稍小且竹节长肉薄,质地坚硬的筒子则更适合于清脆、明亮高调西皮琴的用筒。

蛇皮:它蒙在筒子上和琴担一同构成了京胡的共鸣箱。蛇皮材料的优劣,主要看蛇皮鳞纹黑白对比度是否清楚,传统叫法:“黑如缎,白加线”。一般规律,凌形皮‘‘板儿脆”,韧性强,适用于高调京胡的蒙皮,圆鳞皮质地柔软则适用于低调二黄琴蒙皮。鳞纹皮块的大小对京胡发音无较大影响。京胡发音的好坏,主要看乐器制作师在蒙皮时是否按蛇皮的最佳调门来选择蛇皮和能准确把握住蒙皮时“上劲儿”的内在技巧,以及取决于京胡乐器材料本身的素质。

轴子:它用担子底托:起着挂弦,拴弦的作用,按正确的上弦方法,轴子往上转,琴弦由松调紧;上轴拄粗弦为里弦,下轴拴细弦为外弦。轴子材料的优劣顺序为:紫檀轴、乌木轴、红木轴、黄杨轴、大檀轴、柴木轴等。近年来牛角轴的使用也较为广泛,实际上更加深了京胡头重脚轻,重心不稳的作用,为京胡的技巧发挥增加了难度,利弊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旺;在选择京胡时,要注意到,轴子和轴眼要相互吻合,就是说担子轴眼能抱得住轴子,它不应有滑轴的现象。轴子外观要以洁静、无断裂、无疤痕为标准。

千斤钩:它和琴码的距离产生出“有效弦长”振动部位。京胡高低音的演奏就是在这段距离上完成的。千斤钩是用黄铜丝或不绣钢金属丝制成“S”型弯钩,并用丝弦或尼龙线缠绕于担子第三节之上。千斤钩与担子之间的间距,大约是自身演奏者大拇指指宽直径的距离,并以此为标准稍作一些调整就可以了。

一般二黄低调门的京胡千斤钩可稍宽些,西皮高调门的京胡可窄一些。

码子:由竹子制成,分为马蹄式、城门式、空心式、高型码、矮型码等。码子是传导琴体发声的支柱,竹质老嫩程度直接关系到京胡的发音,使用琴码的一般规律为:马蹄式的琴码适合于西皮高调琴用码;城门式琴码、矮型琴码则适合于二黄低调琴用码;空心码、高型码则用于“塌皮子”京胡用码。

弓子:一般长度在72-78公分之间,弓杆材料主要以江尾竹为主,也有使用湘妃竹和风眼竹作为弓杆材料的。江尾竹肉厚质地坚硬,弹性较大,湘妃竹和风眼竹膛大肉薄质地柔和。质地坚硬江尾竹弓子适合高调西皮京胡用弓。其他两种弓杆则适合二黄低调胡琴的用弓。

选择京胡弓子时要以马尾顺直,不拧劲打柳,弓根部拴马尾的“扣”以不松落马尾为标准。弓杆的“节儿”的多少只影响美观并不影响弹性。选择弓子时主要看有“节儿”的地方打磨是否平滑,以推拉弓时来去自由,不挂琴弦为标准。

琴弦:过去京胡所用的琴弦为丝弦,随着西洋乐进入到京剧乐队中,京胡钢弦的使用便由此而产生。它有着音 感快、拉力强、不跑弦、指法技巧易于发挥等优点。

现在京胡弦主要品种:银弦、钢弦、钢丝绳弦、铝弦、丝弦等。

松香:它是马尾与琴弦摩擦的涩剂,没有松香京胡是不会被拉响的。松香要以不含杂质,年头长、颜色焦黄易出粉沫的天然生松香为最好。可用一细竹棍将一端劈开一条缝,把松香夹住,取火点燃松香棍,燃烧后的松香会顺着竹棍滴在马尾经过的地方。据说这种经燃烧过的松香比起其他的松香好用的多,这种松香粉沫细腻,涩力适度,很利于大小音的演奏,这种天然松香很受京胡演奏者的青睐。

