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塑造空间(二)
留白制造空间做设计的人一般都知道,留白越多,物体所在的空间越大,空间感强。留白越小物体所存在的空间越小,空间感弱。这就能体现出留白在设计空间中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在画面中需要营造一个大的场景,我们就要缩小画面中的物体和文字,留出足够多的“空地”。如果你需要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上的压迫感,就需要放大物体和文字,压缩周围的空间。价值高的产品需要大空间展示,价值较低需要小空间。
利用色彩来营造空间
① 色调。色调对于设计的空间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暗调给人远的感觉,亮调给人感觉靠前。所以色调的明暗交加可以营造出强烈的前后空间关系。
② 色相。暖色有膨胀的感觉,前进感强,冷色有收缩的感觉,给人往后退的感觉。设计师在色相的处理上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我们的主要信息可以利用暖色让他更容易被消费者注意到,次要的信息可以用冷色使其后退,这样整个设计会更有层次感。
③ 纯度。在设计中纯度低的颜色通常作为背景出现,需要强调的信息用高纯度的颜色,通常我们会将高纯度的颜色放在设计图的主要信息上,如标题字等重要的文字信息,产品图等主要的图片信息上。一般情况下,低纯度的颜色,后退感强,高纯度的颜色,跃出感强。平面设计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广告形式,为了使我们所创设的画面更加真实可信,我们需要懂得并且学会运用各种空间知识。各位小伙伴们,以上的分享你们学会了吗?
㈡ 怎样帮女朋友拍出好看的照片
第一,不要留太多的头部空间。这虽然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但往往被人忽略。人物头部上方留太多空间会给人拥挤的、不舒展的感觉,所以,不要在人的头部上方留太多的空间。但是留多少才合适,专家有这样的经验:被摄体的眼睛在景框上方1/3的地方。也就是说,人的头部一定要放在景框的上1/3部分,这样就可以避免“头部空间太大”的问题。
还有一种构图方法,不仅是头部上方不留“太多”空间,而是完全不留空间,甚至裁掉头部上方的一部分(也可在后期裁剪),这在水平拍摄人物时非常有用。让被摄体头部填充满整个景框,紧凑的构图能够产生非常引人注目的效果。这种构图技巧眼下很流行,在很多顶级时装、美容和人物肖像摄影中被广泛运用。但是,你要注意,被摄体的头发、肩膀、手臂都可以裁剪,但千万不要裁剪下巴,否则,这样的人物肖像看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
第二,水平拍摄与垂直拍摄。照相机设计为水平支撑是有一定道理的,快门按键在右肩位置,正好手指可以自然放在上面,这非常有利于风光拍摄。但是,专业肖像摄影通常都是垂直方向拍摄(人物方向),所以,如果你想获得专业的人物肖像,一般情况下应把相机垂直放置,按照人物方向拍摄。如果你拍摄的人物很多,你应该配备一个电池手柄,这样的好处有两点,一是无需更换电池就可以拍摄更长时间,二是保证竖拍时手感舒服,这一点很重要,手感舒服、牢固、便捷是拍出优质照片必要的条件。
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那就是第一条中不要留太多头部空间和横拍人物侧面时,因为被摄体面对景框的边缘,如果竖拍,人物肖像面对的边框就太近,视觉上就会感到压迫感。所以,横拍人物侧面,会让被摄体面前有更多的视觉呼吸空间,这样看起来会更舒服。
第三,户外人物摄影。户外拍摄人物一般不要到阳光直射的地方,特别是在光线很强的夏天。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必须在这样的情况下拍摄时,你也要让被摄体背对阳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肩膀上的太阳”规则。这样被摄体的肩膀和头发上就会留下不错的边缘光效果(轮廓光)。然后再用闪光灯略微(较低亮度)给被摄体的面部足够的光线,你就可以得到一张与周围自然光融为一体的完美照片了。
此外,在光线非常刺目不理想的户外拍摄时,一定要找一个有阴凉的地方,自然光反射在阴凉处被摄体上的光往往是较理想的光线(靠近阴凉处边缘的地方光线最佳),但在阴凉处拍摄你要小心可怕的“光斑”,也就是太阳光穿过树木在被摄体上形成不均匀的光点,它同样会毁掉整张照片。如果没有阴凉处,你就需要拥有一个较大的透明柔光罩,请一位朋友手持柔光罩于太阳和被摄体之间,这样你也可以获得柔和漂亮的自然光。
第四,使用广角和长焦镜头。按照惯例,人像摄影一般都用80-120毫米焦段的专用镜头,使用广角或长焦镜头似乎违法规则。其实不然,用广角镜头拍摄你可以真正接近被摄体,只是景框边缘的景物看起来有点“宽”,但是这些景物展示了拍摄环境,可以收到另类的效果。使用长焦镜头则具有更加明显的“镜头压缩”优势,非常适合人物肖像拍摄。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电视或杂志上出现的时装或名人肖像,你一定注意到摄影师与被摄体的距离,而这些照片往往具有非常专业的品质,效果看起来出奇的好,这就是长焦镜头的功劳。另外,在拍摄人物较多的集体照片时,长焦镜头的压缩功能也可以排除一些由于透视变形而形成的近大远小的不良效果,使被摄体看起来更加舒服和柔和。
第五,室内人物摄影的光线。人们看照片时,首先是被照片中最明亮的景物所吸引,所以要把最亮的光投射到你希望的位置。室内人物摄影,毫无疑问被摄体的脸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么最明亮的光线应该在脸上,然后逐渐沿着身体往下而变暗,这样就增加趣味性、生动性和立体感。当然,逐渐变暗并不是没有细节,只是没有脸部亮而已。
至于室内光线的位置,一般是以没有直射的北面窗户光最为适宜。事实上,有些专业摄影师坚持只用自然窗户光拍摄人物肖像。窗户分散了流入的光,窗户越大,光线越柔和越分散,效果越好。要让被摄体及其肩膀侧对着窗户,这样光线就会穿过被摄体,脸部的一侧会有柔和的阴影。被摄体应距窗户1.8米左右,光线就会柔和地萦绕在被摄体周围。你的相机应该放置在被摄体的对面,肩膀紧靠窗户附近,与被摄体形成一个三角型。
第六,不要正面拍摄被摄体的肩膀。肩膀相对于头部而言,在有限的景框中显得很宽、很扁,如果让被摄体的肩膀侧对相机,就会让人看起来更苗条,通过减少肩膀的宽度,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头部,被摄体的状态会令人更欣喜。被摄体坐在椅子上拍照,除了肩膀微侧外,还要让被摄体整个身体微微前倾,远离背靠坐在椅子的边缘,这样可以确保被摄体不会是一幅懒洋洋的状态,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精神,拍出更好更自然的人物肖像。
拍摄生活集体照也要注意不要出现直线排列现象,不要让所有人站成简单乏味的几排。就像人的肩膀要测过来一样,要让被摄体以3-4人一组组成几个迷你集合,你会发现这些疏密结合、错落有致的排列组合充满了亲密度和活力,如果再做一些简单调整,你就能够获得一张趣味横生的生活集体照。
