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资讯 » 鸡羽虱图片属于什么动物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鸡羽虱图片属于什么动物

发布时间: 2022-08-23 01:59:06

‘壹’ 小鸡身上有虫子吗

小鸡身上本来就多虫子,鸡身上容易长寄生虫,建议小朋友不要去玩。避免用手触摸,避免导致细菌的感染,注意保持清洁为宜。

小鸡就是鸡的幼崽,从鸡蛋中孵化。小鸡吃饲料及青菜、小虫、碎米成长。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突胸总目,鸡形目,雉科,原鸡属,家鸡种。

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贰’ 怎样防治鸡羽虱

(1)病原及其生活史

鸡羽虱是鸡体表常见的体外寄生虫。其体长为1~2毫米,呈深灰色。体形扁平,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的宽度大于胸部,咀嚼式口器。胸部有3对足,无翅。寄生于鸡体表的羽虱有多种,有的为宽短形,有的为细长形。常见的鸡羽虱主要有头虱、羽干虱和大体虱三种(图12-21)。头虱主要寄生在鸡的颈、头部,对幼鸡的侵害最为严重;羽干虱主要寄生在羽毛的羽干上;大体虱主要寄生在鸡的肛门下面,有时在翅膀下部和背、胸部也有发现。鸡羽虱的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全部在鸡体上进行。雌虱产的卵常集合成块,粘在羽毛的基部,经5~8天孵化出若虫,外形与成虫相似,在2~3周内经3~5次蜕皮变为成虫。羽虱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季较为严重。若鸡舍矮小、潮湿,饲养密度大,鸡群得不到沙浴,可导致羽虱的传播。

图12-21鸡羽虱

1.大体虱2.头虱3.羽干虱

(2)临床症状

羽虱繁殖迅速,以羽毛和皮屑为食,使鸡奇痒不安,因啄痒而伤及皮肉,使羽毛脱落,日渐消瘦,产蛋量减少,以头虱和大体虱对鸡危害最大,使雏鸡生长发育受阻,甚至由于体质衰弱而死亡。

(3)防治措施

①用12.5mg/L溴氰菊酯或10~20mg/L杀灭菊酯直接向鸡体喷洒或药浴,同时对鸡舍、笼具进行喷洒消毒。②在运动场内建一方形浅池,在每50千克细沙内加入硫黄粉5千克,充分混匀,铺成10~20厘米厚度,让鸡自行沙浴。

‘叁’ 鸡身上的跳蚤会不会咬人

鸡身上的跳蚤,若跳到人身上,就会会咬人。

跳蚤为属于蚤目(Siphonaptera)的完全变态类节肢动物。俗称革子,跳蚤是小型、无翅、善跳跃的寄生性昆虫,成虫通常生活在哺乳类动物身上,少数在鸟类。触角粗短。口器锐利,用于吸吮。腹部宽大,有9节。后腿发达、粗壮。完全变态昆虫。蛹被茧所包住。跳蚤属于蚤目(Siphonaptera)的完全变态类昆虫。成虫体型微小或小型,无翅,体坚硬侧扁,外寄生于哺乳类和鸟类体上,具刺吸式口器,雌雄均吸血;幼虫无足呈圆柱形,营自由生活,具咀嚼式口器,以成虫血便或有机物质为食。

‘肆’ 有多少种虱

鉴定的羽虱有短角羽虱科(Menopouidae),鸭虱 属( Trinoton )的鸭羽虱( T. quequelae )和鸡虱属 ( Menopon )的鸡羽虱( M. gallinae ),体虱属( Mena- canthus )的大鸡虱( M. stramineus );有长角羽虱科 (Philopteridae),啮羽虱属( Esthiopterum )的鹅啮羽 虱( E. anseris )、圆鸭啮羽虱( E. crassicorne ),长羽虱 属( Lipeurus )的鸡翅长羽虱( L. caponis )、广幅长羽 虱( L. heterographus or Cuclotogaster heterographa ), 圆羽虱属( Goniocotes )的鸡圆羽虱( G. gallinae )、大 圆羽虱( G. gigas ),角羽虱属( Goniodes )的鸡角羽虱 ( G. dissimilis ),鹅鸭羽虱属( Anatoecus )的广口鹅鸭 羽虱( A. dentatus )。共11种,隶属于8属,2科。

1 短角羽虱科(Menopouidae)

