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国现存最长的九龙壁在哪里
最长的是
大同九龙壁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区东街路南
Ⅱ 关于北京故宫的九龙壁
九龙壁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皇极门外。壁长29.4m,高3.5m,厚0.45m,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为干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
壁上部为黄琉璃瓦庑殿式顶,檐下为仿木结构的椽、檩、斗栱。壁面以云水为底纹,分饰蓝、绿两色,烘托出水天相连的磅礴气势。下部为汉白玉石须弥座,端庄凝重。壁上9龙以高浮雕手法制成,最高部位高出壁面20cm,形成很强的立体感。纵贯壁心的山崖奇石将9条蟠龙分隔于5个空间。黄色正龙居中,前爪作环抱状,后爪分撅海水,龙身环曲,将火焰宝珠托于头下,瞠目张颔,威风凛然。左右两侧各有蓝白两龙,白为升龙,蓝为降龙。左侧两龙龙首相向;右侧两龙背道而弛,四龙各逐火焰宝珠,神动形移,似欲破壁而出。外侧双龙,一黄一紫,左端黄龙挺胸缩颈,上爪分张左右,下肢前突后伸;紫龙左爪下按,右爪上抬,龙尾前甩。二龙动感十足,争夺之势活灵活现。右端黄龙弓身弩背,张驰有度,腾挪跳跃之体态刻画生动;紫龙昂首收腹,前爪击浪,风姿雄健。
阳数之中,九是极数,五则居中。“九五”之制为天子之尊的重要体现。整座影壁的设计,不仅将“九龙”分置于5个空间,壁顶正脊亦饰9龙,中央坐龙,两侧各4条行龙。两端戗脊异于其它庑殿顶,不饰走兽,以行龙直达檐角。檐下斗栱之间用九五45块龙纹垫栱板使整座建筑以不同方式蕴含多重九五之数。此外,九龙壁的壁面共用270个塑块,也是九五的倍数。为了不损坏龙的头面,分块极为讲究。只有悉心的设计,高超的技艺,才能达到如此精湛的效果。
Ⅲ 故宫参观最佳路线图,参观故宫需要多长时间
参观故宫最少也需要半天的时间。
故宫博物院实行“单向参观”,游客参观顺序规定为从南侧午门进入,北侧神武门出。
最理想的参观路线是从午门进入紫禁城,然后沿着中轴线依次参观内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参观完御花园,可以通过御花园左侧的门进入西六宫依次参观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咸福宫、长春宫、太极殿(也叫启祥宫)。
然后出内右门回到乾清门广场,东行进入内左门,可依次参观东六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乘乾宫、钟粹宫。
参观完东六宫可沿东长安街再回到乾清门广场,向东穿过景运门进入锡庆门,然后再进入皇极门,可以参观皇极殿、宁寿宫、扮戏楼、畅音阁、养性殿、干隆花园、珍妃井,最后出顺贞门西行出神武门离开故宫。
(3)九龙壁图片在哪里扩展阅读
门票设置
北京故宫门票价格旺季60元,淡季40元。2014年7月1日,北京故宫限流分流方案公布了试行方案,具体为3项试行方案——年票方案、主题免费开放日方案、单日内分流方案。故宫年票采用实名制,按自然年度发售年票,每年10月开始发售下一年度年票。
按照年票方案,在一年内(自然年)可凭票参观10次(不含专馆),每年10月开始发售下一年度年票。
2014年12月开始,故宫在淡季每月第一个星期三试行主题免费开放日,以此引导部分观众避开参观的高峰期,获得更好的参观环境与文化氛围。教师、大专院校学生、现役军人等五类人群将有机会在特定时间免费参观故宫。
2015年6月13日,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故宫将正式实行每日8万人次的强制限流措施。为防止黄牛党利用故宫的限流政策高价倒卖门票,2015年6月13日,故宫将同步实行全员实名制购票政策,并实行旅行社团队全部通过网络预订门票,也提倡散客通过网络预订门票,逐步提高网络预售比例。