第七,让被摄体保持良好的状态。拍摄人物时,被摄体的精神状态是致关重要的。摄影师应该让被摄体对自己充满信心、神采奕奕,站在镜头前心情愉悦,是一种极大的享受,这样才有助于拍出更好的人物照片。但怎样保持这样的状态?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不停的谈话,整个过程都谈话。随便谈论什么都行,谈你们正在做的事情,谈论天气、环境、服装、股票等等,任何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话题都可以谈,就是不要冷场。如果一切静悄悄的,被摄体就会开始担心、急噪,在一两分钟内就会完全失去状态,在这种时候,你的拍摄也基本上是失败了,因为谁都不愿意看到一张自己烦躁、忧虑甚至是痛苦表情的照片。
还有一件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拍摄人物肖像时千万不要报数,如果你在按下快门键之前数1、2、3,这几乎“保证”了你的人物肖像照片不可能具有自然的表情。数数拍照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如果你想具有特别的效果——自然、真诚的微笑和表情,就一定不要采用1、2、3这种老套做法,而是与被摄体倾谈,激发他们谈笑风生,然后捕捉瞬间,用拍摄“测试照”的办法,不停地拍照,这样你才可能获得一天中最自然、最不矫揉造作的照片。
第八,创造简单整洁的背景。人物肖像摄影的理想背景是“少即是多”。如果在自然环境中拍摄,要想获得专业效果,就必须去除背景中的某些景物。尽可能使背景变的简单整洁。如果不可能,就尽量去除偏离主题的因素。要把整个照片看作一个整体来处理,通过选择或创建背景,确保照片主题突出。
如果是在户外拍摄,为了把注意力吸引到被摄体上,形成被摄体和背景之间的视觉分离,你就需要创建较小景深,把相机调整为光圈优先模式,然后将相机设置为最小光圈或接近最小光圈(如F/2.8或F/3.5),这样就可以让背景脱焦,所有的焦点都在被摄体上,这种效果是专业人物肖像摄影师在户外拍摄人物时常用的技巧。
第九,应对面部挑战的快捷方法。1、如果被摄体是秃顶,要从较低角度拍摄,千万不要使用头发照明灯之类的东西。2、如果被摄体皱纹丛生,就尝试直接照亮他们,因为侧光会强调阴影,让皱纹更明显。3、如果被摄体耳朵较大,那就从被摄体斜侧面拍摄,只显出一只耳朵来。4、如果被摄体长一只大鼻子,就让他直接对着相机,从较低的角度拍摄,这样就不会强调鼻子了。5、如果被摄体有双下巴,也让他面对相机,并且头部朝相机方向稍稍延伸,这样就拉伸并紧固了下巴皮肤。6、如果被摄体是圆脸或较胖,就从侧面拍摄被摄体脸部的3/4,这样看起来就不会太圆。7、如果被摄体眼睛下面有阴影(眼袋),那就在他的胸部前面放一快银色或白色反光板,这样反射光就能消除眼睛下的阴影了。
㈢ 如何使用手机拍出好照片
自从智能手机能够满足我们日常的拍照需求之后,我们每个人仿佛都化身成为了摄影师,通过手机拍摄、编辑、分享,将生活中的每一个精彩的瞬间都能快速的记录并与人分享,摄影艺术也变得不那么遥不可及。虽然拍照愈加简单,但即使是华为P10这样的每一拍都是大片的“人像摄影大师”,也需要一些重要的小技巧来加持。
华为P10系列摄影作品
艺术其实离我们很近,在生活中,不经意间的拍摄,就能成就永恒的艺术作品。而想要拍摄出这种具有艺术气息的作品除了拥有华为P10外,你还需要去修炼摄影技巧。抓紧夏季的美好时光,手持华为P10“修炼”摄影艺术吧。
㈣ 专业的PPT怎么做
一、PPT课件的首页要整洁
首页是一个PPT课件等待正式上课前使用的一个页面,一般来说是一个欢迎页面,这里不需要太多的内容,但可以稍华丽一点,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或一幅符合主题的画面加上一段简洁的欢迎词、和一个按钮就差不多了。为了让等待的过程不至于太枯燥,可以设置让欢迎词动起来。另外由于这是一个等待的时间,最好能插上一段轻音乐或符合主题的其它音乐。但要设置完整,让音乐能一直播放,并且在开始上课时能自动停止。
二、PPT课件的目录要简洁
PPT课件的目录就像是一个导向牌,指向观众想去的地方,所以完整的目录至少应该具备:标题、导航条和退出按钮。 这个页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丰富的内容,但尽量做到简洁、统一,最好具有一定的风格。如图1、2:整体色调比较平和,内容也很丰富,有导航条、校景图及名人名言等等,又比较简洁,让人看上去一目了然。有些老师的PPT课件虽具备目录,但从内容上看相对过于简单,有的甚至连PPT课件的主题也没有。以图3为例,虽然目录结构比较有特点,但各导航条形状、字体不一,色调混乱,让人眼花缭乱。从简洁、统一角度来看,有的色彩缤纷,形状各异。如图4:目录里各导航条采用的是各种形式的艺术字,规格、样式也各不统一,布局也有点凌乱。 在目录里应该还有一个退出按钮,使整个PPT课件随时可以通过目录退出到结束界面,而不是一路播放到最后一张退出。
三、对文字的处理应合理
一般在PPT课件中少不了文字这块内容,有时只有少数的几个作为注解,有时需要很多文字,在处理文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字较少时可采用相对较大的字号,但不要让文字充斥整个屏幕,要留有一定的空间;比较少时可在空余的地方插入一些不太容易引人注意的图片或gif小动画。可采用"进入"或"移动"的手法。如图5:文字布满整个了屏幕,没有给边缘留下足够的空间,给人以一种压迫感。 2、文字较多时可考虑采用"移动"手法,但应注意①标题一般情况下不要随之移动。②如果文本比较长,不能缩到满屏显示时一定要把个文本移出屏幕。③在有图案作为背景时可考虑在屏幕的顶端和底端覆盖一个与两端一样的图案,放在文字上上一层,让文本的滚动有种出字幕的效果。④设置文本移动时,要么设置为重复移动,要么在文本移动结束后设置为自动切换到另一张幻灯片或目录,切忌留下一个只有按钮的空屏。
四、对图片的处理要注意效果
在处理图片这块内容时,可以运用大量的手法和手段。图片比较多时可采用进入、退出或移动等效果;比较少时可采用插入幻灯片、触发器等效果。但总的来说要符合PPT课件的主题,如果是作为图片欣赏的话,建议采用移动、进入、退出等等动态效果比较好的手法,但是作为作品介绍的话,建议还是采用插入幻灯片或触发器的手法。 但是无论运用哪种手法都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结构、布局要合理。 一个页面里有较多的图片同时出现时,图片和图片之间不要有重叠,并且尽量对齐,或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松紧要得当。 2、图文混排时要注意重点突出,不要让陪衬的其它配件喧宾夺主,文字尽量不覆盖在图案上。如图6:中间文字挡住了作为背景的科学家图案,影响了整体效果,从布局上看也不美观;如图7:文字下面几行作了缩进,大大增加了文字的清晰度,如果文字还是按照原来顺序排列的话,必定会造成不清晰,影响了文字的效果。 3、自定义动画设置要完整。有些老师在PPT课件中采用移动手法来展示图片,有点像电影,这个创意不错,很富特色,但需要注意图片的位置要摆放合理;移动要完整,不能移动完以后还有半个尾巴留在屏幕里;在设置自定义动画时一定要注意速度设置不能太快;动作设置要完整,最好能在切换到该页面时能自动进行播放播放,有些图片通过强调放大以后还要能够缩回去,不能动作只做一半,否则将导致其它动作不能进行,严重的还会造成死链。