本科隶属头角亚目,主要特征为:头呈三角形,两颊明显扩张。触角 4~5节,呈棍棒状,隐藏于头侧下面的触角窝内。前胸与中、后胸分离,中胸及后胸愈合,一般有一隔 缝;少数中胸与后胸分离。腹部气门有6对。

1.1 鸭虱属(Trinoton)

该属的三胸节可明显的分 开,而且是强几丁质化。

1.1.1 鸭羽虱( T. quequelae ) 寄生于家鸭和野 鸭。采集地:金山、闵行、青浦、奉贤。 雄性体长4.80~5.45mm,腹宽1.44mm;雌性 体长5.20~6.10mm,腹宽1.69mm。全身着生密 毛,体呈黄色而具明显的黑褐色斑纹,尤以腹部各节 的横带更为显着。头部呈三角形,眼前两侧缘稍膨 大,唇基带稍突圆,两颊稍向后扩张。后颊部呈圆形 突出,具4根长刚毛。眼位于两颊前缘凹入处。触 角4节。胸部发达,明显几丁质化。前胸两侧缘扩 张,向后渐收缩,呈盘状,侧缘毛各2根,背毛少于8 根。中胸和后胸间有1缝,后胸背后缘有1排刺毛。 腹部由9节组成,呈长卵形,前2节无气门,各节从 中部至两侧缘具暗斑,第1、2节背后缘各具1排刺 状毛,第3至8节刺状毛间断,第4、5节腹板具短毛 刷。

1.2 鸡虱属(Menopon)

其眼位于一凹窝内。触角沟 的背面被伸出的头侧所遮盖,后颊部圆形无外咽片, 前头部腹面无刺状或角状的突起。

1.2.1 鸡羽虱( M. gallinae )

寄生于鸡和其他禽类。采集地:金山、闵行、浦东、宝山、嘉定。

体淡黄色。雄性体长1.70~1.85mm,雌性体 长1.80~2.10mm。体淡黄色,头部有赤褐色斑纹。 头部略呈三角形,前端狭,头部后颊向两侧突出,周 边具有一排刚毛。口孔位于头部腹面前端,口孔两 侧具有一对触须,口孔后方具有一块长方形,10纵 列齿状结构,类似硬蜱的口下板的结构,口下板样结 构两侧各具4~6根刚毛。触角位于头部腹面两侧, 几乎隐藏于头部之下触角窝内,棒状,4节,末节长, 末端具有3根长毛。眼部凹陷,具黑色色素。前胸 节后缘呈圆形突出,具一列刚毛,中后胸节愈合,前 狭后宽,前面与前胸呈关节性相连,可活动,后面与 腹部相愈合。中后胸节后缘具有一列刚毛。每一腹 节背面有一列长毛,而腹面具有3列刚毛,第4腹节 腹面具刚毛簇。雌虫肛门周边具有一列刚毛,雄虫 尾部两侧各具4~5根长刚毛。

1.3 体虱属(Menacanthus)

虫体前头部腹面具有刺 状突起。

1.3.1 大鸡虱( M. stramineus )

又名黄体羽虱。 寄生于鸡,孔雀身上也发现过。采集地:金山、闵行、 上海野生动物园。 较鸡羽虱大,体形较长,雄虫体长2.70~ 2.97 mm,腹宽0.93mm;雌虫体长2.90~3.10mm.,腹宽 1.08mm。体淡黄色。头部呈较宽的三角形,前头缘 呈抛物线形,其腹面下颚须基部两侧有1对大的刺 突。头侧有1浅凹槽几乎与眼相连。两颊较狭,向 两侧扩张。触角4节,大多数情况下隐藏在头下。 前胸呈椭圆形,后缘生有14~16根长毛,且具“H” 形的隆起线。中胸和后胸愈合,背面两侧各有2条 隆起线。腹部长卵形,3~7节背面有2排毛,2~4 节腹面板具短毛刷。雄性生殖器结构特殊,是区别 它种的主要特征之一。整个雄性生殖器较长,从第 5腹板前缘伸达第6腹板的后缘,基板有1对双叉 形棒组成,基端部几丁质化;阴茎基侧突在近基点处 明显弯曲,到端部稍弯,因而呈竖琴状。

2 长角羽虱科(Philopteridae)

本科隶属丝角亚 目。身体扁宽或细长,表皮几丁质化。触角呈丝状, 由5节组成,显露在头侧外,不隐藏在触角窝中。中 胸和后胸愈合,无一分隔缝。跗节具2爪。

2.1 啮羽虱属(Esthiopterum)