二、京胡噪音与解决办法

有些京胡爱好者拉琴时,都会遇到噪音问题,这种情况应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是演奏者自身演奏可以出现的问题,如:演奏姿势不正确,运弓角度不佳,擦弦力度大小不均,音定不准,都会出现噪音。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伴随演奏运弓能力的增强,噪音是会逐步加以克服的。

现在,我主要谈一下由于京胡乐器本身所造成的噪音问题,乐器如同手中的武器。它质地好坏及优劣程度直接关系到京胡的演奏效果。要想成为一名高水准的京胡演奏者,尤其更需要来重视京胡乐器本身的出音质量,就是说:从人为的角度上积极做一些京胡的调试工作,这对于的京 胡演奏是大有好处的。

下面,我们例举京胡易出噪音的几个原因和应采取的措施。

噪音出现,我们首先从筒子后口观之前口,观察乐器制作师在蒙皮时是否会有多余的胶溢出口处,是否沾附于蛇皮的四周,胶过多或过稠时,这种悬浮于皮面周围上的胶会“把紧’’蛇皮振动面而产生噪音,因此挑选京胡时要挑选“缩口膘”适度的为好。

减少噪音,还应注意在蒙皮时乐器制作师要按实际凋门来进行蒙皮。尤其在选材上要做到因琴而择皮,.因调而择皮。因演奏者运弓“功力”而择皮。在蒙制蛇皮当中,横竖拉力是否严格按京胡所要求的调门进行上“劲儿”这一关很重要,其次在揉化“皮板儿”时且不可急,“脆板儿”皮,厚皮则需要加倍的时间揉之。这些过程处理好了,噪音就会大大减少。

再有就是京胡练习者本人对自己所使用京胡调门的要求了,那就是蒙皮时向乐器制作师提出要求,京胡调门可按京胡实际调门高半个凋或1/4调进行蒙皮,蒙好后自己进行‘‘松解’’处理。可安装底盘稍大的琴码,作五度定弦并高于原调半个调的定弦办法来紧压蛇皮,这样做的目的给京胡皮面形成较大的压力。这个压力过程,实际就是琴担与琴筒和蛇皮主要系统做一下静止磨合过程。因担子长短不一,筒:广大小各异。所以这种静止磨合状态都是依据京胡本身琴体的“弦长”来进行的。经过大约椄龆嘈瞧凇敖粝掖怼弊匀荒ズ希咂さ跃突嵋允视α苏飧鲎陨怼跋页ぁ碧跫恼帕屠α恕U庋摹八山狻恚咂せ峤档阶约核枰陌敫龌?/4调,达到真正所要京胡调门的高度,这时将大码撤掉,换上小码,继续试琴调音,当调门及音色,音量达到令人满意状态时,就可以不再天天紧压皮子了。每当拉完京胡收起时,必须坚持松弦并把码子顺到前口筒边上,以减少码子对蛇皮的压力。这样可以延长蛇皮最佳调门状态下的使用寿命。条件允许的话,可用环氧树脂胶加乙二胺进行固化作用,并以1/5或1/6的比例调匀,待调好后用三氯乙稀稀释剂进行稀释,而后薄薄均匀的涂在蛇皮有纤维的一面,并形成一层保护膜,环氧树脂属于化学制剂,是不溶于水的,也就是说,当气候变化时,有纤维一面的皮子不上树脂胶时,这种生物物质会随气候的变化随时吸收水份和排放水分。外界气候干燥时,含纤维一面水分外溢,蛇皮发干产生噪音,气候潮湿时,蛇皮又吸收了水分,所以京胡就发闷。这就是外界气候的影响造成了京胡声音的不稳定。所以在蛇皮有纤维的一面涂上一层薄薄的环氧树脂保护膜,不仅阻止了水分的施放与吸收,相对保持了蛇皮水份的稳定。笔者用此方法使用了多年,效果很好。它既不影响京胡原有的音色,同时又可延长蛇皮的使用寿命。