五、关于音乐、视频、动画的插入要注意技巧
对于外部音乐的插入要注意插入的场合。一般来说在欣赏图片时或等待时插入比较恰当。这一点大部分教师都不太会出错,但有些音乐插入后的播放有点问题:如插入的音乐不能播放,或不能自动播放(特殊要求的除外),自动播放的音乐在屏幕上显示了声音图标(可以在自定义动画中隐藏),有的在离开插入音乐的幻灯片后,音乐还在播放。这些都是在自定义动画里可以解决的小问题。 对视频的插入尽量不要直接链接到外部文件,尽可能通过插入对象来完成(如图8)。这样可以不用通过切换到媒体播放程序就可以打开并控制你所需要插入的视频文件,对于PPT课件的完整性来说的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gif动画的插入一般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因为大部分的gif动画的背景色都是透明的,而一些自制的Flash动画,一般由于底色不能和PPT课件模板的底色相融,因此可以在一些动画周边或底部画一个边框加以修饰,在这张幻灯片里作者插入了一个自Flash动画,由于在PPT课件中应用了模板,而Flash中的底色是白色的,因此在动画底部放了一个卷轴状图形,使得页面看上去非常的谐调。
六、按钮的设置要统一
在PPT课件中按钮相当于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它可以采用文字、图片或图标来设置。 一般来说在主目录里除"退出"按钮以外都采用文字来作为按钮(即导航条),而在具体的内容里,一般采用图标作按钮。在设置时要注意:①按钮的大小、位置要适当。尽量放在底部角落里,不要覆盖在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上。②按钮尽量不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在需要时能让操作人很容易的找到,而且效果相同的按钮尽量使用统一图标,否则容易让人找不着北。
七、整体色调、风格要协调
一个优秀的PPT课件其整体的色调、风格应该是相统一的,主要体现在对背景色的处理上,切忌花哨、凌乱。没有特别的需要一般不要更改背景设置的色调或风格。在PPT里有许多自带的模板设计,相信在那里可以找到你所需要的风格。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置"背景 填充效果双色渐变"里的各种渐变来设置你的PPT课件背景风格,设置时要尽量不要改变基本色彩,但可以采用不同的渐变,来达到和谐但不单调的目的。
八、设置超链接、动作要完整
一个完整的PPT课件中存在着大量的超链接和动作,在设置完这些链接和动画以后一定要通过播放来检查一下链接和动作的正确性,以防出现死链或不应有的动作,这是保证一个PPT课件质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设置完链接或动作以后进行测试,往往能发现一些表面上看不出来的问题,否则一旦当PPT课件在正式场合使用,就会暴露出各种问题,那时再修改的话就来不及了。 制作一个好的PPT课件不光要有好的构思,还要有一种不厌其烦的耐心,毕竟这不是把一些素材简单的叠加。有许多的问题虽然很小,但它足以导致整个PPT课件的失败。注:本文中提到的一些动作设置是基于PPT2003基础上的,在PPT2000或PPT97中可能无法实现。
希望我的答案能让你满意!
㈤ 我刚买了佳能相机A710,请高手们手把手教我学手动摄影!
佳能A系相机拍摄技巧
现在用佳能A系列的人很多,为了便于大家更多地了解其手动功能和进一步学习摄影,在这里给大家发一篇《佳能A系相机拍摄技巧》,供各位摄友参考。
佳能A系相机拍摄技巧
1、点测光怎么用?
点测光是从P档开始的手动档才有的测光方式,从AUTO开始的自动档没有。首先转到这些档,按相机最中间的那个功能键,出现调节菜单,然后用上下键调到测光处,再用左右键调到中间只有一个点的测光方式,按功能键(func)确定,然后半按快门键对准需要测光的部位到绿框内,快门保持半按,再按一下左上角那个+/-键,使得曝光锁定,然后松开快门,重新构图,最后就是按动快门。
2、怎样手动调焦?
当需要调整好焦距等待时机拍片时、拍微距需要精准调焦时、光线暗不好合焦时都需要用到手动调整焦距。怎么操作呢?
在任何模式下都可以手动调焦,按动两次下方向键(一次是微距),就出现手动调焦指示了,用左右方向键调整距离与实际距离吻合就行了,就可以按下快门拍片了。
3、什么是光圈优先与快门优先?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用?
我们知道,佳能A系列有光圈优先与快门优先档,他们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呢?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这里就涉及到“景深”的概念,所谓景深就是指当镜头对焦于被摄体时,被摄体及其前后的景物有一段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就叫景深。
a、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值,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b、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总之,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而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这两者都要灵活运用,满足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拍摄要求。
4、怎么拍好人像?
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
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因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
最后,构图。人像最好占到1/3-1/2,并且脸部在上方1/3处(从下看是0.618处)。这样拍出的人像片就会生动,有视觉的冲击力,让人看着好看。
5、拍好微距的两点建议
拍好微距,需要用光、构图讲究技巧,我们在以后的贴子中再提。
我们首先要掌握的是怎么把微距拍清楚,不要拍糊呢?注意以下两点就行了。
首先,用三角架。手持不稳,放大之后总看到片糊,所以第一条,用三角架。
然后,用自拍机。我们发现,即使用架,在按动快门时仍然带入了晃动,最好的办法,启动自拍机。
启动自拍机的方法:按动最中间的功能键,上下键选到驱动模式(即矩形框),左右键选择10秒或2秒,2秒太快,10秒可以有比较充足的准备时间。最后按功能键确定。
6、曝光补偿怎么用?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
按动+-键,就会出现曝光补偿调节条,左右键调整正负补偿及大小,一次1/3级。
调整好后再按一次+-键确定。
曝光补偿怎么应用呢?