淡季网络门票降至20元,并适时推出手机售票除了网上购票,故宫还将推出手机售票。
2017年5月,故宫博物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院长单霁翔称,拟在2017年第四季度(10月下旬)起,取消现场售票,实行全网络售票参观,最终实现“分时段售票、分时段参观、有效控制观众流量”。
Ⅳ 中国的九龙壁都在哪里有
“中国三大九龙壁”分别在北京的故宫、山西大同、北京北海公园。
Ⅳ 我国建造最早的九龙壁在哪里
山西大同有一座九龙壁,是我国建造最早的九龙壁。这座九龙壁并不是最高等级的龙,它的主人也不是“真龙”,其规格等级都要远远低于北京后来建造的两座九龙壁。
不过这座九龙壁是当时的皇帝朱元璋赐给自己的第十三个儿子的。由于是建造给王爷的,因此这座九龙壁上的龙只有3个爪子,寓意比五爪真龙低等的地位。
Ⅵ 故宫九龙壁九条龙的照片和位置
北京故宫九龙壁,位于紫禁城宁寿宫皇极门外,长29米多,为单面琉璃影壁。影壁上缠绕着九条龙,背景为蓝色和绿色的云水,整体气势磅礴,色彩鲜明,庄严端庄,引人注目。正中是黄色的龙,瞠目张颔,威武雄伟。左右则是白龙和蓝龙两条,最外一侧是黄龙和紫龙。
九龙具体的位置排列分布图片如上。
Ⅶ 北海九龙壁建于什么时候
在我国,有三座着名的九龙壁,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座,在山西省大同,建于明代洪武末年;最有特色的一座,就是北海公园的九龙壁;第三座,在故宫的宁寿门前。
北海九龙壁建于1756年,全部用彩色琉璃砖砌成,长25.5米,高5.6米,厚1.6米。
壁的两面各饰有九条蟠龙,戏珠于波涛云雾之中,其造型之生动,色彩之艳丽,工艺之高超,为我国琉璃建筑中少见的珍贵作品。它是大西天经厂门前的影壁,建造这样一座影壁,据说是为了震慑火灾和辟除邪祟。
九龙壁体魄巨大精美,壁上嵌有山石、海水、流云、日出和明月图案,底座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绿琉璃须弥座,座上的壁面,前后各有9条形态各异、奔腾在云雾波涛中的蛟龙浮雕。
这些龙体态矫健、龙爪雄劲、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壁东面为江崖海水、旭日东升流云纹饰,西面为江崖海水、皓月当空流云图像。
壁顶为琉璃筒瓦大脊庞殿顶,大脊上饰黄琉璃流云飞龙纹。影壁用424块预制的七色琉璃砖砌筑而成,使其在整体上达到了色彩绚丽,古朴大方的境界,是清代琉璃结构建筑中的精品。
北海九龙壁除了壁前壁后各有9条醒目的戏珠蟠龙外,壁的正脊、垂脊和其他一些建筑构件等地方都有龙的踪迹。
九龙壁顶呈“庑殿式”,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前后各有9条龙,垂脊左右各有一条龙,正脊两侧有两只吞脊兽,它的身上前后也各有一条龙,这样5条脊上就有30条龙。
往下每块瓦当下面镶嵌的琉璃砖上,也各有一条龙,壁四周共有筒瓦252块,陇垂251块,龙砖82块,加上跃于云雾之中的18条蛟龙,就有633条龙了。
在正脊两侧“吞兽脊”下,东、西还各有一块“圆饼形”的瓦当,上面也各有一条龙。这样算来,北海九龙壁上总共有635条龙。
北海九龙壁可谓是“龙之壁”,这上面的龙不仅颜色各异、形态不同,而且数量之多让人眼花缭乱,站在此壁前,你几乎分不清哪里是龙,哪里是墙壁,真有“龙在墙中,墙在龙中”的恍惚感觉。
画舫斋位于北海东岸,建于1757年,这是掩映在山林中的一处独立院落。前殿为“春雨淋塘”,院落中有水池,又叫做“水殿”。院落北部为正殿“画舫斋”。东西各有一处精巧别致的院落,东为“古柯亭”,西为“小玲珑”。
