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尹的人物轶事
伊尹是商初重臣之一,原名伊挚,尹为官名,甲骨卜辞中称他为伊,金文则称为伊小臣。
相传伊尹生于伊水边,成年后流落到有莘氏,以耕地为生,地位虽卑,而心忧天下。他见有莘氏国君有贤德,想劝说他起兵灭夏。为接近莘国君,他自愿沦为奴隶,充任有莘国君贴身厨师。国君发现其才干,提拔为管理膳食之官。经长期观察,伊尹终于发现,有莘氏与夏同姓,均为夏禹之后,血缘联系难以割断,况且有莘国小力弱,不足以担当灭夏重任,只有汤才是理想人选,决定投奔汤。
其时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自愿作陪嫁缕臣,随同到商。他背负鼎俎为汤烹炊,以烹调、五味为引子,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劝汤承担灭夏大任。汤由此方知伊尹有经天纬地之才,便免其奴隶身份,命为右相,成为最高执政大臣。
伊尹不仅是辅佐汤夺取天下的开国元勋,还是后来三任商王的功臣,因此,伊尹在甲骨卜辞中被列为“旧老臣”之首,受到隆重祭祀,不仅与汤同祭,还单独享祀。 汤即位之初,商王畿之内连续五年大旱,骄阳如火,河井枯竭,田地龟坼,草地枯萎。汤命史官在郊外燃烧积薪,以牛羊豕作为牺牲,祭祀上帝。汤祈祷时引咎自责,列举六条自己可能犯的错误,哀求上帝赐福降雨,但毫无效果。大旱延续到第七年时,汤又在桑林之地设坛,祭天求雨。史官占卜后说,要用活人作牺牲,上帝才肯降雨。汤认为,祈雨本是为民,岂可再又残害于民?便决定由自己充任牺牲。他剪去头发指甲,沐浴洁身,向上天祷告:“我一人有罪,不能惩罚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人,勿因我一人之过,而伤害村民性命!”祷毕便坐到柴堆上。正当巫祝要点火燃柴,大雨骤然而来,万民一片欢呼,作歌颂扬汤的德行,乐曲取名为“桑林”,又名“大”,后人称其为“汤乐”。
成汤灭掉暴君夏桀后,命大臣伊尹改编这一舞蹈,就是《大濩》,持矛以舞,象征成汤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救护万民,因此称“护”[古代濩和护(护)相通]。《大濩》虽然是武舞,但音乐宽厚温和,充满劝善仁爱的厚义。吴国公子季札欣赏《大濩》后,感叹地说:“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圣者如此伟大,仍会为不足感到惭愧,做圣人真是不易呢!)
这里不但有铿锵的音乐,还有美妙的万舞,万是一种舞的专名。此外还有“嘉客”,就是唐尧、虞舜和夏禹的后代子孙以及诸侯们,前来助祭的。可以想象到这种典礼是怎样隆重了。并且祭的第二天,按例还有举行一次祭的,叫做“肜”祭。
诗经中有诗《那》记载了大濩乐舞: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
汤孙奏假,绥我思成。
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
于赫汤孙,穆穆厥声。
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伊尹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南三公里处(虞城县西南20公里的魏崮堆村内)。始建于3500多年前,旧时占地数十亩,墓前有伊尹祠,内塑其像,历代修葺。墓冢高3米、周长46米,周围一片古柏环绕。 在伊尹墓东500米处,有唐代朝丞相魏征的墓。坟前墓碑为清同治年间所立,长方形,圆顶方座,碑高2.05米,宽0.48米,厚0.18米。篆字题名:“商元圣墓”(即伊尹墓碑)。1981年,“虞城伊尹墓”作为辞条收入了《中国名胜词典》。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四月初八、九月初九,这里都有伊尹庙会,本地及附近的安徽、江苏、山东等地数百里成千上万的人们都会来此朝会。1984年,政府对伊尹墓进行了重修。该墓被列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竹书纪年》:沃丁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吕氏春秋》记载:“伊尹卒葬南亳”。