总起来讲,是白加黑减,白的环境下,测光有偏低的状况,需要增加,反之亦然。
a、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
b、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c、当你在一个很亮的背景前拍摄的时候,比如向阳的窗户前,逆光的景物等要增加曝光量或使用闪光灯。
d、当你在海滩、雪地、阳光充足或一个白色背景前,拍摄人物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并使用闪光灯,否则主体反而偏暗。
e、拍摄雪景的时候,背景光线被雪反射得特别强,相机的测光偏差特别大,此时要增加曝光量,否则白雪将变成灰色。
f、拍摄黑色的物体,在照片里看和色变色发灰的时候,应该减小曝光量,使黑色更纯。
g、当你在一个黑色背景前拍摄的时候,也需要降低一点曝光量以免主体曝光过度。
(夜景拍摄需要通过加大曝光补偿来获得足够的曝光量)
h、夜景拍摄,应该关闭闪光灯,提高曝光值,靠延长相机的曝光时间来取得灯火辉煌的效果,这一点对于没有手动调整模式的自动型数码相机特别重要。很多使用数码相机的人感觉夜景拍摄能力很差,其实没有正确使用相机的曝光方法是重要原因之一。
i、阴天和大雾的时候,环境仍然是明亮的,但是实际物体的照度明显不足,如果不加曝光补偿则可能造成照片昏暗,适当的曝光补偿,加0.3到0.7可以使得景物亮度更加自然。
j、在某些艺术摄影中,比如拍摄高调的照片,要增加曝光补偿,形成大对比度的照片,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拍摄意图。同样的,在某些时候,需要刻意降低照片亮度的,就应降低曝光补偿。
善于应用、合理使用曝光补偿,可以大大改善你的摄影作品的成功率,拍出画面清晰,亮度合适,观看舒适的照片,提高拍摄质量。
如果总结的不全,请补充。
7、 开启屏幕上的网格线有何用途?(兼谈构图)
首先说怎么开启屏幕的网格线显示,按MENU键,按下方向键数次到网格线,用左右方向键选择开,按MRNU键确定退出,就开启了网格线显示。
我们知道,0.618的黄金分割比例能给人美感。所以安排片中的兴趣点在4个焦点上,或在分割线上,就会给人视觉的美感。网格线就方便的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参照。
除了以上注意黄金点构图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避免贯穿两边的直线,尤其要避免将照片分割成两部分的贯穿横线或竖线。
b、地平线的处理。在风光作品里,地平线是经常出现的,为避免上下分割的效果,应设法打破地平线的平直,如利用云彩、远山、日出、日落或其它建筑物。此外,地平线的位置也应安排在趣味中心的分割线上,并且应保持水平(有特殊创意另当别论)。
c、拍摄运动的物体要给运动的前方留有一定的空间。当被摄体是运动的,观赏者的目光会习惯性地沿被摄体运动方向移动,如果运动的前方没有空间会给人压迫感。此外,通常被摄体注视的方向也应留有相对较大的空间。
当然除了重视构图基本原则外,还应注意:
a、 突出主体
在拍摄之前,心里要像绘画前那样首先“立意”,考虑照片画面中,主要表现什么,被摄主体安排在什么地方。然后通过光线、色彩、线条、形态等造型手段,来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b、视觉平衡
一幅构图达到视觉平衡的照片、能给人以稳定、协调的感觉。平衡有对称平衡及非对称平衡两种、非对称平衡的构图,往往比对称平衡的构图更富有动感。景物的大小、形状、重量和方向、以及色彩等都对视觉平衡有重要影响。
c、虚实相映
虚实是指被摄主体与空间前、后景的清晰、模糊的程度。运用的手法不外乎藏虚露实、虚实相间、虚宾实主、以虚托实。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渲染气氛,增强空间纵深感。实,主要是表现被摄对象的主体;虚、主要是表现被摄对象的陪体,以衬托主体,它是构成画面意境的重要环节。
讲究节奏与旋律摄影构图,被摄对象以相同或近似的形式交替出现,有条理地重复,便形成节奏;节奏如果表现出线条、舒畅、和谐、起伏等动态变化,就成为旋律,从而使画面优美、抒情而流畅。节奏与旋律是深化主题的重要环节,它们包含在线条、色彩、光线的反差与色调中。
d、线条运用
线条是构图的骨架。任何形象化的作品,都离不开线条。通常起线条作用的有树、草、电线杆、河流、波浪等,不同的线条能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形象,如水平线能表示稳定和宁静,垂直线能表示庄重和力量,斜行线则具有生气,活力和动感,曲线和波浪线显得柔弱、悠闲,富有吸引力;浓线重,淡线轻,粗线强,细线弱,实线静,虚线动,构图时可灵活地加以运用。
8、怎样在图片中显示日期的印记?
我们常常这么想,在片子中显示日期,冲洗出照片来就会有个清楚的时间印记,方便日后观看回忆。
按功能键--下方向键--选择到分辨率(默认L的那项),右方向键选择最后一项明信片方式,然后按MENU键--下方向键--选择到日期标记--右方向键---选择日期和时间(或日期),按MENU键确定退出。
拍一张试试,浏览看看是不是已经有了日期和时间?
后期处理的方法:安装佳能的自带软件,名字叫Z00MBrowser EX你把照片输进去,双击选定照片打开,再点工具栏的”编辑”,点里面有个”插入文本”,然后用鼠标在照片上想要注入日期的地方画个框,点里面有个”导入日期/时间”的按纽,日期/时间就自动上去了!
再说一下调整时间的方法。
对于新拿来的相机,时间大都是2005年1月1号是出厂默认值,我们需要调整成正常的时间。
方法:MENU键--左方向键按动一下--下方向键选择到时间和日期---然后按功能键(中间的那个键)
这时就进入时间修改菜单了,上下方向键修改时间与日期,左右方向键选择项,修改完成后,最后一定要按动功能键(中间键,就是FUNC/SET键)确定,然后再按MENU键退出设定。
经过这样设定的时间与日期就不会再回到出厂的默认值了。
9、怎么让我的照片更漂亮?(兼谈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方法)
请参看这儿:http://article.xitek.com/showarticle.php?id=1635
可能大家已经看过连接的地址了,想必也已经读完了关于后期处理的方法了。
我只说几个原则,方便大家理解。
1、调整色阶
对于佳能相机,成像感觉偏软,主要原因是色阶宽,容度大,有人说是缺点,大部分人认为是优点,利于后期处理。所以,当我们拍完片后,第一步要作的就是调整色阶。但自动调整色阶后,颜色会变化,一般手动调整。不过我比较懒,我的做法就是在PHOTOSHOP中调一次自动颜色就够了。 如果不满意,可以再调整曲线。
2、对于人像
接下来,可以点选人像,反选,然后高斯模糊背景。用图章工具将脸部色斑修掉,然后必要时可以作磨皮。磨皮,可以用Turbo picture的皮肤优化功能。
3、对于微距和风景
可以根据情况增加一点锐度,会使得图像更清晰锐利。还可以根据情况,选用正片效果。
10、常用配件有哪些?怎么选择?
a、存储卡
一般Kinston,或kingmax都不错,买时请格式化看看,一是察看兼容性,而是察看容量,512兆格后容量一般482-489,越大越好。容量少了说明储存电路坏的越多。最好60速以上。
b、 充电电池套装
2200毫安、2300毫安,2500毫安都可以,以品胜、瑞能的较常见,也比较可靠。三洋的虽好,但价格太贵,不推荐。杂牌品质不能保证,不推荐。
还要带个塑料电池盒(1元一个),盛放原配的4节电池,方便外出,作电池的备用。
c、三角架
不是专业摄影,买个一般的轻便的就可以了,伟峰330A、3301都可以。在微距及夜景时还是必须的设备。
d、读卡器
只要是2.0的就行了,没什么技术,牌子不必讲究。
e、带毛刷的气吹
清理灰尘要先用气吹吹,再刷。不要一上来就用纸,损坏镜头。不推荐用镜头液擦洗镜头或LCD,买到不可靠的产品没准洗坏镜头及屏幕。屏幕脏了,用丝绸沾一点水,轻轻擦拭就行了。
11、太阳落山前或者阴天怎么拍摄?
