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资讯 » 什么是风光图片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什么是风光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8-29 10:34:16

A. 你最喜欢的唯美风景图是什么

有个陶笛曲叫《故乡的原风景》,所以我最喜欢的是故乡的景致,这张照片是我回家的路上拍的,五彩缤纷,澄净安宁,很美。

B. 目前为止,你见过最美的风景是什么样的可以附上图片吗

人生的路很长,从牙牙学语到亭亭玉立,你要经过许多的磨练,在一个城市,你会走过一座桥,穿过一个马路,路过一片森林草地,看见日出日落等等。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欣赏水平,所以,他认为目前为止最美的风景当然就不一样啦。

一.或许他是夕阳,日落,在你心情不好时一抬头就看见的景色,那绚烂的色彩,治愈了你,让你多了许多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不再闷闷不乐,相信困难总会过去。也许,总是不及你去看见的黄果树瀑布、埃菲尔铁塔、宏伟的长城故宫,可在那一刻,就是真实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才是人生,精彩的人生,不失乐趣的人生。

C.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风景图片

唯美星空

D. 风光摄影是什么

风光摄影,是以表现大自然的风景为主的摄影,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来传达摄影师对自然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它一般又可以分为自然风景、都市风景、乡村风景等。风光摄影的关键是将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它不能停留在仅仅再现自然景物,而是必须寓情于景,使作品情景交融、意境盎然,在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中,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美学追求。我国着名摄影家陈复礼更是从民族文化宝库中吸取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构思,以唐宋诗词与自然风光的结合来创造美的画面与诗的意境,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格和艺术表现力。

E. 人物风景摄影技巧

人物风景摄影技巧

摄影首先是一门光的艺术,通过相机物理和化学反应将这门艺术固化成像,所以才能被人感知。其中有两个参数跟物理有关,就是快门和光圈,另外一个参数ISO实际应该跟化学有关(这个得追回胶片时代)。如何把人像与风光融合在一起?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人物风景摄影技巧

了解相机的三种参数

1.快门(Shutter):快门的速度单位是秒,正常显示的数值为多少分之一秒。分母越大,快门则越快,反之亦然。

快门控制的是光线进入感光元件的时间,简单理解就是它速度越快,感光元件反应越快,定格的瞬间也就越精准。慢速快门可以用于拍摄星轨、车水马龙、丝绢般水流等,正常快门一般用于光线充足的时候拍摄没特定艺术要求的照片,快速快门一般用于拍摄运动的场景。

慢速快门

正常快门

快速快门

2.光圈(Aperture):数值越大,光圈越小,景深越深;数值越小,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光圈控制的是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数量,一般用F数值表示,数值越小,则光圈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多,反之亦然,它能够影响照片的景深。景深的通俗说法就是虚化程度,打个比方,一个近视的人,睁大眼睛可以看清楚近的东西(光圈越大景深越浅),想看清楚远的东西试试眯一下眼效果也不错(光圈越小景深越深),这里的光圈大小就等同于人眼的闭合程度。光圈大适合拍前后虚化主体突出的照片,光圈小适合拍前后细节均保留清晰的照片。

大光圈,景深浅,虚化效果好

小光圈,景深深,前后景色清晰

超小光圈,景深极深,可以拍出星芒效果

3.ISO:这个简单,只要记住,感光度小的(比如ISO100)画质细腻噪点少;感光度大的(比如ISO6400、ISO12800)画质非常差,噪点很多。

正常光线下建议入门机的ISO尽量设置在800及以下;光线充足就用ISO100或者200;如果晚上光线实在太差了,你又想拍到东西,那也没办法ISO必须开的很高。

4、三者之间一般使用参数值

(1)正常光线下,白天户外:一般ISO设置在100~400区间;快门一般都可以上到1/500秒,光线足够可以大胆上到1/1000秒,如需拍丝绸般的感觉,建议增加滤镜;光圈根据自己需要的虚化程度进行设置,正常拍摄人像设置在F5.6以内,如需拍摄景色,可设置在F6.7。

(2)阴天或者室内,光线不够且没闪光灯的情况下:一般ISO设置在400~800区间;快门在1/125秒~1/350秒区间;光圈尽量以大光圈为主,可设置在F5.6以内。

