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暖舒活液是什么
可暖是一款中草药产品!3秒透皮,3分钟透肉,30分钟透骨,深层祛除体内的湿气和寒气!一次见效,专业排寒排湿,温热散寒,活血化瘀,散结止痛!滚珠设计 涂5-10分钟发热2-8小时,深层祛除体内的湿气和寒气!对颈椎,腰痛,风湿关节痛,肩周炎,宫寒痛经,乳腺增生都有效果!3到90岁都可以用。
2. 请问可暖精华油有什用处呢!能不能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吗
帮助睡眠 1.睡觉时将1-2滴薰衣草滴于枕头上。 2.薰衣草精油4滴,以熏蒸法放在卧室内就寝时熏蒸(注意尽量使用插电式熏蒸器,或直接滴入电蚊上。因为使用蜡烛加热熏蒸法,蜡烛燃烧空气中的氧气,会造成卧室内的氧气减少,使得有些人因缺氧而感到头晕。)即可治疗失眠。 3.薰衣草精油4滴,加入浴缸中泡澡20分钟。 治疗咳嗽 薰衣草精油5滴,薄荷2滴 ,加入30ML基础油中,然后轻揉胸前和背部。 流行感冒 薰衣草精油3滴,百里香2滴,以熏蒸法放在卧室内就寝。 咽喉炎、咽喉痛 薰衣草1滴,茶树2滴,将精油滴入一碗热水(1000ML)中,把发出的热蒸气吸入(5-10 分钟)。 同时也可滴在手帕上,用简单吸入法吸入。 头痛或偏头痛 薰衣草3滴, 将精油加入100ML冷水中,冷敷或轻按太阳穴至后脑部。 薰衣草1滴,薄荷1滴 加入5ML基础油中,按摩太阳穴和额头。也可以该配方用熏灯法将香气吸入。 腿疼痛 天竺葵10滴,迷迭香10滴,薰衣草5滴 以上精油加入50ML基础油中,然后用按摩的方式帮助血液循环。 足部、脚底痛 薰衣草2滴,迷迭香2滴,薄荷2滴 将精油滴入热水中泡足10分钟脚,可消除脚部疲劳和脚痛。 风湿关节炎 1 .薰衣草2滴,迷迭香2滴 ,用5ML身体按摩底油加入精油按摩于腰部及各关节部位。 2 .薰衣草2滴,姜2滴 ,添加于15ML基础油中,局部按摩或使用泡澡法。 肌肉酸痛 1.薰衣草6滴,尤加利5滴,迷迭香4滴, 加入25ML基础油中,制成按摩油,然后按摩疼痛的部位。 2.薰衣草2滴,尤加利2滴,迷迭香2滴 ,滴入5至10ML醋或牛奶中稀释后,倒入浴缸中泡澡。 高血压 薰衣草5滴,依兰5滴 在微热的水中滴入精油进行沐浴,高血压者不宜洗热水澡。另可用熏蒸法。另可在10ML基础油中加入薰衣草和依兰各3滴进行按摩。 支气管炎 薰衣草3滴,姜3滴,用于熏蒸或泡澡。 唇 疮 薰衣草1滴 ,涂于唇上,可治疗唇疮。(注意不可食用) 香港脚 薰衣草5滴,茶树油5滴,滴入温水中,用足浴法泡脚。 晕 车 将薰衣草适量直接涂抹于鼻孔、太阳穴。或滴于纸巾上,直接吸入。 阴道炎 薰衣草6滴,茶树3滴 或甘菊6滴、佛手柑2滴 每天以上述精油滴入盆中坐浴约15分钟,即可治愈阴道炎。 治蚊叮虫咬 薰衣草1滴直接用棉花棒擦在被叮咬的地方。 驱虫、防虫咬 薰衣草30滴,滴入100ML基础油中,直接擦或用按摩的方式涂在暴露的 皮肤上。 擦伤或割伤 薰衣草3滴,茶树3滴, 将精油滴入90ML蒸馏水中,即为伤口洗涤剂。使用前请摇匀。 淤 伤 1.天竺葵2滴,薰衣草精油1滴,迷迭香2滴 加入5ML基础油调配,然后涂抹于淤伤上。 2.天竺葵1滴,薰衣草精油2滴,迷迭香2滴 滴入一碗热水(1000ML)或冷水中作冷热敷
3. 暖宝宝贴哪里全身暖
天气转凉了,早晚都很冷,特别是对于部分身体虚寒的女生来说,冬天就是最难熬的日子。有智慧的女生纷纷拿出了取暖法宝,暖宝宝就是其中一种。暖宝宝的发明是诸多女性的福音,那么暖宝宝怎么贴才能暖全身呢?暖宝宝贴哪里好?