古柯亭位于画舫斋东北隅,亭内有古槐一棵,相传为辽、金时代所植。此处环境幽雅清静,后来的光绪皇帝曾在这里读书。
整个画舫斋朱廊环绕,结构精巧,环境别致,形似停泊在北海湖边的一条大船,原引用欧阳修的《画舫斋记》而造其形,所以得名为画舫斋。干隆曾坐冰床来此题词,“画舫斋”三字便是他的手迹。
静心斋原名镜清斋,因其前后临水,诗云“临池构屋如临镜”,故称镜清斋。镜清斋在北海北岸,临近天王殿。1757年建造,全园面积为4700平方米,园内水池横贯,假山连绵,三个区域,似分又合,浑然一体,是古典园林的精品,也是皇太子的书斋。
镜清斋以叠石为主景,周围配以各种建筑,亭榭楼阁、小桥流水、叠石岩洞、幽雅宁静、布局巧妙,体现了我国北方庭院园林艺术的精华,是一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
静心斋正门与琼华岛隔水相望,四周以短墙围绕,南面为透空花墙,使内外景色交融。碧鲜亭紧贴花墙外,起到点景之妙。
斋内遍布太湖石山景,玲挑剔透,与隐现在翠竹花木中的亭、轩、桥相互辉映,景色幽雅,有“干隆小花园”和“园中之园”之称。
该处主要建筑有静心斋、韵琴斋、抱素书屋、枕峦亭、叠翠楼及沁泉廊等。位于西北侧的叠翠楼为园内的最高建筑,楼高两层,登楼远眺,北海景色尽收眼底。
该园以山、池、桥、廊、亭、殿、阁的优美建筑布局取胜,是一座风光如画,妙趣无穷的小巧园林,为我国园林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后来的1885年,慈禧太后曾挪用海军经费增修斋内的建筑,并设小火车站,铁轨由中南海经阳泽门沿西北岸直达静心斋的大门。
静心斋的北部是规模宏阔、堆叠巧妙的山石景观,其假山上石头的形态各异,精巧美观。
整个山石景色,是仿中国山水画笔法叠石,这无异于用实物造就了一幅真实的水墨山水画。太湖石假山是北海公园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海公园九龙壁
Ⅷ 中国唯一的双面龙九龙壁在哪里
我国现存的三座九龙壁中,仅有一座是双面的,这就是北海的九龙壁
Ⅸ 故宫九龙壁全图
九龙壁不是故宫的哦,在北海公园里面。
Ⅹ “九龙壁”不是干隆时修建的吗
有的是干隆时建有的不是
我国现存有三处九龙壁,故宫九龙壁、北海九龙壁和山西大同九龙壁。
1.故宫的九龙壁,是其中最精美的一座,堪称我国古代城市雕塑的典范。
故宫九龙壁建于干隆38年
2.北海九龙壁
据记载,此壁始建于辽,清干隆二十一年重建
九龙壁位于北海公园五龙亭以北,天王殿西侧。北京有二处九龙壁,一在故宫皇极门前,若就造作精工而论,则推北海九
龙壁为最。
北海的九龙壁,高5米,厚1.2米、长27米,金碧辉煌,建造极为壮观。据记载,此壁始建于辽,清干隆二十一年重建。
重建后的九龙壁,较前壁更加雄浑壮观,虽历二百年风雨剥蚀,颜色不变,成为最有价值的古文物之一。
九龙壁用色分黄、紫、白、蓝、红、绿、青。南北两壁,每壁用长方琉璃砖200块拼组而成。二层40块,计五层。若就龙
的姿态而言,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跃身上腾者为升龙,俯身探海者为降龙。除壁前壁后各有九条蟠龙在戏珠外,壁的正脊、
垂脊、筒瓦、陇垂等地方都有龙的踪迹,据统计共有635条龙。
九龙壁是清干隆时名匠“样子雷”构思设计的。据说当雷氏把烫样呈给干隆审阅时,这个老师傅曾巧妙地解释九龙壁的意
义道:“数至九九,壁长为暗九,乃应中华国祚万年”。干隆大喜,厚赏“样子雷”,即降旨命工部依样建造。
3大同九龙壁
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至二十九年(1396)。
九龙壁在代王府,位于大同市中心和阳街,系明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的王府的照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