羽虱前头部较尖而长,两侧直。胸节呈四方形。雄性触角节上有突起。

2.1.1 鹅啮羽虱( E. anseris )

寄生于鸭、鹅翅部。 采集地:闵行、青浦。 体长约3mm。头部向前伸长,前端狭。触角棒 状,5节,位于头部中部两侧,雄性触角的第1节特别 膨大,第3节上有侧突起,第5节内侧面上具有呈三 角形排列的圆形感受器,末端具有顶窝栓(刺状感受 器),上有9~11根感觉毛。触角前方,具有一个锥状 突起。在两侧触角连线中央腹面有一口孔,内有一对 触须伸出,触须分为两节,基节粗大,端节较细,棒状, 上有若干刚毛。前胸呈矩形,宽大于长,中后胸愈合,呈四方形,长大于宽。腹部向后逐渐变狭,刚毛少。

2.1.2 圆鸭啮羽虱( E. crassicorne )

寄生鸭类。采集地:金山、青浦。雄性体长2.92mm,雌性体长3.4mm.雄性触角 第1节稍膨大,无突起,胸节后角侧缘生有4根长毛。

2.2 长羽虱属(Lipeurus)

前头部都是比较宽而圆 的,无伸出物及钩状突起。两性的触角也有差别。后颊部圆形,触角前的基突较小。

2.2.1 鸡翅长羽虱( L. caponis )

又称鸡长圆虱,寄生于鸡翅部的腹侧面,有时也可寄生在尾部和背侧的羽毛上。采集地:闵行、青浦、浦东、嘉定。雄虫体长2.30~2.40mm,腹宽0.36mm。体淡 黄色,头侧缘和体侧缘为黑褐色。头呈长圆形,前头部长与宽略相等,或比宽略长,唇基缘呈半圆形,缘毛4根;两颊部在触角后收缩,比前头部略窄。角前突呈指状。触角5节,第1节粗大,其腹侧缘具1突起,第3节端侧呈角状延长,其顶端具刺,第4至5节稍弯曲;触角前侧缘无缝,具深色眼上斑。前胸呈 梯形,无侧缘毛,后缘毛2根。中胸及后胸愈合,愈合缝在侧缘可见;后侧角毛1根,后缘毛4根。腹部 细长,侧板长形,结构简单。第1腹节背板间断,分成2片,其余各节均为1片。雌虫体长2.41~ 2.65 mm,腹宽0.55mm。两颊不比前头部宽。触角5节,呈丝状,第1节无突起,第2节最长。腹部2~6节 背板加厚,一般中央较宽,末节无纵排毛。

2.2.2 广幅长羽虱( L. heterographus or Cucloto- gaster heterographa )

又称异形圆腹虱或鸡头虱,寄生于鸡头部和颈部的皮肤和羽毛上。采集地:闵行、金山、浦东、嘉定。雌性体长2.28~2.66mm,雄性略小或相似。 头部长大于宽,前端呈圆形,触角后部最宽。触角分 为5节,全暴露在外。雄性触角的第1节特别膨大。胸节背侧后缘有4簇长毛。每腹节背侧有一排毛, 大多数背板从中央一分为二。

2.3 圆羽虱属(Goniocotes)

寄生于鸡类,体大。雌雄 性的触角有差别。中胸和后胸愈合。腹部呈宽广的椭圆形。后颊部呈角状或瘤状突出。

2.3.1 鸡圆羽虱( G.gallinae )

又叫鸡姬圆虱,鸡小羽虱,鸡绒虱。寄生于鸡体各部。采集地:闵行、 金山、浦东、嘉定、宝山、奉贤。体淡黄色。雄性体长0.9~1mm,雌性1.3~1.5mm 。外形呈长圆形。头部宽大于长,头前部呈 圆形,后颊部呈钝圆状突出。触角5节,全暴露在 外,雄性与雌性的触角相同。头部具有4根长毛,每 侧2根和一些短毛。胸部椭圆形,腹部较宽,腹侧缘 为黄褐色,并有节间节结,腹节后角有1~3根长毛。

2.3.2 大圆羽虱( G. gigas )