《通鉴外记》记载:“伊尹生于空桑,卒葬南亳。”
《商丘县志》记载:“伊尹百岁殁,帝沃丁以礼致葬于亳,即其地也。”
《重建伊尹殿记略》载:“谷熟之南旧县,即古亳故墟,有冢亩余,世为伊冢,冢前建祠,祠设其像。”今店集乡魏堌堆村后伊尹墓即此。
《后汉书·东汉郡国志》:“梁国谷熟县有南亳,宁陵有葛伯也。”
《大明一统志》:“伊尹墓,在归德州城东南四十里,墓前有庙。”
《大明一统志》:“亳城,在归德州城东南四十五里,契父帝喾都亳,汤自商丘迁焉。汤居亳,与葛伯为邻,即今宁陵县葛乡,亳乃今谷熟县也。蒙为北亳,即景亳,汤受命之地。谷熟为南亳,汤所都。”
《读史方舆纪要》:《禹贡》豫州地。古曰商丘《左传》:高辛氏子阏伯居商丘。商汤为亳邑地。
《宋州从政录》载:“伊尹墓,在谷熟镇,有庙。”
《三家注史记·殷本纪第三》:括地志云:“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
范文澜《中国通史》注:“南亳,在今虞城县谷熟南里许。” 据《皇览》载:“己氏城有平利乡,乡有伊尹冢”。古己氏城即今曹县楚天集,平利乡即殷庙村。殷庙村在楚丘西二十余里,西望汤陵,前有神祠,名曰“元圣祠”,为明代知县范希正重建,其规模与汤陵同例。据传“同治八年,孙伟人,姚金君等重修之。功竣之夕,近村见寺中红光冲天,群奔救之,竟非火光,于鸡鸣方灭,共惊为异云。”民国以来几经烽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仅存径五步、周十五步、高丈二之古墓一丘,正殿三楹,拜三楹,伊尹等塑像,及径五尺周丈五高七尺重两千斤之大钟一口,和部分残断碣。十年浩劫祠墓夷为平地,碑碣大钟亦荡然无存。四周村民为弘扬民族文化,恢复历史名迹,于旧址处重新封墓建祠,琉璃碧瓦歇山飞檐三楹正殿,又巍然屹立于世间。
⑵ 菏泽最好的景点是哪里
牡丹区
曹州牡丹园:
位于菏泽市区内,是菏泽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2年8月)。曹州牡丹园是在明清以来风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几处牡丹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清道光年间的赵氏园、桑篱园,创于明代的毛花园,以及当时的铁藜寨花园、大春家花园、军门花园等。菏泽有中国牡丹之都的美称,每年4月中旬牡丹盛开的季节,菏泽各牡丹园便会涌来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欣赏牡丹。
曹州百花园:位于牡丹区的洪庙村北部,原名“万花村”,有“精品牡丹园”之称,有珍贵百年以上高龄牡丹百余株,始建于明朝嘉靖年,历经沧桑,传奇颇多。1958年正式建园,定名“洪庙花园”。1982年政府拨款重建,命名“百花园”。
古今园:位于牡丹办事处王梨庄,是在明代万花村花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8年建园,1982年政府拨款重建,故名“古今园”。园中主要种植牡丹、芍药,令有奇花异卉如芍药、腊梅、黄刺梅等百种花灌木,该园尤以松柏编制造型(习称松编)为其特色。
凝香园:位于岳程办事处岳楼村,也称“正春园”。始建于元末明初,原为袁姓所有,称“袁家堂”花园。凝香园是我国古代北方八大名园之一,俗称“何家花园”,距今有近1000余年的历史。园中有百多年的刺柏、几百年的腊梅、紫丁香,千年翠兰松和一块假山石。
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于1998年4月奠基,2000年5月建成开馆。占地198亩,建筑面积11700余平方米,是集展厅、画馆、广场建设于一体。主体建筑由展厅和全景画馆组成。展厅分为序厅和星星之火、浴血抗日、逐鹿中原、革命儿女四个大厅,全面而又系统地反映了三、四十年代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英勇奋进的革命精神。画馆内全景画面高17米,周长123米,绘画、地面塑形和灯光音响相互交融,堪称国内一流。
