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哪些长得很奇特的动物呢
恐象(学名:Deinotherium),是象的史前亲属,生存于中新世中期至更新世早期。在这段时间,恐象只有少许变化。恐象和现今的象很相似,但鼻较短,而象牙则向下弯曲。恐象是最大的长鼻目动物之一,也是已知陆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次于巨犀和副巨犀。(这俩货下面再放)雄性恐象一般肩高3-4.5米,最大的可达5米。估计体重超过12吨。恐象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欧洲等地区。铲齿象(学名:Platybelodon)是一种大型食草哺乳动物。它生存于中新世,约1500万-400万年前,范围包括非洲、欧洲、亚洲和北美。虽然当时它数量众多,但是在中新世灭绝。铲齿象以前被认为生活在草原的沼泽地区,用其牙齿铲水生植被和半水生植被。不过,牙齿磨损图案表明,它利用其下面的暴牙剥去树皮,并可能使用了尖锐的门牙形成“铲”的边缘,就像一个现代的镰刀,抓住树枝并用下齿将其从树上切断。(印度教和佛教里都有六牙象王,不知道是不是这家伙的更高级变体。。)嗯这几种象都灭绝了。留下的只有今天的非洲象和亚洲象。其实虽然都翻译成象,其实它们和现代大象的关系隔着挺远的。就好比海狮和狮子那么远。但是它们大都比现代大象尺寸更大。在那个时代,象科就是陆地的老大么?这货带头表示不服。巨犀(学名:Indricotherium transouralicum)为一种已经灭绝的犀牛,生活在渐新世晚期与新近纪的中新世早期。巨犀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陆行哺乳动物,估计成年巨犀平均高5.2米,身长为8.2米,重约15吨,为草食性,巨犀使用似獠牙状的上颚齿与下颚齿来觅食树叶。
② 大象的演化史,那些已灭绝的史前巨兽
美洲乳齿象,在大约370万年前,美洲乳齿象出现,它们比猛犸象稍微小一些,身披毛发,象牙开始弯曲,但仍不及猛犸象那样发达。它们大约在8000年前才走向灭绝。
③ 铲齿象的外形特征
在亚洲、北美洲、欧洲和非洲都发现了铲齿象类的化石。根据它们之间形态的差异,科学家又把它们分成板齿象、铲齿象和锯铲齿象三大类。板齿象的铲板较短而宽,上门齿比铲板短,而铲齿象的铲板长而窄,上门齿长于下门齿。在中国宁夏的同心县发现了世界第一具完整的板齿象骨架化石。牙齿磨损图案表明,它利用其下面的暴牙剥去树皮,并可能使用了尖锐的门牙形成“铲”的边缘,就像一个现代的镰刀,抓住树枝并用下齿将其从树上切断。
④ 曾经存在过的远古生物中,哪个长相是最奇葩的
不知道在大家眼里,有没有那种长的很奇怪的动物,毕竟每个人的审美观不一样,有人觉得好看有人觉得丑,有的动物看上去总会对不上一些人的胃口,会觉得这个动物真奇怪,而今天讲的,却是曾经存在过的远古生物,被公认长相最奇葩的5个物种。
不知道你觉得这5种生物长得最奇葩的是哪一个呢?
⑤ 这个是什么化石啊,说说啊
两对不相同的门齿???,很漂亮啊。仅仅看牙齿,像是小啮齿动物的门齿,但是似乎又是两对,可能是腐烂残缺了吧。
如果我指出的地方有臼齿,而且你的这个化石很小,估计就是啮齿动物的头骨。估计是鼢鼠或者仓鼠的吧。建议你拍照时候放一个硬币等参照物。再把臼齿的嚼面拍清楚,牙齿是哺乳动物的名片。没有牙齿的照片不是很好判定的。
不管怎么说,楼主的化石是个好东西!这点毫无疑问。
⑥ 大象种类多少种
现生大象种类共有亚洲象(Elephasmaximus)、非洲象(loxodontaafricanna)、非洲森林象(Loxodontacyclotis)三种。如果算上已经灭绝的长鼻目动物,那么有几十种之多。
详细请参考:http://ke..com/view/115401.htm
下图是专门做的,从左往右依次是亚洲象、非洲象、圆耳象(森林象的俗称)
⑦ 铲齿象的介绍
在距今1000多万年前后的中新世时代,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十分特化的象类。它的下颌极度拉长,其前端并排长着一对扁平的下门齿,形状恰似一个大铲子,故得名铲齿象。铲齿象生活在河湖边,用铲齿切断并铲起浅水中的植物,再靠长鼻子帮助把食物推入嘴中。
⑧ 大象的牙也会跑偏吗远古象类牙齿是如何进化的呢
大象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动物了,体型特点除了个子大、长鼻子、大耳朵之外,还有显眼的大长牙。
在我们的印象中,大象的牙都是这样的
大概在200多万年前,恐象彻底灭绝。它们究竟为何灭绝,目前不得而知。有趣的是,在非洲一些发现了恐象的考古遗址中,还有人科动物的骨骼。看起来,那个时候人类的祖先还很弱小,面对象类没有什么办法。
而在未来的发展中,恐象的亲戚——猛犸象就逊色得多了。虽然体型同样巨大,也有着独树一帜的外表,但它们似乎反而成为了原始人的盘中餐。
⑨ 古乳齿象的简介
作为进化出现代象类的早期类型,出现在早渐新世。身体比始祖象大了一倍,已经有了一条长长的鼻子;上下颌的前部比始祖象更突出,上颌前端第二门齿向前、向下伸出形成大象牙,下颌前端也有两个水平伸出的大象牙。有一类奇特的乳齿象,下牙变得很宽,和下颌骨连接在一起。就像一把巨大的铲子,可以从浅水的湖底或沼泽中挖掘植物和微生物为食,因此被称为铲齿象。
古乳齿象有上下象牙及象鼻。身高1-2米及重达2吨。下象牙较为扁平。
与多数脑袋大、脖子粗的象类不同,恐象长着一个相对较小的脑袋,脖子也比较长而灵活。更显眼的是,恐象的上颌没有长牙,却在下颌长着一对弯钩状的獠牙。实际上,恐象跟今天大象的关系几乎比海狮和狮子还要远,这个另类旁支种类不旺,却硬是延续了2000多万年,足迹遍及亚非欧三大洲,甚至还跟百万年前的人类祖先打过交道。 对于恐象怪异的“下钩牙”有何用途,古生物学家曾众说纷纭(包括用来刨地掘野菜、挂在树上睡觉等匪夷所思的猜测),现在一般认为可能是为了从树上扯下树皮和枝叶。晚期的巨恐象、粗壮恐象非常庞大,肩高可达3.5—4米。与今天的大象相比,恐象身高腿长,鼻子粗短,脑量较小,或许是头脑简单的“莽汉”。