白天或者夜晚,都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自动白平衡很准确。但只有太阳落山前后那段时间,或者阴云天气下,拍出的片子雾朦朦,很不理想。
经过试验得到如下经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调节白平衡,先扳到P档开始的手动档,按功能键,下方向键,选到AWB,然后选到阴天,按功能键确定退出。
再试试,是不是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如果还仍然不理想,请设置手动白平衡。
12、怎么将测光或对焦的方框调到我们想要的位置?
很简单,按动两次左上角的+-键,就会出现一个绿框,调节上下左右方向键到我们想要的位置,然后再按一次+-键确定退出就行了。
13、你的相机都做什么用?
你肯定会告诉我,记录生活中精彩的一瞬,旅游纪念,以备以后回忆,个人一寸或2寸标准照,还有吗?
我常用微距在电子显微镜下拍物质结构图,我也常用它拍资料,比如,资料室中查到需要的资料,我就用它的微距功能,640*480分辨率,拍下来,比手记方便多了,再用文字识别软件,识别成文字版,便于word编辑。
还可以将需要传真的资料,拍下来,用电子邮件发出去,方便。
各位是怎么用的?
14、为什么拍的照片不清楚?
刚刚拿到相机的朋友常常出现的情况,试拍几张发现,照片不清楚。为什么?首先因为你没有对准焦距,你需要半按快门,在你需要拍的主体上出现绿框后,才是对焦准确,然后构图全按快门,这样拍出的片才是清楚的。
即使我们的操作熟练了,往往也会出现不了绿框(出现的是桔黄色框),一般这时光线较暗,你需要调整拍摄模式、变换角度、增加光线、打开闪光灯等方式来克服。
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见效,你还可以用手动调焦,手动调焦的方法我们在以前的贴子中介绍过了。
影响片子清晰,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手晃,出现重影,使得片子不清晰,这种情况,只能用三角架加自拍机来克服了。
15、我们怎么获得图片拍摄时的各种参数得以参考?
对于别人比较满意片子总想知道在拍摄时是怎么设定各种参数的,比如,曝光时间多少?光圈多少?感光度、闪光灯怎么设定?测光方式,焦距,白平衡,拍摄时间,曝光补偿,压缩率,相机型号等等都想知道。
非常容易,先下载一个浏览器下的插件exif,下载地址:http://www.onlinedown.net/soft/19388.htm
然后安装,重新启动电脑。
好了,可以用了。
在浏览器上打开一幅图,右键单击这幅图,从出来的菜单中选择查看exif信息选项就行了,所有的信息都在那儿呢,看吧。
16、如何判断曝光是否正确?
对于一幅图,首先要求曝光准确,然后才是构图立意。
怎么判断曝光准确呢?
浏览模式,display,连按动几次会出现图像很小的模式, 左下是波浪线,右边参数。
波浪线就是所说的直方图,波浪线集中在左边,图像曝光不足;波浪线集中在右边,过曝;均匀的分布在中间才是曝光准确。具体可以参看相机使用指南第19页。
我们需要养成一个观察直方图的习惯,特别是在暗处曝光把握不大的情况下。
17、如何将图片调小?
原图一般都比较大,不方便传到网上,或者与网友交流,怎么才能将图片调小呢?
你可以用常用的看图软件acdsee,非常方便的作调整。
用acdsee打开一张图片,点菜单上的修改---调整大小,然后在右边选择象素宽度填上你想改动的数值(比如800),然后长度像素自动变化,然后点完成,点菜单上文件--另存为,填上新名字就行了,再查看一下大小,是不是小了很多呢。
18、点测光就是测定绿框中的一个点吗?
其实这是对点测的误解。
1、点测光。点测的面积大约占整个片的2-3%,基本就是绿框内的部分。点测光基本上不受测光区域外其它景物亮度的影响,因此,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点测光对被摄体或背景的各个区域进行检测。点测光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度。但不管怎样,一定要记住,要想实现准确曝光,测光对象应该适合18%灰的要求。
2、中央重点平均。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主要是测量取景屏画面中央长方形或圆形(椭圆形)范围内的亮度,画面其它区域则给以平均测光,长方形或圆形(椭圆形)范围外的亮度对测光结果的影响较小。至于中央面积的多少,因相机不同而异,约占全画面的20-30%。
由于是依据画面中央最重要主体的光亮度来读取合适的曝光值,显然,这种测光系统的精度高于平均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系统一般用于中档小型数码相机,这种测光模式较适用于人像写真拍摄。
3、智能测光。九点智能就是分区测光,然后通过相机内的微电脑对各个区域的测光信息进行运算、比较,并参照被摄主体的位置,推测出被摄体的受光状态是逆光还是一般光照,从而决定每个区域的测光加权比重,全部衡量后,计算出合适的曝光值。
怎样让我们的图片包含声音信息?
我们可以在图片中放入声音的说明,比如,在旅游时拍片的感受、当时的气氛、所处地点等等图片视觉信息不能包容的信息,甚至可以做旅游的声音日记。给孩子拍片时录下孩子的声音。
怎么实现?
浏览模式下---按动MENU键--下方向键--声音纪录
然后左右键选择那个红的圆的录音键之后按动MENU键开始录音,录完之后按动MENU键停止,选择三角形的那个播放键用MENU键确定,可以回放生音。
怎么在室内给孩子拍片?
这种情况是稍稍麻烦点。
首先用光圈优先,将光圈调整到最大;其次布置光线,虽然不能用闪光灯,我们可以将孩子带到窗户旁比较明亮的地方,如果晚上我们可以用台灯等光;孩子常会乱动,可以考虑手动调焦,先将点测光锁定,将焦距调整好后,然后半按住快门移动步伐,等待孩子出现有趣的可爱的表情时快速按下快门。
怎么对储存卡格式化?