又称巨角羽虱、大鸡 圆虱,寄生于鸡和珍珠鸡。采集地:闵行、奉贤。与鸡圆羽虱的形状相似,但要大三倍左右。雄 性体长3.30mm,腹宽1.92mm。体黄色,几丁质化 很强,具有较多的黑褐色斑纹。头部宽大,头前部呈圆形,触角位于圆弧前端的后方。触角分5节,全暴露在外。头部后侧缘有6根长毛,后头缘呈角状突出。前胸短宽,侧缘毛1根。中胸及后胸愈合,后缘中部向后突出,侧缘毛3根,后缘毛4根,胸腹板无毛。腹部宽大于长,呈圆形,第一背板间断,分成2片,其后缘与第2背板前缘愈合;第2至6节腹板每侧分成两部分。雌性体长3.6~4.2mm,腹宽2. 11mm。体白色。头比雄虫大,触角较短,胸部类似 雄性。腹部宽大于长,第1、2节背板不愈合,第8节背板每侧分成前后两部分,每侧后部在中央愈合。

2.4 角羽虱属(Goniodes)

通常寄生于鸡,也寄生于其他禽类。与圆羽虱属极为相似,差别是雄性的触 角第3节上具有一突起,第1节上也可能有。

2.4.1 鸡角羽虱( G. dissimilis )

又名鸡褐虱,异 形角羽虱。采集地:闵行、金山、浦东、奉贤。形态与鸡圆羽虱极为相似。褐色,雄性体长为1.80~2.36mm,腹宽1.29mm。角质化较强,头部宽 略大于长,头前部呈圆形。头部后侧缘有4根长毛。触角第1节膨大,无突起结构,第3节端侧延长与第4节成直角。前胸较小,侧缘毛1根。中胸与后胸 愈合,背板中央向后延伸,侧缘毛各2根,后缘毛每 边3根。中后胸腹板无毛。腹部宽大于长,呈长卵形,各节两侧具波纹状褐斑。第1至7节背板间断,分成2片,第8节较宽,第9节较窄。第1至7节腹板具1~2根毛,第1侧板一般无毛,第2侧板毛2根,第3至4节3根毛,第5至7节4根毛。雌性体 长为2.50~2.98 mm,腹宽1.49mm。两颊缘呈角状扩张,具腹刺突,颊缘毛2~3根。触角丝状,第1节无突起,第3节不呈角状突出。前侧缘2~3根,后缘毛3根。腹部长大于宽,呈长卵形,第8节两侧加 厚,并向后延伸超过第9节。比鸡圆羽虱大得多,是 寄生于鸡体上最大的鸡虱之一。

2.5 鹅鸭羽虱属(Anatoecus)

寄生于鸭和鹅。虫体前头部唇基片区边缘向外伸出,且为圆形,半透明。

2.5.1 广口鹅鸭羽虱( A. dentatus )

寄生于鹅翅 部。采集地:青浦 雄虫体长1.35~1.50mm,雌虫1.50~1.75mm 。体淡黄色。头部呈铲状,前端狭、平,后端 宽,整个头部呈类三角形。后颊部呈圆形,向后突 出,上有一根长刚毛和若干根短毛。触角5节,两性 触角相似。触角的第4节有一个圆形感受器,第5节上具有并列的一对圆形感受器,顶端具有顶窝栓,上有9~12根刚毛。前胸和中后胸较宽大于长,中 后胸愈合呈六角形或近梯形,后缘刚毛10~12根。 腹部近椭圆形,中间宽,两端钝圆,两侧角化程度较 高。在各腹节两侧有黄褐色的横宽三角斑,在三角 形顶点附近,每侧向后内方伸出1根长毛,后部各腹 节后角有2~3根长毛伸出 (附图6幅转第34页)

‘伍’ 我家的鸡身上有无数的像虱子一样的寄生虫,不知道是什么病谁知道这是什么病啊应该怎么治谢谢!

1.鸡螨的防治
鸡螨是鸡的一种常见体外寄生虫。 防治: (1)鸡舍彻底消毒。 (2)将患鸡的脚浸入温热的肥皂水中,使痂皮变软,再除去痂皮,涂上20%的硫磺软膏或10%的灭虫丁软膏或2%的石碳酸软膏,间隔数日再涂一次。用0.1%敌百虫溶液,先将病鸡的脚浸放在药液中4—5分钟,刮去痂皮,再用小刷刷洗患部。 鸡的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寄生于鸡的肠粘膜上皮细胞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该病分布广泛,发生普遍,危害十分严重。15—50日龄的鸡发病率最高,死亡率可达80%以上;早可在7日龄发生,晚可以150日龄发生;耐过的病鸡长期得不到康复,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成年鸡多为带虫者,但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在鸡疾病中常遇见的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的球虫及部分隐孢子虫属引起的。象许多寄生虫病一样,机体在接触病原后能迅速的产生免疫力,并产生对再感染的保护性,遗憾的是艾美尔球虫各个虫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再次爆发球虫可能是由于不同的虫种引起的。而且现在的养殖讲究规模化和封闭式饲养更是使这种生活史短、直接发育的疾病更难控制。而且常规的消毒和防疫基本上无效。