曹州书画院:建于1985年10月,总占地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建展厅、创作楼、赵登禹纪念馆、曹州书画作品陈列馆以及全国着名的曹州碑廊。院内藤廊、亭台、假山、喷泉、松竹斗奇,百花争艳,景观幽雅,宜书宜画。此该院为全国地市级最大的书画院,碑廊为全国最长的碑廊。
炫乐城游乐园:位于菏泽市北外环路中段,是全国首家以薰衣草为主题、以高科技为先导、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融异国风格建筑、郊野园林艺术和各类游艺设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休闲娱乐场所、为家庭旅游首选,占地面积达14万平方米。引进高科技发射式过山车,高达88米的幸福摩天轮,激流勇进,摇头飞椅,及惊险刺激的大摆锤,趣闻性儿童游乐区等等。是周边500公里内最大的游乐观光场所。
炫乐城游乐园
中华祖源景区:位于胡集镇政府驻地胡集行政村和尧王寺行政村,上古时期的成阳古城、尧帝陵遗址、雷泽寺都位于胡集镇境内,景区分为雷泽文化园和中华祖源帝尧陵孝文化园两个部分。恢复重建后的雷泽寺,与相距不到1公里的中华祖源帝尧陵孝文化园打通水系,可行船来往两个景点,使之互为依托,更好地展现佛教文化的魅力。
千佛湖文化旅游景区:位于高庄镇白虎集,依托千佛寺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积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千佛寺原址上建成的集生态农业采摘园、垂钓园、商贸街、温泉养生度假、游乐园、庙宇观光和功德林等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
穆李村文化风情园:位于穆李村,包括采摘园、垂钓园、面塑陈列馆、仿古一条街等,已成为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区域,成为该区乡村文化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天香公园:位于市区中华东路,一所集休闲、娱乐、游览、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型公园。面积150亩,其中山38亩,岛4亩,湖36亩,其他72亩。公园继承了我国自然山水园林的造园手法,结合牡丹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造就了一个有民族文化特色,集牡丹观赏、品种保护、学术研究为一休的综合性园林。
环城公园:位于老城区中心部位,以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城墙和护城河为基础,全长6公里,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45.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54.1万平方米,各类仿古建筑占地3.6万平方米。整个环城公园工程分为水系工程、园区绿化、道路桥梁三大块。
赵王河公园:南起万福河,北至北外环路,全长8公里,总面积203公顷,其中水面面积97公顷,是菏泽最具现代气息、地方特色和生态价值,集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一条重要景观带。沿岸从南向北分别为菏泽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和金融商业中心。
青年湖公园:青年湖公园似一颗明珠,镶嵌在菏泽城的西南端。现存的150余亩水面,为历史上筑城取土所形成。 这里远离闹市,环境清幽,西南两面城堤环护,绿树掩映,风景宜人。
巨野
金山旅游区:
位于巨野县城东南23公里处,国家AAA级旅游区,因“凿石得金而名”,素有“天下之中第一山”的美誉,是一座颇富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山,属泰山余脉,相传与泰山、峄山并称为姊妹三山,在齐鲁“山水圣人”旅游线上。春赏百花怒放,夏闻松涛泉鸣,秋览牡丹红遍,冬观雪满枝头。