对于格式化,我们一般在买卡时用低级格式化,一是可以检测卡的兼容性,而可以察看卡的格后容量,格后容量越大越好。在拍片拍满,文件已经传到电脑,想清除掉卡上文件时最方便的方式就是一般格式化,方法:拍摄状态下,按动Menu,左方向键---下方向键选格式,按中间的功能键(Func),用左方向键选到OK,按动FUNC功能键确定,就行了。
怎么做才能将背景虚化?
消费类数码相机对于背景的虚化都做的不是特别理想。不过,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仍然可以有所为。
首先光圈优先,光圈调整到最大(即F后面的数值最小,比如F2.8);焦距调大,越大虚化越好;安排前景的人或物离的背景远一些,越远虚化越好;如果以上仍然不理想,可以通过后期处理的方法做的直到满意,在PS中点选背景,然后用模糊滤镜设定参数处理就行了。
现在背景虚化最好的ps技术是这样的,用knock out滤镜扣图,然后背景虚化用模糊镜头,效果逼真,据说相当于单反镜头。因为我一直用的是win98系统下的photoshop,没有这两个滤镜,也一直没有去尝试。请尝试过的朋友写一下操作指南,谢谢。
怎样拍电视上的图?
有时,我们看到电视上有精彩的图,自然想拍下来,怎么拍才能拍好呢?
电视的影像是由525根光线--扫描线,以大约1/25秒扫描全屏一遍的速度形成的(大约每秒25桢的速度刷新)。所以,在拍摄电视画面的时候,如果选用的快门速度不当的话,就会出现黑带,那是因为在曝光的一瞬间那里没有被扫描到。 为了不出现黑带,拍摄的时候选用的快门速度以1/8~1/15为宜,曝光应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
另外,如果不使用TVCC滤镜的话,拍摄下的照片颜色会偏青、偏冷。可以通过后期处理的方法得到调整。
怎样给婴儿拍片?
拍摄婴儿要记住,用婴儿感兴趣的东西吸引他,可以拍摄到更自然的表情。
对初生的婴儿的眼睛来说闪光灯的光太强了,所以最好不使用闪光灯,可以调整感光度到200,并在顺光的情况下拍摄。最好把孩子抱到光线好的地方,如果天气不好,可以用台灯布光。如果一定要使用闪光灯,也不能让闪光灯直接对着孩子的眼睛,而最好在闪光灯上蒙上一块薄纸或纱布。
婴儿的衣服以白色、浅色居多,所以在拍摄的时候如果用的是智能测光或中央平均,需要做曝光修正(+1),或者就用点测光测孩子的脸。而拍摄对焦的焦点应该在孩子的眼睛上。
拍摄的距离,50厘米到150厘米为宜,最好用长焦。
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孩子的脸,力求找到一个更好看的角度。
从旅游的车中拍摄应注意什么?
我们旅游大多人都是选择组团旅游, 旅行的时候,在车内的时间也是旅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也可以成为很好的拍摄时间。同样的风景,从移动的车内拍与在车外拍,往往给人不同的感觉。在行驶的车内向外拍摄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拍摄的时候,不要把手腕架在窗框或者座位的靠背上,因为车辆在行驶中总会有些震颤,这样很容易造成和手颤一样的虚像。
2、 不要在阳光射入的窗口边拍摄,因为这样很容易在窗玻璃上有白衣服等等的反光。你可以要求临时换一下座位,拍完之后再回来。
3、对于观光大巴来说,进行拍摄最合适的座位是最前面的座位。一是因为视野广,二是因为前面的玻璃经常清洗,所以最干净。而且前面的座位震颤也相对比后面的座位轻微一些。
拍宠物时应注意什么?
注意以下几点:
● 在拍摄小动物的时候,对焦的焦点一定要定在眼睛上。这是必须要注意的。
● 相机的高度,应该是在和动物的视线的高度差不多的高度上,这是拍摄小动物的世界的基本姿势。如果是从比较高的高度俯拍,会有一种压迫感,小动物的可爱就会大打折扣--当然这只是说一般的情况下。
● 为了表现毛的质感,最好使用自然光。直射光和顺光都不容易表现质感,最好是逆光拍摄,质感是最强烈的。当阴影太强的时候,可能会需要补光。在晚上补光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红眼消除功能。
● 动物的警戒性很高,所以不能追着撵着拍。在拍摄的时候,动作要慢、要柔和,不能操之过急。如果有时间,要尽量获得动物的信任,以求尽量靠近拍摄。
● 如果想拍摄比较好的表情,最好使用50~100mm的变焦。相当于我们的610/620的10.4--29.2段的变焦。
● 作为宠物的猫和野外的猫,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性格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与周围的人的关系也是不同的。从野猫的视角看世界也是一个很好的摄影选题。当然在拍摄这种题材的时候,有时可能要使用到广角镜头,以更好的反映动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片子究竟需要多大,才能充分保证冲洗相片的质量?
㈥ 拍人物照片有哪些技巧
一、穿过东西拍摄,利用前景作相框。
这个你可以理解为框架构图或者前景都可以,带有前景拍摄人物,会形成有一定深度的空间,前景更容易让视线集中在主体上。什么样的前景可以用,框架,甚至手放在脸上,等等。
二、寻找非视线水平的角度。
拍摄风景因为风景是不可移动的或者拍照角度有限,所以拍摄风景有一定的局限。但是拍摄人像不同,拍摄者或者模特都可以随时随地变换拍摄角度,所以大家在拍摄时尽量选择不同的角度来拍摄。
水平线拍摄是很多人常用的拍摄角度,有时大家也可以尝试一下俯拍、仰拍、侧面拍摄等等,不同的角度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效果。
三、离机闪灯。
在夜间拍摄人像闪光的是必不可少的,当光源跟镜头是同一方向;那么人物的脸部不会出现太多的阴影,只是照片看来来立体感不强。如果将闪光的移离相机,使用离机闪灯的方法(俗称飞灯),就可以产生侧光、背光等光源,营造出具立体感的闪灯照明效果。
四、运用压光技巧。
闪光灯不仅能在低光环境中起到照明作用,同样也能在阳光明媚,光线条件极好的环境中使用,产生压暗背景,突出主体的效果,这就是闪灯的压光技巧。
压光技巧原理很简单,利用手动模式(M-Mode),调低ISO,先向背景测光并降低曝光(光圈小如f/16,快门至1/250秒,这时背景变暗),再利用闪光灯把主体照亮便可。
五、寻找逆光。
拍摄人像最好不要选择正午阳光直射时拍摄,尽量选择日出或者日落的黄金一小时。当太阳的角度比较低时逆光往往会带来被摄物体上的强烈阴影对比,造成很大的光比差别。
逆光人像的基本特征是:从光位看,全逆光是对着相机,也称“背光”;侧逆光是从相机左、右135°的后侧面射向被摄体的光,被摄体的受光面占1/3,背光面占2/3。
拓展资料:
人像摄影的含义及概念:
1.所谓人像摄影,就是以人物为主要创作对象的摄影形式。人像摄影与一般的人物摄影不同:人像摄影以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具体相貌和神态为自身的首要创作任务,虽然有些人像摄影作品也包含一定的情节,但它仍以表现被照者的相貌为主。
2.一幅优秀的人像摄影作品,是许多成功因素的总和:神情、姿态、构图、照明、曝光、制作均要达到较高的境界,它们是一个总体的各组成部分。
网络-人像摄影