暖宝宝贴在哪里暖全身
1、暖宝宝贴在哪里最暖和颈椎,暖宝宝贴在颈椎位置,可温暖全身。
2、畏寒的人可贴在后腰处,如果只是平日畏寒没有特殊症状的人,可以贴在后腰的腰眼的外衣处。
3、外衣背部处一般,暖宝宝贴在外衣靠背部最为保暖,可以让全身都感觉到热量。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
4、月经期可靠近腹部贴,如果在经期,可以选择贴在外衣肚脐下方小腹部。暖宝宝是不可以接触皮肤的,这点尤其注意。
5、关节炎患者贴关节处,关节炎患者,可以贴在双膝关节处;双膝受凉,身体便会感觉还冷。所以贴在关节处能让人倍感温暖。千万留意,不可直接贴于皮肤。
6、肩颈疾病贴肩颈部暖和,如果是有肩颈疾病或冬天因穿低领衣等肩部受风者,可以贴在肩部或后颈部,加速肩颈部位的血液循环,减缓不适症状。
7、消化不良者贴胃部,如果冬季因寒冷消化不良者,可以敷贴在胃部,这样做人会觉得暖和,而且促进营养的消化和吸收。注意不是直接贴在皮肤上。
暖宝宝怎么贴能防治疾病
1、增强抗病能力。贴:命门、大椎、神阙。原理解释:这都是养生保健的要穴,能增强抗病能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2、特别不抗冻。贴:命门、腰阳关、关元。原理解释:通常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阳虚的人特别怕冷,而上面的三个穴位都是温阳散寒的要穴。
3、比别人更易感冒(呼吸内科)。贴:风门、肺俞、大椎、天突。原理解释:一受点风就感冒(呼吸内科)咳嗽的人很适合这么贴,因为这些穴位受寒就会引起感冒咳嗽的问题。
4、有颈椎病(骨科神经内科)脖子难受。贴:大椎、肩井、阿是穴。原理解释:有颈椎病(骨科神经内科)的人多有局部经络不通的问题,贴暖宝宝能温通颈椎附近经络。
除了上面的介绍之外,大家在贴暖宝宝的时候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尤其要防止烫伤,过敏等问题,小孩子和孕妇需要再医生的指导下贴暖宝宝。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平时多运动多流汗,身体素质强壮才是身体产生热量的源泉
4. 暖宝宝可以贴哪些地方
1、腹部:腹部,实际上现在也在卖一种类似于暖宝宝的东西,是专门给女性贴在腹部用的。贴在内裤前面的话正好可以暖和小肚子,非常合适。小肚子。因为子宫正好在那个位置所以觉得是最有效的。最多的女性回答了贴在直接让痛的地方变暖的“腹部”,尤其是,子宫附近的“小肚子”效果最好。
2、腰的周围:腰部、背部。贴在腹部的话总感觉只有腹部会变暖,所以会贴在背部。腰部。贴在腹部太热会觉得不舒服,贴在背部的话就会慢慢变热感觉正好。和腹部并列,意见比较集中的是贴在“腰部”。生理期时,很多人腹部疼痛的同时,腰部四周也会有一种沉重感。用暖宝宝慢慢地让其暖和起来吧。
3、肩部:肩膀也会变得僵硬,所以也想让肩部、颈部暖和一下。虽然是少数,但是有一部分人会这样做。痛经时,会出现什么样不舒服的症状都是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烦恼,调节想要暖和的部位吧。
space
4、骶骨周围:暖和臀部正上方附近的话会有效果。腰部、骶骨周围。由于血液流通不畅,所以我觉得暖和骨盆周围应该会有效果。尤其是臀部或者腰部受冷的时候特别多。骶骨是指臀部稍微往上的倒三角形骨头。用暖宝宝把位于骨盆中央的骶骨暖和起来的话,就会使整个身体都能快速的变暖。试一下用两片暖宝宝将腹部和骶骨两面都变暖,这样效果应该也会不错。
5、脚:“脚底。曾经试过,全身都可以变暖。”寒冷是使痛经严重的原因之一。并且不少女性为从脚前端开始往上蔓延的寒气而烦恼。现在也有出售放在鞋里使用的暖宝宝,所以感到脚前端寒冷的人可以试试这个方法。由于身体寒冷而使血液流通不畅,有时也会让痛经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充分利用好暖宝宝,尝试一下这些自己就能做到的痛经对策吧。
space
暖宝宝贴在哪里最暖和