2.鸡虱

鸡虱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食毛目的一种体外寄生虫。寄生于家禽体表的羽虱种类很多,且各具其严格的宿主,寄生部位也较恒定。它们寄生于鸡体表或附于羽毛绒上,引起禽体奇痒。

1、病原及生活史

鸡虱口器属咀嚼式,以啮食毛、羽、皮屑为生,虫体小,长0.5~6毫米,头、胸、腹分界明显。体形扁宽或细长。

鸡虱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虫,全部生活史都在鸡体上进行。羽虱产卵在鸡羽毛基部,约经5~8天发育为幼虱,再经15~20天发育为成虫。每一种羽虱均有一定的宿主,但一种宿主可被数种羽虱寄生,且在宿主体表有一定的寄生部位。如头虱多寄生于鸡头颈羽毛较少的部位,鸡翅长羽虱多寄生于翅膀下面。

2、临诊诊断

鸡虱的传播方式是宿主间的直接接触,或通过公共用具间接传播,动物间的拥挤,也是传播的最佳途径。由于秋冬动物羽毛浓密,适合羽虱生长。因此,秋冬季节是羽虱繁殖最旺盛的季节。

鸡虱主要是啮食宿主的羽毛和皮屑。鸡由于遭受虱的刺激,皮肤发痒,患鸡常用喙啄痒而伤羽毛和皮肉。表现为羽毛脱落、皮炎或皮肤有出血,精神不安,食欲不佳,生产力下降、消瘦等。鸡头虱可使头、颈部光秃、不论种鸡虱在严重感染时,均可使鸡的生长发育阻滞,降低生产性能,甚至引起死亡。

检查鸡的毛根和羽毛上,可见到灰折色或灰黑色的虱体,大小不一,数量不等。

3、防治

为了制止本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对鸡舍、鸡笼、饲槽、饮水槽等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对新进的鸡群要加强检疫,防止将鸡虱带入。

在治疗大群鸡羽虱时,可用砂浴法。在鸡运动场内建一方形浅地,每50公斤细砂配5公斤硫黄粉,充分混匀,铺成10~20厘米厚,让鸡自行砂浴,消除虫体。

有条件者也可用水药浴法。用温水配成07~1.0%的氟化钠水溶液。为增强效果,也可加入0.3%的肥皂水,将鸡浸入药液中至鸡羽湿透为止,用时注意鸡头部,以防中毒。

个体鸡也可采用分和喷粉法,将药物直接喷拔苗助长或涂抹到鸡虱寄生的部位。

依据鸡虱生活史,在驱鸡虱后,相隔10天需进行第二次治疗,才能把新孵化出来的幼虱杀死。在治疗时,必须同时对鸡舍、鸡巢及用具进行消毒和杀虱;脱落的鸡羽毛要清除,喷杀虱剂可火烧。

防治鸡虱的常用药物有0.5%敌百虫,5%氟化钠、2%~3%除虫菊、5%硫磺粉、0.05%蝇毒磷。

妙治鸡虱十二招

--------------------------------------------------------------------------------

一、沙浴除虱。在鸡舍附近设沙地,内放0.05%蝇毒磷,5%硫磺粉或3%除虫菊粉供鸡自由沙浴。

二、白酒治虱。用棉球蘸白酒涂在鸡虱寄生部位皮肤,3~4次可根治。

三、药液喷雾。每1000只成年蛋鸡用量为:敌百虫片250片(规格为0.3克)。灭毒威粉为75克,将敌百虫片研细后同灭毒威粉一同混入15千克温水中完全溶解,搅匀后全方位喷雾,间隔5~7天,再进行一次,会完全彻底灭净。

四、喷粉撒粉。用2%~3%除虫菊粉或5%硫磺粉,用药用喷雾器喷粉或直接撒在鸡翼下,双腿内侧、胸、腹和其他寄生部位,能把鸡虱杀死。

五、喷雾灭虱。秋、冬季中午,可选用无毒灭虱精(用5毫升无毒灭虱精加2.5升水混匀)或用侯宁杀虫气雾剂、无毒多灭灵、溴氰菊酯(灭百可)等,按产品说明配制成稀释液,进行喷雾(将鸡抓起逆向羽毛喷雾)。