㈦ 如何做PPT
在用PPT制作过程中,本人逐渐积累了一些使用技巧,现在简要加以说明,同大家进行交流。
一、首页要整洁。 首页是一个课件等待正式上课前使用的一个页面,一般来说是一个欢迎页面,这里不需要太多的内容,但可以稍华丽一点,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或一幅符合主题的画面加上一段简洁的欢迎词、和一个按钮就差不多了。为了让等待的过程不至于太枯燥,可以设置让欢迎词动起来。另外由于这是一个等待的时间,最好能插上一段轻音乐或符合主题的其它音乐。但要设置完整,让音乐能一直播放,并且在开始上课时能自动停止。
二、课件的目录要简洁。 课件的目录就像是一个导向牌,指向观众想去的地方,所以完整的目录至少应该具备:标题、导航条和退出按钮。 这个页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丰富的内容,但尽量做到简洁、统一,最好具有一定的风格。如图1、2:整体色调比较平和,内容也很丰富,有导航条、校景图及名人名言等等,又比较简洁,让人看上去一目了然。有些老师的课件虽具备目录,但从内容上看相对过于简单,有的甚至连课件的主题也没有。以图3为例,虽然目录结构比较有特点,但各导航条形状、字体不一,色调混乱,让人眼花缭乱。从简洁、统一角度来看,有的色彩缤纷,形状各异。如图4:目录里各导航条采用的是各种形式的艺术字,规格、样式也各不统一,布局也有点凌乱。 在目录里应该还有一个退出按钮,使整个课件随时可以通过目录退出到结束界面,而不是一路播放到最后一张退出。
三、对文字的处理应合理。 一般在课件中少不了文字这块内容,有时只有少数的几个作为注解,有时需要很多文字,在处理文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字较少时可采用相对较大的字号,但不要让文字充斥整个屏幕,要留有一定的空间;比较少时可在空余的地方插入一些不太容易引人注意的图片或gif小动画。可采用"进入"或"移动"的手法。如图5:文字布满整个了屏幕,没有给边缘留下足够的空间,给人以一种压迫感。 2、文字较多时可考虑采用"移动"手法,但应注意①标题一般情况下不要随之移动。②如果文本比较长,不能缩到满屏显示时一定要把个文本移出屏幕。③在有图案作为背景时可考虑在屏幕的顶端和底端覆盖一个与两端一样的图案,放在文字上上一层,让文本的滚动有种出字幕的效果。④设置文本移动时,要么设置为重复移动,要么在文本移动结束后设置为自动切换到另一张幻灯片或目录,切忌留下一个只有按钮的空屏。
四、对图片的处理要注意效果。 在处理图片这块内容时,可以运用大量的手法和手段。图片比较多时可采用进入、退出或移动等效果;比较少时可采用插入幻灯片、触发器等效果。但总的来说要符合课件的主题,如果是作为图片欣赏的话,建议采用移动、进入、退出等等动态效果比较好的手法,但是作为作品介绍的话,建议还是采用插入幻灯片或触发器的手法。 但是无论运用哪种手法都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结构、布局要合理。 一个页面里有较多的图片同时出现时,图片和图片之间不要有重叠,并且尽量对齐,或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松紧要得当。 2、图文混排时要注意重点突出,不要让陪衬的其它配件喧宾夺主,文字尽量不覆盖在图案上。如图6:中间文字挡住了作为背景的科学家图案,影响了整体效果,从布局上看也不美观;如图7:文字下面几行作了缩进,大大增加了文字的清晰度,如果文字还是按照原来顺序排列的话,必定会造成不清晰,影响了文字的效果。 3、自定义动画设置要完整。有些老师在课件中采用移动手法来展示图片,有点像电影,这个创意不错,很富特色,但需要注意图片的位置要摆放合理;移动要完整,不能移动完以后还有半个尾巴留在屏幕里;在设置自定义动画时一定要注意速度设置不能太快;动作设置要完整,最好能在切换到该页面时能自动进行播放播放,有些图片通过强调放大以后还要能够缩回去,不能动作只做一半,否则将导致其它动作不能进行,严重的还会造成死链。
五、关于音乐、视频、动画的插入要注意技巧。 为课件插入影片 通常在课件中插入影片有三种方法: ①直接播放视频这种播放方法是将事先准备好的视频文件作为电影文件直接插入到幻灯片中,该方法是最简单、最直观的一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将视频文件插入到幻灯片中后,PowerPoint只提供简单的[暂停]和[继续播放]控制,而没有其他更多的操作按钮供选择。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1. 运行PowerPoint程序,打开需要插入视频文件的幻灯片。 2. 将鼠标移动到菜单栏中,单击其中的“插入”选项,从打开的下拉菜单中执行“插入影片文件”命令。 3.在随后弹出的文件选择对话框中,将事先准备好的视频文件选中,并单击[添加]按钮,这样就能将视频文件插入到幻灯片中了。 4. 用鼠标选中视频文件,并将它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根据屏幕的提示直接点选[播放]按钮来播放视频,或者选中自动播放方式。 5. 在播放过程中,可以将鼠标移动到视频窗口中,单击一下,视频就能暂停播放。如果想继续播放,再用鼠标单击一下即可。 ②插入控件播放视频 这种方法就是将视频文件作为控件插入到幻灯片中的,然后通过修改控件属性,达到播放视频的目的。使用这种方法,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操作按钮,播放进程可以完全自己控制,更加方便、灵活。
㈧ 满月照和百天照都要拍吗有必要吗
为人父母喜欢利用摄影记录宝贝成长的过程,为着的不单只是可翻看相片细味他们的生活点滴,更希望他们长大后懂得珍惜亲人和时间的可贵,所以我们应该要好好把握时机,为子女拍摄多些美丽相片。
那么我们拍摄小朋友时有什么方法可以拍得更好?以下分享拍摄子女的10个心得给一些新手摄影父母,希望可以令大家为子女拍出更动人的相片~
(1)用抓拍方式,捕捉自然的一刻
小朋友于不同的年龄对镜头的反应也会不尽相同,但通常也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不太喜欢常常如你所愿地望向镜头。其实真的要他们望向镜头才值得我们按下快门吗?我们既然希望记录他们的生活点滴,就应该多些捕捉他们自然的一瞬间。所以大家可以尝试用抓拍方式,即是不用刻意地叫他们望着镜头拍照,而是等待他们和家人相处时、和一些地方互动时、或在家里玩耍时在旁边拍摄,捕捉他们自然的一刻,便不会拍出一些生硬或笑容牵强的相片。
(2)注意镜头拍摄的角度,从小朋友的视野看世界
一张相片漂亮与否通常也和相片的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如果现场环境优美,我们拍摄时可以尽量吸纳多些背景。但很多家长也习惯站着帮小朋友拍照,因小朋友也比我们矮小,我们站着拍便会使镜头的拍摄角度向下倾斜,导致相片大部分的背景变成地面,浪费了美丽的背景。所以我们拍摄时应该尽量蹲下来,把镜头拍摄的角度和小朋友的眼睛成一水平,这样便可以吸纳更多的背景,使相片的背景更丰富。
另外我们拍摄时有时甚至更可以蹲底一点,把镜头微微向上拍摄,相片出来的感觉就像小朋友看大人及世界的视野,效果会出乎意料地好呢!