永丰塔:位于巨野县城东南角,始建于五代后周,至北宋年间才建成。塔为砖石结构,高30米,为七级八角四门楼阁式,上层周长36米,下层周长44米,塔尖为圆型亭式砖木结构,高1.85米,青瓦覆盖。 地面上现存5层,底部2层已淤于地下。
秦王避暑洞:是一处历史罕见的人工开凿工程,因洞内冬暖夏凉,又名清凉洞。传为秦始皇东巡泰山时建造的驻跸行宫,故称之为秦王避暑洞。有诗赞曰:“六月入得避暑洞,清凉如水世间无”。
齐鲁会盟台:位于巨野镇西南大李庄以北半华里处,亦称西王台,相传为康王赵构阅兵处,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定陶
仿山旅游区:
位于定陶县城北6公里处,仿山是西周曹国国君墓群地,属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分封天下,封其弟振铎于曹,建曹国,都陶丘。公元前487年,曹亡后,曹民怀念故国,便在仿山建造曹伯祠,供奉祭祀。曹伯祠屡圮屡建,延续不绝。唐宋以后,仿山陆续建造寺庙道观,至明清时达到鼎盛,庙宇达40余座,形成规模宏大的风景寺庙园林。
官堌堆:位于仿山乡姜楼村南,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6米,长60米,宽48米,总面积近2900平方米。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此登基称帝,故曰官堌堆 ,亦名受命坛、即位坛。
项梁墓:位于定陶镇堌堆刘村南100米处,南北长130米,东西宽52米,高2米,占地10余亩,1979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208年9月,项梁与秦军大战于定陶,兵败身死,就地埋葬。
梁王台:位于定陶镇贾楼村西北。秦末,彭越曾在定陶一带招兵买马,聚众纳士,修筑土台于此。后伐楚扶汉,受封梁王,故曰梁王点将台,简称梁王台。今台高五米,长五十米,宽三十五米,面积为一千七百五十平方米。
戚姬寺:位于县城东北十二华里。戚姬为汉刘邦之爱妃,刘邦死后,被吕后所害。文帝即位后, 于公元前179年建此寺院,纪念戚夫人,故称戚姬寺。
左山寺:位于马集镇郭庄村南300米处,鲁西南着名古寺院,原名兴华禅院,又名左山禅寺,建于东汉年间,隋、唐、宋时最为兴盛,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范蠡湖:位于县城内,今南关北首,据说这里是范蠡当年养鱼的地方。
范蠡墓:位于定陶镇崔庄北200米处。墓地及其周围有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器残片。据《史记》载,范蠡辅越灭吴后,弃官经商,先到齐国,后定居于陶,自称陶朱公,曾三致千金。死后葬于此地。
鄄城
孙膑旅游城:位于鄄城县东北20公里,占地999亩。孙膑旅游城原有景点为亿城寺、孙膑墓、羊左合葬墓、荆轲墓等。该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已被纳入国家首批十二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并且被评为山东省最具特色影视拍摄基地。孙膑旅游城是在中国古“亿城寺”遗址的基础上兴建的。整个景区划分为三大区域,即:孙膑纪念区、佛教文化区、园林游览区。
谷林尧陵:又称尧王墓,乃帝尧所葬之处,《吕氏春秋》云:“尧葬谷林”,其址在距鄄城县城7公里的富春乡谷林,故名“谷林尧陵”。
历山舜王庙:位于阎什镇历山庙村西,舜20岁登帝位,它是一位仁爱、诚信、谦恭、勤政、爱民的帝王,后人思其功德,向往其遗风,在所耕之历山建庙以祀之,故名“历山舜王庙”。
陈台:位于旧城镇杏花岗村西南,乃曹植为鄄城王时所筑之台,植在此台上读书、吟诗作赋,故名“读书台”。植后徙为陈王,死后谥号“思”,故此台又名“陈思王读书台”,简称“陈台”。
庄子钓鱼台:位于临濮乡庄子庙村北五百米左右。该台为着名钓鱼台之一。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周曾垂钓于此,故称“庄子钓鱼台”。
郓城