属于琴弦原因;材料要上呈:鉴别出一付好琴弦则要看它是否容易振动和灵敏度如何,京胡内外弦粗细比例。里弦细了声音发抖,易出“贼”音,过粗拉的费力易声噪音和泛音。一般外弦粗细程度,如从听觉角度来说,音的好坏不易听出,只有在亲自演奏时,里外弦不“谐”合的感觉,才会明显体验出来。

码子的选择:琴码竹子的紧密度,竹质的优劣,底盘的大小,槽的深浅宽窄,琴码坡度等均对京胡发音产生一定影响。一般,一把京胡至少配备四至五个琴码,这样才能根据京胡的自身条件找到一个适应这个自身琴条件的琴码,在安装琴码时,码子坡度面较大的一侧要朝上,调好弦后坡度较大的一侧会随琴弦向上调紧时也有个向上的力,调门越高,码子越和皮面稳合,正好和琴弦形成了稳定的力点。这个力点的稳定很利于琴体的共振,因此也是让京胡能发出坚实声音的关键。所以在给京胡配备琴码时,要全面考虑到码子的高矮,斜面角度及大小等几个方面,要达到京胡能发出好的音响效果为标准。一般采用老麻将牌的竹子刻成的码子特别好使,主要是竹子年长日久,油脂浸入,竹丝空隙得以填补,有力于传导和振动发音,这种老竹琴码很受演奏者的欢迎。

千斤钩:一般用黄铜丝或不绣钢金属丝弯成形状如同英文字母S型。美观大方的千斤钩,一般弯成两边弧型对称的圆环型,如千斤钩弯得不圆或左右弧型不对称,都会影响到千斤钩内的琴弦平行排列而影响到演奏效果。在千斤钩弧型内最好选一小块约0.6×0.5公分的薄羊皮垫儿垫在那里,这样做有意避免钢弦与金属千斤钩直接接触产生出“钢丝味”的不良音响效果和钢弦与千斤钩的直接接触,造成“琴弦外皮”的破损,产生过早的断弦现象。

以上所出现的问题,一般都是京胡练习者经常碰到的问题,有些问题有可能存在一把京胡身上,也可能几个问题同时存在,因此调整好京胡的噪音是枣个随时摆在京胡演奏者面前的客观现实。我认为,调整京胡乐器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希望练习者进行此项工作之时,要善动脑筋巧动手,为使您的琴声悦耳动听,不妨您也尝试一下调琴的乐趣。(完)

⑧ 用什么材料做京胡琴码子

老竹子制作的琴码好用

⑨ 怎样制作二胡弦

其实目前的电子二胡并没有电子小提那样完善些,主要采用的就是吉他效果器来丰富音色的。期盼以后有专门的人才来涉及电子二胡的音源采集制作等。。。。现在的电子二胡有种嫁接的感觉。还需要大幅度的完善 我在97年由于好奇木吉他使用拾音器而可以插电的方法而转嫁到二胡上的,制作方法如下 1、买一个吉他拾音器,最好是圆头的(就是拾音头那部分是圆的)10元左右。因为成品是一个夹子的状态,所以要裁剪半边的夹子。令一边是一个大插头,可以插吉他效果器。 2、一个吉他效果器,视个人财力而行。最便宜的有ZOOM系列的,有400元左右的,当然效果越好越逼真就需要更好的效果器来支持。当然最好是有专门人才来定制这些效果。不用改装,但是音色最好要再调整。 3、一个“大插头转小插孔”的连接线,可以自己制作。这是因为可以直接把效果器的效果直接表现在最便宜的“有源”音箱上。有条件的也可以直接用功放大插头直接插效果器的输出插孔。 OK,在二胡的蟒皮上贴上1平方厘米左右的双面贴,把拾音器的圆头贴在双面贴上,拾音器插头插进效果器的输入插孔。大插头转小插孔或者是功放大插头插进效果器输出插孔,打开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