暖宝宝要隔着内衣贴,贴在背上最保暖,可以让全身都感觉到热量。如果在经期有腹部坠胀、痛经等问题,可以选择贴在肚脐下方,可减少不适的感觉,但时间不能过长,每次最多30分钟;如果冬季因寒冷消化不良者,可以贴在胃部,促进消化和吸收;如果有肩颈疾病或冬天因受寒肩颈部疼痛者,可以贴在肩部或后颈部;关节炎患者可以贴在双膝关节处。
space
普通人都可以贴的位置
1.有颈椎病脖子难受贴:大椎、肩井、阿是穴。
原理解释:有颈椎病(骨科神经内科)的人多有局部经络不通的问题,贴暖宝宝能温通颈椎附近经络。
2.比别人更易感冒贴:风门、肺俞、大椎、天突。
原理解释:一受点风就感冒(呼吸内科)咳嗽的人很适合这么贴,因为这些穴位受寒就会引起感冒咳嗽的问题。
space
3.增强抗病能力贴:命门、大椎、神阙。
原理解释:这都是养生保健的要穴,能增强抗病能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4.特别不抗冻贴:命门、腰阳关、关元。
原理解释:通常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阳虚的人特别怕冷,而上面的三个穴位都是温阳散寒的要穴。
5. 可暖精华液是不是姜精油
不是。
可暖精华液的适合人群是比较多的,而且功效作用也是比较不错的,是中草药成分,都是采用高端的冷冻浓缩技术研发而成的,不用担心会有任何的副作用,主要的成分是肉桂。
另外还有鸡血藤当归等成分,而且没有任何的激素成分或抗生素成分,化学添加剂成分的可以放心的去使用,生活当中如果有关节疼痛,肩周炎,颈椎疼痛,或者是腰间盘突出以及风湿类风湿或者风寒感冒,宫寒痛经以及乳腺增生等情况,都可以考虑涂抹。
可暖精华液的正确用法:
可暖精华液的正确用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与其他的药物或者保健产品是不同的,这款产品是一款外用涂抹的产品,虽然没有任何的副作用,但是也一定要正确的去使用,在使用的时候都是哪里酸痛,可以直接的去涂抹,在涂抹的时候搭配一定的按摩手法,可以更好的去促进吸收,而且对于通经络或者是补肾固本活血化瘀等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
6. 暖宝宝贴在哪里可以暖手
暖宝宝贴,可贴于人体的肩部、腹部、背部、腰部、胃部及相关关节部位,能够驱寒保暖(暖手),促进人体微循环。
粘贴方法很简单,将暖贴的真空包装沿切口处打开,揭去后面的衬纸,贴于内衣的外侧,最后用手铺平即可。
7. 可以缓解疼痛的穴位
可以缓解疼痛的穴位
可以缓解疼痛的穴位,生活中,每一个人身材都会有一下毛病,而这些毛病会让人很疼痛,而疼痛是很令人难受的。那么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人在疼痛的时候,可以缓解疼痛?下面是关于可以缓解疼痛的穴位的内容。
可以缓解疼痛的穴位1
疼痛令人难受,偏偏疼痛的种类又多,头痛、筋骨扭伤痛、月经痛、腰酸背痛、牙痛等等,很多人都无法忍受这些难熬的疼痛,选择吃止痛药。其实,在中医的针灸科里有六大治痛要穴,只要记住这六个穴位的位置,以后面对恼人的疼痛就可以不吃止痛药,而自己解除疼痛。
一些特定穴位可以解除人的疼痛有科学研究的证实,维也纳大学附属医院麻醉与重症治疗科医学博士贺拉夫从中医理论中,找到五个止痛的穴位点,他做了实验,在救护车运送外伤患者的过程按压穴位,希望能在药物介入前透过穴位按摩替伤者止痛。
研究结果发表在《麻醉与镇痛》期刊,在抵达医院前,按压穴位那组的患者不仅疼痛明显降低,而且伤患的焦虑减轻、心跳趋于稳定,满意度也较高。实例证实穴位按摩可以有相当程度的缓解疼痛。
中医从各大经络通过的位置找出人体的穴脉,以下是可以解除疼痛的6大穴位。
1、合谷穴
合谷穴是中医临床常用来治痛的要穴。它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道,可治疗脸部五官的痛症:头痛、眼睛痛、牙痛、喉咙肿痛等。头痛按合谷穴,临床上遇到牙痛的患者,针刺合谷上方。合谷穴还能治疗身体上肢痛、腰痛、肚子痛等。
如果无法找到正确的合谷穴,可以按虎口附近,愈靠近头部的疼痛就按愈上方、靠近下肢就按下方,左侧按左手、右侧按右手。其实合谷穴附近还有二间、三间、阳溪、偏历等穴,只要按手的虎口即可止痛。