水浒文化城:是山东省旅游局重点扶持的旅游项目,也是菏泽市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由宋江武校投资建设的集武术交流、水浒文化街的风情展示和狗娃艺术团精彩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景观,是水浒旅游线的门户景区。
唐塔公园:坐落于风景秀美的东门街北段,西临郓州宾馆,北临我郓城最大,最繁华的购物商城——唐塔商城。是郓城的魂魄,该塔建于五代唐时期,又称观音塔。围绕该塔为背景而建立的公园美不胜收,既陶冶情操,又让更多人了解郓城的文化。
黄泥岗:位于黄堆集镇,碑文记载,此处即当年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纲之地。
单县
浮龙湖旅游度假区:面积50平方公里,核心区25平方公里。度假区以回归自然、保护生态、休闲度假为主要风格,集中体现了浮龙湖的自然生态景观和旅游资源的精华。浮龙湖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黄河故道湿地景观区、水上休闲娱乐区、森林公园生态体验区。主要包括人造沙滩游泳区、垂钓区、水上乐园、游艇俱乐部、康乐养生园、生态观鸟区、森林野营体验区、历史文化展示区等景点,是很能展现鲁西南地方特色、现代元素和历史古迹特点的旅游景区。
湖西革命烈士陵园:
建于单父名胜“一里三台”遗址之上。东有涞河环绕,西与栖霞山相望,北枕护城堤,古涞水穿园而过,山水陵园融为一体,环境优美。风光宜人,是人们瞻仰、游览的胜地。
仟山公园:位于开发区内,公园以东沟河为依托,南临舜师路,北靠向阳路,东接园艺路,占地面积470亩。园内分开山湖、青少年乐园、开山古韵、春华秋实园、景观跌水、花坛、廊架、单县展览馆主体、捉妖洞、人物雕塑、四君子文化园和广场道路等多个景区。。
百狮坊:俗称张家牌坊,坐落在单县城内张牌坊街东端。牌坊高14米,宽9米,4柱3间
5楼,歇山顶,正中车马道,两侧分设人行道。此坊刻有100只形态各异的狮子,故名百狮坊。
百寿坊: 俗称朱家牌坊。位于百狮坊西南约百米处。1765年为翰林院孔目赠儒林郎朱叔琪妾孔氏建。因前后枋心边沿浮雕百个不同篆体的“寿”字得名。雕刻内容除狮、龙、牡丹外,还有鹤、凤、梅花等奇花异卉。其构筑精巧宏伟,雕刻精致生动,可与百狮坊媲美。
曹县
万亩荷塘风景区:位于魏湾镇,景区依托黄河故道现有的5.4万亩水面,1万亩荷塘,面积广大的稻田、湿地芦苇,太行大堤等,以大堤、森林、水面、湿地、芦苇、稻田、荷塘、村社农家为特色,进行水体综合景观的设计,开展赏荷、划船、钓鱼等水上休闲活动,打造“鲁西水乡”旅游品牌。
南湖公园:位于城区的东南部,水面面积10万平方米。九曲桥蜿蜒伸向湖心亭,亭上雕龙画凤、古色古香。岸边垂柳依依,彩砖铺地,草坪青青,健身器材点缀其中。西为人民广场,三架虹桥凌空飞架于玉带河上。绿地、华灯、喷泉相映成趣,是人们游乐、休闲、健身的绝好去处。
安陵堌堆:位于韩集镇孙庄村北,1977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南北长225米,东西宽150米,总面积33750平方米,呈南北长于东西的椭圆形,上部为汉代文化层,中部为战国时期文化层,下部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
伊尹墓:位于大集乡殷庙村西100米处,封土直径6米,高4米,墓前有伊尹祠。
成武
文亭湖旅游区:项目总投资13.2亿元。开发面积2800亩,集休闲、旅游、商住于一体。其中文亭湖公园是文亭湖旅游区开发的重中之重。规划建设了1500亩湖面,设有湖心岛、环湖步行道、湖畔景观、休闲码头、观赏渔业等景点。湖心岛内设先贤祠、观景台、沙滩浴场、垂钓走廊、亲子乐园等,环湖带入口处建伯乐园。湖畔景观有映湖晨烟、西浦荷花、芦荡听禽、汉泉古韵等九大历史自然景观。
吉祥寺:座落在县城东20公里白浮图镇政府驻地,该寺院占地面积60亩。寺院始建于南北朝时期,院中石佛为释迦牟尼石佛,属珍贵历史文物。该佛青石质,圆雕,高7尺2寸,肩宽三尺,重约5吨,造型古掘,衣朴无华,现存完好。
田塔:位于大田集镇东四公里,始建于唐朝初期。塔呈楼阁式,平面呈方形,由塔刹、塔身、基座三部分组成,全石结构,造型古朴端庄。
东明
万福公园:
位于县城南,园内现建有大型音乐喷泉、2.3万平方米湖面和曦照亭、园林桥、观赏鱼池、红花莲池及庄子书画院、南华故事画廊、老干部活动中心等设施。分为荷香桂馥、松风听涛、柳浪闻莺、浅草飞红、杏帘在望、瑶台秋色等六大景区。整个园区环境优雅,碧水亭台、绿树蓝天交相辉映,成为人们节日休闲的好去处。
黄河森林公园: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处,濒临黄河,总面积775.3公顷,东西长5.09公里,南北宽4.65公里。形成以弘扬黄河文化,开展森林游憩娱乐、水上游乐、植物观赏、野生鸟类观赏、休闲度假、果品采摘等项目为主要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区。
长东黄河大桥:有“亚洲第一长铁路大桥”的美誉,连接中原地区重镇河南新乡和山东菏泽。
庄子庙:位于东明县北菜园集镇庄寨村黄河堤下,占地200多亩,由古代庄子传人迁移于此并建立庄子庙。
⑶ 伊尹墓的伊尹简介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挚。夏朝末年生于伊水(今河南伊川)[据专家考证,应出生于河南开封杞县空桑村。
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为氏。商朝初年着名政治家、思想家,是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也是中华厨祖。
约公元前16世纪初,伊尹辅助商汤灭夏朝,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用“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来治理天下,也就是后来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
他任丞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伊尹历事商朝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五十余年,为商朝强盛立下汗马功劳。沃丁八年,伊尹逝世,终年100岁。
(3)伊尹墓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伊尹做为商朝的开国元勋,被尊为阿衡(宰相)。商汤去世后,伊尹历辅外丙、仲壬,及太甲。卒后被沃丁以天子礼葬于亳都附近,即此地。墓地旧时占地数十亩,冢前有祠,内塑其像,历代修葺。
伊尹未仕前“耕于有莘之野”。《孟子·万章上》上载:有莘之墟在今河南省商丘虞城县店集乡魏固堆村。
伊尹初为有辛氏国王的做饭奴仆,后提为厨师。他自幼聪明好学,勤奋求知,对事物惯于分析探索,后来做了有辛氏国王女儿的教师。
他在当厨师期间,看到人们医病吃中草药的叶、根难以下咽,就用陶器煎草药汤液帮人治病。《中药学》一书说:“商代伊尹始创汤液,疗效显着,服用方便,并可减低药物毒副作用。”
以后便成为常用的中药剂型,使中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延续至今。故伊尹被尊为“烹饪鼻祖”,至今各地厨师业拜祖碑刻尚存。
伊尹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沃丁帝以天子礼将伊尹葬于都城南亳。商汤王称伊尹为“元圣”,意思是伊尹是最高尚、最伟大的圣人。魏堌堆遗址处的伊尹墓前的石碑上,仍刻有“商元圣墓”的字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伊尹
⑷ 伊尹墓的民间传说
伊尹墓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魏堌堆村附近有一个大孝子,他的母亲得了不治之症,危在旦夕。
为了在母亲临死前尽到孝道,他就到街上去买烧饼。路过伊尹祠时,他到伊尹墓祭拜,祈求母亲转危为安。
待他祭拜完准备离开时,发现经过大雨的冲刷,伊尹的墓碑有些倾斜了,他忙伸手扶正。他手里的烧饼正好蹭在碑上,擦出一个红色的火花。
回到家后,他的母亲吃了烧饼,病竟然好转了。
一传十、十传百,知道此事的人越来越多。这之后,谁家有人得了疑难杂症,就买个馒头或烧饼到伊尹墓碑上蹭一下。
到了如今,还不时有人拿着馒头或烧饼去蹭墓碑,而历经数千年石碑上的字,也早被磨掉了。