(3)室内,光线极度不充足,且不能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一般拉高ISO,半画幅相机可设置在1600~3200区间,全画幅相机3200~6400区间;快门设置在1/60秒~1/125秒区间;如需看清前后景物,光圈设置在F5.6,如不需要,则可以设置在F5.6以内。

三者的`关系就是,光线充足,优先考虑ISO,ISO值越低相片质感更好;光线不充足,则适当拉高ISO,确保快门无需太慢(用脚架除外),照片能够清晰拍到主体;光圈则看自己所需要的精神而定。

人物风景摄影技巧

使画面更有指向性

有的时候,我们拍摄的风光照主体并不是只包含一个“元素”,它是由几个或者多个“元素”组成的。而余下的这些元素,就是为“主体”来服务的。

注意:

人物必须有规律性,比如同样的颜色、同样的动作、同样的方向等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辅助构图,引导视线,切忌过散过乱。

更有故事性

与有人的画面比起来,有的时候干净的风光照反而显得空洞。在风光照片上,在让人欣赏风光美景的同时,也会让人思考,这个人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他是谁?他在干什么?可以说,人赋予了照片更多故事性,使得照片产生双重内涵。

注意:

照片中人与景的风格必须统一,以景带人,互为一体,人物所引发的故事联想必须与景物有关。比如上图,如果是一个游客走过,那么就会破坏画面的意境。

丰富画面元素

有的时候,在眼中看来美丽的风光呈现在照片里却是单调的,比如我们拍摄大草原,茫茫一片翠绿之下,你是不是特别期盼着能飘来几朵白云点缀一下画面?

注意:

人物是作为点缀加入画面的,比例不可过大。他们可不具备故事性,但必须要视觉表现力(颜色、光影、动作)。

增加对比

大小是比出来,风光摄影也是如此。简单的拍摄一副风光作品,画面前的读者很难感受到建筑有多高,海洋有多辽阔。但是,如果将人作为参照物摄入画面,对比就即刻显现出来了。

注意:

要注意人和物的比例,两者的差距越大,效果越好。

制造效果

很多时候,看似简单无趣的风光照,会因为人的出现而展现出其不意的效果。

注意:

选择和环境有关的人物,利用他们身上的元素可以更好的交代背景。

辅助构图

风光摄影因为场景辽阔很容易失去焦点,所以导致整个画面空旷但言而无物。如果在画面中往往就可以改善很多。拍摄风景,寻找到风景中特殊的人,将他一起摄入镜头,那么画面就会变得有趣起来。在成为焦点后,人物既可以与风景相互补充,同时也可以成为焦点。

注意:

因为人物是作为焦点之一存在,因此在画面中最好占一定的比例。通常位置被安排在井字构图的四个点上。

;

F. 风光摄影是指什么

风光摄影,是以表现大自然的风景为主的摄影,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来传达摄影师对自然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它一般又可以分为自然风景、都市风景、乡村风景等。