合谷穴的位置:把手指并拢平放在桌上,往最高的点压下去,用力稍偏向食指,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即表示压的位置正确。
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顾名思义,按了此穴一天可以走三里路。换言之,足三里能缓解膝腿疼痛,没办法走路的人,按压后可以让双腿变得比较有力,也可缓解走路后下肢疲劳。
它位于足阳明胃经,肠胃问题,胃痛、胃痉挛、胀气、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便秘、肚子痛等症状,都可以按足三里穴,它是调理肠胃功能的保健要穴。
足三里穴位置:膝盖外侧有个有个凹陷处下方三吋(约四指宽)的位置。
3、三阴交穴
三阴交是三条阴经交会处: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处,它主要调理肚脐以下的疼痛,如经痛、产痛、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按压。中医师提醒,该穴有刺激子宫收缩的效果,怀孕期间最好避免按压。
三阴交位置:脚踝内侧最高点往上三吋(四指幅宽)的地方。
4、 委中穴
一些搬重物、坐姿不良的上班人士易腰酸背痛。按压经过的委中穴,可治疗腰、脊、背等疼痛,坐骨神经痛及背侧下肢活动不便也可按委中。
委中穴位置:位在大腿后侧,膝窝中央两条筋之间的位置。
5、内关穴
按压内关穴能够防治心血管疾病,舒缓心绞痛、心律不整。此外,内关穴是联络三焦经的络穴,所以它能调节三焦气机、活血止痛;同时它又与奇经八脉中分布于胸腹的阴维脉交会,因此可治胸中诸疾,如咳嗽、气喘、呕吐、胃痛等症状。按压内关穴还能达到安宁心神,消除紧张心情。
内关穴位置:手用力握拳,前臂内侧会有两条筋浮起来,在两筋之间,手腕横纹上两吋(三指幅宽)的位置。
6、阳陵泉
阳陵泉穴在足少阳胆经上, 一般外伤或筋骨方面如拉伤、关节炎、五十肩、肩颈酸痛、运动伤害、扭挫伤、落枕,通常只要将阳陵泉疏通,筋就自然松了。
阳陵泉位置: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方凹陷处。
下次哪儿感觉痛得难受,别急着吃止痛药,先按按身体的止痛穴位,让自己缓解一下疼痛,可以免去吃止痛药。
可以缓解疼痛的穴位2
头痛
揉两眉间
无论感冒还是心烦,头疼总是紧紧相连。
紧锁眉头时,不妨轻轻舒展,可有助于舒缓头疼。头疼时,不妨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揪揉这个部位皮肤,以局部感觉微麻、发胀为宜,如果真有疾患,这个地方会出现一个红或深紫的印子,像被刮出的.痧一样。一般揪揉2分钟即可。动作宜慢不宜快,但要稍微有点力度。一般的头痛立刻能见效。
这儿有个穴位叫“印堂穴”,位于督脉之上,按摩印堂穴所在的这个部位有助于推动督脉气血运行,缓解头痛、鼻部不适等症状。
背痛
手助后腰暖
如果腰酸背痛,不妨尝试一下双手搓搓后腰,你会发现腰酸背痛的症状有所改善。先将两手对搓发热,紧贴后背脊柱两侧的腰眼处,稍停片刻,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腰部是中医所指的“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经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自然有助于缓解腰酸背痛啦。
牙痛
按虎口下关
牙痛让人坐卧不安,这时不妨按压一下这两个部位:一个是在百姓常说的“虎口”附近,中医的合谷穴也在这个位置。揉压“虎口”时,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此穴道疗效。
但要注意,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刺激。另一个是在面部,耳朵前方,颧骨下方的凹陷处。感觉牙痛,可以用手指或指关节按压这个部位,也是下关穴所在。中医认为手阳明经的脉络入下排牙齿,足阳明经的脉络入上排牙齿,合谷、下关两个穴位都是阳明经穴,按摩这两个地方能有助止牙痛。
肩痛
提揉肩上“井”