和蹭墓碑一样流传的,还有伊尹墓冢上长出的一种枝叶细嫩、带有绒毛的草。据说,已婚妇女将草的叶子摘下熬水,服下可以生男孩;用草根熬水,服下则可以生女孩。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庙会期间,来这里求墓草的人数不胜数。
⑸ 关于商丘的风景
白云寺 位于民权县城西南20公里白云寺村内。创建于唐贞观年间,原名白衣庵,后良介和尚改为寺,因夏秋白云缭绕,景色奇异,更名为白云寺。金末毁于战火,明代杰修和尚募化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佛定和尚扩建,占地450亩,建有山门、钟鼓二楼、五大佛殿、藏经楼及东西五大廊房等千余间,僧侣800余人,为中州五大名寺之一。康熙三十年南巡经此,手书“当堂常赏”四字,石刻于山门之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兰祠 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女英雄,“代父从军”的壮举广为人知。自从美国动画片“花木兰”放映以来,她作为“巾帼英雄”的形象,更是风靡全世界。
花木兰本姓魏,北周时可汗募兵,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十二年,屡立战功。戍边归来,隋文帝欲封她为尚书,她坚辞不授。归家后,脱去戎装,又现女儿真面目。
后人为了祭祀她,就在其故里商丘虞城县营郭镇建造了木兰祠。该祠始建于唐代,后多次重修扩建。
阏伯台
阏伯台位于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上古时,帝喾之子契在此为火正,一是管理火种,二是祭祀火星并观察火星的运行,以便及时地告知人们防灾避祸并适时地播种收割。由于太岁星在卯时出现叫“单阏”,在甲年出现叫“阏逢”。久而久之,观察火星与太岁星的火正契就被称为“阏伯”。契死后,人们就在他生前观察火星的高地上葬之,就为后人所称之阏伯台或火星台或火神台。
微子墓
位于商丘城西南12公里青冈寺集上,商(丘)柘(城)公路从其西侧穿过。微子名启,殷纣王庶兄,周初封于宋,卒后葬于此。墓地原建有庙宇,后废,墓冢亦渐成平地,仅存明万历四十年(1612)归德知府郑三俊所立石碑一通。1980年在墓地堆新冢,并修建碑楼。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巡祠 商丘古城南门外有一占地广阔的陵园。园内有唐代“安史之乱”时因守睢阳而殉国的张巡之墓。唐朝的睢阳是通往江淮的交通要道。公元757年,安史之乱判军为了打通睢阳,然后南下江淮,派大将尹子奇率兵13万夺取睢阳。睢阳太守许远求助于雍丘防御史张巡。张巡立即带兵3000进驻睢阳,与许远守军3800人合兵抗战。张巡善谋略,精兵法,此前已多次以少胜多,抗击了安史叛军。许远自知军事上不如张巡,战守事宜全由张论指挥。张巡率众抵抗,日夜苦战
梁园
今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为古城堡式建筑,城池外圆内方,形似铜钱。砖城墙周长725华里,城门为拱卷门。城内地势为龟背形,俯瞰全城如棋盘状。城内建筑多为走马门楼、五门相照的四合院建筑群。根据五行相克相生的理论,为防金木相克,东西两门相错。东门偏南,西门偏北,错开一条街,出现了与南北轴线分别相交的两个隅首。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几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
孔子还乡祠
史籍记载,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西周初年,微子启封于宋。死后,其弟微仲继位。微仲死后,子宋公稽立。宋公稽死后,子丁公申立。丁公申死后,子泯(min)公共立。泯公共死后,弟炀公熙立。泯公共次子鲋祀杀炀公,欲立太子弗父何。弗父何不受,鲋祀自立为厉公。弗父何则为宋国上卿,受采邑于栗(即现在的商丘市夏邑县)。弗父何在栗定居后,生宋父周。宋父周生世子胜,世子胜生正考父,王考父生孔父嘉。孔父嘉为宋国大司马。它殇公十年(公元前710.....