(3)别让小朋友太吸引你,拍摄时应留意背景的景物
如果为小朋友拍摄时只把焦点放在小朋友身上,会令我们忽略了背景及外围的景物,导致应该要拍摄的东西没有拍摄;不应该拍摄的便拍下来。所以我们拍摄时应该要意小朋友的前后左右,例如我们要拍摄小朋友于迪斯尼乐园玩时便应把它的背景也拍下;小朋友旁边有一个垃圾桶便避免不要拍下它,令相片可以表达出你想说的故事及不会过于杂乱。
(4)注意相片的表达,给自己拍摄那张相片的理由
当我练习构图时,我常常会问自己:“我拍这张相片的目的是什么? 是否要让人知道小朋友在做什么?”……等等的问题,令自己可以清楚知道拍摄的目的,从而于相片的构图上、景深上、按快门的一刻作决定,使自己拍出想要表达的相片。
曾经有一个相机品牌的广告说:[摄影不需要想法,没想法,也是一种想法。] 这个对于摄影有经验的人来说可能很有感受,但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可能便要先有一个想法,令自己熟悉拍摄的方法与目的便可以实践这种拍摄手法。
(5)注意相机的水平角度,减少相片左右倾斜
有时候新手父母在拍摄时也比较少留意相机的水平角度,令相片画面倾斜。
如果我们间中为了构图而把画面倾侧也是无可厚非,但如果我们把这种手法养成习惯,每次拍摄也不经意地把相机左右倾侧便不太好了。始终构图工整,画面平衡才使人看得舒服,你也不喜欢看电视时画面是倾侧吧?
(6)决定相片的边缘
为了记录小朋友的点滴,我们可以利用广角的焦距拍摄多些连人带景的全身相片,这样便可以表达出他们与现场环境的互动。但当拍摄全身相片时应该尽量给小朋友的上下左右预留多些空间,不要令小朋友太贴近相片的边缘,以免相片带有压迫感。如果拍摄时甚至把小朋友的小部份身体置于镜头以外,相片会给人有不自然的感觉呢。
好像这张相片,一小部份的足踝置于镜头以外,令相片不好看。只要我们退后一步拍摄全身相片,相片变得比较自然好看呢。
为了加深整辑相片的可观性,我们也需要近拍一些特写照,那么我们便要决定小朋友身体那些位置放于镜头以外。拍摄时我们要避免把小朋友关节部份如手肘、膝盖、足踝等处于相片的边缘。
边缘放在膝盖之上,画面较自然。
边缘放在腰上,也是一个好的位置呢。
(7)井字构图法
拍摄时我们应该把小朋友放在画面中什么位置? 如果新手父母拍摄时没有什么构思,最基本的井字构图法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如果我们平均把画面分成九份,中央便有四个交错点,在视觉上这四个交错点位于画面中显眼的位置,所以当我们观看相片时,会较为留意这些地方的焦点。
就好像以下相片,我也采用了井字构图法呢!
(8)避免拍出模糊的相片
如果我们拍的相片构图美丽,小朋友又笑容甜美,但相片模糊了的话便变成白费心机(我经历了很多……)。所以拍摄时可以注意以下数点:
如用单反或无反等拍摄:
采用快门先决(S Mode),留意安全快门
要拍摄一张清晰的照片,那我们便需要留意快门速度。当我们手持相机拍摄时,我们的动作无可避免会有震动的情况发生,如果快门太慢,便会容易拍出模糊的相片。当镜头的焦距越长,影像受到我们晃动的问题便越严重,所以焦距和快门的速度有着重要的关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决定快门值才不会使相片模糊? 我们可以根据安全快门来决定快门的速度。
安全快门代表在不同的焦距下,用相对的快门值会拍出清晰相片,其计算方法是:
安全快门(秒) = 1 /焦距(mm)
例如使用50mm的焦距,那么1/50秒便为之安全快门;
如使用200mm的焦距,那么1/200秒便为之安全快门;
请注意以上快门值只是确保一般的晃动情况下,在安全快门上不会拍出模糊的相片。如果你真的晃动得比较厉害,唯有要把快门速度再提高了。在我自己来说,如果不是用长焦距,在一般情况下我的快门尽量不会低于1/80s,因为拍出清晰的影像是最为重要。
开启相机或镜头的减震功能
除了安全快门外,现今有些镜头也备有防震功能,好像Nikon的VRII光学减震功能,是以镜片的摆动来弥补手震的情况,由于可供镜片移动的空间较大,所以减震效果最为出色。减震效果达致三至四级快门速度。所以如果因曝光不足使我们不能于安全快门拍摄时,镜头的减震功能也可以帮上一把,使我们拍出清晰的影像了。
光圈的控制
我们喜欢用大光圈去为小朋友拍出浅景深相片,但光圈太大会令景深太浅,如果对焦不准确或小朋友移动速度太快,会容易拍出小朋友面孔模糊的相片。所以最好不要时常光圈全开(例如f/1.4~2),或可选用广角镜减少景深。
光圈太大,景深太浅导致小朋友的面孔不清晰了。
(9)多用连拍方式,别吝啬多按动快门
小朋友活泼好动,有些可爱的表情或动作并不是我们可以轻易地按一下快门便可捕捉得到。所以我们有时往往是需要采用连拍方式,多按一些快门来务求捕捉到完美的一刻。好像在他们玩耍时,我们可以在旁边透过相机的观景器一直“追踪”着小朋友的一举一动(如采用长焦距镜头更佳),尽可能提高快门速度,在他们的同一个动作下连拍数张。回家后只需从连环快拍中筛选出其中最能传情达意的照片保存,并把不漂亮的删除,那么便不会浪费储存的空间,又可以不会错失捕捉完美画面的机会了。
(10)把玩具变成拍摄的道具,与小朋友边玩边拍
拍摄小朋友成功的关键是可以凝固他们童真的一刻,所以除了曝光、构图、色彩及气氛配合等元素外,说到底,最重要还是如何捕捉小朋友每个微细表情和动作最为重要。那什么时候是捕捉他们美丽表情的好时机?当然是玩的时候!所以当拍摄的场地没有什么特别的游玩设施给他们玩耍时,他们便会觉得乏味变得不愿意给我们拍摄。我们可以带上他们喜爱的玩具或准备一些小玩意边玩边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