G. 姜平的解读风光摄影

怎样理解风光摄影构图
从自然景观中发现具有美感的线条、色调、形状和质感,把它们纳入取景器中,以摄影家完全自我的方式加以处理,随后制成照片,让观众对这些视觉美点也能一目了然,这就是构图的全部内容。构图是一个组织过程,它把大量散乱的构图要素组成一个可以理解的整体;构图是对这些要素的反应过程,也是想方设法组织这些要素的过程,目的是让这些要素向人们传达摄影家已经体会到的兴奋、崇敬、畏惧、惊异和同情。构图所表现出来的气氛有时是平静的,有时是有力的或坚定的,有时也可以是活跃的。自然界本身会向摄影家展示出所要表达的情绪。
风光摄影创作无论表现什么内容,什么对象,都有主次之分。主体是画面的重点,是主题思想的主要表现者。主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若干个。主体景物的地位在画面中也应优于其他景物,处于明显的地位。但并非是主体都必须安排在画面中央,那样反而呆板,也不符合美学要求。关于主体在画面中摆放的位置,人们常用的方法是把画面划成一个“井”字,把主体摆在井字任何一个十字交叉点上。
风光摄影的陪体
陪体是指确定了主体之后的其他景物。 陪体在画面中属第二位的,但对画面中突出主体的作用极为重要。它主要起衬托主体、协助主体完成表达作者情感的任务;此外,还要在可能的情况下,装饰美化画面,统一色调,表现气氛和表现深度空间,掩盖某些不足。因而,陪体的选择不应和主体同一颜色、同一影调、同一形状,而应有所区别。主体和陪体的关系,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
风光摄影的景深
景物在感光材料上结成比较清晰的影像,这个结像清晰的景物范围的纵长深度,叫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焦距越短,景深越长。拍摄的距离越近,景深越短;拍摄的距离越远,景深越长。综上所述,在拍摄自然风光时,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得全景深,即照片的最大清晰度范围,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短焦距的镜头(广角镜头),采用小光圈(F11、F16、F22),拍摄较远距离的景物(大约两米以外)。
风光摄影的空气透视
空气透视是指远处物体细节模糊不清的一种现象。摄影者与景物之间的距离越大,该景物的光线需要穿透的空气层就越厚,远处的景物好象是沉浸在一片蒙蒙雾气之中,空气透视会让远处的景物变得模糊不清。但正是这种近处清晰远处模糊的视觉现象,给我们的照片提供了深度空间感,摄影家也正是利用了这种视觉现象,拍出了具有立体空间效果的风景图片。
测光是曝光的基础
面对不同的景物和光线的不同照射方向,使用的测光方法也有所不同。当我们想知道被摄物的反光率数值时,应该使用反射式测光方法;如果我们想了解太阳光或者天空光的照射强度时,应该使用入射式测光方法。无论使用哪种测光方法,都是曝光数值的相对依据,这个数值不一定是最正确的。正确的曝光数值应该是根据天气、季节、光照的面积以及测光的基准点等诸多因素加以综合分析后得到的数据。
利用相机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让一定数量的光线通过镜头折射到感光材料上,这个过程就是曝光。
在拍摄高调、低调照片时,都需要对曝光数值进行修正。所谓高调照片就是调子明朗的照片,画面的大部分被浅白色调所占据,图像仅为中间色调组成的清淡影像。希望得到高调照片,一般要在测得的曝光数值基础上再加大一级曝光。所谓低调照片,是指画面的大部分为深色基调,仅有少量中间色调和强光部分。拍摄低调照片时,一般要比测得的曝光数值减少一级曝光。这就是“白加黑减”的曝光原理在拍摄中的实际运用。除了画面的基调需要上述原理外,拍摄对象色彩的深浅同样也适用于这个原理。 ??不是所有的作品都需要准确曝光,曝光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欲表达的效果。
光线照射的方向与照相机拍摄方向一致的光线称为顺光。
由于顺光式被摄物体正面受到均匀的照明,景物的阴影被投在背后,所以顺光拍摄的画面很少有阴影,正面往往比较明亮。画面的层次主要依靠被摄物体自身的明度差异或色调关系来传达。
光线照射的方向与照相机拍摄方向成90度左右的光线称为侧光,受到侧光照明的景物有明显的明暗对比。这种光线能很好地表现被拍摄景物的行政、立体感、质感,光影结构鲜明、强烈。
一般的规律是:侧光拍摄时,应以景物的高光部分进行点测光,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半级曝光。 ??光线的照射方向和相机的拍摄方向大致构成垂直关系的光线称为顶光。这种光线一般在中午前后出现。顶光实际上也属于侧光的范畴,只是光的投射方向是自下而上的,景物的上方会比较明亮,下部会留下浓重的阴影。 ?
利用逆光拍摄风景
逆光摄影可以很好的地表现景物的立体感,同时能表达较强的空气透视效果,使画面的影调和层次非常丰富。逆光拍摄会造成前景的大面积阴影,它是构成画面暗调效果的重要因素,暗的背景又是藏拙的理想手段。
逆光拍摄也是风光摄影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除了利用逆光时的光影效果外,有时我们也会将逆光的光源——太阳放入画面中,尤其在早晨或者傍晚,这时需要考虑光源的亮度,最佳拍摄时机是太阳并不明亮刺眼,色彩为鸭蛋黄色时,这时拍出的照片色调温暖,色彩饱和,景物的反差并不强烈。
利用散射光拍摄风景
光的散射是指光源发出的光线在到达地面景物之前遇到遮挡和干涉后产生的一种现象,在自然界中,太阳光在大气层中遇到较厚的云层时,由于云层物质的遮挡,阳光在云层中被反射、折射和吸收,最后透过云层的光已成为散射的光线。
区域光是指景物的某一区域被光线照亮。
这种光线也称舞台光,因为舞台上是某一只射灯只随主角而运动照射,故得此名。在自然界中,特别是在多云的天气条件下,经常能遇到这种光线。由于云朵的阻挡,阳光不能普照大地,而被区域性地分割成一束束“舞台光”,并且随着云彩的不断运动,区域性的光线也会不断移动。
弱光是指夜晚的星光、月光、淡弱的天空光灯光线。
在风光摄影中,利用弱光作为主光源进行拍摄,其难点在于曝光时间的准确把握。经验不足者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掌握了夜与昼风光摄影的规律,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风光摄影全天候。
风光摄影艺术的四个高度
“如果把学习风光摄影比作跳高,至少有以下四个高度:第一高度:技术的掌握 ;第二高度:技巧的运用;第三高度:摄影美的发现与创造;第四高度: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 。“风光摄影艺术的四个高度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技术是基础,技巧是手段,摄影美的创造是目的,而独特风格的形成是摄影家艺术上成熟的标志,是更高层次的摄影美的追求。没有技术无所谓技巧,离开了技术、技巧,谈不上摄影创作,没有长期的大量的创作实践,就没有个人独特风格的形成。”