壮悔堂
位于商丘古城北门内,为明末才子侯方域壮年着书处,是一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上下两层的硬山式建筑。上下贯通的四排圆柱和八十八根根线构造成一木间架,墙装青砖,顶盖垄瓦。屋脊有青兽压顶。屋内有木屏相隔。门窗镂花剔线,圆柱浮雕龙凤。该建筑通体显现出清代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
崇法寺塔
崇法寺塔始建于隋,宋元佑八年(1093年),历时6年建成。因建于寺内,故名崇法寺塔。“宝塔盘云”古为永城八景之一。
崇法寺塔为八角楼阁式9层砖塔,高346米,底层直径77米。塔体为椎柱形,每层檐下均有仰莲相托。仰望塔身,如九朵莲花开放。塔每层均有东南西北四门。八角皆有石龙头,龙头系铁铃,随风而铿锵齐鸣,悦耳动听。
伊尹墓
伊尹为商朝汤武王的宰相,辅佐汤武王灭了夏桀,建立了商王朝,他还是厨师之祖。
伊尹死后葬于商丘,其墓位于虞城县西南20公里的魏崮堆村。墓高3米,周长46米。坟墓四周有高大的古柏180余棵。其中有鸟柏一株,枝叶酷似鸟形,据说其年轮花纹也为鸟形,甚为罕见。墓前伊尹祠,原有祭殿、卷栅、钟楼、配房、大门、围墙等,现仅存两座大殿和花戏楼。每逢农历二月二、四月八、九月九,邻近几省的乡民前来赶庙会,人流如云,热.....
芒砀山 逶迤起伏的芒砀群山,占据茫茫豫东平原制高点,错落突兀的十三座山头,从古至今素有十三座“仙女峰”之美称。一九九八年辟为文物旅游区。
永城市芒砀山文物旅游区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西依京九,东傍京沪,北枕陇海。有欧亚大陆桥之称的连霍高速公路纵贯其间。文物旅游区占地十二平方公里,内括四大景区,三十个旅游景点,在不足1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不同时代的文物古迹几乎涵概了中国历史演变的全过程。这里分.....
造律台遗址
造律台遗址位于永城市城西南25公里古县城内东南侧。相传西汉丞相萧何曾在此制订法律,故名。该遗址现存贺圆形土丘。高约7米,底部南北长54米,宽34米,文化层堆积厚度为8~9米。上层为商代遗存,下层为河南龙山文化遗存。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胜墓
陈胜墓位于芒砀山西南麓的陈胜墓是中国第一位举起反秦大旗的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墓。墓体坐北向南,是石券土冢,墓前有近代大文学家郭沫若亲笔题写的“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的高大石碑。现在,陈胜墓和西汉梁国王陵一起被列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八关斋
八关斋位于商丘城南500米处,进入院内,可以看到一座造型优美的八角亭内,有座八棱石幢。石幢高32米,每面宽05米,上面有颜真卿晚年撰写的《宋洲八关斋会报德记》。碑文记载,田神功在安史之乱中解了宋洲之围,唐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四月田神功有病累月方愈,宋洲刺史徐向等为逢迎田神功,在城南开元寺设八关斋会,邀请一千僧人赴斋。石碑初称颜鲁公碑,因碑文所记是八关斋的佛事,后人便逐渐将此碑叫成八关斋了。八关斋历千余载,几度兴废,新.....
隋堤 隋堤 位于永城市中部郑(州)永(城)公路线上,西起马牧乡郑店,东至侯岭乡呼庄,绵延45公里,呈土岗状,高出地面05~2米不等。隋大业元年(605)开通济渠,现两岸筑堤植桃、柳,供炀帝杨广乘龙舟游江南时观赏。北宋时称汴河,后河道淤没,堤址仍存。此为堤岸旧址比较明显的一段。旧时“隋堤烟柳”为永城八景之一。 .....
⑹ 伊尹墓的介绍
伊尹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县城西南22公里魏堌堆村北,始建于3500多年前,旧时占地数十亩,墓前有伊尹祠,内塑其像,历代修葺。墓冢高3米、周长50米,周围一片古柏环绕。古柏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最大的直径3米多。11978年,墓西曾出土商代、周代、汉代时期的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