很多人经常帮肩痛的父母揉肩,但很少有人知道揉肩止痛的原因及标准动作是什么。揉肩止痛除了舒活了肩部气血,还有一个原因是揉到了肩上的一口“井”——肩井穴。
按摩肩井穴能直接或辅助治疗肩膀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症状。很多父母年事已高,常感腰酸背痛,“拿肩井”是好办法。
具体操作方法是,被按摩者坐直,按摩者立于被按摩者身后,双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搭在被按摩者双肩井部位,四指与拇指相对用力做有节律的拿捏动作。如果再用空心拳帮老人捶捶后背,效果会更好。肩井穴位的按摩力度不要过重、过久,尤其血压高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可久按、重按。
心痛
手腕上“玄关”
手腕横纹往上约三指宽处,有一把解除心痛的“钥匙”,是内关穴所在。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是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几乎所有与心脏异常有关的症状均可使用。
心脏不好者若突发心绞痛,除了含硝酸甘油,还可按内关穴,对其行点、按能活血通络,止痛。一般需按5分钟。仅作辅助治疗以及急救使用。
胃痛
点按足三里
气血虚或消化不良的人,稍吃多一点就会引起肠胃胀痛。中医认为,通过穴位按摩,可起到调整胃的机能、镇痛、降逆气化浊气的养生功效,进而缓解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痛经
脚背对点按
痛经让许多女孩子痛苦。按摩哪个部分能缓解痛经?答案就在脚背上,在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这是太冲穴的位置。按揉这个点,具有明显疏肝止痛作用,有助治疗痛经。
具体按摩方法如下: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8. 手脚凉暖宝宝应该贴哪个部位
手脚凉暖宝宝应该贴在肩部、腿部。将暖贴的真空包装沿切入口打开,揭去后面的衬纸,贴于内衣的外侧,用手铺平即可。
暖宝宝可贴于人体的肩部、腹部、背部、腰部、胃部及相关关节部位,能够驱寒保暖,促进人体微循环。注意不可将暖贴贴在容易撕扯坏的衣物上,比如毛衣。
使用暖宝宝时只须往相应部位一贴,立刻就能发热,平均温度53℃,可贴型暖贴持续时间临床检测在12小时。女性痛经、腰部酸痛时使用暖宝宝可减轻或消除疼痛,也可用于受寒引起的腹痛,外作业时取暖,房间内低温时取暖,按摩的热敷等。
(8)可暖哪里痛涂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使用暖宝宝的注意事项:
1、谨防慢性损伤。长时间使用暖宝宝,会引起一种叫做火激红斑的病症。因为火激红斑相当于皮肤的应激反应,大部分患者只要远离高温,红斑会自行消退,不需要特别处理,但有些患者会因接触时间过长,或自身皮肤特别敏感,出现色素沉淀。
2、警惕低温烫伤。当暖宝宝的温度长时间处于50摄氏度至60摄氏度之间时,尽管人体皮肤刚接触时不会有强烈的疼痛感,但由于局部热量无法及时散出,依然会将皮肤烫伤,即常说的低温烫伤。
3、出现低温烫伤,可先用凉水冲一下烫伤处,以达到降温的目的。不可随意涂药,防止伤口感染,更不要试图自己用针扎破水泡,最好及早到烧伤专科就诊,请专家诊断,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4、暖宝宝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尽量贴在外套内的贴身衣服上,感到烫时尽快取下。再者,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障碍者以及老年人、孕妇和婴儿这些人群慎用暖宝宝,最好别用。
9. 可暖可以擦在微创手术后的肚子上吗
我觉得刚做完微创手术虽然是微创手术,他也是有。道印儿的,所以说不能用水什么擦拭,容易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