H. 这是什么图片,是哪里的风景这种图片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求大神解答

图片是风景图,建筑物应该是基督教的教堂,表达的意思就是风景美丽

I. 漂亮的风光照片拍下来的意义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拍照的意义就在于多年以后,当你看到自己与父母合影的全家福时或者是你和爱情定情的沙滩时,那丝心酸,当子女长大独立你拿出成长册翻看时,那丝感动!爱,是多少金钱都买不回的。有空就去拍照吧!不要计较价格高低,无需计较时间是否足够。时光不等人,影像要长存。‍‍

J. 风景照怎么拍

1.要有“深度”

其实拍风景不一定只是把远方的景物收入画面之中,因为这样会使相片感觉上只是一个平面,如果适当地加入前景和中景,可以令相片的内容更加丰富,相片有近距离和中距离的景物,观看相片时就能感受到相片是一个有“深度”的空间。在拍摄时摄影人要注意,光圈不可以开太大,否则景深不足以覆盖前、中、后景的所有景物。

2.要有对比

风景相片中的对象大小比例对于相片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假如摄影人见到一座雄伟的高山、一片广阔平原等,这些景物的美丽之处是“够大”,但是以相机拍摄下来后,难以从相片中了解到山、平原有多高和多阔,美丽的景色不免要打上折扣。

3.要有趣味中心点

一张好的相片必须要有趣味中心点,吸引观众的目光,以及传递讯息。在风景拍摄之中,使用黄金分割构图或者井字构图是常见的做法,摄影人把主体放在画面中黄金分割点或者井字的交叉点上,通常都可以使画面有更多的变化,又不至于令画面某一边过于沉重。

4.要无惧天气变化

风景相片在阳光普照的日子拍摄,光线充足,画面色彩丰富,自然是非常漂亮,不过有不少摄影人都把风景相片局限在好天拍摄,只会在晴天的天气出门拍摄,却忽略了在雨天、多云、多雾、打风的日子里一样可以拍摄到出色的风景相片,失去了不少拍得精彩相片的机会。在不佳的天气里,通常光线平淡,整体颜色偏暗、视野亦有所降低,最麻烦是下雨,可能弄湿相机。

5.要重复再拍

不少摄影人到过一处好地方拍摄,不会重游旧地,认为该拍的都拍到了,下次再来,也是同一样的景色。虽然那处的地理面貌往往在数十年后也未必会有太大变化,但是每天的阳光、云层、经过的人物、动物都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