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路自行车的前盘分几种齿数分别是多少
有四种。
1.公路一般配置:两片盘,52-48或者50-48。
2.爬坡型:问一般50-46。
3.越野公路:两到三片牙盘,齿数从版42到50不定。
4.场地:有60T的。
普通自行车的前齿轮有36个齿,后轮有16个齿。从理论上讲,自行车的行驶速度与前链轮的齿数成正比,与后链轮的齿数成反比。事实上,前后轮齿的比例越大,循环越费力,所以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比例与反比的关系。
(1)什么是前齿轮齿数图片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自行车变速器,前3齿交叉检查,后9齿盘组合可变速为27。这里以山地车为例进行说明。
当脚被踢的时候,前齿转了一圈又一圈,通过链条把力传递给后齿,车轮向前移动。前板的大小(齿数)和后板的大小(齿数)决定了脚旋转时的力。
前盘越大,后盘越小,踏板越难(自行车行驶的距离变长)。
前踏板越小,后踏板越大,踏板越容易(距离越短)。
自行车的骑行是开始、停止、上坡、下坡、迎风、顺风等等。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车快进,或慢进,都可以保持一定的踏板速度和扭矩,传动。
㈡ 普通自行车前齿轮齿数和后齿轮齿数是多少
普通自行车的前齿轮的齿数是36,后轮的齿数是16。
理论上自行车的骑行速度和前链轮齿数成正比,和后链轮齿数成反比。实际上,前后链轮齿数比越大骑行越费力,故不能够简单归结为正比和反比的关系。
前齿轮(大链轮)为主动轮,后齿轮(小链轮)为被道动轮。通过链条连接变速(速比=大齿轮齿数/小齿轮齿数)。后齿轮与后车轮同轴,转数相同。后车轮为专主动轮,通过地属面摩擦把动力传给前车轮同步转动。此外,前车轮还有维持车体平衡功能。
(2)什么是前齿轮齿数图片扩展阅读:
自行车的变速器,前3齿盘、后9齿盘的组合可变速为27。在此以山地车为例说明。
旋动脚蹬时,前齿盘旋转,通过链条把力量转递到后齿盘,车轮就前进。前齿盘的大小(齿数)和后齿盘的大小(齿数)决定旋动脚蹬时的力度。
前齿盘越大,后齿盘越小,脚蹬时感到费力(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变长)。
前齿盘越小,后齿盘越大,脚蹬时感到轻松(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变短)。
自行车的骑行是起跑、停止、上坡、下坡、迎风、顺风等情况下前进。不管是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车快速前进,或者是慢速前进,都能保持一定的踩蹬步速和力矩,就要变速器。
㈢ 山地车前齿轮和后齿轮有什么区别
1、功能不同
山地车的前齿轮叫做牙盘,是主动齿轮,控制动力的输出。人们通过蹬踏带动曲柄,进而带动牙盘的转动,最终通过链条和飞轮,驱动后轮转动,提供动力,完成自行车的整个传动链。
山地车的后齿轮叫做飞轮、塔轮,是从动轮,配合牙盘带动轮组旋转。动力和运动由主动轴输入,通过带和塔轮装置由从动轴输出。当带所处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直径相等时,实现等速传动。
2、齿轮片数不同
山地车的前齿轮通常情况下由三片组成,包括最大盘片(齿数最多)、最小盘片(齿数最少)、中间盘。
山地车的后齿轮通常情况下由6-10片组成,因为很多齿片组合在一起像宝塔一样所以被叫做塔轮。
3、齿轮作用不同
山地车前齿轮的最大盘片用做下坡、高速使用;最小盘片用做上坡、低速使用;中间盘用做平路正常使用。
山地车的后齿轮,高速骑行可以选择齿数少一些的塔轮,低速骑行可以选择齿数多一些的塔轮。配合不同齿数的牙盘一起使用效果会更好。
㈣ 自行车前齿轮数和后齿轮数的关系。
前、后齿轮的齿数与他们的转数成反比例关系。
牙来盘齿轮的转速=踏频(骑行者踩踏的频率/每分钟的踩踏转数),牙盘转速由骑行者掌握,与齿轮数无关。如:骑者A的平均踏频为每分源钟100转那么牙盘转速即为平均每分钟100转。
飞轮的转速(车轮的转速)与牙盘转速和齿轮数有关系,即:飞轮的转速=牙盘转速×齿轮比(牙盘齿数÷飞轮齿数)。如:骑者A在骑行牙盘为42齿、飞轮为21齿的自行车时踏频为平均每分钟100转,那么飞轮的转速=100×(42÷21)=200(转)。
(4)什么是前齿轮齿数图片扩展阅读
理论
自行车它是后部链轮数量与前部链环数量的简单乘法。因此,带有10速后置匣的三链环设置是30速自行车,换句话说,可以将所有10个链轮与三个链环中的每一个结合使用。同样,双链轮与11速卡带配对也是22速设置,依此类推。
齿轮可以使我们保持舒适的踩踏速度(或节奏),无论梯度或地形如何,这是一个齿轮都无法做到的。高速档,有时被骑车者称为“大档”,在下降或高速行驶时是最佳选择。自行车上最高或最大的齿轮是通过将最大的前链轮尺寸与最小的后齿轮或链轮相结合来实现的。
反之亦然,将最小的前链轮尺寸与最大的后链轮尺寸相结合,可获得最低的可用档位,这将有助于在道路指向急剧上升时保持踏板旋转。
㈤ 问摩托车,前齿轮15齿比17齿有什么区别
前齿轮15齿比17齿的主要区别如下:
一、油耗不同
车子跑起来有劲儿但是速度上不去,其实这是发动机动力过剩的原因。只要将前面的小链轮(主动齿)加大1 ~2个齿数就可以搞定。其原理是:齿数变大,传动比变小,相同的发动机转速下,车速提高约11%左右, 自然起到节油的效果。
二、速度不同
后齿轮不变的情况下,前小齿轮越小力气就大速度就慢,前小齿轮越大力气就小速度就快。
三、易磨损程度不同
换完后扭矩减小了,速度提高了,但是换装后发动机的单圈负载加大了。在相同时速下降低转速,改齿只能影响提速前齿轮数量加大反而提速慢,也就是增加曲轴磨损。
(5)什么是前齿轮齿数图片扩展阅读:
齿轮的分类
按传动比分
定传动比 —— 圆形齿轮机构(圆柱、圆锥)
变传动比 —— 非圆齿轮机好构(椭圆齿轮)
按轮轴相对位置分
平面齿轮机构、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外啮合齿轮传动、内啮合齿轮传动、齿轮齿条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人字齿轮传动、空间齿轮机构、圆锥齿轮传动、交错轴斜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
按工艺分
锥形齿轮、毛坯半制品齿轮、螺旋齿轮、内齿轮、直齿轮、蜗轮蜗杆。
㈥ 前齿轮的齿数比后齿轮的齿数等于什么
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后齿轮转过的圈数/前齿轮转过的圈数=后齿轮转速/前齿轮转速。
车轮转一圈,自行车走一个车轮的周长;后齿轮与自行车后轮是共同转动的。
所以,蹬一圈自行车走的距离,等于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