六、烟叶水治虱。干烟叶50克用开水1千克浸泡2小时后用烟叶擦鸡全身以擦湿为度,不可擦得太湿太久,否则容易中毒。

七、植物油治虱。取植物油250克,食醋250克,混匀后,涂抹于鸡虱寄生处,每天早晚各1次,连用2天,即可治愈。

八、洗衣粉灭虱。家用洗衣粉的水溶液,含烷基本硫酸钠,有脱去虫体体表蜡质,堵塞气孔的作用,用1%~2%的洗衣粉水溶液洗涤鸡体,可使虫体迅速窒息死亡。

九、卫生球治虱。用几块小布,将不同数量的卫生球分别包扎起来,然后固定在鸡舍内的几个角落里和顶盖上,一星期左右即可消除鸡舍内所有的鸡虱。对鸡身上的鸡虱,可将包扎好的卫生球分别捆扎在鸡的翅膀下,一般每只鸡用2颗即可,小鸡捆扎一颗即可,2~3天内就可驱净身上的虱子。

十、灭虫素治虱。灭虫素每毫升含伊维菌素10毫克(四川长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是防治鸡虱病安全、高效的药物,适宜剂量以每千克体重1%灭虫素0.2毫克于翅内侧皮下注射,间隔10天,再注射一次,一般两次即可治愈。

十一、樟脑丸治虱。先把樟脑丸轧碎研成粉末,于夜晚鸡上窝时均匀地撒在鸡舍内,隔4天后检查鸡体,若发现仍有活虱存在,可用同样方法加大些用量,便可全部消灭鸡舍和鸡身上的虱子。

十二、体表浇泼治虱。用敌百虫、二嗪哝、双甲脒(螨克)体表浇泼,每天1次,连用2天,可治愈。

‘陆’ 家里有很多鸡虱子怎么办

  1. 使用强力杀虫药,或是喷强力的消毒水。

  2. 为了控制鸡虱的传播,必须对鸡舍、鸡笼、饲喂、饮水用具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柒’ 怎样消灭鸡羽虱

羽虱是鸡的一种常见外寄生虫,其寄生在鸡体上的种类很多,且数量大,繁殖快,羽虱以啮食鸡的羽毛和皮屑而生活。秋冬季节发病较多。

羽虱以其咀嚼式口器咬食羽毛的羽枝或皮肤鳞屑,会造成鸡瘙痒不安,新羽上的羽小枝被吃掉,羽枝和羽干也常被啮食而变得透明或折断。严重感染时,鸡体重减轻、消瘦和贫血,雏鸡和肉鸡生长迟缓,产蛋鸡产蛋率下降。

羽虱

灭虱时要对鸡体、鸡舍、羽虱产蛋箱等同时用药,7~10天用药1次。其防治方法如下。

(1)阿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2毫克混饲。

(2)2.5%敌杀死乳油按400~500倍水稀释,用小型喷雾器对鸡逆羽毛喷雾。喷雾时距鸡体25厘米,先喷鸡全身,然后喷鸡舍。注意不要喷入鸡嘴。一周后再喷洒一次。还可使用2.5%的溴氰菊酯或灭蝇灵加4千倍水,对鸡体药浴或对鸡舍喷雾。

(3)将硫黄粉或百虫精装在两层纱布的小袋内,把药粉撒到鸡体的各部位,并搓擦羽毛,使药粉分布均匀。撒搓后用手拍打鸡体,去掉多余的药粉。

‘捌’ 母鸡孵蛋后身上有一种细细的虫叫什么虫

您好 这是感染了羽虱。羽虱属昆虫纲食毛目Mallophaga。体型微小,体壁坚韧,无翅,善于爬行。常寄生在鸟类,少数寄生在哺乳动物的体外,食毛屑、鳞屑及皮肤分泌物,引起寄主瘙痒,烦躁不安,有碍家禽生长,并传播禽类疾病,也有少数种类吸取寄主的血液。羽虱寄生人体时,由于体液交换进入人体导致皮肤奇痒难耐,抓挠时皮肤受损暴露,从而引发进一步感染。羽虱吸血时易传播病毒,是流行性斑疹伤寒,虱传回归热的主要媒介。夏季是羽虱叮咬人群的高发季节,多发于爱养鸟和养鸡者的手腕、肢体或躯干处,除了被叮咬后局部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或风团,中央有针头大的“咬痕”,毒素还好跟随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引发来自体内的奇痒,如若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永久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